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0227A - 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更新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更新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0227A
CN102300227A CN2011102668362A CN201110266836A CN102300227A CN 102300227 A CN102300227 A CN 102300227A CN 2011102668362 A CN2011102668362 A CN 2011102668362A CN 201110266836 A CN201110266836 A CN 201110266836A CN 102300227 A CN102300227 A CN 102300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terminal
down channel
base station
channel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68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0227B (zh
Inventor
徐昊
高卓
曾超君
刘蓉
李天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1102668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002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00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0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更新方法和设备,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用于提高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效率。本发明中,终端在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并且该终端的位置未发生变化后,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并根据该快衰值以及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或者,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根据该变化值和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终端使用确定的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已有的下行信道质量值。采用本发明,能够提高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效率。

Description

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更新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更新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仿真中,用户终端(UE)的底层需要测量下行信道质量值并向UE的高层进行上报。这里的底层是指物理层,高层是指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例如,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通信系统中需要上报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包括接收信号码功率(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RSCP);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中,需要上报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等。
RSCP是接收信号中发送信号经过路损和阴影损耗以及小尺度衰落到达接收机的平均功率,在初始(Initial)状态下,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rimary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P-CCPCH)的RSCP值可用于计算损耗和传播时延以及同步控制;在空闲(Idle)状态下,本小区和邻小区P-CCPCH信道的RSCP可用于小区重选;在连接(Connection)状态下,专用物理信道(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DPCH)的RSCP用于系统性能质量即信干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SIR)的计算、本小区和邻小区P-CCPCH信道的RSCP用于小区重选。RSRP在协议上定义为某个待考察小区(可以为归属小区或邻小区)在考虑的测量频带内承载小区专用参考信号的资源单元的功率线性平均值。在确定RSRP时,可以使用小区专用参考信号R0和R1(如果可用的话)。当UE使用接收分集方式时,上报值为各个分集支路上的功率值的线性平均。UE在确定RSRP时使用的资源单元数目、跨越的测量频带和测量时长都留给UE的实现,但需要保证满足对应的测量精度要求。
在系统仿真中,需要对下行信道质量值(如RSRP、RSCP)进行建模。在系统仿真进行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时,全网中的每个UE需要计算全网内各个基站到该UE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假设各个基站的小区构成的集合为C,对C中的每个小区即Celli在当前UE处资源上的信号接收功率值Ii(k)为:
Ii(k)=Pi(k)×gi.................................(1)
其中,Pi(k)为Celli在资源上的发射功率;
gi为当前UE到Celli的路损增益,包含路损、慢衰(即阴影衰落)、快衰等因素的影响。路损值、慢衰值、快衰值三者的乘积结果即为gi的取值。
慢衰值的计算一般按照迭代方法进行,首先需要计算慢衰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系数,然后再通过迭代公式计算出最新的慢衰值。具体可以参见协议TS25.996的规定。针对每个UE,其更新慢衰值时需要考虑与所有基站之间慢衰值的更新,在更新与特定基站之间的慢衰值时,需要考虑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
路损值的计算需要按照指定的路损模型进行。针对每个UE,只要知道其与指定基站之间的距离,就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相应的路损信息。
可以通过查表得到当前时间对应的快衰值。
现有系统仿真平台中,触发下行信道质量值测量的条件有两个:其一,在UE移动情况下,每次UE位置发生变化后,都需要重新测量UE与网络内各个基站之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其二,下行信道质量值测量周期到达时,之所以进行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测量,是为了避免在UE静止的情况下,系统长时间不对下行信道质量值进行更新所引起的问题。无论上述两种触发条件哪条获得满足,都将采用同样的方法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举例如下,在UE静止情况下,系统中触发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的条件只有下行信道质量值测量周期到达一条。一般下行信道质量值测量周期的取值范围在[20,200]ms之间。以20ms上报周期为例,如果网络规模为19基站,每个小区内包含30个UE。则1s内总共需要:1710(总UE数)×19(基站数目)×50(测量周期1s内的测量次数)=1624500次下行信道质量值计算。在每次计算中都需要获取UE到Celli的路损增益,包含路损、慢衰、快衰等因素,可以按照路损模型进行计算路损值,按照协议TS 25.996规定的建模方法进行计算慢衰值,通过查表得到快衰值。按照上述假设,1s内涉及总共1624500次的更新计算。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按照上述分析,在仿真系统需要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时,都需要进行当前路损值、慢衰值、快衰值的计算,降低了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更新方法和设备,用于提高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效率。
一种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更新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确定是否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以及该终端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终端在确定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并且该终端的位置未发生变化后: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并根据该快衰值以及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或者,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根据该变化值和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终端使用确定的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已有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触发单元,用于确定是否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以及该终端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确定单元,用于在确定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