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5400A - 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 - Google Patents

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5400A
CN102355400A CN2011102118273A CN201110211827A CN102355400A CN 102355400 A CN102355400 A CN 102355400A CN 2011102118273 A CN2011102118273 A CN 2011102118273A CN 201110211827 A CN201110211827 A CN 201110211827A CN 102355400 A CN102355400 A CN 102355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 network
transannular
link point
ring channel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18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55400B (zh
Inventor
黄爱迪
孙光辉
王家凡
欧阳万如
薛伟
王小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118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554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55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540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9299 priority patent/WO201301364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5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5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37Ring fault isol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该方法包括:源环形网络和目的环形网络的第一相交节点在源环形网络中接收沿第一方向传输的跨环报文,该跨环报文包括源环通道标签和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将该跨环报文的该源环通道标签替换为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在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下环节点发送包括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该跨环报文。该相交节点包括:接收单元、第一确定单元、第一替换单元和第一发送单元。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相交节点,能够避免对于每个业务分别配置不同的跨环转发策略,从而能够降低处理跨环业务的开销,提高处理跨环业务的效率。

Description

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通信领域中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
背景技术
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简称为“MPLS”)是一种用于快速数据包交换和路由的技术,MPLS能够实现分组业务的快速转发。传统上的基于MPLS的网络采用快速重路由(Fast ReRoute,简称为“FRR”)和自动保护倒换(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简称为“APS”)等技术对网络进行保护。然而,这些技术配置工作量大,网络资源开销也大。
传统传送网广泛使用环形结构,因此,随着MPLS技术在传输领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基于MPLS功能实现的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Network,简称为“PTN”)技术广泛应用于移动回传承载网,运营商对MPLS支持环网功能具有强烈的需求。并且随着接入环、汇聚环和核心环层层相嵌的组网方式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随之也要求简洁高效的相交环处理技术。
目前,业务粒度相交环技术主要是通过相交节点根据跨环业务在目的环通道的下环节点来将业务绑入新的环通道,从而实现跨环。具体实现的时候,需要控制平面将跨环业务的环业务标签和目的环的环通道的绑定关系配置到转发平面。因此,对于每个跨环业务,相交节点需要分别配置不同的跨环转发策略,由于业务的数量庞大,因此导致系统开销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能够避免对于每个业务分别配置不同的跨环转发策略,从而能够降低处理跨环业务的开销,提高处理跨环业务的效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源环形网络和目的环形网络的第一相交节点在该源环形网络中接收沿第一方向传输的跨环报文,该跨环报文包括源环通道标签和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该源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该源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一方向向该第一相交节点传输;该第一相交节点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该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二方向向下环节点传输;该第一相交节点将该跨环报文的该源环通道标签替换为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该第一相交节点在该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发送包括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该跨环报文。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交节点,该相交节点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在源环形网络中接收沿第一方向传输的跨环报文,该跨环报文包括源环通道标签和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该源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该源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一方向向该相交节点传输;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二方向向下环节点传输;第一替换单元,用于将该跨环报文的该源环通道标签替换为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该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发送包括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该跨环报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通过在跨环报文上添加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该跨环报文在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从而能够在相交节点的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都屏蔽掉业务层次的处理,因而能够避免对于每个业务分别配置不同的跨环转发策略,从而能够降低处理跨环业务的开销,提高处理跨环业务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结构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网络结构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交节点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交节点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环网络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跨环网络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为“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简称为“UMTS”)等。
还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主要以在MPLS网络的相交环场景中,处理跨环业务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环网的相交环场景。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0,源环形网络和目的环形网络的第一相交节点在该源环形网络中接收沿第一方向传输的跨环报文,该跨环报文包括源环通道标签和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该源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该源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一方向向该第一相交节点传输,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该跨环报文在该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
S120,该第一相交节点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该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二方向向下环节点传输;
S130,该第一相交节点将该跨环报文的该源环通道标签替换为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
S140,该第一相交节点在该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发送包括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该跨环报文。
源环形网络和目的环形网络所共有的第一相交节点,在源环形网络中接收到跨环报文后,可以根据该跨环报文包括的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以及将该跨环报文包括的源环通道标签替换为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并转发,从而使得该跨环报文可以基于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进行跨环处理。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通过在跨环报文上添加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该跨环报文在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从而能够在相交节点的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都屏蔽掉业务层次的处理,因而能够避免对于每个业务分别配置不同的跨环转发策略,从而能够降低处理跨环业务的开销,提高处理跨环业务的效率。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跨环报文在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能够实现跨环业务的端到端封装,即只有在下环节点和入环节点才会对业务进行处理。并且该方法的配置量小,相交节点的跨环处理与业务无关,即业务的添加、删除或修改等都不会影响到相交节点的配置。因此,相交点根据环节点指示标签进行倒换,不仅倒换速度快,系统开销也小。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该第一相交节点接收该跨环报文之前,处理跨环业务的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相交节点向该源环形网络中的至少一个节点或每个节点分别发送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
