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8200B - 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和系统及网元设备 - Google Patents

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和系统及网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8200B
CN102348200B CN2011103294018A CN201110329401A CN102348200B CN 102348200 B CN102348200 B CN 102348200B CN 2011103294018 A CN2011103294018 A CN 2011103294018A CN 201110329401 A CN201110329401 A CN 201110329401A CN 102348200 B CN102348200 B CN 1023482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terminal
imsi
described terminal
mapping rel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294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8200A (zh
Inventor
马泽芳
霍龙社
黄珂
甘震
罗佩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294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48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48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8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8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8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和系统及网元设备,方法包括:接收包括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分配的第一IMSI号的漫游码查询请求;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查询与终端的第一IMSI号对应的终端的用户号码以及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分配的第二IMSI号;根据查到的终端的第二IMSI号对终端进行认证,并在认证成功时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与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向第一网络发送漫游码查询响应,该响应包括:确定的与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以及终端的用户号码。本发明在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第一网络接收到的该终端作为被叫的呼叫请求的场景下,为该终端的呼叫路由提供了实现的技术方案。

Description

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和系统及网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和系统及网元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简称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是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的目标。从长远来看,移动通信网络中LTE及其后续发展的新无线技术,最终可能取代现有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简称GSM)与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等网络,但如LTE等新无线技术必然经历从标准成熟到规模商用、然后逐步替代现有网络的长期过程。在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历程和LTE引入过程中,LTE必然与现有GSM和WCDMA长期共存。
对于同一运营商同时运营两张独立组网的网络,如LTE与GSM/WCDMA时,由于独立组网的LTE与GSM/WCDMA等网络各自的核心网不同,因此该运营商签约的用户可能包括以下几类:
A类用户:为新增LTE用户,采用LTE的移动用户号码(Mobile SubscriberInternational ISDN/PSTN number,简称MSISDN)号段和LTE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简称IMSI)号段;
B类用户:为原GSM/WCDMA的用户转移到LTE用户,采用GSM/WCDMA的MSISDN号码和LTE的IMSI号码;
C类用户:为原GSM/WCDMA用户,采用GSM/WCDMA的MSISDN号段和GSM/WCDMA的IMSI号段。
上述三类用户中:A类用户可由LTE网络提供服务;C类用户可由原GSM/WCDMA网络提供服务;而对于B类用户,运营商可能开通携号转换业务,在独立组网的不同网络如LTE与GSM/WCDMA中允许用户使用的用户号码即MSISDN号不变,以此来提高B类用户的服务质量,降低B类用户的流失几率。
但是在语音业务中,由于该用户在独立组网的LTE和GSM/WCDMA使用相同的用户号码,因此,在原GSM/WCDMA接收到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用户即B类用户的被叫请求时,原GSM/WCDMA怎样实现该用户的被叫路由,现有技术尚没有解决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和系统及网元设备,用于在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第一网络接收到该终端作为被叫的呼叫请求的场景下,实现对该终端的呼叫路由。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分配的第一IMSI号的漫游码查询请求;所述漫游码查询请求由所述第一网络在获取到被叫号码为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的呼叫请求后发送;
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查询与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对应的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分配的第二IMSI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第一IMSI号和第二IMSI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查到的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对所述终端进行认证,并在认证成功时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与所述第二网络的呼叫路由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向所述第一网络发送漫游码查询响应,以供所述第一网络根据所述漫游查询响应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包括:确定的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
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包括:
在确定接收到的呼叫请求中被叫号码为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的用户号码之后,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所述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分配的第一IMSI号、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向与确定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发送漫游码查询请求,并接收与所述确定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发送的漫游码查询响应;所述漫游码查询请求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包括: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