并且该终端的位置未发生变化后: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并根据该快衰值以及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或者,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根据该变化值和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更新单元,用于使用确定的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已有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本方案中,在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并且终端的位置未发生变化时,根据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以及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或者,根据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和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然后使用确定的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已有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可见,本方案与现有技术中首先确定当前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路损值、慢衰值和快衰值,在根据该路损值、慢衰值和快衰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相比,本方案不需要确定当前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路损值和慢衰值就可以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从而提高了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更新方法,本方法中,在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时,若终端的位置未发生变化,则不需要确定当前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新的路损值和慢衰值,而是根据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或者快衰值的变化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进而据此更新已有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仿真系统中,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UE进行下行信道质量值上报的系统中。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更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终端确定是否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以及该终端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步骤11:终端在确定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并且该终端的位置未发生变化后: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并根据该快衰值以及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或者,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根据该变化值和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这里,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可以是之前任何一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较优的,可以是最近一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
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是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相对于上一时刻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该变化值可以为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与上一时刻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商。上一时刻是指最近一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时刻。
步骤12:终端使用确定的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已有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具体可以是将已有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为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步骤11中,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其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终端通过查找该基站对应的快衰值表,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快衰值,将确定的快衰值作为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
这里,终端可以保存有多个基站对应的快衰值表,每个快衰值表中记录有通过仿真得到的仿真期间各时刻该终端与相应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仿真方法可以是:MATLAB等仿真工具根据人工或其他设备输入的快衰值分布规律(公式)信息,生成仿真期间各时刻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然后根据生成的快衰值形成快衰值表。
步骤11中,根据该快衰值以及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其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首先,终端计算该快衰值与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该终端到该基站的路损增益值;
然后,终端计算所述路损增益值与该基站对该终端的发射功率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步骤11中,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其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终端通过查找该基站对应的快衰变化值表,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快衰变化值,将确定的快衰变化值作为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
这里,终端可以保存有多个基站对应的快衰变化值表,每个快衰变化值表中记录有通过仿真得到的仿真期间各时刻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与上一时刻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具体仿真方法可以为:MATLAB等仿真工具根据人工或其他设备输入的快衰值分布规律(公式)信息,生成仿真期间各时刻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然后对于仿真期间的各时刻,计算得到当前时刻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与上一时刻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各快衰值的变化值形成快衰变化值表。
步骤11中,根据该变化值和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其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终端计算该变化值与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进一步的,在终端确定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并且该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后,终端根据协议TS 25.996确定当前该终端与该基站之间的下行信道的路损值,按照迭代方法确定当前该终端与该基站之间的下行信道的慢衰值,通过查找快衰值表得到当前该终端与该基站之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然后,终端计算确定的路损值、慢衰值与快衰值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该终端到该基站的路损增益值;最后,终端计算所述路损增益值与该基站对该终端的发射功率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步骤10-步骤12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的物理层,在物理层更新已有的下行信道质量值之后,物理层可以将更新后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发送给该终端的RRC层。在物理层将更新后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发送给该终端的RRC层之后,RRC层还可以根据需要将接收到的更新后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发送给所述基站。
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计算损耗和传播时延以及同步控制、小区重选、计算SIR等。