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指示跨环报文在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的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需要配置给源环形网络中的至少一个节点,例如跨环业务的上环节点,或配置给源环形网络的所有节点,从而当跨环业务从固定的节点上环,或从源环形网络的任意节点上环时,源环形网络的上环节点能够给跨环报文添加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
可选地,在S120中,该第一相交节点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与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例如,在第一相交节点中保持有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与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对应表项,从而第一相交节点根据该对应关系,通过查找该对应表项可以确定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
下面将结合图2所示的网络结构,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源环形网络包括六个节点,即节点A、节点B、节点C、节点D、节点E1和节点F,目的环形网络包括六个节点,分别为节点D、节点E2、节点F、节点G、节点H和节点I,其中节点D和节点F为该源环形网络和该目的环形网络所共有,即节点D和节点F是该源环形网络和该目的环形网络的相交节点。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源环形网络和目的环形网络分别包括六个节点为例,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源环形网络和目的环形网络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节点。
假设节点G和节点I是目的环形网络的两个下环节点,相交节点F或相交节点D可以根据目的环形网络的下环节点,分配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并配置给源环形网络的所有其它节点。例如,相交节点F或相交节点D分配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Label_G,表示如果有报文带着该标签到达相交节点F或D,则此报文会被认为需要被转发到目的环形网络的节点G下环。类似地,相交节点F或相交节点D还可以分配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Label_I,表示跨环报文在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为节点I。应理解,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也可以由其它网络侧设备分配,例如由网关根据相关协议进行分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的相交节点针对相同的下环节点所分配的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相同,相同的或不同的相交节点针对不同的下环节点所分配的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不同。例如,相交节点F或相交节点D针对下环节点G分配的指示标签Label_G相同,但相交节点F或相交节点D针对下环节点G和I分配的指示标签Label_G和Label_I不同。
如图2所示,以跨环业务从源环形网络的节点A上环,并从目的环形网络的节点I下环为例进行说明。节点A接收到跨环报文,从而该跨环报文进入源环形网络。该跨环报文可以依次被添加上用于指示业务的环业务标签(Tunnel标签)、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Lable_G)和源环通道标签,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Lable_G用于指示该跨环报文在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为节点G,该源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源环形网络中沿第一方向向第一相交节点F传输。节点A根据该源环通道标签,通过跨环环通道将该跨环报文转发到第一相交节点F。
第一相交节点F在源环形网络中接收沿第一方向发送的该跨环报文,并可以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Lable_G确定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该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G传输。随后,第一相交节点F在将该跨环报文的该源环通道标签替换为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之后,在该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发送包括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该跨环报文。根据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该跨环报文可以在目的环形网络中从第一相交节点F顺利到达目的环形网络的下环节点G。
其中,第一相交节点F将该跨环报文的该源环通道标签替换为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具体可以是:第一相交节点F首先剥离该源环通道标签,然后再将该跨环报文封装上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从而使得该跨环报文能够顺利到达下环节点G。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跨环报文在环上的传输方向可以配置,即跨环报文跨环后的传输方向可以与原传输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即可选地,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同或相反。优选地,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该下环节点不可达时,第一相交节点可以根据该源环通道标签,在该源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一方向向该源环形网络和该目的环形网络的第二相交节点发送该跨环报文。
例如,如果节点F和节点G之间出现故障,跨环业务从节点A上环并从节点G下环,那么当第一相交节点F接收到跨环报文后,在确定该下环节点G不可达时,第一相交节点F可以根据该源环通道标签,在该源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一方向向第二相交节点D发送该跨环报文。
第二相交节点D接收到沿第一方向发送的该跨环报文后,可以根据该跨环报文包括的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Lable_G确定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将该跨环报文在该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G发送。随后,第二相交节点D在将该跨环报文的该源环通道标签替换为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之后,在该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发送包括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该跨环报文。由于该跨环报文包括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因此该跨环报文可以在目的环形网络中,从第二相交节点D顺利到达目的环形网络的下环节点G。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通过在跨环报文上添加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该跨环报文在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从而能够在相交节点的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都屏蔽掉业务层次的处理,因而能够避免对于每个业务分别配置不同的跨环转发策略,从而能够降低处理跨环业务的开销,提高处理跨环业务的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该目的环形网络包括第一目的环形网络和第二目的环形网络,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与该源环形网络相交,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与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相交,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与该源环形网络不相交,并且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由该源环形网络和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的该第一相交节点或第二相交节点分配,并且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的该下环节点为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时,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可以包括:
S210,源环形网络和目的环形网络的第一相交节点在该源环形网络中接收沿第一方向传输的跨环报文,该跨环报文包括源环通道标签和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该源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该源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一方向向该第一相交节点传输,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该跨环报文在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
S220,该第一相交节点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该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二方向向下环节点传输;
S230,该第一相交节点将该跨环报文的该源环通道标签替换为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
