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0114B - 立体显示设备和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立体显示设备和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0114B
CN102300114B CN201110162091.5A CN201110162091A CN102300114B CN 102300114 B CN102300114 B CN 102300114B CN 201110162091 A CN201110162091 A CN 201110162091A CN 102300114 B CN102300114 B CN 1023001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osd
region
eye image
parallax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20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0114A (zh
Inventor
森浩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00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0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28Adjusting depth or dispa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72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image signals comprising non-image signal components, e.g. headers or format information
    • H04N13/183On-screen display [OSD] information, e.g. subtitles or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8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56Mixing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32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 H04N13/341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using temporal multiplex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包括:视差调整部分,对输入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每个执行视差调整;以及显示部分,显示作为所述视差调整部分的视差调整结果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所述视差调整部分仅在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每个中除了其中叠置了OSD图像的OSD图像区域外的区域上执行视差调整。

Description

立体显示设备和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能够执行立体视觉显示的立体显示设备,以及涉及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关注能够实现立体视觉显示的立体显示设备。立体视觉显示显示彼此具有视差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立体视觉显示通过允许观察者分别用他的/她的左眼和右眼看到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而使得观察者有可能将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识别为具有深度的立体画面。立体显示设备的机制的例子包括:例如,以分时方式交替显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并利用与该交替显示同步开启和关闭的快门(shutter)眼镜观察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机制;以及在其偏振方向基于线路(line)而不同的显示设备上基于线路交替显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并利用左右偏振方向彼此不同的偏振眼镜观察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机制。此外,存在消除使用这样的专用眼镜的机制,比如双凸透镜(lenticularlens)机制和视差屏障(parallaxbarrier)机制。在这些机制中,通过同时显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并通过显示设备和左眼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角度)以及显示设备和右眼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角度)而使得左右眼所见的图像彼此不同。
当观察者通过使用这样的立体显示设备观看画面时,观察者体验的立体效果在各人之间变化。为了应对此情况,已经关于藉以调整所显示画面的立体效果的视差控制技术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H04-35491和No.H08-317429均公开了其中在水平方向移动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显示位置和执行诸如扩大和缩小的缩放以调整立体效果的机制。
同时,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更高功能性,已经广泛应用通过使用屏幕上显示(On-ScreenDisplay,OSD)执行电子设备的设置的方法。从而,对于显示设备,使用OSD的方法也变得很普遍。此方法在画面信息上叠置菜单屏幕(OSD图像),并且显示叠置后的菜单屏幕,并允许用户根据菜单屏幕来配置设备的设置,由此实现用户友好的设备设置。
发明内容
可能存在下述情况,其中作为二维图像的OSD图像被叠置在立体画面上的画面信息受到上述视差控制以便调整立体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不但预想要调整其立体效果的立体图像的区域而且作为二维图像的OSD图像的区域可能受到视差控制,这可能因此降低在连同立体画面一起观看OSD图像时OSD图像的可视性。特别地,当在执行视差控制中设置大的视差量时,可能将OSD图像看作是双重OSD图像。此外,在利用专用眼镜的立体显示设备中,即使当摘掉眼镜时,也可能把OSD图像看成双重的,这因而使得难于通过使用菜单屏幕来操作设备。例如,当在操作菜单屏幕时不允许进行视差控制时,菜单屏幕本身的操作是可能的,因为这使得菜单屏幕的区域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清晰可见。然而,这同样也使得不在立体画面的区域上执行视差控制。从而,例如,当用户希望在看到立体视图和菜单屏幕两者的同时操作菜单时,比如调整图像质量和切换输入时,用户可能感到不便利。
