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2571B - 音视频手电筒 - Google Patents

音视频手电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2571B
CN102322571B CN2011101393856A CN201110139385A CN102322571B CN 102322571 B CN102322571 B CN 102322571B CN 2011101393856 A CN2011101393856 A CN 2011101393856A CN 201110139385 A CN201110139385 A CN 201110139385A CN 102322571 B CN102322571 B CN 102322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arrel
module
audio
head
vid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393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2571A (zh
Inventor
崔承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UIYI TES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UIYI TE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UIYI TES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UIYI TES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22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2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2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25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03B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apparatus;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L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BEING PORTABLE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ATION
    • F21L4/00Electric lighting devices with self-contained electric batteries or cells
    • F21L4/005Electric lighting devices with self-contained electric batteries or cells the device being a pocket la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L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BEING PORTABLE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ATION
    • F21L4/00Electric lighting devices with self-contained electric batteries or cells
    • F21L4/08Electric lighting devices with self-contained electric batteries or cell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 situ recharging of the batteries or ce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7/0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 F21V17/1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 F21V17/12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by screw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22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G03B2215/0514Separate unit
    • G03B2215/0517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视频手电筒,包括:头部,分别设置有视频摄像头模块、可视光源模块及红外光源模块;主体部,分别设置有图像显示模块及按键模块;尾部,内置有电池模块,所述主体部包括:镜筒部,外表面沿着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用于安装图像显示模块的第一安装槽以及用于安装按键模块的第二安装槽,且前端与头部结合,后端与尾部结合;基板框架,设置于镜筒部的内部,前端面上具备有用以与头部结合的结合部件,后端面上具备有用以与尾部的电池模块电气连接的端子部;电路基板,设置于基板框架,具备与头部的视频摄像头模块、可视光源模块、红外光源模块以及主体部的图像显示模块及按键模块电气连接,以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

Description

