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8233A - 上行同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行同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8233A
CN102318233A CN200980122565.4A CN200980122565A CN102318233A CN 102318233 A CN102318233 A CN 102318233A CN 200980122565 A CN200980122565 A CN 200980122565A CN 102318233 A CN102318233 A CN 102318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timing advance
base station
uplink
mo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25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8233B (zh
Inventor
万蕾
吕永霞
侯云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shi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301067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318233(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18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8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8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8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上行同步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第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获取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在所述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对应的上行发送时刻发送数据。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获取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对应的上行发送时刻发送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频点的TA可以获取第二频点的TA,不需要在第二频点上进行RACH接入过程,有效地减少了RACH过程所占用的网络资源以及所带来的时延,从而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Description

上行同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上行同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GPP ) 中, 长期演进 ( Long Term Evolution, 以下简称: LTE ) 系统的上行同步技术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用户设备 ( User Equipment, 以下简称: UE )失去上行同步后需要重新获得上行同步, 具体地, 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信道( Random Access Channel , 以下简称: RACH )前导信号 (preamble ) , 基站根据接收到的 RACH前导信号, 获得 该 UE上行载波的初始化上行同步的时间提前量( Timing Advance ,以下简称: ΤΑ ) , 然后基站将 ΤΑ发送给 UE, UE根据该 ΤΑ获得上行发送时刻, 从而 实现了初始化上行同步; 另外一部分是 UE保持上行同步状态下需要维持上 行同步, 具体地, UE向基站发送导频(Reference Symbol, 以下简称: RS ) , 该 RS包括监听导频( Sounding Reference Symbol, 以下简称: SRS )和解调 导频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ymbol, 以下简称: DMRS ) , 基站根据接收 到的 RS, 获得该 UE维持上行同步需要的 TA, 然后基站将 TA发送给 UE, UE根据该 TA获得上行发送时刻, 从而实现了上行同步的维持。
在具有多个上行成员的载波聚合或同系统异频切换或不同系统异频切换 或失去同步的情况下, UE需要进行 RACH接入过程。 以具有多个上行成员 的载波聚合情况为例, UE在初始化接入过程中,只能在某个上行成员载波(如 载波 fl )上进行 RACH接入, 用以获得载波 fl的 TA; 当 UE需要在另外一 个上行成员载波 (如载波 f2 )上发送数据之前, 需要先获得载波 f2的上行同 步, 则也需要在载波 G上进行 RACH接入。 也就是说, UE需要在每个上行 成员载波上都进行 RACH接入, 用以获得初始化的上行同步。 同样地, UE 为了维持上行同步,也需要在 N个不同的上行成员载波上发送 RS, 然后基站 获得 N个 TA, 那么基站需要维护 N个 TA, 并且将 N个 TA发送给 UE。
在上述载波聚合的情况下,当发送一次 RACH前导信号时, UE获得 TA, 至少需要 8毫秒; 当重复发送 n次 RACH前导信号时, UE获得 n个 TA, 至 少需要 8n毫秒。 对于一些对时延较为敏感的业务来说, 这种处理方法时延太 大, 还占用一定的网络资源, 降低了系统的性能。 同时, 在上行同步维持阶 段, 基站需要维护多个 TA, 还需要将多个 TA发送给 UE, 浪费了网络资源。 同理,在同系统异频切换或不同系统异频切换或失去同步的情况下, UE进行 RACH接入过程, 也会存在时延太大、 浪费网络资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方法及装置, 用以减少时延, 提高系 统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方法, 包括:
根据第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获取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在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对应的上行发送时刻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装置, 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 用于根据第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获取第二频点的时间 提前量;
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对应的上行发送时刻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频点的 TA可以获取第二频点的 TA , 不需要在第 二频点上进行 RACH接入过程,有效地减少了 RACH过程所占用的网络资源以 及所带来的时延, 从而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上行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上行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上行同步方法中信号多径时延和接收功率的关系 示意图;
