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8975B - 一种电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8975B
CN102318975B CN201110257051.9A CN201110257051A CN102318975B CN 102318975 B CN102318975 B CN 102318975B CN 201110257051 A CN201110257051 A CN 201110257051A CN 102318975 B CN102318975 B CN 1023189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installing plate
screw
fix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70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8975A (zh
Inventor
梁怀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ID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ID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ID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ID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570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189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18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8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8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89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硬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脑设备。为了提供一种以睡躺姿势使用电脑的设备,其技术方案如下。其特征是:包括:睡床(20),台板(18),支架机构,调节机构,第一、第二定位零件(5、33),第一、第二轨道机构;支架机构包括左、右支架(4、4b);每一支架均包括:前条(4‑1),上、下支架条(4‑2、4‑3);第一轨道机构包括:左、右轨道架,横板(7);每一轨道架均包括:安装体,上、下轨道;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条(16)和锁紧零件;台板(18)与左、右支架(4、4b)转动连接;支撑条(16)的端部与支架连接,支撑条(16)身部通过锁紧零件与台板(18)连接。有益效果是:可以躺在睡床上使用电脑。

Description

一种电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硬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脑设备;对腰椎疾病或颈椎疾病的患者而言,本发明设备还可以作为辅助医疗器械使用。
背景技术
电脑(或称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娱乐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也带来了很多便利;人们通过电脑打字写文章,上网查询信息和资料,等等。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脑,只能放在水平朝上的承载面上才能正常使用;如果想以睡躺姿势使用、操控电脑,现有的技术或产品均无法满足。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或现有产品,均无法实现使用者以睡躺姿势操控电脑;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睡躺姿势使用或操控电脑的设备,其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电脑设备,包括:睡床,设置电脑物件的台板,支架机构,调节机构,第一定位零件,第一轨道机构,以及含有第二定位零件的第二轨道机构;
所述的支架机构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每一支架均包括:前条,上支架条,下支架条;前条的上部与上支架条的前端固定连接,前条的下部与下支架条的前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一轨道机构包括:左轨道架,右轨道架,以及横板;每一轨道架均包括:安装体,上轨道,下轨道;上轨道和下轨道均与安装体固定连接,并且上轨道在上、下轨道在下;所述的两个安装体分别位于睡床的左右两侧,并通过第二轨道机构与睡床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定位零件将安装体和睡床之间的相互位置确定;横板的左右两端各与一个安装体固定连接;
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条和锁紧零件;
所述的台板与左、右支架转动连接;支撑条的端部与支架连接,支撑条身部通过锁紧零件与台板连接;
上支架条与上轨道接触;下支架条与下轨道接触;
第一定位零件设置在第一轨道机构中并与支架条抵连接;
所述的安装体为竖直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上部与横板的端部固定连接,
安装板的下部通过第二轨道机构与睡床滑动连接;
所述的上轨道包括第一号轨道和第二号轨道,所述的下轨道包括第三号轨道和第四号轨道;
第一号轨道,第二号轨道,第三号轨道和第四号轨道,该四条轨道从上到下顺序设置,该四条轨道均位于安装板的内侧、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上支架条,其后部位于第一号轨道和第二号轨道之间并与此两轨道滑动连接;
所述的下支架条,其后部位于第三号轨道和第四号轨道之间并与该两轨道滑动连接;
所述的支架机构包括后侧板;上支架条的后端和下支架条的后端均与后侧板固定连接。
2.所述的锁紧零件包括具有外螺纹的螺杆件和开设螺孔的蝶形螺母,该两者的螺纹配合;螺杆件与台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撑条为直形条片、并且其身部开设了直形长槽孔,或者所述的支撑条为弧形条片、并且其身部开设了弧形长槽孔;支撑条的端部与支架转动连接;螺杆件的底部与台板固定连接,螺杆件的身部穿过支撑条的槽孔,蝶形螺母旋入螺杆件并锁紧支撑条。
3.所述的前条斜向设置,即其上端在前、后端在后;
前条的上端与台板的后侧边转动连接;
