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7853A - 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7853A
CN102317853A CN2009801566292A CN200980156629A CN102317853A CN 102317853 A CN102317853 A CN 102317853A CN 2009801566292 A CN2009801566292 A CN 2009801566292A CN 200980156629 A CN200980156629 A CN 200980156629A CN 102317853 A CN102317853 A CN 102317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iquid
substrate
voltage
display element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66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植木俊
松冈俊树
中村浩三
友利拓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17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78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04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based on a displacement or a deformation of a flui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显示元件(10)包括:上部基板(第一基板)(2);下部基板(第二基板)(3);和以能够向有效显示区域(P1)一侧或者非有效显示区域(P2)一侧移动的方式被封入在上部基板(2)与下部基板(3)之间形成的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的导电性液体(16),在该显示元件(10)中,设置肋(14),该肋(14)以与多个像素区域中的各像素区域(P)相应地划分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的方式设置在下部基板(3)一侧。而且,在肋(14)中,与上部基板(2)和下部基板(3)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尺寸h,被设定为小于显示用空间(S)的垂直的方向上的间隙尺寸H的尺寸。

Description

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导电性液体移动来显示图像或文字等信息的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显示元件中,以电润湿(electrowetting)方式的显示元件为代表,利用由外部电场引起的导电性液体的移动现象进行信息显示的显示元件正在被开发、被使用。
具体而言,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在上述现有的显示元件中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和被封入在上述基板之间形成的显示用空间的内部,并且被着色为规定的颜色的作为导电性液体的着色液滴。而且,在该现有的显示元件中,通过使着色液滴夹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而对其进行电场施加,由此使着色液滴的形状变化,改变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
此外,在该现有的显示元件中,提案有:在第一基板上,以与着色液滴电绝缘的状态并列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且,以与上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对的方式在第二基板一侧设置第三电极。进而,通过在第一电极的上方设置遮光用的遮光部件(shade),将第一电极一侧和第二电极一侧分别设定为非有效显示区域一侧和有效显示区域一侧,以使得在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之间以及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的方式进行电压施加。而且,在该现有的显示元件中,与使着色液滴的形状变化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着色液滴向第一电极一侧或者第二电极一侧高速移动,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也被高速地改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524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现有的显示元件中,像素区域被腔(cavity)分割部件(肋)完全划分,在密封的像素区域的内部空间内,使着色液滴(导电性液体)向第一电极一侧(非有效显示区域一侧)或第二电极一侧(有效显示区域一侧)移动。因此,在该现有的显示元件中,存在难以实现提高着色液体的移动速度的问题。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导电性液体的移动速度的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气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元件包括:设置在显示面一侧的第一基板;以与上述第一基板之间形成规定的显示用空间的方式,设置在该第一基板的非显示面一侧的第二基板;对于上述显示用空间设定的有效显示区域和非有效显示区域;以能够向上述有效显示区域一侧或者上述非有效显示区域一侧移动的方式被封入在上述显示用空间内部的导电性液体,上述显示元件构成为:通过使上述导电性液体移动,能够改变上述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
上述显示元件包括:
多个信号电极,该多个信号电极与上述导电性液体接触地设置在上述显示用空间的内部,并且沿着规定的排列方向设置;
多个参考电极,该多个参考电极以设置在上述有效显示区域一侧和上述非有效显示区域一侧中的一侧的方式,以与上述导电性液体电绝缘的状态,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一侧,并且与上述多个信号电极交叉地设置;
多个扫描电极,该多个扫描电极以设置在上述有效显示区域一侧和上述非有效显示区域一侧中的另一侧的方式,以与上述导电性液体和上述参考电极电绝缘的状态,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一侧,并且与上述多个信号电极交叉地设置;
多个像素区域,该多个像素区域以上述信号电极与上述扫描电极的交叉部为单位设置;和
肋,其以与上述多个像素区域中的各像素区域相应地划分上述显示用空间的内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一侧,
上述肋中,与上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尺寸h,被设定为小于上述显示用空间的上述垂直的方向上的间隙尺寸H的尺寸。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显示元件的肋中,上述高度尺寸h被设定为小于显示用空间的垂直的方向上的间隙尺寸H的尺寸。由此,与上述现有例子不同,能够使肋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另一个基板一侧之间产生间隙,提高导电性液体的移动速度。
此外,在上述显示元件中,也可以为:上述肋以包围对应的像素区域的方式构成为框状,并且,
在上述肋中,上述高度尺寸h被设定为满足下述不等式(1),
高度尺寸h≤0.9×(间隙尺寸H)——(1)。
该情况下,能够可靠地提高导电性液体的移动速度。
此外,在上述显示元件中,优选:在上述肋中,上述高度尺寸h被设定成满足下述不等式(2),
0.65×(间隙尺寸H)≤高度尺寸h——(2)。
该情况下,能够可靠地防止导电性液体流入相邻的像素区域内。
此外,在上述显示元件中,也可以为:在上述肋形成有能够将相邻的像素区域彼此连通的间隙部。
该情况下,能够通过间隙部使导电性液体的移动顺利地进行,能够提高导电性液体的移动速度。