S240,该第一相交节点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以及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与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由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和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的第三相交节点或第四相交节点分配,并且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该跨环报文在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
S250,该第一相交节点将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替换为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
S260,该第一相交节点在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发送包括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和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的该跨环报文,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传输,以便于该第三相交节点或该第四相交节点根据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并将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替换为该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从而使得包括该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的该跨环报文能够在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三方向向该下环节点传输。
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例如,S220和S230可以在S240和S250之后执行,也可以同时执行S220和S240,以及同时执行S230和S250。
如图4所示,以目的环形网络包括第一目的环形网络和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为例,并以跨环业务从源环形网络的节点A上环,经过相交节点F、相交节点G,从第二目的环形网络的节点L下环为例进行说明。相交节点F接收到节点A传输的跨环报文,该跨环报文包括源环通道标签和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的该下环节点为第二目的环形网络的节点L。之后,相交节点F不仅需要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并将该跨环报文的源环通道标签替换为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还需要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以及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与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并将该由相交节点F或相交节点D分配的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替换为相交节点G或相交节点I分配的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并向该下环节点L发送包括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和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的该跨环报文,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该跨环报文在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
应理解,在跨环业务上环之前,相交节点F或相交节点D需要对于第一和第二目的环形网络的下环节点配置相应的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并告知源环形网络的各节点,相交节点G或相交节点I需要对于第二目的环形网络的下环节点配置相应的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并告知相交节点F和D,其中,对于相同的下环节点,相交节点F或相交节点D配置的指示标签可以与相交节点G或相交节点I配置的指示标签不同,当然也可以相同。即沿跨环业务的流向,在前的环形网络的相交节点需要为在后的环形网络的下环节点配置相应的指示标签,并告知与之前的环形网络的相交节点。但是对于源环形网络的相交节点而言,配置的指示标签还需要告诉源环形网络的所有节点,以便于跨环业务上环时,相应的节点能够给跨环报文添加相应的指示标签。
应理解,相交节点G接收到相交节点F传输的跨环报文后,根据该跨环报文包括的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可以获知该跨环报文需要从第二目的环形网络的节点L下环。该相交节点G可以根据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以及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与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该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将该跨环报文在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三方向向该下环节点L发送。相交节点G还需要将该跨环报文的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替换为该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并在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三方向,向该下环节点L发送包括该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的该跨环报文。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中的任意两个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由于该跨环报文包括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因而该跨环报文在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中能够顺利地从节点L下环。
应理解,对于目的环形网络包括更多的环形网络的情况,可以认为目的环形网络包括第一和第二目的环形网络,其中第二目的环形网络包括第三和第四目的环形网络等,由此对于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而言,可以参考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进行类似地处理。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的环形网络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环形网络,本发明实施例仅以目的环形网络包括两个环形网络,并且以其中一种指示标签配置方案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根据不同的指示标签配置方案,可以通过替换或者嵌套节点指示标签的方式让报文跨多个环。
例如,当目的环形网络包括依次与源环形网络相连的N个环形网络,该N各环形网络依次称为第一环形网络、第二环形网络...第N环形网络,其中N大于或等于2时,用于指示最终的下环节点的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可以由源环形网络和第一目的环形网络的相交节点分配,或者由其它网络侧设备分配,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可以至少配置给源环形网络所有节点、第一环形网络和第二环形网络的相交节点、以及其它的相交节点。因此,第i环形网络的相交节点可以根据该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用于跨环报文在第i+1环形网络内传输的目的环通道标签,从而该跨环报文可以传输到该第i+1环形网络与第i+2环形网络的相交节点,因而该跨环报文可以最终顺利到达下环节点。
应理解,图2仅以两个环形网络为例进行说明,图4仅以三个环形网络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对于更多的环形网络中的跨环业务的处理,可以参照包括图2所示的两个环形网络的场景下的处理,以及包括图4所示的三个环形网络的场景下的处理进行,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通过在跨环报文上添加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该跨环报文在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从而能够在相交节点的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都屏蔽掉业务层次的处理,因而能够避免对于每个业务分别配置不同的跨环转发策略,从而能够降低处理跨环业务的开销,提高处理跨环业务的效率。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4,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5至图8,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交节点和跨环网络系统。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交节点的示意性框图,如图5所示,该相交节点500包括:
接收单元510,用于在源环形网络中接收沿第一方向传输的跨环报文,该跨环报文包括源环通道标签和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该源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该源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一方向向该相交节点传输,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该跨环报文在该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
第一确定单元520,用于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二方向向下环节点传输;
第一替换单元530,用于将该跨环报文的该源环通道标签替换为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
第一发送单元540,用于在该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发送包括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该跨环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的相交节点,通过在跨环报文上添加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该跨环报文在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从而能够在相交节点的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都屏蔽掉业务层次的处理,因而能够避免对于每个业务分别配置不同的跨环转发策略,从而能够降低处理跨环业务的开销,提高处理跨环业务的效率。