根据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元设备,包括:
漫游码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包括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分配的第一IMSI号的漫游码查询请求;所述漫游码查询请求由所述第一网络在获取到被叫号码为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的呼叫请求后发送;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查询与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对应的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分配的第二IMSI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第一IMSI号和第二IMSI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查到的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对所述终端进行认证,并在认证成功时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与所述第二网络的呼叫路由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漫游码响应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发送漫游码查询响应,以供所述第一网络根据所述漫游查询响应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包括:确定的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网元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接收到的呼叫请求中被叫号码为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的用户号码之后,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所述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分配的第一IMSI号、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漫游码获取模块,用于向与确定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发送漫游码查询请求,并接收与所述确定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发送的漫游码查询响应;所述漫游码查询请求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包括: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
呼叫路由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系统,包括:
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的网元设备,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的网元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的网元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的网元设备通信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和系统及网元设备中,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可向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提供与该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使得第一网络可根据获取到的该终端的呼叫路由信息,对被叫号码为该终端的用户号码的呼叫请求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从而在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第一网络接收到的该终端作为被叫的呼叫请求的场景下,为该终端的呼叫路由提供了实现的技术方案;此外,本发明实现方法简单,对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的现有呼叫接续流程改动较小,有利于降低实现携号转网业务所需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HSS向HLR发起位置更新流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终端C1主动呼叫终端B1的呼叫路由流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网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网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携号转网业务为:终端的归属网络由原归属的第一网络改变为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并且该终端的用户号码保持不变。
对于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而言,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均使用该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注册的用户号码,如该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注册的MSISDN号。
该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为该终端分配有该终端的第一IMSI号,该终端第一IMSI号是用于在第一网络后台处理中将该终端与其他终端进行区分的标识。该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为该终端分配有该终端的第二IMSI号,该终端第二IMSI号是用于在第二网络后台处理中将该终端与其他终端进行区分的标识。其中,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独立组网,二者的核心网络不同,因此,终端的第一IMSI号和终端的第二IMSI号不同。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的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为已签约携号转换业务的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中的某网元设备;具体的如图1所示的方法包括:
步骤11:接收包括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分配的第一IMSI号的漫游码查询请求;所述漫游码查询请求由所述第一网络在获取到被叫号码为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的呼叫请求后发送。
当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接收到呼叫请求时,如果该呼叫请求的被叫号码为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的用户号码,则第一网络会向该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发送漫游码查询请求。
步骤12: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查询与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对应的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分配的第二IMSI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第一IMSI号和第二IMSI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的网元设备预先存储有上述第一映射关系信息。当第二网络的网元设备接收到漫游码查询请求时,会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系统,查询与漫游码查询请求中携带的该终端的第一IMSI号对应的第二IMSI号和终端的用户号码。
步骤13:根据查到的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对所述终端进行认证,并在认证成功时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与所述第二网络的呼叫路由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的网元设备预先存储有上述第二映射关系信息;其中,多个终端可能对应相同的呼叫路由信息。
