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0355A - 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0355A
CN102340355A CN201110288077XA CN201110288077A CN102340355A CN 102340355 A CN102340355 A CN 102340355A CN 201110288077X A CN201110288077X A CN 201110288077XA CN 201110288077 A CN201110288077 A CN 201110288077A CN 102340355 A CN102340355 A CN 102340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light
optical port
port
selected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80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0355B (zh
Inventor
蔡鸿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Nanji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Nanji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Nanjing Branch
Priority to CN2011102880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403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40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035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4232 priority patent/WO201304462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0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0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40Transcei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利用分光单元从设备的光端口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光信号;对分光单元中的入光进行监测,监测分光单元相连接的光端口是否接收到光信号;根据监测结果,通过控制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控制设备的设备的光接收端口和光发送端口对应的通路。采用本发明,能够使光模块或者单板等需要收发光信号的设备识别插入的光纤的收发方向,进而自动对本设备光路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络)设备中,光模块器件及单板等设备的收发接口固定,必须将连接着对端发送口的光纤接入本端设备接收口,对端接收口光纤接入本端发送口。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在固定的光接收和光发送端口处分别印上RX(光接收端口)和TX(光发送端口),同时在光纤接口处贴上标签指示TX/RX,用户依据这个标识来插入相应光纤。当设备众多时,需要一一分辨光纤的TX/RX接口,费时费力。当远端设备较远,而光纤上TX/RX标识丢失时,将难以分辨TX/RX端,无论接入哪个接口,都需要判断是否接对。一旦接入错误还需要拔出交换接口再次插入。因此,这种固定TX/RX的方式非常不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及装置,能够使光模块或单板等需要收发光信号的设备自动识别插入的光纤的收发方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分光单元、探测器,控制器和光路选择单元;
所述分光单元用于,从设备的光端口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光信号后,发送到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光路选择单元;以及,从所述光路选择单元接收到光信号后,发送到所述远端设备;
所述探测器用于,对所述分光单元中的入光进行监测,监测所述分光单元相连接的光端口是否接收到光信号;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探测器的监测结果,控制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
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设备的光接收端口和光发送端口对应的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单元包括第一分光器和第二分光器,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一端与所述设备的光端口一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一端与所述设备的光端口二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器用于,分别从所述第一分光器和第二分光器监测所述光端口一和光端口二的光功率值,并通过判断监测的光功率值是否大于临界值,监测所述光端口一和所述光端口二是否接收到光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探测器的监测结果,按照以下方式控制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
当所述光端口一接收到光信号,所述光端口二没有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设置为直通状态;
当所述光端口一没有接收到光信号,所述光端口二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设置为交叉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探测器的监测结果,当所述光端口一和光端口二均没有接收到光纤信号时,保持所述光路选择单元当前的状态;当所述光端口一和光端口二均接收到光纤信号时,保持所述光路选择单元当前的状态,并确定出现异常。
进一步地,所述光路选择单元,包括:机械式光开关、多维光交叉连接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分光单元从设备的光端口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光信号;
对所述分光单元中的入光进行监测,监测所述分光单元相连接的光端口是否接收到光信号;
根据监测结果,通过控制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控制所述设备的所述设备的光接收端口和光发送端口对应的通路。
进一步地,通过对所述入光的光功率值进行监测,监测所述分光单元相连接的光端口是否接收到光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单元包括第一分光器和第二分光器,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一端与所述设备的光端口一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一端与所述设备的光端口二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相连接;
分别从所述第一分光器和第二分光器监测所述光端口一和光端口二的光功率值,并通过判断监测的光功率值是否大于临界值,监测所述光端口一和所述光端口二是否接收到光信号。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探测器的监测结果,按照以下方式控制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
