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9715B - 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9715B
CN102319715B CN 201110146117 CN201110146117A CN102319715B CN 102319715 B CN102319715 B CN 102319715B CN 201110146117 CN201110146117 CN 201110146117 CN 201110146117 A CN201110146117 A CN 201110146117A CN 102319715 B CN102319715 B CN 1023197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type
reaction chamber
digestion reaction
pulling flow
solid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1461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9715A (zh
Inventor
尹晓华
石彰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sia Bo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fice (general Partnershi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sia Bo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fice (general Partnershi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sia Bo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fice (general Partnership)
Priority to CN 2011101461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19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19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9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9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9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包括推顶料装置、推流式厌氧消化器和出料装置,推流式厌氧消化器具有消化反应室、多个搅拌器、供热保温机构和控制机构,消化反应室具有进料管、出料管和沼气排放管;该多个搅拌器沿消化反应室的前后方向布设,每一搅拌器均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该电机传动于搅拌轴,该搅拌桨则固定设置在搅拌轴上且位于消化反应室内,相邻搅拌器之间的搅拌桨的搅拌面积相重叠;该控制机构与所述多个搅拌器的电机均相连,该多个搅拌器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呈间隔交替运行的方式转动;该出料装置具有出料真空罐以及均与出料真空罐相连的真空发生器和空气压缩站。本发明具有环保、成本低及回收率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厌氧发酵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其适合处理生活有机垃圾、园林垃圾、畜禽粪便、过期残粮及食品、厨余残渣、动物屠宰的废弃物、农副产品加工的废弃物、市政污泥等,当然更适合蓄禽粪便、污泥与有机垃圾的联合厌氧消化。
背景技术
随着“十二五”城市规划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城市生活垃圾含有大量的生物质垃圾,具有易生物降解和高含水的特点,其形成的恶臭是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但与此同时,城市生物质垃圾中蕴含着大量生物质能,其高含水特性又为生物质能的转化提供了有利条件。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并产生绿色能源“沼气”,特别是在能源日益紧张,CO2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我国规划部门已明确提出大力推广使用生物质能源,建设规模化沼气工程进程得到加快。
生活垃圾的厌氧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其中的C、H、O转化为沼气-甲烷和二氧化碳,而N、P、K等微量元素转化为易被动植物吸收利用的形式且存于残留物中。整个厌氧发酵过程为——有机物首先通过可快速增殖和对pH敏感的酸化菌将其水解和发酵转化为挥发酸,挥发酸则通过乙酸菌氧化为乙酸盐、分子氢和二氧化碳,再通过甲烷菌而将这些物质转化为甲烷。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仍然采用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近年来焚烧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堆肥由于肥料出路问题比例很小,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有机垃圾在国内正处于起步阶段。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厌氧发酵技术中的空缺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起点、高环保要求,能有效处理有机废弃物并实现大型化和工业化的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其中,包括:
推顶料装置,具有贮料室、送料机构以及动力机构,该贮料室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该送料机构位于贮料室内而可在贮料室内前后运动,该动力机构位于贮料室外并传动于送料机构而使送料机构做直线往复运动;
推流式厌氧消化器,具有消化反应室、多个搅拌器、供热保温机构以及控制机构,该消化反应室具有进料管、出料管以及沼气排放管,该进料管承接于推顶料装置的出料口;该多个搅拌器沿消化反应室的前后方向布设,并每一搅拌器均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该电机传动于搅拌轴,该搅拌桨则固定设置在搅拌轴上且位于消化反应室内,相邻搅拌器之间的搅拌桨的搅拌面积相重叠;该供热保温机构对消化反应室提供稳定的热力和持续的温度;该控制机构与所述多个搅拌器的电机均相连,该多个搅拌器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呈间隔交替运行的方式转动;
出料装置,具有与出料管相连而接收消化污泥的出料真空罐以及均与出料真空罐相连的真空发生器和空气压缩站,该出料真空罐底部与外界相通。
进一步,该贮料室还具有底板,该底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对送料机构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上形成有钝角三角形的逆料板;该送料机构上形成有钝角三角形的走料板,该走料板与逆料板相互错开。
进一步,该送料机构为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该动力机构则具有至少两个动力部,每个动力部则分别传动与一个送料机构,并两个送料机构的运动速度相反。
进一步,该动力机构为液压泵站,该液压泵站包括电机、液压泵、液压油箱、液压集成阀和至少两个液压缸,该电机与液压泵传动相连,该液压泵、液压油箱、液压集成阀和至少两个液压缸之间通过液压管路相连,该每一液压缸分别与一个送料机构相连。
进一步,该送料机构呈梯形,包括并排设置且均沿贮料室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滑动管,该两根滑动管之间还设置有多根推料板,每根推料板上均等间距间隔形成有多个走料板;该限位机构包括倒U形定位套以及并排设置且平行于推料板的多根限位板,每一限位板上均间隔形成了多个逆料板。
进一步,该消化反应室前后两底侧都还设置有弧形填充块,该弧形填充块具有弧形表面,并且该弧形表面的弧度与搅拌桨因转动形成的弧度相同。
进一步,该推流式厌氧消化器还包括安全泄压装置,该安全泄压装置包括设置消化反应室顶部与沼气排放管之间的沼气排放装置以及具有气压安全值的安全阀门。
进一步,该推流式厌氧消化器还包括极限防爆装置,该极限防爆装置为设置在消化反应室侧壁上的防爆阀。
进一步,该出料真空罐还连通有储泥池,该储泥池还连通有能分离污泥和挤压水的污泥脱水设备,该推流式厌氧消化器还包括种泥回流装置,该种泥回流装置一端与污泥脱水设备相连而承接挤压水,另一端则与消化反应室相连而将挤压水注入消化反应室内。
进一步,该推顶料装置与推流式厌氧消化器之间还依次设置有螺旋输送机、匀料输送机、进料输送机以及进料装置,该螺旋输送机承接于推顶料装置的出料口,该进料装置则承接于消化反应室的进料管。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固体垃圾通过推顶料装置的进料口进入贮料室,并在送料机构的输送下,而将固体垃圾均匀地由出料口送出,并通过推流式厌氧消化器的进料管而进入到消化反应室内,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该多个搅拌器会呈现间隔交替运行的方式运动,即多个搅拌器呈间隔状被分为两组,而使得两相邻搅拌器一静止一启动,经过一定时间,原启动的搅拌器停止,静止的搅拌器启动,从而交替对室内垃圾进行搅拌,由于相邻搅拌器的搅拌面积相重叠,故能使得整个消化反应室内的所有地方都能被充分搅拌,然后在供热保温机构的保温下经20~28天的消化反应,就能产生大量沼气,而经消化反应后的污泥则通过出料管而排出消化反应室。
由此,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经由推顶料装置、推流式厌氧消化器和出料装置后,就能将固体垃圾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其产生的沼气通过推流式厌氧消化器的沼气排放管排出,而残留物质则由出料装置处理,由此本发明具有环保性强的特点;
二、本发明经由推顶料装置的初步输送后,能使得固体垃圾能均匀地进入到消化反应室内,并同时还能兼起到存储固体垃圾的功效;
三、本发明采用由控制机构控制的多个搅拌器,由此则能大大降低制作加工难度,并无需大功率和大扭矩的电动机,从而具有加工制造成本低的功效;
四、本发明中多个搅拌器采取间隔交替运行的方式转动,并且相邻搅拌器之间搅拌桨的搅拌面积相重叠,从而具有搅拌更为充分的特点,同时由于搅拌器的交叉搅拌,进而确保固体垃圾均能进行充分的消化反应,由此具有能量回收效率高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推顶料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送料机构与限位机构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线的剖视图;
图8为图6中C-C线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推流式厌氧消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D线的剖视图;
图11为图9中E-E线的剖视图。
图中:
消化设备             100
推顶料装置           1           贮料室           11
进料口               111         出料口           112
底板                 113         挡料板           114
送料机构             12          走料板           121
