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9263B - 总线传输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总线传输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9263B
CN102339263B CN201010238992.3A CN201010238992A CN102339263B CN 102339263 B CN102339263 B CN 102339263B CN 201010238992 A CN201010238992 A CN 201010238992A CN 102339263 B CN102339263 B CN 1023392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data
main frame
unit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89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9263A (zh
Inventor
郭道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3899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392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39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9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9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92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总线传输装置和方法。本发明分别为每种速率模式提供一路I2C总线、用于挂接采用该速率模式的I2C设备,并在I2C设备初始化时接收I2C主机所配置的各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如此一来,就能够对每路I2C总线所挂接的I2C设备分别采用对应的速率模式、且对于采用相同速率模式的I2C设备也可采用不同的典型速率,从而能够实现混合速率传输。而且,本发明可以将读写数据整合为相同大小的逻辑页面、而无需关注物理页面大小,从而能够同时兼容字节读写和不同大小物理页面的页面读写;进一步地,中断上报次数减少能够提高I2C主机的效率。

Description

总线传输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串行数据总线的传输技术,特别涉及适用于内部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总线的一种总线传输装置、以及一种总线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I2C总线是一种常用于数据传输的串行总线、并广泛应用于各领域。
图1为现有技术中I2C总线的一种典型应用的实例示意图。如图1所示,I2C总线包括一串行数据信号线(Serial Data,SDA)、以及一串行时钟信号线(Serial Clock Line,SCL),网络通讯设备中的CPU作为I2C主机,其通过I2C总线挂接有温度传感器、非易失性可擦写只读存储器(E2PROM)、风扇、模拟开关等具有I2C总线接口的I2C设备。
然而,类似于如图1所示的I2C主机挂接多个I2C设备的典型应用中,通常会存在如下问题:
1、同一I2C主机无法支持不同速率的传输:
当同一个I2C主机所挂接的多个I2C设备采用高低不同的速率模式(高速模式、快速模式、标准模式)时,虽然高速模式和快速模式能够向下兼容,但快速模式和标准模式却无法向上兼容,因而即便有I2C设备采用高速模式,I2C主机也只能以所有I2C设备中采用的最低的快速模式、甚至标准模式与所有I2C设备通信,从而使支持高速率模式的I2C设备的传输速率受限;
而且,由于不同生产厂家的实现的器件指标不同,不同生产厂家的I2C设备在同一速率模式的典型速率又有可能互不相同,例如,标准模式下的速率范围0~100kbps、快速模式下的速率范围0~400kbps、高速模式下的速率最高可达3.4Mbps,每种速率模式下的典型速率差异很大;因此,即便是所有I2C设备均采用同一速率模式,I2C主机也不得不以该速率模式下最低的一种典型速率与所有I2C设备通信,而无法使同一速率模式下的典型速率差异无法相互适配。
2、页面模式写的固有特性导致的问题:
为了克服单字节写所导致的写效率低的缺点,现有的多数I2C设备都会支持页模式写,但由于不同生产厂家的I2C设备所支持的物理页面大小不一定相同,例如8字节、16字节、32字节等,因而导致I2C主机中用于页面模式写的软件难以达到统一。
3、I2C主机的效率不高:
对于连续传输的情况,如果采用查询方式驱动数据传输,则需要占用I2C主机的资源来频繁查询,从而会降低I2C主机的效率;而如果采用中断方式驱动数据传输,虽然I2C主机的效率相比于查询方式能够略有提高,但对于字节传输或小页面传输的情况,产生中断的频率会比较高,仍然会导致I2C主机的过多资源被占用,从而也会降低I2C主机的效率;
而且,标准模式和快速模式下的读、写操作之间均需要预定的切换间隔、页面模式写时的页与页之间也存在预订的页面间隔,而不同生产厂家的I2C设备所需要的上述间隔有可能互不相同、且均不受控于I2C主机,从而使得I2C主机不得不进行长时间的无谓等待,进而也会降低I2C主机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总线传输装置、以及一种总线传输方法,能够使同一I2C主机支持多种速率的传输,进一步地,还可能同时兼容字节读写和不同大小物理页面的页面读写、以及提高I2C主机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总线传输装置,该总线传输装置包括:
一本地总线单元,其通过本地总线连接I2C主机;
分别对应不同速率模式的若干线路数据单元,对应每种速率模式的一个线路数据单元通过一路I2C总线与采用该速率模式的I2C设备相连;
核心处理单元,其在任意I2C设备初始化时,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该I2C设备的配置命令以及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并依据配置命令记录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读命令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驱动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从该I2C设备读取数据、供I2C主机获取;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写命令、待写入的数据、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驱动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将待写入的数据写入该I2C设备。
核心处理单元进一步缓存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以字节为单位所读取到的连续数据,每当缓存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读取数据完成时,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获取读取的数据;
核心处理单元进一步缓存来自I2C主机的待写入的连续数据,每当缓存的待写入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接收待写入的数据完成时,驱动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以字节为单位将该逻辑页面内的待写入的数据写入至I2C设备,且每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后通知I2C主机。
核心处理单元以中断上报的方式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获取读取的数据、以及通知I2C主机已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
核心处理单元进一步依据配置命令,记录I2C主机提供的I2C设备的操作切换间隔、物理页面大小、页面间隔。
核心处理单元包括:设备特征子单元、接口缓存、处理控制子单元、以及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其中,
