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2759B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数据生成方法、数据生成程序和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数据生成方法、数据生成程序和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2759B
CN102292759B CN200980155083.9A CN200980155083A CN102292759B CN 102292759 B CN102292759 B CN 102292759B CN 200980155083 A CN200980155083 A CN 200980155083A CN 102292759 B CN102292759 B CN 102292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mma correction
correction processing
light
brightness
wave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50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2759A (zh
Inventor
藤原晃史
村井贵行
市冈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92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2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7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13Details of control of colour illumination sour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2Compensation of deficiencies in the appearance of colou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1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46Modulation of illumination source brightness and image signal correlated to each oth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Abstract

在主微机(12)的管理下,LED控制器(13)沿由矩阵配置的LED(52)形成的面状光的面内的至少2个方向,对光源用色视频信号(RSd、GSd、BSd)进行调整该面状光的亮度分布的亮度校正处理,将其变为光源用色视频信号(RSd’、GSd’、BSd’)。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数据生成方法、数据生成程序和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背光源单元这种照明装置和搭载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等)。另外,本发明还涉及控制照明装置的光源的光量调整数据的数据生成方法和光量调整数据的数据生成程序以及存储该数据生成程序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铺设如图20所示的荧光管191,通过发出面状光的背光源单元169来改变荧光管的排列方向p的亮度分布比较容易。例如在并列的荧光管191中,两端附近的荧光管191的亮度被设定为比中心附近的荧光管191亮度低时,得到如图20所示的亮度分布图(由亮度等级L和p方向规定的亮度分布图)。
在这种亮度分布的情况下,面状光中,在观看者比较注目的中心附近的亮度较亮,其周围较暗。但是,对于这种周围暗的面状光,在人的视觉特性上,不会感觉到该面状光包含亮度不均。于是,因为这种背光源单元69使多个荧光管191中的一部分比其他的荧光管191的亮度低,因而抑制消耗电力。
但是,该背光源单元169在荧光管191的延伸方向q的亮度分布不改变,难以说是实现了足够的消耗电力的抑制。然而,最近有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呈矩阵状铺设的背光源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而且,在搭载这种背光源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根据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数据的解析结果,局部地控制面状光。
该技术也被称为局部调节(local dimming),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中仅与需要比较高亮度的部分对应的一部分的面状光为高亮度。因此,可以说是在抑制背光源单元乃至液晶显示装置的消耗电力的情况下的有效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342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通过局部调节,需要图像数据的细密解析,因此装置中内置的控制单元(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的单元)的控制负担大。从而,在采用局部调节的背光源单元(乃至液晶显示装置)中,可以说面状光的控制复杂。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而研发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抑制能够极力减轻控制单元的控制负担并抑制消耗电力的照明装置等。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照明装置包括:呈面状配置且通过根据光量调整数据发光而形成面状光的多个光源;和通过对基于图像数据的光源控制数据进行校正处理而生成光量调整数据的控制单元。而且,在该照明装置中,控制单元,沿面状光的面内的至少2个方向,对光源控制数据进行调整面状光的亮度分布的亮度校正处理,生成光量调整数据。
这样,控制单元以各方向为基准,改变光源的亮度,因此与例如根据与1个1个光源对应的图像数据的解析结果改变光源的亮度的情况相比,控制负担少。而且,由于沿面状光的面内的至少2个方向进行亮度校正处理,所以该面状光2维地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因此,面状光的亮度分布的形状与例如进行了1维的(仅沿1个方向的)亮度校正处理的面状光相比,变得多样化。
其结果,该照明装置能够生成具有与人的视觉特性相适应的亮度分布形状的面状光。即,该照明装置无需比较大的消耗电力就能够生成使人感觉不到亮度不足的面状光。
作为这样的一个例子,能够例举进行在各方向上使该方向的两端附近的亮度比中心附近的亮度低的亮度校正处理的照明装置。
若为这种照明装置,面状光的中心附近的亮度在亮度校正处理前后基本上不改变,但中心附近以外的面状光的周边的亮度在亮度校正处理后比亮度校正处理前下降。而且,人难以感觉到这种亮度分布的面状光比较亮度不足(难以感觉到包含亮度不均的面状光)。而且,与面状光的周边的亮度下降相应地抑制消耗电力。即,该照明装置能够提供高品质的面状光并抑制消耗电力。
而且,优选控制单元根据特定的参数使亮度校正处理变化。例如特定的参数可以是图像数据的显示模式。另外,特定的参数也可以是图像数据的亮度等级。另外,若照明装置包括测定光源的温度的温度测定部,则特定的参数可以是温度测定部的测定结果。
而且,在特定的参数是图像数据的亮度等级和温度测定部的测定结果的情况下,优选亮度校正处理的等级被分阶段地设定,控制单元按该阶段顺序进行亮度校正处理。
这样,即使例如在从等级差最大的某亮度校正处理向别的亮度校正处理切换的情况下,也在最高等级的亮度校正处理与最低等级的亮度校正处理之间存在中间等级的亮度校正处理。因此,因亮度校正处理的切换而引起的面状光的亮度变动变得不再醒目。
但是,在照明装置中,也可以为光源包括多色的发光芯片,通过光的混色生成白色光,控制单元根据颜色进行不同的亮度校正处理。另外,在照明装置中,也可以为光源是单色的光源,控制单元进行与单色相应的亮度校正处理。
而且,包括以上的照明装置和根据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也可以说是本发明。
另外,一种生成对照明装置中通过面状配置而形成面状光的多个光源进行发光控制的光量调整数据的数据生成方法,即以下方法也可以说是本发明。
即,在通过对基于图像数据的光源控制数据进行校正处理而生成光量调整数据的情况下,沿面状光的面内的至少2个方向,对光源控制数据进行调整面状光的亮度分布的亮度校正处理,生成光量调整数据的数据生成方法。
另外,一种以下照明装置中的光量调整数据的数据生成程序,即以下程序也可以说是本发明,其中,上述照明装置包括:呈面状配置且通过根据光量调整数据发光而形成面状光的多个光源;和对基于图像数据的光源控制数据进行校正处理而生成光量调整数据的控制单元。
