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5972A - 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5972A
CN102315972A CN201110312398A CN201110312398A CN102315972A CN 102315972 A CN102315972 A CN 102315972A CN 201110312398 A CN201110312398 A CN 201110312398A CN 201110312398 A CN201110312398 A CN 201110312398A CN 102315972 A CN102315972 A CN 102315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lsr
label
working lsp
i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2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5972B (zh
Inventor
叶金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123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159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15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597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2963 priority patent/WO201305333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59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59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37Ring fault isol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和装置。利用本发明,当有链路断开后,其上游端LSR能够在报文的内层携带下游端LSR的工作LSP、以便于下游端LSR能够识别,并在报文的外层携带保护环上的标签、以便于报文能够通过保护环转发至下游端LSR,从而,即可将工作LSR中的一部分断开链路倒换至保护环,使报文绕过断开链路、并经过保护环到达下游端LSR,最终再由下游端LSR将报文外层的保护环上的标签弹出后,即可从下游端LSR开始正常地在工作LSP的剩余部分转发。

Description

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SP倒换技术,特别涉及基于MPLS TP(Transport Profile forMPLS,MPLS传送)的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MPLS TP对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的部分复杂功能进行了精简、以及增强了OAM和保护功能,并已被应用于各种网络拓扑结构中。
其中,环网是一种能够提供高可靠性和自愈能力的网络拓扑结构,因此,MPLS TP广泛地应用于环网中、并通过承载于环网工作LSP(Label SwitchedPath,标签交换路径)而在环网中的相应LSR(Label Switching Router,标签交换路由器)之间转发报文。
图1为现有技术在环网中实现工作LSP正常转发的示例性示意图。在图1中,以LSR A~H顺序构成的环网为例,该环网中设置有一条以LSR G为首节点、以LSR A为尾节点的工作LSP(以顺时针方向为例);除了作为该工作LSP首节点的LSR G之外,该工作LSP所顺序经过的LSR F至LSR A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依次为W6~W1(如环网外侧并指向顺时针方向的箭头所示)。
如图1所示,在环网中的所有LSR A~H均正常时实现的工作LSP正常转发过程如下:
当作为首节点的LSR G从环网外部接收到需要在工作LSP上发送的报文(以矩形块表示、且矩形块内所标识的字母“B”表示报文的栈底标签)后,利用Push(压入)操作在报文中压入其下游相邻的LSR F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6、然后发送至LSR F;
在工作LSP方向上从LSR F开始至LSR B中的每一LSR均作为工作LSP的中间节点,作为中间节点的每一LSR在接收到工作LSP上的报文后,均依据报文中携带的本机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来识别出该报文需要由本机转发、并利用Swap(交换)操作将报文中携带的本机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交换为在工作LSP方向上位于本机下游的邻居LSR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
即,LSR F识别出报文中携带的W6并将W6交换为W5、LSR E识别出报文中携带的W5并将W5交换为W4、LSR D识别出报文中携带的W4并将W4交换为W3、LSR C识别出报文中携带的W3并将W3交换为W2、LSR B识别出报文中携带的W2并将W2交换为W1;
经过上述过程,LSR A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有LSR A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1,这样,作为尾节点的LSR A即可利用Pop(弹出)操作将报文中携带的W1弹出,然后将报文向环网外发送。
此外,由于环网是一种能够提供高可靠性和自愈能力的网络拓扑结构,因此,如果将MPLS TP应用于环网中,就需要MPLS TP具有LSP倒换的能力、以支持环型组网的高可靠性和自愈能力。
所谓的LSP倒换是指:当作为工作LSP的首节点和尾节点之间的路径断开后,重新选择能够从首节点到达尾节点的新路径进行转发。
其中,导致路径断开的原因可能是任意两台LSR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或作为中间节点的LSR发生故障。另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作为首节点的LSR和/或作为尾节点的LSR本身发生故障,则无法进行LSP倒换。
现有技术中为MPLS TP在环网中实现LSP倒换提供了几种模式。然而,对于其中环回(Wrapping)模式来说,并不是对于任何情况都能够实现LSP倒换,下文结合图2a至图2b予以说明。
在图2a至图2b中,以LSR A~H顺序构成的环网为例,该环网中设置有一条以LSR G为首节点、以LSR A为尾节点的工作LSP(以顺时针方向为例),该环网中还设置有与工作LSP方向相反的封闭的保护环(以逆时针方向为例);除了作为该工作LSP首节点的LSR G之外,该工作LSP所顺序经过的LSR F至LSR A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依次为W6~W1(如环网外侧并指向顺时针方向的箭头所示),反向的保护环所顺序经过的LSR A至LSR H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依次为P1~P8(如环网内侧并指向逆时针方向的箭头所示)。
首先参见图2a,假设环网中作为中间节点的LSR F与LSR E之间的链路出现故障,则工作LSP倒换转发过程如下:
当作为首节点的LSR G从环网外部接收到需要在工作LSP上发送的报文(以矩形块表示、且矩形块内所标记的字母“B”表示报文的栈底标签)后,利用Push操作在报文中压入其下游相邻的LSR F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6、然后发送至LSR F;
作为工作LSP的中间节点的LSR F识别出报文中携带的W6并将W6交换为W5,但是,由于LSR F与LSR E之间的链路出现故障、并导致LSR F检测到本机与工作LSP方向上位于其下游的LSR E之间的链路断开,因此,携带W5的报文只能够在保护环上反向转发;
为此,LSR F需要再通过Push操作在W5的外层压入保护环方向上位于其下游的LSR G在保护环方向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P7,使报文中携带的标签为W5(内层)+P7(外层);
在保护环方向上从LSR G开始至LSR E中的每一LSR在接收到保护环上反向转发的报文后,均依据报文中携带的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来识别出该报文需要由本机转发、并利用Swap操作将报文中携带的本机在保护环的入方向保护标签交换为保护环方向上位于本机下游的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但不对内层的工作标签W5进行处理;
即,LSR G识别出报文中携带于外层的P7并将P7交换为P8、LSR H识别出报文中携带于外层的P8并将P8交换为P1、LSR A识别出报文中携带于外层的P1并将P1交换为P2、LSR B识别出报文中携带于外层的P2并将P2交换为P3、LSR C识别出报文中携带于外层的P3并将P3交换为P4、LSRD识别出报文中携带于外层的P4并将P4交换为P5;
经过上述过程,LSR E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有LSR E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P5;
由于LSR E与在保护环方向上位于LSRE下游的LSR F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因此,只能结束报文在保护环上的转发、并转为在工作LSP上转发,相应地由LSR E利用Pop操作将报文中携带于外层的P5弹出、并露出内层的W5;
由于W5就是LSR E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因而LSR E认定携带有W5的报文应当由本机转发,相应地会将报文中携带的W5交换为在工作LSP上位于本机下游的LSR D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4;
此后,在工作LSP方向上从LSR D开始至LSR B中的每一LSR在接收到工作LSP上的报文后,均依据报文中携带的本机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来识别出该报文需要由本机转发、并利用Swap操作将报文中携带的本机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交换为在工作LSP方向上位于本机下游的邻居LSR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
即,LSR D识别出报文中携带的W4并将W4交换为W3、LSR C识别出报文中携带的W3并将W3交换为W2、LSR B识别出报文中携带的W2并将W2交换为W1;
最终,LSR A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有LSR A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1,这样,作为尾节点的LSR A即可利用Pop操作将报文中携带的W1弹出,然后将报文向环网外发送。
再参见图2b,假设环网中作为中间节点的LSR E和LSR D出现故障,则工作LSP倒换转发过程如下:
当作为首节点的LSR G从环网外部接收到需要在工作LSP上发送的报文(以矩形块表示、且矩形块内所标识的字母“B”表示报文的栈底标签)后,利用Push操作在报文中压入其下游相邻的LSR F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6、然后发送至LSR F;
作为工作LSP的中间节点的LSR F识别出报文中携带的W6并将W6交换为W5,但是,由于LSR E和LSR D出现故障、并导致LSR F检测到本机与工作LSP方向上的下游邻居LSR E之间的链路断开,因此,携带W5的报文只能够在保护环上反向转发;
为此,LSR F需要再通过Push操作在W5的外层压入保护环方向上位于其下游的LSR G在保护环方向上的入方向标签P7,使报文中携带的标签为W5(内层)+P7(外层);
在保护环方向上从LSR G开始至LSR C中的每一LSR在接收到保护环上反向转发的报文后,均依据报文中携带的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来识别出该报文需要由本机转发、并利用Swap操作将报文中携带的本机在保护环的入方向保护标签交换为保护环方向上位于本机下游的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但不对内层的工作标签W5进行处理;
即,LSR G识别出报文中携带于外层的P7并将P7交换为P8、LSR H识别出报文中携带于外层的P8并将P8交换为P1、LSR A识别出报文中携带于外层的P1并将P1交换为P2、LSR B识别出报文中携带于外层的P2并将P2交换为P3;
经过上述过程,LSR C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有LSR C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P3,由于LSR E和LSR D出现故障、并导致LSR C检测到本机与工作LSP方向上的上游邻居LSR D之间的链路断开,因此,只能结束报文在保护环上的转发、并转为在工作LSP上转发,相应地由LSR C利用Pop操作将报文中携带于外层的P3弹出、并露出内层的W5。
然而,由于W5并不是LSR C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因而就导致报文无法按照Wrapping模式所规定的流程继续在工作LSP方向上通过LSR B最终到达作为尾节点的LSR A(未能继续执行的流程如虚线部分所示)。
与多节点故障同理,如果LSR F检测到的链路断开是由于LSR F与LSRE以及LSR E与LSR D之间的多段链路发生故障、或者是由于LSR E单节点发生故障,则报文经保护环转发最终到达的LSR D后,仍然会由于报文内层携带的是属于LSR E的W5而导致LSR D无法按照Wrapping模式所规定的流程继续在工作LSP方向上转发。
如上可见,现有技术中提供的Wrapping模式的LSP倒换方案只适用于单段链路故障的情况,而无法针对多段链路故障和节点故障导致链路断开的情况实现LSP的倒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若干工作LSP所经过的全部或部分LSR位于环网,所述环网具有与工作LSP方向相反的保护环;该方法应用在位于所述环网的LSR、并包括:
检测本机与下游邻居LSR和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是否断开;