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的网元设备根据该终端的第二IMSI号对终端进行认证,认证的内容可包括但不限于计费认证等,例如:如果该终端是否为欠费,如果欠费则认证失败;如果终端没有欠费则认证成功。如果对终端本次的认证成功,则根据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该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
步骤14:向所述第一网络发送漫游码查询响应,以供所述第一网络根据所述漫游查询响应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包括:确定的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
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的网元设备生成漫游码查询响应并向第一网络发送。当第一网络接收到漫游码查询响应之后,可根据漫游码查询响应中携带的信息,将该终端的被叫请求路由到第二网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在接收所述漫游码查询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网络接受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的附着请求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对应的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向所述第一网络发送位置更新信息;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可选的,第二网络的网元设备可采用现有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向第一网络的网元设备周期性发送位置更新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可向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提供与该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使得第一网络可根据获取到的该终端的呼叫路由信息,对被叫号码为该终端的用户号码的呼叫请求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从而在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第一网络接收到的该终端作为被叫的呼叫请求的场景下,为该终端的呼叫路由提供了实现的技术方案。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为已签约携号转换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中的某网元设备;具体的如图2所示的方法包括:
步骤21:在确定接收到的呼叫请求中被叫号码为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的用户号码之后,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所述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分配的第一IMSI号、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接收到呼叫请求时,如果根据用户签约数据确定该呼叫请求中的被叫号码对应的终端为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则可根据上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
步骤22:向与确定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发送漫游码查询请求,并接收与所述确定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发送的漫游码查询响应;所述漫游码查询请求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包括: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
第一网络的网元设备在确定了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该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之后,可向与确定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发送漫游码查询请求。为了减少第一网络用户签约数据库更新的数据量,第一网络中该终端的用户签约数据中没有存储该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的第二IMSI号,因此,第一网络的网元设备不知道终端的第二IMSI号,在漫游码查询请求中携带的是该终端的第一IMSI号。
步骤23:根据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
第一网络的网元设备在获取到该终端对应的第二网络的呼叫路由信息之后,即可根据该呼叫路由信息,采用现有呼叫接续流程,对该终端作为被叫的呼叫请求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当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终端在接收到该终端作为被叫的呼叫请求时,可向该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获取与该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之后第一网络根据获取到的该终端的呼叫路由信息,将被叫号码为该终端的用户号码的终端的呼叫请求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从而在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第一网络接收到的该终端作为被叫的呼叫请求的场景下,为该终端的呼叫路由提供了实现的技术方案。此外,本实施例实现方法简单,对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的现有呼叫接续流程改动较小,有利于降低实现携号转网业务所需的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的,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可包括:接收所述第二网络发送的位置更新信息;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
由于本发明终端从原归属的第一网络转移到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且使用相同的用户号码,如用户号码均为“18923456789”,在某些情形,例如:运营商没有收回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的第一IMSI号对应的原SIM卡,而已向终端用户发放第二网络的第二IMSI号对应的新SIM卡时,则可能存在终端已签约携带转网业务但终端用户仍使用原SIM卡。该情形可能导致终端实际附着到第一网络上,但第一网络在接收到终端作为被叫的呼叫请求时误认为终端已附着到第二网络,因而将终端的被叫请求路由到第二网络,从而导致呼叫路由的错误;此外,还会增加运营商对该终端的用户信息的维护难度。因此,为了避免该情形的产生,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的,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预先存储的允许接入的网元设备标识,对所述位置更新信息中包括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进行认证;相应的,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具体为:在对所述位置更新信息中包括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认证成功之后,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