即,使控制单元执行以下步骤的数据生成程序:沿面状光的面内的至少2个方向,对光源控制数据进行调整面状光的亮度分布的亮度校正处理,生成光量调整数据。
而且,一种记录以上的数据生成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可以说是本发明。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面状光的亮度分布通过沿该面状光的面内的至少2个方向的亮度校正处理而改变。因此,该亮度校正处理不会例如对生成面状光的1个1个光源的图像数据进行解析,所以控制单元的控制负担比较轻。
另一方面,面状光被赋予了在例如沿面状光的面内的1个方向进行的亮度校正处理中不可能实现的变化,所以成为比较多样化的亮度分布。因此,该照明装置能够生成具有适于抑制消耗电力的亮度分布的面状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所包含的各种部件的框图。
图2是在X方向上排列的12个、Y方向上排列的6个LED全部根据PWM值(例如4095)发光的情况下使该PWM值与各LED的照明区域对应的说明图。
图3是等高地表示照明区域和PWM值的等高线图。
图4是使PWM值(例如4095)与各LED的照明区域对应,并与照明区域对应地描绘出X方向和Y方向的滤波器(filter)FT1(X,Y)的滤波器(filter)值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以4095的PWM值发光的LED先由X方向的滤波器FT1(X)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再由Y方向的滤波器FT1(Y)进行亮度校正处理的过程的说明图。
图6是等高地表示在由滤波器FT1(X,Y)进行的与X方向和Y方向相应的亮度校正处理完成后的PWM值和照明区域的等高线图。
图7是使PWM值(例如4095)与各LED的照明区域对应,并与照明区域对应地描绘出X方向和Y方向的滤波器FT2(X,Y)的滤波器值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以4095的PWM值发光的LED先由X方向的滤波器FT2(X)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再由Y方向的滤波器FT2(Y)进行亮度校正处理的过程的说明图。
图9是等高地表示在由滤波器FT2(X,Y)进行的与X方向和Y方向相应的亮度校正处理完成后的PWM值和照明区域的等高线图。
图10是使PWM值(例如4095)与各LED的照明区域对应,并与照明区域对应地描绘出X方向和Y方向的滤波器FT3(X,Y)的滤波器值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以4095的PWM值发光的LED先由X方向的滤波器FT3(X)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再由Y方向的滤波器FT3(Y)进行亮度校正处理的过程的说明图。
图12是等高地表示在由滤波器FT3(X,Y)进行的与X方向和Y方向相应的亮度校正处理完成后的PWM值和照明区域的等高线图。
图13是使PWM值(例如4095)与各LED的照明区域对应,并与照明区域对应地描绘出X方向和Y方向的滤波器FT1(X,Y)~FT3(X,Y)的滤波器值的说明图。
图14是横轴使滤波器FT1(X,Y)~滤波器FT3(X,Y)和无亮度校正处理(FILTER OFF)与APL值对应,纵轴表示滤波器FT1(X,Y)~滤波器FT3(X,Y)的亮度校正处理的程度(LEVEL)的说明图。
图15是横轴使滤波器FT1(X,Y)~滤波器FT3(X,Y)与LED的温度对应,纵轴表示滤波器FT1(X,Y)~滤波器FT3(X,Y)的亮度校正处理的程度(LEVEL)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所包含的各种部件的框图。
图17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9A是表示搭载多个LED芯片的LED的正面图。
图19B是表示搭载单个LED芯片的LED的正面图。
图20是表示现有的背光源单元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基于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说明如下。其中,为了方便,也存在省略部件附图标记等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参照其他附图。另外,虽然不是截面图,但为了方便,也存在标注阴影线的情况。另外,所记载的数值实施例只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该数值。
图18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89的分解立体图。如该图18所示,液晶显示装置89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79;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69;和夹着它们的外壳HG(HG1·HG2)。
液晶显示面板79采用有源矩阵方式。因此,在该液晶显示面板79中,安装有未图示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等有源元件的有源矩阵基板71和与该有源矩阵基板71相对的对置基板72将液晶(未图示)夹入。即,有源矩阵基板71和对置基板72是用于夹着液晶的基板,由透明的玻璃等形成。
而且,在有源矩阵基板71与对置基板72的外缘安装有未图示的密封材料,该密封材料将液晶密封。另外,以夹着源矩阵基板71和对置基板72的方式,安装有偏光膜73、73。
该液晶显示面板79为非发光型的显示面板,所以是通过受光来自背光源单元69的光(背光源光)而发挥显示功能。因此,如果来自背光源单元69的光能够均匀地照射液晶显示面板79的整个面,则液晶显示面板79的显示品质提高。
这种背光源单元69包括:LED组件MJ、热敏电阻55(温度测定部)、光电传感器56、反射片61、扩散片62、棱镜片63、64。
LED组件MJ包括安装基板51和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52。安装基板51将未图示的电极呈面状(例如矩阵状)配置,并在这些电极上安装LED(光源、发光元件)52。而且,安装基板51将从未图示的电源流出的电流通过电极向LED52供给。
LED(发光元件)52是接受电流供给而发光的点状的光源,与安装基板51的安装面上的电极对应配置(其中,LED52的发光面的朝向与铺满电极的安装面的朝向为相同朝向)。其结果,LED52在安装基板51安装面上呈面状配置,生成面状光。而且,作为LED52的配置的一个例子,能够例举矩形状且矩阵状的面状配置,为了方便,将矩形的长边方向设为X方向、短手方向设为Y方向。
另外,LED52的种类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9A的LED52的正面图所示,能够例举使1个红色发光(R)的LED芯片53R、2个绿色发光(G)的LED芯片53G和1个蓝色发光(B)的LED芯片53B并列,通过混色而生成白色光的LED52。
再者,作为其他例子,能够例举如图19B的LED52的正面图所示,将蓝色发光的LED芯片53B和接受蓝色光而发出黄色光的荧光体54组合的LED52(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只要没有明确记载,即为使用通过混色而生成白色光的LED52)。
另外,这种LED组件MJ能够对每个LED52进行发光控制。因此,能够局部地照射液晶显示面板79的显示区域。因而,图18用虚线表示各LED52能够控制的照明区域SA。即,虚线区域的1个区划(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区划之一)成为能够由1个LED52控制的照明区域SA。
热敏电阻55是用于测定LED52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1个对4个LED52的比例,安装于安装基板51(详细而言,在安装基板51上,热敏电阻55安装在由4个LED52包围的区域的中心附近)。
光电传感器56是用于测定LED52的亮度的测光传感器,与热敏电阻55同样地以1个对4个LED52的比例,安装于安装基板51。
反射片61是避开LED52、热敏电阻55和光电传感器56而安装于安装基板51的安装面的反射部件,在与LED52的发光侧相同的一侧,具有反射面。由此,即使来自LED52的光的一部分向安装基板51的安装面行进,该光也会由反射片61的反射面反射。
扩散片62以覆盖呈矩阵状排列的LED52的方式设置,使由来自多个LED52的光形成的面状光扩散,使光遍及液晶显示面板79整个区域{另外,也将该扩散片62和棱镜片63、64统称为光学片组(62~64)}。
棱镜片63、64例如在片面内具有棱镜形状,是使光的放射特性偏向的光学片,位于覆盖扩散片62的位置。因此,该棱镜片63、64使从扩散片62行进来的光聚光,使亮度提高。而且,由棱镜片63和棱镜片64聚光的各光的发散方向处于交叉关系。
在以上这种背光源单元69中,来自LED52的面状光通过光学片组(62~64)而成为提高了亮度的背光源光射出。然后,该背光源光到达液晶显示面板79,液晶显示面板79利用该背光源光显示图像。