希望提供立体显示设备和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其能够即使在执行立体画面的视差控制的状态下也保持OSD图像的可视性降低最小。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包括:视差调整部分,对输入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每个执行视差调整;以及显示部分,显示作为所述视差调整部分的视差调整结果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所述视差调整部分仅在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每个中除了其中叠置了OSD图像的OSD图像区域外的区域上执行视差调整。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包括:对输入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每个执行视差调整,其中,仅在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每个中除了其中叠置了OSD图像的OSD图像区域外的区域上执行视差调整;以及显示作为视差调整的结果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
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和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中,在左眼图像上和在右眼图像上执行视差调整。当在左眼图像上和在右眼图像上叠置了OSD图像时,仅在除了其中叠置了OSD图像的OSD图像区域外的区域上执行视差调整。
有利地,立体显示设备还包括叠置部分,将所述OSD图像叠置在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每个上,并且生成指示该OSD图像区域的OSD区域信息,然后为所述视差调整部分提供该OSD区域信息以及每个包括叠置的OSD图像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所述视差调整部分基于OSD区域信息确定除了所述OSD图像区域外的区域。
有利地,立体显示设备还包括输入部分,接收具有在其中叠置的OSD图像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两者以及OSD区域信息,其中该OSD区域信息指示OSD图像区域。视差调整部分基于OSD区域信息确定除了OSD图像区域外的区域。
有利地,视差调整部分中的视差调整包括在输入的左眼图像和输入的右眼图像的每个上执行的图像移动处理。
有利地,当由于图像移动处理处于与所述OSD图像区域邻接的相邻区域中的左眼图像或右眼图像中的部分丢失时,所述视差调整部分将在邻接该相邻区域的区域中的OSD图像的部分插入到该相邻区域中。
有利地,当由于图像移动处理处于与所述OSD图像区域邻接的相邻区域中的左眼图像或右眼图像的部分丢失时,所述视差调整部分对所述OSD图像区域和除了所述OSD图像区域外的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的图像执行图像移动处理,使得在该边界区域的图像中的移动量依赖于图像移动处理的移动方向上的位置坐标而逐渐改变。如这里所使用的,措辞“逐渐改变”指的是例如但不限于移动量平滑改变的状态,或移动量按阶梯形式改变的状态。
有利地,基于移动量和图像移动处理函数的乘积执行图像移动处理,移动量被预定为具有固定值,图像移动处理函数在图像移动处理的移动方向上的位置坐标范围中仅仅在对应于该边界区域的范围内在其函数值上显示出改变。
有利地,图像移动处理函数在OSD图像区域内的除了该边界区域外的区域中指示值“0”,以及在除了OSD图像区域外的区域内的、除了该边界区域外的区域中指示值“1”。
有利地,OSD图像是透明的,以及每个在与OSD图像叠置之前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透明地显示在OSD图像区域中。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和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仅在除了其中叠置了OSD图像的OSD图像区域外的区域上执行视差调整。因而,能够即使在执行对于立体画面的视差控制的状态下也保持OSD图像的可视性的降低最小。
应该理解,前述一般性描述和接下来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将附图并入并组成此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技术的原理。
图1是图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显示系统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2A和2B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OSD遮蔽(mask)信号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视差调整部分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4A和4B示意地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系统的示例性操作。
图5A和5B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视差调整部分的示例性操作的说明图。
图6A到6C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视差调整部分的示例性操作的说明图。
图7A到7D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视差调整部分的另一示例性操作的说明图。
图8是图示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视差调整部分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9(A)-(C)是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乘法器的示例性操作的波形图。
图10(A)-(C)是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视差调整部分的示例性操作的说明图。
图11是图示根据修改的立体显示系统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将以下列顺序加以描述。
1.第一实施例
2.第二实施例
(1.第一实施例)
(配置示例)
(示例性总体配置)
图1图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的示例性配置。应当注意,该实施例可适用于并且体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因而,将结合此实施例一起给出关于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的描述。立体显示系统1是由其通过使用快门眼镜执行立体视觉显示的显示系统。立体显示系统1配备有立体显示设备10和快门眼镜60。