在任意I2C设备初始化时,处理控制子单元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该I2C设备的配置命令,并依据配置命令将I2C主机写入至接口缓存的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记录于设备特征子单元;
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读命令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处理控制子单元驱动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以字节为单位从该I2C设备读取数据、并缓存于该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每当有任意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读取数据完成时,将该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中缓存的数据移至接口缓存、并通过上报中断信号来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从接口缓存获取读取的数据;
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写命令、待写入的数据、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待写入的数据被连续缓存至接口缓存,每当接口缓存中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接收待写入的数据完成时,处理控制子单元将接口缓存中已达到逻辑页面大小的数据移至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缓冲区中,并驱动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将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缓冲区中的待写入的数据以字节为单位写入至该I2C设备,且在每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后,处理控制子单元通过上报中断信号来通知I2C主机。
接口缓存、以及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分别设置为预定逻辑页面的大小。
核心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
接口命令寄存器,用于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该I2C设备的配置命令、读命令、以及写命令;
接口地址寄存器,用于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发送的当前读命令或写命令所对应的设备地址;
接口状态寄存器,用于处理控制子单元向I2C主机告知中断信号所针对的速率模式、以及处理控制子单元当前所处理的速率模式。
接口模式寄存器,用于I2C主机告知处理控制子单元需要屏蔽中断信号的速率模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总线传输方法,设置分别对应不同速率模式的若干路I2C总线,对应每种速率模式的一路I2C总线挂接有采用该速率模式的I2C设备,且该总线传输方法包括:
在任意I2C设备初始化时,通过本地总线接收I2C主机针对该I2C设备的配置命令以及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并依据配置命令记录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
在通过本地总线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读命令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通过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一路I2C总线,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从该I2C设备读取数据、供I2C主机获取;
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写命令、待写入的数据、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通过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一路I2C总线,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将待写入的数据写入该I2C设备。
该总线传输方法进一步缓存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以字节为单位所读取到的连续数据,每当缓存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读取数据完成时,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获取读取的数据;
该总线传输方法进一步缓存来自I2C主机的待写入的连续数据,每当缓存的待写入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接收待写入的数据完成时,在对应的一路I2C总线以字节为单位将该逻辑页面内的数据写入I2C设备,且每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后通知I2C主机。
该总线传输方法以中断上报的方式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获取读取的数据、以及通知I2C主机已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
该总线传输方法预先设置设备特征表、接口缓存、以及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其中,
在任意I2C设备初始化时,该总线传输方法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该I2C设备的配置命令,并依据配置命令将I2C主机写入至接口缓存中的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记录于设备特征表中;
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读命令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该总线传输方法通过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一路I2C总线,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从该I2C设备以字节为单位读取数据、并缓存于该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中,每当有任意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中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读取数据完成时,将该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中的数据移至接口缓存、并通过上报中断信号来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从接口缓存获取读取的数据;
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写命令、待写入的数据、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待写入的数据被连续缓存至接口缓存,每当接口缓存中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接收待写入的数据完成时,该总线传输方法将接口缓存中已达到逻辑页面大小的数据移至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缓冲区中,并通过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一路I2C总线,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将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缓冲区中的待写入的数据以字节为单位写入至该I2C设备,且在每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后,通过上报中断信号来通知I2C主机。