所述的上支架条和下支架条均为水平设置,上支架条的前端与前条的身部固定连接;下支架条的前端与前条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撑条,其端部与前条转动连接。
4.所述的第一号轨道,第二号轨道,第三号轨道和第四号轨道,该四条轨道均为截面是矩形的矩形棒。
5.所述的电脑设备包括第一定位零件,其上部为手柄,其下部为螺杆;所述的第一号轨道开设螺孔,螺孔的内螺纹和第一定位零件螺杆的外螺纹,两者螺纹配合;第一定位零件的螺杆旋入第一号轨道的螺孔内并与上支架条相抵。
6.所述的第一轨道机构包括第一螺钉或者所述的第一轨道机构包括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
所述的第一螺钉,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即:其头部位于安装板的外侧,其螺柱部分旋入安装板并向内凸起,后侧板前行至最前位置时、与第一螺钉向内凸起的螺柱相抵;
所述的第二螺钉,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即:其头部位于安装板的外侧,其螺柱部分旋入安装板并向内凸起,后侧板后退至最后位置时、与第二螺钉向内凸起的螺柱相抵。
7.所述的安装体为安装板;安装板的上部向前突起,所述的第一轨道机构位于安装板的上部;安装板的下部向后突起,所述的第二轨道机构位于安装板的下部。
8.所述的安装体为安装板;
所述的第二轨道机构包括:左侧轨道组件,右侧轨道组件;每一轨道组件均包括燕尾形轨道,燕尾形槽体,前限位杆,后限位杆;
所述的燕尾形轨道为异形柱体;异形柱体的燕尾形轨道,其截面形状包括:直线的顶部,对称且斜向设置的两个直线侧边;两个直线侧边之间的距离为顶大底小;
所述的燕尾形槽体,其开设里大外小镂空的长槽,即镂空长槽的截面形状与燕尾形轨道的截面形状不仅吻合、而且该两个截面形状具有滑动性的尺寸配合;
所述的燕尾形轨道和燕尾形槽体,其中的一个位于睡床的侧部并与睡床固定连接,其中的另一个位于安装板的下部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安装板和睡床通过燕尾形轨道和燕尾形槽体实现滑动连接;安装板运动至最前位置时与前限位杆相抵,安装板运动至最后位置时与后限位杆相抵。
9.所述的安装体为安装板;
所述的第二轨道机构包括:左侧轨道组件,右侧轨道组件;每一轨道组件均包括:一根燕尾形轨道,一对长棒,前限位杆,后限位杆;
所述的燕尾形轨道为异形柱体;异形柱体的燕尾形轨道,其截面形状包括:直线的顶部,对称且斜向设置的两个直线侧边;两个直线侧边之间的距离为顶大底小;
在所述的一对长棒中,一根长棒和另一根长棒之间存在间隔,且两根长棒的相对之面均为斜面,即两根长棒之间形成镂空的梯形空间,该梯形空间的截面形状与燕尾形轨道的截面形状不仅吻合、而且该两个截面形状具有滑动性的尺寸配合;
所述的燕尾形轨道和一对长棒,其中的一者位于睡床的侧部并与睡床固定连接,其中的另一者位于安装板的下部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和睡床通过燕尾形轨道和长棒实现滑动连接;
安装板运动至最前位置时与前限位杆相抵,安装板运动至最后位置时与后限位杆相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者可以躺在睡床上使用或操控电脑;在承载面是大角度倾斜的情况下、甚至是垂直的情况下,本发明电脑设备均可正常使用;在本发明设备中,具有两套相互独立的轨道机构,因此台板及其支架机构的前后移动范围大,给使用者上下睡床带来了方便。
腰椎疾病患者或颈椎疾病患者经常使用本发明设备,可以减缓病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状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设备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J向视图;
图4是图1的K-K向剖视图;
图5是图4中X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3∶1;
图6是台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后侧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中绘制有台板、支架机构、支撑条和后侧板等;
图9是本发明设备示意图之二,图中的后侧板后退至最后位置时与第二螺钉相抵;
图10是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图中的台板调节为向上倾斜,倾斜45°角度;
图11是发明设备中台板调节为垂直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发明设备中台板调节为向下倾斜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三中发明鼠标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3的仰视图;
图15是图13中鼠标的底部下层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5的后视图;
图18是图15的A-A向剖视图;
图19是图13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5∶1;
图20是对图19作了变化改动的示意图;
图21是图18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5∶1;
图22是实施例三中鼠标使用情况的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2∶1;
图24是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25是现有技术中某一鼠标的主视图;
图26是图25的俯视图;
图27是实施例六中发明技术鼠标的主视图;
图28是图27在2-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5∶1;
图29是对图28作剖切处理后的示意图;
图30是图27俯视图之一,图中的牵挂结构为一个;
图31是图27俯视图之二,图中的牵挂结构为两个;
图32是板状牵挂结构的示意图,图中的牵挂结构前高后低斜向设置;
图33是对图32作剖切处理后的示意图;
图34是牵挂圈既与牵挂绳连接、又通过与牵挂孔与牵挂结构连接的示意图,并且本图中的牵挂结构包括连为一体的三个结构块;
图35是牵挂圈既与牵挂绳连接、又通过与牵挂孔与牵挂结构连接的示意图,并且图中的牵挂结构前高后低斜向设置;
图36是发明技术鼠标中牵挂绳和牵挂结构均为两个的示意图;
图37是发明技术鼠标牵挂连接的示意图;
图38是实施例一中的示意图之一,图中的燕尾形轨道位于睡床的侧部并与睡床固定连接,燕尾形槽体位于安装板的下部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和睡床通过燕尾形轨道和燕尾形槽体实现滑动连接;
图39是实施例一中的示意图之二,图中的燕尾形轨道位于睡床的侧部并与睡床固定连接,燕尾形槽体位于安装板的下部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和睡床通过燕尾形轨道和燕尾形槽体实现滑动连接;
