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9811A - 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9811A
CN102299811A CN2010102086066A CN201010208606A CN102299811A CN 102299811 A CN102299811 A CN 102299811A CN 2010102086066 A CN2010102086066 A CN 2010102086066A CN 201010208606 A CN201010208606 A CN 201010208606A CN 102299811 A CN102299811 A CN 102299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equipment
ustomer premises
premises access
interface processing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86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珂
杜兴东
高庆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eativ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eativ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eativ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eativ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086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98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9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98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管理中心向用户端设备发送管理报文,要求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某个芯片;第2步,用户端设备报文解析模块接收所述管理报文,并将该管理报文发送给用户端设备的接口处理模块;第3步,用户端设备的接口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管理报文的内容访问目标芯片和/或目标寄存器,并返回操作结果;第4步,用户端设备的接口处理模块将所述操作结果发送给报文封装模块;第5步,用户端设备的报文封装模块将所述操作结果封装为响应报文,并将所述响应报文发送给管理中心。本发明所述方法实现简单,无需用户端设备的CPU介入,因而降低了对系统资源的占用。

Description

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对多点网络中局端设备对用户端设备的芯片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点对多点网络通常采用树型结构,由一个局端设备连接多个用户端设备,如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网络、EOC(Ethernet Over Coax,以太网基于同轴电缆传输)网络等。
点对多点的网络构要求系统实现远程管理,管理中心(位于局端设备或更高层设备)要对整个网络,包括用户端设备进行管理。管理中心不但管理用户端设备的包处理芯片,还要管理用户端设备的其它重要芯片。
请参阅图1,现有的点对多点网络中,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为:
第1步,管理中心下发管理报文,要求管理用户端设备上的某个芯片;
第2步,用户端设备的包处理芯片接收所述管理报文,并将该管理报文发送给用户端设备的CPU;
第3步,用户端设备的CPU根据所述管理报文的内容,访问用户端设备上的该芯片并生成反馈信息;
第4步,用户端设备的CPU将所述反馈信息封装为响应报文,并将该响应报文发给用户端设备的包处理芯片,由包处理芯片发回管理中心。
图1中用户端设备的CPU表示为包处理芯片之外,这称之为外挂CPU。一种可替换的形式为内嵌CPU,即CPU模块是包处理芯片的一部分。
上述方法需要用户端设备的CPU介入,对用户端设备的系统资料占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点对多点网络中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实现简单并且占用用户端设备的系统资源较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用户端设备包括报文解析模块、报文封装模块和接口处理模块:
第1步,管理中心向用户端设备发送管理报文,要求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某个芯片;
所述管理报文包括:用户端设备上的总线模式、目标芯片的地址、目标芯片的寄存器的地址、操作类型为读和/或写、和/或写入内容;
第2步,用户端设备报文解析模块接收所述管理报文,并将该管理报文发送给用户端设备的接口处理模块;
第3步,用户端设备的接口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管理报文的内容,在规定的总线模式下按照规定的操作类型访问目标芯片和/或目标寄存器,并返回操作结果;
