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1617B - 无线通信中的上行链路开环空间复用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中的上行链路开环空间复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1617B
CN102301617B CN201080006052.XA CN201080006052A CN102301617B CN 102301617 B CN102301617 B CN 102301617B CN 201080006052 A CN201080006052 A CN 201080006052A CN 102301617 B CN102301617 B CN 102301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coder
sequence
data symbol
multiple available
symb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60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1617A (zh
Inventor
P·加尔
X·罗
W·陈
J·蒙托霍
张晓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01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1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9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343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35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42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描述了用于循环穿过预编码器以在时域中发送无线网络通信的系统和方法。可以根据针对每个数据符号传输的预编码器序列循环这些预编码器。当选择了最后一个预编码器时,循环可以再次开始,可以接收或定义新的预编码器序列等等。可以序列化地、根据标识符或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进行循环移位地、随机地、根据标识符或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伪随机地等等,来定义无线设备中呈现的预编码器的子集相关的预编码器序列。另外,该预编码器序列可以用于选择一个或多个重传的预编码器。这样的预编码器循环可以增加发送分集。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中的上行链路开环空间复用
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09年2月2日递交的、名称为“AMETHOD ANDAPPARATUS FOR UPLINK OPEN-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 IN A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149,209的优先权,以引用方式将该临时申请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上行链路开环空间复用。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诸如话音、数据等等之类的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广泛部署了无线通信系统。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支持与多个用户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类多址系统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等等。另外,这类系统可以遵守像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GPP长期演进(LTE)、超移动宽带(UMB)等等这样的规范。
一般而言,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移动设备的通信。每个移动设备可以通过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例如,基站、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中继节点等等)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指的是从接入点到移动设备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指的是从移动设备到接入点的通信连路。此外,可以通过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等等来建立移动设备和接入点之间的通信。另外,移动设备可以与对等无线网络配置中的其它移动设备(和/或接入点与其它接入点)进行通信。
此外,移动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天线,并且能够利用所述多个天线向接入点发送上行链路通信。该移动设备(或接入点)能够为闭环多层传输中的移动设备选择特定的预编码以便将层间干扰最小化。例如,接入点可以向移动设备反馈关于期望的预编码的信息。就此而言,移动设备能够满足一些无线网络配置(例如,高级LTE)的高数据速率需求。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对所声明的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概述不是对全部预期方面的泛泛概括,也不旨在标识这些方面的关键或重要元件或者描述这些方面的范围。其目的仅在于作为后文所提供更详细描述的序言,以简化形式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一些概念。
依照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其相应的公开内容,描述了与有助于上行链路无线通信中的开环空间复用以及为上行链路无线通信保留单载波属性有关的各个方面。在一个例子中,在无线网络中进行发送的设备可以随时间循环穿过可用的预编码器,以提供发送分集。举例而言,预编码器的数量可以是依赖于该设备的发射天线的数量而固定的。此外,例如,可以在给定的时间单元(例如,数据符号、子帧等等)上循环预编码器。
根据相关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多个数据符号;以及,利用多个可用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对所述多个数据符号中的一个进行预编码。所述方法还包括:从预编码器序列中指定的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中选择下一个预编码器用于对所述多个数据符号中的下一个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
另一个方面涉及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获取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多个数据符号;以及,利用多个可用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对所述多个数据符号中的一个进行预编码。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配置为:从预编码器序列中指定的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中确定下一个预编码器用于对所述多个数据符号中的下一个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又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数据符号;以及,选择模块,用于根据预编码器序列中的下一个预编码器选择对所述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的预编码器。所述装置还包括:预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器对所述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
又另一个方面涉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具有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获取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多个数据符号的代码;以及,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利用多个可用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对所述多个数据符号中的一个进行预编码的代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从预编码器序列中指定的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中确定下一个预编码器用于对所述多个数据符号中的下一个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的代码。