图 4A和 4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上行同步方法中同一位置不同频点发送的 信号多径时延和接收功率的关系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上行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上行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上行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上行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 述。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上行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 1所示, 本实施例具 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101、 根据第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获取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步骤 102、 在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对应的上行发送时刻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根据第一频点的 TA可以获取第二频点的 TA,不需要在第二频 点上进行 RACH接入过程,有效地减少了 RACH过程所占用的网络资源以及 所带来的时延, 从而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上行同步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适用于多个上行 成员载波聚合的情况。 具体地, UE在初始化接入过程中, 在某个上行成员载 波 fl (即其频点为作为第一频点的 fl )上进行 RACH接入, 获得了该上行成员 载波 fl的 TA, 记为 TA1。 当基站需要调度该 UE在另一个上行成员载波 (即 其频点为作为第二频点的 )上发送数据时, 执行图 2所示的以下步骤: 步骤 201、 将上行成员载波 fl的 TA1作为上行成员载波 的 TA; 步骤 202、 在 TA1对应的上行发送时刻及上行成员载波 f2上发送数据。 也就是说, 频点 的 ΤΑ与频点 fl的 TA1相等。 UE不需要在上行成员 载波 上进行 RACH接入用以获取 TA, 将上行成员载波 fl的 TA1作为上 行成员载波 f2的 TA后, 采用上行成员载波 的 TA1 , 直接在上行成员载波 f2上发送数据, 这样, 有效地减少了 RACH过程所占用的网络资源以及所带 来的时延, 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
在无线移动通信中, 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建筑物、 树木以及起 伏的地形, 会引起能量的吸收以及电波的绕射、 散射等, 因此移动信道是充 满了发射波的传播环境, 到达移动台天线的信号不是从单一路径而来, 而是 从许多路径来的众多发射波的合成信号。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上行同步方法中信号多径时延和接收功率的关系 示意图。 如图 3所示, 由于电波通过各个路径的距离不同, 因而从各路径来 的发射波的到达时间不同, 相位也就不同, 不同相位的多径信号中各个路径 的接收功率也不同。
各个径的绝对时延等于各个径的传播距离除以光速, 而各个径的传播距 离主要取决于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距离、 周围的发射物以及地形等, 而与频 点无关, 也就是说, 同一个移动台的不同的频点的信号在传播过程中, 到达 基站的每个多径的对应的时延都是相同的。 图 4Α和 4Β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上 行同步方法中同一位置不同频点发送的信号多径时延和接收功率的关系示意 图。 图 4Α示出频点 fl , 图 4B示出频点 。 如图 4A和 4B所示, fl的第一 径和 f2的第一径的时延是相同的, 均为 0.2us。 但是, 同一个移动台发送的 不同频点的信号在传播过程中, 会经历不同的衰减, 发射功率相同, 接收功 率会不同, 也就是会出现图 4A和 4B的情况, 即使移动台的位置没有改变, 不同频点的信号最强径的时延不同, 频点 fl 的信号最强径的时延为 0.2us, 频点 f2的信号最强径的时延为 0us。 但是一般情况下, 同一位置两个频点的信号的两个最强径之间的时延差 不会超过平均时延差,如一般城区的时延差大约为 5us。 当然也存在不同频点 的信号最强径的时延相同的情况。 当基站计算移动台的 TA时, 可以参考第 一径, 也可以参考最强径。 若基站根据第一径来确定 TA, 则基站发送给移动 台的两个频点的 TA为相同的; 若基站根据最强径来确定 TA, 则基站发送给 移动台的两个频点的 TA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同, 不过差别不大。 现有 LTE 系统的循环前缀为 4.7us, 两个频点的 TA差值与 LTE系统循环前缀艮接近, 这种差别对系统性能影响艮小。因此,对于同一移动台不同频点 fl和 来说, 可以采用 fl的 TA。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 对于多个上行成员载波聚合的情况, UE 不需要在 上行成员载波 上进行 RACH接入, 采用上行成员载波 fl的上行时间提前 量 TA1 ,直接在上行成员载波 f2上发送数据。这样有效地减少了 RACH过程 所占用的网络资源以及所带来的时延, 从而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同样地, 在上行同步维持阶段, 基站只需要维护一个 TA, 并且只需要 将该 TA发送给 UE, 进而 UE在所有上行成员载波上使用相同的 TA, 节省 了网络资源。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上行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适用于 UE共站 址或站址间距离比较小 (小于 10m )或共用一个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 以下简称: BBU ) 的同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异频切换过程, 并且在该切换过程 中, 异频的远端射频单元( Remote Radio Unit, 以下简称: RRU )之间或源 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是同步的。 本实施例以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切换过程为 例进行说明, RRU之间的切换与此类似。 对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的切换 过程, 源基站为第一基站, 源基站的频点为第一频点, 目标基站为第二基站, 目标基站的频点为第二频点。