本方法中,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为:预先设定的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时间周期到达;或,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
本方法中,下行信道质量值可以为:RSCP或RSRP。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本方法区分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不同触发条件,以不同的方法对下行信道质量值进行更新,在不降低系统仿真结果准确度的前提下,可使整体仿真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在需要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时,需要区分不同的触发条件,如果是UE位置变化触发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则按照原现有的下行信道质量更新方法首先更新UE与网络内各个基站之间的路损信息、慢衰信息和快衰信息;之后按照式1计算网络内各个基站到该UE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如果是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周期时刻到达触发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由于UE位置此时没有发生变化,则不需要更新UE与全网内各个基站之间的路损和慢衰信息。此时通过查表的方式获取UE与全网内各个基站之间的快衰值,根据该快衰值获得最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步骤1:UE判断自身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到步骤2,否则,到步骤4;
步骤2:UE判断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周期时刻是否到达,若是,则到步骤3,否则,结束本流程;
步骤3:对于网络内的各个基站:UE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并根据该快衰值以及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流程结束;
步骤4:对于网络内的各个基站:UE确定当前该UE与该基站之间的下行信道的路损值、慢衰值和快衰值;计算确定的路损值、慢衰值与快衰值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该UE到该基站的路损增益值;计算该路损增益值与该基站对该终端的发射功率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步骤5:UE停止之前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周期上报,按照UE位置更新后的时刻重启下行信道质量值周期上报,流程结束。
采用本实施例,UE需要在每次确定下行信道质量值后,需要记录本次确定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快衰值,以供下次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使用。
实施例二:
本方法区分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不同触发条件,以不同的方法对下行信道质量值进行更新,在不降低系统仿真结果准确度的前提下,可使整体仿真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在需要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时,需要区分不同的触发条件,如果是UE位置变化触发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则按照原现有的下行信道质量更新方法首先更新UE与网络内各个基站之间的路损信息、慢衰信息和快衰信息;之后按照式1计算网络内各个基站到该UE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如果是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周期时刻到达触发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由于UE位置此时没有发生变化,则不需要更新UE与全网内各个基站之间的路损和慢衰信息。此时通过查表的方式获取UE与全网内各个基站之间快衰变化值Δ,将其与更新前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相乘以获得最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步骤1:UE判断自身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到步骤2,否则,到步骤4;
步骤2:UE判断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周期时刻是否到达,若是,则到步骤3,否则,结束本流程;
步骤3:对于网络内的各个基站:UE确定当前该UE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根据该变化值和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UE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流程结束;
步骤4:对于网络内的各个基站:UE确定当前该UE与该基站之间的下行信道的路损值、慢衰值和快衰值;计算确定的路损值、慢衰值与快衰值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该UE到该基站的路损增益值;计算该路损增益值与该基站对该终端的发射功率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步骤5:UE停止之前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周期上报,按照UE位置更新后的时刻重启下行信道质量值周期上报,流程结束。
采用本实施例,UE需要在每次确定下行信道质量值后,需要记录本次确定的下行信道质量值,以供下次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使用。
采用本实施例,UE根据当前该UE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以及最近一次确定的该UE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采用该方法仅需要记录历史下行信道质量值,而不需要记录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快衰值,能够有效节省UE的存储空间。
以LTE系统中的RSRP举例进行说明,假设全网内只包含1个UE,总的基站数量为19个,仿真持续10s,UE能够分辨的移动最小距离为10米。假设UE的RSRP的更新周期为20ms,UE的移动速度为36km/h,也就是10m/s。根据上述假设,采用系统仿真现有方法情况下,该UE需要与网络内各个基站更新RSRP的次数为:10(仿真持续时间)/0.02(下行信道质量上报周期)=500次。在每次更新过程中,都需要更新UE与全网内各个基站之间的路损、慢衰和快衰值。采用本发明所提方法,总的更新次数同样为500次,但其中只有10次的RSRP更新计算涉及更新UE与全网内各个基站之间的路损、慢衰和快衰值(UE移动速度为10m/s且假设UE能够分辨的移动最小距离为10米,也就是说UE每隔1s进行一次位置变化来触发RSRP更新)。剩余490次的RSRP更新则可以按照本发明方法通过查表的方式快速获取UE与全网内各个基站之间快衰的变化值,然后与未更新的RSRP相乘以获得最新的RSRP,大大提高了更新RSRP的效率。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触发单元30,用于确定是否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以及该终端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确定单元31,用于在确定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并且该终端的位置未发生变化后:确定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并根据该快衰值以及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或者,确定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根据该变化值和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更新单元32,用于使用确定的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已有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所述确定单元31用于:按照如下方法确定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
通过查找该基站对应的快衰值表,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快衰值,将确定的快衰值作为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
所述快衰值表中记录有通过仿真得到的仿真期间各时刻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
所述确定单元31用于:按照如下方法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计算该快衰值与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该终端到该基站的路损增益值;
计算所述路损增益值与该基站对该终端的发射功率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所述确定单元31用于:按照如下方法确定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
通过查找该基站对应的快衰变化值表,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快衰变化值,将确定的快衰变化值作为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