此外,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数据符号接收组件,用于获取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数据符号;以及,预编码器选择组件,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器序列中的下一个预编码器确定用于对所述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的预编码器。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信号预编码组件,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器对所述数据符号或代表性的信号进行预编码。
为了实现前述和相关目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充分描述以及在权利要求书中具体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具体提供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仅仅指示可采用不同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不同方式,所描述的实施例旨在包括全部这些方面及其等效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增加无线设备发送分集的循环预编码器的系统的框图。
图2是用于无线通信环境中的示例通信装置的图例。
图3示出了用于接收和/或生成用于循环穿过可用预编码器的预编码器序列的示例系统的框图。
图4示出了示例的通信帧或子帧,以及为相关数据符号分配的示例预编码器。
图5是根据预编码器序列为预编码传输选择预编码器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从用于预编码传输的预编码器序列中选择后续预编码器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根据预编码序列对数据符号预编码的示例性装置的框图。
图8-9是用于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功能的各个方面的示例无线通信设备的框图。
图10示出了依照本申请中所提出的各个方面的示例性无线多址通信系统。
图11是示出了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各个方面可以在其中行使功能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本文中的相同元件。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便于解释,给出了大量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全面理解。然而,很明显,也可以不用这些具体细节来实现这些方面。在其它例子中,以方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结构和设备,以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方面。
如本申请中所用的,“组件”、“模块”、“系统”和类似的术语意在指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例如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举例而言,组件可以是但并不限于是: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集成电路、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举例说明,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位于执行中的进程和/或线程中,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中和/或分布于两个或多个计算机中。另外,可以从其上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执行这些组件。这些组件可以诸如依照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的方式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进行通信(例如,来自一个组件的数据,该组件以信号的方式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通过诸如互联网之类的网络与其它系统中的另一个组件进行交互)。
此外,本申请中结合无线终端和/或基站描述了各种方面。无线终端指的是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接的设备。无线终端可以与例如膝上型计算机或桌面型计算机之类的计算设备连接,或者它可以是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之类的自包含式设备。无线终端还可以叫做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程站、接入点、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UE)。无线终端可以是用户站、无线设备、蜂窝电话、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或其它与无线调制解调器连接的处理设备。基站(例如,接入点或演进型节点B(eNB))指的是在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的设备。基站可以通过将接收到的空中接口帧转换为IP分组的方式,作为无线终端和接入网的剩余部分(包括互联网协议(IP)网络)之间的路由器。基站还协调对空中接口属性的管理。
此外,可以采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本文所述的各种功能。如果用软件来实现,则可以将功能存储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代码或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发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包括有任何用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介质的通信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举例而言,而并非限制性地,这类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单元、磁盘存储单元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可用来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携带或存储所需程序代码并可由计算机来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任何连接也可以适当地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等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软件,则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等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以及蓝光盘(BD),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通常采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该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本申请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和其它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通常交互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例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形体。另外,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例如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等的无线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即将发布的版本,其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在来自名为“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和GSM。此外,在来自名为“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 2000和UMB。
下面将会以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等的系统的形式呈现出各个方面。应该理解和了解的是,各个系统可以包括额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和/或可以不包括结合附图所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也可以使用这些方法的组合。
现在参照附图,图1示出了用于高速通信的示例性无线网络100。无线网络100包括无线设备102,该设备102与另一设备(例如,接入点104)通信,以接收对核心网络或其一个或多个组件(未示出)的接入。无线设备102可以是移动设备(例如,UE)、其一部分和/或基本上任何接收对无线网络的接入的设备。另外,接入点104可以是宏小区接入点、毫微微小区或微微小区接入点、eNB、移动基站、以对等模式运行的另一无线设备、其一部分和/或任何提供对无线网络的接入的设备。
