CN102364152A - 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4152A
CN102364152A CN2011103732008A CN201110373200A CN102364152A CN 102364152 A CN102364152 A CN 102364152A CN 2011103732008 A CN2011103732008 A CN 2011103732008A CN 201110373200 A CN201110373200 A CN 201110373200A CN 102364152 A CN102364152 A CN 102364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piston rod
spool
compression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32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4152B (zh
Inventor
肖启瑞
唐拥林
石本改
王波群
黄学翾
夏晶晶
陈力捷
余剑东
徐芸
荀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 20111037320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641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64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4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4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41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解决了阀芯上只能设置有限的节流孔,以及节流阀位置安装的问题。所述减振器包括:包括壳体、主活塞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固定主活塞并置于所述壳体内,主活塞将壳体内分成压缩油液室与伸张油液室,所述活塞杆内具有空腔,空腔内具有阀芯,所述阀芯将空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活塞杆上具有将所述第一腔室与压缩油液室连通的前端孔,所述活塞杆侧壁具有将第一腔室与伸张油液室连通的压缩行程节流孔,活塞杆侧壁还具有将第二腔室与伸张油液室连通的伸张行程节流孔。本发明中的减振器实现了节流阀的小型化设计,并且增加了节流孔的设置,具有更好的减振效果,节约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悬架系统中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背景技术
减振器是车辆悬架系统中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平顺性和操控稳定性。减振器从产生阻尼的材料这个角度划分主要有液压式和充气式两种,由于油液相对于气体具有更好的阻尼效果,因此目前所采用的多为液压式减振器。液压式减振器的内部结构一般可简化为图1所示的基本结构,图1中,1为活塞杆,2为主活塞,3为节流阀、4为油液室、5为上腔室、6为下腔室,当活塞杆1拉伸时,减振器上腔室内的一部分油液通过节流阀3流入下腔,还有一部分油液室4内的油液通过节流阀3补充流入下腔;当活塞杆1压缩时,减振器下腔室6的油液一部分通过节流阀3流入上腔室5,另一部分通过节流阀3流入油液室4。液压式减振器被安装于车辆的悬架系统中,当车轮上下跳动时,减震器的工作活塞在油液种做往复运动,使工作活塞的上腔和下腔之间产生油压差,压力油便推开节流阀而来回流动,由于节流阀对压力油产生较大的阻尼力,使振动衰减。
在对减振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减振器中节流阀的位置均安装于主活塞上或者减振器壳体内两个油液室之间,也有将节流阀通过油管引入到减振器壳体外面的设计,但是,这些减振器的设计中,节流阀都会在减振器中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从而不利于减振器的小型化设计,并且节流阀小型化设计会对节流阀上的节流数目产生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能够解决减振器中节流阀占据过多空间且节流孔数目受限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包括壳体、主活塞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固定主活塞并置于所述壳体内,主活塞将壳体内分成压缩油液室与伸张油液室,所述活塞杆内具有空腔,空腔内具有阀芯,所述阀芯将空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活塞杆上具有将所述第一腔室与压缩油液室连通的前端孔,所述活塞杆侧壁具有将第一腔室与伸张油液室连通的压缩行程节流孔,活塞杆侧壁还具有将第二腔室与伸张油液室连通的伸张行程节流孔。
