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8057A - 制冷压缩膨胀机 - Google Patents

制冷压缩膨胀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8057A
CN102338057A CN2010102362282A CN201010236228A CN102338057A CN 102338057 A CN102338057 A CN 102338057A CN 2010102362282 A CN2010102362282 A CN 2010102362282A CN 201010236228 A CN201010236228 A CN 201010236228A CN 102338057 A CN102338057 A CN 102338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valve
piston
conversion cylinder
com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62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学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2362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380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38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80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冷压缩膨胀机,该机由油泵、气——液能转换缸、气路换向控制阀、换向阀等组成。工作原理:油泵开始工作时,气路换向控制阀和换向阀使油泵产生的液压油交替进入气——液能转换缸左、右液压油腔,并将冷却后的高压气体引入膨胀腔膨胀做功,共同推动活塞左、右运动压缩压缩腔中的气体;将气体排入冷却器;在冷却器内放热降温,并经回热器和节流阀进一步降温、降压液化后进入蒸发器,吸热蒸发制冷;产生的蒸汽又被吸入气——液能转换缸。由于采用液压泵产生液压油,可很容易的获得高的压缩压力,而通过气——液能转换器实现对二氧化碳气体的压缩;气体的泄露很少、输气效率高。

Description

制冷压缩膨胀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人类对保护臭氧层和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重视,使二氧化碳这种对环境友好的制冷剂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这种制冷系统也存在着不足,二氧化碳气体必须在140巴的压力下才能充分制冷。为此,需要能承受高压的压缩机。而且由于节流损失大,传统的二氧化碳制冷系统难以达到高的制冷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压缩膨胀机,该机采用液压泵产生动力,靠液压实现对二氧化碳气体的压缩;可很容易的获得高的压缩压力,并且具有膨胀机的功能,以代替节流阀而减少节流损失,获得高效率。
本发明的结构由油泵、油箱、换向阀、气——液能转换缸、冷却器、回热器、蒸发器、气路换向控制阀、节流阀等组成。其中的气——液能转换缸的缸体用两个隔板分成三段,活塞由一个中间活塞(中间活塞两侧各有一个活塞控制段)和两个端活塞组成;活塞与隔板将气——液能转换缸分成左右对称的六个腔,分别为两个液压油腔、两个膨胀腔和两个压缩腔。在液压油腔隔板侧制有两个控制腔,用于与活塞控制段配合,控制换向阀自动换向;控制腔接控制油路,控制油路设单向阀和换向阀控制阀,以保证换向阀有确定的两个位置。在隔板上还制有可滑动的膨胀控制阀,该阀两端通过管路与气路换向控制阀和压缩腔相通,用于控制气体进入膨胀腔的量和膨胀开始的时间;气路换向控制阀与换向阀阀芯连在一起,同时动作;工作介质为二氧化碳。
工作原理:油泵开始工作时,气路换向控制阀和换向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左位;油泵产生的液压油通过换向阀进入气——液能转换缸左边的液压油腔,推动活塞向右运动,同时经冷却器冷却的高压气体通过气路换向控制阀和膨胀控制阀进入右膨胀腔,与液压油一起推动活塞向右运动,压缩右压缩腔中的气体。当右压缩腔中的压力大于冷却器内的压力时,单向阀打开,压缩腔中的气体排入冷却器,在冷却器中放热冷却。此时右压缩腔中的压力使膨胀控制阀关闭;进入右膨胀腔内的气体膨胀做功降压。降压后的气体经回热器和节流阀进一步降温、降压液化后进入蒸发器吸热蒸发制冷。产生的蒸汽被吸入气——液能转换缸的左压缩腔。当气——液能转换缸的右压缩腔的气体被排除,活塞控制段进入右控制腔时,控制腔压力急剧增大;液压油通过控制管路使换向阀换向,处于右位;油泵产生的液压油通过换向阀进入气——液能转换缸右液压油腔,推动活塞向左运动压缩左压缩腔中的气体,同时经冷却器冷却的高压气体通过气路换向控制阀和膨胀控制阀进入左膨胀腔,与液压油一起推动活塞向左运动压缩左压缩腔中的气体;通过单向阀进入冷却器。活塞控制段进入左控制腔时,控制腔压力急剧增大;液压油通过控制管路使换向阀控制阀处于右位,换向阀中的控制油流回油箱,压力消失;换向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左位,实现自动换向。由于制冷压缩膨胀机采用液压泵产生液压油,可很容易的获得高的压力,而通过气——液能转换缸实现对二氧化碳气体的压缩;气体的泄露很少、具有更高的输气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是制冷压缩膨胀机结构图,图中:1油箱、2油泵、3换向阀控制油路、4单向阀、5膨胀控制阀控制管路、6气——液能转换缸体、7弹簧、8膨胀控制阀、9端活塞、10缸盖、11液压油腔、12活塞控制段、13中间活塞、14冷却器、15膨胀腔、16压缩腔、17气路换向控制阀、18换向阀控制阀、19回热器、20节流阀、21蒸发器、22隔板、23控制腔、24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制冷压缩膨胀机中的油泵(2)换向阀(24)、气——液能转换缸(6)、冷却器(14)、气路换向控制阀(17)、回热器(19)、节流阀(20)蒸发器(21)用管路依次联结,系统中的工作介质为二氧化碳。

