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1106A - 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1106A
CN102281106A CN2011102516124A CN201110251612A CN102281106A CN 102281106 A CN102281106 A CN 102281106A CN 2011102516124 A CN2011102516124 A CN 2011102516124A CN 201110251612 A CN201110251612 A CN 201110251612A CN 102281106 A CN102281106 A CN 102281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main fiber
fiber interface
base station
rr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16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方锋
徐黎
汤金辉
肖鲜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516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811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81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11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和设备,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基站和RRU之间以光纤接口为单位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并将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分别应用在主光纤和辅光纤的信号传输过程中,实现主光纤和辅光纤的同步接入,并实现辅光纤对主光纤的负荷分担,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必须在基站和RRU之间通过等长光纤连接才能实现同步传输和负荷分担的问题,降低了基站和RRU之间光纤部署、同步传输和负荷分担的实现难度。

Description

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的光纤传输实现方案是基站与RRU(Remote RF Unit,射频拉远单元)之间采用长度相等的2根光纤连接,其中C&M(Control and management,控制和管理)通道所在的光纤为主光纤,另一根光纤为辅光纤,基站和RRU只在主光纤上做时延测量,由于主、辅光纤等长且主、辅链路光模块等器件时延相同,所以主、辅光纤时延值相同,RRU将主光纤的时延值配置成功后主、辅链路都能达到同步,这样,小区建立时如果主光纤空闲资源不足就可以在辅光纤上进行资源分配,从而,达到负荷分担的目的。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实现负荷分担功能,但有一个前提限制,那就是基站与RRU之间必须使用2根等长光纤连接,如果这个前提不能满足,则相应的负荷分担方案也就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和设备,解决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只能在主辅光纤长度相等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相应的同步传输,实现负荷分担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通过主光纤,向RRU发送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指示消息;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主光纤接收所述RRU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包含所述RRU分别对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所得到的测量结果;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分别确定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主光纤将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配置给所述RRU,以使所述基站和所述RRU根据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实现所述主光纤和所述辅光纤的同步接入以及所述辅光纤对所述主光纤的负荷分担。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至少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主光纤,向RRU发送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指示消息;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主光纤接收所述RRU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包含所述RRU分别对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所得到的测量结果;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测量结果分别确定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
配置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主光纤将所述确定模块所确定的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配置给所述RRU,以使所述基站和所述RRU根据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实现所述主光纤和所述辅光纤的同步接入以及所述辅光纤对所述主光纤的负荷分担。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RRU通过主光纤,接收基站发送的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指示消息;
所述RRU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
所述RRU通过所述主光纤向所述基站返回包含相应的时延测量的测量结果的响应消息;
所述RRU通过所述主光纤接收所述基站所配置的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并分别配置给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以使所述基站和所述RRU根据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实现所述主光纤和所述辅光纤的同步接入以及所述辅光纤对所述主光纤的负荷分担。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RRU,至少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主光纤,接收基站发送的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指示消息;
测量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指示消息后,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主光纤向所述基站返回包含所述测量模块所进行的相应的时延测量的测量结果的响应消息;
配置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主光纤接收所述基站所配置的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并分别配置给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以使所述基站和所述RRU根据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实现所述主光纤和所述辅光纤的同步接入以及所述辅光纤对所述主光纤的负荷分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基站和RRU之间以光纤接口为单位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并将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分别应用在主光纤和辅光纤的信号传输过程中,实现主光纤和辅光纤的同步接入,并实现辅光纤对主光纤的负荷分担,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必须在基站和RRU之间通过等长光纤连接才能实现同步传输和负荷分担的问题,降低了基站和RRU之间光纤部署、同步传输和负荷分担的实现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站与RRU之间通过不等长光纤连接以实现负荷分担的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RRU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在基站和RRU之间,只在主光纤上进行时延测量,因此,只有部署等长的光纤,才能确保主光纤和辅光纤之间具有相同的时延值,保证主光纤和辅光纤之间所传输的信号同步,并进一步实现主光纤和辅光纤之间的负荷分担,而在实际的操作中,长度必须相等的要求,往往给具体的光纤部署增加了相应的操作难度,并且,也限制了光纤信号同步传输和负荷分担技术的实现场景和应用范围。