例如,如上所述,无线设备102可以在具有相对于接入点104不同的位置的无线网络100上漫游。就此而言,信道状态会在无线设备102和接入点104之间的通信信道上迅速地变化。在闭环空间复用中,接入点104可以向无线设备102指定能优化在接入点104处对无线设备102的传输的接收的预编码。预编码可以指将优化应用于信号(例如,波束成形),以便对信号进行加权从而使该信号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的传输功率最大化。但是,在开环空间复用中,没有这样的预编码规范可用于无线设备102。
因此,为了维持开环空间复用中的发送分集,无线设备102可以在向接入点104进行发送时随时间循环穿过可用的预编码器,其中,预编码器可以是在发送信号之前或发送时,对一个或多个信号使用如上所述的预编码或类似功能(例如,对信号进行预编码)的组件。在一个例子中,无线设备102中预编码器的数量可以基于发射天线的数量。无论如何,例如,无线设备102可以将不同的预编码器用于连续的数据符号(例如,OFDM通信中的OFDM符号、SC-FDM通信中的SC-FDM符号等等)、通信帧(例如,连续的或非连续的OFDM、SC-FDM等符号的集合)、子帧(例如,一个或多个通信帧的一部分)、不同顺序的连续或非连续数据符号等等。
另外,例如,可以从一个数据符号到下一个数据符号地循环穿过可用预编码器的子集,并且该子集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等来定义。此外,例如,循环的顺序可以是随机的、固定的、序列化的、根据重用模式定义的,该重用模式可以基于无线设备102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例如标识符、通信度量标准等等。另外,例如,循环也可以用于重传。因此,通过随时间循环预编码器增加了单载波上行链路通信的发送分集。就此而言,快速的信道更新可以用于提高在无线网络上漫游的无线设备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下面参照图2,示出了能够参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通信装置200。该通信装置200可以是移动设备(例如,UE、调制解调器或其它系留设备等等)、其一部分、接入点(例如,宏小区、毫微微小区或微微小区接入点、移动接入点、eNB、中继节点等等),或者基本上任何能在无线网络中通信的设备。该通信装置200可以包括:获取用于无线网络中的传输的多个数据符号的数据符号接收组件202,确定用于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的多个预编码器中的一个预编码器的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将确定的预编码器用于数据符号或代表性的信号的信号预编码组件206,以及发送预编码后的信号的发送组件208。
根据一个例子,数据符号接收组件202可以获取用于在无线网络中进行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例如,数据符号可以涉及控制数据、用户平面数据等等,用于提供给无线网络的一个或多个网络组件(未示出)。另外,在一个例子中,数据符号可以是OFDM符号、SC-FDM符号等等。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可以确定通信装置200的预编码器以便应用于所述数据符号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个例子中,通信装置200可以包括多个预编码器,这可以基于该通信装置200所采用的发射天线(未示出)的数量,并且可以用于将信号进行波束成形以输入到预编码器中。
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预编码器序列确定预编码器。例如,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可以针对连续的数据符号,根据预编码器序列循环穿过可用的预编码器。就此而言,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或生成的模式、根据基于标识符或其它参数的循环移位的序列或模式、随机等方式,以顺序定义预编码器序列。就此而言,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可以根据该预编码器序列,为不同于当前数据符号的下一个数据符号确定另一预编码器。
一旦针对给定的数据符号选定了预编码器,如前所述,信号预编码组件206利用该预编码器对信号进行预编码。应该了解的是,可以在应用预编码之前或之后对数据符号应用其它操作,例如调制、复用、编码等等。发送组件208可以在无线网络中发送预编码后的信号。如上所述,在开环空间复用中针对连续的数据符号采用不同的预编码器能增加无线网络中的发送分集。另外,如上所述,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也可以针对重传循环穿过预编码器(例如,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程序中)。
例如,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可以针对重传选择根据预编码器序列用于先前传输的最后的预编码器之后的预编码器。在另一个例子中,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可以针对重传选择索引为k的预编码器,k可以是传输或重传数量的函数。此外,例如,给定可用预编码器的数量,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可以从该可用预编码器的子集中进行选择。例如,预编码器选择分组204可以至少部分地根据配置、规范、一个或多个参数(例如,循环前缀(CP)长度、探测参考信号(SRS)的存在等等)接收或确定预编码器的子集。
现在参照图3,示出了用于在无线网络中生成预编码器序列的无线通信系统300。系统300包括与接入点104通信以便接收对无线网络的接入(未示出)的无线设备102。如上所述,无线设备102可以是基本上任何类型的用于接收对无线网络的接入的移动设备(例如,不只包括独立供电的设备,还包括调制解调器)、UE、其中的一部分等等。如上所述,接入点104可以是宏小区接入点、毫微微小区接入点、微微小区接入点、中继节点、移动基站、其中的一部分,和/或基本上任何提供对无线网络的接入的设备。此外,系统300可以是MIMO系统和/或可以遵守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系统规范(例如,EV-DO、3GPP、3GPP2、3GPPLTE、WiMAX等)。
无线设备102可以包括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如上所述,该组件可以确定用于对特定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的预编码器。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可以包括:获取关于无线设备102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参数确定组件302,以及,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或其它考虑因素创建针对无线设备102的预编码器序列的预编码器序列生成组件304。
根据一个例子,一旦无线设备102开启并且初始化与接入点104的连接,或者初始化与接入点104的连接并且开启无线设备102,参数确定组件302可以测量或以其它方式获取关于无线设备102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例如,该参数可以是无线设备102的标识符、一个或多个通信度量标准,例如,信噪比(SNR)、吞吐量、带宽、类型、功能、支持的服务等等。根据一个或多个参数和/或例如根据配置或规范,预编码器序列生成组件304为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创建预编码器序列。如上所述,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可以利用该预编码器序列循环穿过预编码器,以用于发送一个或多个连续的数据符号。
例如,当无线设备102具有N个预编码器且N是正整数时,预编码器序列生成组件304可以生成序列化的预编码器序列(0,1,2,...N),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可以连续地从一个数据符号到下一个符号循环穿过该预编码器序列。在这个例子中,应该了解的是,参数确定组件302不需要测量无线设备102参数以便生成序列化的预编码器序列。在另一个例子中,参数确定组件302可以重新得到无线设备102的标识符和/或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在一个例子中,预编码器序列生成组件304根据该标识符或通信参数(例如,根据哈希函数或类似函数)指定循环移位的序列化或非序列化预编码器序列。
在又另一个例子中,预编码器序列生成组件304可以根据该标识符或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创建随机模式或伪随机模式的预编码器序列,以提供进一步分集。例如,可以根据标识符的哈希函数或一系列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定义多个伪随机预编码器序列并分配给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另外,例如,预编码器序列生成组件304可以在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每次循环穿过当前的序列后定义一个新的预编码器序列。从而,连续的预编码器序列可以是不同的,并提供额外的分集。
