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6667A - 无线通信系统、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6667A
CN102356667A CN2010800121970A CN201080012197A CN102356667A CN 102356667 A CN102356667 A CN 102356667A CN 2010800121970 A CN2010800121970 A CN 2010800121970A CN 201080012197 A CN201080012197 A CN 201080012197A CN 102356667 A CN102356667 A CN 102356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district
measurement report
terminal installation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21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56667B (zh
Inventor
田村尚志
青山高久
平野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Patent Tru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56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6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6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66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04W36/0038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of security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94Definit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8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通信系统(1)的终端装置(2)检测到用于将基站装置(3)中设定了的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通信中的基站装置(3)的事件发生了时,生成包含了表示在频率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基站装置(3)基于从终端装置(2)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控制是否进行终端装置(2)的向其他小区的切换。由此,在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提供能够缩短切换需要的时间的无线通信系统。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多个频率能够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方式的下一代的通信规格,标准化组织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在推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标准化(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3)。
在该LTE中,网络(E-UTRAN:Evolved Universal Mobile Radio AccessNetwork;演进通用移动无线访问网络)的基站(E-UTRAN NodeB:也称为eNB)具有多个通信小区(也称为小区),终端(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以下也称为UE)属于其中的一个小区。终端的状态有与被称为空闲状态(RRC-Idle)的基站没有建立无线承载(Radio Bearer)的状态,以及与被称为连接状态(RRC-Connected)的基站建立了无线承载的状态。终端在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时,需要从空闲状态转移到连接状态。
图15是用于说明终端的从空闲状态向连接状态转移的时序图。终端为了与基站同步,使用随机访问方式(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随机访问信道过程),以下也称为RACH过程)。如图15所示,终端将RACH发送到基站,基站将RACH响应消息(RACH response)作为对该RACH的响应发送到终端。通过以上的动作,终端能够与基站同步,能够使用0号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 0,以下也称为SRB0),0号信令无线承载用于使用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以下也称为CCCH)发送接收无线资源控制消息(Radio Resource Control message,以下也称为RRC消息)。
而且,终端使用SRB0,为了确立RRC连接而将RRC连接请求(RRCConnection Request)发送到基站。基站为了确立1号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Radio Bearer 1,以下也称为SRB1),使用SRB0对终端发送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1号信令无线承载用于使用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以下有称为DCCH)发送接收RRC消息和非访问层消息(Non-Access Stratum message,以下也称为NAS消息)。终端接收到RRC连接建立时,确立SRB1。
接着,终端为了确认RRC连接的确立成功并完成,使用SRB1,将RRC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发送到基站。基站为了使AS安全(Access Stratum Security,AS Security)有效,利用SRB1,发送安全模式指令(Security Mode Command),然后,接收到从终端发送来的安全模式完成(Security Mode Complete)时,AS安全在终端和基站之间有效。
此外,此时,基站为了优先发送与紧急度低的NAS消息(例如,业务追加等)相比紧急度高的RRC消息(例如,切换指令,测量报告),相比SRB1降低优先级并确立用于发送接收NAS消息的2号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Radio Bearer 2,以下也称为SRB2)。基站将RRC连接重新设定(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发送到终端,终端接收到RRC连接重新设定时,SRB2确立。终端为了确认RRC连接重新设定成功完成,使用SRB1,将RRC连接重新设定完成(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发送到基站。
在该RRC连接重新设定中,包含用于在终端和基站间发送接收数据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以下也称为DRB)的设定信息,终端从RRC连接重新设定来确立DRB。如以上那样,终端能够转移到连接状态。
连接状态的终端移动到小区的外边的情况下,为了防止通信中断,终端使用将与本小区的通信切换到与其他小区的通信的称为切换(Handover,以下也称为HO)的技术。图16是表示一例切换的时序图。如图16所示,终端基于上述RRC连接重新设定中包含的接收信号的测量(Measurement)的设定,测量接收功率或接收质量,并发生了发送测量结果报告(MeasurementReport)的事件(例如,接收功率超过设定了的阈值)时,将测量结果作为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连接的基站(以下,也称为源eNB)。源eNB基于该测量结果报告,决定成为终端的切换目的地的基站(以下,也称为目标eNB),为了将切换的请求和切换需要的信息传送到目标eNB,将切换请求(HandoverRequest)发送到目标eNB。
目标eNB接收到切换请求时,生成包含了测量的设定(MeasurementConfiguration)、移动控制信息(Mobility Control Information)、无线资源的设定(Radio Resource Configuration)、安全的设定(Security Configuration)等的切换指令(Handover Command),将切换指令作为切换请求响应(HandoverRequest ACK)发送到源eNB。源eNB从目标eNB接收到切换指令时,将该切换指令直接发送到UE。此时,源eNB将对UE的DL配置(allocation)发送到UE。此外,源eNB在还未发送给UE的数据分组的号(Sequence Number,以下也称为SN)中,将最快发送到UE的数据分组的SN传输到目标eNB,发送到UE的数据也传送到目标eNB。
UE使用RACH过程(procedure)与目标eNB取同步,对目标eNB发送切换确认(Handover Confirmation),完成切换。如以上那样,连接状态的UE可以将通信从通信中的基站无通信中断地切换到其他基站。
使终端测量接收功率或接收质量的测量的设定,包含作为表示测量的识别符的测量识别符(Meas ID)、表示要测量的对象的测量对象(MeasObject)、表示测量结果的滤波(filtering)处理动作等的质量设定(QuantityConfig)、表示测量结果报告(Measurement Report)的设定的报告设定(ReportConfig)、表示测量结果的值的设定的质量设定、表示用于测量其他频率和其他系统的不发送接收数据的期间的测量间隙等的信息。而且,该测量的设定包含在RRC连接重新设定中,从eNB发送到UE。其中,MeasID、MeasObject、ReportConfig进行协同动作。图17是表示一例测量的设定的图。
如图17所示,MeasID是表示测量的识别符,识别由作为表示MeasObject的识别符的MeasObjectID和作为表示ReportConfig的识别符的ReportConfigID组合构成的测量。图18是表示一例MeasObject的图。如图18所示,MeasObject由载波频率、测量的频带宽度、频率偏移、相邻小区表、黑名单表(black list)、CGI报告(report CGI(Cell Global Identity;小区全球识别符))等构成。ReportConfig由测量结果报告的触发器的种类、触发器量(Trigger Quantity)、报告量、要报告的小区的最大数、报告的周期、报告量(reportAmount)等构成。
作为测量报告的发送方式,有事件发生时发送的方式(event triggerreporting)、周期性地发送的方式(periodic reporting)、事件发生后周期性地发送的方式(event trigger periodic reporting)。在E-UTRAN的事件的种类中,例如有正服务小区(servicing cell)比阈值高、正服务小区比阈值低、相邻小区比正服务小区好、相邻小区比阈值好、正服务小区比阈值1差而相邻小区比阈值2好等五个种类。
图19是表示一例测量报告的图。在图19所示的测量报告的例子中,MeasID、正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以下也称为RSRP)、正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Quality,以下也称为RSRQ)的信息包含在开头部分,在其后的下一个部分中,包含相邻小区(Neighbor cell)的信息。在相邻小区的信息中,包含物理小区识别符(Physical Cell Identity,以下也称为PCI)的信息,而且作为可选的信息,包含全球小区识别符(Global Cell Identity,以下也称为CGI)、跟踪区域码(Tracking Area Code)、PLMN识别符表(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 Identity List,以下也称为PLMN表)的信息。此外,在该相邻小区的信息中,作为可选信息,包含RSRP、RSRQ的信息。在相邻小区有多个的情况下,包含多个相邻小区的信息。例如,如图19所示,在第一相邻小区的信息之后,包含下一个相邻小区的信息。终端进行以MeasID所示的测量,将测量报告发送到基站。基站基于测量报告决定是否进行切换(如果进行切换,则进行往哪个小区的切换),如果进行切换开始该切换的步骤。
可是,近年来,作为与LTE具有互换性的下一代的无线通信规格,标准化组织3GPP在推进LTE-A(高级LTE(LTE-Advance))的标准化。在LTE-A中,在研讨导入终端使用一个基站的多个载波频率的频带聚合(BandAggregation,也称为载波聚合)。图20是表示频带聚合的概要的图。在图20中,表示了例如在三个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载波频率为f1、f2、f3)中,终端使用载波频率为f1和f2的两个分量载波的例子。这样,通过使用多个分量载波,期待提高终端和基站间的通信吞吐量。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方法中,由于发送测量结果报告的事件的发生通过与本小区的比较来决定,所以在通过频带聚合使用多个频率(例如f1和f2的两个频率)的情况下,等同于本小区存在两个。于是,在一方的本小区中发生将测量结果报告发送的事件,终端对基站发送测量结果报告,基站根据该测量结果报告决定切换时,完全不考虑另一方的本小区的状况,所以未进行适当的切换。
因此,还考虑采用基站对终端请求发送以另一方的本小区为基准的测量结果报告的方法,但在那种情况下,在基站接收到另一方的本小区的测量结果报告之前,由于需要进行发送来自基站的RRC连接重新设定、接收来自终端的另一方的本小区的测量结果报告的动作,所以(与尽可能缩短切换所需的时间的要求相反)切换所需的时间变长。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331 v8.4.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E-UTRA)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
非专利文献2:3GPP TS36.300 v8.7.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非专利文献3:3GPP TS25.331v8.5.0“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背景而完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利用多个频率能够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可以缩短终端装置的切换所需的时间的无线通信系统。
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形态是在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包括:事件检测单元,检测用于将对基站装置设定了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通信中的基站装置的事件的发生;以及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基于事件的发生,生成包含了表示在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在基站装置中,基于从终端装置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对是否进行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小区的切换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形态是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终端装置包括:事件检测单元,检测用于将对基站装置设定了的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通信中的基站装置的事件的发生;以及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基于事件的发生,生成包含了表示在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基站装置包括:切换控制单元,基于从终端装置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对是否进行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小区的切换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形态是在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装置,在终端装置中,基于发生了用于将对基站装置设定了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通信中的基站装置的事件,生成包含了表示在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基站装置包括:切换控制单元,基于从终端装置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对是否进行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小区的切换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形态是在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终端装置中,检测用于将对基站装置设定了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通信中的基站装置的事件的发生;以及在终端装置中,基于事件的发生,生成包含了表示在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在基站装置中,基于从终端装置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对是否进行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小区的切换进行控制。
如以下说明的那样,本发明存在其他的形态。因此,本发明的公开,意图提供本发明的一部分形态,没有对在这里记述并请求的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制的意图。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一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切换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一例第1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控制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一例包含了小区的频率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的图。
图7是表示一例第1实施方式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一例第2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控制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一例以RSRP表示了小区的质量的测量结果报告的图。
图10是表示一例以RSRQ表示了小区的质量的测量结果报告的图。
图1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发送测量结果报告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从终端的空闲状态向连接状态的转移的时序图。
图16是表示一例切换的时序图。
图17是表示一例测量的设定的图。
图18是表示一例测量对象(MeasObject)的图。
图19是表示一例测量结果的图。
图20是表示频带聚合的概要的图。
图21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测量(Measurement)的设定的例子的图。
图22是表示测量的设定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3是第11实施方式的小区的选择方法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第12实施方式的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的例子的图。
图25是表示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6是表示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7是表示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8是表示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的其他例子的图。