为了克服这样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以光纤接口为单位进行时延测量,使主光纤和辅光纤能够分别确定各自的时延值,从而在进行信号传输时,采用相应的时延值进行信号修正,无论光纤长度是否相等,均可以实现信号的同步传输,以及相应的负荷分担。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基站通过主光纤,向RRU发送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指示消息。
在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上述的指示消息 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发送方式:
方式一、基站通过主光纤分别向RRU发送两种指示消息,一种为指示RRU对主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指示消息,另一种为指示RRU对辅光纤接口分别进行时延测量的指示消息,RRU根据这两种指示消息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
方式二、基站通过主光纤只向RRU发送一种指示消息,为指示RRU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分别进行时延测量的指示消息,RRU根据这种指示消息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
在实际应用中,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发送指示消息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步骤S102、基站通过主光纤接收RRU返回的响应消息。
与步骤S101相对应,如果步骤S101中采用了方式一,基站分别发送了两种指示消息,那么,在RRU通过主光纤接收到这两种指示消息之后,RRU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在时延测量完成后,RRU通过主光纤分别向基站发送两种响应消息,两种响应消息中分别携带对主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测量结果和对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测量结果。
在另一种情况下,如果步骤S101中采用了方式二,基站只发送了一种指示消息,那么,在RRU通过主光纤接收到该指示消息之后,RRU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在时延测量完成后,RRU通过主光纤向基站发送一种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一并携带对主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测量结果和对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测量结果。
步骤S103、基站根据测量结果分别确定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
具体的,本步骤的实现过程具体为:
基站结合测量结果,以及自身所检测的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参数信息和/或连接情况,分别确定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
步骤S104、基站通过主光纤将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配置给RRU,以使基站和RRU根据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实现主光纤和辅光纤的同步接入以及辅光纤对主光纤的负荷分担。
进一步的,在本步骤中完成基站将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配置给RRU的操作之后,出于负荷分担的考虑,在进行主光纤和辅光纤的资源分配时,需要遵循以下资源分配规则。
(1)在小区建立时,基站优先在主光纤上为小区分配资源。
在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基站必须在主光纤上为小区的主频点/中心频点分配资源。
(2)当主光纤上的空闲资源不足时,基站在辅光纤上为小区分配资源。
通过上述的处理过程,基站确定了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并配置给了RRU,因此,在完成这样的处理后,基站和RRU中都为主光纤和辅光纤分别确定了相应的时延值,从而,在具体的传输过程中,分别对主光纤和辅光纤应用相应的时延值,保证主光纤和辅光纤无论在长度相等还是不相等的情况下,均能实现信号的同步传输,并且可以进一步通过辅光纤对主光纤实现负荷分担。
当然,在主光纤和辅光纤长度相等的情况下,基站和RRU中为主光纤和辅光纤确定的时延值可能相等,而在主光纤和辅光纤长度不相等的情况下,基站和RRU中为主光纤和辅光纤确定的时延值不相等。
具体到基站侧,相应的信号传输过程具体为: 
基站根据主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在主光纤上与RRU进行信号传输,基站根据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在辅光纤上与RRU进行信号传输,并通过辅光纤对主光纤进行负荷分担。
通过上述的说明,可以看出,在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基站和RRU之间的光纤长度是否相等均不会影响主光纤和辅光纤之间实现信号的同步传输以及负荷分担,扩展了光纤同步传输和负荷分担技术的应用范围,克服了现有的技术方案的缺陷。
相对应的,在RRU侧,需要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进行时延测量的指示消息后,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以及测量结果的反馈,并在接收到基站所配置的基于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后,将相应的时延值配置给相应的光纤接口,从而,分别根据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实现主光纤和辅光纤的同步接入。
通过这样的处理,在RRU侧和基站侧分别为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配置了相应的时延值的情况下,可以保证RRU和基站对于同一个光纤接口所配置的时延值大小相同,从而,无论基站和RRU之间的光纤长度是否相等,均可以实现主光纤和辅光纤之间的信号的同步传输以及负荷分担。
具体的处理方式参见上述说明,与之相类似,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基站和RRU之间以光纤接口为单位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并将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分别应用在主光纤和辅光纤的信号传输过程中,实现主光纤和辅光纤的同步接入,并实现辅光纤对主光纤的负荷分担,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必须在基站和RRU之间通过等长光纤连接才能实现同步传输和负荷分担的问题,降低了基站和RRU之间光纤部署、同步传输和负荷分担的实现难度。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以光纤接口为单位分别确定主光纤和辅光纤的时延值,从而,无论基站和RRU之间的光纤长度是否相等,均可以实现主光纤和辅光纤之间的信号的同步传输以及负荷分担。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站与RRU之间通过不等长光纤连接以实现负荷分担的组网结构示意图。
其中,主光纤的长度短于辅光纤的长度,因此,如果按照现有的技术方案,只对主光纤进行时延测量,所得到的时延值并不能应用于辅光纤,所以,根据这样的时延值,将无法实现主光纤与辅光纤之间的信号同步传输,即不能将RRU通过主光纤和辅光纤同步接入基站,进而,也不能实现主光纤和辅光纤之间的负荷分担。
因此,需要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分别对主光纤和辅光纤进行时延测量,在实际的应用中,具体的操作是分别以主光纤和辅光纤的光纤接口为单位,进行时延测量,分别得到主光纤和辅光纤所对应的时延参数,并分别根据这样的参数,在主光纤和辅光纤中实现信号的同步传输,将RRU通过主光纤和辅光纤同步接入基站。
具体的,如图2所示,基站与RRU之间通过2根等长或不等长的光纤连接,RRU接入后基站通过主光纤指示RRU分别以光纤接口为单位对主、辅光纤的光纤接口做时延测量,RRU分别响应2个光纤接口的时延测量,基站收到RRU的时延测量响应后分别计算2个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并配置给RRU,RRU以光纤接口为单位分别配置生效2个光纤接口的时延值,这样主、辅光纤的光纤接口都达到同步状态,从而解决光纤必须等长才能实现RRU通过光纤同步接入基站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此种应用场景下,对于主、辅光纤上的资源分配策略,具体如下:
小区建立时优先在主光纤上分配资源,主光纤上空闲资源不足则继续在辅光纤上分配资源;其中,主频点/中心频点必须配置在主光纤。
