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3169B - 接口授权方案 - Google Patents

接口授权方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3169B
CN102273169B CN200980153165.XA CN200980153165A CN102273169B CN 102273169 B CN102273169 B CN 102273169B CN 200980153165 A CN200980153165 A CN 200980153165A CN 102273169 B CN102273169 B CN 1022731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access point
interface
determine whether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31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73169A (zh
Inventor
R·古普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73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3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73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31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2Entity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授权方案控制是否在通信节点之间建立接口。例如,这种方案可以用于确定是否在一对接入点之间建立直接接口(例如,X2接口)。可以基于一个或两个节点的节点类型来做出在节点之间建立直接接口的决定。可以基于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组来做出在节点之间建立直接接口的决定。

Description

接口授权方案
要求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8年12月30日提交的且分配的代理案号为No.090686P1的共同拥有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141,585的权益和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该临时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要涉及通信,更具体且非排它地涉及对在节点之间建立接口的授权。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被部署在规定的地理区域中,以便为该地理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例如,语音、数据、多媒体服务等)。在典型实现中,宏接入点(例如,与不同宏小区或扇区相关联的宏接入点)分布在整个网络中,以便向在该网络服务的地理区域内工作的接入终端(例如,蜂窝电话)提供无线连接。随着对高速率和多媒体数据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实现具有增强性能的高效健壮的通信网络成为了一种挑战。
为了补充传统宏接入点(例如,实现为节点B或演进节点B),可以部署小覆盖接入点以便向(例如,用户家庭中的)移动单元提供更健壮的无线覆盖。这种小覆盖接入点可以称为例如家庭节点B、家庭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站、毫微微节点或者毫微微小区。通常,这种小覆盖接入点经由DSL路由器或者有线调制解调器连接到因特网和移动运营商的网络。
通常,期望网络中的接入点使用适当地接口彼此直接通信。例如,在3GPP LTE网络中,eNB使用X2接口彼此直接通信。在接口是永久性的情况下,这些接口需要状态维护。
然而,在运用小覆盖接入点的异构网络中,可能在指定宏接入点的小区或扇区内部署大量(例如,数以百计或数以千计)的小覆盖接入点。因为不期望要求宏接入点维护大量小覆盖接入点的接口,所以通常没有对这些小覆盖接入点使用直接接口。
发明内容
下面提供了本发明公开内容示例方面的概要。在本文的讨论中,任何提到术语“方面”的地方指的是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者多个方面。
本公开内容在一些方面涉及用于在通信节点之间建立接口的授权方案。例如,该方案可以用于确定是否在一对接入点之间建立直接接口(例如,X2接口)。