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的活塞杆采用中空设计,将阀芯安装于该活塞杆的腔体内与活塞杆组合成节流阀,从而使得减振器的壳体内具有更大的空间利用率,同时,阀芯安装于活塞杆内必须要求阀芯的体积实现小型化设计,阀芯的小型化设计使得阀体材料利用减少,降低了整个减振器的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阀芯包括压缩阀芯和伸张阀芯,伸张阀芯与第一腔室下端连接有第一弹簧,压缩阀芯与第二腔室上端连接有第二弹簧,压缩阀芯轴向上具有通孔且下部内径大于上部内径,压缩阀芯下部的侧壁具有用于对接所述压缩行程节流孔的压缩阀孔,所述伸张阀芯由下向上嵌入压缩阀芯的通孔内并封闭压缩阀芯上部的通孔,伸张阀芯侧壁具有伸张阀孔,当伸张阀芯向下运动时,伸张阀孔连通活塞杆内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阀芯包括的压缩阀芯与伸张阀芯采用金属实体阀,压缩阀芯与伸张阀芯组合与活塞杆相配合的阀体结构能够灵活的根据需要设计节流孔面积的大小,并能够增加阀体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壳体外置电液比例节流阀,所述电液比例节流阀通过油管连接于所述压缩油液室与所述伸张油液室之间。
优选地,所述电液比例节流阀安装有用于感测阀芯位置的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将感测的阀芯位置信号传输给比例放大器的一输入端,所述比例放大器的另一输入端接入用于控制电液比例节流阀的控制信号,所述比例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液比例节流阀。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优选方式,油液室之间采用机械阀体控制与电子阀体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合理的控制整个阀体的节流面积,起到很好的效果,其中,电液比例节流阀采用闭环反馈的方式进行监控,更加有效的对减振器油液室之间的形成的阻尼力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液压式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提供的双气室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2提供的双气室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的剖视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活塞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2中伸张阀芯的剖视结构图;
图7是实施例2中压缩阀芯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包括壳体201、主活塞202及活塞杆203,所述活塞杆203下端固定主活塞202并置于所述壳体201内,主活塞202将壳体201内分成压缩油液室2021与伸张油液室2022,所述活塞杆203具有空腔,空腔内具有阀芯208,所述阀芯208将空腔分为第一腔室2081和第二腔室2082,活塞杆203上具有将所述第一腔室2081与压缩油液室2021连通的前端孔2080,所述活塞杆203侧壁具有将第一腔室2081与伸张油液室2022连通的压缩行程节流孔2033,活塞杆203侧壁还具有将第二腔室2082与伸张油液室2022连通的伸张行程节流孔2034。
具体地,主活塞202与活塞杆203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这样可以便于整个制造过程中对于主活塞202与活塞杆203的组装,当然,主活塞202与活塞杆203之间还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或者在活塞杆203的固定端处的圆周上设置一个突起,然后以卡扣的方式固定住主活塞202。可以理解的是,主活塞与活塞杆之间还可以有其他的连接方式,对于主活塞与活塞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应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壳体顶部具有封盖2011,所述封盖2011中心具有用于活塞杆203穿过并固定活塞杆203的通孔,在所述封盖2011内固定有用于防止活塞杆203偏离轨道的导向套2012,所述导向套2012套接于所述活塞杆203上。所述活塞杆203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用于调节整个活塞杆长度的双头螺杆2036。
具体地,减振器工作过程中,活塞杆203推动或拉动主活塞202在壳体201的腔内往复运动,而在主活塞202与壳体201内壁底部之间为压缩油液室2021,在主活塞202与壳体201内壁顶部之间为伸张油液室2022,所述压缩油液室2021与所述伸张油液室2022内均充填有油液,而两油液室之间的油液会通过阀芯208与压缩行程节流孔2033及伸张行程节流孔2034之间的配合来实现流通,在减振器未工作的状态下,阀芯208处于关闭状态,并封闭住压缩行程节流孔2033,当减振器处于压缩行程时,活塞杆203推动主活塞202向下运动,压缩油液室2021内的液压升高,因此压缩油液室2021内的油液通过所述前端孔2080流入到活塞杆内的第一腔室2081内,此时第一腔室2081内的油液液压便会高于第二腔室2082内的油液液压,进而使得阀芯208打开压缩行程节流孔2033,油液便不断从压缩油液室2021流入第一腔室2081再流入到伸张油液室2022内,当减振器处于压缩行程时,活塞杆203拉动主活塞202向上运动,伸张油液室2022内的液压升高,因此伸张油液室2022内的油液通过伸张行程节流孔2034流入到第二腔室2082内,此时第二腔室2082内的油液液压便会高于第一腔室2081内的油液液压,进而使得阀芯208将压缩行程节流孔2033封闭,同时将第一腔室2081与第二腔室2082连通,油液便不断从伸张油液室2022流入第二腔室2082再流入第一腔室2081,最终流入压缩油液室202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阀芯208可以采用现有的三通阀来实现,只需要将三通阀设计成与所述活塞杆空腔相匹配的形状即可,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三通阀的结构原理对阀芯作出一些相应结构变化。