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1912B - 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多个硬盘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多个硬盘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1912B
CN102331912B CN201110268394.5A CN201110268394A CN102331912B CN 102331912 B CN102331912 B CN 102331912B CN 201110268394 A CN201110268394 A CN 201110268394A CN 102331912 B CN102331912 B CN 1023319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hard disk
interface
mai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83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1912A (zh
Inventor
王志谦
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683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319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31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1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1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1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多个硬盘的方法和设备。其中,装配设备获取待连接到所述主机的预定数量的硬盘;将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的部分或全部硬盘通过主机上与所述硬盘相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检测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是否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当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将所述剩余硬盘通过主机总线适配器(HBA)连接到所述主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尽量使用主机的主板硬盘接口来连接硬盘,从而减少HBA的使用数量,降低了连接成本及功耗,且由于主板硬盘接口直接连接了部分硬盘,降低了HBA对主机I/O访问的影响,进而提升主机工作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多个硬盘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在主机上连接多个硬盘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一台主机上连接多个硬盘一般采取两种方式:
(a)将全部待连接硬盘通过多个主机总线适配器(HBA)连接至主机上。由于其使用多个HBA,连接成本较高且功耗大。
(b)将全部待连接硬盘连接至一块扩展芯片上,再将该块扩展芯片通过HBA连接至主机。由于其仅通过一个HBA连接全部硬盘,但HBA处理性能较低,硬盘的性能无法发挥,使得HBA成为主机输入/输出(I/O)访问的瓶颈。
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多个硬盘连接至一台主机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一台主机上连接多个硬盘的方法和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硬盘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待连接到所述主机的预定数量的硬盘;
b将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的部分或全部硬盘通过主机上与所述硬盘相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
c检测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是否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
d当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将所述剩余硬盘通过主机总线适配器(HBA)连接到所述主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硬盘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待连接到所述主机的预定数量的硬盘;
第一连接装置,用于将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的部分或全部硬盘通过主机上与所述硬盘相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是否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
第二连接装置,用于当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将所述剩余硬盘通过主机总线适配器(HBA)连接到所述主机。
如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优先使用主机的主板硬盘接口来连接硬盘,从而减少HBA的使用数量,降低了连接成本及功耗,且由于主板硬盘接口直接连接了部分硬盘,降低了HBA对主机I/0访问的影响,进而提升主机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在主机上连接硬盘的设备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在主机上连接硬盘的示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在主机上连接硬盘的设备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用于在主机上连接硬盘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在主机上连接硬盘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所述主机意指计算机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通常包括CPU、内存、硬盘、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如USB控制器、显卡、网卡、声卡等等。通常,主机自身已经是一台能够独立运行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有专门用途的计算机通常只有主机,没有其他外设。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在主机上连接硬盘的设备示意图。装配设备1包括获取装置11、第一连接装置12、检测装置13和第二连接装置14。在此,装配设备1还可包括机器手等智能化机械装置15,通过控制机器手来自动地将硬盘连接到主机上,以实现该主机的定制装配。在此,由于硬盘的接口和主机上提供的用于连接硬盘的接口均为标准化的接口,因此为通过控制智能化机械装置来实现硬盘与主机的自动连接提供了可能。