在一些方面,基于一个或两个节点的节点类型(例如,类别)来做出在节点之间建立直接接口的决定。在一些实现中,不同的节点类型可以包括例如宏接入点类型(或节点B或演进节点B)、或毫微微接入点类型(例如,家庭节点B或家庭演进节点B)。作为一个具体实例,如果发起建立接口过程的节点是毫微微接入点并且另一节点是宏接入点,则不可以建立接口。相反,对于宏接入点和毫微微接入点的任何其它组合,可以建立接口。
在一些方面,基于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组来做出在节点之间建立直接接口的决定。例如,只有节点属于同一闭合用户组(CSG)、属于同一企业或者基于同一毫微微网关,才可以在这些节点之间建立接口。
附图说明
在详细说明书、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将对本公开的这些及其它示例方面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适于提供接口授权的通信系统的若干示例方面的简化框图;
图2是某些操作的若干示例方面的流程图,其中,可以执行这些操作以在目标节点处提供接口授权;
图3是某些操作的若干示例方面的流程图,其中,可以执行这些操作以在源节点处提供接口授权;
图4是可以在通信节点中运用的组件的若干示例方面的简化框图;
图5是无线通信系统的简化图;
图6是包含毫微微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简化图;
图7是示出了无线通信覆盖区域的简化图;
图8是通信组件的若干示例方面的简化框图;以及
图9和10是如本文所教导的用于提供接口授权的装置的若干示例方面的简化框图。
依照惯例,附图中的各个特征可能未按比例绘制。相应地,为了清楚起见,各个特征的尺寸可以任意扩大或缩小。此外,为了清楚起见,某些附图可能被简化。因此,附图可能并没有描绘出指定装置(例如,设备)或方法的所有组件。最后,在整个说明书及附图中,相似的参考标记可用于标明相似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显然,本文的教导可以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而且本文公开的任何具体结构、功能或两者仅仅是作为代表。基于本文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文公开的某一个方面可以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现,而且这些方面中的两个或者多个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例如,可以使用本文给出的许多方面来实现一种装置或实施一种方法。另外,可以使用本文给出的一个或者多个方面之外的或不同的其它结构、功能、或结构和功能来实现这种装置或实施这种方法。而且,一个方面可以包括权利要求的至少一个要素。
图1示出了示例通信系统100的若干节点。以举例说明为目的,在相互通信的一个或者多个接入终端、接入点以及网络节点的背景下,对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进行描述。然而,需要理解的是,本文所教导的内容也适用于使用其它术语引用的其它类型装置或者其它类似装置。例如,在各种实现中,接入点可以称为或者实现为基站、演进节点B、家庭演进节点B、毫微微节点等,而接入终端可以称为或者实现为用户设备、移动设备等。
系统100中的接入点为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例如,接入终端102和104)提供一种或多种服务(例如,网络连接),该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可以安装在系统100的覆盖区域内或者在该区域内漫游。举例来说,在不同的时间点,接入终端102可能连接到接入点106,接入终端104可能连接到接入点108,或者接入终端102和104可以接入系统100中的一些其它接入点(未示出)。这些接入点106和108中的每一个接入点都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节点(为方便起见,由网络节点110来表示)通信,从而促进广域网络的连接性。这些网络节点可以采取各种形式,例如,一个或多个无线和/或核心网实体。因此,在各种实现中,网络节点110可以表示诸如以下功能中的至少一个:网络管理(例如,经由运营、管理、监管和供应实体)、呼叫控制、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网关功能、互联功能或者一些其它合适的网络功能。
在某个时间点,可能期望在接入点106和108之间建立接口。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接口”是指在实体之间建立的逻辑通信信道,其中所述逻辑通信信道使这些实体能够交换信息。可以建立接口以使接入点106和108能够相互发送消息,以便例如切换接入终端、管理近邻关系或执行其它任务。
