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8840A - 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8840A
CN102278840A CN201110173224A CN201110173224A CN102278840A CN 102278840 A CN102278840 A CN 102278840A CN 201110173224 A CN201110173224 A CN 201110173224A CN 201110173224 A CN201110173224 A CN 201110173224A CN 102278840 A CN102278840 A CN 102278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valve
inlet
outlet
way control
liquid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73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坚
雷海涛
张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73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788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78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8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包括有压缩机、第一单向控制阀、冷凝器、贮液器、第二单向控制阀、节流装置、蒸发器,其中压缩机的出口经第一单向控制阀连接至冷凝器的入口,冷凝器的出口连接至贮液器的入口,贮液器的出口经第二单向控制阀及节流装置连接至蒸发器的入口,蒸发器的出口连接至压缩机的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泵及第三单向控制阀,其中液体泵并接在第二单向控制阀的两端,其入口与贮液器的出口连接,出口与节流装置连接,第三单向控制阀的入口连接在蒸发器及压缩机之间的管路上,出口连接在第一单向控制阀与冷凝器之间的管路上。本发明节能效果明显,同时不会增加风机的负荷,而且避免了新风的凝露和空气质量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属于用于机房的空调器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行业的发展,通信机房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而要维持机房的正常运转必须要有制冷设备维持机房的环境要求,据现有统计数据,机房的制冷能耗占据整个机房系统近40%的能耗,机房的制冷节能显得越来越重要。现有机房制冷的节能技术中利用室外侧环境的冷量来实现制冷的有:乙二醇自然冷却和直接引入新风。其中乙二醇自然冷却系统需要增加一套乙二醇换热盘管,增加了室内风机的负荷,风机全年的能耗增大,抵消了部分节能效果;直接引入新风,主要缺点是当室外温度过低时引入会导致设备凝露,另外必须对新风进行过滤,过滤器需要专业人士定期的维护,而且过滤后空气的质量是否满足要求难以判定,可能会腐蚀到机房内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不仅节能效果好,同时能避免原有技术存在缺陷的用于机房的空调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包括有压缩机、第一单向控制阀、冷凝器、贮液器、第二单向控制阀、节流装置、蒸发器,其中压缩机的出口经第一单向控制阀连接至冷凝器的入口,冷凝器的出口连接至贮液器的入口,贮液器的出口依次经第二单向控制阀及节流装置连接至蒸发器的入口,蒸发器的出口连接至压缩机的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泵及第三单向控制阀,其中液体泵并接在第二单向控制阀的两端,其入口与贮液器的出口连接,出口与节流装置连接,第三单向控制阀的入口连接在蒸发器及压缩机之间的管路上,出口连接在第一单向控制阀与冷凝器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蒸发器、压缩机及第三单向控制阀之间的管路上装置有第一通断控制阀,第一通断控制阀为三通通断控制阀,三通通断控制阀的入口连接蒸发器的出口,一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入口,另一出口连接第三单向控制阀的入口。
所述贮液器、第二单向控制阀及液体泵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通断控制阀,第二通断控制阀为三通通断控制阀,三通通断控制阀的入口连接贮液器的出口,一出口连接液体泵的入口,另一出口连接第二单向控制阀的入口。
所述第二单向控制阀、液体泵及节流装置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通断控制阀,第二通断控制阀为三通通断控制阀,三通通断控制阀一入口连接液体泵的出口,另一入口连接第二单向控制阀的出口,其出口连接节流装置的入口。
所述蒸发器及压缩机之间的管路上装置有第一通断控制阀,第一通断控制阀为二通通断控制阀,二通通断控制阀的入口连接蒸发器的出口,其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入口,第三单向控制阀的入口连接在第一通断控制阀与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液体泵的入口串接有第二通断控制阀,液体泵与第二通断控制阀串接后的管路并接在第二单向控制阀的两端,第二通断控制阀为二通通断控制阀,二通通断控制阀的入口连接贮液器的出口,其出口连接液体泵的入口。