以下参照图1来对该设备的操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地,获取装置11获取待连接到所述主机的预定数量的硬盘。其中,获取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应主机定制装配事件的触发,从硬盘库中获得该预定数量的待连接硬盘。例如,第三方设备通过约定的通信方式向装配设备1发送为主机M1进行硬盘装配的请求消息,获取装置11通过实时监听的方式来获取来自该第三方设备的请求消息,并据此按照预定的执行程序,控制机械装置15从硬盘库中获得预定数量的硬盘,以用于将该等硬盘连接至主机M1。
-按照预定的周期,从该硬盘库中取得该预定数量的待连接硬盘。例如,获取装置11按照预定的周期,通过控制机械装置15从硬盘库中预取该预定数量的硬盘,以备用于连接到需定制装配的主机M1上。
在此,所述硬盘库包括用于存放硬盘的物理硬盘架、硬盘堆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获取硬盘的方式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获取硬盘的方式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随后,第一连接装置12将预定数量的硬盘中的部分或全部硬盘通过主机上与所述硬盘相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具体地,第一连接装置12例如通过调用该主机提供的硬件应用编程接口(API)获取该主机的主板上主板硬盘接口的数量,并据此确定可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主机的硬盘数量,其中一个主板硬盘接口只能够连接一块硬盘,然后,利用约定的通信方式发送控制信号至机械装置15,以控制机械装置15将预定数量的待连接硬盘中的部分或全部硬盘连接到该等主板硬盘接口。其中,所述约定的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同步总线通信、异步总线通信等。
在一示例中,主机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6个,而待连接的硬盘数量为4块,则第一连接装置12将把全部4块硬盘分别连接到其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上。
在另一示例中,如图2所示,主机201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4个,而待连接的硬盘205-214数量为10块,则第一连接装置12将该10块硬盘中的4块硬盘205-208分别连接到其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确定可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至主机的硬盘的方式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确定可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至主机的硬盘的方式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接着,检测装置13检测所述预定数量的待连接硬盘中是否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具体地,在第一连接装置12完成通过主板硬盘接口将部分或全部待连接硬盘连接到该主机后,检测装置13将检测尚未能够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该主机的剩余的待连接硬盘。其中,所述检测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连接装置12通过约定的通信方式向检测装置13发送已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主机的硬盘信息,检测装置13据此获得剩余的待连接硬盘。
-检测装置13通过主机提供的硬件应用编程接口(API)获取该主机已通过其主板硬盘接口连接的硬盘信息,并据此获得剩余的待连接硬盘。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检测剩余硬盘的方式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检测剩余硬盘的方式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随后,当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时,第二连接装置14将所述剩余硬盘通过HBA连接到所述主机。其中,所述HBA意指在主机和存储设备间提供I/O处理和物理连接的电路板和/或集成电路适配器。具体地,检测装置13检测尚未连接到主机的剩余的待连接硬盘,则第二连接装置14例如利用约定的通信方式发送控制信号至机械装置15,以控制机械装置15将该等剩余的待连接硬盘连接到HBA,其中,该HBA通过主机的主板上的外设组件互连(PCI)扩展槽连接到该主机,由此将该等剩余的待连接硬盘连接到该主机。其中,所述约定的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同步总线通信、异步总线通信等。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存在待连接的10块硬盘205-214,第一连接装置12已将其中4块硬盘205-208通过主机201的主板204上的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该主机;检测装置13检测尚未连接的剩余硬盘为209-214;若此,第二连接装置14利用约定的通信方式发送控制信号至机械装置15,以控制机械装置15将该等剩余的硬盘连接到HBA202上,其中,HBA202通过主板204上的PCI扩展槽203连接到主机201,以实现所有10块硬盘与该主机的连接。其中,所述约定的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同步总线通信、异步总线通信等。
优选地,接上例,HBA202可通过主机201的主板204上的PCIe扩展槽与该主机相连接。其中,所述PCIe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它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由此,将连接该等剩余硬盘的HBA通过PCIe扩展槽连接到主机,可提高该主机的I/O访问速度。