标号说明
1 无线通信系统
2 终端装置
3 基站装置
4 接收单元
5 测量信息管理单元
6 控制单元
7 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
8 发送单元
9 测量结果削减单元
10 接收单元
11 测量信息管理单元
12 切换判定处理单元
13 控制单元
14 发送单元
15 频带聚合用判定处理单元
16 通常判定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论述本发明的详细的说明。但是,以下的详细的说明和所附的附图不是限定发明的。再有,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规定。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终端装置包括:事件检测单元,检测用于将对基站装置设定了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通信中的基站装置的事件的发生;以及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基于事件的发生,生成包含了表示频率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基站装置具有包括了基于从终端装置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对是否进行终端装置向小区的切换进行控制的切换控制单元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终端装置在对基站装置设定的频率发生事件时,从终端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包含了表示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基于该测量结果报告,对是否进行终端装置的切换进行控制。因此,即使是利用多个频率也能够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也可以仅基于该测量结果报告而迅速地决定是否进行终端装置的切换。由此,在利用多个频率能够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切换所需的时间就得到缩短。
本发明的终端装置是在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终端装置,终端装置包括:事件检测单元,检测用于将对基站装置设定了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通信中的基站装置的事件的发生;以及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基于事件的发生,生成包含了表示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在基站装置中,具有基于从终端装置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对是否进行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小区的切换进行控制的结构。
通过该结构,与上述同样,即使是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也可以仅基于该测量结果报告而迅速地决定是否进行终端装置的切换。由此,在利用多个频率能够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切换所需的时间被缩短。
本发明的基站装置是在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装置,在终端装置中,基于发生用于将对基站装置设定了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通信中的基站装置的事件,生成包含了表示频率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基站装置具有包括了基于从终端装置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对是否进行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小区的切换进行控制的切换控制单元的结构。
通过该结构,与上述同样,即使是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也可以仅基于该测量结果报告而迅速地决定是否进行终端装置的切换。由此,在利用多个频率能够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切换所需的时间被缩短。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是在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无线通信方法,它包括:在终端装置中,对发生用于将对基站装置设定了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通信中的基站装置的事件进行检测,在终端装置中,基于发生的事件,生成包含了表示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在基站装置中,基于从终端装置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对是否进行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小区的切换进行控制。
通过该方法,与上述同样,即使是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也可以仅基于该测量结果报告而迅速地决定是否进行终端装置的切换。由此,在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切换所需的时间被缩短。
本发明通过将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设置在终端装置中,可以在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缩短切换所需的时间,所述测量结果报告包含了表示在频率与基站装置之间的通信中使用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使用附图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使用了以3GPP标准化的移动通信技术即长期演进(LTE)或系统体系结构演进(SAE)等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即,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无线LAN(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无线局域网)、IEEE802.16、IEEE802.16e或IEEE802.16m等的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访问)、3GPP2、或使用了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等的无线访问技术的无线系统。
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基站装置(也简称为基站)和终端装置(也简称为终端)利用多个频率(例如,两个频率f1和f2)能够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作为例子进行说明。这种情况下,通过一个基站装置,在多个频率中构成多个通信小区。
图1是表示一例这样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包括:移动电话和移动终端等的终端装置2(UE);以及与该终端装置2通信的基站装置3(eNB)。基站装置3在多个频率中,管理多个小区(例如,对应于频率f1的三个通信小区和对应于f2的三个通信小区),终端装置2可以同时使用多个小区的分量载波。将同时地使用这种多个分量载波的情况称为频带聚合。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作为频带聚合的一例,说明使用两个分量载波(载波频率f1和f2)的情况,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三个以上的分量载波。此外,存在于基站装置3的通信小区内的终端装置2进行频带聚合,不仅使用两个分量载波,也可以根据情况(根据状况),仅使用一个分量载波。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2和图3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结构。图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2的结构的方框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结构的方框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终端装置2具备通过下行链路接收从基站装置3或其他基站装置3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功能,将接收信号的测量结果通过上行链路报告给基站装置3的功能。此外,基站装置3具备进行无线资源(例如,频域、时域中的频带)的分配及管理,根据由终端装置2报告了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在判断为需要向其他小区3切换的情况下,进行切换处理的功能,也可以说具有用于终端装置2的无线访问网络的访问点的作用。
(终端装置)
首先,参照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2的结构。如图2所示,终端装置2包括:接收单元4、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控制单元6、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发送单元8。
接收单元4具备根据从控制单元6传送来的指示,接收从基站装置3或其他基站装置3发送的系统信息的功能。此外,接收单元4具备根据从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传送来的指示,接收从基站装置3或其他基站装置3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功能。而且,接收单元4将系统信息等的控制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6,将参考信号输出到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
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具备单独地管理从控制单元6输入的测量结果的输出指示(例如,周期性的测量结果的输出指示、事件发生时的测量结果的输出指示、事件发生后的周期性的测量结果的输出指示、特定的频率的测量结果的输出指示、特定的小区的测量结果的输出指示)等的来自控制单元6的指示的功能。而且,测量信息管理单元根据来自控制单元6的指示,将参考信号的接收指示输出到接收单元4。此外,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在符合来自控制单元6的指示的情况下,将与该指示对应的测量结果输出到控制单元6。该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具备对发生的事件进行检测的功能,相当于本发明的事件检测单元。
控制单元6具备基于从接收单元4传送来的控制信息或事先装入了的控制信息,进行测量设定的功能。而且,该控制单元6具备基于该测量设定,对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进行测量结果的输出指示的功能。此外,控制单元6具备判定仅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或者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上附加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而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功能。即,该控制单元6相当于本发明的判定单元。
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具备根据从控制单元6输入的信息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功能。该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包括根据从控制单元6输入的测量结果选择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基于由该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选择出的小区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将生成了的测量结果报告传送到发送单元8。这里,该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相当于本发明的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发送单元8具备将输入的信息发送到基站装置3的功能。
(基站装置)
接着,参照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结构。如图3所示,基站装置3包括:接收单元10、测量信息管理单元11、切换判定处理单元12、控制单元13、发送单元14,切换判定处理单元12包括频带聚合用判定处理单元15和通常判定处理单元16。
接收单元10具备将从终端装置2接收到的测量结果报告输出到测量信息管理单元11的功能。
测量信息管理单元11在由控制单元13对其通知终端装置2处于频带聚合使用中时,将测量结果报告输出到频带聚合用判定处理单元15。此外,在从控制单元13不进行任何通知,或者对其通知终端装置2仅使用一个分量载波时,测量信息管理单元11将测量结果报告输出到通常判定处理单元16。
切换判定处理单元12的通常判定处理单元16具备基于从测量信息管理单元11输入的测量结果报告和从控制单元13输入的信息,判定是否进行终端装置2的切换的功能。另一方面,切换判定处理单元12的频带聚合用判定处理单元15具备基于从测量信息管理单元11输入的测量结果报告和从控制单元13输入的信息,判定是否进行终端装置2的切换的功能。该切换判定处理单元12相当于本发明的切换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13将用于对终端装置2传送测量设定的控制信息和参考信号的调度信息输出到发送单元14。此外,控制单元13具备在终端装置2进行频带聚合的情况下,对测量信息管理单元11通知终端装置2在进行频带聚合的功能。再有,该控制单元13在终端装置2仅使用一个分量载波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测量信息管理单元11通知终端装置2仅使用一个分量载波。发送单元14具备基于调度信息,将参考信号和控制信息等传送到终端装置2的功能。
对于以上那样构成了的无线通信系统1,参照附图说明其动作。这里,以作为本发明的特征性的动作的切换的控制为中心进行说明。
(系统整体的动作)
首先,参照图4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系统整体的动作。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进行切换控制时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首先,基站装置3将控制信息发送到终端装置2(S100),终端装置2基于该控制信息进行参考信号的测量(S101)。终端装置2在测量结果满足了以控制信息决定了的向基站装置3的报告基准的情况下(S102),终端装置2判定是否进行频带聚合(S103)。在终端装置2仅使用一个分量载波的情况下(未进行频带聚合的情况),终端装置2根据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并发送到基站装置3(S104)。另一方面,在终端装置2进行频带聚合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使用多个分量载波的情况),终端装置2根据测量结果生成频带聚合用的测量结果报告并发送到基站装置3(S105)。基站装置3根据从终端装置2发送来的测量结果报告,判定是否进行切换(S106)。
(终端装置的控制单元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5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2的控制单元6的动作。图5是表示一例在终端装置2中发生测量结果报告的事件,从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输出了测量结果时的控制单元6的动作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控制单元6从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输入测量结果时(S110),终端装置2进行是否进行频带聚合的判定(S111)。控制单元6在终端装置2未进行频带聚合的情况下,即,在仅使用一个分量载波的情况下,对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输出测量结果(S112)。
控制单元6在终端装置2进行频带聚合的情况下,即,在使用两个分量载波的情况下,判定仅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还是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上附加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而生成测量结果报告(S113)。此时的判定基准可以从基站装置3发送到终端装置2,也可以使用从基站装置3发送来的控制信息所包含的判定基准。此外,判定基准可以被预先设定在终端装置2中,终端装置2也可以根据状况而生成。
这里,关于该判定(S113),列举具体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例如,在频带聚合所使用的分量载波仅为800MHz频带的情况(或者频带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仅为2GHz的情况)等闭合在一个频带内并进行频带聚合的情况下,判定为仅以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另一方面,在频带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分成800MHz频带和2GHz频带的情况下,判定为在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中附加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而生成测量结果报告。
此外,作为其他例子,例如,在频带聚合所使用的分量载波邻接载波频率的情况下,判定为仅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另一方面,在频带聚合所使用的分量载波没有邻接载波频率的情况下,判定为在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上附加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而生成测量结果报告。
此外,进一步作为其他例子,例如,在频带聚合正使用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之差为xMHz(例如x=20)以内的情况下,判定为仅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另一方面,在频带聚合正使用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之差比xMHz(例如x=20)大的情况下,判定为在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上附加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而生成测量结果报告。
而且,进一步作为其他例子,例如,与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中的s-测量(作为开始测量的基准的阈值)相比,将xdB(例如x=10)以下的值作为基准,在包含具有其以上质量的相邻小区的情况下,判定为仅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在没有满足该基准的小区的情况下,判定为在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上附加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而生成测量结果报告。再有,x即使为负的值也没有关系。