同样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阀芯208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单向阀实现,当阀芯采用单向阀时,单向阀可以限定油液只能从第二腔室2082流向第一腔室2081,阀芯可以沿活塞杆内的空腔内壁滑动,减振器压缩时,第一腔室2081内的液压升高,推动阀芯208向上运动,压缩行程节流孔2033被打开,压缩油液室2021内的油液流入到伸张油液室2022内,当压缩油液室2021内的液压泄减至两油液室平衡时,阀芯208回复到初始位置继续封闭压缩行程节流孔2033,所以当减振器伸张时,伸张油液室2022内的油液便会流入第二腔室2082,再经由阀芯208流入到第一腔室2082,进而进入到压缩油液室2021内。为了能够使阀芯稳定的沿活塞杆的空腔内壁滑动且缩小阀芯的复位时间,可以在阀芯与第二腔室上端之间连接弹簧207,为了减小弹簧207的长度,可以在第二腔室内设置一个凸起2035用于固定弹簧207。可以理解的是,阀芯208应当能够与活塞杆203的空腔内壁形成封闭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压缩行程节流孔可以均匀分布于活塞杆侧壁上也可以离散分布于活塞杆侧壁上,压缩行程中,减振器压缩程度加大时,阀芯208由第一腔室2021向第二腔室2022运动的距离则越大,那么所述压缩行程节流孔被打开的数目就越多,从而增加的节流孔面积就越大,实现的阻尼力就越大,同样可以理解,所述伸张行程节流孔与所述压缩行程节流孔的分布形式可以相同,可以均匀分布或离散分布于活塞杆侧壁上。所述伸张行程节流孔与压缩行程节流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菱形等形状,因此,对于伸张行程节流孔与压缩行程节流孔的分布形式及形状选择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述伸张行程节流孔与压缩行程节流孔可以采用沿活塞杆圆周方向的长方形孔。
本发明实施例中,阀芯安装于活塞杆的空腔内,可以使得用于油液流通的节流孔被分散到活塞杆的侧壁上,避免了节流孔集中于阀芯上,增加了减振器工作过程中的阻尼力,能够达到更好的减振效果。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中,所述主活塞202与所述壳体201内壁底部形成压缩油液室2021,所述主活塞202与所述壳体201内壁顶部形成伸张油液室2022,所述壳体201外置电液比例节流阀212,所述电液比例节流阀212通过油管206连接于所述压缩油液室2021与所述伸张油液室2022之间。
具体地,所述电液比例节流阀212安装有用于感测阀芯位置的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将感测的阀芯位置信号Uf传输给比例放大器213的一输入端,所述比例放大器213的另一输入端接入用于控制电液比例节流阀的控制信号Uc,所述比例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液比例节流阀212。可以理解的是,位移传感器传输的阀芯位置信号Uf为电压信号,所述控制信号Uc是由控制系统发出的电压信号,用于控制电液比例节流阀的开度大小,所述控制系统可以是基于单片机芯片构建的控制系统,也可以是车辆系统中嵌入式控制系统,对于控制系统的选择不应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减振器壳体外置电液比例节流阀,实现了多种节流方式,而且电液比例节流阀中的位移传感器与比例放大器构成的闭环控制回路使得减振器的电液比例节流阀能够进一步实现闭环阻尼控制,能够更好的控制减振效率,实现更好的减振效果。
实施例2:如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相对于上述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中阀芯包括压缩阀芯209和伸张阀芯210,伸张阀芯210与第一腔室2081下端连接有第一弹簧2103,压缩阀芯209与第二腔室2082上端连接有第二弹簧2094,压缩阀芯209轴向上具有通孔且下部2091内径大于上部2092内径,压缩阀芯下部2091的侧壁具有用于对接所述压缩行程节流孔的压缩阀孔2093,所述伸张阀芯210由下向上嵌入压缩阀芯209的通孔内并封闭压缩阀芯上部2092的通孔,伸张阀芯210侧壁具有伸张阀孔2101,当伸张阀芯向下运动时,伸张阀孔2101连通活塞杆内的第一腔室2081与第二腔室2082。