优选地,第二连接装置14可首先将该等剩余硬盘连接到硬盘背板,然后再将该硬盘背板连接到该HBA,以实现该等剩余硬盘与HBA的连接。其中,所述硬盘背板包括如下作用:
-固定硬盘;
-为各硬盘统一供电;
-为各硬盘提供统一的HBA连接接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将硬盘通过HBA连接至主机的方式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将硬盘通过HBA连接至主机的方式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优选地,获取装置11、第一连接装置12、检测装置13和第二连接装置14之间是持续不断地工作。具体地,获取装置11持续地获取待连接到所述主机的预定数量的硬盘;随后,第一连接装置12也持续地将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的部分或全部硬盘通过主机上与所述硬盘相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接着,检测装置13也持续地检测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是否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随后,第二连接装置14也持续地在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时,将所述剩余硬盘通过主机总线适配器(HBA)连接到所述主机;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持续”是指各装置分别不断进行待连接硬盘的获取、将部分或全部待连接硬盘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主机、检测尚未连接到主机的剩余硬盘、以及将剩余硬盘通过HBA连接到主机,直至满足预定停止条件,例如获取装置11在较长时间内停止待连接硬盘的获取。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在主机上连接硬盘的设备示意图,其中,第一连接装置12’包括接口信息获取单元121’、硬盘确定单元122’和硬盘连接单元123’。在此,图3中所示装置11’、13’和14’与前面参照图1所描述的装置11、13和14的内容相同,为简明起见,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而不做赘述。
以下参照图3来对该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地,接口信息获取单元121’通过调用该主机提供的硬件应用编程接口(API)获取该主机上的主板硬盘接口信息,所述主板硬盘接口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该主机上的主板硬盘接口的数量;
-该主机上已被占用的主板硬盘接口的数量;
-该主机上需要预留以备将来使用的主板硬盘接口的数量。
接着,硬盘确定单元122’根据接口信息获取单元121’获得的主板硬盘接口信息,在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确定可通过所述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的硬盘;随后,硬盘连接单元123’将硬盘确定单元122’所确定的硬盘通过所述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
在一个示例中,接口信息获取单元121’获得的主板硬盘接口信息示出该主机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8个,其中,已经被占用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2个,需要预留以备将来使用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2个,即当前可用来连接硬盘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4(=8-2-2)个;接着,硬盘确定单元122’据此确定可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该主机的硬盘数量为4块,并从待连接的12块硬盘中选择连接到主板硬盘接口的4块硬盘;随后,硬盘连接单元123’将硬盘确定单元122’所选择的4块硬盘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该主机。
优选地,硬盘确定单元122’还可根据所述主板硬盘接口信息,并结合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各硬盘的硬盘类型,确定适合于通过所述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的硬盘。
在此,所述硬盘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IDE接口硬盘,其为在个人电脑(PC)上早期广泛使用的硬盘,其工作时CPU的占用率较高且数据传输速率低,性能相对应其他硬盘类型较差;
-SATA接口硬盘,其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数据传输速率高且可靠性较好,已代替IDE接口硬盘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
-SCSI接口硬盘,其在服务器上广泛应用,其数据传输速率高;
-SAS接口硬盘,其也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
-光纤通道硬盘,其适用于多硬盘系统环境,能满足高端工作站、服务器、海量存储子网络和点对点连接进行双向、串行数据通讯等系统对高数据传输率的要求。
在此,所述主板硬盘接口包括但不限于:
-IDE硬盘接口;
-SATA硬盘接口;
-SCSI硬盘接口;
-SAS硬盘接口;
-光纤通道硬盘接口。
其中,不同类型的硬盘可与其对应类型的主板硬盘接口相连接,例如若硬盘为IDE接口硬盘,则与其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为IDE硬盘接口;若硬盘为SCSI接口硬盘,则与其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为SCSI硬盘接口。同时,新型硬盘接口也可以向下兼容来连接已有类型的接口硬盘,例如,SATA硬盘接口可以连接SATA接口硬盘,也可以向下兼容连接IDE接口硬盘,但IDE硬盘接口不能连接SATA接口硬盘。
在一示例中,主机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6个且均为IDE硬盘接口,并且存在8块待连接的硬盘,其中包括3块IDE接口硬盘,5块SATA接口硬盘,由于IDE硬盘接口只能连接IDE接口硬盘,由此硬盘确定单元122’确定适合于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主机的硬盘为该3块IDE接口硬盘。
