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1782B - 处理数据流 - Google Patents

处理数据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1782B
CN102301782B CN200980155611.0A CN200980155611A CN102301782B CN 102301782 B CN102301782 B CN 102301782B CN 200980155611 A CN200980155611 A CN 200980155611A CN 102301782 B CN102301782 B CN 102301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data channel
data
classification
sub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56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1782A (zh
Inventor
阿德里安·伊万·尼斯托尔
兰德尔·J·布雷斯
亚历山德鲁·索林·蒙泰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XP USA Inc
Original Assignee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filed Critical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01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1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46Code rate detection or code typ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the data rate of an incoming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2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identifying the type of mod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于处理数据流的系统(101,103,105)包括分类器(61,63)、第一处理器(43)、第一检测单元(51)、计算器(45)和第二处理器(47)。分类器(61,63)被设计用于将数据信道(31..35)分类为数据信道的第一类别(12)和第二类别(14)。第一处理器(43)被设计用于处理(42)第二子类别(22)数据信道(34)。计算器(45)被设计用于根据第一处理器(43)的处理结果(34d)计算(44)用于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的信息(39)。第二处理器(47)被设计用于使用计算器(45)计算的信息(39)来处理(46)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用于上行链路连接的网络设备和用于下行链路连接或格式检测的批处理的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包括这种用于处理数据流的系统(101,103,105)。用于处理数据流的方法(100,102,104)包括下述步骤:将数据信道(31,32,33,34,35)分类(60,62)为数据信道的第一类别(12)和第二类别(14)的步骤;处理(42)第一类别数据信道(31,32,33,34)的步骤;根据处理(42)的处理结果(34d)计算(44)用于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的信息(39)的步骤;以及使用计算(44)信息(39)的步骤(44)中计算的信息(39)来处理(46)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的步骤。

Description

处理数据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数据流的系统。此外,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数据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系统内,用于将传输信道与物理数据流编码复合传输信道组合的服务组合和数据速率选择格式被称为传输格式组合。为了使占用的传输资源适应迅速变化的服务要求,一个发射机所使用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可以快速改变。接收机必须知道实际使用的信道格式以用于在接收机处解码数据(开销和有效载荷)。因此,传输格式组合指示符(TFCI)可以附连到每个数据帧,以指示已选择了哪个TFC。接收机使用TFCI来选择用于将数据解码和分离到不同服务中的格式。
为了节省TFCI所需要的带宽,已经提出了盲传输格式检测(BTFD)方法。这是用于检测传输信道的格式的方案(例如,在接收机侧)。在数据块终止于错误检测码,例如CRC(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情况下,执行测试以检查数据流中的给定比特序列是否为用于CRC比特之前的数据比特块的CRC码。BTFD可以利用这一事实。BTFD的一个概念假设存在下列五种类型的传输信道:双传输信道、显式传输信道、DTF传输信道、引导传输信道和被引导传输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处理数据流的系统和方法,如所附权利要求所描述。在独立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
参照以下描述的实施例阐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且根据以下描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细节、各个方面和实施例。出于简单和清楚的目的示出了附图中的元素,且没有必要按照比例进行绘制。
图1示意性地示出将被处理的信道的类别的结构的示例。
