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4270A - 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4270A
CN102354270A CN2011102601038A CN201110260103A CN102354270A CN 102354270 A CN102354270 A CN 102354270A CN 2011102601038 A CN2011102601038 A CN 2011102601038A CN 201110260103 A CN201110260103 A CN 201110260103A CN 102354270 A CN102354270 A CN 102354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object
lock
locking
instant messaging
trigg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01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54270B (zh
Inventor
刘红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m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m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m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m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601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542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54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4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4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4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若锁定操作被触发,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状态修改为锁定状态,处于锁定状态时无法打开针对于该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利用本发明,根据用户的触发操作,将特定的联系人对象进行锁定,锁定状态下无法打开与该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本发明技术方案有利于保护用户隐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Description

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即时通信终端提供了锁定功能,用户对即时通信工具设置锁定后,即可屏蔽掉来自其他用户的即时通信消息,以及当前打开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从而可使用户在不关闭即时通信工具的情况下免受即时通信消息的骚扰。当用户解锁后,则恢复锁定前所打开的即时通信界面,并且锁定期间客户端还可接收并存储来自其他用户的即时通信消息,使用户解锁后即可浏览这些存储的消息。
现有的即时通信工具锁定技术,是针对即时通信工具中所有信息进行锁定,锁定之后即时通信工具的所有功能均被屏蔽,例如收发邮件、网络硬盘、充值功能均无法使用,用户也无法与任何一个联系人进行通信。而在实际应用中,用户有时会希望只对某个联系人或者某一部分联系人进行锁定,屏蔽该部分联系人的即时通信消息。
目前对于普通联系人的消息屏蔽方式,只能通过对联系人进行阻止消息,在阻止过程中来自于联系人的消息不会保留,用户将不能浏览阻止期间联系人的任何消息。对于群组消息,可以通过群设置中的消息设置将接收的消息直接保存在本地而不显示。另外,对于已经屏蔽的联系人或者群组,用户客户端仍然可以打开与屏蔽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并查看相应的消息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用户仍可以在该电脑客户端查看用户的聊天记录等私人信息。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对普通联系人对象或者群组的消息屏蔽方式,并不能很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及系统,利用本发明,根据用户的触发操作,将特定的联系人对象进行锁定,锁定状态下无法打开与该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本发明技术方案有利于保护用户隐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步骤2,若锁定操作被触发,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状态修改为锁定状态,处于锁定状态时无法打开针对于该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
优选地,所述步骤2还包括:
接收来自于锁定状态下的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进行临时存储。
优选地,所述联系人对象为单个联系人、群组联系人、讨论组联系人其中之一。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之后还包括:
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解除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若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锁定状态修改为正常状态;
判断是否有临时存储的来自于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若有,则显示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优选地,所述临时存储的来自于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向用户显示后,即被清除。
优选地,所述的锁定操作或解除锁定操作通过联系人对象触发区域中的控件按钮实现。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设置锁定联系人对象的解锁密钥,并将解锁密钥和联系人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本地客户端或/和服务器端的步骤。
优选地,对锁定的联系人对象进行解除锁定的操作过程为:
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解除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若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利用设置的解锁密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若身份验证通过,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锁定状态修改为正常状态;
优选地,所述的解锁密钥的形式为字符密码、语音密钥、图像密钥其中之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系统,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锁定单元,与所述判断单元相连,用于在锁定操作被触发时,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状态修改为锁定状态,处于锁定状态时无法打开针对于该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
临时存储单元,与所述锁定单元相连,用于临时存储来自于锁定状态下的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
解锁判断单元,与所述锁定单元相连,用于判断针对锁定联系人对象的解除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解除锁定单元,与所述解锁判断单元相连,用于在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时,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锁定状态修改为正常状态。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
消息显示单元,与所述解除锁定单元和临时存储单元相连,用于判断是否有临时存储的来自于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若有,则显示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
密钥设置单元,与所述判断单元相连,用于预先设置锁定联系人对象的解锁密钥,并将解锁密钥和联系人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本地客户端或/和服务器端;
身份验证单元,与所述解锁判断单元相连,用于利用设置的解锁密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中针对普通联系人对象或者群组的屏蔽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针对普通联系人对象的锁定方法,锁定状态下任何人均无法查看与该联系人对象的通信信息,能够更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另外,对锁定的联系人对象解除锁定后,用户仍然可以查看锁定期间来自于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中解除锁定联系人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中解除锁定联系人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S11,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联系人对象为单个联系人、群组联系人、讨论组联系人其中之一,即用户可以针对单独的联系人对象进行锁定,也可对群组或讨论组进行锁定。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联系人对象的触发区域设置锁定操作的控件按钮,当用户点击该控件按钮时,即触发针对该联系人对象的锁定操作;还可在联系人对象的子列表中设置锁定操作项,用户通过点击该锁定操作项即触发相应的锁定操作。
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的具体过程为:不断检测用户的鼠标点击消息,获取消息参数中的鼠标位置信息,利用操作系统的矩形相关的API函数判断是否点击了联系人对象的触发区域中的锁定控件按钮,如果是,则针对该联系人对象的锁定操作被触发。
S12,若锁定操作被触发,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状态修改为锁定状态,处于锁定状态时无法打开针对于该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
锁定操作被触发后,锁定功能启动,此时在被锁定的联系人对象的标识处加上一个锁形标记。对于处于锁定状态的联系人对象,用户无法打开与该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只有在解锁之后,才可与该联系人恢复通信。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还包括:
S13,接收来自于锁定状态下的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进行临时存储。
所接收的即时通信消息包括来自于单个联系人对象的消息,以及群组或讨论组中的消息。每一条即时通信消息包括有发送该消息的发送时间、用户标识或群组标识等。在联系人对象被锁定期间,所接收的即时通信消息临时存储在本地客户端或/和服务器端对应的临时存储位置。当处于锁定状态下的联系人对象被解除锁定后,即向用户输出显示临时存储的即时通信消息,同时临时存储位置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向用户显示后,即被清除。