立体显示设备10包括调谐器11、OSD生成部分35、画面信号处理部分36、视差调整部分40、显示部分39和快门控制部分61。
调谐器11从广播波中选择期望的信号(流)。可以在天线19处接收广播波,并且通过天线端子TA将其提供给调谐器11。将在调谐器11中选择的流提供给去复用器12。去复用器12具有从该流中提取画面信号S1和声音信号S2的功能。去复用器12还具有将画面信号S1提供给画面解码器31,以及将声音信号S2提供给声音解码器21的功能。画面信号S1可以是其中彼此具有视差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被交替布置的信号。
在声音解码器21中解码的声音信号被提供给选择器22,通过该选择器22选择要作为音频输出而被输出的声音信号。在此实施例中,选择器22可以选择从声音解码器21提供的声音信号和通过HDMI(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接收器13从未示出的外部设备提供的声音信号之一。在选择器22中选择的声音信号在声音信号处理部分23中经受诸如环绕处理的声音信号处理,其后处理后的声音信号在声音放大部分24中被放大,之后从扬声器25输出结果作为声音。
在画面解码器31中解码的画面信号被提供给选择器34,通过该选择器34选择要显示的画面信号。在此实施例中,选择器34可以选择从画面解码器31提供的画面信号和通过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接收器13从未示出的外部设备提供的画面信号之一。
OSD生成部分35生成被用来执行立体显示设备10的设置的OSD图像Ro。OSD生成部分35还具有生成OSD遮蔽(mask)信号Sm的功能。OSD遮蔽信号Sm表示在显示屏幕中显示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
画面信号处理部分36对在选择器34中选择的画面信号应用画面信号处理,比如对比度增强、边缘增强、隔行-逐行转换。画面信号处理部分36还具有将从OSD生成部分35提供的OSD图像Ro叠置到应用了画面信号处理的画面上、并且将结果作为画面信号Sdisp输出的功能。画面信号处理部分36还具有生成如下信号并且输出所生成的信号的功能,通过该信号控制快门控制部分61。
图2A和2B图示OSD图像Ro的显示区域和OSD遮蔽信号Sm之间在显示屏幕中的关系,其中图2A图示每个均叠置了OSD图像Ro的左眼图像PL和右眼图像PR,图2B图示显示屏幕上的OSD遮蔽信号Sm。在此实施例中,OSD图像Ro可以被布置在彼此具有视差的左眼图像PL和右眼图像PR的每个的上部,如图2A所示。在这种情况下,OSD遮蔽信号Sm在其中布置了OSD图像Ro的区域中具有值“1”,而在除了布置OSD图像Ro的区域外的区域中具有值“0”,如图2B所示。
视差调整部分40调整从画面信号处理部分36提供的画面信号Sdisp中包括的左眼图像PL和右眼图像PR之间的视差,并且将结果作为画面信号Sout输出。如后面将描述的,视差调整部分40基于OSD遮蔽信号Sm仅关于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调整视差。
图3图示视差调整部分40的示例性配置。视差调整部分40包括去复用器(表示为DEMUX)41、视差控制处理部分42L和42R、扩展区域处理部分43L和43R、和复用器(表示作为MUX)44L、44R和45。
去复用器41将提供的画面信号Sdisp分离成包括左眼图像PL的画面信号和包括右眼图像PR的画面信号。
视差控制处理部分42L基于通过稍后描述的内部总线14从稍后描述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17提供的视差控制信号Sa执行左眼图像PL在水平方向上的图像移动,而视差控制处理部分42R基于视差控制信号Sa执行右眼图像PR在水平方向上的图像移动。视差控制信号Sa包括指示图像移动量的视差量A。视差控制处理部分42L和42R对于分别提供给它们的图像分别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执行图像移动,由此调整视差。
如稍后将描述的,扩展区域处理部分43L和43R每个在通过在视差控制处理部分42L和42R中执行图像移动而失去了与OSD图像Ro相邻的区域的图像时,在该区域上执行图像处理(扩展区域处理)。
复用器44L基于OSD遮蔽信号Sm复用从扩展区域处理部分43L提供的左眼图像和从去复用器41提供的左眼图像PL。更具体地,复用器44L对于其中OSD遮蔽信号的值指示“1”的图像区域,将从去复用器41提供的左眼图像PL操纵为其输入,并对于其中OSD遮蔽信号的值指示“0”的图像区域,将从扩展区域处理部分43L提供的左眼图像操纵为其输入,由此生成左眼图像PL2。如同复用器44L,复用器44R基于OSD遮蔽信号Sm复用从扩展区域处理部分43R提供的右眼图像和从去复用器41提供的右眼图像PR。更具体地,复用器44R对于其中OSD遮蔽信号的值指示“1”的图像区域,将从去复用器41提供的右眼图像PR操纵为其输入,以及对于其中OSD遮蔽信号的值指示“0”的图像区域,将从扩展区域处理部分43R提供的右眼图像功率操纵为其输入,由此生成右眼图像PR2。利用此配置,复用器44L和44R每个被提供有来自去复用器41的OSD图像Ro,以及被提供有分别来自扩展区域处理部分43L和43R的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换句话说,在视差调整部分40中,仅关于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执行图像移动,而对于包括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不执行图像移动。
复用器45这样复用包括从复用器44L提供的左眼图像PL2的画面信号和包括从复用器44R提供的右眼图像PR2的画面信号,使得左眼图像PL2和右眼图像PR2交替布置,并输出结果作为画面信号Sout。
在画面处理部分37中对在复用器45中复用的画面信号应用预定的画面处理,比如伽玛处理和过驱动(overdrive)处理,其后将结果提供给显示驱动部分38。显示驱动部分38基于从画面处理部分37提供的画面信号驱动显示部分39。显示部分39基于从显示驱动部分38提供的信号以时分方式交替显示左眼图像PL2和右眼图像PR2。
快门控制部分61基于从画面信号处理部分36提供的信号控制快门眼镜60。更具体地,快门控制部分61向快门眼镜60发送快门控制信号CTL,通过该快门控制信号CTL控制快门眼镜60。例如,可以通过利用诸如红外和无线电波的无线通信把快门控制信号CTL传输到快门眼镜60。
立体显示设备10包括通过内部总线14互相连接的存储器15、快闪ROM16、和CPU17。内部总线14可以连接所有上述电路块,从而这些块能够通过内部总线14交换信息。立体显示设备10还包括遥控接收部分18。遥控接收部分18从为未出的遥控器接收指令,并且将其信号提供给CPU17。
立体显示设备10的观察者(未图示)使用快门眼镜60以由此使能立体视觉。快门眼镜60具有左眼快门6L和右眼快门6R。例如,左眼快门6L和右眼快门6R每个通过诸如液晶快门的光遮挡快门而配置。通过从快门控制部分61提供的快门控制信号CTL控制左眼快门6L和右眼快门6R的遮光状态(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更具体地,在与以时分方式交替显示在显示部分39上的左眼图像PL2和右眼图像PR2的交替显示同步的时刻分别控制左眼快门6L和右眼快门6R开启和关闭。
