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1799B - 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1799B
CN102301799B CN201080005896.2A CN201080005896A CN102301799B CN 102301799 B CN102301799 B CN 102301799B CN 201080005896 A CN201080005896 A CN 201080005896A CN 102301799 B CN102301799 B CN 1023017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ring
peer node
resource
computer resourc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58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1799A (zh
Inventor
J·努敏恩
I·凯莱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02301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1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9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task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where the power saving management affects multip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04W52/025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 mode according to history or models of usage information, e.g. activity schedule or time of d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 Processor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装置。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确定关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何时可利用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以共享计算机资源(例如共享内容)的调度信息。对等节点根据调度信息在用于以预定能力共享计算机资源的活动状态与最小化能力使用的不活动状态之间转换,直到内容传送完成。

Description

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例如蜂窝)服务提供商例如不断开发更高级的网络服务和应用。因此,移动设备(例如蜂窝电话)的制造商受到的挑战在于以越来越小的形状规格不断增加越来越大的功能能力。除了已经超前的电话和数据功能,这些设备可包括其他熟悉的功能和应用。以缩减形状规格实现更大功能的目的与移动设备的电力系统的设计相抵触,因为通常,越多功能需要越多电池消耗。
例如,对等(P2P)资源共享(例如内容共享)应用作为全球因特网上最广泛使用和流行的应用之一出现,并因此在无线设备中的部署中吸引了更大兴趣。然而,P2P应用当活动地共享资源时对能耗需求很重。因此,P2P应用在无线设备上的长期使用可快速耗尽设备的能源储备。因此,为了竞争,制造商需要解决对用于高效能源管理的更多方法的不断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一种在资源共享的支持下优化能耗的途经。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方法,包括:确定关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何时可利用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以共享计算机资源的调度信息。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被配置为包括分配给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最大可用带宽。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确定的调度信息启动到用于共享计算机资源的活动状态的转换。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调度信息没有指定的时段期间启动到不活动状态的转换。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存储可执行指令,如果被执行时使得装置:确定关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何时可利用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来共享计算机资源的调度信息。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被配置为包括分配给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最大可用带宽。处理器和存储器还被配置为存储调度信息。处理器和存储器还被配置为根据确定的调度信息启动到用于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共享计算机资源的活动状态的转换。处理器和存储器还被配置为在所述调度信息没有指定的时段期间启动到不活动状态的转换。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方法,包括:对于期间可得到用于共享计算机资源的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间隔,启动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协商。该方法还包括:生成控制消息以指定所述时间间隔。该方法还包括:启动控制消息到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传输。所述时间间隔被配置为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用于参与到计算机资源共享中的活动状态。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存储可执行指令,如果被执行时使得装置:对于期间可得到用于共享计算机资源的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间隔,启动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协商。处理器和存储器还被配置为存储所述时间间隔。处理器和存储器还被配置为生成控制消息以指定所述时间间隔。处理器和存储器还被配置为启动控制消息到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传输;所述时间间隔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用于参与到计算机资源共享中的活动状态。
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示出多个特定实施例和实施方案,包括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方式,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容易变得清楚。本发明还能够具有其他和不同实施例,并且其若干细节可在各个明显方面进行修改,所有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附图和说明书被认为实质上是示例,并非限制。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通过实例,非限制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视图,其包括在资源共享期间能够控制能耗的对等节点;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资源共享期间优化能耗的节能模块的组件的视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在资源共享期间使用对等节点控制能耗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协定用于资源共享的时间间隔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对等节点的操作模式的状态转换图;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能量高效资源共享协议用于资源调度的时隙的调度的视图;