图40是实施例一中的示意图之三,图中的燕尾形槽体位于睡床的侧部并与睡床固定连接,燕尾形轨道位于安装板的下部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和睡床通过燕尾形轨道和燕尾形槽体实现滑动连接;
图41是实施例一中的示意图之四,图中的燕尾形槽体位于睡床的侧部并与睡床固定连接,燕尾形轨道位于安装板的下部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和睡床通过燕尾形轨道和燕尾形槽体实现滑动连接;
图42是实施例二中的示意图之一,图中的一对长棒位于睡床的侧部并与睡床固定连接,燕尾形轨道位于安装板的下部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和睡床通过燕尾形轨道和长棒实现滑动连接;
图43是实施例二中的示意图之二,图中的一对长棒位于睡床的侧部并与睡床固定连接,燕尾形轨道位于安装板的下部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和睡床通过燕尾形轨道和长棒实现滑动连接;
图44是实施例二中的示意图之三,图中的燕尾形轨道位于睡床的侧部并与 睡床固定连接,一对长棒位于安装板的下部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和睡床通过燕尾形轨道和长棒实现滑动连接;
图45是实施例二中的示意图之四,图中的燕尾形轨道位于睡床的侧部并与睡床固定连接,一对长棒位于安装板的下部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和睡床通过燕尾形轨道和长棒实现滑动连接;
图中标号说明
1.键盘;2.鼠标;3.显示器;4.左支架;4b.右支架;4-1.前条;4-2.上支架条;4-2a.上支架条;4-3.下支架条;4-3a.下支架条;5.第一定位零件;6.横板安装螺钉;7.横板;8.第一号轨道;8a.第一号轨道;9.第二号轨道;9a.第二号轨道;10.后侧板;11.第一螺钉;11a.第二螺钉;11b.第二螺钉;12.第三号轨道;12a.第三号轨道;13.第四号轨道;13a.第四号轨道;14.安装板;14a.安装板;16.支撑条;17.蝶形螺母;18.台板;20.睡床;20-1.前床片;20-2.后床片;20-3.床体;31.后限位杆;32.燕尾形轨道;33.第二定位零件;35.前限位杆;38.燕尾形槽体;39.长棒;
101.转轮;102.壳体;102-1.底部上层;103.读取窗口;104.底部下层;104-1.读取窗口孔;104-2.特殊通孔;105.小圆球;120.安装螺钉;120a.安装螺钉;120b.安装螺钉;120c.安装螺钉;120d.安装螺钉;120e.安装螺钉;120f.安装螺钉;121.永磁体板;
201.壳体;202.牵挂结构;202-1.牵挂结构;203.牵挂圈;203-1.牵挂圈;204.牵挂绳;204-1.牵挂绳;205.转动轮;206.固定零件;206-1.固定零件;207.电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的电脑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分体式电脑,第二类为一体式电脑。
分体式电脑除了主机外,还有作为独立部件存在的显示部件和人工操作部件;显示部件通常是独立的显示屏,人工操作部件包括独立的键盘和独立的鼠标;主机一般安装在机箱内,机箱通常放置在地面上、或台面下的搁板上、或者其他合适的地方。
一体式电脑有俗称的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等,它们的特点是:在同一套机壳内设置了主机、显示部件和人工操作部件;换言之,主机、显示部件和人工操作部件均以非独立的形态存在。当然,独立的键盘、独立的鼠标也可用外接的方式连接到一体式电脑上去,但是,作为一体式电脑,其已经配置安装了具 有鼠标功能和作用的部件、配置安装了具有键盘功能和作用的部件,并且这些部件是以非独立的形态出现的。
相对于一体式电脑不同的是:分体式电脑中的键盘和鼠标是独立的形态存在的。
下面,对本发明作总体的描述、说明和解释。
本发明的一种电脑设备,包括:睡床20,设置电脑物件的台板18,支架机构,调节机构,第一定位零件5,第一轨道机构,含有第二定位零件33的第二轨道机构。
支架机构包括左支架4和右支架4b;每一支架均包括:前条4-1,上支架条4-2,下支架条4-3;前条4-1的上部与上支架条4-2的前端固定连接,前条4-1的下部与下支架条4-3的前端固定连接。
第一轨道机构包括:左轨道架,右轨道架,横板7;每一轨道架均包括:安装体,上轨道,下轨道;上轨道和下轨道均与安装体固定连接,并且上轨道在上、下轨道在下;两个安装体分别位于睡床20的左右两侧,并通过第二轨道机构与睡床20滑动连接;第二定位零件33将安装体和睡床20之间的相互位置确定;横板7的左右两端各与一个安装体固定连接。
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条16和锁紧零件;台板18与左、右支架4、4b转动连接;支撑条16的端部与支架连接,支撑条16身部通过锁紧零件与台板18连接。
上支架条4-2与上轨道接触;下支架条4-3与下轨道接触;
第一定位零件5设置在第一轨道机构中并与支架条抵连接。
对于以上的总体描述,有如下的说明和解释。
说明1。在本发明设备中,台板18的角度可以进行调节,以满足使用者睡躺在床上使用电脑的特殊要求。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条16和锁紧零件,松开锁紧零件后可以对台板18的角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再通过紧固锁紧零件而固定台板18的角度。
说明2。设置在台板18上的“电脑物件”,对分体式电脑来讲,通常是显示器、键盘和鼠标三者,主机由于比较沉重,因而一般不安放在台板18上。对一体式电脑来讲,“电脑物件”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或便携式电脑,此外,还可以再加上外接的人工操作部件;所谓外接的人工操作部件,如:外接的键盘、或外接的鼠标、或外接的键盘和鼠标。
说明3。在本发明设备中,台板18可以前后移动,并且在本发明设备中,具有两套相互独立的轨道机构:第一轨道机构和第二轨道机构,因此台板及其支架机构的前后移动范围大,给使用者上下睡床带来了方便。具体说明见下。
台板和支架机构中的左、右支架4、4b为转动连接关系;支架机构和台板 在前后移动时一起进行,即支架机构发生前后移动必然造成台板也发生前后移动。
a.支架机构连同台板通过第一轨道机构发生直接移动情况。第一定位零件5设置在第一轨道机构中并与支架条抵连接,所以在第一定位零件5与支架条相抵的情况下,支架机构被锁住、无法在第一轨道机构中发生移动。松开第一定位零件5,可以对支架机构连同台板一起进行前后移动的调节、直至满意为止,然后再拧紧第一定位零件5、并与支架条抵连接而锁紧。
b.支架机构连同台板通过第二轨道机构发生间接移动情况。第二定位零件33在卡紧的情况下,第二定位零件33将安装体和睡床20之间的相互位置确定、锁紧。松开第二定位零件33,可以对安装体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尽管此时支架机构连同台板没有在第一轨道机构中发生移动,但由于第一轨道机构与安装体为固定连接的关系,因此,安装体发生了前后移动,就带动了支架机构连同台板一起发生前后移动。当移动的位置满意后,再卡紧第二定位零件33,从而使安装体和睡床20之间的相互位置确定。