图2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格式检测的系统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格式检测的系统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格式检测的系统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格式检测的方法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格式检测的方法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格式检测的方法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将被处理的信道的类别12,14,16的结构10的示例。外框表示所有信道类别的集合18,其被认为用于盲传输格式检测。所述集合包含下面三种(主要)类别的信道。
第一类别12包括将被独立地处理的信道31,32,33,34。这些类型的信道31,32,33,34不需要附加信息来进行处理。第一类别12包含两个信道子类别21,22。第一子类别21包含信道31,32,33,其在处理之后不提供用于处理其他信道的信息。在3GPP BTFD(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BTFD)中,这种信道是可显式检测的传输信道31、双传输格式(DTF)传输信道32、单传输格式(STF)传输信道33和引导传输信道34。作为非引导信道的可显式检测的传输信道31是通过使用显式盲检测来检测其传输格式(TF)的信道,如TS 25.212所定义。双传输格式(DTF)传输信道32是其传输格式集合确切地包含两种传输格式的信道,其中,可能的数据速率是0和全速率。单传输格式(STF)信道具有双传输格式,其中信道的传输格式集合包含0或者具有大于0传输块的一个传输格式,其中该信道不使用被引导的检测。
第二类别14包含信道35,信道35需要附加信息39(见图2至图4),从而被处理。在第一类别12的第二子类别22的至少一个信道34的处理42(见图5至图7)之后提供这种信息39。在3GPP BTFD中,这种信道35被称为“被引导信道”。
此外,为了更高程度的概括,提供第三至第k类别16。在信道36的第三、第四等类别16中,使用附加信息来处理给定类别的每个信道36,该附加信息形成对在先类别的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信道的处理或者对在先k-1类别的集合中的类别的组合的结果。
图2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格式检测的系统101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用于处理数据流的系统101包括分类器61、第一处理器43和第二处理器47、第一检查单元51和第二检查单元53以及计算器45。分类器61被设计用于将数据信道31,32,33,34,35分类60为第一类别12数据信道和第二类别14数据信道(见图5)。第一处理器43被设计用于处理第一类别数据信道31,32,33,34。第一检查单元51被设计用于检查50是否存在任何第二子类别22的信道34(见图5)。计算器45被设计用于根据第一处理器43的处理结果34d计算44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的信息39。第二处理器47被设计用于使用计算器45计算的信息39来处理46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见图5至图7)。系统101具有第二检查单元53,用于检查52是否存在任何属于数据信道的第一子类别21和第二子类别22中的任何一个的数据信道31,32,33,34。可能的检查结果包括解码的信道集合31d、解码的信道集合32d、解码的信道集合33d、具有类型34d和类型35d的信道的解码的信道集合。各个集合可以是仅具有一个信道的集合。信道31d至信道35d的后缀d指示相应的信道31d至信道35d的解码的形式。在图5的描述中更加详细地解释了系统101的可能的操作模式。附图中具有虚线的箭头表示控制路径。第一类控制路径77被设计用于发放用于驱动系统101的信令。第二类控制路径79形成用于传送信道指示符的接口。
图3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格式检测的系统103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用于处理数据流的系统103包括分类器63、第一检查单元51和第三检查单元55、计算器45以及第一处理器43、第二处理器47和第三处理器49。分类器63被设计用于将数据信道31,32,33,34,35分类62为第一子类别信道31,32,33和第二子类别信道34以及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见图6)。第一处理器43被设计用于处理第二子类别数据信道34。第二处理器47被设计用于处理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第三处理器49被设计用于处理第一子类别数据信道31,32,33。第一检查单元51被设计用于检查50是否存在任何第二子类别22的信道34。计算器45被设计用于根据第一处理器43的处理结果34d计算44用于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的信息39。第二处理器47被设计用于使用计算器45所计算的信息39来处理46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见图6)。系统103还包括第三检查单元55和第三处理器49。第三检查单元55被设计用于检查是否存在任何属于数据信道的第一子类别21的数据信道31,32,33。第三处理器49被设计用于处理第一子类别数据信道31,32,33。可能的检查结果包括解码的信道集合31d、解码的信道集合32d、解码的信道集合33d、具有类型34d和类型35d的信道的解码的信道集合。各个集合可以是仅具有一个信道的集合。第一类控制路径77被设计为发放用于驱动系统102的信令。第二类控制路径79形成用于传送信道指示符的接口。在图6的描述中更加详细地解释了系统103的可能操作模式。
图4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格式检测的系统105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用于处理数据流的系统105包括分类器63、第一处理器43和第二处理器47、第一检查单元51和第三检查单元55、计算器45以及第三处理器49。分类器63被设计用于将数据信道31,32,33,34,35分类62为第一子类别信道31,32,33和第二子类别信道34以及第二类别14数据信道35(见图7)。第一处理器43被设计用于处理42第二子类别数据信道34。第一检查单元51被设计用于检查50是否存在任何第二子类别22的信道34。计算器45被设计用于根据第一处理器43的处理46结果34d计算44用于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的信息39。第二处理器47被设计用于使用计算器45所计算的信息39来处理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第三检查单元55被设计用于检查是否存在任何属于数据信道的第一子类别21的数据信道31,32,33。可能的检查结果包括解码的信道集合31d、解码的信道集合32d、解码的信道集合33d、具有类型34d和类型35d的信道的解码的信道集合。各个集合可以是仅具有一个信道的集合。第三处理器49被设计用于处理第一子类别数据信道31,32,33。第一类控制路径77被设计为发放用于驱动系统103的信令。第二类控制路径79形成用于传送信道指示符的接口。在图7的描述中更加详细地解释了系统103的可能操作模式。