接口缓存、以及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分别设置为预定逻辑页面的大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分别为每种速率模式提供一路I2C总线、用于挂接采用该速率模式的I2C设备,并在I2C设备初始化时接收I2C主机所配置的各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如此一来,即可按照I2C主机所配置的速率模式选择对应的一路I2C总线,然后代替I2C主机、并按照所配置的典型速率对I2C设备进行读写操作。从而,由于能够对每路I2C总线所挂接的I2C设备分别采用对应的速率模式、而无需对所有I2C设备均采用最低速率模式,因而能够避免支持高速率模式的I2C设备的传输速率受限;而且,对于采用相同速率模式的I2C设备,也可于同一路I2C总线上分别采用不同的典型速率,使同一速率模式下的典型速率差异能够相互兼容。
进一步地,本发明可以通过缓存的方式将读写数据整合为相同大小的逻辑页面,因而在代替I2C主机进行读写操作时无需关注真实的物理页面大小,从而能够同时兼容字节读写和不同大小物理页面的页面读写。
再进一步地,相比于字节传输或小页面传输的情况,本发明产生中断的频率会有所降低,从而能够提高I2C主机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I2C总线的一种典型应用的实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总线传输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3如图2所示装置中的核心处理单元的一种较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总线传输装置的配置操作的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总线传输装置的读操作的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总线传输装置的写操作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总线传输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总线传输装置包括:一本地总线单元、分别对应不同速率模式的若干线路数据单元、以及一核心处理单元。
本地总线单元通过例如PCI总线等串行或并行的传输速率不低于I2C总线的本地总线连接I2C主机。
对应每种速率模式的一个线路数据单元通过一路I2C总线与采用该速率模式的I2C设备相连,即,对应高速模式的高速线路数据单元通过一路I2C总线与采用高速模式的I2C设备、对应快速模式的快速线路数据单元通过一路I2C总线与采用快速模式的I2C设备、对应标准模式的标准线路数据单元通过一路I2C总线与采用标准模式的I2C设备。
核心处理单元在任一路I2C总线所挂接的任意I2C设备初始化时,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该I2C设备的配置命令以及该I2C设备的设备特征、并依据配置命令记录该I2C设备的设备特征,该设备特征至少包括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可选地,设备特征中还可以包括操作切换间隔以及物理页面大小和页面间隔等信息、且也可以同时予以记录。
在任意I2C设备的初始化完成、且核心处理单元完成对该I2C设备的设备特征的记录后,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装置即可实现I2C主机与I2C设备之间的读写操作,其中,由于不同的I2C设备可能支持不同大小的物理页面、或者可能不支持页面模式,因而在I2C主机侧将针对所有I2C设备的读写操作均统一为预定的逻辑页面,即I2C主机与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装置之间以预定大小的逻辑页面为单位进行交互;而由于各I2C设备所支持的物理页面大小、以及其是否支持页面模式是无法改变的,即,支持不同大小的物理页面、或不支持页面模式的I2C设备不能匹配逻辑页面,因而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装置与I2C设备之间以字节为单位进行交互。
也就是说,逻辑页面只有I2C主机和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装置能够识别,而I2C设备则无法识别。
具体说,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装置按照如下方式实现I2C主机与I2C设备之间的读写操作:
核心处理单元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一路I2C总线所挂接的任意I2C设备的读命令、及该读命令所对应的设备地址(即已记录的该I2C设备的设备地址)后,驱动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并以字节为单位从该I2C设备连续读取串行数据,并缓存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所读取到的数据,每当缓存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对该I2C设备的读取完成时,以中断上报的方式通知I2C主机,即可使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获取已缓存的读取到的连续数据;
核心处理单元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一路I2C总线所挂接的任意I2C设备的写命令、待写入的数据(一个逻辑页面)、及该写命令所对应的设备地址(即已记录的该I2C设备的设备地址)后,缓存接收自I2C主机的待写入的数据,每当缓存的待写入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针对该I2C设备的待写入的数据接收完成时,驱动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以字节为单位将待写入的数据串行写入该I2C设备,且每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后通过中断上报的方式通知I2C主机、以便于I2C主机继续下一个逻辑页面的写操作。
如此一来,由于核心处理单元按照I2C主机所配置的速率模式选择对应的一路I2C总线,然后驱动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代替I2C主机、并按照所配置的典型速率对I2C设备进行读写操作,因而能够对每路I2C总线所挂接的I2C设备分别采用对应的速率模式、而无需对所有I2C设备均采用最低速率模式,且对于采用相同速率模式的I2C设备也可采用不同的典型速率,能够避免支持高速率模式的I2C设备的传输速率受限、并使同一速率模式下的典型速率差异能够相互兼容。
当然,对于不同速率模式、不同的典型速率,I2C总线中SCL的时钟信号频率自然也就不同,由此,如图2所示的装置中还可以提供一个时钟合成单元,其在核心处理单元或者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其从核心处理单元处获知当前处理的I2C设备的典型速率)的控制下,依据参考时钟产生匹配不同速率模式、不同典型速率的时钟信号,并将产生的时钟信号提供给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具体如何实现时钟合成单元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本文就不再予以赘述。
而且,由于核心处理单元能够通过缓存的方式将读写数据整合为相同大小的逻辑页面,因而在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代替I2C主机进行读写操作时无需关注真实的物理页面大小,从而能够同时兼容字节读写和不同大小物理页面的页面读写,相应地,I2C主机也只关注逻辑页面、而非字节或物理页面,即,I2C主机的每个读命令/写命令均可以逻辑页面为单位;关于线路数据单元如何识别总线事件、以及进行读写操作,均属于已有技术,本文不再针对线路数据单元予以详述。
此外,相比于字节传输或小页面传输的情况,核心处理单元产生中断的频率有所降低,从而能够提高I2C主机的效率。
图3如图2所示装置中的核心处理单元的一种较佳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总线传输装置的核心处理单元可以包括:设备特征子单元、接口缓存、处理控制子单元、以及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
设备特征子单元中设置有设备特征表,设备特征表中针对每一I2C设备设置有一个对应的表项。