此外,进一步作为其他例子,例如,将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为xdB(例如x=-10)作为基准,在包含了具有其以上的质量的相邻小区的情况下,判定为仅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在没有满足该基准的小区的情况下,判定为在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上附加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而生成测量结果报告。
此外,进一步作为其他例子,例如,在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包含能够判断切换的分量载波(例如,锚载波(anchor carrier)或终端使用的分量载波中接收质量最好的分量载波等)的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判定为仅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在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不包含能够判断切换的分量载波(例如,锚载波或终端使用的分量载波中接收质量最好的分量载波等)的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判定为生成包含了能够判断切换的分量载波(例如,锚载波或终端使用的分量载波中接收质量最好的分量载波等)的测量结果的测量结果报告。
控制单元6在该判定(S113)的结果被判定为仅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情况下,将该测量结果输出到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S114)。另一方面,控制单元6在该判定(S113)的结果被判定为在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上附加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而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情况下,对信息管理单元进行指示,以使其输出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S115)。
这里,关于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的判断基准,列举具体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例如,终端装置2使用载波频率f1和载波频率f2进行频带聚合的情况下,在载波频率f1中,假设发生了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触发(事件)。此时,与载波频率f1、载波频率f2无关,从载波频率f1和载波频率f2的小区之中,从质量最好的小区起顺序地选择几个小区,作为测量结果。
此时,测量结果中包含的小区识别符(Physical Cell Identity(物理小区识别符)、PCI)被分配,以在频率内闭合而相邻小区不具有相同识别符,所以频率改变时,即使相邻小区,有时也具有相同识别符。因此,在生成测量结果报告时,插入分隔符以知道哪个频率的哪个小区,在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中生成测量结果报告。
图6是表示一例包含了小区的频率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的图。在图6的例子中,在正服务小区的RSRQ的信息之后,加入相邻小区的信息之前,加入相邻小区的载波频率(Carrier Frequency)的信息,表示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该载波频率的相邻小区信息的数。由此,基站装置3能够判断是哪个频率的小区的信息。
此外,作为其他例子,也可以决定在测量结果中加入的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小区数(例如,两个),加入相当于该数的小区。此外,作为其他例子,也可以决定绝对值或相对值的限度(阈值),将在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小区中超过该值的小区加入到测量结果中(例如,将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小区中超过-30dBm的小区加入到测量结果中)。此外,进一步作为其他例子,也可以对每个载波频率附加偏移(offset),加入该偏移并从质量最好的小区起依次选择几个小区,加入到测量结果中。
此外,进一步作为其他例子,在终端使用f1和f2的载波频率进行频带聚合时,从基站指示将f1和频带聚合中未使用的载波频率f3的小区的质量进行比较,进行事件判定。此时,事件判定的结果,在满足发送测量结果报告的基准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以f3满足事件的基准的小区、f1的正服务小区、以及在未进行事件判定的频带聚合中正使用的f2中被认为质量好的小区选择y个(例如,y=1),并包含在测量结果中。
此外,进一步作为其他例子,终端使用f1和f2的载波频率进行频带聚合时,在f1中,事件判定的结果,在满足发送测量结果报告的基准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以终端使用的分量载波能够判断切换的分量载波(例如,锚载波或终端使用的分量载波中接收质量最好的分量载波等),加入到测量结果中。例如,在f1的载波频率中判定了将正服务小区设定为f1的事件时,能够判断切换的分量载波为f2的情况下,将在终端使用的分量载波中,f2的分量载波的接收质量包含在测量结果报告(Measurement Report)中。由此,基站能够立刻得到能够判断切换的信息,所以能够迅速地开始切换的步骤。通过加入接收质量最好的分量载波,基站容易判断终端连续使用该分量载波的集合(set)行不行。
再有,在频率间覆盖不同的情况下,在干扰量不同的情况下,效果明显。再有,也可以在基站对终端什么也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能够判断切换的分量载波(锚载波或终端使用的分量载波中接收质量最好的分量载波等)的接收质量。
再有,也可以仅在基站对终端有通知的情况下,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能够判断切换的分量载波(锚载波或终端使用的分量载波中接收质量最好的分量载波等)的接收质量。
控制单元6从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输入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时,将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和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输出到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再有,此时,也可以将包含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的事实输出到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
此外,该控制单元6在基站装置3为了根据测量结果删除小区而发送来了必要的信息的情况下,将该信息直接输入到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例如,在从基站装置3发送来了决定切换时的策略或决定s-测量时的策略(以下,也简称为‘策略”)作为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将该策略输入到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此外,在基站装置3根据策略而生成判定基准,对终端装置2发送来了该判定基准作为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将该判定基准输入到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
(终端装置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7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2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的动作。图7是表示一例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的动作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从控制单元6输入测量结果时(S120),基于根据策略生成了的判定基准,根据测量结果删除小区(S121)。该判定基准可以从控制单元6输入判定基准本身,也可以在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中预先保存判定基准本身。此外,该判定基准可以根据从控制单元6输入的策略而生成,也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中预先保存的策略而生成。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基于这样的判定基准,选择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
这里,关于根据策略生成的判定基准进行小区的选择,列举具体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根据策略生成的判定基准是选择在切换中使用的几率高的小区的判定基准。例如,在使用载波频率f1和载波频率f2的情况下,载波频率f1的小区数为8个,载波频率f2的小区数为2个的情况下,即,载波频率f1的小区数和载波频率f2的小区数之差大的情况下,从载波频率f1的小区中质量差的小区起依次减去3个,减少测量结果内的小区数。此外,例如,从载波频率f1的小区和载波频率f2的小区中,从质量好的小区中依次选择5个小区,以在测量结果中包含合计5个的小区,并加入到测量结果中。
然后,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将选择了小区的测量结果输出到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S122)。策略是用于限定在切换中被选择的小区的策略,所以使用该策略压缩终端装置2选择的小区,可以根据测量结果报告减少切换上不必要的小区,可以减小测量结果报告的大小。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通过将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设置在终端装置2中,在利用多个频率能够进行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2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能够缩短切换所需的时间,所述测量结果报告包含了表示发生了发送测量结果的事件的频率的小区和与该频率不同的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是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2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1,终端装置2包括: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对发生用于将基站装置3中设定了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通信中的基站装置3的事件进行检测;以及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生成包含了表示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的小区不同的其他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基站装置3包括:切换判定处理单元12,基于从终端装置2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控制是否进行终端装置2的向其他小区的切换。
根据该结构,终端装置2在对基站装置3设定的频率中发生事件时,将包含了发生了事件的频率和不同的其他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从终端装置2发送到基站装置3,基于该测量结果报告而控制是否进行终端装置2的切换。因此,即使在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2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基站装置3也能够仅基于该测量结果报告而迅速地决定是否进行终端装置2的切换。由此,在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2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切换所需的时间被缩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具有以下结构:选择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的一部分和其他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的一部分,作为表示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和表示其他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
根据该结构,选择发生了事件的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的一部分和其他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的一部分,作为表示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下的电波状况的信息和表示其他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因此,与包含发生了事件的频率的小区和其他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全部测量结果报告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从终端装置2发送到基站装置3的测量结果报告的数据大小,可以减少业务量。
可是,以往导入以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电话通信系统)方式使用的附加测量识别符,因而也要考虑在测量报告中包含其他频率的测量结果。在该UMTS中,在设定测量时,有所谓附加测量识别符的设定项目。附加测量识别符表示其他测量的参照表,在该测量发送测量报告时,也可以包含受到了参照的测量的报告量(测量结果)。但是,仅在单独地导入了该附加测量识别符时,对独立的测量设定的多个测量结果包含在测量报告中,所以测量报告的大小变大,业务量增多。与这样的方法相比,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能够减小从终端装置2发送到基站装置3的测量结果报告的数据大小,可以减少业务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终端装置2具有包括了控制单元6的结构,该控制单元判定是否应该生成包含了表示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
根据该结构,在没有判定为应该生成包含了表示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时,仅将发生了事件的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基站装置3。由此,在判定为不需要表示其他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情况下,仅发送必要的信息。因此,能够减小从终端装置2向基站装置3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的数据大小,可以减少业务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具有以下结构:在终端装置2中,设定用于决定在多个其他小区中作为进行切换的候选而被选择的小区的策略,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在多个其他小区的测量结果报告中基于策略来选择作为候选而被选择出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报告,作为表示发生了事件的频率和其他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
根据该结构,基于终端装置2中设定了的切换的策略,将作为多个其他小区中进行切换的候选而选择出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报告,被选择作为表示多个其他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因此,与包含全部多个其他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从终端装置2向基站装置3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的数据大小,可以减少业务量。再有,策略可以预先设定在终端装置2中,也可以通过从基站装置3接收而设定在终端装置2中。
(第2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这里,以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方面为中心进行说明。因此,只要在这里未特别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动作就与第1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装置2中发生测量结果报告的事件,从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输出了测量结果时,控制单元6的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因此,这里,参照附图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2的控制单元6的动作。
图8是表示一例在终端装置2中发生测量结果报告的事件,从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输出了测量结果时的控制单元6的动作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控制单元从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输入了测量结果时(S200),进行终端装置2是否进行频带聚合的判定(S201)。控制单元6在未进行频带聚合的情况下,即,在仅使用一个分量载波的情况下,对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输出测量结果(S202)。
控制单元6在终端装置2进行频带聚合的情况下,即,在使用两个分量载波的情况下,判定仅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还是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上附加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而生成测量结果报告(S203)。该判定的方法和判定基准,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
控制单元6进行控制,以在该判定的结果中判定为仅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情况下,将以RSRP表示了小区的质量的测量结果发送到基站装置3,在判定为包含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来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情况下,将以RSRQ表示了小区的质量的测量结果发送到基站装置3。该情况下,也可以说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受到控制,以在判定为仅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情况下,生成以RSRP表示了小区的质量的测量结果,在判定为包含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来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情况下,生成以RSRQ表示了小区的质量的测量结果。