如图 5所示, 本实施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301、 UE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包含指示信息的切换命令消息, 该指示 信息用于指示 UE是否启动 RACH接入过程;
步骤 302、 当 UE根据指示信息获知不需要启动 RACH接入过程时, UE采 用源基站提供的 TA, 作为目标基站的 TA;
步骤 303、 UE在目标基站的 TA对应的上行发送时刻, 向目标基站发送数 据。
如果 UE接收到的指示信息指出 UE启动 RACH接入过程, 则 UE通过发送 RACH前导信号, 从目标基站获得 TA。
当本实施例应用于不同系统的异频切换过程时, 若不同系统的定时估计 的精度不同, 则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源基站向 UE发送通知消息, 用于通知 UE在向目标基站接入时预留一时延,保证 UE发送的数据到达目标基站的时刻 落入第二频点的目标基站的时间窗内。 该预留的时延可以为标准规定的固定 值, 如宽带码分多址(Wide 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以下简称: WCDMA ) -LTE或 LTE-WCDMA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以下简称: TD-SCDMA) 到 LTE 等标准, 也可以由基站通过信令通知给 UE。
对于 UE共站址或站址间距离比较小或共用一个 BBU的同系统或不同 系统的异频切换过程, UE不需要在第二频点上进行 RACH接入过程, 可以 采用第一频点的 TA对应的上行发送时刻, 向目标基站发送数据。 这样有效 系统的性能。 同样的, 在上行同步维持阶段, 基站只需要维护一个 TA, 并且 只需要将该 TA发送给 UE,进而 UE根据该 TA获得其他上行成员载波的 TA, 节省了网络资源。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上行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适用于 UE不共 站址或站址间距离比较大(远大于 10m )或不共用一个 BBU的同系统或不同 系统的异频切换过程, 在该切换过程中, 异频的 RRU之间或源基站和目标基 站之间可以为同步的, 也可以为不同步的; 本实施例也可以适用于 UE共站址 或站址间距离比较小 (小于 10m )或共用一个 BBU的同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异 频切换过程, 且异频的 RRU之间或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为不同步的。 本实 施例以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切换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RRU之间的切换与此类 似。 对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的切换过程, 源基站为第一基站, 源基站的 频点为第一频点, 目标基站为第二基站, 目标基站的频点为第二频点。
如图 6所示, 本实施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401、 UE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包含指示信息的切换命令消息, 该指示 信息用于指示 UE是否启动 RACH接入过程;
步骤 402、 当 UE根据指示信息获知不需要启动 RACH接入过程时, UE测 量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的下行时延差;
步骤 403、 UE计算源基站提供的 TA与该下行时延差之和, 作为目标基站 的 TA;
步骤 404、 UE在目标基站的 TA对应的上行发送时刻, 向目标基站发送数 据。
如果 UE接收到的指示信息指出 UE启动 RACH接入过程, 则 UE通过发送
RACH前导信号, 从目标基站获得 TA。
进一步的, 上述步骤 402可以具体为: 设 UE在第 n时刻 (即第一时刻)测 量源基站通过下行载波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为 T1 ,在第 n+k时刻(即第 二时刻) 测量目标基站通过下行载波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为 T2, 从而 根据 Tl、 Τ2和子帧长度, 获取下行时延差。 具体地, 该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 间的下行时延差为 (Γ2 -Γ1)%7;Μ^ ( %为取余), 其中 表示子顿长度。 设 源基站的 TA值为 TA1 , 目标基站的 TA值为 TA2 , 从而步骤 403中得到: ΤΑ2=ΤΑ1 + (Γ2— Γ1)ο/0Γ—。
可选地, 上述 UE测量的源基站或目标基站通过下行载波发送的下行信号 的到达时间可以为第一径的到达时间。
当本实施例应用于不同系统的异频切换过程时, 若不同系统的定时估计 的精度不同, 则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源基站向 UE发送通知消息, 用于通知 UE在向目标基站接入时预留一时延,保证 UE发送的数据到达目标基站的时刻 落入第二频点的目标基站的时间窗内。 该预留的时延可以为标准规定的固定 值, 如 WCDMA-LTE或 LTE-WCDMA或 TD-SCDMA到 LTE等标准, 也可以由 基站通过信令通知给 UE。
对于本实施例所适用的情况, UE不需要在第二频点上进行 RACH接入过 程, 可以采用第一频点的 TA和下行时延差之和对应的上行发送时刻, 向目标 基站发送数据。 这样有效地减少了 RACH过程所占用的网络资源以及所带来 的时延, 从而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同样的, 在上行同步维持阶段, 基站 只需要维护一个 TA,并且只需要将该 TA发送给 UE,进而 UE根据该 TA获得其 他上行成员载波的 TA, 节省了网络资源。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上行同步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适用于频分双工 (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简称: FDD ) 系统, 高速情况或 UE处于不连续 接收模式, 失去同步后的随机接入过程。 具体地, UE在子帧 n时刻 (即第一 时刻)没有失去同步, U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 TA, 设该 TA值为 TA(n), 并且, UE测量出子帧 n时刻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记为 t(n)。设 UE在子帧 n+k时刻 (即第二时刻) 失去同步, 这种情况下执行图 7所示的以下步骤: 步骤 501、 UE测量子帧 n+k时刻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 记为 t(n+k);
步骤 502、 UE测量出下行时延差为 t(n+k)-t(n)-k*a; 其中, a为子帧长度; 步骤 503、 UE计算在子帧 n时刻 U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 TA(n)与该下行时延 差之和, 即 TA(n)+ t(n+k)-t(n)-k*a, 作为子帧 n+k时刻的 TA值;
步骤 504、 UE在子帧 n+k时刻的 TA对应的上行发送时刻, 向基站发送数 据。