图8是可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硬件的视图;
图9是可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芯片集的视图;以及
图10是可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站(例如手机)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公开了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方法和装置。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的目的,阐述了多个特定细节,以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清楚,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或具有等同配置的情况下实践。在其他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已知结构和设备,以避免不必要地掩盖本发明的实施例。
尽管就能量敏感的设备(例如具有有限能量源的设备)上根据对等(P2P)协议(例如BitTorrent)的包含例如内容共享的计算机资源的资源共享来讨论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适合于包括能够共享资源的任意设备的任意类型资源共享。可设想,除了内容的共享,这里讨论的资源共享包括例如处理器时间或导航资源的共享。例如,对等体群落可通过使用分布式计算应用来共享处理器时间,通过所述分布式计算应用指令和/或数据从一个对等体发送至另一对等体用于执行和处理。在共享导航资源的例子中,配备导航功能的对等体(例如全球定位卫星(GPS)接收器或其他基于定位的服务)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对等体共享这个导航资源。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视图,其包括在资源共享期间能够控制能耗的对等节点。如图1所示,系统100包括通过通信网络103彼此连接的多个对等节点(例如对等节点101a-101n)。节点101a-101n作为对等体具有相等的能力,并且在没有中心管理点的情况下以自组(adhoc)方式通信。对等节点101a-101n可以是固定终端、移动终端、或便携式终端(包括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机、站台、单元、设备、多媒体平板、因特网节点、通信器、个人数字助理(PDA)、或其任意组合)中的任意类型。此外,对等节点101a-101n可具有硬连线的能量源(例如插件电源适配器)、有限能量源(例如电池)或两者。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有限能量源上运行的对等节点101a-101n(例如仅以电池电源运行的无线手机或便携式计算机)标明为能量敏感的。还设想,对等节点101a-101n可支持对于用户的任意类型的接口(例如“可佩带式”电路等)。
根据某些实施例,系统100使得能够在资源共享(例如根据P2P协议共享计算机资源)期间通过对等节点101a-101n中的一个或多个控制能耗。应注意,能量使用(例如电池消耗)是运行在设备上的大部分应用的重要方面,特别当设备具有有限能量源并且在没有接入电力的持续供给的情况下运行时。如先前所述,传统的P2P应用具有加剧能量供给问题的能耗需求,并且该能耗需求限制了这些类型应用在能量敏感的设备上的使用。通过使用能量高效的资源共享协议,系统100最小化了在资源共享期间的能耗,以使得能够在能量敏感的设备上高效地使用P2P和其他资源共享应用。
具体地,系统100通过协商和调度时间间隔提供共享资源的机制,在所述时间间隔期间可按预定的、可配置水平的通信资源能力(例如最大可用带宽)在对等节点101a-101n之间共享资源。在其他时间,例如能力敏感的对等节点101a-101n转换到不活动状态,以最小化能耗。在不活动时段选择以最大带宽实现资源共享的方法导致降低的能量使用(即更长电池寿命),因为相对于使用传统协议,降低了使用这个方法的累积传送时间。
系统100有效地提高了能耗与共享资源量的比,以实现更高能量效率。节能方法利用这样的事实:对于共享资源的传送率通常对于能耗仅具有较小影响。然而,如果传送完全停止(例如当对等节点101a-101n在不活动状态时),能耗明显较小。例如,在这个方法下当设备没有活动地共享资源(例如在不活动状态期间)时,作为无线设备的对等节点将其无线电处于休眠模式。
例如,系统100的通信网络103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例如数据网络(未示出)、无线网络(未示出)、电话网络(未示出)、或其任意组合。可设想,数据网络可以是任意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因特网、或任意其他适合的分组交换网络,例如商业所有、专用分组交换网,例如专属电缆或光纤网络。此外,无线网络可以是例如蜂窝网络,以及可采用各种技术,包括用于全球演进的增强数据速率(EDG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等、以及任意其他适合无线介质,例如微波接入(WiMAX)、长期演进(LTE)网络、码分多址(CDMA)、无线保真(WiFi)、卫星、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等。通信网络103可支持使用例如对等协议(例如BitTorrent)的资源共享。
在这个例子中,资源(例如计算机资源,如内容或处理时间)可根据P2P共享协议(例如BitTorrent)在对等节点101a-101n之间被共享。在这个上下文中,协议包括一组规则,其定义对等节点101a-101n如何基于在通信链路上发送的信息彼此交互。协议在每个节点中的不同操作层是高效的,从生成和接收各种类型的物理信号到选择链路来传送那些信号,到由那些信号指示的信息的格式,到识别在计算机系统上执行的哪些软件应用发送或接收信息。在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中描述了用于在网络上交换信息的概念上协议的不同层。在Radia Perlman的题为“Interconnections Second Edition”1999年9月出版的参考书中大致更加详细地描述了OSI参考模型。
在对等节点101a-101n之间的通信典型地通过交换数据的离散分组来实现。每个分组典型地包括(1)报头信息,其与特定协议相关联;和(2)有效载荷信息,其在报头信息之后并且包含可独立于特定协议被处理的信息。在一些协议中,分组包括(3)尾信息,其在有效载荷致好并且指示有效载荷信息的结束。报头信息包括例如分组的源、其目的地、有效载荷的长度、和协议使用的其他属性的信息。通常,用于特定协议的有效载荷中的数据包括用于与OSI参考模型的不同、更高层相关联的不同协议的报头和有效载荷。特定协议的报头典型地指示在其有效载荷中包含的下一协议的类型。高层协议被称为封装在低层协议中。贯穿多个异构网络(例如因特网)的分组中包括的报头典型地包括物理(层1)报头、数据链路(层2)报头、网络间(层3)报头和传输(层4)报头、以及各种应用报头(层5、层6和层7),如OSI参考模型所定义。
如图1所示,对等节点(例如对等节点101a和101c)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包括例如节能模块105,以实现关于系统100描述的能量高效的资源共享协议。可设想,系统100的能量高效的资源共享协议兼容于现有协议(例如BitTorrent),并且可在异构P2P群落中运行(例如包括能够进行能量高效的资源共享的对等节点以及并非能量高效资源共享的对等节点的P2P群落;以及包括能量敏感的对等节点和非能量敏感的对等节点的P2P群落)。然而,为了利用能量高效的方法,在资源共享中涉及的对等节点101包括节能模块105或否则兼容于能量高效协议。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资源共享期间优化能耗的节能模块的组件的视图。通过示例方式,节能模块105包括若干子模块,以实现能量高效的资源共享协议。可设想,子模块的功能可与对等节点101的其他组件或逻辑组合或由对等节点101的其他组件或逻辑执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节能模块105包括对等识别模块201,用于识别和/或以信号通知其他对等节点101:具体对等节点101能够进行能量高效资源共享。对等识别模块201还可用于识别和/或以信号通知:具体对等节点101是否是能量敏感的(例如用有限能量源运行)。在某些实施例中,对等识别模块201可被配置为基于设备的能量敏感度指示来触发能量高效资源共享协议的使用。对等识别可发生在例如对等节点101启动或接收资源共享请求时。