系统101,103,105中的每一个都具有控制单元65,用于控制相应的系统101,103,105内的组件和处理。此外,系统101,103,105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等待单元67,用于等待66下一信道数据。系统101,103,105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形成用于上行链路连接的网络设备的一部分,或者形成用于下行链路连接或者格式检测的批处理的用户设备的一部分。
图5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格式检测的方法100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在第一步骤64中,通过启动批处理核65来初始化和启动格式检测处理器101。在第二步骤,进行信道分类60。在信道分类60之后,执行检查52以检查是否存在任何不需要附加信息39来处理的信道31,32,33,34。如果不存在这样的信道31,32,33,34,则批处理开始等待66下一信道数据。如果存在,则在第二步骤42,处理不需要附加信息39来处理的那些信道31,32,33,34。在第三步骤,执行检查50以检查是否存在任何提供信息39以辅助其他信道35的处理46的信道34。如果不存在这种信道34,则批处理开始等待66下一信道数据。否则,基于提供信息39以辅助其他信道35的处理46的信道34的处理42的结果34d,计算用于需要附加信息39的信道35的信息39(步骤44)。第四,处理需要附加信息39来处理的信道35(步骤46)。在3GPP BTFD的情况下,需要附加信息39来处理的信道35被称为被引导传输信道35。然后,批处理开始或重新开始等待66下一信道数据。
图6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格式检测的方法102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首先,例如,通过启动批处理核65来初始化和启动格式检测处理器103(步骤64)。然后,进行信道分类62。在信道分类62之后,执行检查54以检查是否存在任何既不提供用于处理其他信道的信息39也不需要附加信息39来处理的信道31,32,33。这种信道31,32,33独立地被处理(步骤48)。如果不存在既不提供用于处理其他信道的信息39、也不需要附加信息39来处理的信道31,32,33,则批处理继续以进行检查50(见跃迁78)。第三,执行检查50以检查是否存在任何提供信息39以辅助其他信道35的处理46的信道34。如果不存在这种信道34,则批处理开始等待66下一信道数据(见跃迁80)。否则,处理提供信息39以辅助其他信道35的处理46的信道34(步骤42)。第四,基于信道34,计算用于需要信息39的信道35的信息39(步骤44)。第五,处理需要附加信息39来处理的信道35(步骤46)。然后,批处理开始或重新开始等待66下一信道数据(步骤66)。
图7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格式检测的方法104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首先,例如,通过启动批处理核65来初始化和启动格式检测处理器105(步骤64)。然后,进行信道分类62。在信道分类62之后,执行检查50以检查是否存在任何在处理之后提供信息39以辅助其他信道35的处理46的信道34。如果不存在在处理42之后提供信息39以辅助其他信道35的处理46的信道34,则执行检查54a以检查是否存在任何既不需要附加信息来处理、也不在处理42之后提供信息39以辅助其他信道35的处理46的信道31,32,33(见跃迁92)。如果存在这种信道31,32,33,则处理这些信道31,32,33(步骤48a);并且在处理之后开始或重新开始等待66下一信道数据。如果存在任何在处理42之后提供信息39以辅助其他信道35的处理46的信道34,则处理42(引导)信道34。如果没有这种信道34,则批处理开始等待下一信道数据66(见跃迁84)。基于提供信息39以辅助其他信道35的处理46的信道34的处理42的结果34d,计算44用于需要附加信息39的信道35的信息39。然后,执行检查54b以检查是否存在任何既不需要附加信息39来处理、也不在处理42之后提供信息39用于任何其他信道35的处理46的信道31,32,33。如果存在任何这种信道31,32,33,则处理这些类型的信道31,32,33以及那些信道35(步骤48b)。如果不存在既不需要附加信息39来处理46、也不在处理42之后提供信息39用于任何其他信道35的处理46的信道31,32,33,则仅处理那些需要附加信息39来处理的信道35(步骤46)。在任何情况下,之后,处理开始或重新开始等待下一信道数据(步骤66)。
已经提供了处理,具体地,批处理或解码一组非独立数据信道31,32,33,34,35的流(非独立数据流)的一般系统101,103,105和方法100,102,104。具体地,已经指定了具体地对于3GPP Release 99 FDD规范(TS25.212)在盲传输格式检测(BTFD)模式下处理或解码传输信道31,32,33,34,35集合的系统101,103,105和方法100,102,104。
与按次序处理每个信道31,32,33,34,35相比,处理数据流100,102,104的每个最小化处理开销。信道31,32,33,34,35的分类60,62和信道处理流100,102,104减少了所需要的迭代的次数。最大化了系统性能和资源利用。在没有本发明的情况下,逐个信道的方法在3GPP系统中需要达8个处理步骤,这取决于配置,包括管理处理的硬件/软件开销。如在3GPP TS 25.306中所指定的,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8个是对于384kbit/s类别同时传输信道的数目。与按次序处理每个信道相比,处理数据流的每个处理实施例最小化了处理开销。可以在不同平台上使用处理数据流的每个实施例100,102,104,这取决于硬件支持,或者可选地在相同平台上使用处理数据流的每个实施例100,102,104。在此,术语“不同平台”指术语“不同硬件平台”、“不同软件平台”和“不同系统平台”中的至少一个。处理数据流之间的切换可以静态地、半静态地或动态地完成。这些点允许最大化系统性能和资源利用,具体地,用于BTFD(盲传输格式检测)模式下对3GPP传输信道的解码。