此外,在上述显示元件中,也可以为:上述肋包括:设置在与上述导电性液体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第一肋部件;和设置在与上述导电性液体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二肋部件,并且,
上述间隙部形成在上述第一肋部件和第二肋部件的各端部之间。
该情况下,间隙部形成在像素区域的角落部,通过该间隙部能够使导电性液体的移动顺利地进行,能够提高导电性液体的移动速度。
此外,上述显示元件中,优选:包括:信号电压施加部,其与上述多个信号电极连接,并且对上述多个信号电极中的各信号电极,与上述显示面一侧显示的信息相应地,施加规定的电压范围内的信号电压;
参考电压施加部,其与上述多个参考电极连接,并且对上述多个参考电极中的各参考电极,施加允许上述导电性液体与上述信号电压相应地在上述显示用空间的内部移动的选择电压、和阻止上述导电性液体在上述显示用空间的内部移动的非选择电压中的一个电压;和
扫描电压施加部,其与上述多个扫描电极连接,并且对上述多个扫描电极中的各扫描电极,施加允许上述导电性液体与上述信号电压相应地在上述显示用空间的内部移动的选择电压、和阻止上述导电性液体在上述显示用空间的内部移动的非选择电压中的一个电压。
该情况下,能够容易构成具有优良的显示品质的矩阵驱动方式的显示元件,并且能够适当地改变各像素区域的显示颜色。
此外,在上述显示元件中,也可以为:上述多个像素区域,与在上述显示面一侧能够进行全彩色显示的多个颜色相应地分别设置。
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在多个像素中的各像素使对应的导电性液体适当地移动,进行彩色图像显示。
此外,在上述显示元件中,优选:在上述显示用空间的内部以在该显示用空间的内部能够移动的方式封入有不与上述导电性液体混合的绝缘性流体。
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实现导电性液体的移动速度的高速化。
此外,在上述显示元件中,优选:在上述参考电极和上述扫描电极的表面上层叠有电介质层。
该情况下,能够可靠地增大电介质层对导电性液体施加的电场,更加容易地提高该导电性液体的移动速度。
此外,在上述显示元件中,也可以为:上述非有效显示区域由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一侧的遮光膜设定,
上述有效显示区域由上述遮光膜形成的开口部设定。
该情况下,对于显示用空间,能够适当并且可靠地设定有效显示区域和非有效显示区域。
此外,本发明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气设备包括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包括文字和图像的信息,
上述显示部使用上述任一显示元件。
如上所述构成的电气设备中,因为显示部使用了能够提高导电性液体的移动速度的显示元件,能够容易地构成能够高速地进行各像素区域的显示颜色的改变的高性能的电气设备。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提高导电性液体的移动速度的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气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从显示面一侧看的情况下图1所示的上部基板一侧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放大平面图。
图3是表示从非显示面一侧看的情况下图1所示的下部基板一侧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放大平面图。
图4(a)和图4(b)是分别表示非CF着色显示时和CF着色显示时,图1所示的显示元件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截面图。
图5是说明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例的图。
图6是表示在上述显示元件中,使肋高度尺寸变化时的导电性液体的平均移动时间和导电性液体的液滴结合机率的曲线图。
图7是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中,从非显示面一侧看的情况下的下部基板一侧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放大平面图。
图8(a)和图8(b)是分别表示非CF着色显示时和CF着色显示时,图7所示的显示元件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显示元件和电气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以下的说明中,举例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能够进行彩色图像显示的显示部的图像显示装置。此外,各图中的结构部件的尺寸,并不是忠实地表示实际的结构部件的尺寸和各结构部件的尺寸比例等。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中,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中,设置有使用本发明的显示元件10的显示部,在该显示部设置矩形状的显示面。即,显示元件10具备在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相互重叠地配置的上部基板2和下部基板3,由这些上部基板2和下部基板3的重叠部分形成上述显示面的有效显示区域(详细内容在后文叙述)。
此外,显示元件10中,多个信号电极4相互隔开规定的间隔、并且沿着X方向呈条纹状设置。此外,在显示元件10中,多个参考电极5和多个扫描电极6相互交替,并且沿着Y方向呈条纹状设置。上述多个信号电极4、多个参考电极5和多个扫描电极6相互交叉地设置,在显示元件10中,以信号电极4和扫描电极6的交叉部为单位,设定多个像素区域中的各像素区域。
此外,上述多个信号电极4、多个参考电极5和多个扫描电极6,构成为能够相互独立地施加作为第一电压的High电压(以下,称为“H电压”。)和作为第二电压的Low电压(以下,称为“L电压”。)之间的规定的电压范围内的电压(详细内容在后文叙述)。
进而,在显示元件10中,如后文详细叙述,上述多个像素区域中的各个像素区域被肋划分,并且,多个像素区域在上述显示面一侧与能够全彩色显示的多个颜色相应地分别设置。并且,在显示元件10中,按照呈矩阵状设置的多个像素(显示单元)中的每个像素,通过电润湿现象使后述的导电性液体移动,改变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
此外,在多个信号电极4、多个参考电极5和多个扫描电极6中,分别将其一端部侧引出至显示面的有效显示区域的外侧,形成端子部4a、5a和6a。
在多个信号电极4的各端子部4a,通过配线7a连接有信号驱动器7。信号驱动器7构成信号电压施加部,其构成为:当图像显示装置1在显示面显示包括文字和图像的信息的情况下,对多个信号电极中的各信号电极4施加与信息相应的信号电压Vd。
此外,在多个参考电极5的各端子部5a,通过配线8a连接有参考驱动器8。参考驱动器8构成参考电压施加部,其构成为:当图像显示装置1在显示面显示包括文字和图像的信息的情况下,对多个参考电极中的各参考电极5施加参考电压Vr。
此外,在多个扫描电极6的各端子部6a,通过配线9a连接有扫描驱动器9。扫描驱动器9构成扫描电压施加部,其构成为:当图像显示装置1在显示面显示包括文字和图像的信息的情况下,对多个扫描电极中的各扫描电极6施加扫描电压Vs。
此外,扫描驱动器9中,对多个扫描电极中的各扫描电极6,施加阻止上述导电性液体移动的非选择电压、和允许导电性液体与信号电压Vd相应地移动的选择电压中的一个电压作为扫描电压Vs。此外,参考驱动器8构成为参考扫描驱动器9的动作而工作,参考驱动器8对多个参考电极中的各参考电极5,施加阻止上述导电性液体移动的非选择电压、和允许导电性液体与信号电压Vd相应地移动的选择电压中的一个电压作为参考电压Vr。
并且,在图像显示装置1中,构成为扫描驱动器9例如对图1的左侧到右侧的各扫描电极6依次施加选择电压,并且,参考驱动器8与扫描驱动器9的动作同步,对图1的左侧到右侧的各扫描电极6依次施加选择电压,从而按每条线进行扫描动作(详细内容在后文叙述)。
此外,信号驱动器7、参考驱动器8和扫描驱动器9包括直流电源或者交流电源,供给对应的信号电压Vd、参考电压Vr和扫描电压Vs。
此外,参考驱动器8构成为:按规定的时间(例如1帧)对参考电压Vr的极性进行切换。进而,扫描驱动器9构成为:与参考电压Vr的极性的切换对应地对扫描电压Vs的各极性进行切换。这样,因为参考电压Vr和扫描电压Vs的各极性被按规定的时间切换,与对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总是施加相同极性的电压时相比,能够防止上述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的电荷的局域化。进而,能够防止电荷的局域化引起的显示不良(残像现象)和可靠性(寿命降低)的不良影响。