接口缓存用于存放I2C主机配置的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等待I2C主机获取的读取的数据、或来自I2C主机的待写入的数据,即接口缓存可看作是核心处理单元与I2C主机的缓存接口;可选地,I2C主机还可以将该I2C设备对应的物理页面大小和页面间隔存入至接口缓存。
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分别连接相应速率模式的线路数据单元,即,对应高速模式的高速缓冲区连接高速线路数据单元、对应快速模式的快速缓冲区连接快速线路数据单元、对应标准模式的标准缓冲区连接标准线路数据单元。
处理控制子单元在任意I2C设备初始化时,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该I2C设备的配置命令,并依据配置命令将I2C主机写入至接口缓存的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记录于设备特征子单元的对应表项中,如果该I2C设备支持页面模式写,则I2C主机还会将该I2C设备对应的物理页面大小和页面间隔写入至接口缓存,此时,也可以同时记录于设备特征子单元的对应表项中。
假设,设备特征表针对每一I2C设备的对应表项可以包括如下信息:第0比特表项有效位,0表示该表项无效、1表示该表项有效;第1~2比特表示设备所属模式,00表示高速模式、01表示快速模式、10表示标准模式、11保留;第3~8比特表示设备地址;第9~15比特表示物理页面长度(假设页面最长为128字节);第16~23比特表示页与页之间的页面间隔,粒度可根据需要调整(例如可为10000个写周期)。
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读命令、及该读命令对应的设备地址(即已记录于设备特征子单元的该I2C设备的设备地址)后,处理控制子单元驱动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以字节为单位从该I2C设备串行读取连续数据、并缓存于该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每当有任意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的数据达到I2C主机所识别的一个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读取数据完成时,将该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中缓存的数据移至接口缓存、并通过上报中断信号来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从接口缓存获取读取的数据;
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写命令、待写入的数据(一个逻辑页面)、及该读命令对应的设备地址(即已记录于设备特征子单元的该I2C设备的设备地址)后,待写入的数据被连续缓存至接口缓存,每当接口缓存中的数据达到预定I2C主机所识别的一个逻辑页面大小、或接收待写入的数据完成时,处理控制子单元将接口缓存中已达到I2C主机所识别的一个逻辑页面大小的数据移至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缓冲区中,并驱动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将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缓冲区中的待写入的数据以字节为单位串行写入至该I2C设备,且在每完成I2C主机所识别的一个逻辑页面数据的以字节为单位的写入后,处理控制子单元通过上报中断信号来通知I2C主机。
对于需要核心处理单元控制前述时钟合成单元的情况,可以由处理控制子单元依据当前所处理的速率模式、以及当前所处理的I2C设备的典型速率来执行所述的控制。
实际应用中,接口缓存、以及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分别设置为I2C主机所识别的一个预定逻辑页面的大小,例如32字节、64字节。这样,在读操作时,只要对应速率模式的缓冲区存满读取的数据,即表示读取的数据已缓存满I2C主机所识别的一个逻辑页面、并可移至接口缓存,I2C主机读取接口缓存中的所有数据即可实现一个逻辑页面的读取;而在写操作时,I2C主机只要将待写入数据写满接口缓存,即表示待写入的数据已缓存满一个逻辑页面、并可移至对应速率模式的缓冲区,从而简化了读写操作所需的软件设计。
另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3所示出的核心处理单元除了接口缓存之外,还包括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但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只是为了支持多种速率模式可以并行操作、而非必须。
例如,在对应高速模式的高速线路数据单元读取I2C设备的数据、并缓存于高速缓冲区的过程中,I2C主机还可以针对快速模式/标准模式的I2C设备向接口缓存写入待写入数据;接口缓存的待写入数据存满后,即可移至对应快速模式的快速线路数据单元/对应标准模式的接标准线路数据单元;然后,高速缓冲区中的读数据存满,即可移至接口缓存供I2C主机获取,同时,对应快速模式的快速线路数据单元/对应标准模式的接标准线路数据单元即可将快速缓冲区/标准模式的标准缓冲区中的数据向快速模式/标准模式的I2C设备写入,从而实现了多种速率模式的并行操作。
也就是说,核心处理单元只需要一个缓存即可,而非必须采用如图3所示的四个缓存。
此外,仍参见图3,为了便于处理控制子单元与I2C主机的交互,核心处理单元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接口命令寄存器、接口地址寄存器、接口模式寄存器、接口状态寄存器。
可供I2C主机写入和读取、处理控制子单元读取和写入的接口命令寄存器,用于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该I2C设备的配置命令、读命令、以及写命令。
例如,命令寄存器的宽度可设置为32比特,第0~1比特用于标识操作类型,00表示配置操作、01表示读操作,10表示写操作,11保留;第2~3比特用于表示配置操作所对应的I2C设备的速率模式,00表示高速模式、01表示快速模式、10表示标准模式、11保留;第8~13比特用于表示命令长度;第31比特用于表示命令使能位,启动命令时设为1,命令执行完后由处理控制子单元将该位清0,从而使I2C主机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通过对该位的读取即可获知已完成命令;其它比特位保留;
可供I2C主机写入、处理控制子单元读取的接口地址寄存器,用于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发送的I2C设备的设备地址。
例如,设备地址寄存器的宽度可设置为32比特,第0~15比特表示I2C设备的设备地址,第16~31比特表示I2C设备的E2PROM偏移地址。
可供处理控制子单元写入、I2C主机读取的接口状态寄存器,用于处理控制子单元向I2C主机告知中断信号所针对的速率模式、以及处理控制子单元当前所处理的速率模式。
例如,接口状态寄存器的宽度可设置为32比特,第0~3比特表示高速模式中断事件状态位;第4~7比特表示快速模式中断事件状态位;第8~11比特表示标准模式中断事件状态位;第12~14比特中,每位对应一种速率模式,为1表明该速率模式正在处理过程中。这样,处理控制子单元即可通过对接口状态寄存器的设置,使I2C主机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可通过接口状态寄存器获知该中断信号所对应的中断事件针对何种速率模式。
可供I2C主机写入、处理控制子单元读取的接口模式寄存器,用于I2C主机告知处理控制子单元需要屏蔽中断信号的速率模式。
例如,接口模式寄存器的宽度可以设置为32比特,第0~3比特表示高速模式的中断屏蔽位,第4~7比特表示快速模式的中断屏蔽位,第8~11比特表示标准模式的中断屏蔽位,其于比特保留;这样,在当前速率模式不需要产生中断信号时,I2C主机即可通过对接口模式寄存器的设置,使处理控制子单元屏蔽对应速率模式的中断信号。
当然,实际应用中,可任意设置供处理控制子单元与I2C主机交互的寄存器,但由于处理控制子单元可通过本地总线单元与I2C主机直接交互各种信息,因而设置寄存器也并非必须。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种总线传输装置的工作原理,下面,再结合I2C主机予以详细说明。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总线传输装置的配置操作的过程示意图。参见图4并结合图2和图3,总线传输装置针对每一I2C设备的配置操作主要包括如下过程:
S411,I2C主机准备对应I2C设备的设备特征。
本步骤中可选地,还可以由I2C主机配置总线传输装置的接口模式寄存器。
S412,I2C主机将I2C设备的设备特征写入至总线传输装置的接口缓存。