对于本实施例所适用的情况, UE不需要在失去同步的时刻进行 RACH接 入过程, 可以采用没有失去同步的时刻的 TA和下行时延差之和对应的上行发 送时刻, 向基站发送数据。 这样有效地减少了 RACH过程所占用的网络资源 以及所带来的时延, 从而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同样的, 在上行同步维持 阶段, 基站只需要维护一个 TA, 并且只需要将该 TA发送给 UE, 进而 UE根据 该 TA获得失去同步后的子帧的 TA, 节省了网络资源。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上行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8所示, 本实施例 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 11和发送模块 12, 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 11根据第一 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获取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发送模块 12在第二频点的 时间提前量对应的上行发送时刻发送数据。
进一步的, 第一获取模块 11包括接收单元 13和获取单元 14, 接收单元 13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包含指示信息的切换命令消息; 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 否启动随机接入过程; 获取单元 14当根据指示信息获知不需要启动随机接入 过程时, 根据第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获取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上述第一获取模块 11或获取单元 14具体用于将第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作为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或者具体用于计算第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与第 一频点和第二频点间上行时延差之和, 作为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模块 15, 该第二获取模块 15可以根据在 第一时刻第一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 在第二时刻第二基站发送的 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以及子帧长度, 获取下行时延差; 也可以根据在第一时 刻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 在第二时刻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 时间以及子帧长度, 获取下行时延差。
本实施例根据第一频点的 TA可以获取第二频点的 TA,不需要在第二频 点上进行 RACH接入过程,有效地减少了 RACH过程所占用的网络资源以及 所带来的时延, 从而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
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 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 围。

Claims (9)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获取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在所述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对应的上行发送时刻发送数据。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第一 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获取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包括: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包含指示信息的切换命令消息;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 指示是否启动随机接入过程;
    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知不需要启动随机接入过程时, 根据第一频点的 时间提前量, 获取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 频点的时间提前量与所述第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相等。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 频点的时间提前量为所述第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与第一频点和第二频点间对 应的下行时延差之和。
  5.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根据第 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获取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之前还包括:
    根据在第一时刻第一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 在第二时刻第二 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以及子帧长度, 获取所述下行时延差;
    或者, 根据在第一时刻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 在第二时刻基 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以及子帧长度, 获取所述下行时延差。
  6. 6、 一种上行同步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 用于根据第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获取第二频点的时间 提前量;
    发送模块, 用于在所述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对应的上行发送时刻发送 数据。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上行同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获取 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包含指示信息的切换命令消息; 所 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启动随机接入过程;