可选地,如图6所示,该相交节点500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550,用于在确定该下环节点不可达时,根据该源环通道标签,在该源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一方向向该源环形网络和该目的环形网络的另一相交节点发送该跨环报文。
可选地,如图6所示,该相交节点500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560,用于向该源环形网络中的至少一个节点或每个节点分别发送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
可选地,该第一确定单元520还用于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与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
可选地,如图6所示,该相交节点500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570,用于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以及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与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由该目的环形网络包括的第一目的环形网络和第二目的环形网络的第三相交节点或第四相交节点分配,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与该源环形网络相交,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与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相交,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与该源环形网络不相交;
第二替换单元580,用于将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替换为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
该第一发送单元540还用于在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发送包括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和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的该跨环报文,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传输,以便于该第三相交节点或该第四相交节点根据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并将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替换为该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从而使得包括该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的该跨环报文能够在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三方向向该下环节点传输。
例如,在该目的环形网络包括第一目的环形网络和第二目的环形网络,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与该源环形网络相交,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与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相交,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与该源环形网络不相交,并且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由该源环形网络和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的该第一相交节点或第二相交节点分配,并且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的该下环节点为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时,该第二确定单元570用于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以及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与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由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和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的第三相交节点或第四相交节点分配,并且用于指示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中的该下环节点;该第二替换单元580用于将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替换为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该第一发送单元540用于在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发送包括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和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的该跨环报文,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传输。
可选地,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同或不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交节点5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至图4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相交节点,通过在跨环报文上添加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该跨环报文在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从而能够在相交节点的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都屏蔽掉业务层次的处理,因而能够避免对于每个业务分别配置不同的跨环转发策略,从而能够降低处理跨环业务的开销,提高处理跨环业务的效率。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环网络系统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该跨环网络系统700包括:
源环形网络710,该源环形网络包括M个节点,其中M大于或等于3且M为自然数;
目的环形网络720,该目的环形网络包括N个节点,其中N大于或等于3且N为自然数,
其中,该M个节点和该N个节点中包括该源环形网络和该目的环形网络共有的两个相交节点,每个该相交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源环形网络中接收沿第一方向传输的跨环报文,该跨环报文包括源环通道标签和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该源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该源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一方向向该相交节点传输,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该跨环报文在该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二方向向下环节点传输;
第一替换单元,用于将该跨环报文的该源环通道标签替换为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该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发送包括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该跨环报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每个该相交节点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该下环节点不可达时,根据该源环通道标签,在该源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一方向向该源环形网络和该目的环形网络的另一相交节点发送该跨环报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每个该相交节点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该源环形网络中的至少一个节点或每个节点分别发送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与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
可选地,如图8所示,该目的环形网络720包括第一目的环形网络721和第二目的环形网络722,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721与该源环形网络710相交,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722与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721相交,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722与该源环形网络710不相交,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由该源环形网络和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的该第一相交节点或第二相交节点分配,并且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的该下环节点为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其中,每个该相交节点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以及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与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由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和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的第三相交节点或第四相交节点分配;
第二替换单元,用于将该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替换为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