这里,图示了以RSRP表示了小区的质量的测量结果报告和以RSRP表示了小区的质量的测量结果报告的具体例子。图9是表示一例以RSRP表示了小区的质量的测量结果报告的图。如图9所示,在该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表示小区的质量的RSRP的信息,不包含RSRQ的信息。图10是表示一例以RSRQ表示了小区的质量的测量结果报告的图。如图10所示,在该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表示小区的质量的RSRQ信息,不包含RSRP的信息。这样生成加入了表示小区的质量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基站装置3为了能够理解测量结果报告的内容,不能改变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但通过这样使用于表示小区的质量的信息因RSRP和RSRQ而不同,可以将其他频率下的状况(不改变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传送到基站装置3。
控制单元6在上述判定(S203)的结果中判定为仅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情况下,确认小区的质量是否以RSRP记载(S204)。在测量结果中的小区的质量未以RSRP记载的情况下,对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进行指示,以使其输出以RSRP表示了小区的质量的测量结果,获取以RSRP记载了小区的质量的测量结果(S205)。然后,控制单元6将以RSRP记载了小区的质量的测量结果输出到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S206)。另一方面,在测量结果中的小区的质量以RSRP记载了的情况下,将该测量结果输出到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S206)。再有,控制单元6也可以将此时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输出到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
另一方面,控制单元6在上述判定(S203)的结果中判定为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对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进行指示,以将小区的质量作为RSRQ来输出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和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获取以RSRQ记载了小区的质量的测量结果(S207)。然后,控制单元6从测量信息管理单元5输入各个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时,将输入的测量结果输出到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S208)。再有,控制单元也可以将此时各个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输出到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终端装置2接收到上述那样的测量结果报告时的基站装置3的切换判定处理单元12的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切换判定处理单元12的频带聚合用判定处理单元15在输入的测量结果报告将小区的质量作为RSRP记载的情况下,将该测量结果作为基准,对其他小区,判定是否进行使用与终端装置2使用的载波频率相同频率的切换(Intra-frequency Handover;频率内切换)。在输入的测量结果报告将小区的质量以RSRQ记载的情况下,从一个基站装置3管理的小区中选择合适的小区,一边进行频带聚合,一边判定是否进行使用与终端装置2使用的载波频率相同频率的切换(Intra-frequency Handover;频率内切换)、或进行使用与终端装置2使用的载波频率部分不同或完全不同的载波频率的切换(Inter-frequency Handover;频率间切换)。再有,该频带聚合用处理单元也可以判定为结束频带聚合,从而切换到其他基站装置3。
通过这样的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也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具有以下结构: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在基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和其他频率两方的测量结果报告而应该进行切换的控制的情况下,生成包含了来自这些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的接收质量(RSRQ)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在仅基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而应该进行切换的控制的情况下,生成包含了来自该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的接收功率(RSRP)的信息的测量结果报告。
根据该结构,基站装置3在从终端装置2接收到的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了接收质量的信息的情况下,基于在该终端装置2中发生了事件的频率和其他频率两方的测量结果报告进行切换的控制,在从终端装置2接收到的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了接收功率的信息的情况下,仅基于在该终端装置2中发生了事件的频率的测量结果报告进行切换的控制。由此,基站装置3能够基于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接收质量和接收功率的哪个信息,基于哪个频率的测量结果报告而迅速地决定是否应该控制终端装置2的切换。由此,在利用多个频率能够进行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2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切换所需的时间被缩短。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一个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的信息、或表示包含另一方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的信息被包含在从终端装置2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中,所以容易进行基站装置3中的切换的判断。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基站装置3切换上必要的信息在终端装置2进行频带聚合时加入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所以基站装置3能够迅速地决定切换。在从仅包含以一个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为基准的小区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可以仅用未考虑干扰功率的RSRP来判断切换,另一方面,在生成包含了其他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的测量结果报告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可以用考虑了干扰功率的RSRQ判断切换。
此外,这种情况下,RSRP和RSRQ在发送上所需的比特数不同,但RSRQ用较少的比特数即可。因此,即使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加入其他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的数变多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小测量结果报告的大小。
(第3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这里,以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方面为中心进行说明。因此,只要在这里未特别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动作就与第1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生成测量结果报告时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的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因此,这里,参照附图说明第3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2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的动作。
图1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的动作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首先,将以使用各个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小区构成的测量结果输入到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S300)。这里,假设输入以使用载波频率f1的小区构成的测量结果和以使用载波频率f2的小区构成的测量结果。此外,此时,假设在使用载波频率f1的正服务小区中发生了将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基站装置3的事件。因此,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开始判断测量结果以使用载波频率f1的小区构成,还是测量结果以使用载波频率f2的小区构成(S301)。
在判断为以使用发生了事件的载波频率f1的小区构成的测量结果的情况下(S302),判断小区的质量是否比载波频率f1的正服务小区的质量差某个值(xdB,例如x=30)以上(S303),将判断为质量差的小区从测量结果报告中删除(S304),并判断为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加入不是那种小区的小区(S305)。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以使用未发生事件的载波频率f2的小区构成的测量结果的情况下(S302),判断小区的质量是否比载波频率f1的正服务小区的质量差某个值(ydB,例如y=40)以上(S306),将判断为质量差的小区从测量结果报告中删除(S304),并判断为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加入不是那样小区的小区(S305)。
如以上那样,从判断了从测量结果报告中删除的小区和加入到测量结果报告中的小区所得的结果,变更测量结果(S307),将删除了不必要的小区的测量结果输出到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S308)。
这样,在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中,通过将发生了事件的载波频率的正服务小区的质量作为基准,选择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能够将使用发生了事件的载波频率的小区和使用未发生事件的载波频率的小区用相同的基准进行选择。
此外,可以通过发生了事件的载波频率和未发生事件的载波频率来改变用于判断在测量结果报告中是否包含小区的与正服务小区之间的质量差,对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附加优先级。此时,也可以将与正服务小区之间的质量差不以发生了事件的载波频率和未发生事件的载波频率改变而使其相等。
通过这样的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也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具有以下结构: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中设定了的规定的基准质量进行比较,选择判定为通信质量好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
根据该结构,将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中设定了的规定的基准质量和小区的通信质量进行比较,选择被判定为通信质量好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作为表示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由此,仅发送以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作为基准而被判定为通信质量好的有用的信息(测量结果报告)。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2可以将更好的小区传送给基站装置3。此外,可以减小从终端装置2发送到基站装置3的测量结果报告的数据大小,可以使业务量少。再有,基准质量可以预先设定在终端装置2中,也可以通过从基站装置3接收而设定在终端装置2中。
(第4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这里,以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方面为中心进行说明。因此,只要在这里未特别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动作就与第1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生成测量结果报告时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的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因此,这里参照附图说明第4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2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的动作。
图12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的动作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首先,将以使用各个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小区构成的测量结果输入到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S400)。这里,假设输入以使用载波频率f1的小区构成的测量结果和以使用载波频率f2的小区构成的测量结果。此外,此时,假设在使用载波频率f1的正服务小区中发生了将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基站装置3的事件。因此,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开始判断测量结果以使用载波频率f1的小区构成,还是以使用载波频率f2的小区构成(S401)。
在判断为测量结果以使用发生了事件的载波频率f1的小区构成的情况下(S402),判断小区的质量是否比载波频率f1的正服务小区的质量差某个值(xdB,例如x=30)以上(S403),将判断为质量差的小区从测量结果报告中删除(S404),并判断为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加入不是那样的小区的小区(S405)。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测量结果以使用未发生事件的载波频率f2的小区构成的情况下(S402),判断小区的质量是否比载波频率f1的正服务小区的质量差某个值(ydB,例如y=40)以上(S406),将判断为质量差的小区从测量结果报告中删除(S404),并判断为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加入不是那样的小区的小区(S405)。
如以上那样,从判断了从测量结果报告中删除的小区和加入到测量结果报告中的小区所得的结果,变更测量结果(S407),将删除了不必要的小区的测量结果输出到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S408)。
这样,在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中,通过对每个载波频率根据与正服务小区的质量差,选择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能够将正使用的载波频率的状况作为基准,生成能够对基站装置3请求判断切换的测量结果报告。
此外,可以通过发生了事件的载波频率和未发生事件的载波频率来改变用于判断在测量结果报告中是否包含小区的与正服务小区之间的质量差,对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附加优先级。此时,也可以将与正服务小区之间的质量差不以发生了事件的载波频率和未发生事件的载波频率改变而使其相等。
通过这样的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也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具有以下结构: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与通信中正使用的各个频率中设定了的规定的基准质量进行比较,选择判定为通信质量好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
根据该结构,比较通信中正使用的频率中小区的通信质量,选择被判定为通信质量好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作为表示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由此,仅发送以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作为基准而被判定为通信质量好的有用的信息和以其他频率作为基准而被判定为通信质量好的有用的信息(测量结果报告)。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2可以将更好的小区传送给基站装置3。此外,可以减小从终端装置2发送到基站装置3的测量结果报告的数据大小,可以使业务量少。再有,基准质量可以预先设定在终端装置2中,也可以通过从基站装置3接收而设定在终端装置2中。
(第5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这里,以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方面为中心进行说明。因此,只要在这里未特别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动作就与第1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生成测量结果报告时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的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因此,这里参照附图说明第5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2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的动作。
图13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的动作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首先,将以使用各个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小区构成的测量结果输入到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S500)。这里,假设输入以使用载波频率f1的小区构成的测量结果和以使用载波频率f2的小区构成的测量结果。此外,接着,从控制单元6将载波频率的优先级(例如,f1为高优先级,f2为低优先级)输入到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S501)。然后,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判断测量结果是否以使用载波频率的优先级高的载波频率f1的小区构成(S502)。
在判断为测量结果以使用载波频率的优先级高的载波频率f1的小区构成的情况下,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判断为测量结果包含在测量结果报告中(S503)。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测量结果以使用载波频率的优先级低的载波频率f2的小区构成的情况下,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判断为在测量结果报告中不包含测量结果(S504)。