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和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均未断开时,利用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报文、和/或利用本机的第二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其中,利用第一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利用第二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本机的上游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
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或中间节点的工作LSP,利用本机的第三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其中,利用第三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一内层标签和一外层标签,该内层标签为一指定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该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该指定LSR为所述环网中的任一其他LSR、且该任一其他LSR与其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
当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将从保护环上接收到的报文中的外层标签弹出、并利用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报文。
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以该工作LSP的转发等价类为标识符索引;
针对以本机为中间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以本机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为标签索引;
针对以本机为尾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以本机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为标签索引;
以及,本机的第二转发项以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为标签索引。
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一次Push、Push的标签为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本机的第三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先后执行的两次Push、且先Push的内层标签为指定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后Push的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
针对以本机为中间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一次Push、Push的标签为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本机的第三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先后执行的Swap和Push、且先Swap的内层标签为指定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后Push的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
针对以本机为尾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一次Pop;
以及,本机的第二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Swap、Swap的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且,操作类型Swap在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被变更为Pop。
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均为FTN表项;
针对以本机为中间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均为ILM表项;
针对以本机为尾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为ILM表项;
以及,本机的第二转发项为ILM表项。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将本机的第二转发项设置为阻塞状态。
该方法在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之前,预先建立环网中的每一其他LSR对应的第三转发项;并且,在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之后,从预先建立的所有第三转发项中选择启用预先建立的与所述指定LSR对应的第三转发项。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维护与本机对应的全局实例转发表、以及分别对应所述环网中的每一其他LSR的子实例转发表,其中,第一转发项和第二转发项均预先建立于全局实例转发表中、每一其他LSR对应的第三转发项则分别预先建立于该其他LSR对应的子实例转发表中;
维护实例变量映射表,所述实例变量映射表中记录有全局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与全局实例ID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子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与任一子实例ID之间的映射关系,该子实例ID对应于确定为所述指定LSR的任一其他LSR。
全局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包括:本机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为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本机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表示本机为尾节点、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正常;
子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包括: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设置尾标签段、以供本机依据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是否位于所述尾标签段内来判断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是否表示本机为尾节点。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针对经过本机的每一工作LSP,预先记录所述环网中属于该工作LSP、并且位于本机下游的所有其他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发送故障通告;
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接收故障通告、并将发送该故障通告的LSR确定为所述指定LSR。
故障通告是通过所述环网在工作LSP方向上发送的,或者,是通过所述环网外的隧道发送的。
故障通告中携带有发送该故障通告的LSR的对应标识。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实现LSP倒换的装置,若干工作LSP所经过的全部或部分LSR位于环网,所述环网具有与工作LSP方向相反的保护环;该装置承载在位于所述环网的LSR、并包括:
故障检测模块,检测本机与下游邻居LSR和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是否断开;
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和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均未断开时,第一转发模块利用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报文、和/或第二转发模块利用本机的第二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其中,利用第一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利用第二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本机的上游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
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或中间节点的工作LSP,第三转发模块利用本机的第三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其中,利用第三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一内层标签和一外层标签,该内层标签为一指定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该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该指定LSR为所述环网中的任一其他LSR、且该任一其他LSR与其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
当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第二转发模块将从保护环上接收到的报文中的外层标签弹出、并由第一转发模块利用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报文。
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以该工作LSP的转发等价类为标识符索引;
针对以本机为中间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以本机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为标签索引;
针对以本机为尾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以本机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为标签索引;
以及,本机的第二转发项以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为标签索引。
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一次Push、Push的标签为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本机的第三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先后执行的两次Push、且先Push的内层标签为指定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后Push的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
针对以本机为中间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一次Swap、Swap的标签为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本机的第三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先后执行的Swap和Push、且先Swap的内层标签为指定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后Push的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
针对以本机为尾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一次Pop;
以及,本机的第二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Swap、Swap的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且,操作类型Swap在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被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的表项维护模块变更为Pop。
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均为FTN表项;
针对以本机为中间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均为ILM表项;
针对以本机为尾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为ILM表项;
以及,本机的第二转发项为ILM表项。
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的表项维护模块将本机的第二转发项设置为阻塞状态。
该装置进一步包括:表项建立模块,用于在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之前,预先建立环网中的每一其他LSR对应的第三转发项;并且,在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之后,从预先建立的所有第三转发项中选择启用预先建立的与所述指定LSR对应的第三转发项。