音视频手电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V(音视频)手电筒,尤其涉及在保安巡查时能够进行视频摄影的AV手电筒。
背景技术
手电筒在没有照明设施的地方广泛应用为夜间应急灯。随着高亮度、高光效率、长寿命及低功耗的LED光源和电池技术的发展,手电筒的使用范围在逐渐扩大。
最近,随着采用LED光源的LED手电筒的广泛普及,研发出能够记录图像及声音的手电筒(以下称为AV手电筒)。
美国专利第7,646,973号,美国公开专利第2006-00171700号中公开了结合有摄像系统的手电筒。在此专利中公开了为同时满足可视光线摄影模式和红外线摄影模式,在透镜上设置手动式旋转滤光器的技术。
由此可知,AV手电筒除了单纯的照明功能之外,还需要搭载可执行如图像及声音信号的记录、RF传输或位置信息传输等各种功能的部件。
另外,随着AV手电筒的多功能化及尖端电子技术的兼容,其内部部件的安装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因而要求具备耐冲击性、耐腐蚀性、高防水性、高气密性等。
尤其,由于AV手电筒主要使用于夜间的保安巡查,因此为使全长达到30厘米至50厘米的手电筒同时具备防身棍的作用,对坚固性要求很高,而且还要具备很高的耐久性。
并且,为了在雨水、河水或海水中进行照明的同时进行现场拍摄,对防水性和气密性的要求也高于一般的生活用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确保耐冲击性、高防水性及高气密性而可在任何场景方便使用的全天候音视频手电筒(AV Flash Light)。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深度为10m以上的水下也能够防水的音视频手电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增加音视频功能而导致电路结构复杂,分解及组装也很方便,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音视频手电筒。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深度为10m以上的水下也能够进行录音的音视频手电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音视频手电筒,包括:头部,分别设置有视频摄像头模块、可视光源模块及红外光源模块;主体部,分别设置有图像显示模块及按键模块;尾部,内置有电池模块,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头部与尾部之间,所述主体部包括:镜筒部,外表面沿着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图像显示模块的第一安装槽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按键模块的第二安装槽,且前端与所述头部结合,后端与所述尾部结合;基板框架,设置于所述镜筒部的内部,前面上具备有用以与所述头部结合的结合部件,后端面上具备有用以与尾部的电池模块电气连接的端子部;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框架,具备与所述头部的视频摄像头模块、可视光源模块、红外光源模块以及所述主体部的图像显示模块及按键模块电气连接以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头部还包括:头部镜筒;以及头部框架,结合于所述结合部件,并布置于所述头部镜筒的内部,前面形成有位于上下中心线上方的视频摄像头模块安装孔、位于所述视频摄像头模块安装孔的正下方的可视光源安装孔以及在所述视频摄像头安装孔与所述可视光源安装孔之间的多个红外光源安装孔。
而且,所述头部还包括:安装于头部镜筒内部的前端的O形环;在所述头部镜筒的内部覆盖所述O形环的透明透镜;覆盖透镜外围的表面保护环圈;以及将所述透明透镜压紧固定于所述头部镜筒内部前端上的透镜固定环圈。
其中,所述镜筒部包括螺纹结合于所述头部的后端,外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第一镜筒部;以及螺纹结合于所述第一镜筒部,外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第二镜筒部,而且所述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的底面形成开口部。
其中,所述尾部包括:尾部镜筒;插入到所述尾部镜筒内的电池框架;
结合于所述尾部镜筒后端的辅助镜筒;插入到所述辅助镜筒内部,前端上形成有与所述电池框架的后端端子形成电气连接的端子部的辅助电池框架;以及封堵所述辅助镜筒后端的辅助尾部盖。
本发明提供的音视频手电筒,不仅结构简单、耐冲击性及防水性优良,而且分解和组装也很容易,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在雨水、河水或海水中进行照明的同时进行现场拍摄,从而提供可在任何场景方便使用的全天候音视频手电筒。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示例性地示出一例的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的优选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的正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的头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组装之后的头部的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的主体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组装之后的状态的主体部的剖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的尾部的分解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结合辅助电池的状态下的尾部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音视频手电筒。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AV)手电筒的优选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AV)手电筒的正面图。