    获取单元, 用于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知不需要启动随机接入过程时, 根据第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获取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7. 8、 根据权利要求 6或 7所述的上行同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作为所述第二频点的时间提 前量。
  8. 9、 根据权利要求 6或 7所述的上行同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计算所述第一频点的时间提前量与第一频点和第二频点间 上行时延差之和, 作为所述第二频点的时间提前量。
  9.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上行同步装置,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 取模块, 用于根据在第一时刻第一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 在第二 时刻第二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以及子帧长度, 获取所述下行时延 差; 或者, 用于根据在第一时刻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 在第二时 刻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以及子帧长度, 获取所述下行时延差。
CN200980122565.4A 2009-04-24 2009-04-24 上行同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318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9/071439 WO2010121432A1 (zh) 2009-04-24 2009-04-24 上行同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8233A true CN102318233A (zh) 2012-01-11
CN102318233B CN102318233B (zh) 2014-01-22

Family

ID=43010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2565.4A Active CN102318233B (zh) 2009-04-24 2009-04-24 上行同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07160B2 (zh)
EP (1) EP2418785B1 (zh)
CN (1) CN102318233B (zh)
BR (1) BRPI0924662B8 (zh)
RU (1) RU2503152C2 (zh)
WO (1) WO201012143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4153A (zh) * 2014-03-06 2014-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和基站
WO2017193410A1 (zh) * 2016-05-13 2017-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Ta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8631971A (zh) * 2017-03-22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917864B2 (en) 2016-02-25 2021-02-09 Datang Mobile Com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lizing synchroniz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98030B2 (en) * 2010-04-07 2014-08-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cilitating 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 TD-SCDMA multi-carrier systems
US20130315214A1 (en) * 2011-02-01 2013-11-28 Wei Bai Timing Advance Without Random Access Channel Access
CN103037495B (zh) * 2011-09-30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服务小区分组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37431A (zh) * 2011-09-30 2013-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基于载波分组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US9094988B2 (en) * 2012-01-17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on a secondary carrier
US9572123B2 (en) * 2012-03-14 2017-02-14 Fujitsu Limited Multiple time advance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9204412B2 (en) * 2012-10-26 2015-12-01 Cellco Partnership User device timing advance determination
US9332466B2 (en) * 2014-03-20 2016-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iming advance adjustment
CN107454634A (zh) * 2016-06-01 2017-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切换的方法、快速切换的装置、终端及基站
WO2018093202A1 (en) 2016-11-17 2018-05-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s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 in consideration of material and contours of objects
KR102661600B1 (ko) 2016-11-17 2024-04-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실재 환경관련 정보를 고려한 통신 채널 분석과 무선 망 설계 방법 및 장치
US10952246B2 (en) 2017-05-03 2021-03-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v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05514B1 (fr) * 1993-05-14 1995-06-23 Alcatel Mobile Comm France Procédé de transfert intercellulaire, ou handover, entre deux cellules d'un réseau GSM.