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实例维护模块,维护与本机对应的全局实例转发表、以及分别对应所述环网中的每一其他LSR的子实例转发表,其中,第一转发项和第二转发项均预先建立于全局实例转发表中、每一其他LSR对应的第三转发项则分别预先建立于该其他LSR对应的子实例转发表中;
实例映射模块,维护实例变量映射表,其中,所述实例变量映射表中记录有全局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与全局实例ID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子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与任一子实例ID之间的映射关系,该子实例ID对应于确定为所述指定LSR的任一其他LSR。
全局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包括:本机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为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本机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表示本机为尾节点、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正常;
子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包括: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
所述实例映射模块中预先设置尾标签段、以供依据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是否位于所述尾标签段内来判断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是否表示本机为尾节点。
该装置进一步包括:路径记录模块,用于针对经过本机的每一工作LSP预先记录所述环网中属于该工作LSP、并且位于本机下游的所有其他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
该装置进一步包括:通告收发模块,当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发送故障通告,当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接收故障通告、并将发送该故障通告的LSR确定为所述指定LSR。
故障通告是通过所述环网在工作LSP方向上发送的,或者,是通过所述环网外的隧道发送的。
故障通告中携带有发送该故障通告的LSR的对应标识。
如上可见,当LSR与其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该LSR即为断开链路的上游端LSR;而当LSR与其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该LSR即为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其中,上游端LSR能够在报文的内层携带下游端LSR的工作LSP、以便于下游端LSR能够识别,并能够在报文的外层携带保护环上的标签、以便于报文能够通过保护环转发至下游端LSR,从而,即可将工作LSR中的一部分断开链路倒换至保护环,使报文绕过断开链路、并经过保护环到达下游端LSR,最终再由下游端LSR将报文外层的保护环上的标签弹出后,即可从下游端LSR开始正常地在工作LSP的剩余部分转发。
而且,本发明可以允许LSR针对各条工作LSP同时执行上述操作过程,从而实现多条LSP的批量倒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在环网中实现工作LSP正常转发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2a至图2b分别为现有技术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环网中以Wrapping模式实现LSP倒换转发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环网中的方向定义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环网中设置的工作LSP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5a和图5b分别为用于实现首节点正常转发项的FTN表项的两种实现方式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6a和图6b分别为用于实现中间节点正常转发项的ILM表项的两种实现方式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7a和图7b分别为用于实现尾节点正常转发项的ILM表项的两种实现方式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环网中设置的保护环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9a和图9b分别为用于实现保护转发项的ILM表项的两种实现方式的原始状态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0a至图10d为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倒换转发项实现LSP倒换转发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分别为用于实现倒换转发项的FTN表项的两种实现方式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分别为用于实现倒换转发项的ILM表项的两种实现方式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3a和图13b分别为用于实现保护转发项的ILM表项的两种实现方式的变更状态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检测到链路断开的LSR发送故障通告及依据故障通告启用预先建立的保护转发项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同LSR内部署转发项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7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基于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环网中的方向定义示意图。如图3所示,以LSRA~H顺序构成的环网为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顺时针方向为第一方向S1、逆时针方向为第二方向S2为例。
其中,在第一方向S1上可以有若干条工作LSP,这些工作LSP所经过的LSR全部或部分地位于环网中;相应地,在第二方向S2上可以有一封闭的保护环,在第一方向S1上的所有工作LSP可以共用方向相反的保护环。
另外,后文中多以工作LSP所经过的全部LSR位于环网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工作LSP所经过的部分LSR位于环网的情况,该工作LSP位于环网的一部分仍能够按照同样地原理实现倒换转发;并且,后文所述的“下游”和“上游”都是以工作LSP所在的第一方向S1为参照。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环网中设置的工作LSP的示例性示意图。如图4所示并基于如图3所示的环网,该环网中在第一方向S1上设置有一条以LSRG为首节点、以LSR A为尾节点的工作LSP1,以及,另一条以LSR F为首节点、以LSR B为尾节点的工作LSP2。
对于工作LSP1来说,从作为其首节点的LSR G开始至作为其尾节点的LSR A:
每一LSR内均预先建立有对应的正常转发项、用以在工作LSP1上转发报文;
每一LSR利用正常转发项在工作LSP1上转发的报文中会携带有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1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
其中,工作LSP1中除了首节点LSR G之外,下游的LSR F至LSR A的入方向工作标签依次为W6~W1。
同样地,对于工作LSP2来说,从作为其首节点的LSR F开始至作为其尾节点的LSR B:
每一LSR内均预先建立有对应的正常转发项、用以在工作LSP2上转发报文;
每一LSR利用正常转发项在工作LSP2上转发的报文中会携带有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2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
其中,工作LSP2中除了首节点LSR F之外,下游的LSR E至LSR B的入方向工作标签依次为X4~X1。
图5a和图5b分别为用于实现首节点正常转发项的FTN表项的两种实现方式的示例性示意图。
如图5a所示方式为一级表方式,FEC(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转发等价类)和NHLFE(Nexthop Label Forwarding Entry,下一跳标签转发表项)的内容都包含在在同一级的表中;
如图5b所示的方式为两级表,第一级表中只有FEC和NHLFE的ID,而NHLFE的内容包含在第二级表中。
具体说,无论是如图5a所示的一级表还是如图5b所示的两级表,以FTN表项实现的正常转发项均以该工作LSP的FEC为标识符索引,且其包含的出端口为本机在第一方向S1上的出端口OutPort-S1、包含的操作类型为一次Push、Push的出方向工作标签oL为第一方向S1上位于本机下游的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图5a和图5b中以“-LSP”的方式表示工作标签)。
图6a和图6b分别为用于实现中间节点正常转发项的ILM表项的两种实现方式的示例性示意图。
如图6a所示的方式为一级表方式,入方向工作标签iL和NHLFE的内容都包含同一级表内;
如图6b所示的方式为两级表方式,第一级表中只有入方向工作标签iL和NHLFE的ID,而NHLFE的内容包含在第二级表中。
具体说,无论是如图6a所示的一级表还是如图6b所示的两级表,以ILM表项实现的正常转发项均以本机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iL(图6a和图6b中以“-LSP”的方式表示工作标签)为标签索引,且其包含的出端口为本机在第一方向S1上的出端口OutPort-S1、包含的操作类型为Swap、Swap的出方向工作标签oL为第一方向S1上位于本机下游的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
图7a和图7b分别为用于实现尾节点正常转发项的ILM表项的两种实现方式的示例性示意图。
如图7a所示的方式为一级表方式,入方向工作标签iL和NHLFE的内容都包含同一级表内;
如图7b所示的方式为两级表方式,第一级表中只有入方向工作标签iL和NHLFE的ID,而NHLFE的内容包含在第二级表中。
具体说,无论是如图7a所示的一级表还是如图7b所示的两级表,以ILM表项实现的正常转发项均以本机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iL(图7a和图7b中以“-LSP”的方式表示工作标签)为标签索引,且其包含的出端口为本机的非环网端口、包含的操作类型为Pop、Pop操作的出方向工作标签oL为空。
上述的正常转发项在工作LSP1中的具体实现如下:
LSR G作为工作LSP1的首节点,以如图5a或图5b所示的FTN表项实现正常转发项以工作LSP1的FEC1为标识符索引,且其包含的出端口为本机在第一方向S1上的出端口OutPort-S1、包含的操作类型为一次Push、Push的出方向工作标签oL为本机下的游邻居LSR F在工作LSP1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6;
LSR F作为工作LSP1的中间节点,以如图6a或图6b所示的ILM表项实现的正常转发项以本机在工作LSP1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6为标签索引,且其包含的出端口为本机在第一方向S1上的出端口OutPort-S1、包含的操作类型为Swap、Swap的出方向工作标签oL为本机的下游邻居LSR E在工作LSP1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5;
LSR E~LSR B同样作为工作LSP1的中间节点,以如图6a或图6b所示的ILM表项依此类推;
LSR A作为工作LSP1的尾节点,以如图7a或图7b所示的ILM表项实现的正常转发项以本机在工作LSP1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1为标签索引,且其包含的出端口为本机的非环网端口、包含的操作类型为Pop、Pop操作的出方向工作标签oL为空,从而将报文转出。
上述的正常转发项在工作LSP2中的具体实现与工作LSP1同理,工作LSP2对应FEC2。
基于上述的正常转发项,环网中能够实现报文的正常转发。但为了实现LSP倒换转发,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需要设置保护环。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环网中设置的保护环的示例性示意图。如图8所示并基于如图3所示的环网,环网中在与第一方向S1相反的第二方向S2上设置有封闭且与工作LSP1和工作LSP2反向的保护环。
对于保护环来说,从LSR A开始至LSR G:
每一LSR内均预先建立有对应的保护转发项、用以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
每一LSR利用保护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本机的上游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与工作LSP上的入方向相反);
其中,保护环在第二方向S2上所顺序经过的LSR A至LSR H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依次为P1~P8。
由于保护环是封闭的、不存在首节点和尾节点,因此,每台LSR内建立的保护转发项均能够利用ILM表项来实现。
图9a和图9b分别为用于实现保护转发项的ILM表项的两种实现方式的原始状态的示例性示意图。
如图9a所示的方式为一级表方式,入方向工作标签iL和NHLFE的内容都包含同一级表内;
如图9b所示的方式为两级表方式,第一级表中只有入方向工作标签iL和NHLFE的ID,而NHLFE的内容包含在第二级表中。
