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0471A - 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0471A
CN102340471A CN2010102336470A CN201010233647A CN102340471A CN 102340471 A CN102340471 A CN 102340471A CN 2010102336470 A CN2010102336470 A CN 2010102336470A CN 201010233647 A CN201010233647 A CN 201010233647A CN 102340471 A CN102340471 A CN 102340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bbu
target
processing
hand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36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0471B (zh
Inventor
熊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336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40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40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0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0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0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首先,BBU将物理层IFFT输出后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的数值降低,然后,进行同相硬切后抬高信号的平均幅度后根据光纤的传输要求进行截位处理,并在RRU中进行滤除杂散和削峰处理,从而,使得LTE-TDD系统下IFFT处理之后的信号不溢出,且信号通过光纤传递时信号精度不损失,同时,物理层同相硬切和中频削峰的联合处理方案,使得EVM恶化更小,且对PAR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解决现有技术中BBU和RRU之间数字信号传递过程中的精度损失和信号峰均比过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光载无线(Radio over Fiber,RoF)通信技术是应高速大容量无线通信需求,新兴发展起来的将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结合起来的无线接入技术。
光载无线通信技术在产业界也表现出如下特点:RRU(Remote Radio Unit,无线拉远单元)与BBU(Base Band Unit,基带拉远单元)分别承担基站的射频处理部分和基带处理部分,各自独立安装、分开放置,通过电接口或光接口相连接,即:BBU+RRU。
在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该方案可以由3根光缆代替传统基站所需的20多根馈线,极大的简化了基站的安装施工。
BBU能够实现平滑扩展和灵活配置,能够全面支持HSDPA(High Speed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MBMS(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和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Access,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等。采取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双传输协议栈,确保现有网络平滑向全IP网络过渡,设备支持从现有网络向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平滑演进。RRU能够针对运营商的不同需求、不同网络环境提供无线接入网络的解决方案,满足城市、郊区、农村、高速公路、铁路、热点地区等的无线覆盖的要求。RRU体积小、重量轻、可安装于水泥杆、拉线塔或建筑物的墙体上,无需专用铁塔。RRU可支持不连续频段双载波。
光载无线通信技术支持发射分集,多级RRU级联,每扇区从一小区扩容到两小区只需改变配置数据,扩容到三小区或者四小区无需额外的合路器和天馈设备。光载无线通信技术是光纤通信和无线移动通信的交叉科学,是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领域。
3G(3th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用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可以用光纤或近距离直接用电缆传输到多体制合路器,经功率分配器后由室内天线发射。如果信号传输功率损耗较大也可以在合路前加功率放大器。这种无线覆盖的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由于采用天线接收基站信号在室内放大和分配,容易造成室内与室外基站信号干扰。尤其在3G时代,随着信号带宽和载波频率不断提高,直放站信号干扰在人口密集地区影响更大,目前,主要采用拉远基站加宏基站的方式实现信号盲区的覆盖,覆盖方式采用BBU+RRU相结合的方式在RRU和BBU之间采用业界比较成熟的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无线接口)和OBSAI(Open BaseStation Architecture Initiative,开放基站架构创始联盟)接口实现互联和互通,这种方式由于RRU本身就是基站的一部分不存在另外的干扰。该种方案的无线设备部分可以单独进行远程设定,进而在灵活构建网络的同时降低运营商的CAPEX(Capital Expenditure,资本性支出)和OPEX(Operating Expense,运营成本)。
BBU和RRU之间采用光纤连接,支持RRU多级级联,部署简单方便,其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BBU体积很小,安装灵活,“零”占地。RRU同样是体积小,安装灵活,其射频输出功率可调,且反向接收灵敏度高,完全满足室内覆盖建设需求。
在下行链路,信号经过光模块变换成高速串行电信号,串行链路速率如图1所示,此高速电信号被送入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内部的SERDES(Serializer/Deserializer,并串行与串并行转换器)模块,经过SERDES模块解串的处理后,输出低速并行信号。
在上行链路,FPGA内部低速的并行信号送入FPGA内部的SERDES模块,经过SERDES模块的并串转换之后,变成高速串行电信号送入光模块中。RRU将与室内基站链路相联的SERDES模块的输出SYSTEM(系统)时钟用做时钟恢复,此时钟被送入时钟恢复电路。时钟恢复电路输出的高质量时钟提供给本板的其他器件应用,SERDES模块的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均由FPGA提供,同时,时钟恢复电路提供SERDES参考时钟。