如以上那样,从判断了从测量结果报告中删除的小区和加入到测量结果报告中的小区所得的结果,变更测量结果(S505),将删除了不必要的小区的测量结果输出到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S506)。
这样,在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中,能够根据每个载波频率的优先级,选择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生成仅包含了被判断为切换上使用几率高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报告。
通过这样的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也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具有以下结构:在终端装置2中,设定对多个频率的各个频率进行切换时的优先级,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7在多个频率中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报告中选择基于优先级选择出的频率的测量结果报告,作为表示其他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
根据该结构,基于终端装置2中设定了的切换的优先级,将从多个频率中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报告中选择出的频率的测量结果报告,选择作为表示其他频率下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即,终端装置2根据从基站装置3提供的优先级,选择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因此,与包含全部多个频率的测量结果报告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从终端装置2发送到基站装置3的测量结果报告的数据大小,可以减少业务量。再有,优先级可以预先设定在终端装置2中,也可以通过从基站装置3接收而设定在终端装置2中。
(第6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测量(Measurement)的设定上具有特征。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测量的设定,可以将多个频率的测量结果汇总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这样的测量设定的结构的例子存在几种例子,但以下说明三种主要的例子。即,以下的说明是本发明的测量设定的结构的例子,但不言而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测量设定的结构。
如图17所示,第1例子是将一个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和一个报告设定识别符(ReportConfigID)组合在一个测量识别符(MeasID)中的结构。这种情况下,以不同的测量识别符(MeasID)测量(Measurement)出的测量结果汇总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的方法从基站装置3通知给终端装置2,或终端装置2预先知道该方法是必要的。此外,汇总为一个测量结果报告的方法存在几种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将周期性发送的测量结果和事件发生时发送的测量结果进行区别,将周期性发送的测量结果汇总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将事件发生时的测量结果汇总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的方法。由此,可以分别地发送周期性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和事件发生时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这样的目的不同的测量结果报告,所以基站装置3容易进行控制。此外,终端装置2也可以容易地选择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
第2个方法是,对报告设定(ReportConfig)中设定的每个事件汇总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的方法。由此,对每个事件发送测量结果报告,所以能够更详细地以不同目的地发送测量结果报告,基站装置3能够知道在频率间终端装置2的状况相似的测量结果,所以容易进行控制。此外,终端装置2也可以容易地选择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
第3个方法是,不汇总周期性发送的测量结果,将事件发生时发送的测量结果汇总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的方法。由此,可以将事件发生时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汇总发送,所以基站装置3容易进行控制。此外,终端装置2也可以容易地选择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
第4个方法是,不汇总周期性发送的测量结果,对报告设定(ReportConfig)中设定的每个事件汇总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的方法。由此,可以将对每个事件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汇总发送,基站装置3能够知道在频率间终端装置2的状况相似的测量结果,所以容易进行控制。此外,终端装置2也可以容易地选择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由此,可以使用以往的设定。再有,即使除此以外的方法,也可以使用第1个例子来汇总在一个测量结果中。
再有,也可以是通过在测量对象(MeasObject)中设定多个频率,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汇总多个频率的测量结果的方法。由此,能够将每个事件的测量结果容易地汇总。
如图21所示,第2个例子是将多个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和一个报告设定识别符(ReportConfigID)组合在一个测量识别符(MeasID)中的结构。于是,通过汇总仅对应一个频率的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并组合一个测量识别符(MeasID),基站装置3可以将用于多个频率的测量结果汇总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的测量设定通知给终端装置2。此外,基站装置3可以按照目的设定终端装置2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此外,终端装置2对以测量识别符(MeasID)表示的每个测量设定发送一个测量结果报告即可,所以容易选择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此外,终端装置2对每个测量设定发送一个测量结果报告即可,所以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测量识别符为一个,能够使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简单。
如图22所示,第3例子是重新地设定测量对象表ID(MeasObjectListID),将一个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和一个报告识别符(ReportConfigID)组合在一个测量识别符中的结构。测量对象表ID(MeasObjectListID)是用于将多个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组合的识别符。由此,有与第2例子同样的效果。而且,通过导入测量对象表ID(MeasObjectListID),测量设定的格式仅追加在以往的格式上,所以后向互换性强。
(第7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正服务小区的设定上具有特征。即,终端装置2在开始了测量后,使用正服务小区的接收质量作为判定事件的基准。这种正服务小区的设定的例子存在几种例子,但以下说明五个主要的例子。即,以下的说明是本发明的正服务小区的设定的例子,但不言而喻,也可以按其他方法设定正服务小区。再有,这种正服务小区的设定,由终端装置2的控制单元6进行。因此,终端装置2的控制单元6也称为正服务小区设定单元。
第1例子是将一个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进行设定的方法。选择正服务小区的方法存在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从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2通知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小区的方法。第2种方法是,将特定的小区(special cell)、或被称为锚载波(anchor carrier)的终端装置2维持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连接的(例如,进行安全的管理)小区设定作为正服务小区的方法。第3种方法是,将从可以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小区(或分量载波)中接收质量最好的小区(或分量载波)设定作为正服务小区的方法。由此,即使终端装置2使用一个分量载波,只要电波状况良好,就不容易发生事件,所以不容易发送测量结果报告,能够减少无用的测量结果报告。第4种方法是,将从可以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小区(或分量载波)中接收质量最差的小区(或分量载波)设定作为正服务小区的方法。由此,即使终端装置2使用一个分量载波,只要电波状况良好,就容易发生事件,所以容易发送测量结果报告,能够更块地进行策略控制。
第2例子是对每个测量对象(MeasObject)进行一个设定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终端装置2正在使用测量对象转送的频率的情况下,将该小区(或分量载波)设为正服务小区的方法。由此,进行考虑了每个频率特性的事件判定,所以能够发送更合适的测量结果报告,适当地进行移动性(mobility)控制。有关终端装置2不使用的频率,存在几种频率。第1种方法是,从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2通知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小区(或分量载波)的方法。第2种方法是,将特定的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方法。第3种方法是,将使用中的小区(或分量载波)中接收质量最好的小区(或分量载波)设为正服务小区的方法。第4种方法是,将使用中的小区(或分量载波)中接收质量最差的小区(或分量载波)设为正服务小区的方法。第5种方法是,将使用中的小区(或分量载波)中相邻最近的小区(或分量载波)设为正服务小区的方法。第6种方法是,将属于相同频带的使用中的小区(或分量载波)中相邻最近的小区(或分量载波)设为正服务小区的方法。再有,也可以对每个事件使用改变这些方法的方法。由此,可以使事件容易发生或使事件不容易发生,可以与事件的特征相匹配。
第3例子是,对发送物理层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以下简称为‘PDCCH’)的每个分量载波设定正服务小区的方法。关于在使用中的频率中不发送PDCCH的小区(或分量载波),将发送表示该小区(或分量载波)的物理层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以下简称为‘PDSCH’)的PDCCH的小区(或分量载波)设为正服务小区。由此,可以抑制正服务小区的数,还进行考虑了每个频率特性的事件判定,发送合适的测量结果报告,所以适当地进行移动性控制。关于不使用的频率,与上述第2例子是同样的。
第4例子是,从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2通知并设定正服务小区的方法。例如,在同时使用800MHz频带和2GHz频带的情况下,对800MHz频带设定一个正服务小区,对2GHz频带设定一个正服务小区。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正服务小区的数,还进行考虑了每个频率特性的事件判定,发送合适的测量结果报告,所以适当地进行移动性控制。
第5例子是,对每个报告设定(ReportConfig)通知正服务小区,并进行设定的方法。例如,使用1比特,通知将一个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事实,或者将多个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事实。由此,可以在将一个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情况和多个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情况并用。再有,一个小区也可以根据上述第1例子的方法进行设定。再有,多个小区也可以根据上述第2例子至第3例子的方法进行设定。
第6例子是,对每个测量识别符(MeasID)通知正服务小区,并进行设定的方法。例如,使用1比特,通知将一个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事实,或者将多个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事实。由此,可以在将一个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情况和多个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情况并用。此外,由此,可以减少用于设定的信息量。再有,一个小区也可以根据上述第1例子的方法进行设定。再有,多个小区也可以根据上述第2例子至第3例子的方法进行设定。
再有,在将终端频带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切换时(切换时和再建立(re-establishment)时,或来自基站的切换通知等时),也可以无测量设定(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的变更通知,而追踪使用的分量载波的切换而切换测量设定。例如,有将测量识别符(MeasID)中连带的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切换的方法,但此时,该方法是正服务小区也一并切换的方法。
以下,列举例子说明对每个测量识别符(MeasID)连带了正服务小区的情况。此外,列举例子说明在终端使用f1、f2的分量载波进行载波聚合时,切换到使用了f2和f3的分量载波的载波聚合的情况。
此时,由于终端继续使用f2的分量载波,所以不改变f2的分量载波的测量设定。在f1的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1)上连带有测量识别符(MeasID:1)、正服务小区(将多个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f1)),f3的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3)上连带有测量识别符(MeasID:3)、正服务小区(将一个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f2))的情况下,对测量识别符(MeasID:1)切换到连带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3)、正服务小区(将多个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f3)),对测量识别符(MeasID:3)切换连带到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1)、正服务小区(将一个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的(f2))。
由此,可以将用于在相同频率内进行测量的测量识别符(MeasID)上连带了的测量设定和用于在不同频率间进行测量的测量识别符(MeasID)上连带了的测量设定,仍然维持了目标而继续使用。再有,将一个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还是将多个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尽管仍然连带在测量识别符(MeasID)上,但按照连带的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的载波频率,变更正服务小区。
再有,即使在要切换的侯选存在多个的情况下,由于维持目标是本发明的特征,所以通过判断用于在频率内进行测量的测量识别符还是用于在频率间进行测量的测量识别符,就可以适用。
例如,在测量识别符上可以连带多个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的情况下,在终端从两个分量载波的载波聚合切换到三个分量载波的载波聚合的情况下,连带到与目标对应的测量识别符、正服务小区。在测量识别符上不能连带多个测量识别符的情况下,对存在对应于目标的测量识别符的测量对象识别符,切换连带,对不存在对应于目标的测量识别符的测量对象识别符,也可以切断以往的连带。
再有,在测量识别符上不能连带多个测量识别符的情况下,决定优先顺序,在测量识别符上连带测量对象识别符,不能连带在对应于目标的测量识别符上的测量对象识别符,也可以切断以往的连带。再有,优先顺序优先维持以往使用过的测量识别符。再有,也可以使与测量识别符上连带了的测量对象识别符的载波频率属于相同频带内的载波频率的测量识别符优先。
由此,测量识别符上连带了的测量设定的参数容易成为更合适的参数。再有,优先顺序除此之外还可列举锚载波、接收质量良好的载波、终端接收PDCCH的载波等。再有,在不存在对应于目标的测量识别符的情况下,也可以删除该测量设定。
(第8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作为交互无线访问技术(Inter-RAT)时基准的正服务小区的设定上具有特征。在对不同的无线访问技术(Inter-RAT:Inte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交互无线访问技术)的测量设定中,有被称为事件B2(正服务小区比门限(threshold)1低,交互无线访问技术的小区比门限2高)的事件。此时,关于门限1和门限2,包含在测量设定中。而且,在作为基准的正服务小区的设定上存在几种设定,但以下说明六个主要的例子。即,以下的说明是本发明的正服务小区的设定的例子,但不言而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再有,由终端装置2的控制单元6进行这种正服务小区的设定。因此,终端装置2的控制单元6可称为正服务小区设定单元。
第1例子是,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所有正服务小区的接收质量比门限1低时,判定为满足事件B2的一部分(正服务小区比门限1低)的方法。由此,终端装置2在能够使用E-UTRA的状况下,可以优先使用E-UTRA。
第2例子是,在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正服务小区中,所有正在使用中的小区(或者分量载波)的接收质量比门限1低时,判定为满足事件B2的一部分(正服务小区比门限1低)的方法。由此,终端装置2在能够继续使用正在使用中的E-UTRA的状况下,可以优先使用E-UTRA。
第3例子是,在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正服务小区中一个正服务小区的接收质量比门限1低时,判定为满足事件B2的一部分(正服务小区比门限1低)的方法。由此,终端装置2即使在E-UTRA的状况一部分变差了,也立即观察其他的RAT的状况,可以迅速地搜索合适的RAT。
第4例子是,在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正服务小区中,正在使用中的小区(或者分量载波)的一个正服务小区的接收质量比门限1低时,判定为满足事件B2的一部分(正服务小区比门限1低)的方法。由此,终端装置2即使在E-UTRA的状况一部分变差了,也立即观察其他的RAT的状况,可以迅速地搜索合适的RAT。
第5例子是,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所有正服务小区的平均接收质量比门限1低时,判定为满足事件B2的一部分(正服务小区比门限1低)的方法。由此,能够公平地对待E-UTRA和RAT。
第6例子是,在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正服务小区中,所有正在使用中的小区(或分量载波)的平均接收质量比门限1低时,判定为满足事件B2的一部分(正服务小区比门限1低)的方法。由此,终端装置2能够公平地对待E-UTRA和RAT。