下面不妨以签约携号转网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为GSM/WCDMA,该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为LTE,该终端从GSM/WCDMA转移到LTE且终端使用的用户号码不变,均为该终端在GSM/WCDMA使用的MSISDN号的场景为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终端从GSM/WCDMA携号转网到LTE的被叫路由仅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实质的限制;至于终端在其他独立组网的两个网络之间的携号转网的被叫路由实现方式,与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GSM/WCDMA网络到LTE网络构成的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系统中,需要对这两个网络的部分网元设备进行功能升级。具体的:对LTE网络中的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简称HSS)进行功能升级,以及对GSM/WCDMA网络中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简称HLR)进行功能升级。
LTE网络中功能升级后的HSS,作为可支持GSM/WCDMA与LTE网络间的携号转网业务的统一用户数据管理中心;HSS具有支持基于DIAMETER协议通信的S6a接口,管理背景技术提及的A类用户的用户数据;同时HSS还支持基于MAP协议通信的接口,管理背景技术提及的B类用户的用户数据,可基于MAP协议与GSM/WCDMA网络内的HLR通信。该HSS上预先存储有第一映射关系信息和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第一映射关系信息包括:从GSM/WCDMA转移来的且签约了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的GSM/WCDMA的用户号码、GSM/WCDMA为该终端分配的第一IMSI号、以及LTE为该终端分配的第二IMSI号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信息包括:从GSM/WCDMA转移来的且签约了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的第二IMSI号,与该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该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可具体为IP多媒体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简称IMS)网络的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ediaGateway Control Function,简称MGCF)实体的路由信息。
GSM/WCDMA网络中功能升级后的HLR,管理背景技术提及的C类用户的用户数据,支持基于移动应用部分(Mobile Application Part,简称MAP)协议与LTE网络的HSS通信,并建立有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第三映射关系信息包括:从GSM/WCDMA转移到LTE且签约了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的GSM/WCDMA的用户号码、GSM/WCDMA为该终端分配的第一IMSI号、以及LTE网络中存储有该终端的LTE网络的呼叫路由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下述图3和图4对应实施例假设:终端C1为上述C类用户,其归属网络为GSM/WCDMA网络;终端B1为上述B类用户,其从原归属的GSM/WCDMA网络转移到当前归属的LTE网络、且采用GSM/WCDMA网络的原用户号码;GSM/WCDMA网络为终端B1分配的IMSI号为第一IMSI号,LTE网络为终端B1分配的IMSI号为第二IMSI号。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HSS向HLR发起位置更新流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位置更新流程包括:
步骤31:HSS在LTE网络接受终端B1发送的包括终端B1的第二IMSI号的附着请求之后,根据HSS上预先存储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终端B1的第二IMSI号对应的终端B1的第一IMSI号;基于MAP协议向GSM/WCDMA网络的HLR发送位置更新请求(MAP_UPDATE_LOCATION);该位置更新请求包括:终端B1的第一IMSI号以及HSS的标识,该HSS标识即为LTE网络中存储有与终端B1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
在终端B1附着到LTE网络之后,HSS也可周期性向GSM/WCDMA网络的HLR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步骤32:GSM/WCDMA网络的HLR接收LTE网络的HSS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根据位置更新请求携带的信息建立上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并基于MAP协议向HSS发送位置更新响应(MAP_UPDATE_LOCATION_ACK)。
可选的,GSM/WCDMA网络的HLR也可预先存储允许接入的HSS标识。当GSM/WCDMA网络的HLR接收到位置更新请求时,可根据允许接入的HSS标识,对该位置更新请求中携带的HSS标识进行认证。如果允许接入的HSS标识中包括位置更新请求中携带的HSS标识,则认证成功,HLR建立上述第三映射关系;否则认证失败,HLR不建立上述第三映射关系。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终端C1主动呼叫终端B1的呼叫路由流程的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LTE网络中,MME网元与HSS之间基于DIAMETER协议的通信接口是S6a接口,可用于LTE用户(如上述A类用户和上述B类用户)在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过程中传递用户数据和鉴权信息等;P-GW和分组数据网络之间的通信接口是SGi接口,其中,分组数据网可以是外部的公网或私网,也可以是运营商的内部数据网,例如分组数据网为提供IMS业务的IMS网络。此外,LTE网络中,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简称MME)与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演进(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E-UTRAN)系统之间的通信接口为S1-MME接口,MME与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简称S-GW)之间的通信接口为S11接口,S-GW与分组数据网关(PDN Gateway,简称P-GW)之间的通信接口为S5接口。
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假设LTE网络的语音业务提供方式为:基于IMS网络的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简称VOIP)业务。具体的,如图4所示的呼叫路由流程包括:
步骤40:终端C1发起被叫号码为终端B1的呼叫请求,该呼叫请求包括:终端B1的用户号码即终端B1的MSISDN号。
步骤41:GSM/WCDMA网络中,MSC接收到终端C1的呼叫请求后,向GSM/WCDMA网络中与终端B1对应的HLR基于MAP协议发送路由消息发送(MAP_Send_Routing_Info,简称SRI)请求,用于请求获取终端B1的呼叫路由信息;SRI消息中携带终端B1的MSISDN号。
步骤42:GSM/WCDMA网络的HLR接收到MSC发送的SRI消息,如果HLR根据预先获取的终端B1的用户签约数据,确定终端B1为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则:HLR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确定与终端B1的MSISDN号对应的HSS标识以及终端B1的第一IMSI号,基于MAP协议生成漫游码查询(Provide Roaming Number,简称PRN)请求并向HSS标识对应的HSS发送;其中,PRN请求中包括终端B1的第一IMSI号。
步骤43:LTE网络的HSS接收GSM/WCDMA网络的HLR发送的PRN请求,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查询与终端B1的第一IMSI号对应的终端B1的MSISDN号、以及终端B1当前归属的LTE网络分配的第二IMSI号;根据查到的终端B1的第二IMSI号对终端B1进行认证,并在认证成功时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与终端B1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生成漫游码查询响应(Provide Roaming Number ACK,简称PRN_ACK)并向HLR发送。