此种基带拉远技术现在已经用于LTE-TDD(Long Term Evolution-TimeDivision Duplexing,长期演进-时分双工)系统,LTE-TDD系统采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技术,OFDM多载波系统采用了正交频分信道,所以,能够在不需要复杂的均衡技术的情况下,支持高速无线数据传输,并且具有很强的抗衰落和抗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符号间干扰)的能力,但OFDM系统最主要的缺点是具有较大的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比率),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和效率,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PAPR也可通过PAR(Peak to Average Ratio,峰值平均值比率,简称峰均比)进行表现,PAR问题是MCM(Multi-Carrier 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LTE-TDD系统在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反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之后,如果得到的输出信号是由许多个载波(例如,1200个载波)以同一个方向进行累加,就会产生很大的峰值,信号的PAR一般会超过10dBc,甚至会达到12dBc以上。在BBU完成IFFT处理之后,还需要通过光纤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递给RRU,但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IR(Incremental Redundancy,增量冗余)接口光纤传送只能发送15Bit信号,而BBU和RRU内部处理都是16Bit,在PAR比较高的情况下,如果将待传递的信号截取一位,那么,信号的精度将会出现较大的损失,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能有效减小上述精度损失的方法。
例如,对于物理层IFFT出来的信号PAR比较高的情况(PAR1e-4超过10dBc):
如果物理层平均幅度定标是11626,那么,经过IFFT处理后输出的信号会有溢出
Figure BSA00000201197600041
由于PAR超过10dBc,所以,经过IFFT处理后输出的不少的信号饱和。
如果物理层平均幅度定标是8230,那么,经过IFFT处理后输出的信号会有溢出
Figure BSA00000201197600042
此时,经过IFFT处理后输出的信号基本不会饱和,但是,8230的平均幅度太小,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截取最低一位,此时,有效的平均幅度将仅有4115,信号的精度会出现一定的丧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BBU和RRU之间数字信号传递过程中的精度损失和信号峰均比过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带单元BBU根据完成反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和目标峰均比PAR,确定削峰门限,并根据所述削峰门限对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
所述BBU根据所述目标PAR确定目标平均幅度定标,并通过所述目标平均定标幅度和初始平均定标幅度的比值,对完成所述同相硬切处理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BBU按照光纤的传输要求,将完成所述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截位处理后,通过所述光纤发送给无线远端单元RRU,并由所述RRU完成信号的进一步处理。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BBU,具体包括:
削峰模块,用于根据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和目标PAR,确定削峰门限,并根据所述削峰门限对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
放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PAR确定目标平均幅度定标,并通过所述目标平均定标幅度和初始平均定标幅度的比值,对完成所述削峰模块的同相硬切处理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光纤的传输要求,将完成所述放大模块的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截位处理后,通过所述光纤发送给RRU,并由所述RRU完成信号的进一步处理。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RRU根据自身处理的要求,对通过光纤接收到的BBU所发送的经过截位处理的信号进行截位恢复处理;
所述RRU对所述截位恢复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UC处理,并滤除杂散信号;
所述RRU通过削峰处理,将完成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
所述RRU输出完成削峰处理的信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RRU,具体包括:
恢复模块,用于根据自身处理的要求,对通过光纤接收到的BBU所发送的经过截位处理的信号进行截位恢复处理;
变频模块,用于对所述恢复模块进行截位恢复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UC处理,并滤除杂散信号;
削峰模块,用于通过削峰处理,将完成所述变频模块的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完成所述削峰模块的削峰处理的信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系统,包括BBU和RRU,其中,
所述BBU,用于根据确定的削峰门限对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并通过目标平均定标幅度和初始平均定标幅度的比值,对完成所述同相硬切处理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然后按照光纤的传输要求,将完成所述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截位处理后,通过所述光纤发送给RRU;
所述RRU,用于根据自身处理的要求,对通过光纤接收到的BBU所发送的经过截位处理的信号进行截位恢复处理,并对所述截位恢复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UC处理,滤除杂散信号,然后通过削峰处理,将完成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最后输出完成削峰处理的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首先,BBU将物理层IFFT输出后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的数值降低,然后,进行同相硬切后抬高信号的平均幅度后根据光纤的传输要求进行截位处理,并在RRU中进行滤除杂散和削峰处理,从而,使得LTE-TDD系统下IFFT处理之后的信号不溢出,且信号通过光纤传递时信号精度不损失,同时,物理层同相硬切和中频削峰的联合处理方案,使得EVM(Error Vector Magnitude,误差向量幅度)恶化更小,且对PAR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解决现有技术中BBU和RRU之间数字信号传递过程中的精度损失和信号峰均比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BBU和RRU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在BBU中的实现流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在RRU中的实现流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实现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种BBU板卡上实现上述削峰和定标处理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BBU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RRU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LTE-TDD系统中,物理层IFFT处理之后会产生很大的峰值,并使PAR达到较高的数值,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平均幅度定标的数值设置较高,将会使大量信号饱和,而如果调低平均幅度定标的数值设置,又会由于光纤传输过程中的截位处理造成数字信号传递过程中的精度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层同相硬切和中频削峰联合处理的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解决上述BBU和RRU之间数字信号传递过程中的精度损失和信号峰均比过大的问题。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BBU根据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和目标PAR,确定削峰门限,并根据削峰门限对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