所述操作结果包括操作是否成功、读和/或写的值;
第4步,用户端设备的接口处理模块将所述操作结果发送给报文封装模块;
第5步,用户端设备的报文封装模块将所述操作结果封装为响应报文,并将所述响应报文发送给管理中心。
本发明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实现简单,无需用户端设备的CPU介入,因而降低了对用户端设备系统资源的占用,并且降低了实现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网络环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本发明所述的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所述用户端设备包括报文解析模块、报文封装模块和接口处理模块;
第1步,管理中心向用户端设备发送管理报文,要求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某个芯片。所述管理报文包括:用户端设备上的总线模式、目标芯片的地址、目标芯片的寄存器的地址、操作类型为读和/或写、和/或写入内容。通常,用户端设备上的总线模式包括MDIO总线和I2C总线。
第2步,用户端设备的报文解析模块接收所述管理报文,并将该管理报文发送给用户端设备的接口处理模块。当用户端设备上的总线模式为MDIO总线时,所述接口处理模块为MDIO接口处理模块,实现MDIO Master功能。当用户端设备上的总线模式为I2C总线时,所述接口处理模块为I2C接口处理模块,实现I2C Master功能。当用户端设备上既有MDIO总线,又有I2C总线,则所述接口处理模块为MDIO和I2C接口处理模块,同时实现MDIO Master功能和I2C Master功能。
第3步,用户端设备的接口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管理报文的内容,在规定的总线模式(例如MDIO、I2C)下按照规定的操作类型(例如读、写)访问目标芯片和/或目标寄存器,并返回操作结果。所述操作结果包括操作是否成功、读和/或写的值。
第4步,用户端设备的接口处理模块将所述操作结果发送给用户端设备的报文封装模块。
第5步,用户端设备的报文封装模块将所述操作结果封装为响应报文,并将所述响应报文发送给管理中心。
所述用户端设备上的报文解析模块、报文封装模块、接口处理模块可以实现在用户端设备的同一个芯片中,也可以实现在用户端设备的不同芯片中。例如,上述三个模块均可实现在用户端设备的包处理芯片中。
下面仅举2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这是在EOC网络中,局端设备实现管理中心的功能,用户端设备包含EOC物理层芯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EOC MAC芯片(即包处理芯片)和Flash芯片。假设EOC MAC芯片中包括报文解析模块、报文封装模块、接口处理模块,Flash芯片通过I2C总线和EOC MAC芯片相连,EOC物理层芯片和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都通过MDIO总线与EOC MAC芯片相连。预先设置EOC物理层芯片的PHY地址(用于MDIO总线)为0x00,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PHY地址为0x01,Flash芯片的I2C地址(用于I2C总线)为0x10。
实施例1,管理中心要远程将EOC物理层芯片的0x02寄存器设置为0x00。远程管理方法为:
第1步,局端设备向用户端设备发送管理报文,所述管理报文中包括:总线模式为MDIO模式、操作类型为写入、写入内容为0x00、目标芯片的PHY地址为0x00、目标芯片的PHY寄存器地址为0x02;
第2步,用户端设备的EOC MAC芯片接收所述管理报文,并通过MDIO总线访问EOC物理层芯片,设置其0x02寄存器的值为0x00,并获得MDIO操作是否成功的标志;
第3步,用户端设备的EOC MAC芯片将操作结果封装为响应报文,所述操作结果包括MDIO操作标志(成功与否)和设置的值(写入值),并将所述响应报文发送给局端设备。
实施例2:管理中心要远程读取Flash芯片的0x06寄存器的值。远程管理方法为:
第1步,局端设备向用户端设备发送管理报文,所述管理报文中包括:总线模式为I2C模式、操作类型为读取、目标芯片的I2C地址为0x10、目标芯片的I2C寄存器地址为0x06;
第2步,用户端设备的EOC MAC芯片接收所述管理报文,并通过I2C总线访问Flash芯片,读取其0x06寄存器的值,并获得I2C操作是否成功的标志;
第3步,用户端设备的EOC MAC芯片将操作结果封装为响应报文,所述操作结果包括I2C操作标志(成功与否)和设置的值(读取值),并将所述响应报文发送给局端设备。
点对多点网络的用户端设备中,MDIO总线和I2C总线的应用非常广泛,接口简单,硬件逻辑既成熟又简单。如果远程管理的用户端设备的目标芯片都通过I2C和/或MDIO总线与用户端设备的包处理芯片相连,那么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即可在无需用户端设备的CPU介入的情况下,实现对用户端设备的远程管理,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技术实现方案。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实现方式灵活,管理报文中包含总线模式、操作类型、MDIO/I2C芯片地址和MDIO/I2C寄存器地址、和/或写入内容。

Claims (8)