具体说,无论是如图9a所示的一级表还是如图9b所示的两级表,以ILM表项实现的保护转发项均以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图9a和图9b中以“-Protect”的方式表示保护标签)iL为标签索引,且其包含的出端口为本机在第二方向S2上的出端口OutPort-S2、包含的操作类型为Swap、Swap的出方向保护标签oL为第二方向S2上位于本机下游的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
上述的保护转发项在保护环中的具体实现如下:
LSR A内的保护转发项以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P1为标签索引,且其包含的出端口为本机在第二方向S2上的出端口OutPort-S2、包含的操作类型为Swap、Swap的出方向保护标签oL为本机的上游LSR B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P2;
LSR B~LSR H的保护转发项依此类推。
图10a至图10d为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倒换转发项实现LSP倒换转发的示例性示意图。图10a至图10d中所示出的倒换转发方式属于Wrapping模式并且,图10a至图10d中以矩形块表示报文、且矩形块内所标识的字母“B”表示报文的栈底标签。
对于工作LSP1来说,除了尾节点LSR A之外,从作为其首节点的LSR G开始至LSR B:
每一LSR内均有对应的倒换转发项、用以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
但每一LSR只有在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才会利用本机(本机属于断开链路的上游端LSR)的倒换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
并且,在利用倒换转发项转发的报文中,会在内层携带有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在工作LSP1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外层携带有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
此外,除了需要断开链路的上游端LSR利用倒换转发项转发之外,还需要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能够将从保护环接收到的报文中外层的入方向保护标签弹出、而不是继续交换,从而能够确保断开链路的上游端LSR在将外层的入方向保护标签弹出后,能够通过对内层的入方向工作标签的交换而继续将报文在工作LSP1上转发。
而其他未检测到链路断开的LSR仍按照前述方式利用正常转发项或保护转发项转发接收到的报文。
具体在图10a中:
LSR F与LSR E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因而LSR F能够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 E之间的链路断开、并启用倒换转发项;
LSR F利用倒换转发项转发的报文中,会在内层携带有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 E在工作LSP1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5、外层携带有本机的上游邻居LSR G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P7,使报文中携带的标签为W5(内层)+P7(外层);
保护环依次经过的LSR G、LSR A~LSR D利用保护转发项对外层的入方向保护标签进行交换,使报文最终到达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 E;
LSR E在接收到报文后会将外层的入方向保护标签P5弹出,并利用正常转发项将内层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5交换为下游邻居LSR D在工作LSP1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4后发出,实现报文继续在工作LSP1上的转发。
具体在图10b中:
LSR E和LSR D发生多节点故障,因而LSR F能够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 E之间的链路断开、并启用倒换转发项;
LSR F利用倒换转发项转发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为W3(内层)+P7(外层);
该报文能够通过保护环到达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 C,并由LSR C将外层的入方向保护标签P3弹出后,并利用正常转发项将内层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3交换为下游邻居LSR B在工作LSP1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2后发出,实现报文继续在工作LSP1上的转发。
同理,对于工作LSP2来说,除了尾节点LSR B之外,从作为其首节点的LSR F开始至LSR C:
每一LSR内均有对应的倒换转发项、用以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
但每一LSR只有在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才会利用倒换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
并且,利用倒换转发项转发的报文会在内层携带有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在工作LSP2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外层携带有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
以及,还需要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能够将从保护环接收到的报文中外层的入方向保护标签弹出,其他未检测到链路断开的LSR仍按照前述方式利用正常转发项或保护转发项转发接收到的报文。
具体在图10c中:
LSR F与LSR E、以及LSR E与LSR D之间的多段链路发生故障,因而LSR F能够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 E之间的链路断开、并启用倒换转发项;
LSR F利用倒换转发项转发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为X3(内层)+P7(外层);
该报文能够通过保护环到达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 D,并由LSR D将外层的入方向保护标签P4弹出后,并利用正常转发项将内层的入方向工作标签X3交换为下游邻居LSR C在工作LSP2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X2后发出,实现报文继续在工作LSP2上的转发;
具体在图10d中:
LSR E发生单节点故障,因而LSR F能够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 E之间的链路断开、并启用倒换转发项;
LSR F利用倒换转发项转发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为X3(内层)+P7(外层);
该报文能够通过保护环到达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 D,并由LSR D将外层的入方向保护标签P4弹出后,并利用正常转发项将内层的入方向工作标签X3交换为下游邻居LSR C在工作LSP1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X2后发出,实现报文继续在工作LSP2上的转发。
如上可见,由于报文内层能够携带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的入方向工作标签、而不是报文无法到达的LSR的入方向工作标签,因而当出现两节点之间的一段链路出现故障、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多于一段链路出现故障、以及多于一个节点出现故障等各种情况时,通过LSR F内建立的由ILM表项所实现的倒换转发项均能够实现工作LSP1和LSP2的倒换转发。
图11a和图11b分别为用于实现首节点倒换转发项的FTN表项的两种实现方式的示例性示意图。
如图11a所示方式为一级表方式,FEC和NHLFE的内容都包含在在同一级的表中;
如图11b所示的方式为两级表,第一级表中只有FEC和NHLFE的ID,而NHLFE的内容包含在第二级表中。
具体说,无论是如图11a所示的一级表还是如图11b所示的两级表,以FTN表项实现的倒换转发项,均以该工作LSP的FEC为标识符索引,且其包含的出端口为本机在第二方向S2上的出端口OutPort-S2、包含的操作类型为先后执行的两次Push、先Push的内层标签oL为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图11a和图11b中以“-LSP”的方式表示工作标签)、后Push的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图11a和图11b中以“-Protect”的方式表示保护标签)。
图12a和图12b分别为用于实现中间节点倒换转发项的ILM表项的两种实现方式的示例性示意图。
如图12a所示的方式为一级表方式,入方向工作标签iL和NHLFE的内容都包含同一级表内;
如图12b所示的方式为两级表方式,第一级表中只有入方向工作标签iL和NHLFE的ID,而NHLFE的内容包含在第二级表中。
具体说,无论是如图12a所示的一级表还是如图12b所示的两级表,以ILM表项实现的倒换转发项均以本机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图12a和图12b中以“-LSP”的方式表示工作标签)为标签索引iL,且其包含的出端口为本机在第二方向S2上的出端口OutPort-S2、包含的操作类型为先Swap后Push、先Swap的内层标签oL为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后Push的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图12a和图12b中以“-Protect”的方式表示保护标签)。
上述的倒换转发项在工作LSP1中的具体实现如下:
以如图10a和图10b所示的情况为例,LSR F内由ILM表项实现的倒换转发项以本机在工作LSP1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6为标签索引iL,且其包含的出端口为本机在第二方向S2上的出端口OutPort-S2,包含的操作类型为先后执行的两次Push、先Push的内层标签oL_i为故障链路的下游端LSR E或LSR C在工作LSP1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5或W3、后Push的外层标签oL_o为上游邻居LSR G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P7。
上述的倒换转发项在工作LSP2中的具体实现如下:
以如图10c和图10d所示的情况为例,LSR F内由FTN表项实现的倒换转发项以该工作LSP2的FEC2为标识符索引,且其包含的出端口为本机在第二方向S2上的出端口OutPort-S2,包含的操作类型为先Swap后Push、先Swap的内层标签oL_i为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 E或LSR D在工作LSP2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X4或X3、后Push的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 G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P7。
图13a和图13b分别为用于实现保护转发项的ILM表项的两种实现方式的变更状态的示例性示意图。
如图13a所示的方式为一级表方式,入方向工作标签iL和NHLFE的内容都包含同一级表内;
如图13b所示的方式为两级表方式,第一级表中只有入方向工作标签iL和NHLFE的ID,而NHLFE的内容包含在第二级表中。
具体说,无论是如图13a所示的一级表还是如图13b所示的两级表,以ILM表项实现的保护转发项在被变更后,均以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图13a和图13b中以“-Protect”的方式表示保护标签)iL为标签索引,且其包含的出端口为本机在第二方向S2上的出端口OutPort-S2、包含的操作类型为Pop。实际应用中,保护转发项中原有的用于Swap的标签oL以及出端口可以保留、也可以删除,因而在图13a和图13b中均以虚线框表示原有的用于Swap的出方向保护标签oL以及出端口。
这样,以图10a至图10d所示的情况为例,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 E或LSR D或LSR C在从保护环上接收到报文后,即可利用操作类型变更为Pop的保护转发项即可将外层的保护标签弹出,并露出内层的本机在工作LSP1的工作标签W5或W3、或本机在工作LSP2上的入方向标签X4或X3,从而能够继续按照Wrapping模式的原理继续查找对应的正常转发项在工作LSP1以及工作LSP2上继续转发报文。
进一步优选地,若任意LSR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则由于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即是保护环上位于本机上游的邻居LSR,因此,该LSR可以将保护转发项设置为阻止状态(图10a至图10d中以图形“×”表示阻止状态)、以表示保护环上位于本机上游的邻居LSR无法向本机发送报文。其中,阻止状态并不一定需要更改保护转发项中包含的内容。
实际应用中,环网中的每一LSR在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获知环网中其他LSR中的哪一个是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并且:
每一LSR中可以预先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或中间节点的每一工作LSP建立所有可能的倒换转发项、并在获知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之后启用对应该下游端LSR的倒换转发项;