应该了解的是,如上所述,该N个预编码器的子集可以用于生成预编码器序列。就此而言,预编码器序列生成组件304可以至少部分地根据一个或多个配置或参数来选择该N个预编码器的子集,一个或多个配置或参数例如是CP长度(例如,要预编码的传输或无线设备102之前的传输的CP长度)、SRS的存在(例如,无线设备102是否发送SRS或要预编码的传输是否包括SRS)等等。无论如何,如上所述,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可以根据该预编码器序列选择针对给定数据符号的预编码器,这样,下一个数据符号就使用序列中的下一个预编码器。如上所述,无线设备102可以利用所选择的预编码器进行预编码并将各个数据符号发送给接入点104以便为开环空间复用提供分集。另外,如上所述,预编码器选择组件204可以根据用于重传的序列继续选择,从预编码器序列生成组件304接收不同的预编码器序列用于重传等等。
转向图4,结合数据符号的预编码器分配示出了示例性的无线通信帧或子帧400。帧或子帧400包括多个连续的数据符号402、404、406、408、410、412、414、416、418和420,它们在帧或子帧400中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在一个例子中,数据符号402、404、406、408、410、412、414、416、418和420可以是对应于无线网络中所分配的资源的OFDM符号,它们可以由若干时间频率比、SC-FDM符号等来表示。每个符号可以包括针对给定时间周期的多个连续的或非连续的频率子载波。
如上所述,无线设备可以对每个数据符号中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数据符号402、404、406、408、410、412、414、416、418和420可以随时间发送,并且针对每个数据符号选择预编码器以便为单载波系统在开环空间复用中提供发送分集。如上所述,可以利用预编码器1对符号402进行预编码。然后,用预编码器2对符号404预编码,依此类推,这样,针对连续的数据符号,循环穿过预编码器1-4。在符号410处,可以再次使用预编码器1并且继续进行循环。如上所述,这样的序列化预编码序列不过是潜在的无限序列中的一个,包括随机序列、伪随机序列、模式化序列、循环移位序列等等。
现在参照图5-6,示出了可以依照本申请中提出的各个方面执行的方法。虽然为了使说明更简单,而将该方法表示并描述为一系列的动作,但是应该明白和理解的是,这些方法并不受到动作顺序的限制,这是因为依照一个或多个方面,一些动作可以按不同顺序发生和/或与本申请中示出和描述的其它动作同时发生。举例而言,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和理解的是,一个方法也可以表示成(例如,在状态图中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状态和事件。此外,执行与一个或多个方面一致的方法可能并不需要所有示出的动作。
参照图5,示出了针对时域中的无线通信循环穿过预编码器的示例性方法500。在502处,可以接收多个数据符号用于通过无线网络进行发送。如上所述,数据符号可以是OFDM符号、SC-FDM符号或表示部分时间上的部分频率的类似数据符号。在504处,可以利用多个可用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可用预编码器对多个数据符号中的一个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可以是无线设备中存在的预编码器的子集。在506处,可以从预编码器序列指定的多个可用预编码器中为下一个数据符号选择下一个预编码器。从而,根据该预编码器序列循环穿过可用预编码器。如上所述,该预编码器序列可以是序列化的、根据标识符或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进行了循环移位的、随机的、伪随机的、以及根据标识符或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选择的等等。另外,如上所述,下一个数据符号可以是先前预编码后的数据符号的重传。如上所述,针对连续的数据符号使用这样的预编码器序列可以提供额外的发送分集。
转向图6,示出了用于在无线网络中为传输数据符号选择预编码器的示例性方法600。在602处,可以获取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数据符号。如上所述,该数据符号可以是OFDM、SC-FDM或类似的符号。在604处,可以根据预编码器序列中的下一个预编码器来选择预编码器用于对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如上所述,该预编码器序列可以是序列化的、根据标识符或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进行了循环移位的、随机的、伪随机的、以及根据标识符或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选择的等等。一旦选择了预编码器,则在606处利用该预编码器对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在608处,可以选择预编码序列中的下一个预编码器之后的后续预编码器用于对后续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如上所述,在一个例子中,后续数据符号可以是该数据符号的重传。
应该了解的是,依照本申请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关于生成预编码器序列、确定下一个预编码器用于发送数据符号等等做出推论。在此,术语“推断”和“推论”一般指根据通过事件和/或数据所捕获的一组观测,对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的状态进行推理和推断的过程。例如,推论可以用于指定具体的上下文或动作,或生成状态的概率分布。该推论可以是概率性的,即,基于对数据和事件的考虑,对有关状态的概率分布做出的计算。推论还可以指用于根据一组事件和/或数据,构建出高等级事件的技术。该推论导致根据一组观察到的事件和/或存储的事件数据来构造出新的事件或动作,而不考虑这些事件在邻近时间上是否相互关联,以及这些事件和数据是否来自一个或多个事件和数据源。
参照图7,示出了对预编码器进行循环以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发送数据符号的系统700。举例而言,系统700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基站、移动设备等中。应该了解的是,将系统700表示为包括功能块,这些功能块可以代表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系统700包括可以协同工作的电组件的逻辑分组702。例如,逻辑分组702可以包括用于获取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数据符号的电组件704。此外,逻辑分组702可以包括用于根据预编码器序列中的下一个预编码器选择预编码器用于对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的电组件706。该预编码器序列可以是接收到的或例如根据一个或多个标识符或通信参数生成的。如上所述,该预编码器序列可以是序列化的、根据标识符或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进行了循环移位的、随机的、伪随机的、根据标识符或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选择的等等。如上所述,根据预编码序列选择预编码器可以增加发送分集。
另外,应该了解的是,如上所述,电组件706可以根据该预编码器序列针对后续的连续的或非连续的数据符号选择后续预编码器。此外,逻辑分组702包括用于根据该预编码器对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的电组件708。另外,逻辑分组702还可以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标识符或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生成预编码器序列的电组件710。因此,如上所述,电组件710可以根据标识符或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产生循环移位的序列、伪随机序列等等。另外,系统700可以包括存储器712,存储器712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704、706、708和710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虽然一个或多个电组件704、706、708和710示为在存储器712之外,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它们可以存在于存储器712之中。
图8是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功能的各个方面的系统800的框图。在一个例子中,系统800包括基站或eNB 802。如图所示,eNB 802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接收(Rx)天线806从一个或多个UE 804接收信号,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发射(Tx)天线808向一个或多个UE 804进行发送。另外,eNB 802可以包括从接收天线806接收信息的接收机810。在一个例子中,该接收机810可以与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的解调器(Demod)812操作性地连接。然后,可以由处理器814分析解调后的符号。处理器814可以耦合到存储器816,该存储器816可以存储关于代码簇、接入终端分配、与其相关的查询表、唯一加扰序列和/或其它适当类型的信息。在一个例子中,eNB 802可以利用处理器814执行方法500、600和/或其它类似的和适当的方法。eNB 802还可以包括调制器818,该调制器818可以对发射机820通过发射天线808传输的信号进行复用。