此处,参照图2~图4,对显示元件10的像素结构具体地说明。
图2是表示从显示面一侧看的情况下图1所示的上部基板一侧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放大平面图,图3是表示从非显示面一侧看的情况下图1所示的下部基板一侧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放大平面图。图4(a)和图4(b)是分别表示非CF着色显示时和CF着色显示时图1所示的显示元件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截面图。其中,图2和图3中,为了附图的简化,图示了上述显示面上设置的多个像素中配设在图1的左上端部的12个像素。
图2~图4中,显示元件10包括:设置在显示面一侧的作为第一基板的上述上部基板2;和设置在上部基板2的背面一侧(非显示面一侧)的作为第二基板的上述下部基板3。此外,在显示元件10中,通过使上部基板2和下部基板3相互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述上部基板2与下部基板3之间形成规定的显示用空间S。此外,将上述导电性液体16和不与该导电性液体16混合的绝缘性的油17以在该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在上述X方向(图4的左右方向)上能够移动的方式封入在该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导电性液体16能够向后述的有效显示区域P1一侧或者非有效显示区域P2一侧移动。
导电性液体16例如使用包含作为溶剂的水和作为溶质的规定的电解质的水溶液。具体而言,导电性液体16例如使用1mmol/L的氯化钾(KCl)的水溶液。此外,导电性液体16例如使用被自分散型颜料着色为黑色的物质。
此外,因为导电性液体16被着色为黑色,所以该导电性液体16在各像素作为允许或者阻止光的透过的开闭部件(shutter)发挥作用。即,在显示元件10的各像素,如后文详细叙述,构成为通过使导电性液体16在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向参考电极5一侧(有效显示区域P1一侧)或者扫描电极6一侧(非有效显示区域P2一侧)滑行移动,由此,将显示颜色改变为黑色或者RGB中的任一种颜色。
此外,油17使用无极性且无色透明的油,该无极性且无色透明的油例如包含选自侧链高级醇、侧链高级脂肪酸、烷烃、硅油、匹配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此外,该油17伴随导电性液体16的滑行移动,在显示空间S的内部移动。
上部基板2,使用无碱玻璃基板等透明的玻璃材料或者丙烯酸类树脂等透明的合成树脂等透明的透明片材。此外,在上部基板2的非显示面一侧的表面,依次形成彩色滤光片层11和信号电极4,进一步,以覆盖彩色滤光片层11和信号电极4的方式设置拨水膜12。
此外,下部基板3,与上部基板2相同,使用无碱玻璃基板等透明的玻璃材料或者丙烯酸类树脂等透明的合成树脂等透明的透明片材。此外,在下部基板3的显示面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上述参考电极5和上述扫描电极6,进而,以覆盖上述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的方式形成电介质层13。此外,在该电介质层13的显示面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与Y方向和X方向分别平行地设置的第一肋部件14a和第二肋部件14b。进而,在下部基板3,以覆盖电介质层13、第一肋部件和第二肋部件14a、14b的方式,设置有拨水膜15。
此外,在下部基板3的背面一侧(非显示面一侧),例如一体地安装发出白色的照明光的背光源18,构成透过型的显示元件10。其中,背光源18使用冷阴极荧光管和LED等光源。
在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层11,设置有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彩色滤光片部11r、11g和11b,以及作为遮光膜的黑矩阵部11s,构成RGB的各颜色的像素。即,在彩色滤光片层11中,如图2所示,RGB的彩色滤光片部11r、11g、11b沿着X方向依次设置,并且各4个的彩色滤光片部11r、11g、11b沿着Y方向设置,在X方向和Y方向分别为3个和4个,合计配设12个像素。
此外,在显示元件10中,如图2举例表示,在各像素区域P,在与像素的有效显示区域P1对应的部分设置有RGB中的任一个彩色滤光片部11r、11g和11b,在与非有效显示区域P2对应的部分设置有黑矩阵部11s。即,在显示元件10中,对于上述显示用空间S,由黑矩阵部(遮光膜)11s设定非有效显示区域P2(非开口部),由在该黑矩阵部11s上形成的开口部(即,某一个彩色滤光片部11r、11g和11b)设定有效显示区域P1。
此外,在显示元件10中,彩色滤光片部11r、11g、11b的各面积,被选择为与有效显示区域P1的面积相同或者稍大的值。另一方面,黑矩阵部11s的面积,被选择为与非有效显示区域P2的面积相同或者稍小的值。其中,图2中,为了明确相邻的像素的边界部分,用虚线表示与相邻的像素相应的2个黑矩阵部11s之间的边界线,而在实际的彩色滤光片层11上,不存在黑矩阵部11s之间的边界线。
此外,在显示元件10中,由具有上述第一肋部件和第二肋部件14a、14b的作为隔壁的肋14以像素区域P为单位对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进行划分。即,如图3所示,在显示元件10中,各像素的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以包围对应的像素区域P的方式由呈框状设置的肋14划分。具体而言,各像素的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由在Y方向(即,与导电性液体16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平行地设置的2根第一肋部件14a和在X方向(即,与导电性液体16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平行地设置的2根第一肋部件14b,划分为框状。
此外,在肋14中,第一各肋部件和第二各肋部件14a、14b例如由环氧树脂类抗蚀材料构成。
此外,在第一肋部件和第二肋部件14a、14b中,如图4所示,与上部基板2和下部基板3垂直的方向(图4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尺寸h,被设定为满足使用了显示用空间S的上述垂直的方向上的间隙尺寸H的下述不等式(1)和(2)。
高度尺寸h≤0.9×(间隙尺寸H)——(1)
0.65×(间隙尺寸H)≤高度尺寸h——(2)
即,在第一肋部件和第二肋部件14a、14b中,从电介质层13的凸出高度即高度尺寸h,使用作为拨水膜12和拨水膜15的间隔尺寸的显示用空间S的间隔尺寸H来设定。这样,通过设定肋14的高度尺寸h,能够防止相邻的像素之间流入流出导电性液体16,提高导电性液体16的移动速度。
具体而言,对于高度尺寸h,通过设定为满足不等式(1),能够提高导电性液体16的移动速度。此外,对于高度尺寸h,通过设定为满足不等式(2),能够可靠地防止使导电性液体16移动时,该导电性液体16流入相邻的像素区域P的内部。
其中,将高度尺寸h设定为大于0.9×(间隙尺寸H)的尺寸的情况下,难以提高导电性液体16的移动速度。此外,将高度尺寸h设定为小于0.65×(间隙尺寸H)的尺寸的情况下,使导电性液体16移动时,该导电性液体16可能会流入相邻的像素区域P的内部。
此外,间隙尺寸H的具体尺寸,例如为0.2mm,高度尺寸h的具体尺寸为0.13mm以上0.18mm以下。进而,该间隙尺寸H,由显示部外周设置的密封剂(未图示)等保持为规定的间隙尺寸。
拨水膜12、15,使用透明的合成树脂,优选在施加电压时对于导电性液体16成为亲水层的例如氟类树脂。由此,在显示元件10中,能够使上部基板2和下部基板3的显示用空间S一侧的各表面侧处的与导电性液体16之间的润湿性(接触角)较大地变化,能够实现导电性液体16的移动速度的高速化。此外,电介质层13例如包括含有聚对二甲苯(parylene)或氮化硅、氧化铪、氧化锌、二氧化钛、或者氧化铝的透明的电介质膜。其中,各拨水膜12、15的具体的厚度尺寸为几百nm~几μm,电介质层13的具体的厚度尺寸为几百nm。此外,拨水膜12不会使信号电极4与导电性液体16电绝缘,因此不会妨碍导电性液体16的响应性提高。
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使用氧化铟类(ITO)、氧化锡类(SnO2)、或者氧化锌类(AZO、GZO或者IZO)等透明的电极材料。上述各参考电极5和各扫描电极6,用溅射法等公知的成膜方法,在下部基板3上呈带状形成。
信号电极4中,使用与X方向平行地配置的线状配线。此外,信号电极4构成为:在彩色滤光片层11上,以通过各像素区域P的Y方向上的大致中心部的方式设置,隔着拨水膜12与导电性液体16电接触。由此,在显示元件10中,能够实现显示动作时导电性液体16的响应性的提高。