参见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S21,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本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1是相同的,此处不再赘述。
S22,若锁定操作被触发,获取用户设置的针对锁定联系人对象的解锁密钥,并将解锁密钥和联系人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本地客户端或/和服务器端;
用户在针对联系人对象进行锁定操作时,可以设置用于解除锁定操作的解锁密钥。所述的密钥可以是字符密码、图像密钥、语音密钥其中之一的形式。
当锁定操作被触发时,利用系统相关函数生成密钥输入界面,由用户在密钥输入界面中输入密钥,用户可以输入字符形式作为密钥,也可以采集当前的用户图像作为密钥,或者输入用户的语音作为密钥均可以。系统获取用户设置的解锁密钥,进行保存,可保存在本地客户端或者服务器端,也可同时保存在本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S23,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状态修改为锁定状态,处于锁定状态时无法打开针对于该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
用户设置解锁密钥后,锁定功能启动,此时在被锁定的联系人对象的标识处加上一个锁形标记。对于处于锁定状态的联系人对象,用户无法打开与该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只有在解锁之后,才可与该联系人恢复通信。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还包括:
S24,接收来自于锁定状态下的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进行临时存储。
在联系人对象被锁定期间,所接收的即时通信消息临时存储在本地客户端或服务器端对应的临时存储位置。当处于锁定状态下的联系人对象被解除锁定后,即向用户输出显示临时存储的即时通信消息,同时临时存储位置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向用户显示后,即被清除。
参见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中解除锁定联系人的方法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S31,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解除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前述对联系人对象进行锁定的实施例中,在被锁定的联系人对象的标识处加有一个锁形标记。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锁形标记处添加一个解锁控件按钮,当采集到用户点击该解锁控件按钮时,则针对该联系人对象的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也可在联系人对象的子列表中设置解除锁定项,通过鼠标点击进行解锁。
S32,若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锁定状态修改为正常状态;
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后,锁定功能关闭,消除所加载的锁形标记,被锁定的联系人对象恢复为正常状态。
S33,判断是否有临时存储的来自于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若有,则显示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后,根据所述联系人对象的标识码,向客户端或者服务器端查询是否具有临时存储的来自于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若有,则根据系统的窗口相关函数生成用户与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并在生成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中显示所述临时存储的来自于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也可以通过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图标闪动的方式,提示用户锁定期间有临时存储的消息,当用户通过鼠标点击打开与该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时,在所述即时通信交互界面中显示锁定期间临时存储的消息。
参见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中解除锁定联系人的方法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S41,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解除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监测鼠标动作,当捕获到针对被锁定联系人对象的触发区域中的鼠标操作时,即可判断针对该联系人对象的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
S42,若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利用设置的解锁密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当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时,生成密钥输入界面。利用Windows的消息机制,实现鼠标点击的响应函数,在函数实现中使密钥输入界面响应针对被锁定联系人对象的触发区域中的鼠标操作,即用户在被锁定联系人对象的触发区域中具有鼠标操作时,该鼠标操作消息会产生响应函数,该响应函数会调出密钥输入界面。
获取用户在密钥输入界面中输入的密钥信息,将该密钥信息与客户端或服务器端存储的与该联系人对应的预设解锁密钥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否则,返回失败信息。
S43,若身份验证通过,则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锁定状态修改为正常状态;
身份验证通过后,锁定功能关闭,消除所加载的锁形标记,被锁定的联系人对象恢复为正常状态。
S44,判断是否有临时存储的来自于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若有,则显示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根据所述联系人对象的标识码,向客户端或者服务器端查询是否具有临时存储的来自于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若有,则根据系统的窗口相关函数生成用户与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并在生成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中显示所述临时存储的来自于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参见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系统示意图,具体包括:
判断单元510,用于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锁定单元520,与判断单元510相连,用于在锁定操作被触发时,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状态修改为锁定状态,处于锁定状态时无法打开针对于该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
临时存储单元530,与锁定单元520相连,用于临时存储来自于锁定状态下的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解锁判断单元540,与锁定单元520相连,用于判断针对锁定联系人对象的解除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解除锁定单元550,与解锁判断单元540相连,用于在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时,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锁定状态修改为正常状态;
消息显示单元560,与解除锁定单元550和临时存储单元530相连,用于判断是否有临时存储的来自于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若有,则显示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在本实施例的系统中,判断单元510捕获到针对联系人对象的锁定操作被触发时,锁定单元520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状态修改为锁定状态;锁定期间来自于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临时存储在临时存储单元530中;解锁判断单元540捕获到针对锁定联系人对象的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时,解除锁定单元550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锁定状态修改为正常状态;消息显示单元560显示锁定期间临时存储的来自于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参见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系统示意图,具体包括:
判断单元610,用于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密钥设置单元620,与判断单元610相连,用于预先设置锁定联系人对象的解锁密钥,并将解锁密钥和联系人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本地客户端或/和服务器端;
锁定单元630,与密钥设置单元620相连,用于在密钥设置完成后,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状态修改为锁定状态,处于锁定状态时无法打开针对于该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
临时存储单元640,与锁定单元630相连,用于临时存储来自于锁定状态下的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解锁判断单元650,与锁定单元630相连,用于判断针对锁定联系人对象的解除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身份验证单元660,与解锁判断单元650相连,用于利用设置的解锁密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解除锁定单元670,与身份验证单元660相连,用于在身份验证通过时,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锁定状态修改为正常状态;
消息显示单元680,与解除锁定单元670和临时存储单元640相连,用于判断是否有临时存储的来自于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若有,则显示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本实施例系统中,判断单元610捕获到针对联系人对象的锁定操作被触发时,密钥设置单元620获取用户设置的解锁密钥,并进行保存;密钥设置完成后,锁定单元630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状态修改为锁定状态;锁定期间来自于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临时存储在临时存储单元640中;解锁判断单元650捕获到针对锁定联系人对象的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时,身份验证单元660利用设置的解锁密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时,解除锁定单元670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锁定状态修改为正常状态;消息显示单元680显示锁定期间临时存储的来自于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描述而非限定,基于本发明思想的其它实施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5)