滑动管               122         推料板           123
动力机构             13          电机             131
液压泵               132         液压油箱         133
液压集成阀           134         液压缸           135
支架                 136         液压管路         137
限位机构             14          逆料板           141
U形定位套           142         限位板           143
推流式厌氧消化器     2
消化反应室           21         进料管            211
出料管               212        沼气排放管        213
弧形填充块           214        弧形表面          2141
搅拌器               22         电机              221
搅拌轴               222        搅拌桨            223
支架                 224        供热保温机构      23
保温层               231        加热盘管          232
控制机构             24         安全泄压装置      25
监测检查装置         27         取样装置          271
温度监测装置         272        检查视镜          273
检查门               274        防爆阀            28
出料装置             3          出料真空罐        31
真空发生器           32         储泥池            33
污泥脱水设备         34         种泥回流装置      35
空气压缩站           36
螺旋输送机           4          匀料输送机         5
进料装置             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100,其包括依次相连的推顶料装置1、推流式厌氧消化器2以及出料装置3,该推顶料装置1主要起到初步存储固体垃圾,并让固体垃圾均匀输送至推流式厌氧消化器2的作用,该推流式厌氧消化器2则为整个消化设备100的核心部件,其为整个厌氧过程的主要发生场所;该出料装置3则是起到辅助推流式厌氧消化器2出料,从而能整个消化设备100能处于长期工作状态,下面分别对各个装置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2至图8所示,其示出的为本发明中推顶料装置的示意图,该推顶料装置1,包括贮料室11、送料机构12和动力机构13,其中:
该贮料室11,具有进料口111、出料口112和底板113,该底板113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机构14,该限位机构14上形成有钝角三角形的逆料板141;如图2所示,该进料口111具体设置在贮料室11的后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显示的为3个,当然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为2个、4个或者其它,该出料口112具体设置在贮料室11的前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显示的为1个;该底板113则优选采用钢板;
该送料机构12,容设在贮料室11内,并在限位机构14的限位下而可在贮料室11内前后运动,该送料机构12上形成有钝角三角形的走料板121,该走料板121与逆料板141相互错开;该限位机构14为能起到导向送料机构12前后运动的一种结构,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很多种,具体的一种结构将在下文给予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案中所谓的前是指靠近出料口112的方向,即图2所示的右侧,而本案中所谓的后则是指靠近进料口111的方向,即图2所示的左侧;
该动力机构13,位于贮料室11外,该动力机构13传动于送料机构12而使送料机构12做直线往复运动。该动力机构13只要为一种能产生往复力的机构即可,其亦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多种,故不一一举例,其优选的一种结构亦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由此,本发明中的推顶料装置1,固体垃圾通过进料口111进入贮料室11,在动力机构13的带动下,使得送料机构12在限位机构14的限位下而在贮料室11内前后往复运动,当送料机构12往前运动时,送料机构12上的呈钝角三角形状的走料板121会带动固体垃圾沿贮料室11向前运动,而当送料机构12向后运动时,此时由于钝角三角形中钝角对应的斜边接触固体垃圾故反作用较小,同时在逆料板141的作用下使得物料往后运动的趋势很小,故本发明能实现将固体垃圾推动到出料口112下料。故本发明中动力机构13的行程量较小,即本发明中推顶料装置1实质是采用多次短行程的方式完全替代了传统技术中行程较长的油缸,从而具有制造成本低和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同时由于整个推顶料装置1中送料机构12和动力机构13都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故使得该推顶料装置1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修等功效。