由图1及图2可知,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10大致包括头部100、主体部200及尾部300。头部100的前面设置有视频摄像头模块110、可视光源模块120、红外光源模块130。在头部100的前面,以上下方向的第一中心线为基准,在上下方向的第一中心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视频摄像头模块110及可视光源模块120的光轴,而在第一中心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属于红外光源模块130的三个红外光发光二极管。而且,红外光源模块130的左侧发光组(LG)与右侧发光组(RG)由上倒下逐渐远离竖直中心线,形成“八”字形布置。在主体部200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图像显示模块210和按键模块220。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的头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组装之后的头部的剖视图。
由图可知,头部100从图中的右侧向左依次包括头部镜筒140、O形环142、透明透镜144、第一环圈146、第二环圈148、框架盖150、受光透镜152、第三环圈154、头部框架156、非球面准直透镜122、白光LED124、基板126、散热盖128、右侧基板132、左侧基板134、视频摄像头112、摄像头基板114。
头部镜筒140中,通过铝切削加工而在前端形成有卡接台140a。卡接台140a的内径小于透明透镜144的外径。在卡接台140a的后面形成环形槽140b,以用于插入O形环142。在头部镜筒140的位于卡接台140a的后侧的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140c。由此,在组装时,将O形环置于环形槽140b内,并将透明透镜144与第一环圈146依次放在O形环142上,然后将外表面形成外螺纹的第二环圈148拧进所述内螺纹140c,据此将透明透镜144紧密地固定于头部镜筒140的卡接台140a。根据这种结构,O形环142能够承受水深为10m以上,例如水深30m处的高压,起到防水作用。
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的第二环圈148的内径大于卡接台142a的内径。第一环圈146介于透明透镜144与第二环圈148之间,用以保护透明透镜144的表面。透明透镜144可采用具有97%的透光率和能够承受水下30m处的水压的高强度透明玻璃(例如派热司玻璃:Pyrex Glass)。
头部框架156通过铝压铸工艺形成为圆盘形结构,其外径大于卡接台142a的内径,且小于第二环圈148的内径。所述头部框架156的前面大致形成平面,但后面形成有用于支撑部件或用于螺纹结合的槽及凸起结构。在所述头部框架156上形成有多个安装孔156a、156b、156c、156d。安装孔156a的前端形成有用于插入设置受光透镜152的受光透镜插入槽。受光透镜152具有直径大于安装孔156a内径的碟形透镜结构,由此能够加宽摄像头的摄影视角。视频摄像头模块110利用螺钉安装固定于头部框架156的后面,且所述视频摄像头模块110的光轴与所述安装孔156a的中心轴一致。
视频摄像头模块110包括视频摄像头112和摄像头基板114。视频摄像头112具有固定焦点方式的透镜模块和全高清CMOS图像传感器,且在透镜模块还配备有布置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受光路径上的红外线位移切口光闸。所述红外线位移切口光闸在红外光摄影模式(夜视模式)中仅使红外光通过,而在可视光摄影模式中移动至光路之外,允许可视光通过。对于CMOS图像传感器例如可以使用镁光公司的1/2.5英寸全高清级图像传感器(ST9P001)。
安装孔156b在多个安装孔中的直径最大,具有部分开放的形状。在安装孔156b的前端通过螺纹结合方式固定第三环圈154,而在安装孔156b的后端插入固定非球面准直透镜122。在非球面准直透镜122的后端结合白光LED124,该白光LED124设置于导热率高的基板126上。所述白光LED124例如可以使用克里公司的150~450Lm白光LED。通过散热盖128,基板126、白光LED124、非球面准直透镜122紧密结合并以螺纹结合的方式设置于头部框架156的后面。由此,高亮度白光LED124及基板126可通过面接触向散热盖128传递热量,因此白光LED中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通过散热盖128释放到外部。所述散热盖128采用导热性能较佳的铝制作,且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增加散热表面积的散热翅片。而且,散热盖128的一侧面形成扇形圆弧面,据此与第二环圈148的内表面及主体部200的镜筒部230内表面进行面接触,从而通过导热而释放热量。
以第一中心线为基准,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三个安装孔156c,即一共设置六个,由此将六个红外光发光二极管136分别设置于各个安装孔156c。红外光源模块130由右侧基板132、左侧基板134以及红外光发光二极管136构成。右侧基板132上将三个红外光发光二极管136设置成一列,在左侧基板134上将剩下的三个红外光发光二极管136设置成一列。所述左侧及右侧基板134、132通过螺纹结合的方式连接于头部框架156的后面。
两个安装孔156d布置于与第一中心线垂直的第二中心线(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且以所述第一中心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在所述安装孔156d内插入结合主体部200的结合构件。