此外,该信号电极4构成为:使用对于导电性液体16在电化学方面非活性的材料,对该信号电极4施加上述信号电压Vd(例如,40V)时,也尽量不与导电性液体16产生电化学反应。由此,能够防止信号电极4产生电解,提高显示元件10的可靠性和寿命。
具体而言,信号电极4使用包括金、银、铜、铂和钯中的至少一种的电极材料。此外,信号电极4,将由上述金属材料组成的细线固定在彩色滤光片层11上,使用丝网印刷法等,在彩色滤光片层11上载置包含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膏(paste)材料等墨水材料而形成。
进而,信号电极4的形状,使用在像素的有效显示区域P1的下方设置的参考电极5的透过率来规定。具体而言,信号电极4中,基于75%~95%程度的参考电极5的透过率,确定信号电极4的形状,使得相对于有效显示区域P1的面积,使该有效显示区域P1上的信号电极4的占有面积为30%以下,优选为10%以下,进而优选为5%以下。
如上所述构成的显示元件10的各像素中,如图4(a)举例表示,导电性液体16被保持在彩色滤光片部11r与参考电极5之间时,来自背光源18的光被导电性液体16遮光,进行黑色显示(非CF着色显示)。另一方面,如图4(b)举例表示,导电性液体16被保持在黑矩阵部11s与扫描电极6之间时,来自背光源18的光不会被导电性液体16遮光,而是通过彩色滤光片部11r,进行红色显示(CF着色显示)。
此处,对于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的显示动作,参考图5具体说明。
图5是说明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例的图。
图5中,参考驱动器8和扫描驱动器9,例如在从该图左侧向右侧的规定的扫描方向,对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分别依次施加上述选择电压作为参考电压Vr和扫描电压Vs。具体而言,参考驱动器8和扫描驱动器9,对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进行以下扫描动作:作为选择电压分别依次施加H电压(第一电压)和L电压(第二电压)而使其成为选择线。此外,在该选择线中,信号驱动器7根据来自外部的图像输入信号,向对应的信号电极4施加H电压或者L电压作为信号电压Vd。由此,在选择线的各像素中,使导电性液体16向有效显示区域P1一侧或者非有效显示区域P2一侧移动,使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改变。
另一方面,参考驱动器8和扫描驱动器9,对非选择线、即剩余的所有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分别施加上述非选择电压作为参考电压Vr和扫描电压Vs。具体而言,参考驱动器8和扫描驱动器9,对剩余的所有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作为非选择电压例如施加作为上述H电压和L电压的中间的电压的中间电压(Middle电压,以下称为“M电压”)。由此,在非选择线的各像素中,导电性液体16不会在有效显示区域P1一侧或者非有效显示区域P2一侧产生不必要的变动,而是静止的,不改变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
进行上述显示动作的情况下,向参考电极5、扫描电极6和信号电极4施加的施加电压的组合如表1所示。进而,导电性液体16的变动和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如表1所示,与施加电压相应。其中,表1中,H电压、L电压和M电压分别略称为“H”、“L”和“M”(之后记载的表2与其相同)。此外,H电压、L电压和M电压的具体的值,分别例如为+16V、0V和+8V。
[表1]
Figure BDA0000082886980000131
<选择线上的动作>
在选择线上,对信号电极4施加例如H电压时,在参考电极5和信号电极4之间,同时施加有H电压,因此在上述参考电极5与信号电极4之间不产生电位差。另一方面,在信号电极4与扫描电极6之间,由于对扫描电极6施加了L电压,成为产生电位差的状态。因此,导电性液体16在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向与信号电极4产生电位差的扫描电极6一侧移动。结果,导电性液体16如图4(b)例示,成为向非有效显示区域P2一侧移动的状态,使油17向参考电极5一侧移动,允许来自背光源18的照明光到达彩色滤光片部11r。由此,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成为由彩色滤光片部11r进行的红色显示(CF着色显示)的状态。此外,在图像显示装置1中,在相邻的RGB三个像素中,其导电性液体16向非有效显示区域P2一侧移动,进行CF着色显示时,来自该RGB的像素的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混色为白色光,进行白色显示。
另一方面,在选择线上,对信号电极4施加L电压时,在参考电极5与信号电极4之间产生电位差,在信号电极4与扫描电极6之间,不产生电位差。从而,导电性液体16在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向与信号电极4产生电位差的参考电极5一侧移动。结果,导电性液体16如图4(a)举例表示,成为向有效显示区域P1一侧移动的状态,阻止来自背光源18的照明光到达彩色滤光片部11r。由此,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成为基于导电性液体16的黑色显示(非CF着色显示)的状态。
<非选择线上的动作>
在非选择线上,对于信号电极4施加例如H电压时,导电性液体16维持为在当前位置静止的状态,维持当前的显示颜色。即,这是因为,由于对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这两者施加了M电压,参考电极5与信号电极4之间的电位差以及扫描电极6与信号电极4之间的电位差均产生相同的电位差。结果,显示颜色不会从当前的黑色显示或者CF着色显示改变,而被维持。
同样,在非选择线上,对信号电极4施加L电压时,导电性液体16也维持在当前位置静止的状态,维持当前的显示颜色。即,这是因为,由于对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这两者施加了M电压,参考电极5与信号电极4之间的电位差以及扫描电极6与信号电极4之间的电位差均产生相同的电位差。
如上所述,在非选择线上,无论信号电极4为H电压和L电压中的哪一种电压,导电性液体16都不移动而是静止的,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不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在选择线上,如上所述,与对信号电极4施加的电压相应地,能够使导电性液体16移动,能够改变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
此外,在图像显示装置1中,例如如图5所示,通过表1所示的施加电压的组合,选择线上的各像素的显示颜色,和对与各像素对应的信号电极4施加的电压相应地,成为由彩色滤光片部11r、11g、11b产生的CF着色(红色、绿色或者蓝色)或者由导电性液体16产生的非CF着色(黑色)。此外,在参考驱动器8和扫描驱动器9分别对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的选择线,例如从图5左方向右方进行扫描动作的情况下,图像显示装置1的显示部的各像素的显示颜色也从该图5的左方向右方依次变化。从而,通过由参考驱动器8和扫描驱动器9高速地进行选择线的扫描动作,在图像显示装置1中,也能够使显示部的各像素的显示颜色高速地变化。进而,通过与选择线的扫描动作同步地对信号电极4施加信号电压Vd,在图像显示装置1中,能够基于来自外部的图像输入信号,显示包括动态图像的各种信息。
此外,对参考电极5、扫描电极6和信号电极4施加的施加电压的组合,不限于表1,也可以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0082886980000151
即,参考驱动器8和扫描驱动器9,例如在该图左侧向右侧的规定的扫描方向上,对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进行以下扫描动作:作为选择电压分别依次施加L电压(第二电压)和H电压(第一电压)使其成为选择线。此外,在该选择线中,信号驱动器7与来自外部的图像输入信号相应地,向对应的信号电极4施加H电压或者L电压作为信号电压Vd。
另一方面,参考驱动器8和扫描驱动器9对非选择线、即剩余的所有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施加M电压作为非选择电压。
<选择线上的动作>