1.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步骤2,若锁定操作被触发,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状态修改为锁定状态,处于锁定状态时无法打开针对于该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包括,
接收来自于锁定状态下的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进行临时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系人对象为单个联系人、群组联系人、讨论组联系人其中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之后还包括,
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解除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若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锁定状态修改为正常状态;
判断是否有临时存储的来自于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若有,则显示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存储的来自于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向用户显示后,即被清除。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操作或解除锁定操作通过联系人对象触发区域中的控件按钮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设置锁定联系人对象的解锁密钥,并将解锁密钥和联系人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本地客户端或/和服务器端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锁定的联系人对象进行解除锁定的操作过程为, 
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解除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若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利用设置的解锁密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若身份验证通过,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锁定状态修改为正常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密钥的形式为字符密码、语音密钥、图像密钥其中之一。
10.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针对联系人对象的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锁定单元,与所述判断单元相连,用于在锁定操作被触发时,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状态修改为锁定状态,处于锁定状态时无法打开针对于该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交互界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临时存储单元,与所述锁定单元相连,用于临时存储来自于锁定状态下的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解锁判断单元,与所述锁定单元相连,用于判断针对锁定联系人对象的解除锁定操作是否被触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解除锁定单元,与所述解锁判断单元相连,用于在解除锁定操作被触发时,将所述联系人对象的锁定状态修改为正常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消息显示单元,与所述解除锁定单元和临时存储单元相连,用于判断是否有临时存储的来自于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若有,则显示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即时通信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一种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密钥设置单元,与所述判断单元相连,用于预先设置锁定联系人对象的解锁密钥,并将解锁密钥和联系人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本地客户端或/和服务器端;
身份验证单元,与所述解锁判断单元相连,用于利用设置的解锁密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CN201110260103.8A 2011-09-04 2011-09-04 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354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0103.8A CN102354270B (zh) 2011-09-04 2011-09-04 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0103.8A CN102354270B (zh) 2011-09-04 2011-09-04 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4270A true CN102354270A (zh) 2012-02-15
CN102354270B CN102354270B (zh) 2016-08-24