图9是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功能的各个方面的另一个系统900的框图。在一个例子中,系统900包括移动终端902。如图所示,移动终端902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908从一个或多个基站904接收信号,并且向一个或多个基站904进行发送。另外,移动终端902可以包括从天线908接收信息的接收机910。在一个例子中,该接收机910可以与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的解调器(Demod)912操作性地连接。然后,可以由处理器914分析解调后的符号。处理器914可以耦合到存储器916,该存储器916可以存储关于移动终端902的数据和/或程序代码。另外,移动终端902可以利用处理器914执行方法500、600和/或其它类似的和适当的方法。移动终端902还可以利用之前的附图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在一个例子中,这些组件可以由处理器914来实现。移动终端902还可以包括调制器918,该调制器918可以对发射机920通过发射天线908传输的信号进行复用。
现在参照图10,依照各个方面提供了无线多址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在一个例子中,接入点1000(AP)包括多个天线组。如图10中所示,一个天线组可以包括天线1004和1006,另一组可以包括天线1008和1010,而另一组可以包括天线1012和1014。虽然图10中只为每个天线组示出了两个天线,但是应该了解的是,每个天线组可以采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在另一个例子中,接入终端1016可以与天线1012和1014通信,天线1012和1014通过前向链路1020向接入终端1016发送信息,通过反向链路1018从接入终端1016接收信息。另外和/或可替换地,接入终端1022可以与天线1006和1008通信,天线1006和1008通过前向链路1026向接入终端1022发送信息,通过反向链路1024从接入终端1022接收信息。在频分双工系统中,通信链路1018、1020、1024和1026可以利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举例而言,前向链路1020可以利用不同于反向链路1018所用的频率。
每组天线和/或它们被指派通信的区域可以称为该接入点的扇区。依照一个方面,可以指派天线组与接入点1000覆盖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通信。在通过前向链路1020和1026的通信中,接入点1000的发射天线可以利用波束成形以便提高不同接入终端1016和1022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并且,与接入点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接入终端进行发送相比,接入点利用波束成形向在其覆盖范围内随机散布的接入终端进行发送时,相邻小区内的接入终端会遭受更少的干扰。
接入点(例如,接入点1000)可以是用于与接入终端通信的固定站,也可以称为基站、eNB、接入网络和/或其它适当的术语。另外,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1016或1022)也可以称为移动终端、用户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无线终端和/或其它适当的术语。
现在参照图11,提供了示出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各个方面可以在其中实现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1100的框图。在一个例子中,系统1100是包括发射机系统1110和接收机系统1150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但是,应该了解的是,该发射机系统1110和/或接收机系统1150也可以应用于多输入单输出系统,其中,例如,多个发射天线(例如,在一个基站上)可以向单个天线设备(例如,移动站)发送一个或多个符号流。另外,应该了解的是,可以结合单输入单输出天线系统使用本申请中描述的发射机系统1110和/或接收机系统1150的各个方面。
依照一个方面,在发射机系统1110处,从数据源1112向发送(TX)数据处理器1114提供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在一个例子中,通过相应的发射天线1124可以发送每个数据流。另外,TX数据处理器1114根据为每个数据流所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对每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便提供编码数据。在一个例子中,可以用OFDM技术将每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举例而言,导频数据是以已知方式进行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此外,该导频数据可在接收机系统1150处被用于估计信道响应。回到发射机系统1110处,根据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对数据流的复用后的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例如,符号映射),以提供调制符号。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利用由处理器1130执行和/或提供的指令,来确定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
接下来,将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到TX MIMO处理器1120,TXMIMO处理器1120可以进一步处理调制符号(例如,针对OFDM)。然后,TX MIMO处理器1120向NT个收发机1122a到1122t提供NT个调制符号流。在一个例子中,每个收发机1122分别接收并处理各个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然后,每个收发机1122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于通过MIMO信道传输的调制信号。因此,将来自收发机1122a到1122t的NT个调制信号分别从NT个天线1124a到1124t发送出去。
依照另一个方面,在接收机系统1150处,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由NR个天线1152a到1152r进行接收。将从每个天线1152接收的信号分别提供给各自的收发机1154。在一个例子中,每个收发机11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相应的接收信号,将调节后的信号进行数字化以提供采样,并进一步处理这些采样以提供相应的“接收”符号流。然后,RX MIMO/数据处理器1160从NR个收发机1154接收NR个符号流,并根据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方法对接收到符号流进行处理,以提供NT个“检出”符号流。在一个例子中,每个检出的符号流可以包括针对相应的数据流发送的调制符号进行估计的符号。然后,RX MIMO/数据处理器1160对每个检出符号流至少部分地进行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来对每个符号流进行处理,以恢复相应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因此,RX MIMO/数据处理器1160的处理过程与在发射机系统1110处的TX MIMO处理器1120和TX数据处理器1118所执行的处理过程互补。RX MIMO/数据处理器1160可以另外向数据宿1164提供处理后的符号流。
依照一个方面,RX MIMO/数据处理器1160生成的信道响应估计可以用于在接收机处执行空间/时间处理、调整功率等级、改变调制速率或方案和/或其它适当的动作。另外,RX MIMO/数据处理器1160还可以进一步估计诸如像检出的符号流的信号噪声干扰比(SNR)这样的信道特性。然后,RX MIMO/数据处理器1160将估计出的信道特性提供给处理器1170。在一个例子中,RX MIMO/数据处理器1160和/或处理器1170可以进一步获取对系统的“工作”SNR的估计。然后,处理器1170可以提供信道状态信息(CSI),该CSI包括关于通信连路和/或接收到的数据流的信息。例如,这一信息可以包括工作SNR。然后,该CSI可以由TX数据处理器1118处理、由调制器1180调制,由收发机1154a到1154r调节,并发送回发射机系统1110。另外,接收机系统1150处的数据源1116可以提供由TX数据处理器1118处理的额外的数据。
回到发射机系统1110处,来自接收机系统1150的调制信号可以由天线1124接收、由收发机1122调节、由解调器1140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1142处理,以恢复接收机系统1150所报告的CSI。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将所报告的CSI提供给处理器1130,并用于确定数据速率以及用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流的编码和调制方案。然后,可以将确定的编码和调制方案提供给收发机1122用于量化和/或用在稍后向接收机系统1150的传输中。另外和/或可替换地,所报告的CSI可以由处理器1130用于生成TX数据处理器1114和TX MIMO处理器1120的各种控制。在另一个例子中,可以将RX数据处理器1142处理的CSI和/或其它信息提供给数据宿1144。