或者,每一LSR在获知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之后再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或中间节点的每一工作LSP建立对应该下游端LSR的倒换转发项。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检测到链路断开的LSR发送故障通告及依据故障通告启用预先建立的保护转发项的示例性示意图。如图14所示,以利用一故障通告机制来获知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以及预先建立所有可能的倒换转发项并在获知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之后启用对应该下游端LSR的倒换转发项为例。
对于如何利用故障通告机制来获知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请参见图14:
假设LSR D和LSR E发生节点故障(若发生链路故障则同理),导致LSR C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 D之间的链路断开、LSR F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 E之间的链路断开;
此时,该LSR C为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LSR F为断开链路的上游端LSR,并且,LSR F需要获知环网中其他LSR中的哪一个是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
那么,该LSR C除了需要将本机的保护转发项的操作类型变更为Pop之外,还会在工作LSP所在的第一方向S1上通过环网发送携带有本机对应标识的故障通告,该故障通告经环网转发后最终能够到达LSR F;
而LSR F在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即开始等待接收故障通告,如果接收到故障通告,则能够依据故障通告中的对应标识将发送该故障通告的LSR C确定为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
其中,故障通告可以由控制层信令来实现,例如MR-PSC(MPLS TP RingProtection State Coordination,MPLS TP环网保护状态协调)协议的信令。而且,故障通告也可以通过环网外的任意现有隧道发送,本文不再一一列举。
对于如何预先建立所有可能的倒换转发项、以及如何在获知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之后启用对应该下游端LSR的倒换转发项,请再参见图14:
首先,每一LSR可以预先设置有工作LSP路径记录,所谓的工作LSP路径的记录是指:针对经过本机的每一工作LSP,预先记录环网中属于该工作LSP、并且位于本机下游的所有其他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
例如,作为工作LSP1首节点的LSR G中记录有在工作LSP1上位于其下游的LSR F至LSR A的对应入方向工作标签W6~W1,作为工作LSP1中间节点和工作LSP2首节点的LSR F中记录有在工作LSP1上位于其下游的LSR E至LSRA的对应入方向工作标签W5~W1、以及在工作LSP2上位于其下游的LSR E至LSR B的对应入方向工作标签X4~X1,依此类推;
其次,基于所设置的工作LSP路径记录,每一LSR均能够获知环网中位于本机下游的每一其他LSR在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由此,就能够针对经过本机的每一工作LSP预先建立该工作LSP上位于本机下游的每一其他LSR所对应的倒换转发项;
例如,LSR F能够针对工作LSP1建立分别对应LSR E~LSR A的倒换转发项,且建立的这些倒换转发项中先Swap的内层标签oL_i分别为W5~W1、后Push的外层标签均为P7,针对工作LSP2建立倒换转发项的方式同理;
这样,在接收到故障通告、并确定环网中的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之后,即可启用预先建立的该LSR对应的倒换转发项;
例如,LSR F在识别出LSR C之后即可针对工作LSP1启用LSR C对应的倒换转发项、该倒换转发项中先Swap的内层标签oL_i分别为W3、后Push的外层标签均为P7,针对工作LSP2启用倒换转发项的方式同理。
对于如图14所示的预先建立倒换转发项的情况,会涉及到正常转发项、保护转发项、倒换转发项之间的切换及分别管理,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每台LSR中设置与本机对应的全局实例转发表、以及分别对应每一其他LSR的子实例转发表。
其中:
由于正常转发项和保护转发项仅仅是为本机服务的,因而与本机对应的全局实例转发表用于存放仅仅是为本机服务的正常转发项和保护转发项;
而倒换转发项虽然用于本机的转发,但利用其Push的内层工作标签主要是供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即发送故障通告的其他LSR)使用,即倒换转发项除了为本机服务之外还为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服务,因而每一其他LSR所对应的子实例表则用于存放该LSR对应的本机的倒换转发项、以便于在该LSR为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时能够被启用。
需要说明的是,将保护转发项置为阻止状态、或将保护转发项的操作类型变更为Pop并不能等同于保护转发项变为其他转发项。
也就是说,即便保护转发项被置为阻止状态、或更改为Pop操作类型,也仍然位于全局转发实例表中。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同LSR内部署转发项的示例性示意图。在图15中以LSR F在图4、图8、图14中所示出的各转发项的部署为例。如图15所示、以LSR F为例:
LSR F的全局实例转发表中包含有:以本机的入方向工作标签W6为标签索引、且Swap操作的出方向工作标签为W5的ILM正常转发项(针对工作LSP1);以工作LSP2的FEC2为标识符索引、且Push操作的出方向工作标签为X4的FTN正常转发项(针对工作LSP2);以入方向保护标签P6为标签索引、且Swap操作的出方向保护标签为P7的ILM保护转发项(针对保护环);
LSR F的对应LSR E的E子实例转发表中包含有:以入方向工作标签W6为标签索引、且先Swap操作的内层出方向工作标签为W5、后Push操作的外层出方向保护标签为P7的ILM正常转发项(针对工作LSP1);以工作LSP2的FEC2为标识符索引,且先后两次Push操作的内层出方向工作标签为X4、外层出方向保护标签为P7的FTN正常转发项(针对工作LSP2);
LSR F的对应LSR D的D子实例转发表中包含有:以入方向工作标签W6为标签索引、且先Swap操作的内层出方向工作标签为W4、后Push操作的外层出方向保护标签为P7的ILM正常转发项(针对工作LSP1);以工作LSP2的FEC2为标识符索引,且先后两次Push操作的内层出方向工作标签为X3、外层出方向保护标签为P7的FTN正常转发项(针对工作LSP2);
LSR F的对应LSR C的C子实例转发表中包含有:以入方向工作标签W6为标签索引、且先Swap操作的内层出方向工作标签为W3、后Push操作的外层出方向保护标签为P7的ILM正常转发项(针对工作LSP1);以工作LSP2的FEC2为标识符索引,且先后两次Push操作的内层出方向工作标签为X2、外层出方向保护标签为P7的FTN正常转发项(针对工作LSP2);
LSR F的对应LSR B的B子实例转发表中包含有:以入方向工作标签W6为标签索引、且先Swap操作的内层出方向工作标签为W2、后Push操作的外层出方向保护标签为P7的ILM正常转发项(针对工作LSP1);以工作LSP2的FEC2为标识符索引,且先后两次Push操作的内层出方向工作标签为X1、外层出方向保护标签为P7的FTN正常转发项(针对工作LSP2);
LSR F的对应LSR A的A子实例转发表中包含有:以入方向工作标签W6为标签索引、且先Swap操作的内层出方向工作标签为W1、后Push操作的外层出方向保护标签为P7的ILM正常转发项(针对工作LSP1)。
由于LSR G和LSR H均不是工作LSP1和工作LSP2上位于本机下游的LSR,因而LSR F内分别对应LSR G和LSR H的G子实例转发表和H子实例转发表均为空。
实际应用中,全局实例转发表可以与各子实例转发表可以被设置为同一物理表的不同逻辑表、也可以被设置为不同的物理表。
此外,除了按照上述方式部署不同的转发项,还在每一LSR内设置一种实例变量映射表,该实例变量映射表中记录有全局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与全局实例ID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子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与任一子实例ID之间的映射关系,该实例变量映射表中所记录的子实例ID对应于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
利用该实例变量映射表,便于在不同实例转发表之间切换。实例变量映射表的具体实现如表1所示。
Figure BSA00000591886700281
表1
如上述表1可见:
表示应启用全局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包括:
本机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为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
或者,本机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为表示本机为工作LSP的尾节点的工作标签;
再或者,本机与第一方向S1上位于本机下游的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正常;
其中,为了识别携带的标签为表示本机为工作LSP的尾节点的工作标签,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预先设置一尾标签段、以供本机依据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是否位于尾标签段内来判断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是否表示本机为尾节点。
表示应启用子实例转发表对应的启用触发条件包括:
在本机接收到的报文无标签(首节点)时、或报文中携带的标签为工作标签但并不表示本机为尾节点(中间节点)时,本机与第一方向S1上位于本机下游的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此时还可能包含其他链路断开的情况)。
以上的说明仅仅是以在第一方向S1上具有工作LSP、在第二方向S2上具有保护环的单向设置方式为例,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同时在第二方向S2上设置其他工作LSP、并相应地在第一方向S1上为第二方向S2上的所有工作LSP设置对应的保护环。
基于前文所述的原理性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实现LSP倒换的装置。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该方法适用于若干工作LSP所经过的全部或部分LSR位于环网、且环网具有与工作LSP方向相反的保护环的情况,以及,该方法应用在位于环网的LSR、并包括如图16所示的如下步骤:
步骤160,检测本机与下游邻居LSR和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是否断开;
步骤161,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和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均未断开时,利用本机的正常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报文、和/或利用本机的保护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
其中,利用正常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利用保护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本机的上游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
步骤162,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或中间节点的工作LSP,利用本机的倒换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
其中,利用倒换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一内层标签和一外层标签,该内层标签为一指定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工作标签、该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保护标签,该指定LSR为环网中的任一其他LSR、且该任一其他LSR与其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即该指定LSR为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
步骤163,当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将从保护环上接收到的报文中的外层标签弹出、并利用本机的正常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报文。
至此上述流程结束。
上述流程中所涉及的正常转发项、保护转发项、以及倒换转发项如前文所述,其中,步骤163可以通过将本机的保护转发项的操作类型由Swap变更为Pop来实现外层标签弹出。较佳地,步骤162中在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可以进一步将本机的保护转发项设置为阻塞状态。
实际应用中:
对于步骤162所使用的倒换转发项,可以是在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之后,即时建立并启用指定LSR对应的倒换转发项;