PRN_ACK可包括:与终端B1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以及终端B1的MSISDN号;其中,与终端B1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可具体为:与终端B1对应的终端B1归属的IMS网络的MGCF的路由信息。HSS可将与终端B1对应的终端B1归属的IMS网络的MGCF的路由信息(Routing Number,简称RN)以及终端B1的MSISDN号,即RN+MSISDN,填充在PRN_ACK的MSRN字段中发送给HLR。
步骤44:GSM/WCDMA网络的HLR接收PRN_ACK,并向MSC发送发送路由响应消息(Send Routing Info ACK,简称SRI_ACK),该SRI_ACK包括:与终端B1对应的终端B1归属的IMS网络的MGCF的路由信息、以及终端B1的MSISDN号,即RN+MSISDN。
步骤45:GSM/WCDMA网络中,MSC接收HLR发送的SRI_ACK,并向GMSC发送IAM消息,该IAM消息包括:与终端B1对应的终端B1归属的IMS网络的MGCF的路由信息、以及终端B1的MSISDN号,即RN+MSISDN。
步骤46:GSM/WCDMA网络的GMSC识别RN,并向RN对应的IMS网络的MGCF发送终端B1的MSISDN号。
如果GSM/WCDMA网络的GMSC与IMS网络的MGCF基于ISUP通信,则GMSC向MGCF发送IAM消息,IAM消息包括的被叫号码为终端B1的MSISDN号。如果GSM/WCDMA网络的GMSC与IMS网络的MGCF基于SIP通信,则GMSC向MGCF发送INVITE消息,INVITE消息包括的请求URI信息为以TEL URI格式表示的终端B1的MSISDN号。
通过上述步骤40-46之后,终端B1作为被叫的呼叫请求已路由到IMS网络,IMS网络可基于现有VOIP业务流程与LTE网络交互进行呼叫接续;下述步骤47-步骤413仅为呼叫接续的一个示例。
步骤47:IMS网络中:MGCF根据GMSC的IAM消息或者INVITE消息,向I-CSCF发送INVITE消息,该INVITE消息包括的请求URI信息为以TEL URI格式表示的终端B1的MSISDN号。
步骤48a-48b:IMS网络中:I-CSCF基于DIMETER协议向IMS HSS发送查询请求,并接收IMS HSS发送的查询响应;其中:该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查询终端B1注册的S-CSCF的路由信息;该查询响应中包括终端B1注册的S-CSCF的路由信息。
步骤49:IMS网络中:I-CSCF根据查找响应向相应S-CSCF发送INVITE消息,该INVITE消息包括的请求URI信息为以TEL URI格式表示的终端B1的MSISDN号。
步骤410:IMS网络中:S-CSCF向P-CSCF转发其接收到的INVITE消息。
步骤411:IMS网络的P-CSCF向LTE网络的P-GW转发其接收到的INVITE消息。
步骤412:LTE网络中:P-GW向S-GW转发其接收到的INVITE消息。
步骤413:LTE网络中:S-GW经终端B1接入网络E-UTRAN向终端B1的SIP客户端发送INVITE消息,终端B1的SIP客户端接收到INVITE消息后终端B1振铃。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0-46为GSM/WCDMA网络语音呼叫路由接续的处理流程,该部分流程上与GSM/WCDMA网络语音呼叫路由接续的现有处理流程,即与GSM/WCDMA网络对上述C类用户作为被叫的呼叫路由接续的现有处理流程相似,区别在于:B类用户作为被叫的呼叫路由接续过程中,GSM/WCDMA网络的HLR向LTE网络的HSS获取被叫终端(B类用户)的漫游码,即RN+MSISDN;C类用户作为被叫的呼叫路由接续过程中,GSM/WCDMA的HLR向该GSM/WCDMA网络的其他HLR获取被叫终端(C类用户)的漫游码;二者的漫游码表现形式不同。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将终端B1的被叫请求从GSM/WCDMA网络进行呼叫路由接续的过程中,对终端B1原归属的GSM/WCDMA网络现有呼叫路由接续的处理流程改动较小,对除HLR之外的其他网元设备,如MSC、GMSC等网元设备的现有处理流程不需要更改;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解决已签署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如终端B1作为被叫的呼叫路由问题时,具有对现有网络改动小易实现,成本较低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4对应实施例是以主叫终端为GSM/WCDMA的用户即终端C1作为例子进行说明,但显然,对于非GSM/WCDMA的其他类型的用户,如固定用户或其他运营商的用户的主叫终端,该主叫终端呼叫LTE网络的B类用户即终端B1的场景,本发明提供的呼叫路由方法也适用,具体方式与图4对应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网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的网元设备包括:漫游码请求接收模块51、第一确定模块52、第二确定模块53和漫游码响应模块54。
漫游码请求接收模块51可用于接收包括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分配的第一IMSI号的漫游码查询请求;所述漫游码查询请求由所述第一网络在获取到被叫号码为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的呼叫请求后发送;
第一确定模块52可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查询与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对应的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分配的第二IMSI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第一IMSI号和第二IMSI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53可用于根据查到的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对所述终端进行认证,并在认证成功时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与所述第二网络的呼叫路由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漫游码响应模块54可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发送漫游码查询响应,以供所述第一网络根据所述漫游查询响应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包括:确定的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网元设备还可包括:位置更新信息发送模块55。该情形下,所述第一确定模块52还可用于在所述第二网络接受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的附着请求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对应的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位置更新信息发送模块55可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发送位置更新信息;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元设备为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中的网元设备,可具体为第二网络中进行用户数据管理的网元,例如可表现但不限于LTE网络中的HSS等。本实施例提供的网元设备可向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提供与该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使得第一网络可根据获取到的该终端的呼叫路由信息,对被叫号码为该终端的用户号码的呼叫请求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从而在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第一网络接收到的该终端作为被叫的呼叫请求的场景下,为该终端的呼叫路由提供了实现的技术方案。关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网元设备的工作机理,可参见本发明图1对应实施例的记载、以及图3-图4关于LTE网络的HSS的相应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网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的网元设备包括:确定模块61、漫游码获取模块62和呼叫路由处理模块63。