具体地,图6和图7分别表示出了所述压缩阀芯209与所述伸张阀芯210的剖视结构,所述伸张阀芯210为轴向上具有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中空圆柱的侧壁上具有用于油液流通的伸张阀孔2101,可以理解的是,伸张阀孔2101的数目可以为多个,可以均匀连续分布在伸张阀芯侧壁上,也可以离散分布在伸张阀芯的侧壁上,同时伸张阀芯侧壁上的伸张阀孔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形状,对于伸张阀孔的分布方式以及形状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伸张阀孔可以采用沿伸张阀圆周方向的长方形孔。为了保证伸张阀芯210能够封闭压缩阀芯上部2092的通孔,在伸张阀芯210侧壁上具有圆环凸台2102;所述压缩阀芯209为轴向上具有通孔的圆柱,压缩阀芯下部2091的内径大于压缩阀上部2092的内径,所述压缩阀下部2091在侧壁上具有用于油液流通的压缩阀孔2093,可以理解的是,压缩阀孔2101的数目可以为多个,可以均匀连续分布在压缩阀芯下部2091侧壁上,也可以离散分布在压缩阀芯下部2091的侧壁上,同时压缩阀芯下部2091侧壁上的压缩阀孔2033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形状,对于压缩阀孔的分布方式以及形状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压缩阀孔可以采用沿压缩阀芯下部圆周方向的长方形孔;所述伸张阀芯209中空圆柱部分的外径等于所述压缩阀芯上部2092的内径并由下向上嵌入到所述压缩阀芯上部2092,所述伸张阀芯210的圆环凸台2102外径大于所述压缩阀芯上部2092的内径且小于所述压缩阀芯下部2091的内径,所述压缩阀芯下部2091的外径等于所述活塞杆203的空腔内径并嵌入到所述活塞杆203空腔内;所述活塞杆203的空腔下端设有开口,该开口采用弹簧座211密封,所述弹簧座211轴向上具有通孔形成用于将第一腔室2081与压缩油液室2021连通的前端孔,因此弹簧座211便成了第一腔室2081的下端,所述伸张阀芯210与所述第一腔室2081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弹簧2103,所述伸张阀芯下端具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弹簧2103且限定伸张阀运动极限的凸柱2104;压缩阀芯209与第二腔室2082上端连接有第二弹簧2094,因此在压缩阀芯上部2092可以设置一台阶用于固定第二弹簧2094,为了减少第二弹簧的长度,可以在可以在第二腔室内设置一个凸起2035用于固定第二弹簧2094。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主活塞202与所述壳体201内壁底部之间设有压缩气活塞204,所述压缩气活塞204与所述壳体201内壁底部之间形成压缩气室2041。所述活塞杆203内具有伸张气活塞205,所述伸张气活塞205与所述活塞杆203内壁上端形成伸张气室2051。在压缩油液室2021与伸张油液室2022之间通过油管连接有外置的电液比例节流阀时,为了防止压缩气活塞204的运动位置超过压缩油液室处油管接口的位置而导致油管内的油液进入到压缩气室内,可以在压缩气室位置的壳体201内壁靠近该接口的位置设置一限位凸起。同样可以在伸张气室位置的壳体201内壁靠近油管接口的位置设置同样的限位凸起,防止油管内的油液流入伸张气室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1内壁底部设置有弹簧安装座2013,所述弹簧安装座2013上设有弹簧2014,所述弹簧2014的另一端未与所述压缩活塞204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该弹簧也可以与所述压缩气活塞连接在一起,如果该弹簧与所述压缩气活塞连接,那么,该弹簧的的弹性系数应当尽量偏小,对所述压缩气活塞还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该弹簧2014的作用主要在于让压缩气活塞204运动到底端时形成缓冲,同时限定压缩气活塞204向腔体201底部运动的极限位置,为了保证压缩气活塞204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在壳体201的腔内偏转的情况,可以适量的增加压缩气活塞204的裙部与腔体内壁的接触面积。
所述活塞杆203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用于调节整个活塞杆长度的双头螺杆2035,在减振器安装于车辆悬架系统中,所述双头螺杆便可以根据安装的实际需要来调节整个活塞杆的长度。
当减振器在压缩过程时,活塞杆203向下运动推动主活塞202,主活塞202压缩其下面的压缩油液室2021中的油液,使得压缩油液室中液压升高,压缩油液室2021内的油液一方面迫使压缩气活塞204向下运动;另一方面压缩油液室2021内的高压油液通过所述前端孔2080流入到第一腔室2081内,当减振器剧烈压缩时,活塞杆203运动很快,第一腔室2081内的液体压力急剧升高,高压油液通过前端孔后,克服第二2094推动伸张阀芯210向上运动,伸张阀芯210上的圆环凸台2102推动压缩阀芯209向上运动,使得压缩行程节流孔2033与压缩阀孔2101对接,此时伸张油液室2022与压缩油液室2021之间通过活塞杆203侧壁上的压缩行程节流孔2033及压缩阀芯209上的压缩阀孔2093连通,而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压缩行程节流孔2033和伸张行程节流孔2034为沿所述活塞杆203圆周方向的长方形孔,对油液的流通具有更好的效果,当然,所述伸张阀孔2101与所述压缩阀孔2093也应当设置为与所述伸张行程节流孔2034和压缩行程节流孔2033相匹配的长方形孔。