或者,也可以是在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之前就预先建立环网中的每一其他LSR对应的倒换转发项、以及在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之后再从预先建立的所有倒换转发项中选择启用指定LSR对应的倒换转发项。
无论采用哪种建立方式,都可以针对经过本机的每一工作LSP,而进一步预先记录环网中属于该工作LSP、并且位于本机下游的所有其他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这样,更便于倒换转发项的建立。
其中,对于预先建立环网中的每一其他LSR对应的倒换转发项(即所有可能的倒换转发项)的情况,为了便于倒换转发项的启用和切换,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维护与本机对应的全局实例转发表、以及分别对应环网中的每一其他LSR的子实例转发表;其中,正常转发项和保护转发项均预先建立于全局实例转发表中、每一其他LSR对应的倒换转发项则分别预先建立于该其他LSR对应的子实例转发表中;
维护实例变量映射表;其中,实例变量映射表中记录有全局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与全局实例ID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子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与任一子实例ID之间的映射关系,该子实例ID对应于确定为指定LSR的任一其他LSR。
更具体地,全局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可以包括:本机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为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本机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表示本机为尾节点、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正常;
子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可以包括: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
更优地,该方法可以进一步预先设置尾标签段、以供本机依据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是否位于尾标签段内来判断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是否表示本机为尾节点。
另外,为了识别出环网中的哪个其他LSR为指定LSR,步骤163中在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可以进一步发送故障通告、以表示本机为指定LSR(即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
相应地,步骤162在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也会进一步接收到故障通告、并将发送该故障通告的LSR确定为指定LSR(即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
其中,故障通告可以是通过环网在工作LSP方向上发送的,或者是通过环网外的隧道发送的;故障通告中可以携带有表示发送该故障通告的LSR(即指定LSR、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的对应标识。
上述方法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就提供了一种与该方法对应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实现LSP倒换的装置,其适用于若干工作LSP所经过的全部或部分LSR位于环网、且环网具有与工作LSP方向相反的保护环;该装置承载在位于环网的LSR、并包括:
故障检测模块,检测本机与下游邻居LSR和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是否断开;
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和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均未断开时,正常转发模块利用本机的正常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报文、和/或保护转发模块利用本机的保护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
其中,利用正常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利用保护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本机的上游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
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或中间节点的工作LSP,倒换转发模块利用本机的倒换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
其中,利用倒换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一内层标签和一外层标签,该内层标签为一指定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该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该指定LSR为所述环网中的任一其他LSR、且该任一其他LSR与其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
当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保护转发模块将从保护环上接收到的报文中的外层标签弹出、并由正常转发模块利用本机的正常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报文。
上述装置中可以进一步包括一表项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本机的正常转发项、保护转发项、以及倒换转发项,且上述的正常转发项、保护转发项、以及倒换转发项的具体实现如前文所述;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一表项维护模块,并由表项维护模块通过将本机的保护转发项的操作类型由Swap变更为Pop来实现外层标签弹出。
较佳地,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的表项维护模块还可以将本机的保护转发项设置为阻塞状态。
实际应用中,对于表项存储模块中的倒换转发项,可以是由上述装置中进一步包括的表项建立模块所建立的。
其中:
表项建立模块可以在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之后,即时建立并启用指定LSR对应的倒换转发项;
或者,也可以是表项建立模块在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之前就预先建立环网中的每一其他LSR对应的倒换转发项、以及在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之后再从预先建立的所有倒换转发项中选择启用指定LSR对应的倒换转发项。
无论采用哪种建立方式,都可以针对经过本机的每一工作LSP,而进一步在一路径记录模块中预先记录环网中属于该工作LSP、并且位于本机下游的所有其他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这样,更便于表项建立模块建立倒换转发项。
此外,对于预先建立环网中的每一其他LSR对应的倒换转发项(即所有可能的倒换转发项)的情况,为了便于倒换转发项的启用和切换,上述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
实例维护模块,维护与本机对应的全局实例转发表、以及分别对应环网中的每一其他LSR的子实例转发表;其中,正常转发项和保护转发项均预先建立于全局实例转发表中、每一其他LSR对应的倒换转发项则分别预先建立于该其他LSR对应的子实例转发表中;
实例映射模块,维护实例变量映射表;其中,实例变量映射表中记录有全局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与全局实例ID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子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与任一子实例ID之间的映射关系,该子实例ID对应于确定为指定LSR的任一其他LSR。
更具体地:
全局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可以包括:本机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为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本机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表示本机为尾节点、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正常;
子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可以包括: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
更优地,实例映射模块中可以进一步预先设置尾标签段、以供本机依据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是否位于尾标签段内来判断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是否表示本机为尾节点。
此外,为了识别出环网中的哪个其他LSR为指定LSR,上述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通告收发模块;
当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通告收发模块发送故障通告;
当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通告收发模块接收故障通告、并将发送该故障通告的LSR确定为指定LSR。
其中,故障通告是通过环网在工作LSP方向上发送的,或者是通过环网外的隧道发送的,更优地,故障通告中可以携带有表示发送该故障通告的LSR(即指定LSR、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的对应标识。
在实际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和装置时,需要基于应用该方法和装置的LSR所具有的硬件架构来最终实现。
图17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基于的硬件架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和装置所应用的LSR的硬件架构包括:
存储介质芯片,用于存储本机所有的正常转发项、保护转发项、以及倒换转发项,进一步全局实例转发表和子实例转发表、以及实例变量映射表也均存储在存储介质芯片中。
第一处理芯片,其可以是CPU、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或NP(Network Processor,网络处理器)、通常为CPU,且与存储介质芯片之间具有硬件接口、或硬件接口和驱动软件接口,用于生成本机所有的正常转发项、保护转发项、以及倒换转发项,进一步设只有工作LSP路径记录,以及,进一步生成需要的工作LSP路径记录、全局实例转发表和子实例转发表、以及实例变量映射表。
第二处理芯片,其可以是CPU、ASIC或NP,且与存储介质芯片之间具有硬件接口、或硬件接口和驱动软件接口,用于检测本机与下游邻居LSR和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是否断开。
第三处理芯片,其可以是CPU、ASIC或NP,且与第二处理芯片和存储介质芯片之间具有硬件接口、或硬件接口和驱动软件接口,用于在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时识别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即接收并识别故障通告)、并可选地修改存储介质芯片中的保护转发项的状态(即修改为阻塞状态)以及实例变量映射表中的子实例ID(即修改为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所对应的子实例ID),在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时修改存储介质芯片中的保护转发项的操作类型(即Swap修改为Pop)、并可选地发送故障通告。
报文处理芯片,其可以在内部集成存储介质芯片或与存储介质芯片相互独立,且与存储介质芯片、第二处理芯片、第三处理芯片之间具有硬件接口,用于利用正常转发项、保护转发项、以及在需要时利用倒换转发项转发报文,以及,转发第二处理芯片用于检测的协议报文、转发第三处理芯片用于识别断开链路的下游端LSR的协议(例如MR-PSC协议)报文。
优选地,第二、第三处理芯片可以集成也可以为一块芯片。
基于上述硬件架构中的功能划分,即可明确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的相应步骤、以及装置的相应模块如何分布在上述硬件架构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工作LSP所经过的全部或部分LSR位于环网,所述环网具有与工作LSP方向相反的保护环;该方法应用在位于所述环网的LSR、并包括:
检测本机与下游邻居LSR和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是否断开;
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和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均未断开时,利用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报文、和/或利用本机的第二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其中,利用第一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利用第二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本机的上游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