这里,OSD生成部分35和画面信号处理部分36相应于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叠置部分”的说明性示例。OSD遮蔽信号Sm相应于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OSD区域信息”的说明性示例。视差量A相应于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量”的说明性示例。
(操作和动作)
现在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系统1的操作和动作。
(整体操作概述)
调谐器11从在天线19处接收的广播波中选择期望信号(流)。去复用器12从选择的流提取画面信号S1和声音信号S2。
声音解码器21解码声音信号S2。选择器22可以选择从声音解码器21提供的声音信号和通过HDMI接收器13从未示出的外部设备提供的声音信号之一。声音信号处理部分23对在选择器22中选择的声音信号执行预定声音信号处理。声音放大部分24放大从声音信号处理部分23提供的声音信号以驱动扬声器25。扬声器25将该声音信号作为声音输出。
画面解码器31解码画面信号S1。选择器34可以在从画面解码器31提供的画面信号和通过HDMI接收器13从未示出的外部设备提供的画面信号之间进行选择。OSD生成部分35生成OSD图像Ro,以及还生成OSD遮蔽信号Sm。画面信号处理部分36对在选择器34中选择的画面信号应用预定画面信号处理,并且于其上叠置从OSD生成部分35提供的OSD图像Ro。画面信号处理部分36还输出结果作为画面信号Sdisp,以及生成通过其控制快门控制部分61的信号。视差调整部分40基于OSD遮蔽信号Sm,对于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使在从画面信号处理部分36提供的画面信号Sdisp中所包括的左眼图像PL和右眼图像PR经受视差调整,并且输出结果作为左眼图像PL2和右眼图像PR2。画面处理部分37对从视差调整部分40提供的信号执行预定画面处理。显示驱动部分38基于从画面处理部分37提供的信号驱动显示部分39。显示部分39基于从显示驱动部分38提供的信号以时分方式交替显示左眼图像PL2和右眼图像PR2。快门控制部分61基于从画面信号处理部分36提供的信号来控制快门眼镜60。在与显示在显示部分39上的左眼图像PL2和右眼图像PR2的交替显示同步的时刻分别控制快门眼镜60的左眼快门6L和右眼快门6R开启和关闭。
图4A和4B示意地图示立体显示系统1的整体操作,其中图4A图示当显示左眼图像PL2时的操作,而图4B图示当显示右眼图像PR2时的操作。当在立体显示设备10上显示左眼图像PL2时,快门眼镜60的左眼快门6L开启,而其右眼快门6R关闭,如图4A所示。这时,观察者9用他/她的左眼9L看到左眼图像PL2。另一方面,当在立体显示设备10上显示右眼图像PR2时,快门眼镜60的左眼快门6L关闭,而其右眼快门6R开启,如图4B所示。这时,观察者9用他/她的右眼9R看到右眼图像PR2。交替重复图4A和4B图示的操作使得观察者9能够将由一系列那样的图像配置的画面识别为具有深度的立体画面,这是因为在左眼图像PL2和右眼图像PR2之间存在视差。
(视差调整部分40的操作)
下面,将首先讨论基于图像移动的视差调整的例子作为视差调整部分40的基本操作。
图5A和5B图示视差调整部分40的操作,其中图5A图示当未执行视差调整时的左眼图像PL2和右眼图像PR2,而图5B图示当执行视差调整使得缩回(retract)屏幕时的左眼图像PL2和右眼图像PR2。应当注意,因为图5A中图示的左眼图像PL2和右眼图像PR2尚未经受视差调整部分40中的视差调整,所以图5A中图示的左眼图像PL2和右眼图像PR2分别与输入到视差调整部分40的左眼图像PL和右眼图像PR相同。
如图5B所示,当在视差控制处理部分42L和42R中执行视差调整以便将左眼图像PL向左方向移动(以便执行左眼图像PL的图像移动)视差量A,以及将右眼图像PR向右方向移动(以便执行右眼图像PR的图像移动)视差量A时,佩戴快门眼镜60并观察这些图像的观察者9体验到仿佛屏幕根据视差量A而缩回。另一方面,当在视差控制处理部分42L和42R中执行视差调整以便将左眼图像PL向右方向移动(以便执行左眼图像PL的图像移动)视差量A,以及将右眼图像PR向左方向移动(以便执行右眼图像PR的图像移动)视差量A时,观察者9体验到仿佛屏幕根据视差量A被投射或突出。
现在,将参考一些例子讨论当输入图像与OSD图像Ro叠置时的视差调整的操作。
首先,将关于其中将在水平方向上贯穿从屏幕一端到另一端的整个区域横向长的OSD图像Ro叠置在输入图像上的例子加以描述。
图6A到6C每个图示:当将横向长的OSD图像Ro叠置在输入图像上时的左眼图像PL2;当将横向长的OSD图像Ro叠置在输入图像上时的右眼图像PR2;以及当将那些左右眼图像PL2和PR2简单地彼此重叠以组合时的合成图像PB2。图6A图示未在视差调整部分40中执行视差调整的情况,图6B图示了仅对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执行视差调整的情况,以及图6C图示了在全部屏幕上执行视差调整的情况作为第一比较示例。应当注意,合成图像PB2是其中如上所述将左眼图像PL2和右眼图像PR2简单地重叠的图像,并且对应于当观察者9未佩戴快门眼镜60观看时所观察到的图像。
如图6B所示,视差调整部分40工作以仅对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执行图像移动,并工作以不对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执行图像移动。更具体地,参考图3,关于其中OSD遮蔽信号Sm指示“1”的图像区域(即OSD图像Ro的区域),从去复用器41分别为复用器44L和44R提供图像,每个图像是在执行视差调整前的图像,并且关于OSD遮蔽信号Sm指示“0”的图像区域(即,除了OSD图像Ro外的区域),从扩展区域处理部分43L和43R分别为复用器44L和44R提供图像,每个图像是已经应用了视差调整的图像。由此,对OSD图像Ro不执行视差调整,从而将不会以重影形式看到OSD图像Ro,如图6B中的合成图像PB2所示。这使得佩戴快门眼镜60的观察者9和未佩戴快门眼镜60的观察者9两者都能够清楚即不模糊地看到OSD图像Ro。即,立体显示系统1使得能够对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执行视差调整,同时实现对于OSD图像Ro的高可视性。
相对照,在根据第一比较示例的图6C所示的在整个屏幕上执行视差调整的情况下,不仅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而且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都经受涉及图像移动的视差调整。由此,对于未佩戴快门眼镜60的观察者9,如图6C中的合成图像PB2所示,OSD图像Ro被看成重影,由此降低了OSD图像Ro的可视性。此外,即使对于佩戴快门眼镜60的观察者9,例如,当设置大的视差量A时OSD图像Ro也很可能被看成重影。
从而,立体显示系统1使用OSD遮蔽信号Sm来选择性地执行涉及图像移动的视差调整。这使得能够允许对于期望执行视差调整的图像区域执行视差调整,并允许对于不必执行视差调整的图像区域(即OSD图像Ro的区域)不执行视差调整。因而,能够调整视差而不降低OSD图像Ro的可视性。
接下来,将关于其中将在垂直方向上贯穿从屏幕一端到另一端的整个区域纵向长的OSD图像Ro叠置在输入图像上的例子加以描述。在此例子中,当执行图像移动时失去与OSD图像Ro相邻的区域的图像。从而,如下面所讨论的,期望在该区域上执行图像处理(扩展区域处理)。
图7A到7D每个图示:当将纵向长的OSD图像Ro叠置在输入图像上时的左眼图像PL2;当将纵向长的OSD图像Ro叠置在输入图像上时的右眼图像PR2;以及其合成图像PB2。图7A图示未在视差调整部分40中执行视差调整的情况,以及图7B图示在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执行视差调整和扩展区域处理的情况。图7C图示了其中在整个屏幕上执行仅视差调整的情况作为第二比较示例,以及图7D图示了在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执行仅视差调整的情况作为第三比较示例。