(第9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正服务小区的选择方法上具有特征。这里,首先说明交互无线访问技术时的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正服务小区的选择方法。就交互无线访问技术的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正服务小区的选择方法来说,存在几种方法,但以下说明四个主要的例子。即,以下的说明是本发明的正服务小区的选择方法的例子,但不言而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再有,由终端装置2的控制单元6进行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正服务小区的选择。因此,终端装置2的控制单元6可称为正服务小区选择单元。
第1例子是,包含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小区(或分量载波)的全部测量结果的方法。由此,由于基站装置3知道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所有小区(或分量载波)的状况,所以基站装置3能够知道想要知道的所有小区的状况,能够适当地选择终端装置2使用的分量载波。
第2例子是,在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小区(或分量载波)中,包含终端装置2使用中的小区(或分量载波)的全部测量结果的方法。由此,由于基站装置3能够掌握终端装置2使用的状况,所以能够适当地选择终端装置2使用的小区(或分量载波)。
第3例子是,在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正服务小区(或分量载波)中,包含接收质量最差的小区(或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的方法。由此,基站装置3能够判断是否必需切换终端装置2使用的分量载波。
第4例子是,在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正服务小区(或分量载波)中,包含接收质量最好的小区(或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的方法。由此,基站装置3能够判断终端装置2是否可以维持连接。
接着,说明在用于E-UTRAN内的测量(Measurement)的测量设定被设定的情况下的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正服务小区的选择方法。在用于E-UTRAN内的测量(Measurement)的测量设定被设定的情况下,事件A1(正服务小区比阈值高)、事件A2(正服务小区比阈值低)、事件A3(相邻小区比正服务小区好)、事件A4(相邻小区比阈值好)、事件A5(正服务小区比阈值1差、相邻小区比阈值2好)时的正服务小区的选择方法的例子存在几种例子。以下说明五个主要的例子,但与上述同样,这些例子是本发明的正服务小区的选择方法的例子,但不言而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
第1例子是,包含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全部小区(或分量载波)的方法。由此,由于基站装置3知道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所有小区(或分量载波)的状况,所以基站装置3能够知道想要知道的所有小区的状况,可以适当地选择终端装置2使用的分量载波。
第2例子是,在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小区(或分量载波)中,包含全部正在使用中的小区(或分量载波)的方法。由此,由于基站装置3能够掌握终端装置2使用的状况,所以能够适当地选择终端装置2使用的小区(或分量载波)。
第3例子是,在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小区(或分量载波)中,仅包含发生了事件的小区(或分量载波)的正服务小区的方法。由此,基站装置3在有进行比较的小区(或分量载波)的情况下,可以知道该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第4例子是,在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正服务小区中,包含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正服务小区以外的小区(或分量载波)为某个频率的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的方法。由此,基站装置3在有进行比较的小区(或分量载波)的情况下,可以知道该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第5例子是,在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正服务小区中,包含在发送测量结果报告的测量(Measurement)的测量识别符(MeasID)中测量对象(MeasObject)为某个频率的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的方法。由此,能够防止发送无用的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再有,在多个频率间使用相同正服务小区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每个频率不加入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由此,可以防止包含无用的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如以上那样,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所有小区(或分量载波)的情况下,由于可以考虑为了进行切换而设定的所有频率,所以只要有更好的小区(或分量载波),就能够使用该小区(或分量载波)。在加入作为正服务小区设定的一部分小区(或分量载波)的情况下,由于可以仅考虑符合了条件的频率,所以能够抑制资源,并且比较终端装置2使用的频率的小区(或分量载波),选择良好的小区。
(第10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事件A1(正服务小区比阈值高)、事件A2(正服务小区比阈值低)、事件A4(相邻小区比阈值好)、事件A5(正服务小区比阈值1低、相邻小区比阈值2好)时的每个频率的阈值(门限)的设定上具有特征。
与测量识别符(MeasID)组合的测量设定识别符(ReportConfigID)为一个的情况下,事件A1、A2、A4、A5中事件判定上使用的门限在频率间相等。在频率间门限相等的情况下,也通过灵活使用测量对象(MeasObject)中包含的偏移(offset),可以不在报告设定(ReportConfig)上追加偏移,而在每个频率的门限上附加偏移,所以能够不在报告设定(ReportConfig)上追加开销(overhead),而进行考虑了频率特性的事件判定。
(第11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转送了小区的对信息时的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的选择方法上具有特征。再有,由终端装置2的控制单元6进行这种小区的选择。因此,终端装置2的控制单元6可称为小区选择单元。
使用图23的例子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小区的选择方法。如图23所示,在本例子中,形成三个对(pair),第1对(对A)由小区1、小区4、小区7构成,第2对(对B)由小区2、小区5、小区8构成,第3对(对C)由小区3、小区6、小区9构成。小区1、小区2、小区3为频率f1的小区,小区4、小区5、小区6为频率f2的小区,小区7、小区8、小区9为频率f3的小区。
再有,由基站装置3设定这样的小区的对信息。此外,也可以通过明确的控制信号,对终端装置2传送小区的对信息。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具有相同小区ID(PCI)的小区形成对,仅以至此为止相同的信息将小区的对信息传送到终端装置2的方法。
终端装置2将属于对A的小区作为正服务小区使用,在小区2中发生了事件的情况下,将小区1、小区4、小区7作为正服务小区包含在测量结果报告中,此外,将发生了事件的小区2作为关连小区(Concerned Cell)包含在测量结果报告中,而且,将与小区2属于相同对B的小区5和小区8作为相关小区(Associated Cell)包含在测量结果报告中。由此,可以对更合适的对切换载波聚合。
再有,这里,除了多个正服务小区(小区1、小区4、小区7)的测量结果以外,还例示了包含关连小区(小区2)和相关小区(小区5和小区8)的测量结果的情况,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不一定包含相关小区的测量结果,此外,关连小区的测量结果也可以仅包含一个正服务小区。
(第12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上具有特征。这里,首先,如第6实施方式(测量设定的结构)中的第1例子所示,表示将多个测量识别符(MeasID)的测量结果包含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的情况下的测量结果报告的例子。再有,以下说明两个主要的例子,但不言而喻,本发明不限于此。
第1例子是,不是将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追加在以往的格式中的方式,而是重新地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的情况的例子。图24是表示将测量结果报告的新的格式追加在MeasurementReport(测量报告)中的例子的图。在图24的例子中,通过在测量报告中追加MeasurementReport-r10,从而可以在使用新格式的情况下,选择MeasurementReport-r10,在使用以往的格式的情况下,选择MeasurementReport-r8。新格式由measResults-r10和nonCriticalExtension构成。
图25表示在作为measResults-r10内容的MeasResults-r10的结构中的一部分。再有,关于省略了的结构元素,与非专利文献1是同样的。图25是表示作为图24中MeasurementReport的新格式的构成要素而追加了的所谓MeasResults-r10结构元素的图。MeasResults-r10由measResultsSet-r10构成。作为measResultsSet-r10内容的MeasResultsSet-r10由数个以内的以往的格式中使用了的MeasResults构成。由此,由于可以使用以往的结构元素,所以可以减少新设置的结构元素,并且将对应于多个测量识别符的测量结果汇总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
此时,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测量结果可以仅包含被判断为汇总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所得的测量结果。此外,成为对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测量结果的每个测量识别符(MeasID)包含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的方法,但通过将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设为选择,可以灵活地选择仅包含一个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仅包含作为基准的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等的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第2例子是,将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追加在以往的格式中的情况下的例子,示于图26。在图26中,在MeasResults中追加了measResults-v10x0。measResults-v10x0由MeasResultsSet-r10构成。MeasResultsSet-r10由MeasResults-r10构成。MeasResultsSet-r10具有与MeasResults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将measResultServCell设为OPTIONAL。由此,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与多个测量识别符(MeasID)对应的测量结果时,可以将包含的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仅设为一个。此外,由此,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与多个测量识别符(MeasID)对应的测量结果时,可以仅包含将包含的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作为了基准的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再有,在对每个测量识别符(MeasID)加入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的情况下,由于可以使MeasResults-r10与MeasResults相同,所以可以使变更处少。再有,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仅一个的情况下,也可以从MeasResults-r10中删除measResultServCell。由此,可以减少用于OPTIONAL的比特(信息)。再有,关于省略的结构元素,与非专利文献1是同样的。
下面,表示将如第6实施方式(测量设定的结构)中的第2例子或第3例子所示的基于一个测量识别符(MeasID)的测量设定所得的测量结果包含在一个测量结果报告中的情况下的测量结果报告的例子。再有,以下说明两个主要的例子,但不言而喻,本发明不限于此。
第1例子是,不是将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追加到以往的格式中的形式,而是重新地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的情况的例子。将测量结果报告的新格式追加到MeasurementReport中的例子与图24相同。图27表示作为measResults-r10内容的MeasResults-r10的结构中的一部分。MeasResults-r10由measld和measResultsSet-r10构成。MeasResultsSet-r10由数个以内的MeasResultsBody-r10构成。MeasResultsBody-r10是在作为以往的格式的MeasResults中,将measID变更为measObjectID所得的测量结果。由此,可以包含对应于哪个频率的测量结果这样的信息。此外,通过将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设为OPTIONAL,可以选择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再有,由于measObjectID是用于表示频率信息的信息,所以也可以将它置换为表示频率信息的信息。此外,只要知道仅加入一个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也可以将measResultsServCell包含在MeasResults-r10中,从MeasResultsBody-r10中删除。由此,可以减少用于OPTIONAL的比特(信息)。再有,关于省略的结构元素,与非专利文献1是同样的。
第2例子是,将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追加在以往的格式中的情况下的例子,示于图28。图28与图26大致相同,不同方面仅是将图26的MeasResults-r10中的MeasID改变成了图28的MeasResults-r10中的measObjectID。由此,可以判断追加了的部分属于哪个频率。此时,通过将在以往的格式的部分中包含的信息作为锚载波或者特定的小区的信息,可以区分在以往的格式的部分和新格式的部分中包含的信息。
再有,以往的格式的部分中包含的信息,除了上述信息以外,也可以用MeasObjectID为最小的信息等其他方法来决定。此外,也可以使用表示频率信息的信息取代MeasObjectID。此外,在仅包含一个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图6的格式。
再有,在测量识别符(MeasID)中组合了多个测量对象(MeasObject)的情况下,即,在第6实施方式(测量设定的结构)中的第2例子、第3例子等情况下,除了RSRP以外,也可以包含RSRQ。由此,可以还考虑干扰来选择合适的小区。此外,在加入未设定测量对象(MeasObject)的频率的正服务小区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加入正服务小区的集合(Set)的行,就可以应对。
(第13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Periodical Reporting(周期性的报告)时选择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上具有特征。终端装置2在设定了周期性地发送报告的(Periodical Reporting)的情况下,将正服务小区和最强小区(Strongest cell)包含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并发送。再有,最强小区是指接收功率大的小区(也可以指接收功率大的多个小区),不一定仅指接收功率最大的一个小区。此时,包含最强小区的数受到某一程度的限制,所以在最强小区的选择上存在几种方法。以下,说明小区选择的三种主要的例子,但不言而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再有,由终端装置2的控制单元6进行最强小区的选择。因此,终端装置2的控制单元6可称为最强小区选择单元。
第1例子是,与频率无关地从接收功率大的小区起顺序地包含在测量结果报告中的方法。第2例子是,对每个频率包含一个接收功率大的小区,在保留了包含最强小区的空间的情况下,与频率无关地从接收功率大的小区起顺序地包含在测量结果报告中的方法。由此,基站装置3可以分别知道发送周期性的报告的频率的信息而不在频率间产生偏差。第3例子是,以在各个频率间大致为相同的小区数那样,对每个频率从接收功率大的小区起顺序地包含在测量结果报告中的方法。此时,不在全部的频率中加入相同数的小区的情况下,在小区数多的频率的选择上存在两种方法。第1种方法是,使最强小区的接收功率低的小区优先而加入许多小区的方法。第2种方法是,使最强小区的接收功率大的小区优先而加入许多小区的方法。再有,也可以适用于在事件发生后周期性地发送报告的情况。
以上,通过例示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可根据目的而变更和变形。
例如,在以上的说明中,分别说明了第1~第13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这些实施方式也可以相互地组合使用。
此外,在以上说明中,例示了在测量结果削减单元9中,从终端装置2已经使用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测量结果中选择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的小区的方法,但即使使用终端装置2未使用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的小区包含在测量结果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上述实施方式。
此外,在以上说明中,列举了在终端装置2进行频带聚合时,在仅用将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作为基准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情况下,以RSRP记载小区的质量,在还包含以另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作为基准的测量结果来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情况下,以RSRQ记载小区的质量的例子,但也可以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加入标记(flag)进行识别,该标记表示仅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作为基准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结果报告,或者包含以另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作为基准的测量结果来生成测量结果报告。