在本步骤中,实际包含两个处理过程:
1、确定削峰门限
为了实现削峰门限的确定,BBU需要初始平均幅度定标和目标PAR两个参数,具体说明如下:
(1)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初始平均幅度定标根据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PAR和BBU所能处理的满量程信号的幅度来确定,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A = max _ d 10 PAR 20 ,
其中,A表示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max_d表示BBU所能处理的满量程信号的幅度,
PAR表示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PAR。
由于BBU所能处理的满量程信号的幅度(max_d)由BBU自身处理的信号属性决定,即:
max_d=2N-1-1,
其中,N表示BBU所能处理的信号的比特位数。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BBU的内部处理信号一般为16Bit,所以,max_d的取值一般可以确定为32767的定值。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初始平均幅度定标的大小与BBU所能处理的满量程信号的幅度(max_d)和初始PAR(PAR)的取值均成正比,而由于max_d为定值,所以,初始PAR的的取值大小将直接决定初始平均幅度定标的取值大小。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为了减少信号饱和,需要将初始平均幅度定标的大小确定为一个比较低的数值,因此,初始PAR的取值应该确定为一个比较大的数值,而考虑到信号的实际PAR范围,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选择完成IFFT处理后的信号的PAR上限作为初始PAR。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对选择完成IFFT处理后的信号的PAR上限作为初始PAR的处理说明如下:
对于一般的情况,经过IFFT处理后的信号的PAR值一般都会超过10dBc,但是基本上不会超过12dBc,因此,如果选择12作为初始PAR的取值,则一般情况下的各种信号的PAR均覆盖在该初始PAR取值的表征范围之内。
而在特殊情况下,经过IFFT处理后的信号的PAR值也可能超过12dBc,但超过14dBc的概率则非常小,以至于对超过14dBc的情况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此种情况下,可以选择14作为初始PAR的取值,从而,将所有PAR没有超过14的情况均覆盖在该初始PAR取值的表征范围之内。
根据实际的计算精度要求和经过IFFT处理后的信号的PAR值的实际取值情况,可以灵活调整初始PAR的取值,从而得到相应的处理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初始PAR的具体取值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通过上述将实际PAR的上限确定为初始PAR的设定,可以将初始平均幅度定标的大小确定为一个比较低的数值。
(2)目标PAR
目标PAR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达到降低信号的PAR的效果而期望达到的一个低于初始PAR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定,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将信号调整余量和后期处理误差等因素作为设置目标PAR的参考因素,从而,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和处理精度,具体的目标PAR取值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通过上述的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和目标PAR,BBU确定削峰门限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Th = A × 10 PAR 1 20 ,
其中,Th表示削峰门限,
A表示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PAR1表示目标PAR。
2、削峰处理
基于上述的削峰门限BBU进行同相硬切处理的过程,具体如下:
BBU判断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瞬时值的大小是否大于削峰门限的大小。
如果大于,BBU将信号的瞬时值的大小调整为削峰门限的大小,如果不大于,BBU保持信号的瞬时值的大小。
通过上述处理,初始平均幅度定标保持(A)不变,但是信号的峰值已经变为了Th,因此,峰均比将得到明显的降低,由初始PAR降低为目标PAR,从而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降低峰均比的目的。
步骤S202、BBU根据目标PAR确定目标平均幅度定标,并通过目标平均定标幅度和初始平均定标幅度的比值,对完成同相硬切处理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由于峰均比降低,而BBU所能处理的满量程信号的幅度(max_d)仍保持不变,所以,经过步骤S201处理后的信号的平均定标幅度也可以进行放大调整,即将信号的平均定标幅度调整为目标平均定标幅度,具体的推导过程如下:
max _ d = A ′ × 10 PAR 1 20 max _ d = A × 10 PAR 20 max _ d = 2 N - 1 = > A ′ × 10 PAR 1 20 = A × 10 PAR 20 = > A ′ = A × 10 PAR - PAR 1 20
其中,A′表示目标平均幅度定标,即经过步骤S201的同相硬切处理之后的信号可以被调整达到的平均幅度定标。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峰均比的减小,信号的平均幅度定标的取值可以进一步增大为上述的目标平均定标幅度,因此,步骤S201中进行同相硬切处理之后的信号可以进行平均幅度定标的调整放大,即将同相硬切处理之后的所有信号乘以目标平均定标幅度和初始平均定标幅度的比值进行信号放大处理。
经过了上述处理之后,信号的有效位数提高,并且,信号不会溢出,更重要的是上述的放大处理是在信号的峰均比得到了明显的降低的情况下完成的。
步骤S203、BBU按照光纤的传输要求,将完成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截位处理后,通过光纤发送给RRU,并由RRU完成信号的进一步处理。
本步骤的截位处理主要是依据光纤传输要求和BBU自身处理要求之间的差异而进行的信号处理过程,通过截位处理,使BBU处理后的信号,满足光纤传输的要求,并经过光纤传输给RRU,由RRU进行后续的处理操作。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的需要,光纤传输要求和BBU自身处理要求之间的差异可能存在不同的情况,基于这样的变化,BBU的截位处理中所涉及的位数变化策略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为了使信号传输的精度的以保证,RRU中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RRU根据自身处理的要求对通过光纤接收的信号进行截位恢复处理;