接着,对外壳HG进行说明。作为外壳HG的正面外壳HG1和背面外壳HG2将以上的背光源单元69和覆盖该背光源单元69的液晶显示面板79夹入并固定(其中,固定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即,正面外壳HG1与背面外壳HG2一起将背光源单元69和液晶显示面板79夹入,由此,完成液晶显示装置89。
而且,背面外壳HG2依次重叠地收容LED组件MJ、反射片61、扩散片62、棱镜片63、64,并将该重叠方向称为Z方向(而且,优选X方向、Y方向、Z方向为相互正交的关系)。
如以上这样呈矩阵状配置多个LED52的背光源单元69由于能够对每个LED52控制出射光,所以能够局部地照射液晶显示面板79的显示区域。因此,这种背光源单元69也被称为有源区域方式的背光源单元69。
在此,对这种有源区域方式的背光源单元69的发光控制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89所包含的各种部件的框图(而且,该图1所示的LED52是多个LED52中的一个)。
如该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89包括:接收部41、视频信号处理部42、液晶显示面板控制器43、主微型计算机(主微机)12、LED控制器13、热敏电阻55、光电传感器56、LED驱动器45和LED52。
接收部41接收例如电视的广播信号(参照白色箭头)这种视频音频信号(其中,在以后主要对视频音频信号所包含的视频信号进行说明)。然后,接收部41将所接收的视频信号发送至视频信号处理部42。
另外,为了方便,将发送至视频信号处理部42的视频信号设为基础视频信号(图像数据),将该基础视频信号所包含的色视频信号中,表示红色的信号设为基础红色视频信号FRS,表示绿色的信号设为基础绿色视频信号FGS,表示蓝色的信号设为基础蓝色视频信号FBS。
视频信号处理部42基于所接收的基础视频信号(图像数据)生成加工视频信号。然后,视频信号处理部42将加工视频信号发送至液晶显示面板控制器43和LED控制器13。
而且,加工视频信号为例如对基础色视频信号(基础红色视频信号FRS、基础绿色视频信号FGS、基础蓝色视频信号FBS等)进行加工处理后的加工色视频信号(加工红色视频信号RS、加工绿色视频信号GS、加工蓝色视频信号BS)和关于加工色视频信号的同步信号(时钟信号CLK、垂直同步信号VS、水平同步信号HS等)。
其中,发送至液晶显示面板控制器43的加工色视频信号和发送至LED控制器13的加工色视频信号不同。因此,为了区别这些加工色视频信号,将发送至液晶显示面板控制器43的加工色视频信号设为面板用加工红色视频信号RSp、面板用加工绿色视频信号GSp、面板用加工蓝色视频信号BSp。
另一方面,将发送至LED控制器13的加工色视频信号(光源控制数据)设为光源用红色视频信号RSd、光源用绿色视频信号GSd、光源用蓝色视频信号BSd{详细来说,光源用色视频信号(RSd、GSd、BSd)在被校正处理后被发送至LED驱动器45,但其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液晶显示面板控制器43基于面板用加工红色视频信号RSp、面板用加工绿色视频信号GSp、面板用加工蓝色视频信号BSp和关于这些信号的同步信号,对液晶显示面板79的像素进行控制。
主微型计算机(主微机)12总括地进行与背光源单元69、液晶显示面板79等相关的各种控制。而且,也存在将主微机12和由其控制的LED控制器13总称为微机单元11的情况。
LED控制器13在主微机12的管理(控制)下向LED驱动器45发送各种控制信号。而且,该LED控制器13包括:LED控制器设定用寄存器组14、LED驱动控制部15、串行并行转换部(S/P转换部)31、脉冲宽度调制部32、个体偏差校正部33、内置存储器34、温度校正部35、经时劣化校正部36、亮度校正部21和并行串行转换部(P/S转换部)37。
LED控制器设定用寄存器组14暂时保存来自主微机12的各种控制信号。换言之,主微机12暂时通过LED控制器设定用寄存器组14对LED控制器13内部的各种部件进行控制。
LED驱动控制部15将来自视频信号处理部42的光源用色视频信号(RSd、GSd、BSd)发送至S/P转换部31。另外,LED驱动控制部15根据同步信号(时钟信号CLK、垂直同步信号VS、水平同步信号HS等)生成LED52(详细而言,LED芯片53)的点亮定时信号TS,发送至LED驱动器45。
S/P转换部31将从LED驱动控制部15以串行数据发送来的光源用色视频信号转换成并行数据。
脉冲宽度调制部32以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方式,基于光源用色视频信号,对LED52的发光时间进行调整。另外,将这种脉冲宽度调制使用的信号值称为PWM信号(PWM值)。而且,脉冲宽度调制方式众所周知,例如是将1秒分为128区间,使各区间中点亮的时间宽度变化的方式(例如以12bit=0~4095的PWM值使发光时间变化)。
个体偏差校正部33预先确认LED52的个别的性能,进行用于消除个体误差的校正。例如预先以特定的PWM值对LED52的亮度进行测定。详细而言,各LED52的红色发光的LED芯片53R、绿色发光的LED芯片53G、蓝色发光的LED芯片53B被点亮,校正与各LED芯片53对应的特定的PWM值,使得能够生成具有所期望的色感的白色光。
接着,多个LED52被点亮,进一步校正与各LED52(各LED芯片53R、53G、53B)对应的PWM值,使得作为面状光的亮度不均消除。由此,校正多个LED52的个体差(亮度的个体偏差乃至面状光的亮度不均)。
而且,虽然这种校正处理的方法有多种,但是采用一般的使用查找表(LUT)的校正处理。即,个体偏差校正部33利用存储在内置存储器34中的LED52的个体偏差用的LUT进行校正处理。
内置存储器34存储例如上述这种LED52的个体偏差用LUT。另外,内置存储器34也存储个体偏差校正部33的后段的温度校正部35和经时劣化校正部36所需要的LUT。
温度校正部35进行考虑由伴随LED52的发光的温度上升引起的LED52的亮度降低的校正。例如温度校正部35每1秒钟1次,由热敏电阻55取得LED52(主要为LED芯片53R、53G、53B)的温度数据,并从内置存储器34取得与该温度数据对应的LUT,进行抑制面状光的亮度不均的校正处理(即,与LED芯片53R、53G、53B对应的PWM值的变更)。
经时劣化校正部36进行考虑由LED52的经时劣化引起的LED52的亮度降低的校正。例如经时劣化校正部36每1年1次,取得光电传感器56的LED52(主要为LED芯片53R、53G、53B)的亮度数据,从内置存储器34取得与该亮度数据对应的LUT,进行抑制面状光的亮度不均的校正处理(即,与LED芯片53R、53G、53B对应的PWM值的变更)。
亮度校正部21考虑人类的视觉特性,对面状光的亮度分布进行校正。首先,对视觉特性进行说明。例如在X方向上排列的12个、Y方向上排列的6个LED52全部根据PWM值(例如4095)发光的情况下,使该PWM值与各LED52的照明区域SA(结合LED52的个数为12×6=72的照明区域SA)对应图示,则如图2所示。
另外,等高地表示照明区域SA和PWM值的图为图3(其中,图中所示PWM值例示的是LED芯片53的一个,为了方便,将与剩余LED芯片53对应的PWM值也设为与图中所示数值相同而进行说明)。
而且,在人辨认到将所有照明区域SA连接而得的面状光的中心附近的情况下,若该中心附近具有足够的亮度,即使其他区域的亮度比中心附近的亮度低,人也会感觉面状光具有一定的亮度而不包含亮度不均。
于是,为了将由整个照明区域SAgr构成的面状光的亮度维持为一定以上,不需要连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周边的照明区域SA也成为与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中心附近的照明区域SA相同的亮度。因此,亮度校正部21为了使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周边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成为比中心附近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低的亮度分布而进行校正处理(亮度校正处理)。
例如,亮度校正部21具有将用于使PWM值变更所需要的系数(例如8bit=0~255的值;滤波器(filter)值)在X方向和Y方向上排列而成的滤波器(filter)FT(X,Y),通过使用该滤波器FT(X,Y)的运算对PWM值进行校正{其中,由于对图2所示的PWM值,不进行亮度校正处理,所以在表示各方向(X方向、Y方向)的滤波器FT(X,Y)的滤波器值的2个图中没有明记描绘点}。
详细而言,如图1所示,亮度校正部21包括存储在X方向上与红色发光的LED芯片53R对应的滤波器FT-R(X)、与绿色发光的LED芯片53G对应的滤波器FT12-G(X)、与蓝色发光的LED芯片53B对应的滤波器FT12-B(X)的滤波器存储器(filter memory)22(X)。
另外,亮度校正部21包括存储在Y方向上与红色发光的LED芯片53R对应的滤波器FT-R(Y)、与绿色发光的LED芯片53G对应的滤波器FT-G(Y)、与蓝色发光的LED芯片53B对应的滤波器FT-B(Y)的滤波器存储器22(Y)。
P/S转换部37将以并行数据发送来的经过各种校正处理的光源用色视频信号转换成串行数据。
LED驱动器45基于来自LED控制器13的信号(PWM信号、定时信号)对LED52进行点亮控制。
LED52如上所述,包括1个LED芯片53R、2个LED芯片53G、1个LED芯片53B。而且,这些LED芯片(发光芯片)53由LED驱动器45以脉冲宽度调制方式进行点亮控制。