具体说,设备特征至少包括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进一步可以包括物理页面大小和页面间隔。
S413,I2C主机向总线传输装置中的接口命令寄存器写入配置命令。
S414,I2C主机等待总线传输装置完成S421~S424的配置相关操作,如果完成,则I2C主机结束配置操作过程,否则,I2C主机继续在S414等待。
S421,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读取命令寄存器中由I2C主机写入的命令、并解析。
S422,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判断解析得到的命令是否为配置命令,如果是则总线传输装置跳转至S423,否则,不属于本流程的处理范畴、跳转至其他操作过程(其他操作过程于后续分别予以说明)。
S423,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从接口缓存中读取由I2C主机写入的设备特征、并记录于设备特征子单元的对应表项中。
S424,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配置接口状态寄存器、并上报中断,然后总线传输装置结束配置操作过程。
在S424后,I2C主机即可接收到中断信号、并查询状态寄存器,从而获知总线传输装置完成S421~S424的配置相关操作。
至此,配置操作过程结束。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总线传输装置的读操作的过程示意图。参见图5并结合图2和图3,总线传输装置针对每一I2C设备的一个逻辑页面的读操作主要包括如下过程:
S511,I2C主机配置其需要读取数据的读命令。
S512,I2C主机向总线传输装置中的接口命令寄存器写入读命令、向总线传输装置中的设备地址寄存器写入需要读取的I2C设备的设备地址。
S513,I2C主机等待总线传输装置完成S521~S526的一个逻辑页面的读相关操作,如果完成,则I2C主机跳转至514,否则,I2C主机继续在S513等待。
S514,I2C主机从总线传输装置中的接口缓存以逻辑页面为单位读取数据,然后I2C主机结束读操作过程。
S521,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读取命令寄存器中由I2C主机写入的命令、并解析。
S522,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判断解析得到的命令是否为读命令,如果是则总线传输装置跳转至S523,否则,不属于本流程的处理范畴、跳转至其他操作过程(其他操作过程于其他流程中分别予以说明)。
S523,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从接口地址寄存其中读取由I2C主机写入的I2C设备的设备地址、并依据读取的设备地址在设备特征子单元中查找对应的设备特征,将包含设备地址的设备特征提供给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以供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读取数据。
S524,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将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所读取到的数据缓存至一个逻辑页面大小的对应的缓冲区中。
S525,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判断接口缓存是否为空,如果是,则跳转至S526,否则继续在S525等待。
S526,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将对应的缓冲区中存满的数据移至一个逻辑页面大小的接口缓存,设置接口状态寄存器、并向I2C主机上报中断,然后总线传输装置结束读操作过程。
在S526后,I2C主机即可接收到中断信号、并查询状态寄存器,从而获知总线传输装置完成S521~S526的一个逻辑页面的读相关操作、并利用S514以逻辑页面为单位读取数据。
至此,针对I2C主机所识别的一个逻辑页面的读操作过程结束,即,完成上述流程后,I2C主机即认为针对一个I2C设备的一个逻辑页面的读操作完成。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总线传输装置的写操作的过程示意图。参见图6并结合图2和图3,总线传输装置针对每一I2C设备的一个逻辑页面的写操作主要包括如下过程:
S611,I2C主机判断总线传输装置是否可执行写操作,如果是则跳转至S612,否则继续在S611等待。
本步骤之前,如果I2C主机已向总线传输装置写入一个逻辑页面的待写数据、且未收到总线传输装置完成该逻辑页面的写操作,则确定总线传输装置当前不可执行写操作,待总线传输装置已完成该逻辑页面的写操作后,即表示总线传输装置当前可执行写操作。
S612,I2C主机配置其需要写入的数据的写命令,并将待写入的数据写入至总线传输装置中一个逻辑页面大小的接口缓存。
S613,I2C主机向总线传输装置中的接口命令寄存器写入写命令、向总线传输装置中的设备地址寄存器写入需要写入的I2C设备的设备地址。
S614,I2C主机等待总线传输装置完成S621~S626的一个逻辑页面的写相关操作,如果完成,则I2C主机结束写操作过程,否则,I2C主机继续在S614等待。
S621,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读取命令寄存器中由I2C主机写入的命令、并解析。
S622,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判断解析得到的命令是否为写命令,如果是则总线传输装置跳转至S623,否则,不属于本流程的处理范畴、跳转至其他操作过程(其他操作过程于其他流程中分别予以说明)。
S623,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从接口地址寄存其中读取I2C设备的设备地址、并依据读取的设备地址在设备特征子单元中查找对应的设备特征。
S624,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将接口缓存中的待写入的数据移至一个逻辑页面大小的对应的缓冲区,以供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写入数据。
S625,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将包含设备地址的设备特征提供给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以及对应的缓冲区中的待写入的数据提供给线路数据单元,以供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向I2C设备写入数据。
S626,总线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控制子单元在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写完成后,设置接口状态寄存器、并向I2C主机上报中断,然后总线传输装置结束读操作过程。
在S626后,I2C主机即可接收到中断信号、并查询状态寄存器,从而获知总线传输装置完成S621~S626的一个逻辑页面的写相关操作。
至此,针对I2C主机所识别的一个逻辑页面的写操作过程结束,即,完成上述流程后,I2C主机即认为针对一个I2C设备的一个逻辑页面的写操作完成。
以上,是对本实施例中总线传输装置的详细说明。下面,再对本实施例中的总线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在设置分别对应不同速率模式的若干路I2C总线、对应每种速率模式的一路I2C总线挂接有采用该速率模式的I2C设备之后,本实施例中的总线传输方法包括:
配置操作的步骤,在任意I2C设备初始化时,通过本地总线接收I2C主机针对该I2C设备的配置命令以及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并依据配置命令记录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
读操作的步骤,在通过本地总线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读命令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通过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一路I2C总线,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从该I2C设备读取数据、供I2C主机获取;
写操作的步骤,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写命令、待写入的数据、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通过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一路I2C总线,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将待写入的数据写入该I2C设备。