在所述头部框架156的前面通过螺钉设置框架盖150,以覆盖所述头部框架156。在所述框架盖150上形成有对应于头部框架156的安装孔的多个通孔。对于框架盖150实施暗色涂布,以防止光的反射,从而从可视光源模块120发射出的光线不会对视频摄像头模块110造成不良影响。所述框架盖150的外径小于第二环圈148的内径。
如上构成的头部框架组件通过线缆与主体部200连接之后,结合于主体部200而维持与主体部200的电路部件组装为一体的状态。通过将头部镜筒140结合于主体部200,头部框架组件将被布置于头部镜筒140内部。这种头部框架的结合结构具有分解或组装时线缆管理方便、能够缩短线缆长度及能够减少线缆连接部的组装不良的优点,使得生产工艺更加简单。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的主体部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组装之后的状态的主体部的剖视图。
由图可知,主体部200包括图像显示模块210、按键模块220、镜筒部230、基板框架240、电路基板250以及麦克风模块260。
图像显示模块210包括液晶面板211、边缘盖212、四方环213、透明板214、金属板215、螺钉216以及外置薄膜217。
按键模块220包括按键基板221、GPS芯片222、间隔维持板223、橡胶盖224、按压板225、金属板226、螺钉227及外置薄膜228。
镜筒部230包括O形环231、第一镜筒部232、校准销233、固定螺母234、O形环235、第二镜筒部236、O形环237。
第一镜筒部232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收容部232a和直径大于第一直径、且小于头部镜筒140的内径的前端结合部232b。收容部232a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一安装槽232c,以用于设置所述图像显示模块210。而且,在第一安装槽232c的底部形成有与收容部232a的内部连通的开口部232d,由此所述图像显示模块210通过贯穿所述开口部232d的软性线缆与电路基板250形成电气连接。在开口部232d的周边底面形成有插入槽232e。
安装所述图像显示模块210的过程如下:在开口部232d上依次设置通过软性线缆连接于所述电路基板250的液晶面板211及边缘盖212,并在插入槽232e中插入四方环213之后,用透明板214及金属板215压迫并利用螺钉216拧紧,由此在第一安装槽232c中设置图像显示模块210。最后,在金属板215上粘贴外置薄膜217,以避免螺钉216暴露。所述外置薄膜217的中央部位设置有透明窗,以露出液晶面板211。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制作的四方环213和边缘盖212的主要作用在于第一安装槽232c的结合部位的防水。透明板214具有与金属板215相同的尺寸,其中央位置形成有插入到金属板215的开口215a的突出部214a。
在第一镜筒部232的前端和后端的外表面分别形成有前端螺纹232f及后端螺纹232g。所述前端螺纹232f与头部镜筒140的内表面的内螺纹140c进行螺纹结合。前端螺纹232f后方的外表面形成有插入槽232h,以用于插入O形环231,该O形环231用于头部镜筒140与第一镜筒部232的结合部位的防水。
在第一镜筒部232的结合部232b内侧壁上部形成有麦克风安装槽232m。在所述麦克风安装槽232m的后侧设置有贯穿至所述第一安装槽232c的上侧壁的至少一个通孔232n。麦克风模块260包括O形环262、麦克风264以及固定金属板266。麦克风模块260的组装过程如下:在通孔232n的正前方依次将O形环262、麦克风264插入到麦克风安装槽232m内,并利用螺钉拧紧固定金属板266而完成固定。所述O形环262用于麦克风安装槽232m的结合部位的防水。
在第一镜筒部232的第一安装槽232c的相反侧外表面分别形成有两个通孔232p、232q。在所述通孔232p、232q的内表面形成有螺纹,用于螺纹结合具有封闭通孔232p、232q的作用的螺纹盖271、273。各个通孔232p、232q的周围设置有O形环272、274,用以结合部位的防水。在螺纹盖271、273的表面形成有一字槽或六方槽,从而可以利用一字改锥或六方解开螺纹盖。而且,在所述螺纹盖271、273中的某一个螺纹盖的外表面形成有螺丝槽,以用于将音视频手电筒固定于照相机三脚架。
第二镜筒部236形成从前端到后端直径尺寸逐渐变小的锥形结构。在所述第二镜筒部236前端的外表面形成有卡接台236a,由此固定螺母234的后端将卡接于所述卡接台236a。由此,通过固定螺母234螺纹结合于第一镜筒部232的后端螺纹232g,第二镜筒部236结合于第一镜筒部232的后端。在第一镜筒部232与第二镜筒部236的结合部位夹入O形环235。
第一镜筒部232和第二镜筒部236相互接触的面上分别形成有中心线相一致的校准凹槽(未图示),且在该校准凹槽内插入校准部件,该校准部件可以是校准销233,由此校准第一镜筒232与第二镜筒236的水平位置。即,在校准销233固定于第一镜筒部232的校准凹槽的状态下,将校准销233插入到第二镜筒部236的校准凹槽时,第一镜筒部232的第一安装槽232c的中心线与第二镜筒部236的安装槽236c的中心线将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在第二镜筒部236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二安装槽236c,用以安装按键模块220。在第二安装槽236c的底面形成有与第二镜筒236的内部连通的开口部236d。在开口部236d的周边底面形成有插入槽236e。所述按键模块220的安装过程如下:将按键基板221、GPS芯片222、间隔维持板223、橡胶盖224、按压板225及金属板226依次安装到第二安装槽236c之内,并利用螺钉227拧紧而固定之后,粘贴外置薄膜228。