此处,对使用亮度校正部21中的滤波器FT(X,Y)的针对光源用色视频信号(RSd、GSd、BSd)的亮度校正处理,除使用图1~图3,还使用图4~图13进行说明。其中,实施过该亮度校正处理的光源用色视频信号(光量调整数据)表述为光源用红色视频信号RSd’、光源用绿色视频信号GSd’、光源用蓝色视频信号BSd’(即,对亮度校正处理过的信号标注“’”)。
另外,在使用图4~图13的说明中,与图2、图3同样地,图中所示PWM值例示的是LED芯片53的1个,但为了方便,将与剩余LED芯片53对应的PWM值也设为与图中所示数值相同而进行说明。
另外,滤波器FT(X,Y)的种类有多种,图4~图6与滤波器FT1(X,Y)[亮度校正(强)类型]关联,图7~图9与滤波器FT2(X,Y)[亮度校正(中)类型]关联,图10~图12与滤波器FT3(X,Y)[亮度校正(弱)类型]关联。
其中,滤波器FT1(X,Y)~滤波器FT3(X,Y)分别对应于LED芯片53R、53G、53B而存在。例如与LED芯片53对应的滤波器FT1(X,Y)被表述为FT1 R-(X)、FT1 R-(Y)。
图4、图7和图10与图2同样,使PWM值(例如4095)和各LED52的照明区域SA对应,并与照明区域SA对应,描绘出X方向和Y方向的滤波器FT(X,Y)的滤波器值。另外,图13是将全部的滤波器FT(X,Y),即滤波器FT1(X,Y)~滤波器FT3(X,Y)的滤波器值一并记录的说明图。
另外,观察图13的X方向的滤波器FT(X)的滤波器值可知,全部的滤波器FT(X)具有X方向的两端附近比中心附近低的(换言之,X方向的中心附近比两端附近高的)滤波器值。因此,将这些滤波器值按照X方向的照明区域SA的排列顺序连接,完成山形的图表线。
同样地,观察图13的Y方向的滤波器FT(Y)的滤波器值可知,全部的滤波器FT(Y)具有Y方向的两端附近比中心附近低的滤波器值。因此,将这些滤波器值按照Y方向的照明区域SA的排列顺序连接,完成山形的图表线。
图5、图8和图11表示以4095的PWM值发光的LED52先由X方向的滤波器FT(X)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再由Y方向的滤波器FT(Y)进行亮度校正处理的过程(按照箭头推进校正处理)。
图6、图9和图12等高地表示图4、图7和图10中所示X方向和Y方向相应的亮度校正处理完成后的PWM值{即,光源用色视频信号(RSd’、GSd’、BSd’)}和照明区域SA。
使用以上的附图进行说明。如图5、图8和图11所示,亮度校正部21使用滤波器FT(X)对从经时劣化校正部36发送来的亮度校正处理前的PWM值{光源用色视频信号RSd、GSd、BSd)}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具体而言,按照以下的数学式。
◆亮度校正处理前的PWM值×滤波器FT(X)的滤波器值/255=X方向的亮度校正处理后的PWM值
接着,亮度校正部21在X方向的亮度校正处理后进行Y方向的亮度校正处理。具体而言,按照以下的数学式。
◆使用滤波器FT(X)的亮度校正处理后的PWM值×滤波器FT(Y)的滤波器值/255=X方向和Y方向的亮度校正处理后的PWM值
另外,例举具体的一个例子则如以下所示。例如,亮度校正部21在使用图5中所示的滤波器FT1(X,Y)[亮度校正(强)类型]的情况下,矩阵配置的第一行且第一列的照明区域SA的“4095”的PWM值,利用滤波器FT1(X)的第一列的“200”的滤波器值,如以下所示被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参照来自滤波器FT1(X)的箭头指向的亮度校正处理后的PWM值}。
◆4095×200/255≒3212
进而,矩阵配置的第一行且第一列的照明区域SA的成为“3212”的X方向的亮度校正处理后的PWM值,利用滤波器FT1(Y)的第一行的“230”的滤波器值,如以下所示被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参照来自滤波器FT1(Y)的箭头指向的亮度校正处理后的PWM值}。
◆3212×230/255≒2897
等高地表示以上所示的X方向和Y方向的亮度校正处理按照每个照明区域SA进行的结果的图为图6、图9和图12。在此,将这些图6、图9和图12与等高地表示没有进行亮度校正处理的情况下的照明区域SA和PWM值的图3进行比较。
于是,亮度校正处理后的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中心附近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在图6、图9和图12中与图3中为相同程度。另一方面,亮度校正处理后的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周边的照明区域SA,与图3相比,在图6、图9和图12具有变低的亮度。
即,若用在各方向(X方向和Y方向的2个方向)上由各方向的两端附近比中心附近的低的滤波器值构成的滤波器FT(X,Y)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则能够实现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周边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比中心附近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低的亮度分布(其中,在包括LED芯片53R、53G、53B的LED52的情况下,颜色不均也被消除)。
将以上总括如下。即,在主微机12的管理下,LED控制器13的亮度校正部21接收基于基础色视频信号的光源用色视频信号(RSd、GSd、BSd)(其中,如图1所示,光源用色视频信号也可以由个体偏差校正部33、温度校正部35和经时劣化校正部36进行亮度校正处理以外的校正处理)。
然后,在主微机12的管理下,LED控制器13(即,微机单元11)沿由矩阵配置的LED52形成的面状光的面内的至少2个方向(例如、X方向和Y方向),对光源用色视频信号(RSd、GSd、BSd)进行调整该面状光的亮度分布的亮度校正处理,将其变为光源用色视频信号(RSd’、GSd’、BSd’)。
这样,在例如与整个照明区域SAgr对应的LED52要根据“4095”的PWM值{光源用色视频信号(RSd、GSd、BSd)}而发光的情况下,根据与图6、图9或者图12中所示2个方向相应的亮度校正处理后的PWM值{光源用色视频信号(RSd’、GSd’、BSd’)}而发光。
特别是由于沿X方向和Y方向的2个方向进行亮度校正处理,所以面状光2维地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因此,面状光的亮度分布的形状与例如完成1维的(仅沿1个方向)亮度校正处理的面状光相比,变得多样。其一个例子为图6、图9或者图12等中所示的亮度分布。
即,基于微机单元11的亮度校正处理按各方向(X方向、Y方向)使该方向的两端附近的亮度比中心附近的亮度低。于是,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中心附近的亮度在亮度校正处理前后基本上不改变,中心附近以外的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周边的亮度在亮度校正处理后与亮度校正处理前相比降低。
但是,即使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周边的亮度变得比较低,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中心附近也具有足够的亮度。因此,在人的视觉特性上,观看者感觉到的是具有一定的亮度而不包括亮度不均的整个照明区域SAgr(即,面状光)。
而且,不仅使观看者感觉到面状光不包括亮度不均,还抑制生成具有这种感觉不到亮度不均的亮度分布的面状光的LED52的消耗电力。即,进行亮度校正处理的情况下的LED52的消耗电力与不进行亮度校正处理的LED52的消耗电力相比减少。
因此,具有这种亮度校正处理功能的背光源单元69(乃至液晶显示装置89)以低消耗电力进行驱动。另外,搭载该背光源单元69的液晶显示装置89能够不降低图像品质地抑制消耗电力。另外,微机单元11以各方向(X方向、Y方向)为基准,改变LED52的亮度。因此,该微机单元11能够与基于与例如1个1个光源对应的图像数据的解析结果而改变该光源的亮度的微机单元相比减少控制负担。
另外,在图1中所示接收部41、视频信号处理部42、液晶显示面板控制器43和微机单元11(主微机12和LED控制器)中,一部分或者全部的部件可以搭载于液晶显示面板79,也可以搭载于背光源单元69。总之,只要这些部件搭载于液晶显示装置89即可。但是,在以背光源单元69单体进行上述的亮度校正控制的情况下,至少接收部41、视频信号处理部42和微机单元11搭载于背光源单元69。
另外,如图13所示,滤波器FT(X,Y)的图表线的形状以各方向(X方向、Y方向)的中心为基准而对称即可(即,各方向的滤波器值成为对称关系即可)。这是因为这样能够抑制存储滤波器FT的滤波器存储器22的容量。
另外,以上的亮度校正处理对应于面状配置的LED52的X方向和Y方向而进行,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微机单元11(详细而言,亮度校正部21)也能够进行仅对应于X方向或者仅对应于Y方向的亮度校正处理。