对于同一个I2C设备来说,上述三个步骤中的配置操作的步骤要先于读操作的步骤和写操作的步骤,且读操作的步骤和写操作的步骤之间不存在固定顺序。
如此一来,由于上述方法按照I2C主机所配置的速率模式选择对应的一路I2C总线,然后代替I2C主机、并按照所配置的典型速率对I2C设备进行读写操作,因而能够对每路I2C总线所挂接的I2C设备分别采用对应的速率模式、而无需对所有I2C设备均采用最低速率模式,且对于采用相同速率模式的I2C设备也可采用不同的典型速率,能够避免支持高速率模式的I2C设备的传输速率受限、并使同一速率模式下的典型速率差异能够相互兼容。
此外,为了能够兼容字节读写和不同大小物理页面的页面读写:
在读操作的步骤中,可以缓存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以字节为单位所读取到的连续数据,每当缓存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读取数据完成时,再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获取读取的数据,例如,以中断上报的方式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获取读取的数据;
在写操作的步骤中,可以缓存来自I2C主机的待写入的连续数据(以逻辑页面为单位),每当缓存的待写入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接收待写入的数据完成时,在对应的一路I2C总线以字节为单位将该逻辑页面内的数据写入I2C设备,且每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后再通知I2C主机,例如,以中断上报的方式通知I2C主机已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
可选地,在配置操作的步骤中,还可以配置命令,记录I2C主机提供的I2C设备的操作切换间隔、物理页面大小、页面间隔。
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预先设置设备特征表、接口缓存、以及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这种情况下:
在配置操作的步骤中,每当任意I2C设备初始化时,均可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该I2C设备的配置命令,并依据配置命令将I2C主机写入至接口缓存中的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记录于设备特征表中;
在读操作的步骤中,每当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读命令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可通过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一路I2C总线,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从该I2C设备以字节为单位读取数据、并缓存于该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中,每当有任意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中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读取数据完成时,将该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中的数据移至接口缓存、并通过上报中断信号来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从接口缓存获取读取的数据;
在写操作的步骤中,每当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写命令、待写入的数据、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待写入的数据被连续缓存至接口缓存,每当接口缓存中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接收待写入的数据完成时,将接口缓存中已达到逻辑页面大小的数据移至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缓冲区中,并通过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一路I2C总线,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将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缓冲区中的待写入的数据以字节为单位写入至该I2C设备,且在每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后,通过上报中断信号来通知I2C主机。
其中,接口缓存、以及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分别设置为预定逻辑页面的大小,例如32字节、64字节。这样,在读操作时,只要对应速率模式的缓冲区存满读取的数据,即表示读取的数据已缓存满一个逻辑页面、并可移至接口缓存,I2C主机读取接口缓存中的所有数据即可实现一个逻辑页面的读取;而在写操作时,I2C主机只要将待写入数据写满接口缓存,即表示待写入的数据已缓存满一个逻辑页面、并可移至对应速率模式的缓冲区,从而简化了读写操作所需的软件设计。
另需要说明的是,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只是为了支持多种速率模式可以并行操作、而非必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总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总线传输装置包括:
一本地总线单元,其通过本地总线连接I2C主机;
分别对应不同速率模式的若干线路数据单元,各线路数据单元分别通过一路I2C总线与采用该速率模式的I2C设备相连;
核心处理单元,其在任意I2C设备初始化时,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该I2C设备的配置命令以及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并依据配置命令记录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读命令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驱动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从该I2C设备读取数据、供I2C主机获取;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写命令、待写入的数据、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驱动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将待写入的数据写入该I2C设备;
核心处理单元进一步缓存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以字节为单位所读取到的连续数据,每当缓存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读取数据完成时,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获取读取的数据;
核心处理单元进一步缓存来自I2C主机的待写入的连续数据,每当缓存的待写入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接收待写入的数据完成时,驱动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以字节为单位将该逻辑页面内的待写入的数据写入至I2C设备,且每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后通知I2C主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核心处理单元以中断上报的方式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获取读取的数据、以及通知I2C主机已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总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核心处理单元进一步依据配置命令,记录I2C主机提供的I2C设备的操作切换间隔、物理页面大小、页面间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总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核心处理单元包括:设备特征子单元、接口缓存、处理控制子单元、以及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其中,