所述液体泵的出口串接有第二通断控制阀,液体泵与第二通断控制阀串接后的管路并接在第二单向控制阀的两端,第二通断控制阀为二通通断控制阀,二通通断控制阀的入口连接液体泵的入口,其出口连接节流装置的入口。
所述第一单向控制阀、第二单向控制阀及第三单向控制阀均为单向阀。
本发明采用两种制冷运行模式,常规制冷运行时,液体泵关闭,开启压缩机,进行制冷循环;当冷凝器侧的环境温度低于蒸发器侧环境温度,开启液体泵,关闭压缩机,通过液体泵进行制冷循环系统,由于液体泵运转消耗的电能远小于压缩机运行消耗的电能,从而达到节能效果,同时与原有的乙二醇自然冷却和直接引入新风相比,该节能方式不会增加风机的负荷,而且避免了新风的凝露和空气质量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用于机房的空调器,包括有压缩机1、第一单向控制阀2、冷凝器3、贮液器4、第二单向控制阀5、节流装置8、蒸发器9、液体泵7及第三单向控制阀11,其中压缩机1的出口经第一单向控制阀2连接至冷凝器3的入口,冷凝器3的出口连接至贮液器4的入口,贮液器4的出口依次经第二单向控制阀5及节流装置8连接至蒸发器9的入口,蒸发器9的出口连接至压缩机1的入口,液体泵7并接在第二单向控制阀5的两端,其入口与贮液器4的出口连接,出口与节流装置8连接,第三单向控制阀11的入口连接在蒸发器9及压缩机1之间的管路上,出口连接在第一单向控制阀2与冷凝器3之间的管路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9、压缩机1及第三单向控制阀11之间的管路上装置有第一通断控制阀10,第一通断控制阀10为三通通断控制阀,三通通断控制阀的入口连接蒸发器9的出口,一出口连接压缩机1的入口,另一出口连接第三单向控制阀11的入口;所述贮液器4、第二单向控制阀5及液体泵7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通断控制阀6,第二通断控制阀6为三通通断控制阀,三通通断控制阀的入口连接贮液器4出口,一出口连接液体泵7入口,另一出口连接第二单向控制阀5的入口;所述第一单向控制阀2、第二单向控制阀5及第三单向控制阀11均为单向阀。
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工作时,常规制冷运行模式下,冷媒经压缩机1压缩后经第一单向控制阀2到冷凝器3中冷凝,然后经贮液器4、第二通断控制阀6、第二单向控制阀5到节流装置8节流后进蒸发器9中蒸发,再经第一通断控制阀10回压缩机,如此循环实现常规制冷。在节能运行模式下,冷媒经液体泵7提供动力,经节流装置8节流后到蒸发器9中蒸发,然后经第三单向控制阀11到冷凝器3冷凝,再经贮液器4和第二通断控制阀6回到液体泵,如此循环实现节能模式制冷。由于液体泵的能耗远小于压缩机,从而达到节能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单向控制阀5、液体泵7及节流装置8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通断控制阀6,第二通断控制阀6为三通通断控制阀,三通通断控制阀一入口连接液体泵7出口,另一入口连接第二单向控制阀5出口,出口连接节流装置8的入口。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工作时,常规制冷运行模式下,冷媒经压缩机1压缩后经第一单向控制阀2到冷凝器3中冷凝,然后经贮液器4、第二单向控制阀5、第二通断控制阀6到节流装置8节流后进蒸发器9中蒸发,再经第一通断控制阀10回压缩机,如此循环实现常规制冷;在节能运行模式下,冷媒经液体泵7提供动力,经第二通断控制阀6、节流装置8节流后到蒸发器9中蒸发,然后经第三单向控制阀11到冷凝器3冷凝,再经贮液器4后回到液体泵7,如此循环实现节能模式制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蒸发器9及压缩机1之间的管路上装置有第一通断控制阀10,第一通断控制阀10为二通通断控制阀,二通通断控制阀的入口连接蒸发器9的出口,其出口连接压缩机1的入口,第三单向控制阀11的入口连接在第一通断控制阀10与蒸发器9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液体泵7的入口串接有第二通断控制阀6,液体泵7与第二通断控制阀6串接后的管路并接在第二单向控制阀5的两端,第二通断控制阀6为二通通断控制阀,二通通断控制阀的入口连接贮液器4的出口,其出口连接液体泵7的入口。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工作时,常规制冷运行模式下,冷媒经压缩机1压缩后经第一单向控制阀2到冷凝器3中冷凝,然后经贮液器4、第二单向控制阀5到节流装置8节流后进蒸发器9中蒸发,再经第一通断控制阀10回压缩机,如此循环实现常规制冷。在节能运行模式下,冷媒经液体泵7提供动力,经节流装置8节流后到蒸发器9中蒸发,然后经第三单向控制阀11到冷凝器3冷凝,再经贮液器4和第二通断控制阀6回到液体泵,如此循环实现节能模式制冷。由于液体泵的能耗远小于压缩机,从而达到节能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蒸发器9及压缩机1之间的管路上装置有第一通断控制阀10,第一通断控制阀10为二通通断控制阀,二通通断控制阀的入口连接蒸发器9的出口,其出口连接压缩机1的入口,第三单向控制阀11的入口连接在第一断控制阀10与蒸发器9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液体泵7的出口串接有第二通断控制阀6,液体泵7与第二通断控制阀6串接后的管路并接在第二单向控制阀5的两端,第二通断控制阀6为二通通断控制阀,二通通断控制阀的入口连接液体泵7的出口,其出口连接节流装置8的入口。其它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工作时,常规制冷运行模式下,冷媒经压缩机1压缩后经第一单向控制阀2到冷凝器3中冷凝,然后经贮液器4、第二单向控制阀5到节流装置8节流后进蒸发器9中蒸发,再经第一通断控制阀10回压缩机,如此循环实现常规制冷;在节能运行模式下,冷媒经液体泵7提供动力,经第二通断控制阀6、节流装置8节流后到蒸发器9中蒸发,然后经第三单向控制阀11到冷凝器3冷凝,再经贮液器4后回到液体泵7,如此循环实现节能模式制冷。