RRU对截位恢复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UC(Digital Up Converter,数字上变频)处理,并滤除杂散信号;
RRU通过PC-CFR(Peak Cancellation-Crest Factor Reduction,峰值取消-波峰因子降低)或RC-CFR(Reduce peak&Peak Cancellation-Crest FactorReduction,减少峰值及峰值取消-波峰因子降低)处理对信号进行削峰处理,将完成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并输出完成削峰处理的信号。
上述处理不仅对BBU截位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了截位恢复,而且还进行了滤除杂散和中频削峰处理,通过这样的处理,使BBU中同相硬切处理所造成的杂散得到有效抑制,而且巩固了BBU中抑制峰均比的处理效果。
上述处理流程的描述主要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BBU中的实现流程,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该技术方案在RRU中的实现流程,其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RRU根据自身处理的要求,对通过光纤接收到的BBU所发送的经过截位处理的信号进行截位恢复处理。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步骤之前,BBU对信号进行了同相硬切、放大处理和截位处理,然后通过光纤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至RRU,具体的BBU中除处理过程和策略参见前述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3中的内容,在此不再另行说明。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RRU所进行的截位恢复处理主要是在进行截位处理的位置上添加数值0,是信号恢复为截位处理前的位数,从而符合RRU中的信号处理要求。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的需要,光纤传输要求和BBU以及RRU自身处理要求之间的差异可能存在不同的情况,基于这样的变化,BBU的截位处理和RRU的截位恢复处理中所涉及的位数变化策略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步骤S302、RRU对截位恢复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UC处理,并滤除杂散信号。
这样的处理主要是为了避免经过BBU的同相硬切处理后的信号中存在过多的杂散信号而导致信号无法顺利传输或传输精度下降的情况。
通常,DUC处理主要是通过在中频滤波器中设置合理的系数,使得物理层硬切所造成的杂散被有效抑制,并且,可以设置DUC处理的增益为1,保证信号传输不会失真。
同时,DUC处理会使信号的峰均比出现小幅的抬升,如增加2dBc,因此,为了实现峰均比降低的目的,在后续步骤中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削峰处理。
步骤S303、RRU通过削峰处理,将完成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
本步骤进行的是数字削峰处理,使由于DUC处理所导致的峰均比的小幅抬升得以回落,保证信号的峰均比维持目标PAR的数值不变。
具体的削峰方式可以通过PC-CFR或RC-CFR处理实现,具体应用哪种处理方式,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步骤S304、RRU输出完成削峰处理的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首先,BBU将物理层IFFT输出后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的数值降低,然后,进行同相硬切后抬高信号的平均幅度后根据光纤的传输要求进行截位处理,并在RRU中进行滤除杂散和削峰处理,从而,使得LTE-TDD系统下IFFT处理之后的信号不溢出,且信号通过光纤传递时信号精度不损失,同时,物理层同相硬切和中频削峰的联合处理方案,使得EVM恶化更小,且对PAR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解决现有技术中BBU和RRU之间数字信号传递过程中的精度损失和信号峰均比过大的问题。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BBU和RRU之间数字信号传递过程中的精度损失和信号峰均比过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BBU和RRU联合定标的信号传输方法,通过对信号的平均幅度定标值进行多次修定,实现在降低信号峰均比的同时降低信号精度损失的效果。
为了方便说明,在后续实施例中,设定具体应用场景中的BBU和RRU内部的信号处理标准是16Bit,BBU和RRU之间的光纤的信号传输标准是15Bit,需要指出的是,这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而给出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信号处理标准或信号传输标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实现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BBU对输入的信号进行IFFT处理。
步骤S402、BBU确定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平均幅度定标A(即前述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和削峰门限Th。
根据BBU所处理的信号的最大数值与平均幅度定标A之间的关系进行如下推导,得到平均幅度定标A的计算公式:
max _ d = A × 10 PAR 20 ⇒ A = max _ d 10 PAR 20 .
其中,A表示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max_d表示BBU所能处理的满量程信号的幅度,
PAR表示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PAR。
BBU对输入信号进行IFFT处理,变到时域信号以后,信号的峰均比一般超过10dBc,但基本上不会超过12dBc,在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中,基于步骤S201中相似的理由,初始PAR的取值具体可以确定为12。
同时,由于BBU内部所处理的信号的比特数为16Bit,所以,BBU所处理的信号的最大数值不能超过2N-1-1,N表示BBU内部所处理的信号的比特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N=16,所以,216-1-1=215-1=32767,即BBU所处理的信号的最大数值为32767。
基于上述设定,在该应用场景中,可以确定BBU完成IFFT处理后的信号的平均幅度定标A的数值为8230,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A = max _ d 10 PAR 20 = 32767 10 12 20 = 8230 .
在完成IFFT处理后,还需要对信号进行物理层同相硬切,物理层同相硬切的目标是要使得处理后的信号的峰均比从初始PAR(在本实施例中为12dBc)降低到目标PAR(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定为7dBc)。
根据上述确定的BBU完成IFFT处理后的信号的平均幅度定标A的数值,进一步确定对信号进行物理层同相硬切的削峰门限,削峰门限Th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Th = A * 10 PAR 1 20
其中,Th表示削峰门限,
A表示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PAR1表示目标PAR。
基于上述设定,在该应用场景中,可以确定削峰门限Th等于18425,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Th = A × 10 PAR 1 20 = 8230 × 10 7 20 = 18425 .