确定模块61可用于在确定接收到的呼叫请求中被叫号码为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的用户号码之后,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所述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分配的第一IMSI号、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漫游码获取模块62可用于向与确定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发送漫游码查询请求,并接收与所述确定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发送的漫游码查询响应;所述漫游码查询请求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包括: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
呼叫路由处理模块63可用于根据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网元设备还可包括:位置更新信息接收模块64和映射关系建立模块65。位置更新信息接收模块64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发送的位置更新信息;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映射关系建立模块65可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网元设备还可包括:认证模块66。所述认证模块66可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允许接入的网元设备标识,对所述位置更新信息中包括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进行认证。相应的,所述映射关系建立模块65具体可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具体为:在对所述位置更新信息中包括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认证成功之后,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元设备为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中的网元设备,可具体为第一网络中进行用户数据管理的网元,例如可表现但不限于GSM/WCDMA网络中的HLR等。当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终端在接收到该终端作为被叫的呼叫请求时,本实施例提供的网元设备可向该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获取与该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之后第一网络根据获取到的该终端的呼叫路由信息,将被叫号码为该终端的用户号码的终端的呼叫请求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从而在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第一网络接收到的该终端作为被叫的呼叫请求的场景下,为该终端的呼叫路由提供了实现的技术方案。关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网元设备的工作机理,可参见本发明图2对应实施例的记载、以及图3-图4关于GSM/WCDMA网络的HLR的相应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的系统包括: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的网元设备71,以及该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的网元设备72;第一网络的网元设备71和第二网络的网元设备72通信连接,例如第二网络的网元设备72可基于第一网络的通信协议,与第一网络的网元设备71通信。
其中,第一网络的网元设备71的结构可参见本发明图6对应实施例的记载,其工作机理和效果可参见本发明图2对应实施例的记载、以及图3-图4关于GSM/WCDMA网络的HLR的相应记载;第二网络的网元设备72可参见本发明图5对应实施例的记载,其工作机理和效果可参见图1对应实施例的记载、以及图3-图4关于LTE网络的HSS的相应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网元设备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网元设备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网元设备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包括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分配的第一IMSI号的漫游码查询请求;所述漫游码查询请求由所述第一网络在获取到被叫号码为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的呼叫请求后发送;
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查询与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对应的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分配的第二IMSI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第一IMSI号和第二IMSI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查到的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对所述终端进行认证,并在认证成功时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与所述第二网络的呼叫路由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向所述第一网络发送漫游码查询响应,以供所述第一网络根据所述漫游查询响应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包括:确定的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漫游码查询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网络接受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的附着请求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对应的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
向所述第一网络发送位置更新信息;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
3.一种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确定接收到的呼叫请求中被叫号码为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的用户号码之后,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所述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分配的第一IMSI号、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向与确定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发送漫游码查询请求,并接收与所述确定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发送的漫游码查询响应;所述漫游码查询请求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包括: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
根据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网络发送的位置更新信息;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
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预先存储的允许接入的网元设备标识,对所述位置更新信息中包括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进行认证;
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具体为:在对所述位置更新信息中包括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认证成功之后,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