于是,协定模块203协助确定调度信息以根据能量高效资源共享协议在对等节点101之间共享资源。调度信息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间间隔(或时隙),其中可按预定传送率(例如按最大可用带宽)执行资源共享。可设想,资源调度信息适用于单层和多层资源共享。其中,术语“单层”资源共享指示对等节点101一次服务于一个资源共享请求;术语“多层”资源共享指示对等节点同时服务于多个资源共享请求。如果对等节点101加入多层资源共享(例如当从多个对等节点101并行下载如内容的计算机资源时),调度信息包括与多个对等节点101协定的多个时间间隔集合。
于是,资源共享控制模块205可使用由协定模块203确定的调度信息,以根据确定的调度启动内容传送。例如,资源共享控制模块205与操作模式模块207交互,以使得对等节点101根据调度信息和能量高效资源共享协议在活动资源共享状态和不活动状态之间转换。参照图5更加完整地描述这些状态转换。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处理的流程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节能模块105执行处理300,并且节能模块105在例如包括如图9所示的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芯片集中实现。在步骤301,模块105确定关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何时可利用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例如最大可用带宽)来共享资源的调度信息。对于单层资源调度,模块105通过在例如参与资源共享的两个对等节点(例如都包含节能模块105的对等节点101a和对等节点101c)之间的协商来确定调度信息。对于多层资源调度,模块105通过在所有参与对等节点之间的协商来确定调度信息。
接下来,节能模块105根据确定的调度信息启动到用于资源共享的活动状态的转换(步骤303)。然后,模块105根据例如P2P协议(例如BitTorrent)启动资源共享(步骤305)。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设想,可根据适用于被共享的资源的任意协议进行资源共享。资源共享(例如内容传送)根据确定的调度来进行。在期间没有调度活动的共享的时间间隔处,节能模块105启动到不活动状态的转换以节约能量(步骤307)。模块105可重复启动在活动状态和不活动状态之间的切换,直到资源共享完成。
如先前所述,示例性实施例包括在对等节点101(例如硬件,如无线手机、膝上型计算机等)中的节能模块105。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在资源共享期间使用对等节点控制能耗的处理的流程图。在这个例子中,对等节点101a在通信网络103中的无线网络(例如蜂窝网络)上启动请求,并且是能量敏感的设备(例如靠电池电力运行的无线设备),包括用于支持能量高效资源共享协议的节能模块105。在这个实施例中,对等节点101中模块105的结合将模块105的功能扩展到对等节点101在其中运行的网络或通信系统103。在步骤401,对等节点101a启动对资源共享的请求。资源共享请求例如可以是从其他对等节点(例如对等节点101b-101n)下载内容的请求。在启动请求之后,对等节点101a识别包含所请求内容的对等节点是否支持使用能量高效资源共享协议的内容传送(步骤403)。如果包含所请求内容的对等节点不包括节能模块105(例如对等节点101b、101d和101e),则所请求内容传送根据不具有节能特征的传统内容传送协议进行(步骤405)。在其他实施例中,对等节点101a可被配置为等待,直到包括节能模块105并具有所请求资源的对等节点变得可用为止。可设想,对等节点101a可使用例如能量储备水平、可用对等节点数目等因素来确定等待还是进行传统传送。
否则,如果包含所请求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包括节能模块105(例如对等节点101c),则内容传送可根据关于图3讨论的步骤使用能量高效资源共享协议进行(步骤407)。在这个协议下,对等节点101a结合对等节点101c(例如在单层资源共享模式下运行)确定时间间隔的调度,以使得能够以预定的通信能力(例如在最大可用带宽)发生内容传送。当加入多层资源调度时,确定时间间隔的调度的步骤可包括附加的对等节点。可设想,所调度的时间间隔可以基于完成内容传送所需的资源,在持续时间和数目上改变。一旦设置了时间间隔的调度,对等节点101a在指定时间转换到用于内容传送的活动状态,以传送来自对等节点101c的所请求内容。在其他时间间隔以及在传送完成时,对等节点101a转换到不活动状态,以最小化能耗。如先前讨论,在设置的时间间隔以最大传送速率(即最大能力)传送内容的能力降低了在每传送数据比特使用的能量比率,从而降低了用于内容共享会话的能耗。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协商用于内容传送的时间间隔的处理的流程图。继续图3的例子,节能模块105被实现在例如被配置为执行处理500的芯片集中。在步骤501,模块105启动在参与的对等节点101之间的协商,以调度时间间隔用于以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例如最大可用带宽)共享资源。模块105协商基于时间间隔的因素,例如来自其他对等节点101的悬置资源共享请求,或与参与的对等节点101对应的总网络业务负载。如先前讨论的,协定的时间间隔可包括对于用于单层或多层资源共享的调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模块105生成控制消息,该控制消息指定所协定的时间间隔的调度,在所协定的时间间隔期间,参与的对等节点101可以按最大带宽完成内容传送(步骤503)。在步骤505,处理然后启动控制消息到对等节点101a的传输。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对等节点的操作模式的状态转换图。在图6的实例中,对等节点101a完成了协商步骤以根据能量高效资源共享协议启动内容共享会话,并且准备好使用所协定的调度开始传送过程。如图所示,对等节点101a在活动状态601和不活动(“休眠”)状态603之间转换。当在活动状态601时,对等节点101a以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例如最大可用带宽)传送内容。当在不活动状态603时,对等节点101a进入空闲模式以最小化能量使用(例如为无线手机的对等节点可将其无线电置于休眠模式以节约能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对等节点101a可在检测到针对活动内容传送而指定的时间间隔的开始时,转换到活动状态601。在其他实施例中,对等节点101a还被配置为基于另一对等节点使用能量高效资源共享协议启动内容传送,转换到活动状态。对等节点101a可以随后在检测到活动时间间隔的结束时转换回不活动状态603。在其他实施例中,对等节点101a还被配置为,如果其确定内容传送没有被调度或进行,传送率小于预定水平的网络资源能力,或内容传送完成,则转换到不活动状态。可设想,对等节点101a可在活动状态601和不活动状态603之间转换多次,以完成内容传送。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使用能量高效资源共享协议的资源调度的时隙的调度的视图。在图7的例子中,对等节点101a根据能量高效资源共享协议协商持续例如30秒的调度。所述调度包括在T=6s,11s,14s,21s和25s的活动时间间隔(即资源共享可发生最大通信能力的时间间隔)。通过例子,每个活动时间间隔可具有不同持续时间和/或协定的通信能力(例如最大传送速率)。例如,活动时间间隔701开始于6s,持续3s,具有5千字节/s的指定传送率,活动时间间隔703开始于21s,持续1s,具有5千字节/s的指定传送率。在某些实施例中,参与到单层资源共享的对等节点101a具有一组调度时间间隔。参与到多层资源共享中的对等节点101a具有与每个同时的资源共享流相应的一组调度时间间隔。