c.使用两套轨道机构,可以使台板18拥有更大的前后调节范围;允许台板18向前调节的范围大,可以让使用者获得最理想的使用状态;允许台板18向后调节的范围大,可以让使用者在上下睡床时感觉方便,否则使用者在上下睡床时需要大幅度弯曲双腿或注意其它的情况,以免碰到台板或支架机构等。
说明4。本发明中的台板18,其承载面不仅可以水平朝上的,更可以是倾斜的、垂直的,等等;如果承载面不是水平朝上的,则带来了鼠标等出现下滑、下坠的问题;发明人也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详见后面有关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8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设备示意图之一;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J向视图;图4是图1的K-K向剖视图;图5是图4中X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3∶1;图6是台板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后侧板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中绘制有台板、支架机构、支撑条和后侧板等。
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发明设备,现分别介绍如下。
1.睡床20。
本实施例中的睡床20主要由三者组成,分别是:前床片20-1、后床片20-2和床体20-3。床体20-3的四周为框形结构。使用者睡躺在床体20-3上、以睡躺姿势使用和操控电脑。
2.支架机构。
支架机构包括:左支架4,右支架4b,后侧板10;每一支架均包括:前条 4-1,上支架条4-2,下支架条4-3。其中,前条4-1斜向设置,即其上端在前、后端在后;上支架条4-2和下支架条4-3均为水平设置,上支架条4-2的前端与前条4-1的身部固定连接;下支架条4-3的前端与前条4-1的底端固定连接。上支架条4-2的后端和下支架条4-3的后端均与后侧板10固定连接,连接是通过螺钉实现的。还有,前条4-1的上端与台板18的后侧边转动连接。
3.台板18、支撑条16和锁紧零件。
台板18用于设置电脑物件。台板18与左、右支架4、4b转动连接。支撑条16为弧形条片,其身部开设了弧形长槽孔;支撑条16的端部与支架转动连接。锁紧零件包括:具有外螺纹的螺杆件和开设螺孔的蝶形螺母17,该两者的螺纹配合;螺杆件与台板18固定连接。说明:螺杆件是车有外螺纹的杆件,如:螺钉、螺丝、螺栓、螺杆等等都是一种螺杆件。螺杆件由内向外穿过支撑条16的槽孔,蝶形螺母17旋入螺杆件,当蝶形螺母17旋转到底时就锁紧了支撑条16。
4.第一轨道机构。
第一轨道机构包括:左轨道架,右轨道架,横板7;每一轨道架均包括:安装体,上轨道,下轨道。
本实施例的安装体为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4;两个安装体分别位于睡床20的左右两侧。每一个安装板的上部均向前突起,第一轨道机构位于安装板的上部;每一个安装板的下部向后突起,第二轨道机构位于安装板的下部。每个安装板14的上部各与横板7的一个端部固定连接。安装板的上部均向前突起、安装板的下部向后突起,此设计的好处有:台板的前后调节范围更大、使用者上下睡床更加方便。
上轨道和下轨道均位于安装板14的内侧、并与安装板14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上轨道包括第一号轨道8和第二号轨道9;下轨道包括第三号轨道12和第四号轨道13。第一号轨道8,第二号轨道9,第三号轨道12和第四号轨道13,该四条轨道从上到下顺序设置,该四条轨道均位于安装板14的内侧、并与安装板14固定连接;该四条轨道均为截面是矩形的矩形棒。支架机构中的上支架条4-2,其后部位于第一号轨道8和第二号轨道9之间并与此两轨道滑动连接;支架机构中的下支架条4-3,其后部位于第三号轨道12和第四号轨道13之间并与该两轨道滑动连接。
5.第一定位零件5。
第一定位零件5的上部为手柄、下部为螺杆。在第一轨道机构的第一号轨道8上开设螺孔,螺孔的内螺纹和第一定位零件5螺杆的外螺纹,两者螺纹配合;第一定位零件5的螺杆旋入第一号轨道8的螺孔内并与上支架条4-2相抵而锁紧,使得支架机构及其台板不能与安装板14之间发生向前或向后的移动。
6.第一螺钉11和第二螺钉11a。
第一螺钉11与安装板14固定连接,即:第一螺钉11的头部位于安装板14的外侧,它的螺柱部分旋入安装板14并向内凸起。后侧板10前行至最前位置时,与第一螺钉11向内凸起的螺柱相抵而不能继续前行。设置第一螺钉11的好处是:在调整台板的前后前后位置时,不会发生因不小心用力过度、造成台板及其支架机构向前脱落出来,从而避免其下坠压伤使用者。
所述的第二螺钉11a,其与安装板14固定连接,即:其头部位于安装板14的外侧,其螺柱部分旋入安装板14并向内凸起,后侧板10后退至最后位置时、与第二螺钉11a向内凸起的螺柱相抵。
7.第二轨道机构。
第二轨道机构包括:左侧轨道组件,右侧轨道组件;每一轨道组件均包括燕尾形轨道32,燕尾形槽体38,前限位杆35,后限位杆31。
燕尾形轨道32为异形柱体;异形柱体的燕尾形轨道32,其截面形状包括:直线的顶部,对称且斜向设置的两个直线侧边;两个直线侧边之间的距离为顶大底小。
燕尾形槽体38,其开设里大外小镂空的长槽,即镂空长槽的截面形状与燕尾形轨道32的截面形状不仅吻合、而且该两个截面形状具有滑动性的尺寸配合。对滑动性的尺寸配合之说明:如果两者的尺寸配合太松,将导致移动时发生晃动,并且对移动调节完成后的锁紧也不利;反之,如果两者的尺寸配合太紧,将导致卡死、无法移动。所以两者的尺寸配合应达到:既能够顺畅的滑动性移动,又不会在移动时发生严重的晃动。
燕尾形轨道32和燕尾形槽体38,其中的一个位于睡床20的侧部并与睡床20固定连接,其中的另一个位于安装板14的下部并与安装板14固定连接。以下,结合图38、图39、图40和图41进行说明。
在图38和图39中,燕尾形轨道32位于睡床20的侧部并与睡床20固定连接,燕尾形槽体38位于安装板14的下部并与安装板14固定连接;安装板14和睡床20通过燕尾形轨道32和燕尾形槽体38实现滑动连接。
在图40和图41中,燕尾形槽体38位于睡床20的侧部并与睡床20固定连接,燕尾形轨道32位于安装板14的下部并与安装板14固定连接;安装板14和睡床20通过燕尾形轨道32和燕尾形槽体38实现滑动连接。
安装板14运动至最前位置时与前限位杆35相抵而受阻,不能继续前行。安装板14运动至最后位置时与后限位杆31相抵而受阻,不能继续后退。
以上对本实施例中的发明设备,从硬件角度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某些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描述、说明和解释。
1.如图1所示,可以在台板18被锁紧为水平向上的情况下,将分体式电脑的键盘1、鼠标2、显示器3设置到台板18上,分体式电脑主机设置在机箱内、放在床边的凳子上。台板18的锁紧可以通过将蝶形螺母17旋转到底、拧紧支撑条16来实现。
2.开机;检查、复核:电脑主机、键盘1、鼠标2、显示器3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检查、调整至完全正常为止。