1.一种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用户端设备包括报文解析模块、报文封装模块和接口处理模块,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管理中心向用户端设备发送管理报文,要求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某个芯片;
所述管理报文包括:用户端设备上的总线模式、目标芯片的地址、目标芯片的寄存器的地址、操作类型为读和/或写、和/或写入内容;
第2步,用户端设备报文解析模块接收所述管理报文,并将该管理报文发送给用户端设备的接口处理模块;
第3步,用户端设备的接口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管理报文的内容,在规定的总线模式下按照规定的操作类型访问目标芯片和/或目标寄存器,并返回操作结果;
所述操作结果包括操作是否成功、读和/或写的值;
第4步,用户端设备的接口处理模块将所述操作结果发送给报文封装模块;
第5步,用户端设备的报文封装模块将所述操作结果封装为响应报文,并将所述响应报文发送给管理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端设备远程原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其特征是,用户端设备上的总线模式包括MDIO总线和I2C总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局端设备远程原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其特征是,用户端设备上的总线模式为MDIO总线,所述接口处理模块为MDIO接口处理模块,该MDIO接口处理模块实现MDIO Master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局端设备远程原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其特征是,用户端设备上的总线模式为I2C总线,所述接口处理模块为I2C接口处理模块,该I2C接口处理模块实现I2C Master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局端设备远程原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其特征是,用户端设备上既有MDIO总线,又有I2C总线,所述接口处理模块为MDIO和I2C接口处理模块,该MDIO和I2C接口处理模块同时实现MDIO Master和I2C Master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端设备远程原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用户端设备上的报文解析模块、报文封装模块、接口处理模块在用户端设备的同一个芯片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端设备远程原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用户端设备上的报文解析模块、报文封装模块、接口处理模块在用户端设备的不同芯片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局端设备远程原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用户端设备上的报文解析模块、报文封装模块、接口处理模块均在用户端设备的包处理芯片中。
CN2010102086066A 2010-06-24 2010-06-24 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 Pending CN1022998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86066A CN102299811A (zh) 2010-06-24 2010-06-24 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86066A CN102299811A (zh) 2010-06-24 2010-06-24 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9811A true CN102299811A (zh) 2011-12-28

Family

ID=45359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86066A Pending CN102299811A (zh) 2010-06-24 2010-06-24 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98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2538A (zh) * 2020-03-26 202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设备、执行设备、设备管理方法和设备管理系统
CN114500165A (zh) * 2020-11-12 2022-05-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局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0047A (zh) * 2003-11-18 2005-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统一平台系统
CN101094101A (zh) * 2007-07-13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dsl终端设备的远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1436901A (zh) * 2008-12-05 2009-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以太网管理epon的olt芯片的装置及方法
CN201332397Y (zh) * 2008-12-19 2009-10-21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管光纤收发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0047A (zh) * 2003-11-18 2005-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统一平台系统
CN101094101A (zh) * 2007-07-13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dsl终端设备的远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1436901A (zh) * 2008-12-05 2009-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以太网管理epon的olt芯片的装置及方法
CN201332397Y (zh) * 2008-12-19 2009-10-21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管光纤收发器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2538A (zh) * 2020-03-26 202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设备、执行设备、设备管理方法和设备管理系统
US11604602B2 (en) 2020-03-26 2023-03-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 device, execution device and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CN114500165A (zh) * 2020-11-12 2022-05-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局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00165B (zh) * 2020-11-12 2023-05-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局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0517C (zh) 用于信息处理系统pci快速先进交换的系统和方法
TWI407313B (zh) 統一多重傳送媒體連接器架構
CN103888293B (zh) 多通道fc网络数据仿真系统的数据通道调度方法
CN106873541A (zh) 一种基于DSP的EtherCAT分布式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US9154449B2 (en) Inter-boar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 of inter-board communication
CN103634222B (zh) 报文处理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5515829A (zh) 智能布线系统
Huang et al. Design of gateway for monitoring system in IoT networks
CN102299811A (zh) 局端设备远程管理用户端设备的方法
CN104486188B (zh) 一种收发独立线程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6657377B (zh) 一种wia-pa/全互联制造网络信息服务适配器及实现方法
CN108011795B (zh) 一种实现通信设备中多板卡和多数据通道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16258B (zh) 高密度线卡、交换设备、集群系统及电信号类型配置方法
CN105577752A (zh) 一种用于融合架构服务器的管理系统
CN207801973U (zh) 一种网桥及物联网设备
CN102089750B (zh) 将串行scsi阵列控制器连接至存储区域网络的系统
CN209313939U (zh) 多远程通道的多计算机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7020292A1 (zh) 一种光接入设备及光接入系统
CN103686079B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02694717A (zh) 在pcie总线上传输报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2187698B (zh) 通信方法、业务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具有的主mcu
CN104683267B (zh)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及交换设备
CN102387425B (zh) 缓存装置及方法
US11956576B2 (en) Resource targeted scheduling for a PON network
CN208271170U (zh) 一种调试串口连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203 Zhangjiang Road, No. 9, building No. 4, 690 floor

Applicant after: Qualcomm Atheros, Inc.

Address before: 201203 Zhangjiang Road, No. 9, building No. 4, 690 floor

Applicant before: Creativ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ATHERO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TO: QUALCOMM ATHEROS ENTERPRISE MANAGEMENT (SHANGHAI)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