这里所述的在资源共享期间用于控制能量使用的处理可经由软件、硬件(例如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固件或其组合实现。以下详述用于执行所述功能的这样示例性硬件。
图8示出可在上面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800。计算机系统800被编程以执行这里所述的发明功能,并且包括例如总线810的通信机构,用于在计算机系统800的其他内部和外部组件之间传递信息。信息(还称为数据)被表示成可测量现象的物理表达,典型地为电压,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包括例如磁、电磁、压力、化学、生物、分子、原子、亚原子和量子交互的现象。例如,南北磁场、或零和非零电压代表二进制数字(比特)的两个状态(0,1)。其他现象可代表更高基数的数字。在测量之前多个同时量子状态的重叠代表量子比特(qubit)。一个或多个数字的序列构成用于代表字符的数目或代码的数字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称为模拟数据的信息通过特定范围内的可测量值的邻近连续区来表示。
总线810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行的信息导体,从而使得在耦合至总线810的设备之间快速传送信息。用于处理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2与总线810耦合。
处理器802执行关于信息的一组操作。该组操作包括从总线810带入信息和将信息置于总线810上。该组操作还典型地包括比较两个或更多个信息单元,移动信息单元的位置,并且组合两个或更多个信息单元(例如通过加或乘或逻辑运算,如OR,异OR(XOR)和AND)。对于处理器,可由处理器执行的该组操作中的每个操作通过称为指令的信息来代表,例如一个或多个数字的操作代码。处理器802要执行的操作的序列(例如操作代码的序列)构成处理器指令,还称为计算机系统指令,或简单地称为计算机指令。处理器可实现为单独的或组合的机械、电、磁、光、化学或量子分量。
计算机系统800还包括耦合至总线810的存储器804。存储器804(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其他动态存储装置)存储包括处理器指令的信息。动态存储器允许其中存储的信息由计算机系统800改变。RAM允许在称为存储器地址的位置处存储的信息单元独立于相邻地址的信息而被存储和提取。存储器804还由处理器802使用,以在处理器指令的执行期间存储临时值。计算机系统800还包括只读存储器(ROM)806和耦合至总线810的其他静态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不会被计算机系统800改变的静态信息,包括指令。一些存储器包括易失性存储装置,当失去电力时其失去在上面存储的信息。耦合至总线810的还有非易失性(永久性)存储装置808,例如磁盘、光盘或闪速卡,用于存储即使当计算机系统800关闭或失去电力时仍旧持续的信息,包括指令。
可从外部输入设备812(例如键盘,包含人工用户操作的字母数字键,或传感器)向总线810提供信息(包括指令)供处理器使用。传感器检测在其周围的条件,并且将那些检测内容转换成物理表达,其兼容于以在计算机系统800中用于代表信息的可测量现象。耦合至总线810的其他外部设备(主要用于与人交互)包括显示器设备814,例如阴极射线管(CRT)或液晶显示器(LCD)、或呈现文本和图像的等离子屏或打印机,以及定点设备816,例如鼠标或跟踪球或指针定向键、或运动传感器,用于控制在显示器814上呈现的小光标图像的位置以及发出与显示器814上呈现的图形元素相关联的命令。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计算机系统800自动执行所有功能而无需人工输入时,省略外部输入设备812、显示器设备814和定点设备816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所示实施例中,专用硬件(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820)耦合至总线810。专用硬件被配置为为了专用目的足够快速地执行并未由处理器802执行的操作。应用专用IC的实例包括:图形加速器卡,用于生成针对显示器814的图像;密码板,用于加密和解密在网络上发送的消息;语音识别;以及对于专用外部设备的接口,例如机器臂和医学扫描设备,其重复执行在硬件中更加高效实施的一些复杂的操作序列。
计算机系统800还包括耦合至总线810的通信接口870的一个或多个实例。通信接口870提供对于用自身处理器运行的各种外部设备(例如打印机、扫描仪和外部盘)的单路或双路通信耦合。一般地,该耦合利用与本地网络880连接的网络链路878,具有自身处理器的各种外部设备连接至局部网络880。例如,通信接口870可以是个人计算机上的并行端口或串行端口或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接口870是向相应类型的电话线路提供信息通信连接的集成服务数字网络(ISDN)卡或数字订户线路(DSL)卡或电话调制解调器。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接口870是将总线810上的信号转换成用于在同轴电缆上通信连接的信号或转换成用于在光纤电缆上通信连接的光学信号的缆线调制解调器。作为另一例子,通信接口870可以是提供向兼容LAN(例如以太网)的数据通信连接的局域网(LAN)卡。也可实施无线链路。对于无线链路,通信接口870发送或接收或既发送又接收电、声或电磁信号,包括红外和光学信号,其承载例如数字数据的信息流。例如,在无线手持设备(例如像蜂窝电话的移动电话)中,通信接口870包括无线电频带电磁发送器和接收器,称为无线电收发器。
这里使用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表示参与到向处理器802提供信息(包括用于执行的指令)的任意介质。这样的介质可采用许多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非易失性介质、易失性介质、和传输介质。非易失性介质包括例如光或磁盘,例如存储装置808。易失性介质包括例如动态存储器804。传输介质包括例如同轴电缆、铜线、光纤电缆、和载波,其在无需布线或电缆的情况下通过空间行进,例如声波和电磁波,包括无线电、光和红外波。信号包括在通过传输介质发送的振幅、频率、相位、极化或其他物理属性的人工瞬间改变。计算机可读介质的通用形式包括例如软盘、灵活盘、硬盘、磁带、任意其他磁介质、CD-ROM、CDRW、DVD、任意其他光学介质、穿孔卡、纸带、光学标记表、具有孔或其他光学可识别特征的模式的任意其他物理介质,RAM、PROM、EPROM、FLASH-EPROM、任意其他存储器芯片或盒、载波、计算机可从中读取的任意其他介质。
图9示出在上面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芯片集900。芯片集900被编程以执行这里所述的发明功能,并且包括例如结合在一个或多个物理包中关于图8所述的处理器和存储器组件。通过示例,物理包包括结构配件(例如基板)上的一个或多个材料、组件、和/或布线的排列,以提供例如物理强度、尺寸的保持、和/或电交互的限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在一个实施例中,芯片集900包括例如总线901的通信机构用于在芯片集900的组件之间传递信息。处理器903具有到总线901的连接,以执行指令和处理例如在存储器905中存储的信息。处理器903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其每个核被配置为独立执行。多核处理器使得能够在单个物理包中进行多处理。多核处理器的例子包括两个、四个、八个或更大数目个处理核。备选地或额外地,处理器903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其经由总线901串联配置为能够独立执行指令、流水线和多线程。处理器903还可伴随有执行某些处理功能和任务的一个或多个专用组件,例如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907、或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909。DSP 907典型地被配置为独立于处理器903实时处理真词信号(例如声音)。类似地,ASIC 909可被配置为执行不容易由通用处理器执行的专用功能。辅助执行这里所述的发明功能的其他专用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未示出)、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未示出)、或一个或多个其他专用计算机芯片。