为了缩短送料的时间,让贮料室11内的固体垃圾能一直处于向前运动的状态,该送料机构12为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该动力机构13则具有至少两个动力部,每个动力部则分别传动与一个送料机构12,并两个送料机构12的运动速度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动力部即为下述的液压缸135。由此,在任何时间,都至少有一个送料机构12处于向前的运动状态,如此使得贮料室11内的固体垃圾能一直向前运动,从而起到缩短送料时间和提升送料效率的功效。当然,送料机构2不限制于如实施例中的两个,其可以被设置为更多个,从而使得该推顶料装置1能适用于较大体积的贮料室11。
作为动力机构13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该动力机构13采用的为液压泵站,该液压泵站包括电机131、液压泵132、液压油箱133、液压集成阀134和至少两个液压缸135,该电机131与液压泵132传动相连而驱动液压泵132转动,该液压泵132、液压油箱133、液压集成阀134和两个液压缸135之间通过液压管路137相连,在液压集成阀134的作用下,使得该两个液压缸135的运动速度完全相反,而该每一液压缸135分别与一个送料机构12相连,具体的,该液压缸135与贮料室11之间还设置有支架136,从而起到支撑液压缸135的作用。由此,能实现本案对动力机构13的所需要达到的要求。
作为该送料机构12的一种具体结构,该送料机构12呈梯形,包括并排设置且均沿贮料室11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滑动管122,该两根滑动管122之间还设置有多根推料板123,每根推料板123上均间隔形成有多个走料板121。优选地,所述多个走料板121等间距间隔设置。通过将送料机构12设置为梯形,其能覆盖到贮料室11长度方向的所有空间,所以能尽量避免死角的功效;同时可以让该滑动管122与限位机构14配合而实现送料机构12的前后运动,具体的,该限位机构14包括倒U形定位套142以及多根限位板143,该多根限位板143并排设置且平行于推料板123,每一限位板143上均间隔形成了多个逆料板141。该U形定位套142主要是起到限位滑动管122的作用,具体该U形定位套142在每一限位板143上都设置有两个,从而确保送料机构12能始终保持前后方向的直线运动,更具体的,所述逆料板141的高度低于走料板121的高度,从而使得走料板121的驱动作用更加明显。
为了避免从出料口112送出的固体垃圾突然落下而对下道工序设备造成较大冲击,如图2所示,该贮料室11在出料口112的上方设置有挡料板114。
该推顶料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启动电机131带动液压泵132工作,通过液压集成阀134切换控制分流液压动力,打开与液压缸135连接的液压管路137,驱动液压缸135,一路驱动送料机构12,通过送料机构12上固定的走料板121,推动贮料室11中的固体垃圾前行;另一路液压缸135则带着另一送料机构12退回,退回时形状为钝角三角形的走料板121的钝边可以减少阻力,保证垃圾不被带回;而底板113上固定的U形定位套142,目的是对送料机构12的行向进行导向,逆料板141则可固定待推垃圾,同时可防止已推出垃圾退回。
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中推流式厌氧消化器2,其包括消化反应室21、多个搅拌器22、供热保温机构23以及控制机构24,其中:
该消化反应室21,具有进料管211、出料管212以及沼气排放管213;具体的,该消化反应室21为一卧式长方体密封结构,其座落在地面坚实基础上,该进料管211设置在长方体的一侧,本实施例显示的为左侧,该出料管212则设置在长方体的另一侧,本实施例显示的为右侧,该消化反应室21内的垃圾在搅拌器22的作用下呈平推流动方式,即由左向右的流动方式。
该多个搅拌器22,沿消化反应室21的前后方向布设,并且每一搅拌器22均包括电机221、搅拌轴222和搅拌桨223,该电机221传动于搅拌轴222,该搅拌桨223则固定设置在搅拌轴222上且位于消化反应室21内;相邻搅拌器22之间的搅拌桨223的搅拌面积相重叠;具体的,该搅拌器22的数量根据消化反应室21长度来决定,一般采用5~7个,该电机221通过一个支架224而支撑在地面上,该搅拌轴222优选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的方形钢管,该搅拌桨223则可以根据处理不同物料的性质而采用T形、回形、干字形、田字形、倒伞形等各种形式。
该供热保温机构23,对消化反应室21提供稳定的热力和持续的温度;该供热保温机构2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很多种,只要能提供稳定的热力支持即可,下面将会对其一种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该控制机构24,与所述多个搅拌器22的电机221均相连,并该多个搅拌器22在控制机构24的控制下呈间隔交替运行的方式转动。该间隔交替运行在本发明中具体是指:相邻的搅拌器22的运行方式不同,而呈间隔状的搅拌器22的运行反而相同,即两相邻搅拌器22始终处于一静止一启动的状态,并会在一定时间内,原启动的搅拌器22停止,静止的搅拌器22启动;优选地,搅拌器22静止时其搅拌桨223垂直于水平面,以保证给运动状态搅拌器22留有足够的转动空间。搅拌桨223转动按自进料至出料方向有规律地翻转,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浮渣和沉淀。同时由于采用了慢速搅拌,并且搅拌器22的运行时间相互错开,使该反应器耗电较少。优选地,该多个搅拌器22中离进料口最近的一个中电机221的功率大于其余搅拌器22中电机221的功率,从而能适合刚进料的固相物料。
这样,固体垃圾通过进料管211而进入消化反应室21内,在控制机构24的控制下,该多个搅拌器22会呈现间隔交替运行的方式运动,即多个搅拌器22呈间隔状被分为两组,而使得两相邻搅拌器22一静止一启动,经过一定时间,原启动的搅拌器22停止,静止的搅拌器22启动,从而交替对室内垃圾进行搅拌,由于相邻搅拌器22的搅拌面积相重叠,故能使得整个消化反应室21内的所有地方都能被充分搅拌,然后在供热保温机构23的保温下经20~28天的消化反应,就能产生大量沼气,而经消化反应后的污泥则通过出料管212而排出消化反应室21。故本发明采用由控制机构24控制的多个搅拌器22,而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一根搅拌轴222的方式,由此则能大大降低制作加工难度,并无需大功率和大扭矩的电动机,从而具有加工制造成本低的功效;同时由于多个搅拌器22采取间隔交替运行的方式转动,并且相邻搅拌器22之间搅拌桨223的搅拌面积相重叠,从而具有搅拌更为充分的特点,同时由于搅拌器22的交叉搅拌,进而确保固体垃圾均能进行充分的消化反应,由此具有能量回收效率高的功效。