在不同实现中,接口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在一些方面,接口可以包括直接的接入点到接入点接口。在一些方面中,接口可以包括在3GPP LTE中定义的X2接口。如通过图1中的虚线112所表示的,在一些实现中,经由该接口的通信可以流经网络节点110(例如,经由回程)。然而,应当认识到,接入点可以以其它方式(例如,经由接入点之间的无线连接)来经由接口进行通信。
根据本文的教导,使用授权方案来确定是否在节点之间建立接口。在一些方面,可以基于建立接口的一个或多个节点的类型(例如,类别)来做出允许或禁止建立接口的决定。例如,可以基于这种节点类型来允许/禁止建立接入点到接入点的接口(例如,eNB到eNB的X2接口)。
在一些实现中,基于试图在节点之间发起连接的节点的类型来允许/禁止建立接口。例如,这种节点可以包括发送请求,以发起建立到另一节点的接口的节点。在一些方面,该节点可以称为建立接口的源(例如,请求的源)。
在一些实现中,基于接口中的其它节点的类型来允许/禁止建立接口。例如,这种节点可以包括接收在上一段中所述的请求的节点。在一些方面,该节点可以称为建立接口的目标(例如,请求的目标)。
节点类型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在一些方面,节点类型涉及该节点是宏接入点(例如,eNB)还是毫微微接入点(例如,HeNB)。
将参照上述术语源和目标来描述示例实现。在示例实现中,如果宏接入点是源,则可以允许建立接口,而与目标是宏接入点还是毫微微接入点无关。相反,当毫微微接入点是源时,如果目标是宏接入点,则可以禁止建立接口,而如果目标是毫微微接入点,则可以允许建立接口。
通过使用这种实现,可以在某种环境下建立接口,以便例如改善在系统中的某些节点处的通信,而在其它环境下可以禁止接口,以便减小如果建立接口则会对某些节点产生的负担。例如,在示例实现中,允许在宏接入点之间建立接口,使得宏接入点可以如同在传统网络中那样继续受益于这种接口。
此外,在示例实现中可以允许宏接入点与毫微微接入点建立接口。如果宏接入点需要与毫微微接入点通信,则该宏接入点可以决定打开与毫微微接入点的这种接口。例如,这种通信可以用于接口管理、资源分配以及其它操作。
有利的是,宏接入点可能具有授权和/或优先权以指导与毫微微接入点相关的操作。然而,在示例实现中,不允许毫微微接入点打开与宏接入点的接口。因此,只有宏接入点可以决定是否打开与毫微微接入点的接口,从而使宏接入点能够确定这种接口的优势是否大于与该接口相关联的维护开销的劣势。
此外,在示例实现中,毫微微接入点可以相互建立接口,从而使毫微微接入点能够与邻近的毫微微接入点直接通信。这里,由于毫微微接入点有限的发送功率,指定毫微微接入点将仅具有相当少量的邻近毫微微接入点(如果有的话)。因此,在这种情况中,(例如,与维护接口状态信息和保留资源相关联的)可测量性问题可能是相对不重要的。
在一些实现中,基于节点是否属于共同的组(即,同一组)来确定是否在这些节点之间建立接口。例如,如果节点属于同一组,则可以允许建立接口,而如果节点不属于同一组,则禁止建立接口。
作为一个实例,可以基于节点是否属于共同的闭合用户组(即,同一闭合用户组)来确定是否在这些节点之间建立接口。例如,如果节点属于同一闭合用户组,则可以允许建立接口,而如果节点不属于同一闭合用户组,则禁止建立接口。
作为另一实例,可以基于节点是否属于共同的企业(即,同一企业)来确定是否在这些节点之间建立接口。例如,如果节点属于同一企业(例如,公司、大学、政府等),则可以允许建立接口,而如果节点不属于同一企业,则禁止建立接口。
作为另一实例,可以基于节点是否基于共同的网关(即,同一网关)来确定是否在这些节点之间建立接口。例如,如果节点基于同一网关(例如,毫微微网关),则可以允许建立接口,而如果节点不基于同一网关,则禁止建立接口。
在一些方面,基于节点是否属于共同的组而做出的是否在这些节点之间建立接口的决定可以被应用于毫微微接入点。例如,如果源和目标均是毫微微接入点,则可以应用与这些毫微微接入点是否属于同一组相关的进一步的测试,以确定是否允许/禁止这些毫微微接入点之间的接口。
图1以简化形式示出了如本文所教导的用于授权接口建立的接入点106和108的功能。为方便起见,在接入点106和108中示出了不同的功能。然而,实际上,接入点106和108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本文所描述的功能。
接入点106包括如下功能(例如,接口请求器组件114):识别另一接入点(在该例子中为接入点108),决定与该接入点建立接口,以及向该接入点发送请求以便发起接口建立。
接入点108包括如下功能(例如,接口授权组件116):接收请求,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接口,以及向接入点106发送适当的响应。如本文所描述的,可以基于指示接入点106和/或接入点108的类型的节点类型信息118来做出该确定。