处理器903和伴随组件具有经由总线901到存储器905的连接。存储器905包括动态存储器(例如RAM、磁盘、可写光盘等)和静态存储器(例如ROM、CD-ROM等),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当指令被执行时进行这里所述的发明步骤。存储器905还存储与发明步骤的执行相关联的数据或由其生成的数据。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能够在图1的系统中操作的移动台(例如手机)的示例性组件的视图。一般地,无线电接收器通常用前端和后端特征方面定义。接收器的前端涵盖所有射频(RF)电路,然而后端涵盖所有基带处理电路。电话的永久内部组件包括主控制单元(MCU)1003、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005、和接收器/发送器单元,其包括麦克风增益控制单元和扬声器增益控制单元。主显示器单元1007在各个应用和移动站功能的支持下向用户提供显示。音频功能电路1009包括麦克风1011和麦克风放大器,其放大从麦克风1011输出的音频信号输出。放大的从麦克风1011输出的音频信号输出被馈送至编码器/解码器(CODEC)1013。
无线电部1015放大功率和转换频率,以经由天线1017与包括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通信。如本领域已知的,功率放大器(PA)1019和发送器/调制电路通过来自耦合到双工器1021或循环器或天线开关的PA 1019的输出,操作地响应于MCU 1003。PA 1019还耦合至电池接口和功率控制单元1020。
在使用中,移动站1001的用户向麦克风1011中说话,并且他或她的语音与任意检测到的背景噪声一起转换成模拟电压。模拟电压然后通过模数转换器(ADC)1023转换成数字信号。控制单元1003将数字信号路由至DSP 1005中用于其中的处理,例如语音编码、信道编码、加密、和交织。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未单独示出的单元,使用蜂窝传输协议以及任意其他适合无线介质来编码处理后的语音信号,所述蜂窝传输协议例如全球演进(EDG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等,所述其他适合无线介质例如微波接入(WiMAX)、长期演进(LTE)网络、码分多址(CDMA)、无线保真(WiFi)、卫星等。
然后,编码的信号路由至均衡器1025,用于补偿在通过空中接口的传输期间发生的任意依赖频率的损害,例如相位和振幅失真。在均衡比特流之后,调制器1027将信号与RF接口1029中生成的RF信号组合。调制器1027通过频率或相位调制生成正弦波。为了准备用于传输的信号,上变频器1031将来自调制器1027的正弦波输出与合成器1033中生成的另一正弦波组合,以实现期望的传输频率。然后,信号通过PA 1019发送,以将信号增加至适当功率水平。在实践性系统中,PA 1019用作可变增益放大器,其增益由DSP 1005根据从网络基站接收的信息来控制。然后,信号在双工器1021中滤波,并且可选地发送至天线耦合器1035,以匹配阻抗,提供最大功率传送。最后,信号经由天线1017发送至本地基站。可提供自动增益控制(AGC),以控制接收器的最后阶段的增益。信号可从那里转发至远程电话,远程电话可以是另一蜂窝电话、其他移动电话或连接至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或其他电话网络的陆上线路。
向移动站1001发送的语音信号经由天线1017接收,并通过低噪声放大器(LNA)1037立即放大。下转换器1037降低载波频率,同时解调器1041剥离RF,仅留下数字比特流。然后,信号经过均衡器1025,并由DSP1005处理。数模转换器(DAC)1043转换信号,并且得到的输出通过扬声器1045发送至用户,所有都在主控制单元(MCU)1003的控制下——其可作为中央处理单元(CPU)(未示出)来实现。
MCU 1003接收包括来自键盘1047的输入信号的各种信号。MCU1003将显示命令和切换命令分别传送至显示器1007和语音输出切换控制器。此外,MCU 1003与DSP 1005交换信息,并且可访问可选集成的SIM卡1049和存储器1051。此外,MCU 1003执行站台所需的各个控制功能。DSP 1005可依据实施方式在语音信号上执行各种传统数字处理功能中的任一个。此外,DSP 1005从麦克风1011检测的信号确定本地环境的背景噪声电平,并将麦克风1011的增益设置为所选择的电平以补偿移动站1001的用户的自然倾向。
CODEC 1013包括ADC 1023和DAC 1043。存储器1051存储各种数据,包括呼叫输入音调数据,并且能够存储其他数据,包括经由例如全球因特网接收的音乐数据。软件模块可位于RAM存储器、闪存、寄存器、或本领域已知的任意其他形式的可写存储装置中。存储器设备1051可以是但不限于,单存储器、CD、DVD、ROM、RAM、EEPROM、光存储装置、或能够存储数字数据的任意其他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可选集成的SIM卡1049承载例如重要信息,如蜂窝电话号码、载波提供服务、订户细节、和安全信息。SIM卡1049主要用于在无线电网络上标识移动站1001。卡1049还包含用于存储个人电话号码登记表、文本消息、和用户专用移动站设置的存储器。
尽管结合多个实施例和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各种明显修改和等同配置。尽管在权利要求中以某些组合表示了本发明的特征,但是可设想,这些特征可按任意组合和顺序安排。

Claims (23)

1.一种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方法,包括:
确定关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何时可利用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来共享计算机资源的调度信息;以及
根据确定的调度信息启动到用于共享计算机资源的活动状态的转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用于共享计算机资源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间隔,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协商以获得所述调度信息。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调度信息没有指定的时段期间启动到不活动状态的转换。
4.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启动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其中所述共享根据对等协议。
5.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在包括无线网络的通信网络上。
6.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包括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最大可用带宽。
7.一种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系统,包括:
用于确定关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何时可利用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来共享计算机资源的调度信息的部件;以及
用于根据确定的调度信息启动到用于共享计算机资源的活动状态的转换的部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进一步包括:
用于启动计算机资源的共享的部件,其中所述共享根据对等协议。
9.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用于共享计算机资源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间隔,并且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
用于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协商以获得所述调度信息的部件。
10.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所述调度信息没有指定的时段期间启动到不活动状态的转换的部件。