当然,对于所述压缩行程节流孔2033、伸张行程节流孔2034、伸张阀孔2101、压缩阀孔2093的分布方式以及孔的形状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如果压缩油液室内的压力进一步增加,导致压缩阀芯209继续向上运动,则压缩行节流孔2033与压缩阀孔2093对接的数量增多,从而增加油液流过孔的内壁的总面积增加,可防止减振器高频快速压缩时压缩阻力过大,提高了车辆平顺性;同时,由于压缩油液室2021下面设置有压缩气室2041,压缩时压缩气室2041有一定柔性,保证高频小幅度振动的压缩行程阻尼力在较小范围内波动,因此提高了车辆平顺性。当压缩非常剧烈时,为防止压缩气活塞204触底,在壳体201内壁底部设置弹簧安装座2013及弹簧2014,可以保证压缩气室2041具有一定的封闭容积,保证压缩气室内不会有过大的压力。另外,由于压缩时压缩气室2041内有一定压强,可以保证压缩油液室2021内不会出现真空,进而避免减振器出现“空程畸变”现象。
同样可以理解,当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伸张油液室2022内液压升高,伸张油液室2022内的油液通过伸张行程节流孔2034流入第二腔室2082内,此时,第二腔室2082内的液压随之升高,克服第一弹簧2103进而推动伸张阀芯210沿着压缩阀芯上部2092内壁向下运动,使得油液进一步通过伸张阀孔2101,由于所述圆环凸台2102的外径小于所述压缩阀前部2091内径,因此流过伸张阀孔2101的油液进一步流过所述圆环凸台2102与压缩阀芯下部2091内壁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一腔室2081,再通过前端孔2080流入到压缩油液室2021内。当减振器伸张较较剧烈时,伸张油液室内的油压进一步加大,而伸张油液室2022与第二腔室2082通过伸张行程节流孔2034连通,因此具有同一液压水平,进而伸张阀芯210在第二腔室2082内的高液压的推动下进一步克服第一弹簧2103向下滑动,可以理解的是,伸张阀芯210中空柱体圆周上分布有多排伸张阀孔,伸张阀芯210向下运动的距离越大,则被打开的伸张阀孔就越多,从而产生的节流孔面积就越大,那么减振器产生的阻尼力也就越大。同时,伸张气室2051中的气体具有一定柔性,能够弥补减振器伸张过程中出现的空程畸变。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向名词“上”、“下”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关附图在图纸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因此对于其他场合的方向确定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包括壳体、主活塞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固定主活塞并置于所述壳体内,主活塞将壳体内分成压缩油液室与伸张油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内具有空腔,空腔内具有阀芯,所述阀芯将空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活塞杆上具有将所述第一腔室与压缩油液室连通的前端孔,所述活塞杆侧壁具有将第一腔室与伸张油液室连通的压缩行程节流孔,活塞杆侧壁还具有将第二腔室与伸张油液室连通的伸张行程节流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压缩阀芯和伸张阀芯,伸张阀芯与第一腔室下端连接有第一弹簧,压缩阀芯与第二腔室上端连接有第二弹簧,压缩阀芯轴向上具有通孔且下部内径大于上部内径,压缩阀芯下部的侧壁具有用于对接所述压缩行程节流孔的压缩阀孔,所述伸张阀芯由下向上嵌入压缩阀芯的通孔内并封闭压缩阀芯上部的通孔,伸张阀芯侧壁具有伸张阀孔,当伸张阀芯向下运动时,伸张阀孔连通活塞杆内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置电液比例节流阀,所述电液比例节流阀通过油管连接于所述压缩油液室与所述伸张油液室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液比例节流阀安装有用于感测阀芯位置的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将感测的阀芯位置信号传输给比例放大器的一输入端,所述比例放大器的另一输入端接入用于控制电液比例节流阀的控制信号,所述比例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液比例节流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与所述壳体内壁底部之间设有压缩气活塞,所述压缩气活塞与所述壳体内壁底部之间形成压缩气室。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内具有伸张气活塞,所述伸张气活塞与所述活塞杆内壁上端形成伸张气室。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用于调节整个活塞杆长度的双头螺杆。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具有封盖,封盖中心具有用于活塞杆穿过并固定活塞杆的通孔,所述封盖内固定有用于防止活塞杆偏离轨道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套接于所述活塞杆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行程节流孔和伸张行程节流孔为沿所述活塞杆圆周方向的长方形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阀孔和伸张阀孔为与所述伸张行程节流孔和压缩行程节流孔相匹配的长方形孔。