在选择线中,对信号电极4例如施加有L电压时,在参考电极5与信号电极4之间均施加有L电压,因此在上述参考电极5与信号电极4之间不产生电位差。另一方面,在信号电极4与扫描电极6之间,对扫描电极6施加有H电压,因此成为产生电位差的状态。从而,导电性液体16,在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向与信号电极4产生电位差的扫描电极6一侧移动。结果,导电性液体16如图4(b)举例表示,成为向非有效显示区域P2一侧移动的状态,使油17向参考电极5一侧移动,允许来自背光源18的照明光到达彩色滤光片部11r。由此,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成为彩色滤光片部11r进行的红色显示(CF着色显示)的状态。此外,与表1所示的情况相同,在相邻的RGB三个像素,均进行CF着色显示时,进行白色显示。
另一方面,在选择线中,对信号电极4施加H电压时,在参考电极5与信号电极4之间产生电位差,在信号电极4与扫描电极6之间不产生电位差。因此,导电性液体16在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向与信号电极4产生电位差的参考电极5一侧移动。结果,导电性液体16如图4(a)举例表示,成为向有效显示区域P1一侧移动的状态,阻止来自背光源18的照明光到达彩色滤光片部11r。由此,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成为基于导电性液体16的黑色显示(非CF着色显示)的状态。
<非选择线上的动作>
在非选择线中,对信号电极4例如施加L电压时,导电性液体16维持为在当前位置静止的状态,维持当前的显示颜色。即,这是因为,由于对于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这两者施加了M电压,参考电极5与信号电极4之间的电位差以及扫描电极6与信号电极4之间的电位差均产生相同的电位差。结果,显示颜色维持为不会从当前的黑色或者CF着色显示改变。
同样,在非选择线中,对信号电极4施加H电压时,导电性液体16也维持为在当前的位置静止的状态,维持为当前的显示颜色。即,这是因为,由于对于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这两者施加了M电压,参考电极5与信号电极4之间的电位差以及扫描电极6与信号电极4之间的电位差均产生相同的电位差。
如上所述,在表2所示的情况下,与表1所示的情况相同,在非选择线中,无论信号电极4为H电压和L电压中的哪一个电压,导电性液体16都不会移动而是静止的,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不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在选择线中,如上所述,与对信号电极4施加的电压相应地,能够使导电性液体16移动,能够改变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中,除了表1和表2所示的施加电压的组合以外,对信号电极4施加的电压,不仅可以为H电压或者L电压两个值,还能够使上述H电压和L电压之间的电压,与显示面一侧显示的信息相应地变化。即,在图像显示装置1中,通过控制信号电压Vd,能够进行灰度等级显示。由此,能够构成显示性能优良的显示元件10。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10中,肋14以包围对应的像素区域P的方式构成为框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10中,肋14的高度尺寸h被设定为满足上述不等式(1)且被设定为小于显示用空间S的垂直的方向上的间隙尺寸H的尺寸。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10中,与上述现有示例不同,能够在肋14和上部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另一个基板一侧)2之间产生间隙,可靠地提高导电性液体16的移动速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10中,肋14的高度尺寸h被设定为满足上述不等式(2),因此使导电性液体16移动时,能够可靠地防止该导电性液体16流入相邻的像素区域P的内部。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容易地构成在提高导电性液体16的移动速度,增大显示颜色的改变速度时,也不会发生显示品质的降低的高性能的显示元件10。
此处,参考图6,对本申请发明的发明人进行的验证实验的结果具体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在上述显示元件中,使肋高度尺寸变化时的导电性液体的平均移动时间和导电性液体的液滴结合机率的曲线图。
图6中,在该验证实验中,准备具有9×9个像素区域P的实验品,对于间隙尺寸H,求出改变肋14的高度尺寸h的情况下的导电性液体16的平均移动时间和液滴结合机率。其中,此处所说的导电性液体16的平均移动时间,是导电性液体16从有效显示区域P1一侧移动到非有效显示区域P2一侧需要的时间或者从非有效显示区域P2一侧移动到有效显示区域P1一侧需要的时间的平均值。此外,导电性液体16的液滴结合机率是指,使导电性液体16移动时,该导电性液体16流入相邻的像素区域P的内部的机率。
如图6的曲线图50所示,肋14的高度尺寸h为0.9×(间隙尺寸H)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导电性液体16的移动速度的提高。另一方面,验证了肋14的高度尺寸h超过0.9×(间隙尺寸H)时,导电性液体16的移动速度显著降低,难以实现其移动速度的提高。
此外,如图6的曲线图60所示,确认了肋14的高度尺寸h为0.65×(间隙尺寸H)以上的情况下,使导电性液体16移动时,该导电性液体16完全不流入相邻的像素区域P的内部。另一方面,验证了肋14的高度尺寸h不足0.65×(间隙尺寸H)时,使导电性液体16移动时,该导电性液体16容易流入相邻的像素区域P的内部,显示品质可能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电气设备)1中,显示部使用显示元件10,能够容易地构成能够高速地进行各像素区域P中的显示颜色的改变的高性能的像素显示装置(电气设备)1。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10中,信号驱动器(信号电压施加部)7、参考驱动器(参考电压施加部)8和扫描驱动器(扫描电压施加部)9,对信号电极4、参考电极5和扫描电极6施加信号电压Vd、参考电压Vr和扫描电压Vs。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容易地构成具有优良的显示品质的矩阵驱动方式的显示元件10,并且能够适当地改变各像素区域的显示颜色。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中,从非显示面一侧看的情况下的下部基板一侧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放大平面图。图8(a)和图8(b)是分别表示非CF着色时和CF着色时图7所示的显示元件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截面图。图中,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点为,在第一肋部件和第二肋部件的各端部之间,形成能够将相邻的像素区域之间连通的间隙部。其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即,如图7、图8(a)、和图8(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10中,各像素的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被在Y方向(即,与导电性液体16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平行地设置的2个第一肋部件14a’,和在X方向(即,与导电性液体16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平行地设置的2个第一肋部件14b’划分。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10中,在第一肋部件和第二肋部件14a’、14b’的各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部K。此外,该间隙部K能够将相邻的像素区域P彼此连通。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10中,除了第一肋部件和第二肋部件14a’、14b’与上部基板2之间的间隙之外,还形成在像素区域P的四角设置的间隙部K,能够使导电性液体16平滑地移动。