布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236c的开口部236d上的按键基板221通过软性线缆连接于通过第二安装槽236c的开口部236d所暴露的电路基板250。在按键基板221的中央部位设置GPS芯片(模块)222,而在该GPS芯片的周围布置有多个按键。按压板225的底面形成有用以插入到第二安装槽236c的开口部236d周围的密封槽内的突出环圈,并形成有对应于所述按键基板221的按键的多个按压凸起,而且所述按压板225可以由四方形橡胶板构成。所述金属板226的中央部位形成有开口,且对形成为四方形橡胶板的按压板225的周围均匀施压,并通过螺钉结合而将金属板226固定于第二安装槽236c的底面。外置薄膜228粘贴于金属板226,且所述外置薄膜228上的与多个按压凸起对应的位置印制有按键形状。
第二镜筒部236后端部外表面上形成有后端螺纹236f,用于与尾部300的前端进行螺纹结合。在第二镜筒部236与尾部300之间的结合部位夹入O形环237,以用于该结合部位的防水。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中,镜筒部230分为第一镜筒部232与第二镜筒部236,但第一镜筒部232与第二镜筒部236可以构成为一体。在一体形成的镜筒部中,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沿中心线方向在外表面上排列成一列。
基板框架240由塑料注塑成型件构成为上部开放的盒形结构,包括前板244、后板246以及连接前板244及后板246的支撑板248,并以滑动方式插入到镜筒部230的内部空间,并收容于该空间。
前板244与第一镜筒部232的结合部232b内侧面形成面接触并利用螺钉249进行固定。前板244的前面形成有与头部100结合的结合部件。即,前板244的前面形成有两个相隔一定间距的支撑杆242,所述支撑杆242分别向前方突出并延伸。支撑杆242的一端插入固定于从前板244向前方突出的套管。支撑杆242的另一端插入固定于头部100的头部框架156的通孔156d内。所述头部框架156的通孔156d意指贯穿向后方突出的套管的通孔。支撑杆242为金属杆,用于将头部100牢固地固定于主体部200。前板244上可以设置线缆引出孔、插孔或连接器。即,设置有向头部100的各个部件提供电气信号及电力的连接部件。
后板246形成半月形结构,经由第二镜筒部236的内部空间布置于第二镜筒部236的后端。在后板246上,与电池模块电气连接的端子部256向后侧突出,并形成弹性触点。
在所述支撑板248的上部固定电路基板250。支撑板248中,布置于第一镜筒部232的内部空间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布置于第二镜筒部236的内部空间的部分的宽度。所述电路基板250由下部基板252,即电力控制基板及上部基板254,即主控制基板构成。下部基板252的长度与基板框架240的全长相同,并固定于基板框架240的支撑板248上。上部基板254布置于下部基板252上,其四个边角通过螺钉分别固定于从支撑板248向上突出的四个支撑凸起。
下部基板252的后端形成有与端子部256电气连接的焊接部,与第二安装槽236c的开口部236d对应的位置的上面形成有用以与按键模块220连接的连接端。下部基板252下面的、与两个通孔232p、232q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外部连接端口258,例如HDMI插口258a及闪存插口258b。在HDMI插口258a的位置还可以设置USB插口或与此类似的外部信号连接插口。在此,外部连接端口258可以在对应一个通孔的位置相邻设置HDMI插口258a及闪存插口258b。
下部基板252与向头部100的可视光源模块120及红外光源模块230提供电力的线缆连接。下部基板252与按键模块220及GPS模块通过软性线缆相互连接。
上部基板254与下部基板252形成电气连接,并用来设置用于控制系统的微处理器芯片、存储器芯片等。所述上部基板254与向图像显示模块210、视频摄像头模块110、麦克风模块260提供控制信号并用于接收输入信号的线缆连接。按键模块220通过下部基板252连接于上部基板254。上部基板254与图像显示模块210及视频摄像头模块110分别通过软性线缆相互连接。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的尾部的分解图,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结合辅助电池的状态的尾部的分解图。
由图可知,尾部300包括尾部镜筒310、电池框架320、尾部盖330、电池340、O形环350。在电池框架320上设置两个可拆装的充电式电池340,在电池框架320的前端面320a上形成有分别与端子部256连接的中心铜圆盘与布置于该中心铜圆盘周围的铜环。O形环350设置于尾部镜筒310的后端与尾部盖330之间,用以对尾部镜筒310实施密封。电池340由18650型锂电池构成,当仅应用于照明时,最大可使用时间为4.5小时,而同时应用于视频摄像及照明时,最大可使用时间为3.5小时。
而且,尾部300还可以配备辅助电池镜筒360、辅助电池框架370、四个辅助电池380、辅助尾部盖390、O形环395。辅助电池镜筒360在解除尾部盖330之后,将前端螺纹结合于尾部镜筒310的后端。安装于辅助电池框架370的四个辅助电池380被收容于辅助电池镜筒360的内部。辅助电池380具有与电池340相同的尺寸及相同的容量,并列地收容于辅助电池框架370。因此,辅助电池镜筒360的直径大于尾部镜筒310的直径。辅助电池380可应用于长时间的视频摄影。O形环395设置于辅助电池镜筒360的后端与辅助尾部盖390之间。
如上构成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音视频手电筒10的使用方法如下。
按键模块220可以包括用于操纵音视频手电筒10的多个按键。例如,可以包括:启动/关闭可视光源和红外光源的按键;启动视频摄像头,并在图像显示模块210显示视频,并记录部分视频的按键;利用麦克风模块260进行录音的按键。由此,用户可利用按键模块220启动/关闭可视光源模块120,将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使用为普通的手电筒。
而且,用户可以使用按键模块220和图像显示模块210操纵视频摄像模块110,由此拍摄所需的动态图像。当需要夜间摄影时,通过按键模块220启动红外光源模块130之后,启动视频摄像头模块110进行夜间摄影。而且,在必要时,可以通过按键模块220操纵麦克风模块260来进行录音。