如图9所示,该消化反应室21前后两底侧都还设置有弧形填充块214,该弧形填充块214具有弧形表面2141,并该弧形表面2141的弧度与搅拌桨223因转动形成的弧度相同。通过该弧形填充块214的设置,能够防止无机杂质屯于其中,而无法及时充分地将无机杂质排出。
为了提高本发明中推流式厌氧消化器2的安全性能,该推流式厌氧消化器2还包括安全泄压装置25,该安全泄压装置25包括沼气排放装置和安全阀门,该沼气排放装置设置消化反应室21顶部与沼气排放管213之间,该安全阀门则具有气压安全值,正常情况下沼气经沼气排放装置排入沼气排放管213,而若出现排气异常,即当室内气压升到一定压力时,即达到气压安全值时,该安全阀会自动打开泄压,保证消化反应室21内的压力正常。为了实现防爆,该推流式厌氧消化器2还包括极限防爆装置,该极限防爆装置为设置在消化反应室21侧壁上的防爆阀28。
如图9和图10所示,作为该供热保温机构23的一种具体结构,该供热保温机构23包括加热装置和保温装置,该加热装置包括热力分配器(图中未示出)以及布设在消化反应室1底部和四周的加热盘管232,该热力分配器与加热盘管232相连并将热源均匀分配而提供给加热盘管232;该保温装置则为位于消化反应室21外层并由保温材料组合而成的保温层231。
具体的,该推流式厌氧消化器2还包括监测检查装置27,该监测检查装置27包括监测装置和检查装置,该监测装置包括取样装置271、温度监测装置272、气量监测装置(图中未示出)和泥量监测装置(图中未示出),该检查装置则包括检查视镜273和检查门274,该检查视镜273设置于消化反应室21侧壁并采用透明材料制成。通过上述监测装置和检查装置,能让消化反应室21内的当前状况被人们所知晓,同时通过该检查门274,能使得在需要对消化反应室21内的设备及装置进行维修时,人员及配件设施能够自由出入。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出料装置3,其包括出料真空罐31、真空发生器32以及空气压缩站36,该出料真空罐31与出料管212相连而接收固体垃圾,同时该出料真空罐31顶部还与真空发生器32和空气压缩站36相连,而底部则还连接有储泥池33;具体的,该出料真空罐31与出料管212、真空发生器32、空气压缩站36以及储泥池33之间都设置有开关阀门,当该出料真空罐31需要抽料时,则开启真空发生器32,该真空发生器32产生负压,打开与消化反应室21连接方向的阀门,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抽吸进入出料真空罐31。当出料真空罐31中的污泥到达一定高度关闭吸气阀。通过另一阀门给出料真空罐31泄压,打开与污泥脱水设备34连接方向的阀门,利用空气压缩站36给出料真空罐31加压,污泥从出料真空罐31中压出完成卸料过程。出料真空罐31设置真空表、压力表、料位计以及各种气动阀门;阀门的动作顺序根据测量信号由控制机构24的PLC程序自动执行;具体的,该储泥池33还连通有污泥脱水设备34,该污泥脱水设备34用于形成呈相互分离状的污泥和挤压水。由于该挤压水中含有大量活性菌种,故还可以通过设置种泥回流装置35而回收利用上述活性菌种,该种泥回流装置35一端与污泥脱水设备34相连而承接挤压水,另一端则与消化反应室21相连而将挤压水注入消化反应室21内。其一方面对刚加入消化罐的有机物料起到接种作用,同时对刚加入消化反应室21的较干燥物料起到调整含水率作用,从而增加物料的搅拌性能,使物料迅速均质化。其相较于传统方法——利用消化污泥和新鲜物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再输送到消化反应室21内,其能大大提高消化反应室21利用率,同时由于回流水含固率低,方便输送,故可以降低对回流管道的磨损。
如图1所示,该推顶料装置1与推流式厌氧消化器2之间还依次设置有螺旋输送机4、匀料输送机5、进料输送机以及进料装置6,该螺旋输送机4承接于推顶料装置1的出料口,该进料装置6则承接于消化反应室21的进料管211,从而实现推顶料装置1与推流式厌氧消化器2之间物料的传输,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其具体输送方式有很多,并不限于上述结构。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推顶料装置,具有贮料室、送料机构以及动力机构,该贮料室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该送料机构位于贮料室内而可在贮料室内前后运动,该动力机构位于贮料室外并传动于送料机构而使送料机构做直线往复运动;
推流式厌氧消化器,具有消化反应室、多个搅拌器、供热保温机构以及控制机构,该消化反应室具有进料管、出料管以及沼气排放管,该进料管承接于推顶料装置的出料口;该多个搅拌器沿消化反应室的前后方向布设,并每一搅拌器均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该电机传动于搅拌轴,该搅拌桨则固定设置在搅拌轴上且位于消化反应室内,相邻搅拌器之间的搅拌桨的搅拌面积相重叠;该供热保温机构对消化反应室提供稳定的热力和持续的温度;该控制机构与所述多个搅拌器的电机均相连,该多个搅拌器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呈间隔交替运行的方式转动;