3.对于机械部件的调节,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a.台板的角度,可以调节为倾斜、垂直、斜向朝下,等等。调节方法:将蝶形螺母17反向旋转松开,然后转动台板18至需要的角度,此时蝶形螺母17从原先的位置移动到了新的位置,再顺向转动蝶形螺母17至底并拧紧。至此,台板的角度调节完成。图1中的台板水平朝上;图10中的台板向上倾斜,倾斜45°角度;图11中的台板为垂直;图12中的台板向下倾斜。
b.松开第一定位零件5,可以将台板18连同支架机构拉出、或推回;当台板18处于合适的前后位置时,再拧紧定位零件5,这样就可以固定了台板18及其支架机构的前后位置(就安装板14锁定不变而言)。
上述松开第一定位零件5时,台板18连同支架机构拉出,其最前的位置受第一螺钉11的限制,即朝前拉的时候,到了规定的最前位置时,后侧板10会碰到第一螺钉11而无法继续前移,此设计的好处是:台板18连同支架机构不会被拉出而掉下来,避免了事故。参见图1进行理解。另外,台板18连同支架机构推回时,其最里的位置受第二螺钉11a的限制,即到了规定的最里位置时,后侧板10会碰到第二螺钉11a而停止移动。参见图9进行理解。
c.第二定位零件33由头部和身部组成。头部是手柄,身部是设有外螺纹的螺杆;安装板14上开设螺孔,并将第二定位零件33的螺杆旋入拧紧,从而使安装板14和睡床20之间不再发生相对移动。比如:在燕尾形轨道32位于睡床20的侧部并与睡床20固定连接的情况下,拧紧后的第二定位零件33,其螺杆底部与燕尾形轨道32相抵,从而使安装板14和睡床20之间不再发生相对移动。当需要对安装板14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时,可以先松开第二定位零件33,然后再调节安装板14的前后位置直至满意为止,最后拧紧第二定位零件33、从而锁定安装板14的前后位置。
还有,为了防止安装板14移动过头出现故障,还设置了限位杆,即:安装板14运动至最前位置时与前限位杆35相抵而停止向前,安装板14运动至最后位置时与后限位杆31相抵而停止后退。
d.本发明设备的使用状态,可参见图10,该图是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图中的台板调节为向上倾斜,倾斜45°角度。腰椎疾病患者或颈椎疾病患者,其发病与坐的姿势、坐的时间长短存在紧密的因果关系;如果患者经 常使用本发明设备,可以减缓病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状出现。
e.台板18,其承载面可以不是水平朝上的,由此带来了鼠标等出现下滑、下坠的问题;发明人也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详见后面有关的实施例。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介绍一种与实施例一不完全相同的第二轨道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轨道机构包括:左侧轨道组件,右侧轨道组件;每一轨道组件均包括:一根燕尾形轨道32,一对长棒,前限位杆35,后限位杆31。
燕尾形轨道32为异形柱体;异形柱体的燕尾形轨道32,其截面形状包括:直线的顶部,对称且斜向设置的两个直线侧边;两个直线侧边之间的距离为顶大底小。
在一对长棒39中,一根长棒和另一根长棒之间存在间隔,且两根长棒的相对之面均为斜面,即两根长棒之间形成镂空的梯形空间,该梯形空间的截面形状与燕尾形轨道32的截面形状不仅吻合、而且该两个截面形状具有滑动性的尺寸配合。
以下,结合图42、图43、图44和图45进行描述和说明。
在图42和图43中,一对长棒39位于睡床20的侧部并与睡床20固定连接,燕尾形轨道32位于安装板14的下部并与安装板14固定连接;安装板14和睡床20通过燕尾形轨道32和长棒39实现滑动连接。
在图44和图45中,燕尾形轨道32位于睡床20的侧部并与睡床20固定连接,一对长棒39位于安装板14的下部并与安装板14固定连接;安装板14和睡床20通过燕尾形轨道32和长棒39实现滑动连接。
另外,安装板14运动至最前位置时与前限位杆35相抵,安装板14运动至最后位置时与后限位杆31相抵。
实施例三
现有技术中的鼠标,只能在承载体的承载面水平向上时才能正常使用;如果在承载面不是水平向上的,比如是大角度斜向的、或者是垂直的、再或者是向下的,在这些情况下,如果操作者一旦松手,现有技术的鼠标就会掉下来、无法继续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所介绍的鼠标,其不论台板18是水平向上的、或者是大角度斜向的、或者是垂直的、或者是向下的,均能可靠地将鼠标吸合,不会掉下来,确保了正常使用;此外,鼠标底部下层和相对体之间存在着间隙层,再加上多个小圆球在鼠标移动时也在转动,所以能使鼠标移动达到灵活、自如、随心所欲。
以下结合图13至图23进行说明。图13是本实施例三中鼠标的主视图;图 14是图13的仰视图;图15是图13中鼠标的底部下层示意图;图16是图15的俯视图;图17是图15的后视图;图18是图15的A-A向剖视图;图19是图13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5∶1;图20是对图19作了变化改动的示意图;图21是图18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5∶1;图22是实施例三中鼠标使用情况的示意图;图23是图22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2∶1。
本实施例中的鼠标是独立的鼠标,一般用于分体式电脑中;当然在一体式电脑中,如在笔记本电脑中,本实施例中的鼠标也可以作为外接鼠标使用。说明:一体式电脑所自带的起鼠标作用的部件姑且称之为非独立的鼠标,非独立的鼠标在使用很不舒服,往往需要外接一个鼠标才感觉使用起来舒服、自如,达到随心所欲的灵活程度。
本实施例中的鼠标包括读取机构和壳体102;所述的壳体102,其底部包括:底部上层102-1,底部下层104,小圆球105;底部下层104开设读取窗口孔和特殊通孔104-2;特殊通孔104-2为33个,小圆球105的数量也是33个。
特殊通孔104-2的上部为圆柱形的镂空,并且圆柱的直径大于小圆球105的直径;特殊通孔104-2的下部为圆弧形镂空,圆弧形镂空的底部孔口直径小于小圆球105的直径;所述的小圆球105,其位于特殊通孔104-2内,其底部向下突起在底部下层104的朝下表面。
底部上层102-1和底部下层104固定连接;底部下层104由铁材料制造,台板18上有一小块的永磁体板121,该板固定连接在台板18的表面。
对于以上描述,有如下的进一步说明。
说明1:永磁体是在外加磁场去掉后,仍能保留一定剩余磁化强度的物体,俗称的“吸铁石”也是永磁体。永磁体是一种成熟的产品,具有很长生产和应用的历史,国内目前有几百家在生产、供货,其典型的种类有钕铁硼永磁体产品等;可以向有关单位定制,相关的购买、定制信息,网上非常多。
说明2:本专利文件中所谓的“钢铁体”,可以是钢材料制成的物体,也可以是铁材料制成的物体。众所周知,永磁体和钢铁体相邻,前者会对后者产生磁性质的吸力、从而使两者吸合。
说明3:特殊通孔104-2的下部为圆弧形镂空,圆弧形镂空的底部孔口直径小于小圆球105的直径;如此设计,一是考虑小圆球105在特殊通孔104-2内可以灵活转动,二是考虑到小圆球105被限制在特殊通孔104-2、不会掉出来。
说明4:底部下层104开设读取窗口孔104-1,如此就可以继续使用现有技术鼠标原有的读取窗口103及其电路,或者讲,可以尽量利用现有技术的鼠标而改造成发明技术的鼠标。