而且,由于根据本发明的音视频手电筒10在深度为10m以上的水下也能够防水,因此在雨水、河水或海水中也可以操纵按键模块220而使用照明功能并现场拍摄和录音。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和修改。例如,对于音视频手电筒的具体结构的说明仅代表其中一个实施例,在相同目的下,可以省略部分结构并可以变更局部结构,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例。

Claims (22)

1.一种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分别设置有视频摄像头模块、可视光源模块及红外光源模块;主体部,分别设置有图像显示模块及按键模块;尾部,内置有电池模块,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头部与尾部之间,所述主体部包括:
镜筒部,外表面沿着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图像显示模块的第一安装槽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按键模块的第二安装槽,且前端与所述头部结合,后端与所述尾部结合;
基板框架,设置于所述镜筒部的内部,前面上具备有用以与所述头部结合的结合部件,后端面上具备有用以与尾部的电池模块电气连接的端子部;
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框架,具备与所述头部的视频摄像头模块、可视光源模块、红外光源模块以及所述主体部的图像显示模块及按键模块电气连接以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镜筒部构成为一体结构或包括两个镜筒部,当所述镜筒部包括两个镜筒部构成时,各个镜筒部之间的结合部位上形成有用于维持水平的校准构件,
所述头部还包括:
头部镜筒;以及
头部框架,结合于所述结合部件,并布置于所述头部镜筒的内部,前面形成有位于上下中心线上方的视频摄像头模块安装孔、位于所述视频摄像头模块安装孔的正下方的可视光源安装孔以及在所述视频摄像头模块安装孔与所述可视光源安装孔之间的多个红外光源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红外光源安装孔以所述头部前面的上下中心线为基准,“八”字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源模块包括:
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红外光源安装孔的多个红外光发光二极管;
位于左右两侧的红外光源安装孔的背面,以用于固定所述多个红外光发光二极管的左侧基板及右侧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光源模块包括:
非球面准直透镜;
设置于所述非球面准直透镜的后端的白光发光二极管基板,其上设置白光发光二极管;以及
固定于所述头部框架的后面,并封盖所述非球面准直透镜及白光发光二极管基板,且与所述白光发光二极管基板的后面形成面接触而进行散热的散热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具有一侧面形成的与所述头部镜筒的内侧面接触的曲面,且在所述散热盖的外部表面形成有散热翅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还包括:
安装于头部镜筒内部的前端的O形环;
在所述头部镜筒的内部覆盖所述O形环的透明透镜;
覆盖透镜外围的表面保护环圈;以及
将所述透明透镜压紧固定于所述头部镜筒内部前端上的透镜固定环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部包括螺纹结合于所述头部的后端,外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第一镜筒部;以及
螺纹结合于所述第一镜筒部,外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第二镜筒部,
而且所述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的底面形成开口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筒部与第二镜筒部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筒部及第二镜筒部中的其中一个镜筒部的端部的螺纹与设置于另一个镜筒部的端部的螺母进行螺纹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镜筒部与第二镜筒部的结合面上形成有校准构件,以用于在结合时维持水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构件包括校准销,该校准销插入到形成于所述第一镜筒部的后端面及所述第二镜筒部的前端面的凹槽,而且形成于所述第一镜筒部的后端面的凹槽的中心线与形成于所述第二镜筒部的前端面的凹槽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相对第一镜筒及第二镜筒的中心线发生偏移。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镜筒部的内部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上侧壁的至少一个通孔,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处设置麦克风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模块包括:
设置于包围所述至少一个通孔的环形槽的O形环;
盖住所述O形环的麦克风;以及
设置于内部并用于固定所述麦克风的固定金属板。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一镜筒部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圆筒形开口部及封堵所述至少一个圆筒形开口部的至少一个螺纹盖,