另外,在以上,X方向的亮度校正处理在先进行,Y方向的亮度校正处理在后进行,但顺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相反。另外,也可以沿X方向和Y方向以外的其他的方向以及2个方向以上的多个方向进行亮度校正处理。
[实施方式2]
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其中,对具有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部件同样的功能的部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对在该实施方式中,存在不进行亮度校正处理的情况、以及在进行亮度校正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怎样的参数,选择多个滤波器FT(X,Y)中的哪一个进行说明。
如在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那样,滤波器FT(X,Y)具有多个,例如能够例举滤波器FT1(X,Y)[亮度校正(强)类型]、滤波器FT2(X,Y)[亮度校正(中)类型]、滤波器FT3(X,Y)[亮度校正(弱)类型]。但是,亮度校正处理并不限于一定通过亮度校正部21(乃至微机单元11)进行。例如作为图像数据的基础视频信号在液晶显示面板79上放映为图像,根据该图像的显示形式(显示模式),存在不需要亮度校正处理的情况。
例如在与个人计算机连接的液晶显示装置89将个人计算机的图像数据显示于液晶显示面板79的情况下,要求显示图像的一致性(亮度的均匀性)比较高。另外,例如在作为液晶电视机的液晶显示装置89将静止图像显示于液晶显示面板79的情况下,也要求显示图像的一致性比较高。
因此,在液晶显示装置89(换言之,背光源单元69)为这些显示模式的情况下,即,显示个人计算机(PC)的图像的PC图像显示模式、和显示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显示模式的情况下,不进行亮度校正处理。于是,由于不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如例如图3所示,通过对应于“4095”的PWM值而发光的全部的LED52,形成整个照明区域SAgr(面状光)。因此,接受该面状光而在液晶显示面板79上放映的图像的一致性可靠地提高。
另外,显示作为图像数据的基础视频信号{详细而言,也可以说是发送至液晶显示面板控制器43的加工色视频信号(RSp、GSp、BSp)}的显示模式其他还存在各种。而且,对设定怎样的显示模式进行管理的部件为微机单元11。
详细而言,主微机12向LED控制器13的亮度校正部21发送所设定的显示模式。然后,亮度校正部21选择与所设定的显示模式对应的滤波器FT(X,Y),使用该滤波器FT(X,Y),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当然,如上所述,亮度校正部21也能够选择不进行亮度校正处理)。
例如,在作为液晶电视机的液晶显示装置89能够设定用于以高亮度显示图像的动态显示模式的情况下,亮度校正部21选择与动态显示模式对应的滤波器FT3(X,Y)[亮度校正(弱)类型],进行亮度校正处理。
这样,如图12所示,虽然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周边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比中心附近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稍微降低,但作为整个照明区域SAgr,维持比较高亮度。因此,包括生成由这种整个照明区域SAgr构成的面状光的背光源单元69的液晶显示装置89能够提供与观看者所期望的显示模式相应的图像并抑制消耗电力。
另外,在作为液晶电视机的液晶显示装置89能够设定用于以标准的亮度显示图像的标准显示模式的情况下,亮度校正部21选择与标准显示模式对应的滤波器FT1(X,Y)[亮度校正(强)类型],进行亮度校正处理。
这样,如图6所示,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周边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比中心附近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大幅度降低(亮度倾斜变得急峻)。然而,标准显示模式不要求过度的亮度,并且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中心附近的照明亮度SA具有比较高的亮度。因此,观看者不会判断与该标准显示模式相应的面状光中包括亮度不均。
其结果,这种液晶显示装置89能够提供与观看者所期望的显示模式相应的图像并且实现极大的电力抑制{在使用滤波器FT1(X,Y)的情况下,与使用其他的滤波器FT2(X,Y)、滤波器FT3(X,Y)的情况相比,消耗电力的抑制程度最高}。
根据以上,背光源单元69(乃至液晶显示装置89)所包含的微机单元11根据图像数据的显示模式(例如PC显示模式、静止图像显示模式、动态显示模式和标准显示模式),使亮度校正处理变化。因此,不仅确保与显示模式相应的亮度,还以与显示模式相匹配的程度,抑制电力的消耗(而且,在包括LED芯片53R、53G、53B的LED52的情况下,颜色不均也被消除)。
[实施方式3]
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其中,对具有与在实施方式1、2中使用的部件同样的功能的部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对在该实施方式中,根据显示模式以外的参数,选择多个滤波器FT(X,Y)中的哪一个进行说明。
微机单元11的主微机12所包含的功能之一,能够例举平均亮度等级(Average Picture Level;APL)的检测功能。该APL检测功能求取液晶显示面板79显示的图像的灰度的平均值(APL值)。例如,如图1所示,主微机12通过接收面板用加工色视频信号(RSp、GSp、BSp)和与这些信号相关的同步信号,确定在1帧期间显示的图像,计算出该图像的灰度的APL值。
该APL值(亮度等级)在例如液晶显示面板79中显示白色图像的情况下成为100%,在液晶显示面板79中显示黑色图像的情况下成为0%。因此,也可以为微机单元11与该APL值对应地进行亮度校正处理。
例如在APL值为75%以上且100%以下,液晶显示面板79显示亮度高的接近白色的图像等的情况下,微机单元11(详细而言,亮度校正部21)可以进行使用滤波器FT1(X,Y)[亮度校正(强)类型]的亮度校正处理。
若为该亮度校正处理,如图6所示,由于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中心附近的照明亮度SA具有比较高亮度,所以观看者不会判断为包括亮度不均的整个照明区域SAgr。另一方面,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周边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比中心附近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大幅度降低,所以实现极大的消耗电力的削減。即,若在液晶显示装置89中进行该亮度校正处理,则能够实现与APL值的高度相应的的图像显示,并且实现消耗电力的抑制。
相反地,在APL值为0%以上且不足25%,液晶显示面板79显示亮度低的接近黑色的图像等的情况下,微机单元11不进行使用滤波器FT(X,Y)的亮度校正处理。这是因为在液晶显示面板79显示接近黑色的图像的情况下,背光源单元69的全部的LED52可以不以高亮度发光,所以防止亮度不均的必要性和抑制消耗电力的必要性降低的缘故。
而且,另外表述则可以说成是如下。例如作为亮度低的接近黑色的图像,在液晶显示面板79显示闪耀相同亮度的多个星星的夜空的图像的情况下,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则星星彼此的亮度上出现差异,导致与夜空的图像相应而醒目(主要是使观看者感觉到画质的恶劣)。
然而,若不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则全部的星星以相同亮度闪耀,观看者能够辨认到美丽的夜空的图像。即,在APL值为0%以上且不足25%,液晶显示面板79显示亮度低的接近黑色的图像等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成是微机单元11使液晶显示面板79放映的画质优先。
另外,在0%以上且不足25%的APL值的范围和75%以上且100%以下的APL值的范围之间的APL值的范围,即,在APL值为25%以上且不足75%的情况下,微机单元11可以使用具有比滤波器FT1(X,Y)低的亮度校正等级的滤波器FT3(X,Y)[亮度校正(弱)类型]和滤波器FT2(X,Y)[亮度校正(中)类型]进行亮度校正处理。
例如,在APL值为25%以上且不足50%,液晶显示面板79显示比黑色稍微明亮的图像等的情况下,微机单元11使用滤波器FT3(X,Y)[亮度校正(弱)类型]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即可,在APL值为50%以上且不足75%,液晶显示面板79显示比白色稍微暗的图像等的情况下,微机单元11使用滤波器FT2(X,Y)[亮度校正(中)类型]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即可。