在任意I2C设备初始化时,处理控制子单元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该I2C设备的配置命令,并依据配置命令将I2C主机写入至接口缓存的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记录于设备特征子单元;
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读命令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处理控制子单元驱动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以字节为单位从该I2C设备读取数据、并缓存于该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每当有任意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读取数据完成时,将该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中缓存的数据移至接口缓存、并通过上报中断信号来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从接口缓存获取读取的数据;
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写命令、待写入的数据、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待写入的数据被连续缓存至接口缓存,每当接口缓存中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接收待写入的数据完成时,处理控制子单元将接口缓存中已达到逻辑页面大小的数据移至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缓冲区中,并驱动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将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缓冲区中的待写入的数据以字节为单位写入至该I2C设备,且在每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后,处理控制子单元通过上报中断信号来通知I2C主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总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口缓存、以及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分别设置为预定逻辑页面的大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总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核心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
接口命令寄存器,用于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该I2C设备的配置命令、读命令、以及写命令;
接口地址寄存器,用于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发送的当前读命令或写命令所对应的设备地址;
接口状态寄存器,用于处理控制子单元向I2C主机告知中断信号所针对的速率模式、以及处理控制子单元当前所处理的速率模式;
接口模式寄存器,用于I2C主机告知处理控制子单元需要屏蔽中断信号的速率模式。
7.一种总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分别对应不同速率模式的若干路I2C总线,对应每种速率模式的一路I2C总线挂接有采用该速率模式的I2C设备,且该总线传输方法包括:
在任意I2C设备初始化时,通过本地总线接收I2C主机针对该I2C设备的配置命令以及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并依据配置命令记录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
在通过本地总线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读命令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通过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一路I2C总线,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从该I2C设备读取数据、供I2C主机获取;
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写命令、待写入的数据、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通过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一路I2C总线,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将待写入的数据写入该I2C设备;
该总线传输方法进一步缓存对应的线路数据单元以字节为单位所读取到的连续数据,每当缓存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读取数据完成时,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获取读取的数据;
该总线传输方法进一步缓存来自I2C主机的待写入的连续数据,每当缓存的待写入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接收待写入的数据完成时,在对应的一路I2C总线以字节为单位将该逻辑页面内的数据写入I2C设备,且每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后通知I2C主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总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总线传输方法以中断上报的方式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获取读取的数据、以及通知I2C主机已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总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总线传输方法预先设置设备特征表、接口缓存、以及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
在任意I2C设备初始化时,该总线传输方法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该I2C设备的配置命令,并依据配置命令将I2C主机写入至接口缓存中的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典型速率、设备地址记录于设备特征表中;
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读命令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该总线传输方法通过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一路I2C总线,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从该I2C设备以字节为单位读取数据、并缓存于该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中,每当有任意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中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读取数据完成时,将该速率模式对应的缓冲区中的数据移至接口缓存、并通过上报中断信号来通知I2C主机以逻辑页面为单位从接口缓存获取读取的数据;