在又一示例中,主机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6个且均为SATA硬盘接口,并且存在6块待连接的硬盘,其中包括2块IDE接口硬盘,4块SATA接口硬盘,由于SATA硬盘接口可以连接SATA接口硬盘也可以连接IDE接口硬盘,由此硬盘确定单元122’确定适合于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主机的硬盘为该全部6块硬盘。
在再一示例中,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6个,其中包括3个SATA硬盘接口,3个IDE硬盘接口,并且存在8块待连接的硬盘且均为SATA接口硬盘,由于IDE硬盘接口不能连接SATA接口硬盘,由此硬盘确定单元122’确定适合于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主机的硬盘为该8块待连接硬盘中的3块硬盘。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确定适合于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主机的硬盘的方式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确定适合于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主机的硬盘的方式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在主机上连接硬盘的方法流程图。在此,装配设备1还可包括机器手臂等机械装置,其用于机械地将硬盘连接到主机上,以实现该主机的定制装配。在此,由于硬盘的接口和主机上提供的用于连接硬盘的接口均为标准化的接口,因此为通过机械控制来实现硬盘与主机的连接提供了可能。
以下参照图4来对该设备的操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地,在步骤S1中,装配设备1获取待连接到所述主机的预定数量的硬盘。其中,获取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应主机定制装配事件的触发,从硬盘库中获得该预定数量的待连接硬盘。例如,第三方设备通过约定的通信方式向装配设备1发送为主机M1进行硬盘装配的请求消息,在步骤S1中,装配设备1通过实时监听的方式来获取来自该第三方设备的请求消息,并据此按照预定的执行程序,控制机械装置从硬盘库中获得预定数量的硬盘,以用于将该等硬盘连接至主机M1。
-按照预定的周期,从该硬盘库中取得该预定数量的待连接硬盘。例如,在步骤S1中,装配设备1按照预定的周期,通过控制机械装置从硬盘库中预取该预定数量的硬盘,以备用于连接到需定制装配的主机M1上。
在此,所述硬盘库包括用于存放硬盘的物理硬盘架、硬盘堆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获取硬盘的方式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获取硬盘的方式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随后,在步骤S2中,装配设备1将预定数量的硬盘中的部分或全部硬盘通过主机上与所述硬盘相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具体地,在步骤S2中,装配设备1例如通过调用该主机提供的硬件应用编程接口(API)获取该主机的主板上主板硬盘接口的数量,并据此确定可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主机的硬盘数量,其中一个主板硬盘接口只能够连接一块硬盘,然后,利用约定的通信方式发送控制信号至机械装置,以控制机械装置将预定数量的待连接硬盘中的部分或全部硬盘连接到该等主板硬盘接口。其中,所述约定的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同步总线通信、异步总线通信等。
在一示例中,主机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6个,而待连接的硬盘数量为4块,则在步骤S2中,装配设备1将把全部4块硬盘分别连接到其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上。
在另一示例中,如图2所示,主机201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4个,而待连接的硬盘205-214数量为10块,则在步骤S2中,装配设备1将该10块硬盘中的4块硬盘205-208分别连接到其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确定可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至主机的硬盘的方式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确定可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至主机的硬盘的方式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接着,在步骤S3中,装配设备1检测所述预定数量的待连接硬盘中是否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具体地,在装配设备1完成通过主板硬盘接口将部分或全部待连接硬盘连接到该主机后,在步骤S3中,装配设备1将检测尚未能够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该主机的剩余的待连接硬盘。其中,所述检测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在步骤S3中,装配设备1根据其在步骤S3中获得的已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主机的硬盘信息,获得剩余的待连接硬盘。
-在步骤S3中,装配设备1通过主机提供的硬件应用编程接口(API)获取该主机已通过其主板硬盘接口连接的硬盘信息,并据此获得剩余的待连接硬盘。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检测剩余硬盘的方式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检测剩余硬盘的方式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随后,当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时,在步骤S4中,装配设备1将所述剩余硬盘通过HBA连接到所述主机。其中,所述HBA意指在主机和存储设备间提供I/O处理和物理连接的电路板和/或集成电路适配器。具体地,在步骤S3中,装配设备1检测尚未连接到主机的剩余的待连接硬盘,则在步骤S4中,装配设备1例如利用约定的通信方式发送控制信号至机械装置,以控制机械装置将该等剩余的待连接硬盘连接到HBA,其中,该HBA通过主机的主板上的外设组件互连(PCI)扩展槽连接到该主机,由此将该等剩余的待连接硬盘连接到该主机。其中,所述约定的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同步总线通信、异步总线通信等。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存在待连接的10块硬盘205-214,在步骤S2中,装配设备1已将其中4块硬盘205-208通过主机201的主板204上的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该主机;在步骤S3中,装配设备1检测尚未连接的剩余硬盘为209-214;若此,在步骤S4中,装配设备1利用约定的通信方式发送控制信号至机械装置,以控制机械装置将该等剩余的硬盘连接到HBA202上,其中,HBA202通过主板204上的PCI扩展槽203连接到主机201,以实现所有10块硬盘与该主机的连接。其中,所述约定的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同步总线通信、异步总线通信等。