如图6B的情况中那样,视差调整部分40工作以仅对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执行图像移动,并且工作以不对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执行图像移动,如图7B所示。由此,在OSD图像Ro上未执行视差调整,从而将不会以重影形式看到OSD图像Ro,如图7B中的合成图像PB2所示。
此外,视差调整部分40执行扩大OSD图像Ro的处理(即,扩展区域B)。因为如下面参考第三比较示例讨论的当执行图像移动时邻近OSD图像Ro的区域的图像丢失,所以出于防止由于OSD图像Ro扩展到该区域而观察者观看时看到图像不自然的目的而执行此处理。
在根据第二比较示例的图7C所示的在整个屏幕上仅执行视差调整的情况下,不仅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而且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都经受涉及图像移动的视差调整,如图6C中所示的第一比较示例的情况那样。由此,对于未佩戴快门眼镜60的观察者9,如图7C中的合成图像PB2所示,OSD图像Ro被看成重影,由此降低了OSD图像Ro的可视性。此外,即使对于佩戴快门眼镜60的观察者9,例如,当设置大的视差量A时OSD图像Ro也很可能被看成重影。
此外,在根据第三比较示例的图7D所示的在除了OSD图像Ro外的区域上仅执行视差调整的情况下,由于不在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上执行视差调整,所以OSD图像Ro将不会被看成重影。但是,因为除了OSD图像R外的每个图像均经受视差量A的图像移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左眼图像PL2中邻近OSD图像Ro的区域的图像丢失。图像丢失的区域的宽度对应于作为图像移动量的视差量A。由此,很可能观察者9感觉所显示的图像不自然。例如,虽然在图7D中图示的右眼图像PR2中在邻近OSD图像Ro的区域中显示人,但是由于在左眼图像PL2中该图像的区域丢失,所以将不会在左眼图像PL2中显示在右眼图像PR2中显示的该人。在这种情况下,观察者因此仅他/她的右眼看到人,这可能使得观看者感到不自然。
相对照,立体显示系统1将OSD图像Ro扩展到其中图像丢失的区域。更具体地,视差调整部分40的扩展区域处理部分43L和43R每个基于视差控制信号Sa扩展邻近OSD图像Ro的与视差量A对应的宽度的区域(即,扩展区域B)的OSD图像Ro。在此实施例中,例如,扩展区域处理部分43L和43R每个工作以提取OSD图像Ro中的扩展区域B附近的像素的颜色,并将这些颜色应用(内插)到扩展区域B。从而,在左眼图像PL和右眼图像PR两者上执行扩展区域处理,由此使得观察者不太可能感觉到上述不自然。
(效果)
根据该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使用OSD遮蔽信号Sm来选择性地执行涉及图像移动的视差调整。因而,能够调整视差而不降低OSD图像Ro的可视性。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当通过图像移动而丢失邻近OSD图像Ro的区域的图像时,将OSD图像Ro扩展到该区域。所以,能够允许观察者不太可能感觉到不自然。
(2.第二实施例)
现在将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显示系统2。除了在扩展区域B上执行的处理的方法不同于第一实施例外,第二实施例具有类似于上面参考图1等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配置。更具体地,在第一实施例中,在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执行图像移动,并将OSD图像Ro的颜色应用于其中由此图像丢失的部分。在第二实施例中,在OSD图像Ro和OSD图像Ro的外侧之间的边界区域上执行图像移动,使得逐渐地改变视差量A。换句话说,立体显示系统2包括在扩展区域B上执行这样的处理的视差调整部分50。请注意,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系统1相同或等同的元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不对其详细描述。
图8图示视差调整部分50的示例性配置。视差调整部分50包括乘法器51L和51R。乘法器51L和51R每个获得视差控制信号Sa(视差量A)和图像移动处理函数Sc的乘积,并且每个将其结果作为视差控制信号S1提供给对应的视差控制处理部分42L或42R。如同视差控制信号Sa,从CPU17通过内部总线14提供图像移动处理函数Sc。相比于视差调整部分40,在视差调整部分50中去除了扩展区域处理部分43L和43R。
图9图示了乘法器51L和51R的输入输出信号的示例性波形,其中(A)图示了视差控制信号Sa的波形,(B)图示了图像移动处理函数Sc的波形,以及(C)图示了视差控制信号S1的波形。在图9中,横轴表示显示屏幕的水平位置。视差控制信号Sa具有与水平位置无关的固定视差量A,如图9的(A)中所示。图像移动处理函数Sc在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在本示例中在左侧)中指示“1”,在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在本示例中在右侧)中指示“0”,并且在扩展区域B中从“1”线性改变到“0”,如图9的(B)中所示。换句话说,图像移动处理函数Sc在OSD图像R0的区域内的除了边界区域B1外的区域101中指示值‘0’,并且在除了OSD图像R0的区域之外的区域PL2(PR2)内的除了边界区域B2外的区域102中指示值‘1’。乘法器51L和51R每个获得视差控制信号Sa(图9的(A))和图像移动处理函数Sc(图9的(B))的乘积,并且每个输出视差控制信号S1(图9的(C))。视差控制信号S1在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在本示例中在左侧)中指示“A”,在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在本示例中在右侧)指示“0”,以及在扩展区域B中从“A”线性改变到“0”,如图9的(C)中所示。应该注意,图像移动处理函数Sc和视差控制信号S1在扩展区域B中线性改变,不过图像移动处理函数Sc和视差控制信号S1的改变可以是可选的,只要该改变是渐进的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图像移动处理函数Sc和视差控制信号S1可以按阶梯式形式改变,或者可以按曲线形式改变。
现在,将参考其中将在垂直方向上贯穿从屏幕一端到另一端的整个区域纵向长的OSD图像Ro叠置在输入图像上的例子描述立体显示系统2的操作。在此例子中,OSD图像Ro经受阿尔法混合(alpha-bending)。即,叠置透明的OSD图像Ro,由此在该OSD图像Ro被叠置之前的图像透明地显示在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中。
图10图示了:当将纵向长的OSD图像Ro叠置在输入图像上时的左眼图像PL2;当将纵向长的OSD图像Ro叠置在输入图像上时的右眼图像PR2;以及其合成图像PB2,其中(A)图示了其中在视差调整部分50中未执行视差调整的情况,(B)图示了其中执行了视差调整的情况,以及(C)图示了当执行(B)的视差调整时使用的视差控制信号S1和S2。