11.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在包括无线网络的通信网络上。
12.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包括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最大可用带宽。
13.一种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装置,包括:
确定关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何时可利用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来共享计算机资源的调度信息的部件;
存储所述调度信息的部件;以及
根据确定的调度信息启动到用于共享计算机资源的活动状态的转换的部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启动根据对等协议的计算机资源的共享的部件。
15.如权利要求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用于共享计算机资源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间隔,并且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协商以获得调度信息的部件。
16.如权利要求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调度信息没有指定的时段期间启动到不活动状态的转换的部件。
17.如权利要求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在被配置为在包括无线网络的通信网络上通信的手机中。
18.一种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方法,包括:
对于期间可得到用于共享计算机资源的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间隔,启动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协商;
生成控制消息以指定所述时间间隔;以及
启动所述控制消息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传输;
其中所述时间间隔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用于参与到计算机资源共享中的活动状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在包括无线网络的通信网络上。
20.一种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系统,包括:
对于期间可得到用于共享计算机资源的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间隔,启动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协商的部件;
用于生成控制消息以指定所述时间间隔的部件;以及
用于启动所述控制消息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传输的部件,所述时间间隔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用于参与到计算机资源共享中的活动状态。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在包括无线网络的通信网络上。
22.一种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装置,包括:
对于期间可得到用于共享计算机资源的预定水平的通信能力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间隔,启动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协商的部件;
存储所述时间间隔的部件;
生成控制消息以指定所述时间间隔的部件;以及
启动所述控制消息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传输的部件,所述时间间隔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的用于参与到计算机资源共享中的活动状态。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在被配置为在包括无线网络的通信网络上通信的手机中。
CN201080005896.2A 2009-01-29 2010-01-08 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3017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362,193 US8190938B2 (en) 2009-01-29 2009-01-2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resource sharing
US12/362,193 2009-01-29
PCT/FI2010/050008 WO2010086493A1 (en) 2009-01-29 2010-01-0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resource shar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1799A CN102301799A (zh) 2011-12-28
CN102301799B true CN102301799B (zh) 2014-06-18

Family

ID=42355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5896.2A Active CN102301799B (zh) 2009-01-29 2010-01-08 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8190938B2 (zh)
EP (1) EP2392178A4 (zh)
CN (1) CN102301799B (zh)
AU (1) AU2010209627A1 (zh)
BR (1) BRPI1007259A2 (zh)
CA (1) CA2750683A1 (zh)
RU (1) RU2483486C2 (zh)
SG (1) SG172953A1 (zh)
TW (1) TWI495994B (zh)
WO (1) WO2010086493A1 (zh)
ZA (1) ZA2011062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13327B2 (en) * 2007-11-30 2010-10-1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er to peer wide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20110307538A1 (en) * 2010-06-10 2011-12-15 Alcatel-Lucent Usa, Inc. Network based peer-to-peer traffic optimization
US20120011200A1 (en) * 2010-07-06 2012-01-12 Roxbeam Media Network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US20120072528A1 (en) * 2010-09-17 2012-03-22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s of processing requests for content and initiating an interconnection for the content
CN105828277B (zh) 2010-11-04 2019-06-0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及其方法
US9582062B2 (en) 2010-11-05 2017-02-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ecentralized sleep management