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圆筒形开口部的正上方的所述基板框架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电路基板电气连接的至少一个外部连接端子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连接端子部为USB插口、HDMI插口或闪存插口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螺纹盖中的其中一个形成有用以连接照相机三脚架的螺纹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件包括:
从所述基板框架的前端面突出的至少一个套管;以及
一端插入到所述套管内固定,另一端向所述头部延伸的支撑杆。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模块包括:
软性线缆,一端连接于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开口部暴露的所述电路基板,另一端被引出到上方;
液晶面板,布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开口部,并通过软性线缆与电路基板形成电气连接,且外周涂覆有橡胶;
四方环,用以插入到所述开口部周围的密封槽内;
透明板,用以覆盖所述液晶面板及四方环;
金属板,布置于所述透明板上,中央部位形成有开口,并通过螺纹结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面;以及
外置薄膜,中央部位具备透明窗,并粘贴于所述金属板之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板具有与所述金属板相同的尺寸,且中央部位形成有插入到所述金属板的所述开口的突出部。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包括:
按键基板,布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部,并通过软性线缆与电路基板形成电气连接;
四方板,底面形成有插入到所述开口部周边的密封槽的突出环圈,且形成有对应于所述按键基板的按键的多个按压凸起;
金属板,中央部位形成有开口,对橡胶板的外围均匀施压,并通过螺纹结合固定于第二安装槽的底面;以及
外置薄膜,在与所述多个按压凸起对应的位置印制有按键形状,并粘贴于所述金属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基板的中央安装有GPS模块,而在所述GPS模块的周围设置有多个按键。
2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包括:
电力控制基板,长度与所述基板框架的从后端至前端的长度对应,将电池模块通过所述端子部供应的电源电压经变换后提供给各个模块;以及
主控制基板,长度与所述第一镜筒部的从前端至后端的长度对应,且布置于所述电力控制基板之上,用以控制所述电力控制基板、图像显示模块以及视频摄像头模块。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视频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包括:
尾部镜筒;
插入到所述尾部镜筒内的电池框架;
结合于所述尾部镜筒后端的辅助镜筒;
插入到所述辅助镜筒内部,前端上形成有与所述电池框架的后端端子形成电气连接的端子部的辅助电池框架;以及
封堵所述辅助镜筒后端的辅助尾部盖。
CN2011101393856A 2010-09-16 2011-05-27 音视频手电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2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91230 2010-09-16
KR1020100091230A KR101079765B1 (ko) 2010-09-16 2010-09-16 에이브이 플래시라이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2571A CN102322571A (zh) 2012-01-18
CN102322571B true CN102322571B (zh) 2013-09-18

Family

ID=453971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3938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2571B (zh) 2010-09-16 2011-05-27 音视频手电筒
CN20112017317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15960U (zh) 2010-09-16 2011-05-27 音视频手电筒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7317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15960U (zh) 2010-09-16 2011-05-27 音视频手电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079765B1 (zh)
CN (2) CN1023225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79765B1 (ko) * 2010-09-16 2011-11-04 최승열 에이브이 플래시라이트
KR101268058B1 (ko) 2011-08-05 2013-05-28 성형자 에이브이 플래시라이트
CN103542262A (zh) * 2012-07-16 2014-01-29 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电筒
CN104235623B (zh) * 2013-06-14 2017-06-27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防爆手电筒