出料装置,具有与出料管相连而接收消化污泥的出料真空罐以及均与出料真空罐相连的真空发生器和空气压缩站,该出料真空罐底部与外界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贮料室还具有底板,该底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对送料机构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上形成有钝角三角形的逆料板;该送料机构上形成有钝角三角形的走料板,该走料板与逆料板相互错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送料机构为并排设置的两个,该动力机构则具有两个动力部,每个动力部则分别传动于一个送料机构,并两个送料机构的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机构为液压泵站,该液压泵站包括电机、液压泵、液压油箱、液压集成阀和至少两个液压缸,该电机与液压泵传动相连,该液压泵、液压油箱、液压集成阀和至少两个液压缸之间通过液压管路相连,该每一液压缸分别与一个送料机构相连。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送料机构呈梯形,包括并排设置且均沿贮料室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滑动管,该两根滑动管之间还设置有多根推料板,每根推料板上均等间距间隔形成有多个走料板;该限位机构包括倒U形定位套以及并排设置且平行于推料板的多根限位板,每一限位板上均间隔形成了多个逆料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消化反应室前后两底侧都还设置有弧形填充块,该弧形填充块具有弧形表面,并且该弧形表面的弧度与搅拌桨因转动形成的弧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推流式厌氧消化器还包括安全泄压装置,该安全泄压装置包括设置消化反应室顶部与沼气排放管之间的沼气排放装置以及具有气压安全值的安全阀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推流式厌氧消化器还包括极限防爆装置,该极限防爆装置为设置在消化反应室侧壁上的防爆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出料真空罐还连通有储泥池,该储泥池还连通有能分离污泥和挤压水的污泥脱水设备,该推流式厌氧消化器还包括种泥回流装置,该种泥回流装置一端与污泥脱水设备相连而承接挤压水,另一端则与消化反应室相连而将挤压水注入消化反应室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推顶料装置与推流式厌氧消化器之间还依次设置有螺旋输送机、匀料输送机、进料输送机以及进料装置,该螺旋输送机承接于推顶料装置的出料口,该进料装置则承接于消化反应室的进料管。
CN 201110146117 2011-06-01 2011-06-01 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 Active CN102319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46117 CN102319715B (zh) 2011-06-01 2011-06-01 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46117 CN102319715B (zh) 2011-06-01 2011-06-01 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9715A CN102319715A (zh) 2012-01-18
CN102319715B true CN102319715B (zh) 2013-07-31

Family

ID=45447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46117 Active CN102319715B (zh) 2011-06-01 2011-06-01 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197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25284B (fi) * 2013-11-21 2015-08-14 Biogts Oy Menetelmä biokaasun valmistamiseksi biomassasta anaerobisella hajottamisella ja vastaava reaktori
CN105395122B (zh) * 2015-12-15 2017-06-3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排泄物处理系统
CN106045254A (zh) * 2016-07-01 2016-10-26 深圳市智屏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桶以及室内环保卫生间
CN108660075A (zh) * 2018-08-08 2018-10-16 李多 一种有机废弃物卧式推流厌氧干发酵装置及工艺
CN112048432B (zh) * 2020-09-22 2023-05-23 四川光和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缩短沼气发酵时间的新型容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9099A (ja) * 2001-07-27 2003-02-1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メタン発酵槽
JP2007021488A (ja) * 2005-06-16 2007-02-01 Kawasaki Heavy Ind Ltd 有機性廃棄物の処理方法及びその処理装置
CN201154942Y (zh) * 2008-01-11 2008-11-26 宝林 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全自动预处理一体装置
CN101381675A (zh) * 2008-06-05 2009-03-11 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带搅拌有机废物厌氧消化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01492229A (zh) * 2009-03-12 2009-07-29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一种推流式厌氧生物反应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9099A (ja) * 2001-07-27 2003-02-1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メタン発酵槽