优选地,接上例,HBA202可通过主机201的主板204上的PCIe扩展槽与该主机相连接。其中,所述PCIe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它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由此,将连接该等剩余硬盘的HBA通过PCIe扩展槽连接到主机,可提高该主机的I/O访问速度。
优选地,在步骤S4中,装配设备1可首先将该等剩余硬盘连接到硬盘背板,然后再将该硬盘背板连接到该HBA,以实现该等剩余硬盘与HBA的连接。其中,所述硬盘背板包括如下作用:
-固定硬盘;
-为各硬盘统一供电;
-为各硬盘提供统一的HBA连接接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将硬盘通过HBA连接至主机的方式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将硬盘通过HBA连接至主机的方式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优选地,上述各步骤之间是持续不断地工作。具体地,在步骤S1中,装配设备1持续地获取待连接到所述主机的预定数量的硬盘;随后,在步骤S2中,装配设备1也持续地将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的部分或全部硬盘通过主机上与所述硬盘相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接着,在步骤S3中,装配设备1也持续地检测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是否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随后,在步骤S4中,装配设备1也持续地在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时,将所述剩余硬盘通过主机总线适配器(HBA)连接到所述主机;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持续”是指各步骤分别不断进行待连接硬盘的获取、将部分或全部待连接硬盘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主机、检测尚未连接到主机的剩余硬盘、以及将剩余硬盘通过HBA连接到主机,直至满足预定停止条件,例如装配设备1在较长时间内停止待连接硬盘的获取。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在主机上连接硬盘的方法流程图,其中,步骤S2包括步骤S21’、步骤S22’和步骤S23’。在此,图5中所示步骤S1’、S3’和S4’与前面参照图4所描述的步骤S1、S3和S4的内容相同,为简明起见,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而不做赘述。
以下参照图5来对该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地,在步骤S21’中,装配设备1通过调用该主机提供的硬件应用编程接口(API)获取该主机上的主板硬盘接口信息,所述主板硬盘接口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该主机上的主板硬盘接口的数量;
-该主机上已被占用的主板硬盘接口的数量;
-该主机上需要预留以备将来使用的主板硬盘接口的数量。
接着,在步骤S22’中,装配设备1根据其在步骤S21’中获得的主板硬盘接口信息,在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确定可通过所述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的硬盘;随后,在步骤S23’中,装配设备1将其在步骤S22’中所确定的硬盘通过所述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
在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21’中,装配设备1获得的主板硬盘接口信息示出该主机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8个,其中,已经被占用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2个,需要预留以备将来使用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2个,即当前可用来连接硬盘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4(=8-2-2)个;接着,在步骤S22’中,装配设备1据此确定可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该主机的硬盘数量为4块,并从待连接的12块硬盘中选择连接到主板硬盘接口的4块硬盘;随后,在步骤S23’中,装配设备1将其在步骤S22’中所选择的4块硬盘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该主机。
优选地,在步骤S22’中,装配设备1还可根据所述主板硬盘接口信息,并结合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各硬盘的硬盘类型,确定适合于通过所述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的硬盘。
在此,所述硬盘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IDE接口硬盘,其为在个人电脑(PC)上早期广泛使用的硬盘,其工作时CPU的占用率较高且数据传输速率低,性能相对应其他硬盘类型较差;
-SATA接口硬盘,其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数据传输速率高且可靠性较好,已代替IDE接口硬盘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
-SCSI接口硬盘,其在服务器上广泛应用,其数据传输速率高;
-SAS接口硬盘,其也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
-光纤通道硬盘,其适用于多硬盘系统环境,能满足高端工作站、服务器、海量存储子网络和点对点连接进行双向、串行数据通讯等系统对高数据传输率的要求。
在此,所述主板硬盘接口包括但不限于:
-IDE硬盘接口;
-SATA硬盘接口;
-SCSI硬盘接口;
-SAS硬盘接口;
-光纤通道硬盘接口。