Claims (3)

1.一种制冷压缩膨胀机,其特征是:制冷压缩膨胀机由油泵、气——液能转换缸、换向阀、气路换向控制阀组成;其中的气——液能转换缸的缸体用两个隔板分成三段,活塞由一个中间活塞和两个端活塞组成;活塞与隔板将气——液转换缸分成左右对称的六个腔,分别为两个液压油腔、两个膨胀腔和两个压缩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缩膨胀机,其特征在于:气——液能转换缸中间活塞两侧各有一个活塞控制段,在液压油腔隔板侧制有两个控制腔,用于与活塞控制段配合,控制换向阀自动换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缩膨胀机,其特征在于:在气——液能转换缸隔板上制有可滑动的膨胀控制阀,该阀两端通过管路与气路换向控制阀和压缩腔相通。
CN2010102362282A 2010-07-26 2010-07-26 制冷压缩膨胀机 Pending CN1023380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62282A CN102338057A (zh) 2010-07-26 2010-07-26 制冷压缩膨胀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62282A CN102338057A (zh) 2010-07-26 2010-07-26 制冷压缩膨胀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8057A true CN102338057A (zh) 2012-02-01

Family

ID=45513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62282A Pending CN102338057A (zh) 2010-07-26 2010-07-26 制冷压缩膨胀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805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7504A (zh) * 2015-10-19 2016-01-20 山西杉大科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双对式co2热泵压缩膨胀装置
CN112324512A (zh) * 2020-11-13 2021-02-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称膨胀机
CN113530781A (zh) * 2021-08-05 2021-10-22 长沙领英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压快速流体充装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7504A (zh) * 2015-10-19 2016-01-20 山西杉大科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双对式co2热泵压缩膨胀装置
CN105257504B (zh) * 2015-10-19 2018-01-19 山西杉大科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双对式co2热泵压缩膨胀装置
CN112324512A (zh) * 2020-11-13 2021-02-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称膨胀机
CN112324512B (zh) * 2020-11-13 2021-08-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称膨胀机
CN113530781A (zh) * 2021-08-05 2021-10-22 长沙领英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压快速流体充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9589C (zh) 一种带喷射器的小型节流低温制冷机循环系统
CN103954061B (zh) 一种喷射器过冷增效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循环系统
CN202254464U (zh) 跨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制冷系统
CN104929706A (zh) 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CN106016821A (zh) 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吸收式热泵
CN103759449B (zh) 双喷射器增效的两级蒸气压缩式循环系统
CN106247674B (zh) 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吸收式热泵
CN202177255U (zh) 一种基于喷射器的涡流管制冷系统
CN107940790A (zh) 一种混合循环低温制冷机
CN102901259A (zh) 双机双级压缩冷冻机组
CN201794738U (zh) 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压缩膨胀机
CN102338057A (zh) 制冷压缩膨胀机
US20130091884A1 (en) Heat Powered Reciprocating Piston Engine
CN202885326U (zh) 双机双级压缩冷冻机组
CN202221181U (zh) 变排量压缩膨胀机
CN211451439U (zh) 跨临界二氧化碳双级压缩制冷和除霜系统
WO2023051800A1 (zh) 气态二氧化碳冷媒无油增压机及二氧化碳冷媒用于制冷或制热时的循环系统和方法
CN111174455B (zh) 跨临界二氧化碳双级压缩制冷和除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5352213A (zh) 蒸汽与空气复叠式制冷系统
CN213984106U (zh)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空调系统
CN201935468U (zh) 压缩膨胀机二氧化碳制冷系统
CN207674762U (zh) 基于双级热泵和复叠循环制取医学上低温环境的耦合系统
CN102809253B (zh) 两相流膨胀机
CN201837133U (zh) 冰箱二氧化碳制冷系统
CN202141246U (zh) 全膨胀制冷压缩膨胀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