根据以上结构,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实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隙部K在第一肋部件和第二肋部件14a’、14b’的各端部之间形成,因此间隙部K在像素区域P的四角形成,通过该间隙部K能够使导电性液体16的移动平滑地进行,能够提高导电性液体16的移动速度。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在像素区域P的四角形成间隙部K的情况,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对肋14形成能够将相邻的像素区域P彼此连通的间隙部。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在第二肋部件14b’,在像素区域P的中央部形成间隙部。
其中,上述实施方式均为示例,并不加以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由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规定,与其记载的结构均等的范围内的所有变更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内。
例如,上述的说明中,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包括能够进行彩色图像显示的显示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但本发明只要是设置了显示包括文字和图像的信息的显示部的电气设备,就不加以限定,例如能够应用于电子记事本等PDA等移动信息终端、个人计算机和电视等附带的显示装置、或者电子纸等具备各种显示部的电气设备。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构成与对导电性液体施加电场相应地使该导电性液体移动的电润湿方式的显示元件的情况,但本发明的显示元件不限于此,只要是通过利用外部电场,使导电性液体在显示用空间的内部动作,能够改变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的电场感应型的显示元件,就不加以限定,还能够应用于电渗透方式、电泳方式、介电泳方式等其他方式的电场感应型显示元件。
但是,如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述,构成电润湿方式的显示元件的情况,更加能够使导电性液体以低的驱动电压高速地移动。并且,因为通过设置三个电极,使导电性液体滑行移动,与使导电性液体的形状变化相比,能够容易地实现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的切换速度的高速化和省力化。此外,因为在电润湿方式的显示元件中,与导电性液体的移动相应地改变显示颜色,与液晶显示装置等不同,没有视角依赖性这一点,从而优选。进而,因为不需要在每个像素设置开关元件,能够以低成本构成结构简单并且高性能的矩阵驱动方式的显示元件,从而优选。并且,因为不使用液晶层等双折射材料,能够容易地构成用于信息显示、来自背光源的光和外部光的光利用效率优良的高亮度的显示元件,从而优选。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在肋中,说明了将其高度尺寸h设定为满足上述不等式(1)和(2)的情况,但本发明的肋不限于此,其高度尺寸h只要设定为比显示用空间的上述垂直的方向上的间隙尺寸H小的尺寸即可。即,本发明的肋中,能够与导电性液体的粘性等特性和像素区域的大小、或者对信号电极、参考电极和扫描电极施加的各施加电压等的大小相应地,将其高度尺寸h以不足间隙尺寸H的尺寸适当改变。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将肋设置在下部基板(第二基板)一侧的情况,但本发明的肋不限于此,只要是以与多个像素区域的各像素区域相应地划分显示用空间的内部的方式,设置在上部基板(第一基板)和下部基板(第二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一侧即可。即,也可以在显示面一侧的第一基板一侧设置肋。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构成具备背光源的透过型的显示元件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能够应用于具有扩散反射板等光反射部的反射型、和一并使用上述光反射部和背光源的半透过型的显示元件。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在上部基板(第一基板)一侧设置信号电极,并且在下部基板(第二基板)一侧设置参考电极和扫描电极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只要是与导电性液体接触地在显示用空间的内部设置信号电极,并且,在与导电性液体相互电绝缘的状态下,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一侧设置参考电极和扫描电极即可。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在第二基板一侧或肋上设置信号电极,在第一基板一侧设置参考电极和扫描电极。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将参考电极和扫描电极分别设置在有效显示区域一侧和非有效显示区域一侧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参考电极和扫描电极分别设置在非有效显示区域一侧和有效显示区域一侧。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将参考电极和扫描电极分别设置在下部基板(第二基板)的显示面一侧的表面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能够使用埋设在由绝缘材料组成的上述第二基板的内部的参考电极和扫描电极。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将第二基板兼作电介质层,省略该电介质层的设置。进而,还可以构成为在兼作电介质层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直接设置信号电极,在显示用空间的内部设置该信号电极。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使用透明的电极材料构成参考电极和扫描电极的情况,而本发明只要使参考电极和扫描电极中与像素的有效显示区域相对设置的一个电极由透明的电极材料构成即可,不与有效显示区域相对的另一个电极,能够使用铝、银、铬、其他金属等不透明的电极材料。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使用带状的参考电极和扫描电极的情况,但本发明的参考电极和扫描电极的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与透过型相比,在用于信息显示的光的利用效率降低的反射型的显示元件中,也可以为线状或网状等难以产生光损失的形状。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信号电极使用线状配线的情况,但本发明的信号电极不限于此,还能够使用形成网状配线等其他形状的配线。
但是,如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述,用使用了透明的透明电极的参考电极和扫描电极的透过率,来确定信号电极的形状的情况,由于即使使用不透明的材料构成信号电极时,也能够防止该信号电极的影子在显示面一侧显现,抑制显示品质的降低这一点而优选,进而由于在使用线状配线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抑制上述显示品质的降低这一点而优选。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导电性液体使用氯化钾的水溶液,并且使用金、银、铜、铂和钯中的至少一种构成信号电极的情况,而本发明只要是设置在显示用空间的内部且与导电性液体接触的信号电极,使用对于该导电性液体在电化学方面非活性的材料就不加以限定。具体而言,导电性液体能够使用包括氯化锌、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碱金属氢氧化物、氧化锌、氯化钠、锂盐、磷酸、碱金属碳酸盐、具有氧离子导电性的陶瓷等电解质的物质。此外,溶剂除了水以外,还能够使用乙醇、丙酮、甲酰胺、乙二醇等有机溶剂。进而,本发明的导电性液体还能够使用包含吡啶类、脂环族胺类、或者脂肪族胺类等阳离子,和氟化物离子、三氟甲磺酸盐(triflate)等氟类等的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室温熔盐)。