FI98172C (fi) 1995-05-24 1997-04-2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enetelmä pilottisignaalin lähettämiseksi ja solukkoradiojärjestelmä
US6633559B1 (en) * 1999-08-11 2003-10-14 Ericsson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xtended base station range using staggered uplink frame structures
AU4985701A (en) * 2000-04-06 2001-10-23 Interdigital Tech Corp Synchronization of timing advance and deviation
US6657988B2 (en) * 2001-01-12 2003-12-0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ing adjustment for uplink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in wid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EP1261227A1 (en) * 2001-05-21 2002-11-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ed information transfer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245811C (zh) 2002-12-31 2006-03-1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无线通信中信号上行同步方法
CN100388647C (zh) 2004-07-29 2008-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上行同步及用户设备接入方法
WO2007075559A2 (en) * 2005-12-22 2007-07-0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uplink transmission timing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handover
US20090029715A1 (en) * 2006-03-22 2009-01-29 Bernd Burchard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istance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rom Mobile Radio Base Station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I20065197A0 (fi) * 2006-03-27 2006-03-27 Nokia Corp Nousevan siirtotien synkronointiparametrin voimassaolon päättely pakettiradiojärjestelmässä
CN101132228B (zh) * 2006-08-25 2011-03-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Hsdpa系统中上行同步控制的方法及终端
US8811373B2 (en) * 2007-08-15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matching of messages containing system parameters
CN101370267B (zh) * 2007-08-19 2012-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
PL2208291T3 (pl) * 2007-11-05 2017-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prawnione wyrównanie taktowania w systemie LTE w przypadku konfliktu preambuł dostępu bezpośredniego
JP2009201114A (ja) * 2008-02-25 2009-09-03 Asustek Computer Inc ハンドオーバーの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プロセス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CN101572577B (zh) * 2008-04-30 2012-11-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实现上行发送定时提前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88722B (zh) * 2008-11-03 2013-06-26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同步控制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KR20100075378A (ko) * 2008-12-24 2010-07-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137764B2 (en) * 2009-03-17 2015-09-15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aging timing alignment functionality for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AR076391A1 (es) * 2009-04-23 2011-06-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Metodo y aparato para acceso aleatorio en comunicaciones inalambricas multiportadora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4153A (zh) * 2014-03-06 2014-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和基站
US10917864B2 (en) 2016-02-25 2021-02-09 Datang Mobile Com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lizing synchronization
WO2017193410A1 (zh) * 2016-05-13 2017-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Ta获取方法和装置
US10986599B2 (en) 2016-05-13 2021-04-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A obt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631971A (zh) * 2017-03-22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924662B8 (pt) 2018-12-11
BRPI0924662B1 (pt) 2018-11-21
BRPI0924662A2 (pt) 2016-01-26
EP2418785A4 (en) 2012-07-04
EP2418785A1 (en) 2012-02-15
US9107160B2 (en) 2015-08-11
WO2010121432A1 (zh) 2010-10-28
CN102318233B (zh) 2014-01-22
RU2011147723A (ru) 2013-05-27
US20120087270A1 (en) 2012-04-12
EP2418785B1 (en) 2013-07-31
RU2503152C2 (ru) 2013-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8233A (zh) 上行同步方法及装置
JP6867480B2 (ja) 任意接続チャネル信号を送信する方法とユーザ機器、及び任意接続チャネル信号を受信する方法及び基地局
EP3632168B1 (e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signa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 shared spectrum
KR102668643B1 (ko) 무선 시스템에서 기준 신호의 지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29435B1 (ko) 랜덤 액세스 프로세스에서 시간-주파수 리소스를 결정하고 구성하는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CN110089153B (zh) 执行基于波束形成的连接模式切换的随机接入的用户设备(ue)和方法
US11304236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random access response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357336A (zh) 特定于波束的定时提前组
EP3714572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392443B (zh) 一种数据信道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18202182A1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JP2022191387A (ja) ページング機会の開始決定
JP2020530702A (ja) 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端末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CN111901017B (zh) 一种信号传输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1385812B (zh)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
US113820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MIB) acquisition upon handover
KR20190117301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동기화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CN107124767B (zh) 一种信号配置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JP7135266B2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4208283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终端的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5669017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947908B (zh) 一种同步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1050298A (zh) 一种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24082576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requency hopping for prach repetition
WO2020135453A1 (zh)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4

Address after: Unit 04-06, Unit 1, Unit 2101, Building 1, No.1 East Third Ring Middle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eyi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Unit 03, Room 1501, 15th Floor, Unit 1, Building 1, No.1 East Third Ring Middle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shi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04-06, Unit 1, Unit 2101, Building 1, No.1 East Third Ring Middle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eyi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