6.一种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漫游码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包括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分配的第一IMSI号的漫游码查询请求;所述漫游码查询请求由所述第一网络在获取到被叫号码为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的呼叫请求后发送;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查询与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对应的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分配的第二IMSI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第一IMSI号和第二IMSI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查到的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对所述终端进行认证,并在认证成功时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与所述第二网络的呼叫路由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漫游码响应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发送漫游码查询响应,以供所述第一网络根据所述漫游查询响应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包括:确定的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更新信息发送模块;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网络接受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的附着请求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终端的第二IMSI号对应的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
位置更新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发送位置更新信息;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
8.一种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接收到的呼叫请求中被叫号码为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的用户号码之后,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所述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分配的第一IMSI号、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漫游码获取模块,用于向与确定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发送漫游码查询请求,并接收与所述确定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发送的漫游码查询响应;所述漫游码查询请求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包括: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终端的用户号码;
呼叫路由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漫游码查询响应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呼叫接续的相应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置更新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发送的位置更新信息;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IMSI号,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存储有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呼叫路由信息的网元设备的标识;
映射关系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认证模块;
所述认证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允许接入的网元设备标识,对所述位置更新信息中包括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进行认证;
所述映射关系建立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具体为:在对所述位置更新信息中包括的标识对应的网元设备认证成功之后,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信息。
11.一种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已签约携号转网业务的终端原归属的第一网络的网元设备,为如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网元设备;以及
所述终端当前归属的第二网络的网元设备,为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网元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的网元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的网元设备通信连接。
CN2011103294018A 2011-10-26 2011-10-26 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和系统及网元设备 Active CN102348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94018A CN102348200B (zh) 2011-10-26 2011-10-26 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和系统及网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94018A CN102348200B (zh) 2011-10-26 2011-10-26 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和系统及网元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8200A CN102348200A (zh) 2012-02-08
CN102348200B true CN102348200B (zh) 2013-11-20

Family

ID=45546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94018A Active CN102348200B (zh) 2011-10-26 2011-10-26 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和系统及网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482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4608A1 (ja) * 2014-12-25 2016-06-3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網間接続制御装置、及び接続制御方法
CN107801178B (zh) * 2016-08-30 2021-05-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漫游方法、漫游系统和用于漫游的网关
CN106686582B (zh) * 2016-12-30 2020-02-21 上海禹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固定电话号码移动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9769219B (zh) * 2019-01-04 2021-06-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异集团VoLTE用户之间的呼叫方法及系统