当所述光端口一接收到光信号,所述光端口二没有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设置为直通状态;
当所述光端口一没有接收到光信号,所述光端口二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设置为交叉状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和装置,能够使光模块或者单板等需要收发光信号的设备自动识别插入的光纤是TX还是RX,进而对本设备光路进行切换,自动将本端RX对应对端TX,本端TX对应对端RX。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及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让设备自动识别插入光纤是发送和接收,并且自动适配,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光路选择单元、探测器、分光单元和控制器。其中,分光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分光器和第二分光器,分别与光路选择单元的两个端口相连;光路选择单元的两个端口分别与设备的光接收端口和光发送端口相连。
分光单元主要用于,从设备的光端口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光信号后,发送到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光路选择单元;以及,从所述光路选择单元接收到光信号后,发送到所述远端设备。
光路选择单元主要用于,控制需要收发光信号的设备的光接收端口和光发送端口对应的通路;
探测器主要用于,从分光器中对入光进行检测,确定插入的光纤是有光还是无光;
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例如是直通状态还是交叉状态。
其中,所述的需要收发光信号的设备可以是MSA,XFP等光模块,也可以是安装有收发接口的单板设备。
具体地,光路选择单元可以由各种光开关来实现,包括传统的机械式光开关,和多维光交叉连接系统,只要能实现光路的连接控制即可。探测器可依据光功率来确定插入的光纤是有光还是无光。控制器可采用MCU软件控制,也可以使用逻辑门电路实现。
基于上述装置,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包括:
利用分光单元从设备的光端口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光信号;
对所述分光单元中的入光进行监测,监测所述分光单元相连接的光端口是否接收到光信号;
根据监测结果,通过控制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控制所述设备的所述设备的光接收端口和光发送端口对应的通路。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当设备未插入光纤时,光通路选择单元保持当前状态。
第二步,当插入光纤到设备接口(即光端口)时,控制器依据探测器对光端口1和光端口2的监测结果控制光路选择单元状态,在满足切换条件时进行光开关状态的切换,并记录该状态切换;
第三步,检查当前状态,如果TX有光,RX无光,且第二步已经记录了切换,则做随机延迟,返回第二步继续处理;否则,处理完毕。
以使用光开关实现光路选择单元为例,控制器结合探测器的监测结果,对光开关状态进行判断,并根据下表1的设置控制光开关状态:
表1光开关状态表
Figure BDA0000094337950000051
Figure BDA0000094337950000061
结合表1,当探测器探测到光功率大于临界值时,认为插入的光纤连接着对端的发送口。控制器根据探测器的监测结果,在满足切换条件时进行光开关状态的切换。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获取探测器当前光功率值,设置当前光开关状态。
步骤2,随机延迟一个时间,通过探测器获取光端口1和光端口2当前光功率值监测结果。
步骤3,判断探测器监测的光端口1和光端口2的监测结果是否有改变,如有任意一个变化则进入步骤4,如果无变化则返回步骤2。
步骤4,依据表1判断光开关应该处于的状态。
步骤5,将步骤4中判断出的状态与当前光开关状态进行对比,如果一致则返回步骤2,否则进入步骤6。
步骤6,设置光开关状态为步骤4中判断出的状态,并将光开光当前状态更新为该状态后,返回步骤2循环处理。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装置,如图3所示,连接远端RX的光纤被连接入光端口1,连接远端TX的光纤被连接入光端口2。当TX激光器未开启时,本装置无法监测哪个接口是接入TX,哪个是RX。但是这对于应用无影响,因为在未开启激光器状态下,不需要进行信号处理。当对端TX开启激光器时,探测器将检测到光端口2光功率值高于临界值,光端口1光功率值无变化。计算出光开关应该处于交叉状态,对光开关设置。此时远端TX被接入本端RX,远端RX被接入本端TX,实现了自动适应TX/RX。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装置,其中,连接远端TX的光纤被连接入光端口1,连接远端RX的光纤被连接入光端口2。当TX激光器未开启时,本装置无法监测哪个接口是接入TX,哪个是RX。但是这对于应用无影响,因为在未开启激光器状态下,不需要进行信号处理。当对端TX开启激光器时,探测器将检测到光端口1光功率值高于临界值,光端口2监测结果无变化。计算出光开关应该处于直通状态,对光开关设置。此时远端TX被接入本端RX,远端RX被接入本端TX,实现了自适应TX/RX适配。
图3和图4分别对应用户把TX/RX光纤插入不同的接口的情形,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自适应适配。
图5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装置,该实施例对应本发明的一种较为复杂的应用场景,即两端设备都应用了依据本发明方案的自适应收发方向的装置的情形。如图5所示,当两边TX互相连接,RX也互相连接,且激光器都开启的情况下,两端依据表1的计算,则需要进行切换,但实际上不能两端都切换,或者两端必须切换不一样的次数才能正确连接。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随机延迟时间得到解决。依据图2的流程,采用随机延迟之后再判断的方式,当两端随机延迟之后,延迟时间较短的装置已经启动了切换,延迟时间较长的装置将不需要进行切换。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分光单元、探测器,控制器和光路选择单元;
所述分光单元用于,从设备的光端口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光信号后,发送到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光路选择单元;以及,从所述光路选择单元接收到光信号后,发送到所述远端设备;
所述探测器用于,对所述分光单元中的入光进行监测,监测所述分光单元相连接的光端口是否接收到光信号;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探测器的监测结果,控制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
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设备的光接收端口和光发送端口对应的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单元包括第一分光器和第二分光器,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一端与所述设备的光端口一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一端与所述设备的光端口二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测器用于,分别从所述第一分光器和第二分光器监测所述光端口一和光端口二的光功率值,并通过判断监测的光功率值是否大于临界值,监测所述光端口一和所述光端口二是否接收到光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探测器的监测结果,按照以下方式控制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