CN 201110373200 2011-11-22 2011-11-22 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41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73200 CN102364152B (zh) 2011-11-22 2011-11-22 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73200 CN102364152B (zh) 2011-11-22 2011-11-22 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4152A true CN102364152A (zh) 2012-02-29
CN102364152B CN102364152B (zh) 2013-03-13

Family

ID=45690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37320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4152B (zh) 2011-11-22 2011-11-22 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64152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8910A (zh) * 2014-01-19 2014-04-30 吉林大学 泵式浮动活塞减振器
CN104271370A (zh) * 2012-03-21 2015-01-07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悬架装置
CN106352010A (zh) * 2016-10-25 2017-01-25 苏州西捷克缓冲科技有限公司 阻尼力自动调节式油压缓冲器
CN106662193A (zh) * 2014-06-02 2017-05-10 力赛佳股份公司 用于液压减振器的阀
CN107906236A (zh) * 2017-11-21 2018-04-13 嘉善海力达工具有限公司 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
CN108679146A (zh) * 2018-07-02 2018-10-19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组用油压减振器
CN109178119A (zh) * 2018-09-28 2019-01-11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车厢液压悬置装置
CN109268433A (zh) * 2018-07-20 2019-01-25 清华大学 一种外置阀式双出杆减振器
CN110513431A (zh) * 2019-09-05 2019-11-29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磁电混合悬浮式液压阻尼器
CN113586641A (zh) * 2020-04-30 2021-11-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器及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20517A1 (de) * 2001-06-23 2003-01-09 Stabilus Gmbh Hydraulischer Schwingungsdämpfer
CN2746201Y (zh) * 2004-11-11 2005-12-14 董喜刚 可控可调双向刚性锁定气弹簧
CN201475233U (zh) * 2009-08-03 2010-05-19 常州昊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可调阻尼器
CN102032307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可控阻尼减震液压控制系统
CN102155513A (zh) * 2010-02-12 2011-08-17 京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内部压缩弹簧的流体阻尼器
CN202360662U (zh) * 2011-11-22 2012-08-01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20517A1 (de) * 2001-06-23 2003-01-09 Stabilus Gmbh Hydraulischer Schwingungsdämpfer
CN2746201Y (zh) * 2004-11-11 2005-12-14 董喜刚 可控可调双向刚性锁定气弹簧
CN201475233U (zh) * 2009-08-03 2010-05-19 常州昊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可调阻尼器
CN102032307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可控阻尼减震液压控制系统