说明5:操作者一旦将鼠标的底部下层104放到永磁体板121的表面,就被吸合,也就是讲,当鼠标的底部下层104和永磁体板121建立了磁性连接后, 即使操作者把手松开,底部下层104连同整个鼠标都被永磁体板121吸合住,而且此种情况不论是永磁体板121的吸合面是水平朝上、还是大角度斜向的、或者是垂直的、或者是向下的,均呈现为鼠标都被永磁体板121吸合住、不会掉下来。
以上所谓的吸合,其实鼠标底部下层104和永磁体板121之间还是存在一层薄薄的间隙层;造成间隙层的原因和好处说明如下。
a.造成间隙层的原因。
结合图22、图23进行说明。小圆球105位于特殊通孔104-2内,它的左端与底部上层102-1相抵,它的右端向右突起在底部下层104的朝右表面;所以多个小圆球105的右端顶住永磁体板121、从而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间隙层;由于该间隙层较薄,所以永磁体板121发出的磁力线依然可以穿过该间隙层空间,到达铁材料制作的鼠标底部下层104,从而将底部下层104连同整个鼠标被一起吸住。
b.间隙层存在的好处。
如果不存在间隙层,鼠标底部下层104和永磁体板121之间,不是被牢牢吸住、造成鼠标的移动困难,就是两者之间的吸合力不足、造成鼠标容易脱落。
而本技术中存在了间隙层,鼠标底部下层104和永磁体板121之间既能牢牢吸住,又不会造成鼠标的移动困难;进一步的,即便两者之间的吸合力非常强,由于存在多个小圆球105,也能使鼠标灵活、自如、随心所欲地移动,原因是:操作者掌控鼠标移动时,多个小圆球105也同时在转动。
实施例四
结合图24进行说明。图24中有7个安装螺钉;通过该7个安装螺钉,使得鼠标的底部下层104和底部上层2-1固定连接。
实施例五
在本实施例中,鼠标的部分相关设计参数如下。
小圆球105的直径6mm,鼠标的底部下层104用厚度为5.4mm的铁板制造;在铁板上加工特殊通孔104-2,该孔由两部分组成:上面为圆柱形的镂空部分,圆柱的直径6.08mm,高度3mm;下面为圆弧形镂空,呈现为下端是不完整的圆锅形镂空(因为下端穿透、形成圆形口,下同),或者讲是下端不完整的半圆球形镂空,该半圆球镂空的半径为3.04mm,高度为2.4mm。
对于上述加工完成的特殊通孔104-2,其在鼠标的底部下层104形成一个直径约为3.73mm的圆形口,由于该圆形口的直径3.73mm小于小圆球105的直径6mm,所以小圆球105不会从该口掉出来。
用铁板制造的鼠标底部下层104,在加工完成了特殊通孔104-2后、装入小圆球105,然后再将鼠标底部下层104和鼠标底部上层102-1固定连接。鼠标底部上层102-1采用耐磨的硬塑料制作。安装完毕后,小圆球105的上端与鼠标底部上层102-1相抵,小圆球105的下端从鼠标的底部下层104朝下突起0.6mm。
分析:在本实施例中,特殊通孔104-2下部镂空处的壁体呈圆弧形、并且与小圆球105下部的外表面吻合对应,如此可以使小圆球105的转动灵活、自如,不卡死。
以上描述可以结合图19和图21进行理解。
另外,再提供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设计、制造中,如果鼠标底部上层102-1在各小圆球105的顶部处采用弧形的上凹结构,则底部上层102-1的耐磨性能将更好;参见图20进行理解。
实施例六
在上面的实施例三中,介绍了一种不会掉下来的鼠标;本实施例中,再介绍另一种不会掉下来的鼠标。
结合图25至图37进行说明。图中标号说明:18.台板;201.壳体;202.牵挂结构;202-1.牵挂结构;203.牵挂圈;203-1.牵挂圈;204.牵挂绳;204-1.牵挂绳;205.转动轮;206.固定零件;206-1.固定零件;207.电线。
图25是现有技术中某一鼠标的主视图;图26是图25的俯视图;该图25和图26可作为与本发明技术鼠标作对比使用。
本实施例中的发明技术鼠标,参见图27;图27是鼠标的主视图;图28是图27在2-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5∶1;图29是对图28作剖切处理后的示意图。
发明技术鼠标包括:牵挂绳204,壳体201和读取机构;壳体201上设置有含牵挂孔的牵挂结构202;读取机构设置在壳体201。牵挂结构202与壳体201底层的前端连为一体;牵挂绳204的上端与台板18连接,牵挂绳204的下端通过牵挂孔与牵挂结构202连接。
下面,就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改进的技术方案、变化的技术方案,分别进行说明。
说明一。
图30是图27俯视图之一,图中的牵挂结构为一个;图31是图27俯视图之二,图中的牵挂结构为两个。
说明二。
不同于图28的牵挂结构,图32是另一种的牵挂结构、即图32是板状牵挂结构的示意图,图中的牵挂结构前高后低斜向设置;图33是对图32作剖切处 理后的示意图。
说明三。
图34和图35是牵挂绳通过牵挂圈进行连接的示意图;其中,图34是牵挂圈既与牵挂绳连接、又通过与牵挂孔与牵挂结构连接的示意图,并且本图中的牵挂结构包括连为一体的三个结构块;图35是牵挂圈既与牵挂绳连接、又通过与牵挂孔与牵挂结构连接的示意图,并且图中的牵挂结构前高后低斜向设置。
说明四。
图36是发明技术鼠标中牵挂绳和牵挂结构均为两个的示意图;图36中的鼠标没有电线、是无线鼠标,其电能由电池提供,电池安装在壳体内部,其信号通过无线发射和无线接收的方式进行传输。
说明五。
图37是发明技术鼠标牵挂连接的示意图。图中,两个固定零件206与台板18固定连接(台板18未画出),牵挂绳204的上端与固定零件206连接,牵挂绳204的下端通过牵挂圈203与牵挂结构202连接,如此,鼠标就挂在了台板18上。如果牵挂绳204使用收缩性能良好的牵挂绳204,则效果更好。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介绍键盘和台板的固定连接。
所谓固定连接,可以是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1.使用不干胶粘贴材料将键盘反面和台板表面进行粘接连接。采用不干胶粘贴材料的好处是:剥离或重新粘接方便,利于维修、更换或位置变化。
2.使用连接零件,连接零件与键盘抵连接,连接零件再通过螺钉与台板固定连接,由此实现键盘和台板的固定连接。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介绍键盘和台板实现磁性连接。
在键盘底部加装铁板,在台板的表面加装永磁体板,铁板的位置和永磁体板的位置对应、从而建立起磁性连接;依靠磁性连接,永磁体板吸合住铁板,从而达到键盘和台板建立起磁性连接,最终使得键盘吸合在台板上。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介绍技术方案:所述的台板包括台板主体和两个以上的定位块,台板主体和定位块磁性连接,定位块和键盘抵连接。
实现方法:在台板主体上覆盖铁板;用永磁体材料制作定位块,定位块的数量为两块以上;各定位块位于键盘的周边、并与键盘主体抵连接,即:在定 位块不进行挪动的情况下,键盘主体也被卡住无法挪动;定位块和铁板磁性吸合,从而实现台板主体和定位块磁性连接,键盘和台板主体吸合后,无论台板是大角度倾斜或垂直或向下的,键盘均不会掉下来。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介绍一种在台板18上设置一体式电脑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使用不干胶粘贴材料将一体式电脑反面和台板表面进行粘接连接。采用不干胶粘贴材料的好处是:剥离或重新粘接方便,利于维修、更换或位置变化。