通过上述的说明,可以看出,在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基站和RRU之间的光纤长度是否相等均不会影响主光纤和辅光纤之间实现信号的同步传输以及负荷分担,扩展了光纤同步传输和负荷分担技术的应用范围,克服了现有的技术方案的缺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基站和RRU之间以光纤接口为单位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并将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分别应用在主光纤和辅光纤的信号传输过程中,实现主光纤和辅光纤的同步接入,并实现辅光纤对主光纤的负荷分担,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必须在基站和RRU之间通过等长光纤连接才能实现同步传输和负荷分担的问题,降低了基站和RRU之间光纤部署、同步传输和负荷分担的实现难度。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至少包括:
发送模块31,用于通过主光纤,向RRU发送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指示消息;
接收模块32,用于通过主光纤接收RRU返回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包含RRU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所得到的测量结果;
确定模块3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32所接收到的测量结果分别确定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
配置模块34,用于通过主光纤将确定模块33所确定的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配置给RRU,以使基站和RRU根据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实现主光纤和辅光纤的同步接入以及辅光纤对主光纤的负荷分担。
其中,确定模块33,具体用于:
结合接收模块32所接收到的测量结果,以及自身所检测的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参数信息和/或连接情况,分别确定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
在具体的实施场景中,该基站还包括:
资源分配模块35,用于在小区建立时,优先在主光纤上为小区分配资源,并在主光纤上的空闲资源不足时,基站在辅光纤上为小区分配资源。
进一步的,资源分配模块35,还用于在主光纤上为小区的主频点/中心频点分配资源。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RRU,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至少包括:
接收模块41,用于通过主光纤,接收基站发送的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指示消息;
测量模块42,用于在接收模块41接收到指示消息后,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
发送模块43,用于通过主光纤向基站返回包含测量模块42所进行的相应的的时延测量的测量结果的响应消息;
配置模块44,用于通过主光纤接收基站所配置的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并分别配置给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以使基站和RRU根据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实现主光纤和辅光纤的同步接入以及辅光纤对主光纤的负荷分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基站和RRU之间以光纤接口为单位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并将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分别应用在主光纤和辅光纤的信号传输过程中,实现主光纤和辅光纤的同步接入,并实现辅光纤对主光纤的负荷分担,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必须在基站和RRU之间通过等长光纤连接才能实现同步传输和负荷分担的问题,降低了基站和RRU之间光纤部署、同步传输和负荷分担的实现难度。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网络侧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限制范围。

Claims (12)

1. 一种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通过主光纤,向RRU发送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指示消息;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主光纤接收所述RRU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包含所述RRU分别对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所得到的测量结果;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分别确定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主光纤将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配置给所述RRU,以使所述基站和所述RRU根据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实现所述主光纤和所述辅光纤的同步接入以及所述辅光纤对所述主光纤的负荷分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分别确定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具体为:
所述基站结合所述测量结果,以及自身所检测的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参数信息和/或连接情况,分别确定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所述主光纤将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配置给所述RRU之后,还包括:
在小区建立时,所述基站优先在所述主光纤上为所述小区分配资源;
当所述主光纤上的空闲资源不足时,所述基站在所述辅光纤上为所述小区分配资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小区建立时,所述基站优先在所述主光纤上为所述小区分配资源,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主光纤上为所述小区的主频点/中心频点分配资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和所述RRU根据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实现所述主光纤和所述辅光纤的同步接入以及所述辅光纤对所述主光纤的负荷分担,具体为: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主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在所述主光纤上与所述RRU进行信号传输;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在所述辅光纤上与所述RRU进行信号传输,并对所述主光纤进行负荷分担。
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主光纤,向RRU发送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指示消息;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主光纤接收所述RRU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包含所述RRU分别对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所得到的测量结果;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测量结果分别确定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
配置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主光纤将所述确定模块所确定的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配置给所述RRU,以使所述基站和所述RRU根据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实现所述主光纤和所述辅光纤的同步接入以及所述辅光纤对所述主光纤的负荷分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结合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测量结果,以及自身所检测的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参数信息,分别确定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在小区建立时,优先在所述主光纤上为所述小区分配资源,并在所述主光纤上的空闲资源不足时,所述基站在所述辅光纤上为所述小区分配资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分配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主光纤上为所述小区的主频点/中心频点分配资源。
10.一种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RRU通过主光纤,接收基站发送的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指示消息;