但是,如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述,导电性液体使用溶解有规定的电解质的水溶液的情况,由于使用性优良,并且能够容易地构成制造简单的显示元件这一点而优选。
此外,本发明的信号电极,能够使用具备电极主体和以覆盖该电极主体的表面的方式设置的氧化膜的钝态,其中,该电极主体使用铝、镍、铁、钴、铬、钛、钽、铌或者其合金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
但是,如上述各实施方式那样,信号电极使用金、银、铜、铂和钯中的至少一种的情况,由于使用离子化倾向小的金属,能够容易地构成能够实现该电极的简略化,并且能够可靠地防止与导电性液体之间的电化学反应,防止可靠性降低的长寿命的显示元件这一点而优选。此外,离子化倾向小的金属由于能够使其与导电性液体之间的界面产生的界面张力较小,因此在使导电性液体不移动时,能够容易地将该导电性液体保持为稳定在其固定位置的状态这一点而优选。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使用无极性的油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是不与导电性液体混合的绝缘性流体即可,例如也可以代替油,使用空气。此外,作为油,能够使用硅油、脂肪类碳氢化合物等。
但是,如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述,使用与导电性液体没有相溶性的油的情况,由于与使用空气和导电性液体的情况相比,导电性液体的液滴在无极性的油中更易于移动,能够使该导电性液体高速移动,高速地切换显示颜色这一点而优选。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说明了使用被着色为黑色的导电性液体和彩色滤光片层,将RGB各颜色的像素设置在显示面一侧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是多个像素区域在显示面一侧与能够进行全彩色显示的多个颜色相应地分别设置即可。具体而言,还能够使用被着色为RGB、青(C)、品红(M)、和黄(Y)的CMY、或者RGBYC等多个颜色的导电性液体。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在上部基板(第一基板)的非显示面一侧的表面形成彩色滤光片层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能够在第一基板的显示面一侧的表面和下部基板(第二基板)一侧设置彩色滤光片层。像这样,使用彩色滤光片层的情况,由于与准备多个颜色的导电性液体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构成制造简单的显示元件这一点而优选。此外,通过该彩色滤光片层包括的彩色滤光片部(开口部)和黑矩阵部(遮光膜),能够对显示用空间,分别适当并且可靠地设定有效显示区域和非有效显示区域,在这方面也优选。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对能够使导电性液体的移动速度提高的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气设备有用。
附图标记说明
1图像显示装置(电气设备)
2上部基板(第一基板)
3下部基板(第二基板)
4信号电极
5参考电极
6扫描电极
7信号驱动器(信号电压施加部)
8参考驱动器(参考电压施加部)
9扫描驱动器(扫描电压施加部)
10显示元件
11彩色滤光片层
11r、11g、11b    彩色滤光片部(开口部)
11s  黑矩阵部(遮光膜)
13电介质层
14肋
14a、14a’第一肋部件
14b、14b’第二肋部件
16导电性液体
17油(绝缘性流体)
S  显示用空间
P  像素区域
P1有效显示区域
P2非有效显示区域
h    高度尺寸
H  间隙尺寸
K  间隙部

Claims (11)

1.一种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元件包括:设置在显示面一侧的第一基板;以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形成规定的显示用空间的方式,设置在该第一基板的非显示面一侧的第二基板;对于所述显示用空间设定的有效显示区域和非有效显示区域;和以能够向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一侧或者所述非有效显示区域一侧移动的方式被封入在所述显示用空间的内部的导电性液体,所述显示元件构成为:通过使所述导电性液体移动,能够改变所述显示面一侧的显示颜色,
所述显示元件包括:
多个信号电极,该多个信号电极与所述导电性液体接触地设置在所述显示用空间的内部,并且沿着规定的排列方向设置;
多个参考电极,该多个参考电极以设置在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一侧和所述非有效显示区域一侧中的一侧的方式,以与所述导电性液体电绝缘的状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一侧,并且与所述多个信号电极交叉地设置;
多个扫描电极,该多个扫描电极以设置在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一侧和所述非有效显示区域一侧中的另一侧的方式,以与所述导电性液体和所述参考电极电绝缘的状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一侧,并且与所述多个信号电极交叉地设置;
多个像素区域,该多个像素区域以所述信号电极与所述扫描电极的交叉部为单位设置;和
肋,其以与所述多个像素区域中的各像素区域相应地划分所述显示用空间的内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一侧,
所述肋中,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尺寸h,被设定为小于所述显示用空间的所述垂直的方向上的间隙尺寸H的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以包围对应的像素区域的方式构成为框状,并且,
在所述肋中,所述高度尺寸h被设定成满足下述不等式(1),
高度尺寸h≤0.9×(间隙尺寸H)——(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肋中,所述高度尺寸h被设定成满足下述不等式(2),
0.65×(间隙尺寸H)≤高度尺寸h——(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肋形成有能够将相邻的像素区域彼此连通的间隙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包括:设置在与所述导电性液体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第一肋部件;和设置在与所述导电性液体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二肋部件,并且,
所述间隙部形成在所述第一肋部件和第二肋部件的各端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电压施加部,其与所述多个信号电极连接,并且对所述多个信号电极中的各信号电极,与所述显示面一侧显示的信息相应地,施加规定的电压范围内的信号电压;
参考电压施加部,其与所述多个参考电极连接,并且对所述多个参考电极中的各参考电极,施加允许所述导电性液体与所述信号电压相应地在所述显示用空间的内部移动的选择电压、和阻止所述导电性液体在所述显示用空间的内部移动的非选择电压中的一个电压;和
扫描电压施加部,其与所述多个扫描电极连接,并且对所述多个扫描电极中的各扫描电极,施加允许所述导电性液体与所述信号电压相应地在所述显示用空间的内部移动的选择电压、和阻止所述导电性液体在所述显示用空间的内部移动的非选择电压中的一个电压。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像素区域,与在所述显示面一侧能够进行全彩色显示的多个颜色相应地分别设置。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用空间的内部,以在该显示用空间的内部能够移动的方式封入有不与所述导电性液体混合的绝缘性流体。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参考电极和所述扫描电极的表面上层叠有电介质层。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有效显示区域由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一侧的遮光膜设定,
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由在所述遮光膜形成的开口部设定。