步骤S403、BBU根据削峰门限Th对信号进行物理层同相硬切处理。
在步骤S402中确定削峰门限Th之后,信号的平均幅度定标仍然是A,但是通过步骤S403的同相硬切处理,峰值信号的幅度将被调整为Th的大小。
本步骤中首先需要判断信号的瞬时值x(n)的数值是否高于削峰门限Th,从而确定对该瞬时值x(n)所应用的调整策略。
根据瞬时值x(n)的数值与削峰门限Th的大小关系,将瞬时值x(n)调整为x′(n)的具体调整策略如下:
x ′ ( n ) = Th | x ( n ) | 2 x ( n ) = Th × ( cos θ ( n ) + j sin θ ( n ) ) , if | x ( n ) | > Th x ( n ) , if | x ( n ) | ≤ Th
其中,θ(n)=angle(x(n)),即瞬时值x(n)所对应的幅角。
通过上述的调整策略的应用,信号中所有数值大小高于削峰门限Th的瞬时值x(n)的数值大小都被调整成了削峰门限Th的大小,从而,完成了对于信号的物理层同相硬切处理。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为了完成上述的物理层同相硬切处理,以及应用哪种处理策略的判定,本步骤中首先需要确定信号的正弦、余弦和幅角度数等参数,然后,再根据这些参数确定所应用的调整策略,并进行峰值消除操作,完成物理层同相硬切处理。
物理层同相硬切处理完成之后,信号的峰值降低,而信号的平均幅度定标值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信号的峰均比可以有效的得到控制,考虑到上述的削峰门限Th是以目标PAR为7dBc来确定的,所以,根据该削峰门限Th所进行的物理层同相硬切处理可以将信号的峰均比控制在7dB0.01%(即PAR1,前述的目标PAR)以下。
步骤S404、BBU确定目标平均幅度定标A′。
经过了步骤S403的物理层同相硬切处理之后,满量程的信号幅度不变(仍为max_d),同时,信号的峰均比降低,所以,信号的平均幅度定标也可以相应的提高为目标平均幅度定标A′,目标平均定标幅度A′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以下过程推导得出:
max _ d = A ′ × 10 PAR 1 20 max _ d = A × 10 PAR 20 max _ d = 2 N - 1 = > A ′ × 10 PAR 1 20 = A × 10 PAR 20 = > A ′ = A × 10 PAR - PAR 1 20
其中,A′表示目标平均幅度定标。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PAR(初始PAR)的取值为12,PAR1(目标PAR)的取值为7,代入上式,可以得到本实施例中的目标平均幅度定标A′的取值为:
A ′ = A × 10 PAR - PAR 1 20 = 8230 × 10 12 - 7 20 = 8230 × 10 1 4 = 14636 .
当然,也可以直接参考前述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的计算方法,基于BBU所处理的信号的最大数值(max_d)不变,且目标PAR的取值为7的情况,得到目标平均幅度定标A′的取值为:
A ′ = max _ d 10 PAR 1 20 = 32767 10 7 20 = 14636 .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应用哪种方式得到目标平均幅度定标A′的取值并不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关注的关键,由于物理层同相硬切处理之后的信号的平均幅度定标并未发生变化,所以,要将信号的平均幅度定标调整为目标平均幅度定标,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放大处理,而放大系数的取值则是放大处理能否进行以及处理效果如何的关键,因此,本步骤的处理关键在于放大系数的确定,根据前述已经确定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A和目标平均幅度定标A′,确定放大系数X如下:
X = A ′ A .
基于上述的放大系数X,本步骤中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过程实际为:将完成物理层同相硬切处理的信号的瞬时值x′(n)乘以放大系数X后,得到放大处理后的瞬时值x″(n),即:
x ′ ′ ( n ) = A ′ A × x ′ ( n ) , A ′ A > 1
无论信号的PAR多大,由于BBU内部所处理的信号的比特数不变,最后信号的max_d都会保持不变,所以,降低信号的峰均比可以有效的提高信号的平均幅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中,BBU或RRU内部一般都是按照16Bit来进行信号处理,因此,max_d的取值始终为32767不变,而经过IFFT处理后输出的信号平均幅度是8230,这样,可以得到此时,系统中容许IFFT处理输出的信号的最大的峰均比取值为12dBc,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 log 10 ( max _ d A ) = 20 × log 10 ( 32767 8230 ) = 12 dBc .
对于LTE-TDD 20MHz系统,一般都可以满足上述的要求。
但是,通过同相硬切处理,可以有效的将信号的峰均比控制在PAR1=7dBc,这样,经过同相硬切处理和放大处理后的信号的平均幅度可以提高到14636,具体推导过程如前,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果考虑一定的余量,那么,相应处理的目标平均幅度定标A′的取值可以确定为13626(相匹配的PAR1为7.5dBc),而如果考虑需要留取更大的余量,相应处理的目标平均幅度定标A′的取值可以确定为11626(相匹配的PAR1为9dBc)。
经过上述处理之后信号的有效位数提高,并且信号不会溢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系列的处理,信号的PAR得到了有效降低。
步骤S405、BBU对经过放大处理的信号进行截位处理。
这样的处理是为了满足光纤传输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BBU内部是按照16Bit来进行信号处理,而光纤传输的信号则要求是15Bit,因此,BBU需要将信号的最后一位进行截位处理,以便能够在光线中正常传输。
步骤S406、BBU将截位处理后的信号通过光纤发送给RRU。
至此,BBU中的全部处理流程完成,对于此过程,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种BBU板卡上实现上述削峰和定标处理的示意图,具体的实现流程参见前述的步骤S401至步骤S406,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步骤S407、RRU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截位恢复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BBU所发送的信号通过光纤传递到RRU之后,RRU将信号的最低位添零值,将截位为15Bit的信号恢复为16Bit,本步骤的处理主要是为了将结尾处理后的信号恢复为符合RRU内部信号处理标准的信号。
步骤S408、RRU对信号进行DUC处理。
在DUC处理过程中,合理的中频滤波器系数设计使得信号在BBU中所进行的物理层同相硬切处理造成的杂散信号被有效抑制,同时,中频DUC处理会使得信号的峰均比抬升(一般是2dBc),并且DUC的增益是1,这样,BBU中所保留的平均幅度定标的余量(例如11626)正好满足此时DUC抬升的峰均比。
步骤S409、RRU对完成DUC处理的信号进行数字削峰。
RRU在DUC之后进行数字削峰,使得信号的峰均比再次降低到PAR1,通过这样的处理,由于DUC处理而提升的峰均比通过PC-CFR或RC-CFR处理再次抑制,使得最终系统的峰均比(PAR1)可以控制在7dBc之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首先,BBU将物理层IFFT输出后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的数值降低,然后,进行同相硬切后抬高信号的平均幅度后根据光纤的传输要求进行截位处理,并在RRU中进行滤除杂散和削峰处理,从而,使得LTE-TDD系统下IFFT处理之后的信号不溢出,且信号通过光纤传递时信号精度不损失,同时,物理层同相硬切和中频削峰的联合处理方案,使得EVM恶化更小,且对PAR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解决现有技术中BBU和RRU之间数字信号传递过程中的精度损失和信号峰均比过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系统,其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BBU 61和RRU 62,其中,
BBU 61,用于根据确定的削峰门限对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并通过目标平均定标幅度和初始平均定标幅度的比值,对完成同相硬切处理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然后按照光纤的传输要求,将完成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截位处理后,通过光纤发送给RRU 62。
其中,BBU 61根据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和目标PAR,确定削峰门限,并根据目标PAR确定目标平均幅度定标。
RRU 62,用于根据自身处理的要求,对通过光纤接收到的BBU 61所发送的经过截位处理的信号进行截位恢复处理,并对截位恢复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UC处理,滤除杂散信号,然后通过削峰处理,将完成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最后输出完成削峰处理的信号。
具体的,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BBU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
削峰模块611,用于根据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和目标PAR,确定削峰门限,并根据削峰门限对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削峰模块611,具体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6111和削峰子模块6112,第一确定子模块6111用于确定削峰门限,削峰子模块6112用于根据第一确定子模块6111所确定的削峰门限对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
进一步的,削峰模块611,还包括第二确定子模块6113,用于在第一确定子模块6111确定削峰门限之前,根据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PAR和BBU所能处理的满量程信号的幅度,确定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二确定子模块6113确定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A = max _ d 10 PAR 20 ,