CN104696897A (zh) * 2013-12-04 2015-06-10 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手电筒固定座
CN105465741A (zh) * 2014-09-12 2016-04-06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光学组件及巡检灯
CN106482015A (zh) * 2015-08-25 2017-03-08 沈阳铁通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多功能手电筒
KR20180130191A (ko) * 2017-05-29 2018-12-07 디큐브랩 주식회사 방열구조 기반의 다기능 dvr 탐조등
CN107461629A (zh) * 2017-07-19 2017-12-12 深圳市新和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照明终端
CN108413270A (zh) * 2018-04-12 2018-08-17 深圳市新和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手电筒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26825A (en) * 2005-01-28 2006-08-01 Quarton Inc Flashlight with camera function and recharging device therefor
CN201448600U (zh) * 2009-06-25 2010-05-05 孙少珍 一种具有摄影及录像功能的手电筒
CN202215960U (zh) * 2010-09-16 2012-05-09 北京锐意特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音视频手电筒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26825A (en) * 2005-01-28 2006-08-01 Quarton Inc Flashlight with camera function and recharging device therefor
CN201448600U (zh) * 2009-06-25 2010-05-05 孙少珍 一种具有摄影及录像功能的手电筒
CN202215960U (zh) * 2010-09-16 2012-05-09 北京锐意特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音视频手电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79765B1 (ko) 2011-11-04
CN102322571A (zh) 2012-01-18
CN202215960U (zh) 2012-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2571B (zh) 音视频手电筒
CN202580654U (zh) 一种多功能手电筒
US8378358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20100013922A1 (en) Surveillance camera
WO2009044550A1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205655134U (zh) 一种可摄像拍照的led手电筒
CN201661864U (zh) 一种手电筒摄像机
CN202733459U (zh) 一种多功能手电筒
US20080252776A1 (en) Camera module
CN109151290A (zh) 补光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6249515B (zh) 全景双摄模组
CN102346355A (zh) 红外球型摄像机
CN204498224U (zh) 集成滤光片切换的成像模组
CN102194384A (zh) Led发光板及led显示屏
CN201812122U (zh) 手持红外摄像机
KR101268058B1 (ko) 에이브이 플래시라이트
CN210323532U (zh) 高清鱼眼镜头
CN202708623U (zh) 红外摄像手电筒
CN203057310U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模组
CN207083166U (zh) 一种红外摄像模组及摄像装置
CN203057232U (zh) 一种新型手机摄像头结构
CN201352292Y (zh) 具有快速拆装功能灯源的监视摄影机
CN202613075U (zh) 一种新型手电筒
CN210950854U (zh) 一种钓鱼灯
CN212064119U (zh) 一种便携彩色夜视摄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North Road and Futian District daily king Shenzhen City Road Interchange court Chingtien Monte Chingtien 22A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Ruiyi Tes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Hao Hai mansion seven, five street, 60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Ruiyi Tesi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BEIJING RUIYI TES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TO: SHENZHEN RUIYI TES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