该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在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发送包括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和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的该跨环报文,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使该跨环报文在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中沿该第二方向向该下环节点传输,以便于该第三相交节点或该第四相交节点根据该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并将该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替换为该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从而使得包括该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的该跨环报文能够在该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三方向向该下环节点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该相交节点的该接收单元接收的该跨环报文包括的指示相同下环节点的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相同;不同相交节点的确定单元确定的用于将跨环报文向相同下环节点发送的目的环通道标签不同。
应理解,该源环形网络和该第一目的环形网络共有的每个相交节点可相应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交节点500,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跨环网络系统,通过在跨环报文上添加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用于指示该跨环报文在目的环形网络中的下环节点,从而能够在相交节点的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都屏蔽掉业务层次的处理,因而能够避免对于每个业务分别配置不同的跨环转发策略,从而能够降低处理跨环业务的开销,提高处理跨环业务的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环形网络和目的环形网络的第一相交节点在所述源环形网络中接收沿第一方向传输的跨环报文,所述跨环报文包括源环通道标签和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所述源环通道标签用于使所述跨环报文在所述源环形网络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一相交节点传输;
所述第一相交节点根据所述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使所述跨环报文在所述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二方向向下环节点传输;
所述第一相交节点将所述跨环报文的所述源环通道标签替换为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
所述第一相交节点在所述目的环形网络中,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下环节点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所述跨环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下环节点不可达时,所述第一相交节点根据所述源环通道标签,在所述源环形网络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源环形网络和所述目的环形网络的第二相交节点发送所述跨环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相交节点向所述源环形网络中的至少一个节点或每个节点分别发送所述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交节点根据所述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包括:
所述第一相交节点根据所述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与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的环形网络包括第一目的环形网络和第二目的环形网络,所述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与所述源环形网络相交,所述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与所述第一目的环形网络相交,所述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与所述源环形网络不相交,并且所述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由所述源环形网络和所述第一目的环形网络的所述第一相交节点或第二相交节点分配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相交节点根据所述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以及所述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与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所述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由所述第一目的环形网络和所述第二目的环形网络的第三相交节点或第四相交节点分配;
所述第一相交节点将所述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替换为所述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
所述第一相交节点在所述目的环形网络中,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下环节点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所述跨环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相交节点在所述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中,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下环节点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和所述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的所述跨环报文,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使所述跨环报文在所述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中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下环节点传输,以便于所述第三相交节点或所述第四相交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并将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替换为所述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从而使得包括所述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的所述跨环报文能够在所述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三方向向所述下环节点传输。
6.一种相交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源环形网络中接收沿第一方向传输的跨环报文,所述跨环报文包括源环通道标签和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所述源环通道标签用于使所述跨环报文在所述源环形网络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相交节点传输;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使所述跨环报文在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二方向向下环节点传输;
第一替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跨环报文的所述源环通道标签替换为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目的环形网络中,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下环节点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所述跨环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交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交节点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下环节点不可达时,根据所述源环通道标签,在所述源环形网络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源环形网络和所述目的环形网络的另一相交节点发送所述跨环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交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交节点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源环形网络中的至少一个节点或每个节点分别发送所述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交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与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相交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交节点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以及所述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与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所述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由所述目的环形网络包括的第一目的环形网络和第二目的环形网络的第三相交节点或第四相交节点分配,所述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与所述源环形网络相交,所述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与所述第一目的环形网络相交,所述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与所述源环形网络不相交;
第二替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替换为所述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中,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下环节点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和所述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的所述跨环报文,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用于使所述跨环报文在所述第一目的环形网络中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下环节点传输,以便于所述第三相交节点或所述第四相交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的环节点指示标签确定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并将所述第一目的环通道标签替换为所述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从而使得包括所述第二目的环通道标签的所述跨环报文能够在所述第二目的环形网络中沿第三方向向所述下环节点传输。