其中,A表示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max_d表示BBU所能处理的满量程信号的幅度,
PAR表示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PAR。
另一方面,第一确定子模块6111确定削峰门限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Th = A × 10 PAR 1 20 ,
其中,Th表示削峰门限,
A表示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PAR1表示目标PAR。
具体的,削峰子模块6112根据削峰门限对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的过程,具体为:
削峰子模块6112判断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瞬时值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确定子模块6111所确定的削峰门限的大小;
如果大于,削峰子模块6112将信号的瞬时值的大小调整为第一确定子模块6111所确定的削峰门限的大小;
如果不大于,削峰子模块6112保持信号的瞬时值的大小。
放大模块612,用于根据目标PAR确定目标平均幅度定标,并通过目标平均定标幅度和初始平均定标幅度的比值,对完成削峰模块611的同相硬切处理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其中,放大模块612根据目标PAR确定目标平均幅度定标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A ′ = A × 10 PAR - PAR 1 20 ,
其中,A表示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A′表示目标平均幅度定标,
PAR表示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PAR,
PAR1表示目标PAR。
传输模块613,用于按照光纤的传输要求,将完成放大模块612的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截位处理后,通过光纤发送给RRU,并由RRU完成信号的进一步处理,具体包括截位子模块6131和传输子模块6132,其中,
截位子模块6131,用于按照光纤的传输要求,对完成放大模块612的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截位处理;
传输子模块6132,用于将截位子模块6131进行截位处理后的信号通过光纤发送给RRU。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RRU,其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具体包括:
恢复模块621,用于根据自身处理的要求,对通过光纤接收到的BBU所发送的经过截位处理的信号进行截位恢复处理;
变频模块622,用于对恢复模块621进行截位恢复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UC处理,并滤除杂散信号;
削峰模块623,用于通过削峰处理,将完成变频模块622的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
输出模块624,用于输出完成削峰模块623的削峰处理的信号。
其中,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削峰模块623,具体用于:
削峰模块623通过PC-CFR处理进行削峰,将完成变频模块622的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或,
削峰模块623通过RC-CFR处理进行削峰,将完成变频模块622的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首先,BBU将物理层IFFT输出后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的数值降低,然后,进行同相硬切后抬高信号的平均幅度后根据光纤的传输要求进行截位处理,并在RRU中进行滤除杂散和削峰处理,从而,使得LTE-TDD系统下IFFT处理之后的信号不溢出,且信号通过光纤传递时信号精度不损失,同时,物理层同相硬切和中频削峰的联合处理方案,使得EVM恶化更小,且对PAR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解决现有技术中BBU和RRU之间数字信号传递过程中的精度损失和信号峰均比过大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带单元BBU根据完成反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和目标峰均比PAR,确定削峰门限,并根据所述削峰门限对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
所述BBU根据所述目标PAR确定目标平均幅度定标,并通过所述目标平均定标幅度和初始平均定标幅度的比值,对完成所述同相硬切处理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BBU按照光纤的传输要求,将完成所述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截位处理后,通过所述光纤发送给无线远端单元RRU,并由所述RRU完成信号的进一步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BU根据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和目标PAR,确定削峰门限之前,还包括:
所述BBU根据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PAR和所述BBU所能处理的满量程信号的幅度,确定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BU根据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PAR和所述BBU所能处理的满量程信号的幅度,确定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A = max _ d 10 PAR 20 ,
其中,A表示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max_d表示所述BBU所能处理的满量程信号的幅度,
PAR表示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PAR。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BU根据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和目标PAR,确定削峰门限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Th = A × 10 PAR 1 20 ,
其中,Th表示所述削峰门限,
A表示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PAR1表示所述目标PAR。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BU根据所述削峰门限对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的过程,具体为:
所述BBU判断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瞬时值的大小是否大于所述削峰门限的大小;
如果大于,所述BBU将所述信号的瞬时值的大小调整为所述削峰门限的大小;
如果不大于,所述BBU保持所述信号的瞬时值的大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BU根据所述目标PAR确定目标平均幅度定标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A ′ = A × 10 PAR - PAR 1 20 ,
其中,A表示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A′表示所述目标平均幅度定标,
PAR表示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PAR,
PAR1表示所述目标PAR。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BU按照光纤的传输要求,将完成所述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截位处理后,通过所述光纤发送给RRU,并由所述RRU完成信号的进一步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RRU根据自身处理的要求对通过所述光纤接收的信号进行截位恢复处理;
所述RRU对所述截位恢复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DUC处理,并滤除杂散信号;
所述RRU通过PC-CFR或RC-CFR处理对信号进行削峰处理,将完成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所述目标PAR,并输出完成削峰处理的信号。
8.一种BBU,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削峰模块,用于根据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和目标PAR,确定削峰门限,并根据所述削峰门限对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
放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PAR确定目标平均幅度定标,并通过所述目标平均定标幅度和初始平均定标幅度的比值,对完成所述削峰模块的同相硬切处理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光纤的传输要求,将完成所述放大模块的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截位处理后,通过所述光纤发送给RRU,并由所述RRU完成信号的进一步处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BBU,其特征在于,所述削峰模块,具体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和削峰子模块,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削峰门限,所述削峰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所确定的削峰门限对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