在一个例子中,发射机系统1110处的处理器1130和接收机系统1150处的处理器1170指导它们各自系统处的操作。另外,发射机系统1110处的存储器1132和接收机系统1150处的存储器1172可以分别提供对处理器1130和1170所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此外,在接收机系统1150处,各种处理技术可以用于处理NR个接收到的信号以便检测NT个发送的符号流。这些接收机处理技术可以包括空间和空间-时间接收机处理技术,这些技术也可以称为量化技术,和/或“连续清零/量化和干扰消除”接收机处理技术,也可以称为“连续干扰消除”或“连续消除”接收机处理技术。
应该理解的是,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方面。当使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实现所述系统和/或方法时,可以将它们存储于诸如存储组件的机器可读介质中。代码段可以表示过程、功能、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指令的任意组合、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可以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参数或存储器内容,将代码段耦合到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可以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包括内存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和网络传输等,对信息、自变量、参数或数据等进行传递、转发或发送。
对于软件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技术可用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这些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内,也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外,在后一种情况下,其可以经由各种方式通信地耦合到处理器,这些都是本领域中所公知的。
上面的描述包括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上述这些方面而描述组件或方法的每种可能的组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可以对各个方面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因此,本申请中描述的方面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改变、修改和变形。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而言,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术语“包括”,就如同术语“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过渡词所解释的那样。此外,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意为“非排除性的或”。

Claims (23)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多个数据符号;
利用多个可用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在一个符号周期内对所述多个数据符号中的一个进行预编码;
接收指定了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的伪随机顺序的预编码器序列;以及
从所述预编码器序列中指定的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中选择下一个预编码器以用于在下一个符号周期内对所述多个数据符号中的下一个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预编码器序列包括:接收至少部分地根据标识符或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指定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的顺序的所述预编码器序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预编码器序列包括: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标识符或所述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来生成所述预编码器序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选择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其中,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是无线设备所用的多个预编码器的子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包括:至少部分地根据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选择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包括:根据循环前缀长度或探测参考信号的存在来选择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选择所述预编码器序列中所述下一个预编码器后续的另一预编码器以用于对所述下一个数据符号的重传进行预编码。
8.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多个数据符号的模块;
用于利用多个可用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在一个符号周期内对所述多个数据符号中的一个进行预编码的模块;以及
用于从预编码器序列中指定的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中选择下一个预编码器以用于在下一个符号周期内对所述多个数据符号中的下一个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的模块,其中,所述预编码器序列指定了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的伪随机顺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的所述伪随机顺序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装置的标识符或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装置的所述标识符或所述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来生成所述预编码器序列的模块。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选择的模块还选择所述装置中出现的预编码器的子集作为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选择的模块根据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选择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包括循环前缀长度或探测参考信号的存在。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选择的模块还选择所述预编码器序列中所述下一个预编码器之后的后续预编码器以用于对后续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后续数据符号是所述数据符号的重传。
16.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数据符号接收组件,用于接收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多个数据符号;
信号预编码组件,用于利用多个可用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在一个符号周期内对所述多个数据符号中的一个进行预编码;以及
预编码器选择组件,用于从预编码器序列中指定的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中选择下一个预编码器以用于在下一个符号周期内对所述多个数据符号中的下一个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其中,所述预编码器序列指定了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的伪随机顺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的所述伪随机顺序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装置的标识符或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预编码器序列生成组件,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装置的所述标识符或所述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来生成所述预编码器序列。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预编码器选择组件还选择所述装置中出现的预编码器的子集作为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预编码器选择组件根据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选择所述多个可用预编码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通信参数包括循环前缀长度或探测参考信号的存在。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预编码器选择组件还选择所述预编码器序列中所述下一个预编码器之后的后续预编码器以用于对后续数据符号进行预编码。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后续数据符号是所述数据符号的重传。