JP2007021488A (ja) * 2005-06-16 2007-02-01 Kawasaki Heavy Ind Ltd 有機性廃棄物の処理方法及びその処理装置
CN201154942Y (zh) * 2008-01-11 2008-11-26 宝林 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全自动预处理一体装置
CN101381675A (zh) * 2008-06-05 2009-03-11 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带搅拌有机废物厌氧消化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01492229A (zh) * 2009-03-12 2009-07-29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一种推流式厌氧生物反应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9715A (zh) 201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7200B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高温发酵系统及发酵工艺
CN201801518U (zh) 自动移动沉积物料的干法厌氧发酵反应装置
CN201933029U (zh) 立罐式发酵机
CN102319715B (zh) 一种水平推流式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设备
CN104384170A (zh) 一种生物处理城市有机垃圾及农业有机废物的工艺及装置
CN103667015A (zh) 一种发酵罐
CN204171071U (zh) 一种适用于生物处理城市有机垃圾及农业有机废物的装置
WO2012116394A1 (en) An anaerobic digester for digesting organic matter and producing biogas
CN105462821A (zh) 大型卧式隧道窑型螺旋连续干式厌氧发酵设备
CN102242052B (zh) 水平折流式干法厌氧发酵反应装置
CN101659506A (zh) 一体化有机污泥高温微好氧卧式消化反应器
CN101629139B (zh) 规模化太阳能中温固液联合厌氧发酵和储气装置
KR20060054264A (ko) 유기성 고형물의 자원화를 위한 다단 적재식 입상형 원통퇴비발효조의 설비구성 및 그 운전 방식.
CN202322661U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高温发酵系统
CN208346065U (zh) 立式有机肥发酵装置
CN202089979U (zh) 一种推流式垃圾厌氧消化器
CN102154372B (zh) 利用射流搅拌技术发酵生产沼气的方法
CN105624033A (zh) 一种有机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装置
CN106399079A (zh) 干式厌氧系统
CN105624034A (zh) 一种采用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处理有机垃圾的方法
CN102626710B (zh) 一种用于规模化预处理生活垃圾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2410174A (zh) 一种层流发酵装置及其发酵方法
CN205501313U (zh) 一种有机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装置
CN2806457Y (zh) 一种大容量固体生物发酵塔
WO201407519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iog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3

Address after: NO.901, Liaohe Road, Xinqiao Town,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Jiangsu Xinsi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Rui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700 room 69, Huafa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3361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azhou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rm (General Partnershi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3

Address after: 213100 c402, 901 Liaohe Road, Xinqiao Town,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ui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32 c402, 901 Liaohe Road, Xinqiao Town,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Rui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Xinsi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