所述削峰模块,还包括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确定削峰门限之前,根据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PAR和所述BBU所能处理的满量程信号的幅度,确定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BB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确定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A = max _ d 10 PAR 20 ,
其中,A表示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max_d表示所述BBU所能处理的满量程信号的幅度,
PAR表示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PAR。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BB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确定削峰门限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Th = A × 10 PAR 1 20 ,
其中,Th表示所述削峰门限,
A表示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PAR1表示所述目标PAR。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BBU,其特征在于,所述削峰子模块根据所述削峰门限对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的过程,具体为:
所述削峰子模块判断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瞬时值的大小是否大于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所确定的削峰门限的大小;
如果大于,所述削峰子模块将所述信号的瞬时值的大小调整为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所确定的削峰门限的大小;
如果不大于,所述削峰子模块保持所述信号的瞬时值的大小。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BBU,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模块根据所述目标PAR确定目标平均幅度定标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A ′ = A × 10 PAR - PAR 1 20 ,
其中,A表示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A′表示所述目标平均幅度定标,
PAR表示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PAR,
PAR1表示所述目标PAR。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BBU,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具体包括截位子模块和传输子模块,其中,
所述截位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光纤的传输要求,对完成所述所述放大模块的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截位处理;
所述传输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截位子模块进行截位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所述光纤发送给所述RRU。
15.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RRU根据自身处理的要求,对通过光纤接收到的BBU所发送的经过截位处理的信号进行截位恢复处理;
所述RRU对所述截位恢复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UC处理,并滤除杂散信号;
所述RRU通过削峰处理,将完成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
所述RRU输出完成削峰处理的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U通过光纤接收到的BBU所发送的经过截位处理的信号,具体还经过所述BBU进行的如下处理:
所述BBU根据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和目标PAR,确定削峰门限,并根据所述削峰门限对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
所述BBU根据所述目标PAR确定目标平均幅度定标,并通过所述目标平均定标幅度和初始平均定标幅度的比值,对完成所述同相硬切处理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BBU按照光纤的传输要求,将完成所述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截位处理后,通过所述光纤发送给RRU。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BBU根据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和目标PAR,确定削峰门限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Th = A × 10 PAR 1 20 ,
其中,Th表示所述削峰门限,
PA-R1表示所述目标PAR,
A表示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所述BBU确定A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A = max _ d 10 PAR 20 ,
其中,max_d表示所述BBU所能处理的满量程信号的幅度,
PAR表示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PAR;
所述BBU根据所述目标PAR确定目标平均幅度定标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A ′ = A × 10 PAR - PAR 1 20 ,
其中,A表示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
A′表示所述目标平均幅度定标,
PAR表示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PAR,
PAR1表示所述目标PAR。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BU根据所述削峰门限对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的过程,具体为:
所述BBU判断所述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瞬时值的大小是否大于所述削峰门限的大小;
如果大于,所述BBU将所述信号的瞬时值的大小调整为所述削峰门限的大小;
如果不大于,所述BBU保持所述信号的瞬时值的大小。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U通过削峰处理,将完成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具体为:
所述RRU通过峰值取消-波峰因子降低PC-CFR处理进行削峰,将完成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或,
所述RRU通过减少峰值及峰值取消-波峰因子降低RC-CFR处理进行削峰,将完成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
20.一种RRU,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恢复模块,用于根据自身处理的要求,对通过光纤接收到的BBU所发送的经过截位处理的信号进行截位恢复处理;
变频模块,用于对所述恢复模块进行截位恢复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UC处理,并滤除杂散信号;
削峰模块,用于通过削峰处理,将完成所述变频模块的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完成所述削峰模块的削峰处理的信号。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RRU,其特征在于,所述削峰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削峰模块通过PC-CFR处理进行削峰,将完成所述变频模块的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或,
所述削峰模块通过RC-CFR处理进行削峰,将完成所述变频模块的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
22.一种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BBU和RRU,其中,
所述BBU,用于根据确定的削峰门限对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进行同相硬切处理,并通过目标平均定标幅度和初始平均定标幅度的比值,对完成所述同相硬切处理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然后按照光纤的传输要求,将完成所述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截位处理后,通过所述光纤发送给RRU;
所述RRU,用于根据自身处理的要求,对通过光纤接收到的BBU所发送的经过截位处理的信号进行截位恢复处理,并对所述截位恢复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UC处理,滤除杂散信号,然后通过削峰处理,将完成DUC处理的信号的PAR抑制为目标PAR,最后输出完成削峰处理的信号。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BU根据完成IFFT处理的信号的初始平均幅度定标和目标PAR,确定削峰门限,并根据所述目标PAR确定所述目标平均幅度定标。
CN201010233647.0A 2010-07-19 2010-07-19 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2340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3647.0A CN102340471B (zh) 2010-07-19 2010-07-19 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3647.0A CN102340471B (zh) 2010-07-19 2010-07-19 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0471A true CN102340471A (zh) 2012-02-01