此外,在以上说明中,在终端装置2进行频带聚合时,在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中,满足了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基准的情况下,判断在测量结果报告中是否包含所有以另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为基准的测量结果,但如图14所示,也可以仅在发生了发送测量结果报告的事件的情况下,进行判断,在事件发生后周期性地报告测量结果的情况和周期性地报告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对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以另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为基准的测量结果的事实不进行判定。此外,仅在发生了发送测量结果报告的事件的情况和事件发生后周期性地报告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可以对包含以另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为基准的测量结果事实进行判定,在周期性地报告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对在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以另一方的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为基准的测量结果的事实不进行判定。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区分使用,以仅适用于利用不同的频带(例如,800MHz频带和2GHz频带等)进行频带聚合的情况,不适用于利用相同的频带进行频带聚合的情况。由此,终端装置2可以抑制测量结果报告生成上需要的处理,并且将对决定切换必需的信息发送到基站装置3。此外,即使利用相同的频带进行频带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频率的分离情况、电波状况,区分使用是否适用本发明。
以上,说明了目前考虑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应该理解对于本实施方式可进行多样的变形,而且,意图在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包含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工业实用性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在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之间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能够缩短切换需要的时间的效果,作为使用了LTE和SAE等的无线通信系统等是有用的。

Claims (15)

1.终端装置,其为在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终端装置,所述终端装置包括:
事件检测单元,检测用于将对所述基站装置设定了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通信中的所述基站装置的事件的发生;以及
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基于所述事件的发生,生成包含了表示与发生了所述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的所述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所述测量结果报告,
在所述基站装置中,基于从所述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测量结果报告,对是否进行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小区的切换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所述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选择发生了所述事件的频率和所述其他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的一部分,作为表示发生了所述事件的频率和所述其他频率的所述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所述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
在基于发生了所述事件的频率和所述其他频率两者的测量结果报告而应该控制所述切换的情况下,生成包含了来自所述小区的电波接收质量的信息的所述测量结果报告,
在仅基于发生了所述事件的频率而应该控制所述切换的情况下,生成包含了来自所述小区的电波接收功率的信息的所述测量结果报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还包括:
判定单元,判定是否应该生成包含了表示在频率与发生了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的所述小区的电波状况信息的所述测量结果报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装置,在所述终端装置中,设定了用于决定作为在多个所述小区中进行切换的候选而选择的小区的策略,
所述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在多个所述小区的测量结果报告中选择基于所述策略作为候选而选择出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报告,作为表示在发生了所述事件的频率和所述其他频率的所述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所述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将所述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与发生了所述事件的频率所设定的规定的基准质量进行比较,选择被判定为通信质量高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装置,所述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将所述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与所述通信所使用的各个频率所设定的规定的基准质量进行比较,选择被判定为通信质量高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装置,在所述终端装置中,设定了对于所述多个频率的各个频率进行切换时的优先级,
所述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在所述多个频率的所述小区的测量结果报告中选择基于所述优先级选择出的频率的测量结果报告,作为表示所述其他频率的所述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述终端装置能够通过使用多个载波频率的频带聚合与一个所述基站装置通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在一个所述测量结果报告中,汇总了多个频率的测量结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在所述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发生了所述事件的小区的测量结果和与发生了所述事件的小区形成对的小区的测量结果。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在所述测量结果报告中,包含多个正服务小区的全部测量结果或从多个正服务小区中选择出的一部分正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13.无线通信系统,其为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
所述终端装置包括:
事件检测单元,检测用于将对所述基站装置设定了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所述通信中的基站装置的事件的发生;以及
测量结果报告生成单元,基于所述事件的发生,生成包含了表示在与发生了所述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的所述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所述测量结果报告,
所述基站装置包括:
切换控制单元,基于从所述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测量结果报告,对是否进行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小区的切换进行控制。
14.基站装置,其为在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所述基站装置,
在所述终端装置中,基于用于将对所述基站装置设定了频率的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报告发送到通信中的所述基站装置的事件的发生,生成包含了表示在频率与发生了所述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的所述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所述测量结果报告,
所述基站装置包括:
切换控制单元,基于从所述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测量结果报告,对是否进行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小区的切换进行控制。
15.无线通信方法,其用于可利用多个频率进行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在所述终端装置中,检测用于将所述终端装置中所设定的频率中小区的电波状况的测量结果发送到所述通信中的基站装置的事件的发生;以及
在所述终端装置中,基于所述事件的发生,生成包含了表示在与发生了所述事件的频率不同的其他频率的所述小区的电波状况的信息的所述测量结果报告,
在所述基站装置中,基于从所述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测量结果报告,对是否进行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小区的切换进行控制。
CN201080012197.0A 2009-03-16 2010-02-18 无线通信系统、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Active CN1023566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63552 2009-03-16
JP2009-063552 2009-03-16
JP2010002238 2010-01-07
JP2010-002238 2010-01-07
PCT/JP2010/001032 WO2010106735A1 (ja) 2009-03-16 2010-02-18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6667A true CN102356667A (zh) 2012-02-15
CN102356667B CN102356667B (zh) 2015-06-10

Family

ID=42739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2197.0A Active CN102356667B (zh) 2009-03-16 2010-02-18 无线通信系统、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8) US8660559B2 (zh)
EP (2) EP2410792B1 (zh)
JP (2) JP5513485B2 (zh)
KR (1) KR101620656B1 (zh)
CN (1) CN102356667B (zh)
BR (1) BRPI1009480B1 (zh)
MX (1) MX2011009554A (zh)
RU (1) RU2524925C2 (zh)
WO (1) WO201010673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7385A1 (zh) * 2012-11-02 2014-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带小区间切换的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5161519A1 (zh) * 2014-04-25 2015-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34963A (zh) * 2015-04-10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载波选择、切换和测量的通信
WO2018233594A1 (zh) * 2017-06-23 2018-12-2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系统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基站和移动通信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A023050B1 (ru) * 2008-12-26 2016-04-29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в устройстве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модуль обработки и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CN101931981B (zh) * 2009-06-18 2013-08-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最小化路测日志测量方法及装置
WO2010146226A1 (en) * 2009-06-19 2010-12-2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arrier measurements
JP5440248B2 (ja) * 2010-02-25 2014-03-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端末装置、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2536184A4 (en) * 2010-03-10 2013-02-27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NOT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WO2011126420A1 (en) * 2010-04-06 2011-10-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142544A2 (en) * 2010-05-11 2011-11-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ndover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GB2479534B (en) 2010-04-12 2014-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ndover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JP5243492B2 (ja) * 2010-06-21 2013-07-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移動局、測定結果情報制御方法
CN105376037B (zh) * 2010-07-27 2019-06-18 索尼公司 支持载波汇聚的通信系统中切换小区的设备和方法
US20120057539A1 (en) * 2010-09-07 2012-03-08 Richard Lee-Chee Ku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208601A1 (en) * 2010-11-08 2013-08-15 Tao Cui Measurement requesting and reporting
CN102026264B (zh) * 2010-12-17 2013-10-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测量上报和系统间互操作方法及设备
US8619716B2 (en) 2011-02-21 2013-12-31 Motorola Mobility Llc IQ imbalance image compensation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2153995A2 (ko) * 2011-05-10 2012-11-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셀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CN102958079B (zh) * 2011-08-19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测量方法、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基站和网络系统
WO2013046410A1 (ja) * 2011-09-29 2013-04-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EP3211960A1 (en) * 2011-12-08 2017-08-3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Base station for selecting a helper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WO2013091188A1 (en) * 2011-12-21 2013-06-27 Nokia Corporation Providing service continuity for local area networks
GB2501953B (en) * 2012-01-30 2014-11-05 Broadcom Corp Measurement reporting for mobility procedures
WO2013129865A1 (ko) * 2012-02-28 2013-09-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결합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서로 다른 타입의 반송파를 사용하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137700A1 (en) * 2012-03-16 2013-09-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inter-frequency cell signals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9924395B2 (en) 2012-07-31 2018-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fferentiating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chanism
US20140056155A1 (en) * 2012-08-24 2014-0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 rat measurement from idle to connected state
US9980247B2 (en) 2012-10-26 2018-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mary cell signaling for eMBM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111049B2 (en) * 2012-10-26 2018-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band eMBMS enhancement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149191B2 (en) * 2013-05-17 2018-12-04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US9756532B2 (en) 2013-09-20 2017-09-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arrier aggregation sCell selection for LTE-A
US9781669B2 (en) * 2013-09-20 2017-10-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tatistics-assisted sCell selection
US10149214B2 (en) 2014-02-03 2018-1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condary cell selection based on geographic signatures