CN201080006052.XA 2009-02-02 2010-02-02 无线通信中的上行链路开环空间复用 Active CN1023016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920909P 2009-02-02 2009-02-02
US61/149,209 2009-02-02
US12/697,619 US8687731B2 (en) 2009-02-02 2010-02-01 Uplink open-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2/697,619 2010-02-01
PCT/US2010/022882 WO2010088665A1 (en) 2009-02-02 2010-02-02 Uplink open-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1617A CN102301617A (zh) 2011-12-28
CN102301617B true CN102301617B (zh) 2015-07-08

Family

ID=42124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6052.XA Active CN102301617B (zh) 2009-02-02 2010-02-02 无线通信中的上行链路开环空间复用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687731B2 (zh)
EP (1) EP2392082A1 (zh)
JP (1) JP5485297B2 (zh)
KR (2) KR20130051025A (zh)
CN (1) CN102301617B (zh)
CA (1) CA2749745A1 (zh)
IL (1) IL214066A0 (zh)
RU (1) RU2487476C2 (zh)
TW (1) TW201115963A (zh)
WO (1) WO20100886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42187B1 (en) * 2009-04-14 2015-10-2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340373B (zh) * 2010-07-28 2014-11-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确定重传包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的方法、移动终端和基站
US9014287B2 (en) * 2010-08-24 2015-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en loop MIMO mode for LTE-A uplink
KR101688546B1 (ko) * 2010-09-29 2016-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Lte시스템에서 phich에 의한 역방향 mimo 재전송을 위한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2439858B1 (en) * 2010-10-05 2018-03-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atial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US20120113898A1 (en) * 2010-11-09 2012-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precoding vector switching i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US8923366B2 (en) * 2012-07-25 2014-12-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precoder cycling
EP2712103B1 (en) * 2012-09-21 2016-01-13 Alcatel Lucent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a MIMO transmitter and decoder
US10523383B2 (en) * 2014-08-15 2019-12-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waveforms and utilization thereof
EP3248299A1 (en) * 2015-01-15 2017-11-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wireless device, a radio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JP5971573B2 (ja) * 2015-07-13 2016-08-17 サン パテント トラスト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方法、送信装置
CN107302422B (zh) * 2016-04-13 2021-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流空分复用的数据重传方法及设备
US10425970B2 (en) * 2016-09-30 2019-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ing management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P3552320B1 (en) * 2016-12-09 2024-05-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t diversity and precoding
US10298352B2 (en) * 2017-05-04 2019-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single symbol design vi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 reference signals and data tones
US10469298B2 (en) * 2017-05-12 2019-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creasing reference signal dens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5296784B (zh) * 2022-08-10 2023-10-20 横川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伺服驱动器低延时同步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2281A (zh) * 2006-12-31 2008-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08156081A1 (ja) * 2007-06-19 2008-12-24 Ntt Docomo, Inc.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10148C1 (ru) 1994-04-15 1998-04-27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ейвас" Способ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и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я данных для системы радиовещательной передачи цифровых сообщений
US7088671B1 (en) * 1999-11-24 2006-08-08 Peter Monsen Multiple access technique for downlink multibeam digital radio systems
US6424444B1 (en) * 2001-01-29 2002-07-23 Stratalight Communications, Inc.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uobinary multilevel pulse-amplitude-modulated optical signals using finite-state machine-based encoder
US7251768B2 (en) * 2002-04-22 2007-07-31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error-control coder and linear precoder
US20070010227A1 (en) 2003-09-19 2007-01-11 Koji Naniwada Micro electric machine system resonator, drive method thereof,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frequency filter