当所述光端口一接收到光信号,所述光端口二没有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设置为直通状态;
当所述光端口一没有接收到光信号,所述光端口二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设置为交叉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探测器的监测结果,当所述光端口一和光端口二均没有接收到光纤信号时,保持所述光路选择单元当前的状态;当所述光端口一和光端口二均接收到光纤信号时,保持所述光路选择单元当前的状态,并确定出现异常。
6.如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路选择单元,包括:机械式光开关、多维光交叉连接系统。
7.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分光单元从设备的光端口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光信号;
对所述分光单元中的入光进行监测,监测所述分光单元相连接的光端口是否接收到光信号;
根据监测结果,通过控制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控制所述设备的所述设备的光接收端口和光发送端口对应的通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对所述入光的光功率值进行监测,监测所述分光单元相连接的光端口是否接收到光信号。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单元包括第一分光器和第二分光器,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一端与所述设备的光端口一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一端与所述设备的光端口二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相连接;
分别从所述第一分光器和第二分光器监测所述光端口一和光端口二的光功率值,并通过判断监测的光功率值是否大于临界值,监测所述光端口一和所述光端口二是否接收到光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探测器的监测结果,按照以下方式控制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
当所述光端口一接收到光信号,所述光端口二没有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设置为直通状态;
当所述光端口一没有接收到光信号,所述光端口二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光路选择单元的状态设置为交叉状态。
CN201110288077.XA 2011-09-26 2011-09-26 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340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8077.XA CN102340355B (zh) 2011-09-26 2011-09-26 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2/074232 WO2013044624A1 (zh) 2011-09-26 2012-04-18 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8077.XA CN102340355B (zh) 2011-09-26 2011-09-26 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0355A true CN102340355A (zh) 2012-02-01
CN102340355B CN102340355B (zh) 2019-03-12

Family

ID=45515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8077.XA Active CN102340355B (zh) 2011-09-26 2011-09-26 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40355B (zh)
WO (1) WO2013044624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4624A1 (zh) * 2011-09-26 2013-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16008A (zh) * 2012-05-21 2013-11-27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 中继器及环回模式切换方法
CN103532621A (zh) * 2013-10-25 2014-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CIe设备在位检测方法和PCIe设备
WO2017067368A1 (en) * 2015-10-23 2017-04-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s in photonics applications
WO2017220022A1 (zh) * 2016-06-23 2017-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收发一体模块
CN114270731A (zh) * 2019-09-02 2022-04-01 凯迪迪爱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8141A (en) * 1995-06-26 2000-07-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elf-healing network
CN2641926Y (zh) * 2003-07-09 2004-09-15 武汉光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动态光线路同步切换保护装置
CN1538642A (zh) * 2003-04-15 2004-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全光网络复用段共享保护的装置
CN1575430A (zh) * 2000-09-19 2005-02-02 新讯科技公司 具有可动光传输微结构的光开关元件
CN101212256A (zh) * 2006-12-26 2008-07-02 英保达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网络光束传输信道切换装置
WO2009076845A1 (zh) * 2007-12-05 2009-06-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一种光接入网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610116A (zh) * 2009-07-17 2009-12-23 深圳市巨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口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及其自适应方法
CN102075259A (zh) * 2010-12-20 2011-05-25 武汉微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千兆以太网自适应光纤收发器及其光纤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604A (zh) * 2009-08-28 2011-03-30 姜南雪 一种单站设备失效应急保护装置