所述快衰变化值表中记录有通过仿真得到的仿真期间各时刻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与上一时刻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
所述确定单元31用于:按照如下方法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计算该变化值与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所述确定单元31还用于:
在确定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并且该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后,确定当前该终端与该基站之间的下行信道的路损值、慢衰值和快衰值;
计算确定的路损值、慢衰值与快衰值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该终端到该基站的路损增益值;
计算所述路损增益值与该基站对该终端的发射功率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所述触发单元30、所述确定单元31和所述更新单元32位于终端的物理层,在所述更新单元更新已有的下行信道质量值之后,还将更新后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发送给该终端的RRC层。在物理层将更新后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发送给该终端的RRC层之后,RRC层还可以将接收到的更新后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触发条件为:预先设定的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时间周期到达;或,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
所述下行信道质量值为:RSCP,或RSRP。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在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并且终端的位置未发生变化时,根据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以及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或者,根据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和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然后使用确定的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已有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可见,本方案与现有技术中首先确定当前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路损值、慢衰值和快衰值,在根据该路损值、慢衰值和快衰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相比,本方案不需要确定当前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路损值和慢衰值就可以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从而提高了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效率,减少了终端的处理复杂度。
并且,由于在终端的位置未发生变化时,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路损值和慢衰值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采用本方法不会对下行信道质量值的确定结果的准确度产生负面影响。
本方法在UE静止及低速移动场景下提升了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计算效率,使系统仿真中下行信道质量值仿真效率得到提高。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确定是否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以及该终端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终端在确定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并且该终端的位置未发生变化后: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并根据该快衰值以及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或者,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根据该变化值和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终端使用确定的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已有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包括:
终端通过查找该基站对应的快衰值表,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快衰值,将确定的快衰值作为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
所述快衰值表中记录有通过仿真得到的仿真期间各时刻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该快衰值以及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包括:
终端计算该快衰值与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该终端到该基站的路损增益值;
终端计算所述路损增益值与该基站对该终端的发射功率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包括:
终端通过查找该基站对应的快衰变化值表,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快衰变化值,将确定的快衰变化值作为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
所述快衰变化值表中记录有通过仿真得到的仿真期间各时刻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与上一时刻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该变化值和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包括:
终端计算该变化值与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终端确定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并且该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后,进一步包括:
终端确定当前该终端与该基站之间的下行信道的路损值、慢衰值和快衰值;
终端计算确定的路损值、慢衰值与快衰值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该终端到该基站的路损增益值;
终端计算所述路损增益值与该基站对该终端的发射功率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7.如权利要求1、2、4、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为:
预先设定的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时间周期到达;或,
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
8.如权利要求1、2、4、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道质量值为: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或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括:
触发单元,用于确定是否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以及该终端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确定单元,用于在确定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并且该终端的位置未发生变化后: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并根据该快衰值以及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或者,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根据该变化值和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更新单元,用于使用确定的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更新已有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按照如下方法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
通过查找该基站对应的快衰值表,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快衰值,将确定的快衰值作为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
所述快衰值表中记录有通过仿真得到的仿真期间各时刻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按照如下方法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计算该快衰值与记录的前次确定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所使用的路损值和慢衰值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该终端到该基站的路损增益值;
计算所述路损增益值与该基站对该终端的发射功率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按照如下方法确定当前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