第二种方法。使用连接零件,连接零件与一体式电脑抵连接,连接零件再通过螺钉与台板固定连接,由此实现一体式电脑和台板的固定连接。
实施例十一
上述实施例十虽然解决了一体式电脑设置在台板18上的问题,但是其自带的非独立的鼠标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将实施例三中的发明技术鼠标借用过来,使得其成为外接的鼠标,从而使人工操作变得灵活、自如、随心所欲。
实施例十二
腰椎疾病患者或颈椎疾病患者,他们的发病频率和病状轻重程度往往与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紧密相关。如果经常使用本发明设备,可以减缓病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状出现。图10是某一具体的使用情况。在实际使用中,应该针对病人的具体症状,在医师的指导下,将台板18的朝向等等处置为最适当的角度,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Claims (7)

1.一种电脑设备,其特征是:包括:睡床(20),设置电脑物件的台板(18),支架机构,调节机构,第一定位零件(5),第一轨道机构,以及含有第二定位零件(33)的第二轨道机构;
所述的支架机构包括左支架(4)和右支架(4b);每一支架均包括:前条(4-1),上支架条(4-2),下支架条(4-3);前条(4-1)的上部与上支架条(4-2)的前端固定连接,前条(4-1)的下部与下支架条(4-3)的前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一轨道机构包括:左轨道架,右轨道架,以及横板(7);每一轨道架均包括:安装体,上轨道,下轨道;上轨道和下轨道均与安装体固定连接,并且上轨道在上、下轨道在下;所述的两个安装体分别位于睡床(20)的左右两侧,并通过第二轨道机构与睡床(20)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定位零件(33)将安装体和睡床(20)之间的相互位置确定;横板(7)的左右两端各与一个安装体固定连接;
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条(16)和锁紧零件;
所述的台板(18)与左、右支架(4、4b)转动连接;支撑条(16)的端部与支架连接,支撑条(16)身部通过锁紧零件与台板(18)连接;
上支架条(4-2)与上轨道接触;下支架条(4-3)与下轨道接触;
第一定位零件(5)设置在第一轨道机构中并与支架条抵连接;
所述的安装体为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4);安装板(14)的上部与横板(7)的端部固定连接,
安装板(14)的下部通过第二轨道机构与睡床(20)滑动连接;
所述的上轨道包括第一号轨道(8)和第二号轨道(9),所述的下轨道包括第三号轨道(12)和第四号轨道(13);
第一号轨道(8),第二号轨道(9),第三号轨道(12)和第四号轨道(13),该四条轨道从上到下顺序设置,该四条轨道均位于安装板(14)的内侧、并与安装板(14)固定连接;
所述的上支架条(4-2),其后部位于第一号轨道(8)和第二号轨道(9)之间并与此两轨道滑动连接;
所述的下支架条(4-3),其后部位于第三号轨道(12)和第四号轨道(13)之间并与该两轨道滑动连接;
所述的支架机构包括后侧板(10);上支架条(4-2)的后端和下支架条(4-3)的后端均与后侧板(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锁紧零件包括具有外螺纹的螺杆件和开设螺孔的蝶形螺母(17),该两者的螺纹配合;螺杆件与台板(18)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撑条(16)为直形条片、并且其身部开设了直形长槽孔,或者所述的支撑条(16)为弧形条片、并且其身部开设了弧形长槽孔;支撑条(16)的端部与支架转动连接;螺杆件的底部与台板(18)固定连接,螺杆件的身部穿过支撑条(16)的槽孔,蝶形螺母(17)旋入螺杆件并锁紧支撑条(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的前条(4-1)斜向设置,即其上端在前、后端在后;
前条(4-1)的上端与台板(18)的后侧边转动连接;
所述的上支架条(4-2)和下支架条(4-3)均为水平设置,上支架条(4-2)的前端与前条(4-1)的身部固定连接;下支架条(4-3)的前端与前条(4-1)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撑条(16),其端部与前条(4-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的第一号轨道(8),第二号轨道(9),第三号轨道(12)和第四号轨道(13),该四条轨道均为截面是矩形的矩形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脑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电脑设备包括第一定位零件(5),其上部为手柄,其下部为螺杆;所述的第一号轨道(8)开设螺孔,螺孔的内螺纹和第一定位零件(5)螺杆的外螺纹,两者螺纹配合;第一定位零件(5)的螺杆旋入第一号轨道(8)的螺孔内并与上支架条(4-2)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的第一轨道机构包括第一螺钉(11)或者所述的第一轨道机构包括第一螺钉(11)和第二螺钉(11a);
所述的第一螺钉(11),其与安装板(14)固定连接,即:其头部位于安装板(14)的外侧,其螺柱部分旋入安装板(14)并向内凸起,后侧板(10)前行至最前位置时、与第一螺钉(11)向内凸起的螺柱相抵;
所述的第二螺钉(11a),其与安装板(14)固定连接,即:其头部位于安装板(14)的外侧,其螺柱部分旋入安装板(14)并向内凸起,后侧板(10)后退至最后位置时、与第二螺钉(11a)向内凸起的螺柱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体为安装板(14);安装板的上部向前突起,所述的第一轨道机构位于安装板的上部;安装板的下部向后突起,所述的第二轨道机构位于安装板的下部。
CN201110257051.9A 2011-09-01 2011-09-01 一种电脑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89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7051.9A CN102318975B (zh) 2011-09-01 2011-09-01 一种电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7051.9A CN102318975B (zh) 2011-09-01 2011-09-01 一种电脑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8975A CN102318975A (zh) 2012-01-18
CN102318975B true CN102318975B (zh) 2016-08-24