Claims (8)

1.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包括有压缩机(1)、第一单向控制阀(2)、冷凝器(3)、贮液器(4)、第二单向控制阀(5)、节流装置(8)、蒸发器(9),其中压缩机(1)的出口经第一单向控制阀(2)连接至冷凝器(3)的入口,冷凝器(3)的出口连接至贮液器(4)的入口,贮液器(4)的出口依次经第二单向控制阀(5)及节流装置(8)连接至蒸发器(9)的入口,蒸发器(9)的出口连接至压缩机(1)的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泵(7)及第三单向控制阀(11),其中液体泵(7)并接在第二单向控制阀(5)的两端,其入口与贮液器(4)的出口连接,出口与节流装置(8)连接,第三单向控制阀(11)的入口连接在蒸发器(9)及压缩机(1)之间的管路上,出口连接在第一单向控制阀(2)与冷凝器(3)之间的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9)、压缩机(1)及第三单向控制阀(11)之间的管路上装置有第一通断控制阀(10),第一通断控制阀(10)为三通通断控制阀,三通通断控制阀入口连接蒸发器(9)的出口,一出口连接压缩机(1)的入口,另一出口连接第三单向控制阀(11)的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液器(4)、第二单向控制阀(5)及液体泵(7)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通断控制阀(6),第二通断控制阀(6)为三通通断控制阀,三通通断控制阀的入口连接贮液器(4)的出口,一出口连接液体泵(7)入口,另一出口连接第二单向控制阀(5)的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控制阀(5)、液体泵(7)及节流装置(8)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通断控制阀(6),第二通断控制阀(6)为三通通断控制阀,三通通断控制阀一入口连接液体泵(7)的出口,另一入口连接第二单向控制阀(5)的出口,出口连接节流装置(8)的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9)及压缩机(1)之间的管路上装置有第一通断控制阀(10),第一通断控制阀(10)为二通通断控制阀,二通通断控制阀的入口连接蒸发器(9)的出口,其出口连接压缩机(1)的入口,第三单向控制阀(11)的入口连接在第一通断控制阀(10)与蒸发器(9)之间的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机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泵(7)的入口串接有第二通断控制阀(6),液体泵(7)与第二通断控制阀(6)串接后的管路并接在第二单向控制阀(5)的两端,第二通断控制阀(6)为二通通断控制阀,二通通断控制阀的入口连接贮液器(4)的出口,其出口连接液体泵(7)的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机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泵(7)的出口串接有第二通断控制阀(6),液体泵(7)与第二通断控制阀(6)串接后的管路并接在第二单向控制阀(5)的两端,第二通断控制阀(6)为二通通断控制阀,二通通断控制阀的入口连接液体泵(7)的入口,其出口连接节流装置(8)的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单向控制阀(2)、第二单向控制阀(5)及第三单向控制阀(11)均为单向阀。
CN201110173224A 2011-06-25 2011-06-25 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 Pending CN1022788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73224A CN102278840A (zh) 2011-06-25 2011-06-25 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73224A CN102278840A (zh) 2011-06-25 2011-06-25 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8840A true CN102278840A (zh) 2011-12-14

Family