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要求处理可以根据信道的特性被分类/描述的信道31,32,33,34,35。期望一次(或者甚至同时)对一组信道31,32,33,34,35执行所提出的处理步骤。在信道31,32,33,34,35上存在将被处理的数据的任何时间执行这种“批”处理。在3GPP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周期地(每10,20,40或80ms)进行此处理。在3GPP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在活动会话中完成该处理,并且应用到语音、分组或电路切换数据。具体地,所述方法可应用于快速下载和web页的呈现。在该上下文中,术语“批”用于描述在相同类型的多个信道的单个步骤中的处理。由于周期地(例如,对于3G,10,20或40ms的周期)处理这些信道(例如,任何通信信道),因此在这些周期边界的连接期间该批处理“活跃(live)”。在活动会话期间发生这种情况,并且在3G网络中应用于语音、分组或电路切换数据。在其他网络中,使用可盲检测的信道31,32,33,34,35,这可以在活跃或离线后处理步骤中完成。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处理数据流的系统(101,103,105),所述系统(101,103,105)包括:
分类器(61,63),用于将数据信道(31..35)分类为数据信道的第一类别(12)和第二类别(14),其中,第一类别数据信道(12)是不需要来自其他数据信道的信息(39)以被处理的数据信道,并且其中第二类别数据信道(14)需要来自所述第一类别数据信道(12)中至少一个(34)的信息(39)以被处理;
第一处理器(43),用于处理(42)第二子类别数据信道(34);
第一检查单元(51),用于检查(50)是否存在任何所述第二子类别(22)的信道(34);
计算器(4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处理器(43)的处理结果(34d)计算(44)用于所述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的信息(39);以及
第二处理器(47),用于使用所述计算器(45)计算的所述信息(39)来处理(46)所述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01),所述系统(101)具有第二检查单元(53),所述第二检查单元(53)用于检查(52)是否存在属于数据信道所述第一类别(12)中任何一个的任何数据信道(31,32,33,34)。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一项所述的系统(103,105),所述系统(103,105)具有分类器(61,63),所述分类器(61,63)用于将所述数据信道(31,32,33,34,35)分类为数据信道(31,32,33,34,35)的第一子类别(21)和第二子类别(22)以及第二类别(14),其中,第一子类别数据信道(31,32,33)不提供用于处理(46)其他数据信道的信息(39);并且其中所述系统(103,105)还包括下述组件:
第三检查单元(55),用于检查(54a,54b)是否存在属于数据信道的所述第一子类别(21)的任何数据信道(31,32,33);以及
第三处理器(49),用于处理(48)所述第一子类别数据信道(31,32,33)。
4.一种用于上行链路连接的网络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中之一所述的系统。
5.一种用于上行链路连接的网络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
6.一种用于处理数据流的方法(100,102,104),所述方法(100,102,104)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骤:执行将数据信道(31,32,33,34,35)分类(60,62)为数据信道的第一类别(12)和第二类别(14)的分类,其中,第一类别数据信道(12)是不需要来自其他信道的信息(39)以被处理的数据信道(31,32,33,34),并且其中第二类别数据信道需要来自所述第一类别数据信道(31,32,33,34)中的至少一个(34)的信息(39)以被处理;
第二步骤:所述第二步骤检查(52)是否存在属于数据信道的所述第一类别(12)的任何数据信道(31,32,33,34);
第三步骤:处理(42)所述第一类别数据信道(31,32,33,34);
第四步骤:检查(50)是否存在提供用于处理(46)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的信息(39)的第二子类别(22)的任何信道(34);
第五步骤:根据所述第三步骤的处理(42)的处理结果(34d)计算(44)用于所述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的信息(39);以及
第六步骤:使用所述第五步骤(44)中计算的信息(39)来处理(46)所述第二类别数据信道(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104),其中,在执行所述分类(62)的步骤时,将所述数据信道(31,32,33,34,35)分类为数据信道(35)的第一子类别(21)和第二子类别(22)以及第二类别(14),其中,所述第一子类别数据信道(31,32,33)不提供用于处理(46)其他数据信道的信息(39);并且其中所述方法(104)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
第七步骤:检查(54a)是否存在属于数据信道(31,32,33)所述第一子类别(21)的任何数据信道(31,32,33);以及
第八步骤:处理(48)所述第一子类别数据信道(31,32,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104),其中,在所述第七步骤(54b)之后执行所述第六步骤(4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104),其中,在所述第四步骤(50)之后执行所述第三步骤(42)。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100,102,104),其中,数据信道所述第一类别(12)中的至少一个(34)数据信道(31,32,33,34)是引导传输信道(34),并且/或者其中数据信道所述第二类别(14)中的至少一个(35)数据信道(35)是被引导传输信道(35)。