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或中间节点的工作LSP,利用本机的第三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其中,利用第三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一内层标签和一外层标签,该内层标签为一指定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该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该指定LSR为所述环网中的任一其他LSR、且该任一其他LSR与其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
当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将从保护环上接收到的报文中的外层标签弹出、并利用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以该工作LSP的转发等价类为标识符索引;
针对以本机为中间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以本机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为标签索引;
针对以本机为尾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以本机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为标签索引;
以及,本机的第二转发项以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为标签索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一次Push、Push的标签为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本机的第三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先后执行的两次Push、且先Push的内层标签为指定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后Push的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
针对以本机为中间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一次Swap、Swap的标签为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本机的第三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先后执行的Swap和Push、且先Swap的内层标签为指定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后Push的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
针对以本机为尾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一次Pop;
以及,本机的第二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Swap、Swap的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且,操作类型Swap在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被变更为Po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均为FTN表项;
针对以本机为中间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均为ILM表项;
针对以本机为尾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为ILM表项;
以及,本机的第二转发项为ILM表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将本机的第二转发项设置为阻塞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之前,预先建立环网中的每一其他LSR对应的第三转发项;并且,在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之后,从预先建立的所有第三转发项中选择启用预先建立的与所述指定LSR对应的第三转发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维护与本机对应的全局实例转发表、以及分别对应所述环网中的每一其他LSR的子实例转发表,其中,第一转发项和第二转发项均预先建立于全局实例转发表中、每一其他LSR对应的第三转发项则分别预先建立于该其他LSR对应的子实例转发表中;
维护实例变量映射表,所述实例变量映射表中记录有全局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与全局实例ID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子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与任一子实例ID之间的映射关系,该子实例ID对应于确定为所述指定LSR的任一其他LSR。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全局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包括:本机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为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本机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表示本机为尾节点、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正常;
子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包括: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设置尾标签段、以供本机依据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是否位于所述尾标签段内来判断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是否表示本机为尾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针对经过本机的每一工作LSP,预先记录所述环网中属于该工作LSP、并且位于本机下游的所有其他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发送故障通告;
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接收故障通告、并将发送该故障通告的LSR确定为所述指定LSR。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故障通告是通过所述环网在工作LSP方向上发送的,或者,是通过所述环网外的隧道发送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故障通告中携带有发送该故障通告的LSR的对应标识。
14.一种用于实现LSP倒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工作LSP所经过的全部或部分LSR位于环网,所述环网具有与工作LSP方向相反的保护环;该装置承载在位于所述环网的LSR、并包括:
故障检测模块,检测本机与下游邻居LSR和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是否断开;
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和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均未断开时,第一转发模块利用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报文、和/或第二转发模块利用本机的第二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其中,利用第一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利用第二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本机的上游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
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或中间节点的工作LSP,第三转发模块利用本机的第三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报文;其中,利用第三转发项在保护环上转发的报文中携带有一内层标签和一外层标签,该内层标签为一指定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该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该指定LSR为所述环网中的任一其他LSR、且该任一其他LSR与其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
当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第二转发模块将从保护环上接收到的报文中的外层标签弹出、并由第一转发模块利用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在工作LSP上转发报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以该工作LSP的转发等价类为标识符索引;
针对以本机为中间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以本机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为标签索引;
针对以本机为尾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以本机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为标签索引;
以及,本机的第二转发项以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为标签索引。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一次Push、Push的标签为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本机的第三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先后执行的两次Push、且先Push的内层标签为指定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后Push的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
针对以本机为中间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一次Swap、Swap的标签为本机的下游邻居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本机的第三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先后执行的Swap和Push、且先Swap的内层标签为指定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后Push的外层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
针对以本机为尾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一次Pop;
以及,本机的第二转发项包含的操作类型为Swap、Swap的标签为本机的上游邻居LSR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且,操作类型Swap在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被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的表项维护模块变更为Pop。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针对以本机为首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均为FTN表项;
针对以本机为中间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和第三转发项均为ILM表项;
针对以本机为尾节点的工作LSP,本机的第一转发项为ILM表项;
以及,本机的第二转发项为ILM表项。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的表项维护模块将本机的第二转发项设置为阻塞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表项建立模块,用于在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之前,预先建立环网中的每一其他LSR对应的第三转发项;并且,在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之后,从预先建立的所有第三转发项中选择启用预先建立的与所述指定LSR对应的第三转发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实例维护模块,维护与本机对应的全局实例转发表、以及分别对应所述环网中的每一其他LSR的子实例转发表,其中,第一转发项和第二转发项均预先建立于全局实例转发表中、每一其他LSR对应的第三转发项则分别预先建立于该其他LSR对应的子实例转发表中;