其中,不同类型的硬盘可与其对应类型的主板硬盘接口相连接,例如若硬盘为IDE接口硬盘,则与其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为IDE硬盘接口;若硬盘为SCSI接口硬盘,则与其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为SCSI硬盘接口。同时,新型硬盘接口也可以向下兼容来连接已有类型的接口硬盘,例如,SATA硬盘接口可以连接SATA接口硬盘,也可以向下兼容连接IDE接口硬盘,但IDE硬盘接口不能连接SATA接口硬盘。
在一示例中,主机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6个且均为IDE硬盘接口,并且存在8块待连接的硬盘,其中包括3块IDE接口硬盘,5块SATA接口硬盘,由于IDE硬盘接口只能连接IDE接口硬盘,由此在步骤S22’中,装配设备1确定适合于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主机的硬盘为该3块IDE接口硬盘。
在又一示例中,主机的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6个且均为SATA硬盘接口,并且存在6块待连接的硬盘,其中包括2块IDE接口硬盘,4块SATA接口硬盘,由于SATA硬盘接口可以连接SATA接口硬盘也可以连接IDE接口硬盘,由此在步骤S22’中,装配设备1确定适合于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主机的硬盘为该全部6块硬盘。
在再一示例中,主板硬盘接口数量为6个,其中包括3个SATA硬盘接口,3个IDE硬盘接口,并且存在8块待连接的硬盘且均为SATA接口硬盘,由于IDE硬盘接口不能连接SATA接口硬盘,由此在步骤S22’中,装配设备1确定适合于通过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主机的硬盘为该8块待连接硬盘中的3块硬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8)

1.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硬盘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应主机定制装配事件的触发或按照预定的周期,从硬盘库中获取待连接到所述主机的预定数量的硬盘;
b将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的部分或全部硬盘通过主机上与所述硬盘相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其中包括步骤:
b1获取所述主机上的主板硬盘接口信息;
b2根据所述主板硬盘接口信息,在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确定可通过所述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的硬盘;
b3将所确定的硬盘通过所述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
c检测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是否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
d当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将所述剩余硬盘通过主机总线适配器(HBA)连接到所述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2包括:
-根据所述主板硬盘接口信息,并结合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各硬盘的硬盘类型,确定适合于通过所述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的硬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硬盘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IDE接口硬盘;
-SATA接口硬盘;
-SCSI接口硬盘;
-光纤通道硬盘。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硬盘接口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IDE硬盘接口;
-SATA硬盘接口;
-SCSI硬盘接口;
-光纤通道硬盘接口。
5.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硬盘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应主机定制装配事件的触发或按照预定的周期,从硬盘库中获取待连接到所述主机的预定数量的硬盘;
第一连接装置,用于将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的部分或全部硬盘通过主机上与所述硬盘相对应的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其中包括:
接口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主机上的主板硬盘接口信息;
硬盘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板硬盘接口信息,在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确定可通过所述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的硬盘;
硬盘连接单元,用于将所确定的硬盘通过所述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是否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
第二连接装置,用于当还有未连接到所述主机的剩余硬盘,将所述剩余硬盘通过主机总线适配器(HBA)连接到所述主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硬盘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板硬盘接口信息,并结合所述预定数量的硬盘中各硬盘的硬盘类型,确定适合于通过所述主板硬盘接口连接到所述主机的硬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硬盘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IDE接口硬盘;
-SATA接口硬盘;
-SCSI接口硬盘;
-SAS接口硬盘
-光纤通道硬盘。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硬盘接口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IDE硬盘接口;
-SATA硬盘接口;
-SCSI硬盘接口;
-SAS硬盘接口;
-光纤通道硬盘接口。