11.一种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设备包括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包括文字和图像的信息,
所述显示部使用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元件。
CN2009801566292A 2009-02-20 2009-09-24 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气设备 Pending CN1023178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8263 2009-02-20
JP2009038263 2009-02-20
PCT/JP2009/066517 WO2010095302A1 (ja) 2009-02-20 2009-09-24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7853A true CN102317853A (zh) 2012-01-11

Family

ID=42633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66292A Pending CN102317853A (zh) 2009-02-20 2009-09-24 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92491A1 (zh)
CN (1) CN102317853A (zh)
WO (1) WO20100953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9390A (zh) * 2022-06-06 2022-08-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纳米线结构色彩色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00770A4 (en) * 2009-12-15 2013-01-23 Sharp Kk DISPLAY ELEMENT AND ELECTRICAL DEVICE THEREFOR
WO2012046627A1 (ja) * 2010-10-08 2012-04-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3475A (zh) * 2005-07-14 2008-07-16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子设备
WO2008155925A1 (ja) * 2007-06-19 2008-12-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WO2008155926A1 (ja) * 2007-06-19 2008-12-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CN101355838A (zh) * 2007-07-25 2009-01-28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润湿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66677B (en) * 2007-12-28 2012-06-21 Ind Tech Res Inst Electrowetting display devic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3475A (zh) * 2005-07-14 2008-07-16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子设备
WO2008155925A1 (ja) * 2007-06-19 2008-12-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WO2008155926A1 (ja) * 2007-06-19 2008-12-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CN101355838A (zh) * 2007-07-25 2009-01-28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润湿显示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9390A (zh) * 2022-06-06 2022-08-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纳米线结构色彩色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14879390B (zh) * 2022-06-06 2023-09-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纳米线结构色彩色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95302A1 (ja) 2010-08-26
US20110292491A1 (en) 201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4008B (zh) 显示元件和其制造方法
CN101903827B (zh) 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气设备
CN101681580B (zh) 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子设备
CN101681584B (zh) 显示元件以及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子设备
CN102770803A (zh) 显示元件和使用其的电气设备
WO2012026161A1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CN102341751A (zh) 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气设备
CN102317853A (zh) 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气设备
JP2009162927A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WO2011074304A1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WO2010095301A1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WO2010016309A1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CN102695984A (zh) 显示元件和使用其的电气设备
JP2010072482A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CN102057325B (zh) 显示元件及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气设备
WO2012066970A1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JP2010072483A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CN102576178A (zh) 显示元件和使用它的电气设备
WO2012002013A1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WO2012060244A1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JP2009258380A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WO2012086451A1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WO2012081509A1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WO2013024670A1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JP2013125130A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