如上述第一实施例中那样,视差调整部分50工作以仅对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执行图像移动,并且工作以不对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执行图像移动,如图10的(B)中所示。由此,在OSD图像Ro上未执行视差调整,从而将不会以重影形式看到OSD图像Ro,如图10的(B)中的合成图像PB2所示。
此外,视差调整部分50在OSD图像Ro的区域和除了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外的图像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执行图像移动,从而视差量A按线性形式改变。该操作通过图10的(C)中图示的视差控制信号S1和S12控制。更具体地,在左眼图像PL2中,视差控制信号S1在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中指示“A”,以及在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中指示“0”。这意味着视差调整部分50对于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在向左方向上执行视差量A的图像移动,但是对于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不执行图像移动。此外,视差控制信号S1在扩展区域B中从“A”线性改变到“0”,这意味着视差调整部分50执行图像移动从而在扩展区域B中视差量A线性改变。从而,扩展区域B的图像在水平方向上以扩大的形式显示。类似地,在右眼图像PR2中,视差控制信号S12在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中指示“-A”,以及在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中指示“0”。这意味着视差调整部分50对于除了OSD图像Ro外的图像区域在向右方向执行视差量A的图像移动,但是对于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不执行图像移动。此外,视差控制信号S12在扩展区域B中从“-A”线性改变到“0”,这意味着视差调整部分50执行图像移动从而在扩展区域B中视差量A线性改变。从而,扩展区域B的图像在水平方向上以缩小的形式显示。应当注意,视差控制信号S12是视差控制信号S1的反转,如图10的(C)中所示。即,视差控制处理部分42R基于提供的视差控制信号S1生成视差控制信号S12,并且使用生成的视差控制信号S12来执行上述图像移动。
如讨论的,立体显示系统2执行图像移动,使得在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和除了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之外的图像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中视差量A以线性方式改变。这在OSD图像Ro被阿尔法混合时特别有效。例如,在其中透过OSD图像Ro透明地显示背景图像的情况下,如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系统1中,当属于OSD图像Ro中的某一点的颜色被应用于扩展区域B时,很可能观察者9感觉所显示的图像不自然,这是因为以统一的(uniform)颜色生成扩展区域B并且没有透明地显示的图像。相对照,在立体显示系统2中,可以按阶梯式形式在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和除了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外的图像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上执行图像移动,以执行在扩展区域B上的处理。从而,透明显示的图像出现在扩展区域B中,使得观察者9不太可能感觉到不自然。
根据第二实施例,执行图像移动使得对于在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和除了OSD图像Ro的图像区域之外的图像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视差量A逐渐改变。因而,能够允许观察者即使在叠置透明OSD图像Ro时也不太可能感觉到不自然。第二实施例获得的其他效果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类似。
虽然在前文中参考实施例通过示例描述了本技术,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按各种方式进行变更。
例如,在上述每个实施例中,立体显示系统使用快门眼镜,不过其并不局限于此。在替代实施例中,立体显示系统可以使用偏振眼镜。
此外,在上述每个实施例中,立体显示系统使用专用眼镜,不过其并不局限于此。在替代性实施例中,立体显示系统可以使用其中不使用专用眼镜的机制,比如双凸透镜机制和视差屏障机制。
此外,在上述每个实施例中,OSD图像Ro在水平方向上或在垂直方向上贯穿从屏幕一端到另一端的整个区域横向长或者纵向长,不过其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替代实施例中,OSD图像可以位于显示屏幕的中心附近,而未抵达屏幕的任一端。
此外,在上述每个实施例中,OSD图像是四边形的,不过其并不局限于此。在替代性实施例中,OSD图像可以是诸如三角形和圆形的任何形状,或者可以仅包含文字。
此外,在上述每个实施例中,在立体显示设备中生成画面信号Sdisp和OSD遮蔽信号Sm,不过其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替代性实施例中,诸如蓝光盘(Blue-rayDisc,注册商标)的外部记录再现设备可以提供画面信号和OSD遮蔽信号。图11图示了一种修改,其中通过使用HDMI信号从外部设备与画面信号和声音信号一起提供OSD遮蔽信号。这里,HDMI接收器13B相应于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输入部分”的说明性例子。应当注意,可以与HDMI信号分开地从外部设备提供OSD遮蔽信号。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当在提供OSD遮蔽信号的同时接收诸如紧急地震警报的紧急广播作为广播波时,可以按照与上述每个实施例类似的方式对于紧急广播的显示部分不执行视差调整。
本公开包含于2010年6月24日提交于日本专利局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10-143334中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其全部的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尽管关于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不过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变,而不背离以下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技术范围。权利要求中的限定应该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做广义地解释,而不局限于本说明书中描述或本申请的诉讼期间的示例,并且这些例子应被视为非排他性的。例如,在本公开中,措辞“优选地”、“优选的”等等是非排他性的,并且意味着“优选”,但并不局限于此。措辞第一、第二等等的使用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或重要性,而是措辞第一、第二等等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此外,不管在以下权利要求中是否明确引用,无意将本公开中的任何元件或组件贡献给公众。