根据以上,背光源单元69(乃至液晶显示装置89)所包含的微机单元11根据APL值使亮度校正处理变化。因此,不仅面状光具有与APL值相应的亮度,还以与APL值相匹配的程度,抑制消耗电力(其中,在包括LED芯片53R、53G、53B的LED52的情况下,颜色不均也被消除)。
但是,因为帧图像根据时间的进展而变化,所以APL值也同样地,根据时间的进展而变化。于是,APL值也能够从100%突然地变化为15%。在这种情况下,在APL值为100%的时间带中进行使用滤波器FT1(X,Y)[亮度校正(强)类型]的亮度校正处理,在APL值为15%的时间带中不进行亮度校正处理。但是,从使用滤波器FT1(X,Y)的亮度校正处理突然消除亮度校正处理,亮度变动会被辨认为闪烁。
因此,为了防止这种闪烁,在亮度校正处理的程度(等级)被分阶段地设定的情况下,按照该阶段顺序进行亮度校正处理。例如,使用图14进行说明,图14中横轴使滤波器FT1(X,Y)~滤波器FT3(X,Y)和无亮度校正处理(FILTER OFF)与APL值对应,纵轴表示滤波器FT1(X,Y)~滤波器FT3(X,Y)的亮度校正处理的程度(LEVEL)。
首先,在APL值从100%变化为15%的情况下,微机单元11不会突然停止使用滤波器FT1(X,Y)[亮度校正(强)类型]的亮度校正处理(其中,图14的纵轴也表示消耗电力抑制的程度)。详细而言,微机单元11从使用滤波器FT1(X,Y)的亮度校正处理起,首先,进行使用滤波器FT2(X,Y)[亮度校正(中)类型]的亮度校正处理,再在进行了滤波器FT3(X,Y)[亮度校正(弱)类型]的亮度校正处理以后,不再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参照图14的网线箭头)。
即,在APL值从某值(例如100%)向别的值(例如15%)改变的情况下,在与APL值的某值对应的亮度校正处理的等级和与APL值的别的值对应的亮度校正处理的等级之间,如果存在作为中间的亮度校正处理的等级,则微机单元11经由该作为中间的亮度校正处理的等级,分阶段地改变等级而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其中,当然,也假定与图14的箭头相反朝向的亮度校正处理的分阶段的变化)。
因此,即使在根据急剧的APL值的变化而进行亮度校正处理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因该亮度校正处理引起的亮度变动。因此,搭载具有这种亮度校正处理功能的背光源单元69的液晶显示装置89能够提供高品质的图像。
[实施方式4]
对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而且,对具有与在实施方式1~3中使用的部件同样的功能的部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对在该实施方式中,根据显示模式和APL值以外的参数,选择多个滤波器FT(X,Y)中的哪一个进行说明。
通常,LED52具有因自身的发光热和由发光热而高温化的外气温度的影响而使亮度下降的特性。而且,在液晶显示装置89的背光源单元69中呈矩阵状配置LED52时,中心附近的LED52容易受到温度影响而亮度下降。
这是因为,根据背光源单元69的构造,在矩阵状的中心附近的LED52的周围,发热的空气难以向外部逃离,并且在其周围配置有各种电子配件,由电子配件的驱动热而发热的高温的空气进一步使LED52的温度上升。
因此,在背光源单元69中安装有测定LED52的温度的热敏电阻55,使用该热敏电阻55的测定温度,LED控制器13的温度校正部35对因温度引起的LED52的亮度变化进行校正。具体而言,温度校正部35根据LED52的温度(通过温度反馈),降低LED52的发光亮度,抑制作为面状光的亮度不均和颜色不均。因此,也可以为微机单元11与该LED52的温度对应地进行亮度校正处理。
例如在LED52的温度上升至55℃以上70℃左右的情况下,微机单元11(详细而言,亮度校正部21)可以进行使用滤波器FT1(X,Y)[亮度校正(强)类型]的亮度校正处理。
若为该亮度校正处理,则通过温度反馈,与矩阵状的中心附近的LED52的亮度、即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中心附近的照明区域SA下降相应地,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周边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也降低(参照图6)。
即,通过温度反馈,即使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中心附近的照明区域SA下降,通过亮度校正处理,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亮度也下降,面状光中不包含亮度不均。由此,通过抑制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周边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实现消耗电力的抑制。
相反地,在LED52的温度为0℃以上且不足40℃的情况下,微机单元11不使用滤波器FT1(X,Y),而使用滤波器FT3(X,Y)[亮度校正(弱)类型]进行亮度校正处理。
通常,在LED52的温度为0℃以上且不足40℃的情况下,由于矩阵状的中心附近的LED52不会过度发热,所以这些LED52的亮度只稍微下降。因此,若进行基于滤波器FT1(X,Y)的亮度校正处理,虽然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中心附近的照明区域SA只稍微下降,却导致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周边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下降。即,导致面状光包括亮度不均。
因此,微机单元11进行使用不会过度降低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周边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的滤波器FT3(X,Y)[亮度校正(弱)类型]的亮度校正处理。由此,整个照明区域SAgr的亮度不会过度降低,通过抑制周边的照明区域SA的亮度,实现消耗电力的抑制(参照图12)。
而且,在0℃以上且不足40℃的温度范围与55℃以上至70℃左右的温度范围之间的温度范围,即,LED52的温度为40℃以上且不足55℃的情况下,微机单元11可以使用具有滤波器FT1(X,Y)与滤波器FT3(X,Y)的中间的亮度校正的等级的滤波器FT2(X,Y)[亮度校正(中)类型]进行亮度校正处理。
根据以上,背光源单元69(乃至液晶显示装置89)所包含的微机单元11根据LED52的温度使亮度校正处理变化。因此,不仅确保与LED52的温度影响相应的亮度,还以与LED52的温度影响相匹配的程度,抑制电力的消耗(其中,在包括LED芯片53R、53G、53B的LED52的情况下,颜色不均也被消除)。
而且,根据以上,LED控制器13通过温度校正部35取得热敏电阻55的测定温度(LED52的温度)的数据。因此,依赖于LED52的温度的亮度校正处理,可以在LED控制器13自身的管理下,利用亮度校正部21进行(当然,也可以在主微机12的管理下,亮度校正部21进行依赖于LED52的温度的亮度校正处理)。
但是,LED52的温度根据LED52的驱动状況而变化。例如,在基于一定的电流而发光一定时间的LED52的情况下,LED52的温度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逐渐上升(例如LED52的温度从所谓常温的25℃左右逐渐上升至70℃左右)。
因此,在亮度校正处理的程度(等级)被分阶段地设定的情况下,按照该阶段顺序进行亮度校正处理。例如使用图15进行说明,在图15中,横轴使滤波器FT1(X,Y)~滤波器FT3(X,Y)与LED52的温度对应,纵轴表示滤波器FT1(X,Y)~滤波器FT3(X,Y)的亮度校正处理的程度(LEVEL)。
基于该图15,在温度从25℃左右变化至70℃左右的过程中,微机单元11进行使用滤波器FT3(X,Y)[亮度校正(弱)类型]的亮度校正处理,再在进行了滤波器FT2(X,Y)[亮度校正(中)类型]的校正处理以后,进行滤波器FT1(X,Y)[亮度校正(强)类型]的亮度校正处理(参照图15的网线箭头)。
即,在LED52的温度从某温度(例如25℃左右)向别的温度(例如70℃左右)变化的情况下,若在与某温度对应的亮度校正处理的等级和与别的温度对应的亮度校正处理的等级之间,存在作为中间的亮度校正处理等级,则微机单元11经由作为其中间的亮度校正处理的等级,分阶段地改变等级而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其中,当然,也假定与图15的箭头相反朝向的亮度校正处理的分阶段的变化)。
因此,即使在根据LED52的温度变化而进行亮度校正处理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因该亮度校正处理引起的亮度变动。因此,搭载具有这种亮度校正处理功能的背光源单元69的液晶显示装置89能够提供高品质的图像。
[其他的实施方式]
而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有各种变更。
例如,根据以上,在附图的关系上,图中所示的PWM值例示的是LED芯片53的一个,但为了方便,将与剩余LED芯片53对应的PWM值也设为与图中所示数值相同而进行说明。但是,PWM值可以根据各LED芯片53R、53G、53B而不同也是理所当然的。