实例映射模块,维护实例变量映射表,其中,所述实例变量映射表中记录有全局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与全局实例ID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子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与任一子实例ID之间的映射关系,该子实例ID对应于确定为所述指定LSR的任一其他LSR。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全局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包括:本机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为本机在保护环上的入方向标签、本机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表示本机为尾节点、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正常;
子实例转发表的启用触发条件包括: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例映射模块中预先设置尾标签段、以供依据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是否位于所述尾标签段内来判断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是否表示本机为尾节点。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路径记录模块,用于针对经过本机的每一工作LSP预先记录所述环网中属于该工作LSP、并且位于本机下游的所有其他LSR在该工作LSP上的入方向标签。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通告收发模块,当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本机与上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发送故障通告,当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本机与下游邻居LSR之间的链路断开后接收故障通告、并将发送该故障通告的LSR确定为所述指定LSR。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故障通告是通过所述环网在工作LSP方向上发送的,或者,是通过所述环网外的隧道发送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故障通告中携带有发送该故障通告的LSR的对应标识。
CN2011103123989A 2011-10-14 2011-10-14 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3159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23989A CN102315972B (zh) 2011-10-14 2011-10-14 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2/082963 WO2013053337A1 (en) 2011-10-14 2012-10-15 Implementing lsp switch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23989A CN102315972B (zh) 2011-10-14 2011-10-14 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5972A true CN102315972A (zh) 2012-01-11
CN102315972B CN102315972B (zh) 2013-12-25

Family

ID=45428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23989A Active CN102315972B (zh) 2011-10-14 2011-10-14 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15972B (zh)
WO (1) WO201305333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53337A1 (en) * 2011-10-14 2013-04-18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Implementing lsp switching
WO2014075590A1 (en) * 2012-11-13 2014-05-22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ast reroute i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ffic engineering network
CN103916300A (zh) * 2012-12-31 2014-07-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pls环网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8459851A (zh) * 2018-01-03 2018-08-28 杭州达乎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端到端mpls二层专线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7175A1 (fr) * 2001-04-19 2002-10-31 Fujitsu Limited Procede et appareil de restauration/protection
WO2006034629A1 (fr) * 2004-09-30 2006-04-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 de rearrangement de protection dans un systeme mpls
CN101667970A (zh) * 2009-10-23 2010-03-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倒换方法和设备
CN102185773A (zh) * 2011-05-09 2011-09-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技术环保护倒换方法及节点
CN102201985A (zh) * 2011-05-06 2011-09-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技术环保护倒换方法及节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9766A (zh) * 2005-10-11 2007-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环网上采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分配标签、计算路由距离,以及实现备份倒换的方法
CN102315972B (zh) * 2011-10-14 2013-12-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7175A1 (fr) * 2001-04-19 2002-10-31 Fujitsu Limited Procede et appareil de restauration/protection
WO2006034629A1 (fr) * 2004-09-30 2006-04-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 de rearrangement de protection dans un systeme mpls
CN101667970A (zh) * 2009-10-23 2010-03-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倒换方法和设备
CN102201985A (zh) * 2011-05-06 2011-09-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技术环保护倒换方法及节点
CN102185773A (zh) * 2011-05-09 2011-09-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技术环保护倒换方法及节点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53337A1 (en) * 2011-10-14 2013-04-18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Implementing lsp switching
WO2014075590A1 (en) * 2012-11-13 2014-05-22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ast reroute i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ffic engineering network
US9491095B2 (en) 2012-11-13 2016-11-08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Fast reroute i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ffic engineering network
CN103916300A (zh) * 2012-12-31 2014-07-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pls环网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3916300B (zh) * 2012-12-31 2017-07-1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pls环网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8459851A (zh) * 2018-01-03 2018-08-28 杭州达乎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端到端mpls二层专线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53337A1 (en) 2013-04-18
CN102315972B (zh) 2013-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7601B (zh) 一种lsp故障通告方法和装置
CN102025646B (zh) 链路倒换方法及其装置
US88868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ology for fast link failover based on remote upstream failures
CN101917290B (zh) 标签交换路径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1159690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转发方法、装置及标签交换路径管理模块
CN101227399B (zh) 报文传输方法、系统及转发节点
CN101340351A (zh) 一种vpls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404145A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环网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882780B (zh) 基于共享路径的环网隧道配置方法、环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1710875A (zh) 一种实现快速重路由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23204A (zh) 多协议标记交换环形拓扑中的优化快速重新路由
JP4935681B2 (ja) パケット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パケット転送方法、冗長化ノード、およびパケット転送プログラム
CN103368844B (zh) Mpls网络中的报文处理方法及标签交换路由器
CN101984591A (zh) 一种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网络中业务收敛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91787B (zh) 基于共享路径的环网隧道配置方法、业务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783743B (zh)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及倒换节点
CN102315972B (zh) 用于实现lsp倒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29361B (zh) 报文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99865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技术环保护倒换方法及节点
WO2015154603A1 (zh) 基于共享隧道的隧道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2882779A (zh) Vrrp通告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2148733A (zh)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81244A (zh)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业务承载方法及装置
CN102437955A (zh) 一种lsp保护方法和设备
CN103117924A (zh) 一种保护倒换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