CN102155513A (zh) * 2010-02-12 2011-08-17 京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内部压缩弹簧的流体阻尼器
CN202360662U (zh) * 2011-11-22 2012-08-01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1370A (zh) * 2012-03-21 2015-01-07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悬架装置
CN103758910A (zh) * 2014-01-19 2014-04-30 吉林大学 泵式浮动活塞减振器
CN103758910B (zh) * 2014-01-19 2015-07-08 吉林大学 泵式浮动活塞减振器
US10598247B2 (en) 2014-06-02 2020-03-24 Lisega SE Valve for hydraulic damper
CN106662193A (zh) * 2014-06-02 2017-05-10 力赛佳股份公司 用于液压减振器的阀
CN106662193B (zh) * 2014-06-02 2019-04-05 力赛佳股份公司 用于液压减振器的阀
CN106352010B (zh) * 2016-10-25 2018-07-24 苏州西捷克缓冲科技有限公司 阻尼力自动调节式油压缓冲器
CN106352010A (zh) * 2016-10-25 2017-01-25 苏州西捷克缓冲科技有限公司 阻尼力自动调节式油压缓冲器
CN107906236A (zh) * 2017-11-21 2018-04-13 嘉善海力达工具有限公司 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
CN108679146A (zh) * 2018-07-02 2018-10-19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组用油压减振器
CN109268433A (zh) * 2018-07-20 2019-01-25 清华大学 一种外置阀式双出杆减振器
CN109178119A (zh) * 2018-09-28 2019-01-11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车厢液压悬置装置
CN109178119B (zh) * 2018-09-28 2023-10-20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车厢液压悬置装置
CN110513431A (zh) * 2019-09-05 2019-11-29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磁电混合悬浮式液压阻尼器
CN113586641A (zh) * 2020-04-30 2021-11-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器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4152B (zh) 201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4152B (zh) 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US8978845B2 (en) Frequency/pressure sensitive shock absorber
US9541153B2 (en) Valve structure of shock absorber
CN104565176B (zh) 减震器用活塞阀组件
CN102392869B (zh) 双气室连通型实体阀式减振器
US20140353097A1 (en) Frequency sensitive type shock absorber
CN202360662U (zh) 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US9611915B2 (en) Valve structure of shock absorber
CN202418394U (zh) 双气室连通型实体阀式减振器
KR101798555B1 (ko) 쇽업소버
KR20100093775A (ko) 쇽업소버
US20170240242A1 (en) Suspension apparatus
CN111365402B (zh) 一种磁流变液双向阻尼调节阀
CN204921827U (zh) 速度位移双锁限压式粘滞阻尼器
KR20200142293A (ko) 주파수 감응형 쇽 업소버
KR102385442B1 (ko) 주파수 감응형 쇽업소버
CN108488297A (zh) 一种油气弹簧
JP2011058526A (ja) クッション装置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CN104343882A (zh) 减震器及汽车
KR101165057B1 (ko) 차량의 현가 시스템
CN106704441A (zh) 可控行程油气悬挂缸
CN106402244A (zh) 内控型变阻尼油气悬挂缸
CN111473084B (zh) 频率阀
CN214404478U (zh) 用于渐变式行程调节阻尼减振器的工作缸缸筒结构
RU2280565C1 (ru) Гидро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подвеск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