所述RRU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
所述RRU通过所述主光纤向所述基站返回包含相应的时延测量的测量结果的响应消息;
所述RRU通过所述主光纤接收所述基站所配置的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并分别配置给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以使所述基站和所述RRU根据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实现所述主光纤和所述辅光纤的同步接入以及所述辅光纤对所述主光纤的负荷分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和所述RRU根据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实现主光纤和辅光纤的同步接入以及所述辅光纤对所述主光纤的负荷分担,具体为:
所述RRU根据所述主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在所述主光纤上与所述基站进行信号传输;
所述RRU根据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在所述辅光纤上与所述基站进行信号传输,并对所述主光纤进行负荷分担。
12.一种RRU,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主光纤,接收基站发送的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的指示消息;
测量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指示消息后,分别对主光纤接口和辅光纤接口进行时延测量;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主光纤向所述基站返回包含所述测量模块所进行的相应的时延测量的测量结果的响应消息;
配置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主光纤接收所述基站所配置的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并分别配置给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以使所述基站和所述RRU根据所述主光纤接口和所述辅光纤接口的时延值实现所述主光纤和所述辅光纤的同步接入以及所述辅光纤对所述主光纤的负荷分担。
CN2011102516124A 2011-08-30 2011-08-30 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22811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16124A CN102281106A (zh) 2011-08-30 2011-08-30 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16124A CN102281106A (zh) 2011-08-30 2011-08-30 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1106A true CN102281106A (zh) 2011-12-14

Family

ID=45106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16124A Pending CN102281106A (zh) 2011-08-30 2011-08-30 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8110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0456A (zh) * 2004-11-23 2006-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覆盖网络
CN1897475A (zh) * 2006-06-23 2007-01-17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数字直放站系统中的光纤时延测量方法及电路
CN101389090A (zh) * 2008-10-09 2009-03-18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光纤直放站及其时延的测量方法、装置及补偿方法、系统
CN201479389U (zh) * 2009-08-05 2010-05-19 厦门瑞石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热备份光纤直放站
CN101771591A (zh) * 2008-12-26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rru与bbu环形组网下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0456A (zh) * 2004-11-23 2006-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覆盖网络
CN1897475A (zh) * 2006-06-23 2007-01-17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数字直放站系统中的光纤时延测量方法及电路
CN101389090A (zh) * 2008-10-09 2009-03-18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光纤直放站及其时延的测量方法、装置及补偿方法、系统
CN101771591A (zh) * 2008-12-26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rru与bbu环形组网下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
CN201479389U (zh) * 2009-08-05 2010-05-19 厦门瑞石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热备份光纤直放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2514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timestamp
CN104113937B (zh) 一种终端中射频资源时分复用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869086B (zh) 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58496A (zh) 一种利用WiFi-direct的时间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04935641A (zh) 一种加速文件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88160A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和转发单元
CN109714757A (zh) 一种共用准备eSIM卡的方法及装置
EP3422799B1 (en) Lte-nr interworking procedure for scg split bearer configurations
CN103259639B (zh) 一种堆叠设备的时钟同步方法和设备
CN103781188A (zh) 一种虚拟网卡构建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595147B2 (en) Data trans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wavelength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5451367A (zh)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343220B (zh) 转发器、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3959895A (zh) 一种无线接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497245A (zh) 时钟同步方法及时钟管理接口板
CN102281106A (zh) 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和设备
CN103929491B (zh) 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2917370A (zh) 确定远端机对应的近端机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远端机
CN113900985B (zh) Io和spi复用芯片、复用辅助芯片和数据交互方法
CN102299937A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分配时钟服务器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2857836A (zh) 批量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73939A (zh) 一种基于通用串行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CN102332997B (zh) 一种网络设备及其进行链路容量调整的方法
CN103051528B (zh) 一种用于总线的报文快速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02013918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