CN201110268394.5A 2011-09-09 2011-09-09 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多个硬盘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331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8394.5A CN102331912B (zh) 2011-09-09 2011-09-09 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多个硬盘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8394.5A CN102331912B (zh) 2011-09-09 2011-09-09 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多个硬盘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1912A CN102331912A (zh) 2012-01-25
CN102331912B true CN102331912B (zh) 2015-06-17

Family

ID=45483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8394.5A Active CN102331912B (zh) 2011-09-09 2011-09-09 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多个硬盘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19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790B (zh) * 2012-03-02 2015-11-25 南京拓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储设备和通过其进行数据转储的方法及系统
CN110543396B (zh) * 2019-09-06 2021-03-02 深圳市安信达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Ie扩展集群测试硬盘的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1029Y (zh) * 2007-10-19 2008-09-03 深圳市顶星数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外置sata接口的笔记本计算机
CN201527602U (zh) * 2009-07-21 2010-07-1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储存阵列模块的服务器装置
CN201540978U (zh) * 2009-12-07 2010-08-04 博硕科技(江西)有限公司 高速串行连接传输装置
CN202217257U (zh) * 2011-09-09 2012-05-0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多个硬盘的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1029Y (zh) * 2007-10-19 2008-09-03 深圳市顶星数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外置sata接口的笔记本计算机
CN201527602U (zh) * 2009-07-21 2010-07-1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储存阵列模块的服务器装置
CN201540978U (zh) * 2009-12-07 2010-08-04 博硕科技(江西)有限公司 高速串行连接传输装置
CN202217257U (zh) * 2011-09-09 2012-05-0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多个硬盘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1912A (zh) 201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52963B2 (en) System on chip and corresponding monitoring method
US10127170B2 (en) High density serial over LAN management system
US1090981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status indication light of PCIE hard disk drive
CN102185729B (zh) 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及系统
US7490176B2 (en) Serial attached SCSI backplane and detection system thereof
CN101359309A (zh) 串行附接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硬盘状态指示装置及方法
US20160188216A1 (en) Hard Disk and Management Method
CN108170620A (zh) 一种服务器用硬盘拓展系统及方法、硬盘信号增强方法
CN101557379B (zh) 一种pcie接口的链路重组方法和装置
JP2007323648A (ja) Usbインタフェース設備に対して操作を行う装置及び方法
TWI465922B (zh) 介面裝置的資料流量分析管理裝置、系統與方法
CN103517085A (zh) 一种基于视频解码设计实现远程服务器管理的方法
CN102331912B (zh) 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多个硬盘的方法和设备
CN111966615A (zh) 一种硬盘地址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5718396B (zh) 一种大数据主设备传输的i2c总线装置及其通讯方法
CN105700986A (zh) 用于监控运作信息的服务器系统
TWI502338B (zh) 測試介面卡及測試方法
CN111913861A (zh) 物联网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860606A (zh) 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及设备
CN202217257U (zh) 一种用于在主机上连接多个硬盘的设备
WO2007028727A1 (en) Facilitating detection of hardware service actions
KR20080097482A (ko) 어드레스 채널 상에서의 보조 기록들
CN203658991U (zh) 一种计算机取证系统
CN115048255A (zh) 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主机及存储介质
US785384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chi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