11.根据权利要求5-9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100,102,104),其中,数据信道所述第一子类别(21)中的至少一个(31)数据信道(31,32,33)是可显式检测的传输信道(31)。
12.根据权利要求5-9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100,102,104),其中,数据信道所述第一子类别(21)中的至少一个(32)数据信道(31,32,33)是双传输格式传输信道(32)。
13.根据权利要求5-9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100,102,104),其中,使用附加信息(39)来处理高于(16)第二类别(14)的每个信道(36),所述附加信息形成对至少一个(12)较低类别(12,14)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信道(34)中的信道(34)的处理的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5-9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100,102,104),其中,在具体地用于盲传输格式检测的通信系统中使用所述方法(100,102,104),具体地,其中所述数据流是编码的复合传输信道。
15.一种用于下行链路连接的用户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中之一所述的系统。
16.一种用于格式检测批处理的用户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中之一所述的系统。
17.一种用于下行链路连接的用户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
18.一种用于格式检测批处理的用户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
CN200980155611.0A 2009-02-23 2009-02-23 处理数据流 Active CN1023017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09/050723 WO2010095005A1 (en) 2009-02-23 2009-02-23 Processing data flow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1782A CN102301782A (zh) 2011-12-28
CN102301782B true CN102301782B (zh) 2014-07-30

Family

ID=42633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5611.0A Active CN102301782B (zh) 2009-02-23 2009-02-23 处理数据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67769B2 (zh)
EP (1) EP2399414B1 (zh)
CN (1) CN102301782B (zh)
WO (1) WO20100950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42057A1 (en) 2011-12-01 2013-06-06 Broadcom Corporation Control Channel Acquisition
US9048990B2 (en) 2011-12-01 2015-06-02 Broadcom Corporation Power efficient paging channel decoding
US8873420B2 (en) 2011-12-01 2014-10-28 Broadcom Corporation Detecting extended acquisition indicator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0976A1 (en) * 2001-09-28 2003-04-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blind transport format detection
WO2003032562A1 (en) * 2001-10-09 2003-04-17 Motorola, Inc. Blind joint transport format detection
CN101002477A (zh) * 2004-08-13 2007-07-1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混合的图形和视频源的系统和方法
JP2008160260A (ja) * 2006-12-21 2008-07-10 Nec Electronics Corp 復号方法および復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2302B1 (en) * 1999-09-30 2004-05-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cson (Publ) Blind rate detection in a multiplexed transmission system
US6765887B1 (en) * 2000-09-06 2004-07-20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received transmission based on processing delays requirement
US8014473B2 (en) * 2001-01-26 2011-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messages with unknown signaling characteristic
US7463702B2 (en) * 2002-11-12 2008-12-09 Agere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e-pass blind transport format detection
EP1648106A1 (en) 2004-10-15 2006-04-19 Melco Mobile Communications Europe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plexing a transport channel in flexible position