JP2006245647A (ja) * 2005-02-28 2006-09-14 Fujitsu Ltd 差動位相偏移変調方式に対応した送信器及びトランスポンダ
WO2006118433A1 (en) 2005-05-04 2006-11-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aptive data multiplexing method in ofdma system and transmission/reception apparatus thereof
KR20060115293A (ko) * 2005-05-04 2006-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Ofdma 방식의 시스템에서 채널의 구성 및 운용 방법과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1166052B (zh) * 2006-10-19 2012-05-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预编码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US8885744B2 (en) * 2006-11-10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ding antenna divers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14890A (zh) * 2007-01-09 2008-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imo多码字通信方法
KR101084413B1 (ko) * 2007-02-06 2011-11-21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명시적 및 암시적 순환 지연들을 이용한 mimo 전송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3475398A (zh) * 2007-02-13 2013-12-25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组合了对无线信号的循环延迟分集和预编码的方法和系统
KR100969753B1 (ko) * 2007-03-26 2010-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방식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사전 부호화 장치 및 방법
US8325852B2 (en) * 2007-06-08 2012-1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DD precoding for open loop SU MIMO
US8160177B2 (en) 2007-06-25 2012-04-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 methods with delay diversity and space-frequency diversity
US8503375B2 (en) * 2007-08-13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and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K2232726T3 (en) * 2008-01-14 2017-04-0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 Open loop pre-cycling by MIMO communication
US8218663B2 (en) * 2008-07-29 2012-07-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ingle user MIMO
KR101056614B1 (ko) * 2008-07-30 2011-08-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KR101281427B1 (ko) * 2008-11-14 2013-07-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자원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2281A (zh) * 2006-12-31 2008-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08156081A1 (ja) * 2007-06-19 2008-12-24 Ntt Docomo, Inc.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urther Considerations of CDD Precoding for High-speed UEs";Samsung, AT&T;《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0 R1-073566》;20070824;全文 *
"Rank-1 and Rank-2 Transmission for High Mobility UE";Nortel;《3GPP TSG-Ran Working Group 1 Meeting #50bis R1-073977》;2007101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87731B2 (en) 2014-04-01
TW201115963A (en) 2011-05-01
KR101293144B1 (ko) 2013-08-12
RU2487476C2 (ru) 2013-07-10
US20100195759A1 (en) 2010-08-05
WO2010088665A1 (en) 2010-08-05
RU2011136484A (ru) 2013-03-10
CN102301617A (zh) 2011-12-28
KR20110112871A (ko) 2011-10-13
JP2012517153A (ja) 2012-07-26
EP2392082A1 (en) 2011-12-07
CA2749745A1 (en) 2010-08-05
KR20130051025A (ko) 2013-05-16
JP5485297B2 (ja) 2014-05-07
IL214066A0 (en) 201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1617B (zh) 无线通信中的上行链路开环空间复用
CN102415193B (zh) 多载波重传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5448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配置和方法
CN101978634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37999B (zh) 无线通信期间的多个功率控制和定时提前环路
JP5199451B2 (ja) Rl伝送のためのダイナミックsimo、su−mimo及びmu−mimoオペレーションのための統合デザイン及び集中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EP2293474B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randomization
CN104393969B (zh) 针对无线通信中接收的上行链路允许使用harq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74406B (zh) 确定多个传输点的控制区域参数
CN102474474B (zh) 协作多点通信中的自适应传输
WO2017050273A1 (zh) Cqi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接收装置及发送装置
CN102577203B (zh) 上行链路mimo的层偏移
CN112350806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1201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71568A (zh) 用于确定和使用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14588A (zh) 在无线通信中复用解调参考信号
CN102907147A (zh) 聚合载波通信系统中的基于qos的功率控制
CN113258968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22711A (zh) 用于采用多个子帧配置以进行harq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05378A (zh) 用于改善控制信道容量的技术
CN113207163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09889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90968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u et al. Towards 5G new radio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A versatile link-level simulator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N113541891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