US20120147823A1 (en) * 2010-12-10 2012-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of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spectrum
TWI538473B (zh) * 2011-03-15 2016-06-11 杜比實驗室特許公司 影像資料轉換的方法與設備
FR2973975B1 (fr) * 2011-04-05 2013-03-22 Alcatel Lucent Procede d'obtention d'informations sur les etats de fonctionnement de noeuds d'un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en vue d'un routage a cout energetique optimise, et dispositif associe
US8924585B2 (en) * 2011-06-03 2014-12-30 Apple Inc. Method for optimizing transport channels of devices
TWI454905B (zh) 2011-09-30 2014-10-01 Intel Corp 在多核心平台中之受限制的啓動技術
US9585176B2 (en) * 2012-04-17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portunistic scheduling of peer to peer links in wide area network
US10007323B2 (en) 2012-12-26 2018-06-26 Intel Corporation Platform power consumption reduction via power state switching
US9104412B2 (en) * 2012-12-28 2015-08-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offloading its task to a peer device when available power is below a threshold level
EP3011494B1 (en) * 2013-06-20 2020-02-12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using heterogeneous computing nodes
EP3123329A1 (en) * 2014-03-28 2017-02-01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Resource utilisation control
CN105827682A (zh) * 2015-01-09 2016-08-03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上传、下载方法及其装置
JP6655968B2 (ja) 2015-12-03 2020-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452745B (zh) * 2016-09-27 2019-07-02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秘密数据共享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US10545567B2 (en) 2017-01-06 2020-01-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avings in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US10813169B2 (en) 2018-03-22 2020-10-20 GoTenna, Inc. Mesh network deployment kit
EP4032251A1 (en) 2019-09-18 2022-07-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Time coding for data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60711A1 (en) * 1998-05-20 1999-11-25 Lojack Venture Corporation-Micrologic, Inc. Radio receivers
WO2006025024A1 (en) * 2004-08-30 2006-03-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Wireless lan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for power sav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 supporting for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s
CN1852216A (zh) * 2006-05-18 2006-10-25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自适应退避策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分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5374A (en) * 1997-06-25 2000-03-07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of executing coded instructions in a multiprocessor having shared execution resources including active, nap, and sleep states in accordance with cache miss latency
US6904110B2 (en) * 1997-07-31 2005-06-07 Francois Trans Channel equal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GB0114965D0 (en) * 2001-06-19 2001-08-08 Nokia Corp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US9886309B2 (en) * 2002-06-28 2018-02-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dentity-based distributed computing for device resources
US7508781B2 (en) 2003-03-25 2009-03-2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ower saving mechanism for wireless LANs via schedule information vector
US20040264396A1 (en) * 2003-06-30 2004-12-30 Boris Ginzburg Method for power saving in a wireless LAN
US7551948B2 (en) 2003-07-24 2009-06-23 Cisco Technology, Inc. Uniform power save method for 802.11e stations
CN1622676A (zh) * 2003-11-28 2005-06-0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提高系统容量的方法和装置
US20070160027A1 (en) 2005-12-27 2007-07-12 Muqattash Alaa H Dynamic power save modes
GB0607294D0 (en) * 2006-04-11 2006-05-24 Nokia Corp A node
US7664532B2 (en) * 2006-06-02 2010-02-16 Nokia Corporation Radio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according to multiradio control in a radio modem