CN102340471B CN102340471B (zh) 2014-09-10

Family

ID=45515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3647.0A Active CN102340471B (zh) 2010-07-19 2010-07-19 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40471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08775A1 (zh) * 2012-07-11 2014-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4618063A (zh) * 2015-02-11 2015-05-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821861A (zh) * 2015-03-09 2015-08-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5007106A (zh) * 2015-06-15 2015-10-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压缩方法、bbu及其分布式基站系统
CN107483379A (zh) * 2017-06-30 2017-12-15 北京睿信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tdd‑ofdm系统优化定标装置及方法
CN108293032A (zh) * 2015-12-17 2018-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削波方法及装置
CN108429713A (zh) * 2017-02-13 2018-08-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
CN108833322A (zh) * 2018-04-09 2018-11-16 北京睿信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的噪声成型削峰方法及装置
CN109600772A (zh) * 2018-12-13 2019-04-0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带内杂散消除的方法、装置及其主控器、直放站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8653A (zh) * 2008-05-20 2009-11-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射频拉远的远端模块、近端模块、系统及方法
CN101753181A (zh) * 2008-12-12 2010-06-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8653A (zh) * 2008-05-20 2009-11-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射频拉远的远端模块、近端模块、系统及方法
CN101753181A (zh) * 2008-12-12 2010-06-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08775A1 (zh) * 2012-07-11 2014-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4618063A (zh) * 2015-02-11 2015-05-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618063B (zh) * 2015-02-11 2017-12-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821861A (zh) * 2015-03-09 2015-08-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821861B (zh) * 2015-03-09 2018-05-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5007106B (zh) * 2015-06-15 2019-03-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压缩方法、bbu及其分布式基站系统
CN105007106A (zh) * 2015-06-15 2015-10-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压缩方法、bbu及其分布式基站系统
US10547481B2 (en) 2015-12-17 2020-01-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li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293032A (zh) * 2015-12-17 2018-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削波方法及装置
CN108293032B (zh) * 2015-12-17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削波方法及装置
CN108429713A (zh) * 2017-02-13 2018-08-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
US10742255B2 (en) 2017-02-13 2020-08-11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Data compre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7483379A (zh) * 2017-06-30 2017-12-15 北京睿信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tdd‑ofdm系统优化定标装置及方法
CN107483379B (zh) * 2017-06-30 2020-09-29 西安宇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tdd-ofdm系统优化定标装置及方法
CN108833322A (zh) * 2018-04-09 2018-11-16 北京睿信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的噪声成型削峰方法及装置
CN109600772A (zh) * 2018-12-13 2019-04-0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带内杂散消除的方法、装置及其主控器、直放站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0471B (zh) 201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0471B (zh) 基带拉远场景下的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076395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fronthaul network
US11728775B2 (en) Envelope tracking for multiple power amplifiers
US1041193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FT-S-OFDM PAPR reduction
CN102082752B (zh) 一种数字预失真处理方法及设备
US1177010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nvelope tracking
US20200213048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 transmission according to a symbol block structure and guard interval (gi) scheme
US2015011727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US8606255B2 (en)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over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CPRI)
CN102652416B (zh) 双载波和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计算立方度量的装置和方法
US11777549B2 (en) 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 modules implementing coexisting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an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US20220376733A1 (en) Reconfigurable power amplifiers with controllable output capacitance
WO2018191968A1 (zh) 信号质量控制方法及基站
US20230327936A1 (en) Phase noise suppre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4378850A (zh) 一种分布式基站
CN101984703A (zh) 确定射频远端设备下行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29134B (zh) 基于正交变换处理的广义多载波频分多址传输装置
WO2023124773A1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273857A1 (zh)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200326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ower amplifier signal limiting
CN101925076B (zh) 射频拉远设备以及分布式基站
CN104618063A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19174753A1 (en) Antenna array operation control
WO2023185973A1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4036588A1 (zh) 一种信号处理装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