另外,如图1所示,根据各LED芯片53R、53G、53B,滤波器FT(X,Y){FT R-(X),FT G-(X),FT B-(X),FT R-(Y),FT G-(Y),FT B-(Y)}不同。因此,微机单元11通过根据颜色进行不同的亮度校正处理,不仅能够进行亮度校正处理还能够抑制颜色不均。
并且,滤波器FT(X,Y)可以按照各参数(显示模式、APL值、LED52的温度等参数)不同,进而按各参数而不同的滤波器FT可以根据各LED芯片53R、53G、53B而不同。若这样,能够实现更高品质的亮度校正和颜色不均校正。
相反地,在LED52通过混色以外的方法发出白色光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亮度校正部21可以通过仅对应于白色光的滤波器FT-W(X,Y){FT W-(X),FT W-(Y)}进行亮度校正处理。即,在LED52为通过混色以外的方法发光的单色(白色)的光源的情况下,微机单元11可以进行与单色相应的亮度校正处理。
若这样,微机单元11的控制负担变得比较轻。但是,滤波器FT-W(X,Y)可以按各参数(按各显示模式、APL值、LED52的温度等参数)而不同。
另外,图18中所示的各种信号(FWS、WSp、WSd、WSd’)如以下所示。
◆FRS:由基础视频信号所包含的色视频信号表示白色的基础白色视频信号
◆WSp:对基础白色视频信号加工后的加工色视频信号WS且被发送至液晶显示面板控制器43的加工色视频信号(面板用加工白色视频信号)
◆WSd:对基础白色视频信号加工后的加工色视频信号WS且被发送至LED控制器13的加工色视频信号(光源用白色视频信号)
◆WSd’:亮度校正处理后的光源用白色视频信号
另外,基础白色视频信号FWS、面板用加工白色视频信号WSp、光源用白色视频信号WSd具有以下所示的关系。
◆基础白色视频信号FWS
=面板用加工白色视频信号WSp×光源用白色视频信号WSd
而且,背光源单元69(乃至液晶显示装置89)的参数的设定可以通过微机单元11自动设定,也可以由用户手动设定。
根据以上,例举所谓的正下方型的背光源单元69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图17所示,搭载铺设楔形的导光片67而形成的串联型的导光板67gr的背光源单元(串联方式背光源单元)69。
这是因为,即使是这种背光源单元69,由于能够按各导光片67控制出射光,也能够局部地照射液晶显示面板79的显示区域。即,这种背光源单元69也为有源区域方式的背光源单元69。
另外,根据以上,接收部41接收电视广播信号这种视频音频信号,视频信号处理部42处理该信号的视频信号。因此,搭载这种液晶显示装置89的接收装置也被称为电视广播接收装置(所谓的液晶电视机)。但是,液晶显示装置89处理的视频信号并不限定于电视广播。例如也可以是录像了电影等内容的记录介质所包含的视频信号,也可以是通过因特网发送的视频信号。
另外,包括基于微机单元11的亮度校正处理的各种校正处理通过数据生成程序而实现。而且,该数据生成程序是能够通过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可以记录在能够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中。这是因为记载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能够自由携带。
而且,作为该记录介质,能够例举例如被分离的磁带或盒带等的带类、磁盘或CD-ROM等光盘的盘类、IC卡(包括存储卡)或光卡等的卡类、或者闪存等的半导体存储器类。
另外,微机单元11也可以通过来自通信网络的通信取得数据生成程序。而且,作为通信网络,不论有线无线,能够例举因特网、红外线通信等。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    微机单元(控制单元)
12    主微机(控制单元的一部分)
13    LED控制器(控制单元的一部分)
14    LED控制器用寄存器组(控制单元的一部分)
15    LED驱动控制部(控制单元的一部分)
21    亮度校正部(控制单元的一部分)
22    滤波器存储器(亮度校正部的一部分)
FT    滤波器
41    接收部
42    视频信号处理部
43    液晶显示面板控制器
45    LED驱动器
MJ    LED组件
52    LED(光源)
53    LED芯片(发光芯片)
55    热敏电阻(温度测定部)
56    光电传感器
69    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
79    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
89    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
SA    照明区域
SAgr  整个照明区域
X     面状光的面内的一个方向
Y     面状光的面内的一个方向

Claims (6)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包括:
呈面状配置且通过根据光量调整数据发光而形成面状光的多个光源;和
通过对基于图像数据的光源控制数据进行校正处理而生成所述光量调整数据的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沿所述面状光的面内的至少2个方向,对所述光源控制数据进行调整所述面状光的亮度分布的亮度校正处理,生成所述光量调整数据,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特定的参数使所述亮度校正处理变化,所述特定的参数为所述图像数据的显示模式,在显示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显示模式的情况下,不进行所述亮度校正处理,在显示动态图像的模式的情况下,所述亮度校正处理在各所述方向使该方向的两端附近的亮度比中心附近的亮度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包括测定所述光源的温度的温度测定部,
所述特定的参数为所述温度测定部的测定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亮度校正处理的等级被分阶段地设定,所述控制单元按阶段顺序进行亮度校正处理。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包括多色的发光芯片,通过光的混色生成白色光,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颜色进行不同的所述亮度校正处理。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为单色的光源,
所述控制单元进行与单色相应的所述亮度校正处理。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和
根据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面板。
CN200980155083.9A 2009-02-16 2009-11-05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数据生成方法、数据生成程序和记录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27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3146 2009-02-16
JP2009-033146 2009-02-16
PCT/JP2009/068867 WO2010092713A1 (ja) 2009-02-16 2009-11-05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データ生成方法、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2759A CN102292759A (zh) 2011-12-21
CN102292759B true CN102292759B (zh) 2014-09-24

Family

ID=42561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508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2759B (zh) 2009-02-16 2009-11-05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数据生成方法、数据生成程序和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36735B2 (zh)
CN (1) CN102292759B (zh)
WO (1) WO20100927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24279B2 (en) 2010-02-24 2016-04-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data generation metho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including data generation program for generating light amount adjustment data based on temperature