Family

ID=45577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0103.8A Active CN102354270B (zh) 2011-09-04 2011-09-04 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5427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8510A (zh) * 2014-09-30 2015-01-21 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控件按钮锁定的动画方法及装置
CN104714990A (zh) * 2013-12-12 2015-06-17 南宁市磁汇科技有限公司 Web页面动态编辑锁定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02319A (zh) * 2016-02-23 2018-10-23 林亨哲 消息传送拦截方法
CN109167883A (zh) * 2018-09-28 2019-0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社交内容的智能屏蔽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833A (zh) * 2006-12-19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即时通信消息的系统及方法
CN101087272A (zh) * 2007-06-29 2007-12-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在即时通讯系统中实现呼叫受限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170521A (zh) * 2007-12-04 2008-04-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隐蔽通讯对象的方法及装置
US20080250336A1 (en) * 2003-04-30 2008-10-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50336A1 (en) * 2003-04-30 2008-10-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s
CN101079833A (zh) * 2006-12-19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即时通信消息的系统及方法
CN101087272A (zh) * 2007-06-29 2007-12-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在即时通讯系统中实现呼叫受限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170521A (zh) * 2007-12-04 2008-04-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隐蔽通讯对象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4990A (zh) * 2013-12-12 2015-06-17 南宁市磁汇科技有限公司 Web页面动态编辑锁定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98510A (zh) * 2014-09-30 2015-01-21 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控件按钮锁定的动画方法及装置
CN104298510B (zh) * 2014-09-30 2017-08-25 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控件按钮锁定的动画方法及装置
CN108702319A (zh) * 2016-02-23 2018-10-23 林亨哲 消息传送拦截方法
CN109167883A (zh) * 2018-09-28 2019-0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社交内容的智能屏蔽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4270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0410A (zh) 智能门锁密码处理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KR101242122B1 (ko) 스마트 폰을 이용하여 원격으로 도어락 장치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그 도어락 장치
CN103336924B (zh) 用于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的启动锁
CN101325491A (zh) 一种即时通讯软件的用户界面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449177A (zh) 临时密码的使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888607B (zh) 一种移动终端私密短信查看方法及系统
CN207409010U (zh) 加密参数动态更新的临时密码门禁系统
CN204143429U (zh) 一种电子锁的远程控制系统
CN111986355A (zh) 配电房门禁验证系统
CN207264475U (zh) 一种基于eID认证的智能锁控系统
CN105630277B (zh) 用于终端的屏幕解锁方法及解锁装置
CN205121680U (zh) 基于智能终端的蓝牙门锁系统
CN105133955A (zh) 安全智能锁系统
CN104376274A (zh) 移动终端支付界面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1702248A (zh) 手机随身监控的指纹门锁及其管理系统
CN104820805B (zh)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信息防盗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54270A (zh) 即时通信中锁定联系人的方法及系统
CN107564160A (zh) 云智能锁操作方法
CN106231092A (zh) 一种手机信息安全保护方法
CN106650361A (zh) 一种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4574616B (zh) 一种智能电子门锁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9166203A (zh) 一种闸机解锁系统及解锁方法
CN109035515A (zh) 智能锁的控制方法及门锁系统
CN106161476A (zh) 一种手机数据的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2325097A (zh) 即时通信中进行有限屏蔽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Jianhong

Inventor after: Liu Hongmei

Inventor before: The inventor has waived the right to be mentioned

Inventor before: Liu Hongme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Ma Yuchen

Inventor after: Liu Hongmei

Inventor before: Wang Jianhong

Inventor before: Liu Hongme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