CN101800599B (zh) * 2010-02-10 2014-05-07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线路保护设备及系统
CN102340355B (zh) * 2011-09-26 2019-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8141A (en) * 1995-06-26 2000-07-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elf-healing network
CN1575430A (zh) * 2000-09-19 2005-02-02 新讯科技公司 具有可动光传输微结构的光开关元件
CN1538642A (zh) * 2003-04-15 2004-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全光网络复用段共享保护的装置
CN2641926Y (zh) * 2003-07-09 2004-09-15 武汉光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动态光线路同步切换保护装置
CN101212256A (zh) * 2006-12-26 2008-07-02 英保达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网络光束传输信道切换装置
WO2009076845A1 (zh) * 2007-12-05 2009-06-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一种光接入网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610116A (zh) * 2009-07-17 2009-12-23 深圳市巨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口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及其自适应方法
CN102075259A (zh) * 2010-12-20 2011-05-25 武汉微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千兆以太网自适应光纤收发器及其光纤传输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4624A1 (zh) * 2011-09-26 2013-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16008A (zh) * 2012-05-21 2013-11-27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 中继器及环回模式切换方法
CN103532621A (zh) * 2013-10-25 2014-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CIe设备在位检测方法和PCIe设备
CN103532621B (zh) * 2013-10-25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CIe设备在位检测方法和PCIe设备
WO2017067368A1 (en) * 2015-10-23 2017-04-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s in photonics applications
WO2017220022A1 (zh) * 2016-06-23 2017-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收发一体模块
CN114270731A (zh) * 2019-09-02 2022-04-01 凯迪迪爱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14270731B (zh) * 2019-09-02 2024-05-24 凯迪迪爱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44624A1 (zh) 2013-04-04
CN102340355B (zh) 201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0355A (zh) 一种自适应光纤收发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58748A (zh) 有源光缆设备以及用于检测光纤破损的方法
CN206481302U (zh) 一种带备纤检测的光纤线路保护器
US9025950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3222206A (zh) 分支光纤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998213B2 (en) Network tap with battery-assisted and programmable failover
US11962401B2 (en) Reducing connection validation (CV) time in an optical node
CN202455354U (zh) 一种光纤收发方向识别装置
CN101902769A (zh) 单板的无线调试方法和装置
CN105162514A (zh) 光纤环网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2244540A (zh) 光模块及光层保护方法
WO2023273393A1 (zh) 一种全光交叉设备以及一种波长选择开关
US6154584A (en) Optical analyzer with variable attenuators at inputs and outputs
CN102511140B (zh) 多端口无源光信号共享装置
CN101729144B (zh) 一种在多级链路上实现光纤开路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US20050053374A1 (en) Error propagation and signal path protection in optical network
CN101127569B (zh) 具有多个千兆位光端口的单板实现保护倒换的装置
JPWO2020255466A5 (ja) 海底光分岐装置、海底光ケーブルシステム、切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935382A (zh) 一种全自动冗余光传输系统
AU672631B2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07956B1 (en) Active fiber tap
CN102412901A (zh) 一种光网络中的光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2038376B1 (ko) 방향성 광 파워 및 광 파장을 측정할 수 있는 광신호 측정장치
CN101615954B (zh) 一种pon系统中的光纤保护方法和设备
CN203761395U (zh) 一种保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0012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O: 518057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111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Applicant after: ZTE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210012, Bauhinia Road, Yuhua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68, China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Branch of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