US20080049629A1 (en) * 2006-08-22 2008-02-28 Morrill Robert J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data link layer devices and optimizing interlayer network performance
US8374192B2 (en) * 2006-10-19 2013-0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save enhancemen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080123577A1 (en) 2006-11-07 2008-05-29 Mikko Jaakkol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ower save management
KR101378124B1 (ko) * 2007-01-11 2014-03-26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Cr 환경의 송신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20090252070A1 (en) * 2007-01-12 2009-10-08 Connors Dennis P Airlink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broadcast system
US8032472B2 (en) * 2007-04-04 2011-10-04 Tuen Solutions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Intelligent agent for distributed services for mobile devices
US8326372B2 (en) * 2007-11-09 2012-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rect link set-up power save delivery
US8065540B2 (en) * 2008-10-31 2011-11-22 Dell Products, Lp Power control f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having shared resourc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60711A1 (en) * 1998-05-20 1999-11-25 Lojack Venture Corporation-Micrologic, Inc. Radio receivers
WO2006025024A1 (en) * 2004-08-30 2006-03-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Wireless lan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for power sav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 supporting for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s
CN1852216A (zh) * 2006-05-18 2006-10-25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自适应退避策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分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50683A1 (en) 2010-08-05
CN102301799A (zh) 2011-12-28
US8190938B2 (en) 2012-05-29
ZA201106252B (en) 2013-02-27
SG172953A1 (en) 2011-08-29
BRPI1007259A2 (pt) 2016-02-10
RU2483486C2 (ru) 2013-05-27
AU2010209627A1 (en) 2011-07-28
TW201115325A (en) 2011-05-01
US20100191994A1 (en) 2010-07-29
WO2010086493A1 (en) 2010-08-05
RU2011135484A (ru) 2013-03-10
EP2392178A1 (en) 2011-12-07
EP2392178A4 (en) 2016-06-15
TWI495994B (zh) 2015-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1799B (zh) 在资源共享期间控制能耗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04899A (zh) 用于优化无线连接的能量消耗的方法和装置
EP3277054B1 (en) Wake-up radio assisted wlan power saving technologies
US8818278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discove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2362482B (zh) 用于提供基于情绪的用户界面的方法和设备
US11265385B2 (en) Dynamic bloom filter operation for service discovery
CN101527946B (zh) 用于无线网络选择和切换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1998600B (zh) 无线区域网络中功率管理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2428488B (zh) 显示购买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36273A (zh) 用于改进多订户身份模块设备上的接收可用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59575A (zh) 用于针对人员感知和位置共享的令牌确定的方法和装置
US9277498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ociation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2906760A (zh) 用于无源端点的争用解决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31253B (zh) 省电状态期间的无线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8702583B (zh) 上下文驱动连接协议
CN103299300A (zh) 提供输入建议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49619B (zh) 功率高效的无线网络检测
CN105306430A (zh) 用于提供匿名通信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27631A (zh) 用于Wi-Fi串行总线和Wi-Fi对接服务的发现的技术
Chandra et al. 5G: The next-generation technology for edge communication
CN104115475A (zh) 用于提供基于邻域的铃声广告的方法和装置
US20240163768A1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Rani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Mobile Network
CN116830677A (zh) 省电信息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812477A (zh) 用于管理在线账户中的文件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9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O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