Claims (10)

1.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包括∶
视差调整部分,对输入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每个执行视差调整;以及
显示部分,显示作为所述视差调整部分的视差调整结果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
其中,所述视差调整部分仅在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每个中除了其中叠置了OSD图像的OSD图像区域外的区域上执行视差调整,
其中,当由于图像移动处理处于与所述OSD图像区域邻接的相邻区域中的左眼图像或右眼图像中的部分丢失时,所述视差调整部分将所述OSD图像扩展到所述相邻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立体显示设备,还包括叠置部分,将所述OSD图像叠置在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每个上,并且生成指示该OSD图像区域的OSD区域信息,然后为所述视差调整部分提供该OSD区域信息以及每个包括叠置的OSD图像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
其中所述视差调整部分基于OSD区域信息确定除了所述OSD图像区域外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立体显示设备,还包括输入部分,接收具有在其中叠置的OSD图像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两者以及OSD区域信息,该OSD区域信息指示所述OSD图像区域,
其中所述视差调整部分基于所述OSD区域信息确定除了所述OSD图像区域外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视差调整部分中的视差调整包括在输入的左眼图像和输入的右眼图像的每个上执行的图像移动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立体显示设备,其中当由于图像移动处理处于与所述OSD图像区域邻接的相邻区域中的左眼图像或右眼图像中的部分丢失时,所述视差调整部分将在邻接该相邻区域的区域中的OSD图像的部分插入到该相邻区域中。
6.根据权利要求4的立体显示设备,其中当由于图像移动处理处于与所述OSD图像区域邻接的相邻区域中的左眼图像或右眼图像的部分丢失时,所述视差调整部分对所述OSD图像区域和除了所述OSD图像区域外的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的图像执行图像移动处理,使得在该边界区域的图像中的移动量依赖于图像移动处理的移动方向上的位置坐标而逐渐改变。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立体显示设备,其中基于所述移动量和图像移动处理函数的乘积执行所述图像移动处理,所述移动量被预定为具有固定值,所述图像移动处理函数在所述图像移动处理的移动方向上的位置坐标范围中仅仅在对应于该边界区域的范围内在其函数值上显示出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图像移动处理函数在所述OSD图像区域内的除了该边界区域外的区域中指示值“0”,以及在除了上所述OSD图像区域外的区域内的、除了该边界区域外的区域中指示值“1”。
9.根据权利要求6的立体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OSD图像是透明的,以及
每个在与OSD图像叠置之前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透明地显示在OSD图像区域中。
10.一种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该显示方法包括:
对输入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每个执行视差调整,其中,仅在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每个中除了其中叠置了OSD图像的OSD图像区域外的区域上执行视差调整,并且当由于图像移动处理处于与所述OSD图像区域邻接的相邻区域中的左眼图像或右眼图像中的部分丢失时,所述视差调整部分将所述OSD图像扩展到所述相邻区域;以及
显示作为视差调整的结果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
CN201110162091.5A 2010-06-24 2011-06-16 立体显示设备和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 Active CN1023001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3334A JP5505637B2 (ja) 2010-06-24 2010-06-24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表示装置の表示方法
JP2010-143334 2010-06-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0114A CN102300114A (zh) 2011-12-28
CN102300114B true CN102300114B (zh) 2016-01-20

Family

ID=45352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2091.5A Active CN102300114B (zh) 2010-06-24 2011-06-16 立体显示设备和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97873B2 (zh)
JP (1) JP5505637B2 (zh)
KR (1) KR20110140087A (zh)
CN (1) CN102300114B (zh)
BR (1) BRPI1102657A2 (zh)
TW (1) TW20120615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44218A (ja) * 2010-05-18 2011-12-01 Sony Corp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JP5862112B2 (ja) * 2011-08-24 2016-0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NL2009616C2 (en) * 2012-10-11 2014-04-14 Ultra D Co Peratief U A Adjusting depth in a three-dimensional image signal.