如下面将更具体描述的,可以在源和/或在目标处执行接入授权操作。因此,在不同的实现中,对于接入点106向接入点108发送接口建立请求的情况,可以在接入点108和/或接入点106处运用接口授权组件。
下面将结合图2和图3中的流程图详细描述系统100的示例操作。为方便起见,图2和图3的操作(或者本文所讨论或教导的任何其它操作)可以被描述为由特定组件(例如,图1和图4的组件)执行。然而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操作可以由其它类型的组件执行,而且可以使用不同数目的组件执行。还需要理解的是,在特定实现中可能不会用到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操作。
图2描述了可以在如下实现中执行的示例操作,其中在所述实现中,在接口建立请求的目标处实现接口授权。例如,当从源接收到建立接口的请求时,目标基于这些节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类型来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接口。
如方框202所示,在某个时间点,第一节点(例如,接入点106)识别用于建立接口的第二节点(例如,接入点108)。例如,第一节点可以通过近邻关系、切换或一些其它适当方式来获知存在第二节点。此外,第一节点可以基于一些准则(例如,节点的相对接近度、先前的切换等)来决定与第二节点建立接口。如本文所讨论的,在一些实现中,接口可以包括X2接口。
如方框204所示,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例如,X2初始请求),以发起建立接口。在一些实现中,该请求可以包括第一节点类型(例如,宏接入点或毫微微接入点)的指示。在方框206处,第二节点接收该请求。
如方框208所示,第二节点确定第一节点的类型。这可以用各种方式完成。在一些情况中,基于第一节点的标识符来确定类型(例如,网络可以将特定接入点标识符分配给特定类型的接入点)。如上所述,在一些情况中,第一接入点在请求中发送其类型的指示。在一些情况中,基于在第二节点接收到请求之前第二节点接收到的关于第一节点的信息来确定类型。例如,结合管理近邻关系,第二节点可以获取关于第一节点的类型信息。
如方框210所示,第二节点基于在方框208处确定的类型来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接口。例如,如果第一节点是宏接入点,则可以允许该请求。
此外,如本文所讨论的,可以基于第二节点的类型(例如,而非第一节点的类型或除第一节点的类型之外)来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接口。例如,如果第一节点是毫微微接入点而第二节点是宏接入点,则可以拒绝该请求。
此外,如本文所讨论的,在一些情况中,也可以基于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组来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接口。例如,如果两个节点均是毫微微接入点,则第二节点可以只有在两个节点也属于同一组时,才决定允许建立接口。如本文所讨论的,这种组可以涉及CSG、企业或网关中的至少一个。
如方框212所示,第二节点基于方框210的确定来向第一节点发送响应。例如,第二节点可以发送指示,即,其接受或拒绝在方框204处发送的请求。
如方框214所示,在授权建立接口的情况下,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将协作以便建立连接。然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可以经由该接口来彼此直接通信。
图3描述了可以在如下实现中执行的示例操作,其中在所述实现中,在接口建立请求的源处实现接口授权。例如,当识别出建立接口的目标时,源基于这些节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类型来确定是否向目标发送建立接口的请求。
如方框302所示,在某个时间点,第一节点(例如,接入点106)识别第二节点(例如,接入点108),其中第一节点可以与第二节点建立接口。例如,如上所述,第一节点可以按照某种方式获知存在第二节点,然后,基于某些准则决定与第二节点建立接口。此外,在一些实现中,接口可以包括X2接口。
如方框304所示,然后,第一节点确定第二节点的类型。这可以用各种方式完成。在一些情况中,基于第二节点的标识符来确定类型(例如,网络可以将特定接入点标识符分配给特定类型的节点)。在一些情况中,基于在识别出用于建立接口的第二节点之前,第一节点接收到的关于第二节点的信息,来确定类型。例如,结合管理近邻关系,第一节点可以获取关于第二节点的类型信息。
如方框306所示,第二节点基于在方框304处确定的类型来确定是否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以便发起建立接口。例如,如果第二节点是毫微微接入点,则可以允许该请求。