通过查找该基站对应的快衰变化值表,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快衰变化值,将确定的快衰变化值作为该终端与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
所述快衰变化值表中记录有通过仿真得到的仿真期间各时刻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与上一时刻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的快衰值的变化值。
13.如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按照如下方法确定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计算该变化值与记录的最近一次确定的该终端与该基站间的下行信道质量值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在确定满足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触发条件并且该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后,确定当前该终端与该基站之间的下行信道的路损值、慢衰值和快衰值;
计算确定的路损值、慢衰值与快衰值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该终端到该基站的路损增益值;
计算所述路损增益值与该基站对该终端的发射功率的乘积,将计算结果确定为新的下行信道质量值。
15.如权利要求9、10、12、14中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为:
预先设定的更新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时间周期到达;或,
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
16.如权利要求9、10、12、14中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道质量值为: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或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CN201110266836.2A 2011-09-09 2011-09-09 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更新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300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6836.2A CN102300227B (zh) 2011-09-09 2011-09-09 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更新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6836.2A CN102300227B (zh) 2011-09-09 2011-09-09 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更新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0227A true CN102300227A (zh) 2011-12-28
CN102300227B CN102300227B (zh) 2014-04-02

Family

ID=45360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6836.2A Active CN102300227B (zh) 2011-09-09 2011-09-09 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更新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0022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201594A1 (zh) * 2015-06-15 2016-12-2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终端反馈下行信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312A (zh) * 2005-12-23 2006-07-19 西安交通大学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无线环境的仿真方法
CN101335967A (zh) * 2008-05-23 2008-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讯系统中系统仿真的方法及装置
KR20100039533A (ko) * 2008-10-08 2010-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 채널 정보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312A (zh) * 2005-12-23 2006-07-19 西安交通大学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无线环境的仿真方法
CN101335967A (zh) * 2008-05-23 2008-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讯系统中系统仿真的方法及装置
KR20100039533A (ko) * 2008-10-08 2010-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 채널 정보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201594A1 (zh) * 2015-06-15 2016-12-2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终端反馈下行信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US10284455B2 (en) 2015-06-15 2019-05-07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Limited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cluster terminal to feed back downlink channel in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0227B (zh)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4522B (zh) 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节点和移动设备、操作其的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EP1735916B1 (en) Network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programmed to identify and eliminate probable multipath errors to enhance accuracy in correcting sleep clock for thermally induced errors
JP6046236B2 (ja) ページングコンフィグレーション情報の受信用の促進ウェイクアップ
CN114080067B (zh) 非连续接收drx配置方法、装置和设备
WO20201639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 advance validation using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CN103609161A (zh) 减少基于模式的测量的复杂性
JP4326561B2 (ja) 移動通信端末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CN102215076A (zh) 触发和进行频谱感知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20220046711A1 (en) Enhanced timing advanced filtering
CN103068046A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1690308A (zh) 驱动移动通信终端的方法
CN101335967B (zh) 一种无线通讯系统中系统仿真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54870A (zh) 上行同步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541555A (zh) 一种小区之间定时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00227B (zh) 下行信道质量值的更新方法和设备
CN103428790B (zh) 小区切换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9548121B (zh)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装置、接入点设备和站点设备
CN111769900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14126673A1 (en) Measurements for indoor navigation
CN111565085B (zh) 窄带物联网的小区搜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4053165A (zh) 一种基站间测量时的通信处理方法及设备
JP5595362B2 (ja) 端末位置推定システム及び端末位置推定方法
CN102802262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无线网络控制器、基站和系统
CN102111210B (zh)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压缩模式下获取传输间隔信息的方法
CN102324961B (zh) 一种接收方向天线校准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