CN105453630A (zh) * 2014-02-13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s snr的上报、接收方法、终端及装置
WO2016072468A1 (ja) * 2014-11-07 2016-05-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JP6491899B2 (ja) * 2015-02-09 2019-03-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方法
WO2017014229A1 (ja) 2015-07-22 2017-0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555197B2 (en) * 2015-08-12 2020-02-04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controlling WLAN measurement report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10986634B1 (en) * 2015-09-03 2021-04-20 Sprint Spectrum L.P. Management of carriers to help ensure QoS for single-carrier UEs
US20170303153A1 (en) * 2015-10-14 2017-10-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Signal Measurement Reporting
US20170215116A1 (en) * 2016-01-25 2017-07-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event poor quality handoff decisions by mobile networks
JP6677000B2 (ja) * 2016-02-12 2020-04-08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無線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US10945173B2 (en) * 2016-07-25 2021-03-0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CI allocation in LTE-U
US9867109B1 (en) * 2016-09-08 2018-01-09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ally blocking of base station in response to threshold high extent of change of the base station's coverage identifer
WO2018143245A1 (ja) * 2017-02-03 2018-08-09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プロセッサ及び基地局
US10757621B2 (en) * 2017-03-22 2020-08-25 Ofinno, Llc Conditional handover execution
RU2731349C1 (ru) * 2017-03-23 2020-09-01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з Корп., Лтд. Способ коммутаци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20220061115A1 (en) * 2017-04-07 2022-02-24 Ntt Docomo, Inc.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device
WO2019032025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OBILITY MEASUREMENTS FOR USER EQUIPMENT
US11343727B2 (en) * 2017-11-16 2022-05-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ell global identifier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718339A1 (en) * 2017-11-29 2020-10-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asurement reporting configuration for aiding the sorting of beam/cell level measurements
JP7121487B2 (ja) * 2017-12-15 2022-08-18 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10820373B2 (en) * 2018-02-15 2020-10-2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to indicate a version of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in dual connectivity arrangements
KR20200112288A (ko) * 2019-03-21 2020-10-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1363480B2 (en) 2019-05-07 2022-06-14 Ofinno, Llc Conditional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asurements
US11304066B1 (en) * 2019-07-15 2022-04-12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Dynamic radio architecture beam pattern control
CN110708151B (zh) * 2019-09-03 2022-04-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的方法及设备
US20240147263A1 (en) * 2022-11-02 2024-05-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cheme of mobility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07163A2 (en) * 2006-03-30 2008-12-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tting method for measurement report and information collec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505514A (zh) * 2008-02-04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检测切换成功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5917B1 (en) * 1999-05-19 2002-09-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obile station measurements with event-based reporting
US6845238B1 (en) * 1999-09-15 2005-01-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 and handov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0606129B1 (ko) * 2003-04-30 2006-07-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품질 측정 및보고 방법
US8135407B2 (en) * 2005-12-09 2012-03-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evaluated hard hardover using predictions
US7684799B2 (en) 2006-03-28 2010-03-23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data transfer with a mobile station while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state
CN101518130B (zh) * 2006-07-28 2012-10-03 京瓷株式会社 便携式终端装置和越区切换方法
US10484946B2 (en) * 2007-01-12 2019-11-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reporting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in packet based on cellular system
US20080176564A1 (en) * 2007-01-22 2008-07-24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inter-rat measurement control based on connection data rate
JP4879054B2 (ja) * 2007-03-20 2012-02-1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ユーザ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KR101464748B1 (ko) * 2007-04-30 2014-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단말의 측정보고 기동방식
KR101486352B1 (ko) * 2007-06-18 2015-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단말에서의 상향링크 동기 상태 제어방법
JP2010531120A (ja) * 2007-06-21 2010-09-16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E−utran用のハンドオーバー関連測定報告
US20090047958A1 (en) * 2007-08-16 2009-02-19 Anna Pucar Rimhagen Neighbor List Management for User Terminal
KR101479340B1 (ko) * 2007-09-18 2015-0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재선택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CN102057591B (zh) * 2008-06-04 2014-03-19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设备
EA023050B1 (ru) 2008-12-26 2016-04-29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в устройстве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модуль обработки и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US8249591B2 (en) * 2009-01-21 2012-08-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obtaining candidate information
US8305997B2 (en) * 2009-03-10 2012-1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time to trigger for UE measuremen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07163A2 (en) * 2006-03-30 2008-12-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tting method for measurement report and information collec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505514A (zh) * 2008-02-04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检测切换成功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7385A1 (zh) * 2012-11-02 2014-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带小区间切换的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96260A (zh) * 2012-11-02 2014-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带小区间切换的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5161519A1 (zh) * 2014-04-25 2015-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34963A (zh) * 2015-04-10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载波选择、切换和测量的通信
US10411847B2 (en) 2015-04-10 2019-09-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ommunications with carrier selection, switching and measurements
CN107534963B (zh) * 2015-04-10 2020-09-08 泉州台商投资区天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具有载波选择、切换和测量的通信
CN107534963B8 (zh) * 2015-04-10 2020-11-17 海南乐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载波选择、切换和测量的通信
US10924228B2 (en) 2015-04-10 2021-02-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ommunications with carrier selection, switching and measurements
WO2018233594A1 (zh) * 2017-06-23 2018-12-2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系统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基站和移动通信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13485B2 (ja) 2014-06-04
BRPI1009480B1 (pt) 2021-01-26
US10285095B2 (en) 2019-05-07
US20170150406A1 (en) 2017-05-25
US20210014744A1 (en) 2021-01-14
KR101620656B1 (ko) 2016-05-12
JP5629839B2 (ja) 2014-11-26
MX2011009554A (es) 2011-09-28
US20200221353A1 (en) 2020-07-09
JPWO2010106735A1 (ja) 2012-09-20
EP2410792A4 (en) 2017-06-14
BRPI1009480A2 (pt) 2016-03-01
RU2524925C2 (ru) 2014-08-10
US11388635B2 (en) 2022-07-12
RU2011141791A (ru) 2013-04-27
US10085182B2 (en) 2018-09-25
US10834644B2 (en) 2020-11-10
EP3793258A1 (en) 2021-03-17
US20190223064A1 (en) 2019-07-18
JP2014112978A (ja) 2014-06-19
EP2410792B1 (en) 2020-12-16
US20120004010A1 (en) 2012-01-05
CN102356667B (zh) 2015-06-10
US10638379B2 (en) 2020-04-28
EP3793258B1 (en) 2022-07-06
US9351220B2 (en) 2016-05-24
US9603076B2 (en) 2017-03-21
US20180368031A1 (en) 2018-12-20
US20140126547A1 (en) 2014-05-08
US20160249270A1 (en) 2016-08-25
EP2410792A1 (en) 2012-01-25
WO2010106735A1 (ja) 2010-09-23
US8660559B2 (en) 2014-02-25
KR20110129472A (ko) 201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886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report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6879021B (zh) 集成电路
KR101453991B1 (ko) 캐리어 집성 시스템의 측정 보고 방법과 설비
US2012004606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741287B1 (ko) 멀티 캐리어 시스템에 있어서의 측정 이벤트의 처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034256B (zh) 用于处理用户设备的移动性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KR2013004308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정 로깅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659723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3004193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로그된 측정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US101363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to perform frequency measurement on basis of cell specific priority
US1048490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allowing terminal to report measurement result
US20220272590A1 (en)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34930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pplying load-specific offset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8299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rminal applying offset to measurement report triggering condition
US20170048769A1 (en) Cell swapping fo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further enhanced non ca-based icic for lte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17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08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Patentee after: Sun patent hosting Co.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