ID=45104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73224A Pending CN102278840A (zh) 2011-06-25 2011-06-25 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7884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7880A (zh) * 2013-05-13 2013-09-04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64235A (zh) * 2015-04-10 2015-07-08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低温制冷的氟泵空调一体系统
CN112880244A (zh) * 2021-01-27 2021-06-01 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由冷却两相流空调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4856A (zh) * 2009-03-20 2009-08-26 清华大学 一种带自然供冷供热功能的空气处理装置
CN201322399Y (zh) * 2008-12-19 2009-10-07 余姚捷丰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乙二醇节能空调机
CN101694311A (zh) * 2009-10-23 2010-04-14 清华大学 一种带自然冷却功能的液泵供液多联式空调机组
CN201448939U (zh) * 2009-07-20 2010-05-05 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间接利用室外冷源的节能空调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22399Y (zh) * 2008-12-19 2009-10-07 余姚捷丰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乙二醇节能空调机
CN101514856A (zh) * 2009-03-20 2009-08-26 清华大学 一种带自然供冷供热功能的空气处理装置
CN201448939U (zh) * 2009-07-20 2010-05-05 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间接利用室外冷源的节能空调机
CN101694311A (zh) * 2009-10-23 2010-04-14 清华大学 一种带自然冷却功能的液泵供液多联式空调机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7880A (zh) * 2013-05-13 2013-09-04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64235A (zh) * 2015-04-10 2015-07-08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低温制冷的氟泵空调一体系统
CN112880244A (zh) * 2021-01-27 2021-06-01 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由冷却两相流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2312C (zh) 热湿分段处理的空调机组装置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CN103216908B (zh) 变频多联式空调机组制冷时室外风机的控制方法
CN102777981B (zh) 用于通讯基站的面向对象送风节能型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1306902Y (zh) 一种带热回收型热泵空调与冰箱一体机
KR101321979B1 (ko) 냉각수를 활용한 수냉식 냉방장치
CN201892282U (zh) 一种泵循环节能空调
CN111457509B (zh) 一种节能型空调
CN101929752A (zh) 一种制冷剂循环自然冷却基站空调机及其实施方法
CN102269453A (zh) 一体式节能空调
CN106871474A (zh) 风冷水冷组合式空调系统
CN211953115U (zh) 一种节能型空调
CN102278840A (zh) 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
CN203687260U (zh) 一种适用于地铁站公共区的组合式整体空调机
CN205332368U (zh) 一种自由冷却机房空调机组
CN102353097A (zh) 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
CN102135302A (zh) 机房节能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155827B (zh) 宽温空调制冷循环系统
CN101975494B (zh) 一种风冷式节能型机房空调系统
CN201715773U (zh) 一种将分体式热泵空调与冰箱整合的复合装置
CN111678198A (zh) 一种高能效比机房空调系统
CN103129573A (zh) 无级调载变风量直接蒸发式城市轨道交通专用空调
CN113218048B (zh) 一种多联空调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CN201731674U (zh) 一种制冷剂自然冷却基站空调机
CN202254000U (zh) 一体式节能空调
CN201215362Y (zh) 高效节能的空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