CN109474971A (zh) * 2019-01-04 2019-03-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漫游用户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62618B (zh) * 2019-01-04 2021-05-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9462619B (zh) * 2019-01-04 2021-07-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743699B (zh) * 2019-01-04 2021-04-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9672688A (zh) * 2019-01-04 2019-04-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62825B (zh) * 2019-01-04 2021-09-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手机号码分配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60984B (zh) * 2019-01-04 2021-1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携号转网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14751B (zh) * 2019-01-04 2021-08-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9548180B (zh) * 2019-01-04 2020-05-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及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系统
CN109451490A (zh) * 2019-01-04 2019-03-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248351B (zh) * 2019-07-02 2021-12-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
CN110248350A (zh) * 2019-07-02 2019-09-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携号转网的通信方法及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CN110267261B (zh) * 2019-07-02 2022-05-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携号转网的漫游通信方法及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CN112449343B (zh) 2019-08-30 2022-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身份标识管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6079A (zh) * 2008-02-18 2009-08-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卡多号语音业务的计费方法及装置
CN101715178A (zh) * 2008-10-08 2010-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的号码携带实现方法及装置、呼叫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815273A (zh) * 2010-01-11 2010-08-25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号码携带的通信保障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6656B2 (en) * 2007-01-17 2011-07-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network 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6079A (zh) * 2008-02-18 2009-08-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卡多号语音业务的计费方法及装置
CN101715178A (zh) * 2008-10-08 2010-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的号码携带实现方法及装置、呼叫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815273A (zh) * 2010-01-11 2010-08-25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号码携带的通信保障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8200A (zh) 201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8200B (zh) 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和系统及网元设备
CN109451451B (zh) 终端漫游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069390B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将通信路由到基于网际协议的语音终端的方法
CN107547465B (zh) VoLTE高清语音自动开通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220372A (zh) 数据业务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01978716A (zh) 用于优化用户设备pdn(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方法
CN103875221A (zh) 使用vplmn锚定器的ims漫游的归属路由选择
US20140169224A1 (en) Online Charg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Based on Number Portability Service
US9713176B2 (en)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31935B (zh) 终端接入方法、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3747430A (zh) 呼叫控制设备和处理用户业务的方法
CN106792627B (zh) 一种多设备连通通讯的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
CN102421086B (zh) 一种双模双待终端的位置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9510906B (zh) 上网业务实现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1001468A (zh) 网际协议承载语音用户接入方法、定位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01505344B (zh) 通信网络锚定方法及装置
CN111836250B (zh) 终端呼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34851A (zh) 具有动态msisdn关联的多线路移动服务
CN101277470B (zh) 一种获得ip-can承载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69425A (zh) 一种实现一号通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56847B (zh) 携号转网呼叫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448244B (zh) Ip多媒体子系统集中业务中用户终端配置业务的方法
CN102045671A (zh) 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配置电话号码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CN108124242A (zh) 一种消息投递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EP2976902B1 (en) A node for use by a network, a system for interconnecting multiple network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node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