在通过本地总线单元接收I2C主机针对任意I2C设备的写命令、待写入的数据、及对应的设备地址后,待写入的数据被连续缓存至接口缓存,每当接口缓存中的数据达到预定逻辑页面大小、或接收待写入的数据完成时,该总线传输方法将接口缓存中已达到逻辑页面大小的数据移至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缓冲区中,并通过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一路I2C总线,按照该I2C设备的典型速率和设备地址将该I2C设备的速率模式所对应的缓冲区中的待写入的数据以字节为单位写入至该I2C设备,且在每完成一个逻辑页面的写入后,通过上报中断信号来通知I2C主机。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总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接口缓存、以及分别对应每一速率模式的缓冲区,分别设置为预定逻辑页面的大小。
CN201010238992.3A 2010-07-26 2010-07-26 总线传输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392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8992.3A CN102339263B (zh) 2010-07-26 2010-07-26 总线传输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8992.3A CN102339263B (zh) 2010-07-26 2010-07-26 总线传输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9263A CN102339263A (zh) 2012-02-01
CN102339263B true CN102339263B (zh) 2014-06-11

Family

ID=45515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899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39263B (zh) 2010-07-26 2010-07-26 总线传输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92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9213B (zh) * 2013-12-18 2017-07-14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Flash在线升级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79462A (zh) * 2014-12-22 2015-04-29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模块的i2c双字节上报方法
CN105205023B (zh) * 2015-10-13 2018-04-0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2c总线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57101Y (zh) * 2003-09-02 2004-11-17 实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显示传输速率的逻辑分析装置
CN101551787A (zh) * 2009-02-25 2009-10-07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通讯中自适应数据传输的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55070A1 (en) * 2003-06-12 2004-12-16 Larson Thane M.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router for supporting independent transmission rat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57101Y (zh) * 2003-09-02 2004-11-17 实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显示传输速率的逻辑分析装置
CN101551787A (zh) * 2009-02-25 2009-10-07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通讯中自适应数据传输的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9263A (zh) 201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64703B1 (en) A system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multiple data buffers of a data retain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
EP2245545B1 (en) Providing indirect data addressing for a control block at a channel subsystem of an i/o processing system
CN100416536C (zh) 10位寻址模式i2c控制器访问大容量存储器的方法
JP546789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デバッグ装置、デバッグ方法
CN102591837A (zh) 对通用串行总线(usb)挂起和恢复操作的增强
US7707321B2 (en) Chained DMA for low-power extended USB flash device without polling
JP5347019B2 (ja) キャッシュメモリ装置、キャッシュメモリ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US8266371B2 (en) Non-volatile storage device, host device, non-volatile storage system, data record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3226525B (zh) 存储器装置、计算装置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2339263B (zh) 总线传输装置和方法
CN104731746A (zh) 设备控制器装置
CN101876956B (zh) Sd卡的文件存取方法及装置
EP1820110B1 (en) Multimedia card interface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apparatus
CN102567272B (zh) 一种提高spi接口电路工作频率的方法
CN114968099A (zh) 一种访问nvm的方法及nvm控制器
KR20010050881A (ko) 캐시 메모리의 제어 방법, 컴퓨터 시스템, 하드 디스크드라이브 장치 및 하드 디스크 제어 장치
KR100579203B1 (ko) 능률화된 ata 장치 초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12764669A (zh) 用于存储控制器的加速器
CN102789424A (zh) 基于fpga的外扩ddr2的读写方法及基于fpga的外扩ddr2颗粒存储器
CN104346310B (zh) 一种高性能i2c从机数据交换电路及方法
KR101222108B1 (ko) I2c 버스 프로토콜 기반의 직렬 클럭 버스 스위칭을 이용한 개별 또는 동시 접근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13338708U (zh) 一种控制部件及存储设备
CN208077160U (zh) 基于spi模式的sd卡驱动器
CN107273314A (zh) 嵌入式多媒体芯片数据读取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0365559C (zh) 在主机和硬盘驱动器之间共享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