KR102143472B1 (ko) * 2013-07-26 2020-08-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시점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그 영상 처리 방법
US10445867B2 (en) * 2016-07-13 2019-10-15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enhanced stereographic videos of aircraft build processes
CN113155417B (zh) * 2021-04-25 2022-10-1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偏移状态测试方法、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3277A (en) * 1996-07-03 2000-0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952883A (zh) * 2005-10-21 2007-04-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三维图形用户界面及提供该界面的设备和方法
WO2010010709A1 (ja) * 2008-07-24 2010-01-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立体視再生が可能な再生装置、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
WO2010010499A1 (en) * 2008-07-25 2010-01-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3d display handling of subtitles
US7679641B2 (en) * 2006-04-07 2010-03-16 Real D Vertical surround parallax corr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5491A (ja) 1990-05-30 1992-02-06 Nippon Hoso Kyokai <Nhk> 立体映像の画質制御回路
JP3653790B2 (ja) 1995-05-23 2005-06-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立体電子ズーム装置及び立体画質制御装置
US6549650B1 (en) * 1996-09-11 2003-04-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ing of image obtained by multi-eye camera
JP2003302962A (ja) * 2002-04-08 2003-10-24 Sharp Corp 表示装置、文字・図形表示方法、文字・図形表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可読記録媒体
JP2007228167A (ja) * 2006-02-22 2007-09-06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パネル型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テレビジョン
KR101842622B1 (ko) * 2007-03-16 2018-03-27 톰슨 라이센싱 3차원 콘텐츠와 텍스트를 조합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4689639B2 (ja) * 2007-04-25 2011-05-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5561781B2 (ja) * 2008-01-29 2014-07-30 トムソ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2d画像データを立体画像データに変換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5368463B2 (ja) * 2008-09-18 2013-12-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立体視映像再生装置、及び立体視映像表示装置
JP4637942B2 (ja) * 2008-09-30 2011-02-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3次元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567578B2 (ja) * 2008-10-21 2014-08-06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 入力された三次元ビデオ信号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10052857A1 (ja) * 2008-11-06 2010-05-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再生方法、再生プログラム、及び集積回路
EP2348746B1 (en) * 2008-11-18 2015-03-11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production device,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program for stereoscopic reproduction
US8335425B2 (en) * 2008-11-18 2012-12-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Playback apparatus, playback method, and program for performing stereoscopic playback
EP2356820B1 (en) * 2008-12-02 2017-07-19 LG Electronics Inc. 3d caption display method and 3d display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EP2401870A4 (en) * 2009-02-27 2012-12-26 Deluxe Lab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BTITLEING STEREOSCOPIC CONTENT
US8290338B2 (en) * 2009-05-27 2012-10-16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playback device, encoding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playback output device
US20110013888A1 (en) * 2009-06-18 2011-01-20 Taiji Sasaki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playback device for playing back 3d images
MX2011002003A (es) * 2009-07-10 2011-03-29 Panasonic Corp Medio de grabacion, dispositivo de reproduccion y circuito integrado.
KR20110018261A (ko) * 2009-08-17 2011-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텍스트 서브타이틀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재생 장치
JP2011055148A (ja) * 2009-08-31 2011-03-17 Toshiba Corp 映像合成装置、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合成方法
AU2010299386B2 (en) * 2009-09-25 2014-10-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20110149020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Ilya Klebanov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deo post-processing based on 3d data
WO2011123178A1 (en) * 2010-04-01 2011-10-06 Thomson Licensing Subtitles in three-dimensional (3d) presentation
JP2011228950A (ja) * 2010-04-20 2011-11-10 Sony Corp データ構造、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918854B (zh) * 2010-05-30 2015-09-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和接收用于3维字幕的数字广播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3277A (en) * 1996-07-03 2000-0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952883A (zh) * 2005-10-21 2007-04-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三维图形用户界面及提供该界面的设备和方法
US7679641B2 (en) * 2006-04-07 2010-03-16 Real D Vertical surround parallax correction
WO2010010709A1 (ja) * 2008-07-24 2010-01-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立体視再生が可能な再生装置、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
WO2010010499A1 (en) * 2008-07-25 2010-01-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3d display handling of subtit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05637B2 (ja) 2014-05-28
US9197873B2 (en) 2015-11-24
TW201206157A (en) 2012-02-01
CN102300114A (zh) 2011-12-28
JP2012010047A (ja) 2012-01-12
KR20110140087A (ko) 2011-12-30
BRPI1102657A2 (pt) 2012-12-25
US20110316991A1 (en) 2011-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69150B1 (ko) 3차원 영상기기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osd 제공방법
US9021399B2 (en) Stereoscopic 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3D user interface
CN102300114B (zh) 立体显示设备和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
US8665321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WO2011135857A1 (ja) 画像変換装置
WO2010092823A1 (ja) 表示制御装置
KR20140010171A (ko) 3차원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출력 방법
JP2011216937A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4806082B2 (ja) 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出力方法
EP2290994A1 (en) 3-dimensional image provid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es, 3-dimensional image provi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using the same, and 3-dimensional image system
JP2011229134A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立体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KR10181684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osd 제공방법
WO2011145503A1 (ja)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KR101728724B1 (ko) 영상 표시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영상 표시 장치
KR10171378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gui 제공 방법
KR101620969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3d 영상 미리보기 제공 방법, 그리고 3d 영상 제공 시스템
KR20110062983A (ko) 3d 영상의 입체감 조절 요소를 설정하는 gui를 표시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gui 제공 방법
CN102710947A (zh) 视频信号处理装置和视频信号处理方法
JP2011035858A (ja) 映像処理装置
JP2014225736A (ja) 画像処理装置
WO2011155226A1 (ja) 再生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増幅装置、ならびに、映像システム
JP2006128842A (ja) 立体映像信号生成装置
KR101804912B1 (ko) 입체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입체영상 자막 디스플레이 방법
JP2011061360A (ja)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映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1223640A (ja) 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出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