CN201110211827.3A 2011-07-27 2011-07-27 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 Active CN1023554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1827.3A CN102355400B (zh) 2011-07-27 2011-07-27 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
PCT/CN2012/079299 WO2013013642A1 (zh) 2011-07-27 2012-07-27 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1827.3A CN102355400B (zh) 2011-07-27 2011-07-27 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5400A true CN102355400A (zh) 2012-02-15
CN102355400B CN102355400B (zh) 2014-02-19

Family

ID=45578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1827.3A Active CN102355400B (zh) 2011-07-27 2011-07-27 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55400B (zh)
WO (1) WO2013013642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425A (zh) * 2012-01-31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交环保护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624550A (zh) * 2012-03-02 2012-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环网中确定lsp经过的传输通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013642A1 (zh) * 2011-07-27 2013-01-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
CN103825816A (zh) * 2012-11-16 2014-05-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多环结构网络相交环的业务的传输保护方法及装置
WO2015032356A1 (zh) * 2013-09-09 2015-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保护方法、装置、下环节点及系统
CN108023800A (zh) * 2016-11-03 2018-05-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lte承载网络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1415B (zh) * 2017-12-12 2020-08-25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间的标签分配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7125A1 (en) * 2006-11-06 2008-05-08 Corrigent Systems Ltd. Mac address scalability in interconnected rings
US20100287405A1 (en) * 2009-05-08 2010-11-11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networking networks
CN102104523A (zh) * 2009-12-16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bb-te分段隧道的数据流传输方法及节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37453C (zh) * 2004-03-19 200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弹性分组环之间实现报文转发的方法及弹性分组环网络
CN102355400B (zh) * 2011-07-27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7125A1 (en) * 2006-11-06 2008-05-08 Corrigent Systems Ltd. Mac address scalability in interconnected rings
US20100287405A1 (en) * 2009-05-08 2010-11-11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networking networks
CN102104523A (zh) * 2009-12-16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bb-te分段隧道的数据流传输方法及节点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13642A1 (zh) * 2011-07-27 2013-01-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
CN102546425A (zh) * 2012-01-31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交环保护方法、设备和系统
JP2013157987A (ja) * 2012-01-31 2013-08-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相互接続リング保護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2546425B (zh) * 2012-01-31 2014-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交环保护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210037B2 (en) 2012-01-31 2015-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rconnected ring protection
CN102624550A (zh) * 2012-03-02 2012-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环网中确定lsp经过的传输通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25816A (zh) * 2012-11-16 2014-05-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多环结构网络相交环的业务的传输保护方法及装置
WO2015032356A1 (zh) * 2013-09-09 2015-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保护方法、装置、下环节点及系统
EP3029883A1 (en) * 2013-09-09 2016-06-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next-ring node, and system
EP3029883A4 (en) * 2013-09-09 2016-08-10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PROTECTION, NEXT RING NODE AND SYSTEM
CN108023800A (zh) * 2016-11-03 2018-05-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lte承载网络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13642A1 (zh) 2013-01-31
CN102355400B (zh)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5400A (zh) 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
CN103856995B (zh) 用于移动性管理的伪线
US9210037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rconnected ring protection
CN104322019A (zh) 业务路由系统、设备和方法
US6765889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JP7035190B2 (ja) Pscellハンドオーバー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724117A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隧道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07342939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54883B (zh) 数据按序递交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JP2020527918A (ja) データフロー伝送
CN102571587A (zh) 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CN101719868B (zh) 一种lsp承载于te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94289A (zh) 实现区分服务流量工程的方法及设备
CN1909448B (zh) 在mpls vpn网络中实现端到端加密传输的方法
CN102387027B (zh) 一种网络配置方法、环形网络系统和一种节点
CN102130829A (zh) 一种lsp的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457435A (zh) Fc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和fc系统及fc设备
CN102437957A (zh)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相交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833154A (zh) 基于分组传送网的节点保护方法、节点和系统
CN101414979B (zh) 标签分发消息的处理方法及标签交换路由器
CN103581012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路由器
CN102970219B (zh) 绑定保护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01558A (zh) 基于分组传送网的链路保护方法、节点和系统
CN106330701A (zh) 环形组网的快速重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12040565B (zh) 移动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