Family

ID=45446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705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8975B (zh) 2011-09-01 2011-09-01 一种电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189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8848B (zh) * 2015-12-23 2018-09-07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机柜上放置物品的支架
CN107374106A (zh) * 2017-08-31 2017-11-24 中山诺顿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能保护电视的电视柜
CN110154918B (zh) * 2018-02-11 2022-10-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终端的安装总成和车辆
CN111077955A (zh) * 2018-10-18 2020-04-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一体化电脑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15497A1 (de) * 1983-04-30 1985-02-07 Leymann, Friedhelm, 3012 Langenhagen Gestell fuer datensichtgeraete oder dergleichen
CN2914841Y (zh) * 2006-06-21 2007-06-27 覃立无 具有活动台面的床
GB2446119A (en) * 2007-01-30 2008-08-06 Anthony Smith Pivotal stand for use with computer
KR20080112525A (ko) * 2007-06-21 2008-12-26 김선희 독서테이블
CN201319968Y (zh) * 2008-12-11 2009-10-07 丁蕊 一种床用桌
CN101869393A (zh) * 2010-06-04 2010-10-27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在仰卧姿势下操作电脑的装置
CN201630563U (zh) * 2009-09-29 2010-11-17 应杰学 一种笔记本电脑桌
CN201836617U (zh) * 2010-05-14 2011-05-18 程昌平 折叠式床上笔记本电脑托盘
CN201995882U (zh) * 2011-03-25 2011-10-05 陈明上 一种床上用电脑桌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65673A2 (en) * 2008-12-02 2010-06-10 Melodi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original music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15497A1 (de) * 1983-04-30 1985-02-07 Leymann, Friedhelm, 3012 Langenhagen Gestell fuer datensichtgeraete oder dergleichen
CN2914841Y (zh) * 2006-06-21 2007-06-27 覃立无 具有活动台面的床
GB2446119A (en) * 2007-01-30 2008-08-06 Anthony Smith Pivotal stand for use with computer
KR20080112525A (ko) * 2007-06-21 2008-12-26 김선희 독서테이블
CN201319968Y (zh) * 2008-12-11 2009-10-07 丁蕊 一种床用桌
CN201630563U (zh) * 2009-09-29 2010-11-17 应杰学 一种笔记本电脑桌
CN201836617U (zh) * 2010-05-14 2011-05-18 程昌平 折叠式床上笔记本电脑托盘
CN101869393A (zh) * 2010-06-04 2010-10-27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在仰卧姿势下操作电脑的装置
CN201995882U (zh) * 2011-03-25 2011-10-05 陈明上 一种床上用电脑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8975A (zh) 201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8975B (zh) 一种电脑设备
US20080123265A1 (en) Device f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for entertaining or data processing
CN100579416C (zh) 置放显示器的台面可前倾调节的电脑桌
CN1273065C (zh) 具有数据存储器的椅或床构件
WO2021147495A1 (zh) 搁架组件和储物柜
CN109330782A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多功能座椅
CN201127428Y (zh) 整体快装抽屉
CN102895082B (zh) 连体式垂直升降床头或床尾护栏
CN102960982A (zh) 一种新型电脑装置
CN212088640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电脑桌
CN212730266U (zh) 一种护理科便捷取药装置
CN209509851U (zh) 一种用于家具推拉门的转动轮集成优化调节结构
CN102968156A (zh) 一种电脑装置
CN217245345U (zh) 一种手术用病人头部托盘架
CN215376201U (zh) 一种防倾倒型计算机显示面板
CN202233884U (zh) 一种供病人使用的多功能桌子
CN214285504U (zh) 一种具有新型升降系统的电动护理床
CN217365143U (zh) 一种多功能学生宿舍床
CN217611890U (zh) 一种头部支撑护理架
CN210822263U (zh) 一种列车座椅桌板
CN214156649U (zh) 一种图书馆书籍码放架
CN211483405U (zh) 床边多功能桌
CN21969933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疗桌
CN220157923U (zh) 一种可调节会议椅
CN212843913U (zh) 一种中药加工用电子称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