JP5771457B2 (ja) * 2011-06-24 2015-09-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JP5926918B2 (ja) * 2011-10-18 2016-05-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US9826596B2 (en) 2012-10-05 2017-11-21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brightness of a display backlight
US11967290B2 (en) * 2020-09-14 2024-04-23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wo-dimensional backlight oper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220A (zh) * 2005-03-24 2006-09-27 索尼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CN101303839A (zh) * 2007-05-08 2008-11-12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影像显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4969B1 (en) * 1994-10-25 2001-02-06 James L. Fergason Optical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active and passive dithering using birefringence, color image superpositioning and display enhancement
US20040070565A1 (en) * 2001-12-05 2004-04-15 Nayar Shree 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images
KR100832610B1 (ko) * 2003-08-05 2008-05-27 도시바 마쯔시따 디스플레이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El 표시 장치
US7643095B2 (en) * 2004-05-28 2010-01-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 device,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4616671B2 (ja) * 2004-05-28 2011-01-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006001136A (ja) 2004-06-17 2006-01-05 Olympus Corp プラスチックダンボールの加工装置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ダンボールの加工方法
JP4904783B2 (ja) 2005-03-24 2012-03-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JP4542058B2 (ja) * 2006-03-24 2010-09-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JP4423678B2 (ja) * 2006-09-06 2010-03-0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176211A (ja) * 2007-01-22 2008-07-31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輝度制御方法
KR100885285B1 (ko) 2007-05-08 2009-02-23 닛뽕빅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에 이용되는 영상 표시 방법
JP4874875B2 (ja) * 2007-06-07 2012-02-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220A (zh) * 2005-03-24 2006-09-27 索尼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CN101303839A (zh) * 2007-05-08 2008-11-12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影像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2759A (zh) 2011-12-21
US20110273488A1 (en) 2011-11-10
US8836735B2 (en) 2014-09-16
WO2010092713A1 (ja) 2010-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14297B2 (ja) 表示装置
JP4856249B2 (ja) 表示装置
JP4537349B2 (ja) 発光パッケージ、及びこれを含む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と液晶表示装置
CN102472903B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光源控制方法
KR101467004B1 (ko) 화상 표시 장치
US9324279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data generation metho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including data generation program for generating light amount adjustment data based on temperature
US20090267890A1 (en) Method of local dimming a light sourc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CN106205499A (zh) 用于改善画面质量的显示装置及驱动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JP200419149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879725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292759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数据生成方法、数据生成程序和记录介质
US2012008674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 Source Control Method
US20080191979A1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14526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5957289B2 (ja) 表示装置
US20120139975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0873982A (zh) 数字背光源系统及控制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及控制方法
WO2013073428A1 (ja) 表示装置
KR101588340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20110193889A1 (en) Backlight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ata generating method, data generating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KR20050005665A (ko) 액정표시장치에서의 조명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0103689A1 (ja) パネルコントローラ、液晶表示装置、信号変調方法、信号変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