CN101151836B (zh) * 2005-04-07 2014-06-04 诺基亚公司 检测数据网络中数据块的块长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0976A1 (en) * 2001-09-28 2003-04-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blind transport format detection
WO2003032562A1 (en) * 2001-10-09 2003-04-17 Motorola, Inc. Blind joint transport format detection
CN101002477A (zh) * 2004-08-13 2007-07-1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混合的图形和视频源的系统和方法
JP2008160260A (ja) * 2006-12-21 2008-07-10 Nec Electronics Corp 復号方法および復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99414B1 (en) 2018-07-04
CN102301782A (zh) 2011-12-28
US20120134293A1 (en) 2012-05-31
EP2399414A4 (en) 2016-03-09
US8767769B2 (en) 2014-07-01
WO2010095005A1 (en) 2010-08-26
EP2399414A1 (en)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55833B1 (ko) 고속의 공유 제어 채널의 고속 검출을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및 장치
US9172504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own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CN102904673B (zh) 使用crc和相等长度分组进行分组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KR20080069550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정보의 안전을 강화하는 방법 및 그관련 장치
CN107431563B (zh) 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KR20110002069A (ko) 무선 링크 제어(rlc) 서비스 데이터 유닛들(sdu)에서의 결정론적 세그먼트화, 재세그머먼트화 및 패딩
RU2384976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истеме
WO2015019182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aging message in machinte type communication
JP4732994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無線基地局における通信処理方式
CN102301782B (zh) 处理数据流
US20080192720A1 (en) Shared control channel data-assisted channel estimation
US2009012277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verification of hsdpa layer 1 coding in a node
CN101599890A (zh)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CN106937381B (zh) 网络侧设备及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US784038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re-creation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US2005019331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TFCI reliability check in E-DCH
CN107257265B (zh) 实时传输数据流前向纠错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457694A (zh) 盲检测方法及数据产生方法
RU2674253C1 (ru) Способ приема и способ отправ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по каналу ни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5633404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5687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检测用于设备对设备通信的发现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KR101467761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US11601184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151836A (zh) 基于解码器度量的盲传输格式检测
CN104702370A (zh) 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exas in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ee after: NXP America Co Ltd

Address before: Texas in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ee before: Fisical Semiconductor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