此外,如本文所讨论的,可以基于第一节点的类型(例如,而非第二节点的类型或除第二节点的类型之外)来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接口。例如,如果第一节点是毫微微接入点而第二节点是宏接入点,则可以拒绝该请求。
此外,可以基于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组来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接口。例如,如果两个节点均是毫微微接入点,则第一节点可以只有在两个节点属于同一组时,才决定发送请求。如本文所讨论的,这种组可以涉及CSG、企业或网关中的至少一个。
如方框308所示,然后,第一节点基于方框306的确定来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如上所述,在一些情况中,该请求可以包括第一节点的类型。
如方框310所示,然后可以适当地建立接口。例如,在第二节点也如本文所讨论的执行接口授权或执行一些其它接口控制的实现中,如果第二节点同意与第一节点建立接口,则可以建立接口。
图4示出了若干示例组件,其可以并入例如接入点400的节点以便进行如本文所教导的接口授权操作。所述组件也可以并入通信系统中的其它节点。例如,系统中的其它节点可以包括与针对接入点400描述的那些组件相似的组件,以用于提供相似的功能。指定节点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所述组件。例如,接入点可以包含多个收发机组件,其使接入点能够在多个频率上运行和/或通过不同技术进行通信。
如图4所示,接入点400可以包括用于与其它节点通信的收发机402。收发机402包括用于发送信号(例如,接口授权消息)的发射机404和用于接收信号的接收机406。接入点400还包括网络接口408,用于与其它节点(例如,其它网络节点)进行通信。例如,网络接口408可以被配置为经由有线或无线回程与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通信。
接入点400还包括可与本文所教导的接口授权操作结合使用的其它组件。例如,接入点400可以包括通信控制器410,用于管理与其它节点的通信(例如,发送和接收请求、消息和指示)以及用于提供如本文所教导的其它相关功能。此外,接入点400可以包括接口授权控制器(例如,对应于图1的组件116和/或在接入点106中实现的相似组件),其用于控制接口的建立(例如,确定节点类型,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接口,识别用于建立接口的一个或多个节点,确定是否发送请求以便发起建立接口)以及用于提供如本文所教导的其它相关功能。
为方便起见,图4中所示的接入点400包括可在本文所述的各个例子中使用的组件。实际上,一个或多个所示组件可以在不同例子中以不同方式实现。举例来说,相比图3的实现,在图2的实现中,接入点400可以具有不同功能和/或以不同方式工作(例如,以不同方式执行接口授权)。
此外,在某些实现中,图4中的组件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每个处理器使用和/或包含数据存储器)中实现。例如,方框410和412的功能可以由接入点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
在某些方面,本文的教导可以用于包括宏规模覆盖(例如,诸如3G网络的大面积蜂窝网络,通常称为宏蜂窝网络或WAN)和小规模覆盖(例如,基于住宅的或者基于楼宇的网络环境,通常称为LAN)在内的网络。当接入终端(AT)在网络中移动时,接入终端可能在一个位置由提供宏覆盖的接入点进行服务,而该接入终端可能在其它位置由提供小规模覆盖的接入点进行服务。在某些方面,小覆盖节点可用于提供递增式容量增长、楼内覆盖等不同服务(例如,为了更健壮的用户体验)。
在本文的描述中,在相对较大区域内提供覆盖的节点(例如,接入点)可称为宏接入点,而在相对较小区域(例如,住宅)内提供覆盖的节点可称为毫微微接入点。需要理解的是,本文的教导也适用于与其它类型覆盖区域相关联的节点。例如,微微接入点提供的覆盖(例如,在商业建筑内的覆盖)区域小于宏区域而大于毫微微区域。在各种应用中,可以使用其它术语来指代宏接入点、毫微微接入点或其它接入点类型的节点。例如,宏接入点可以被配置为或者称为接入节点、基站、接入点、演进节点B、宏小区等。此外,毫微微接入点可以被配置为或者称为家庭节点B、家庭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站、毫微微小区等。在某些实现中,节点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小区或者扇区相关(例如,分割为小区或者扇区)。与宏接入点、毫微微接入点或者微微接入点相关的小区或者扇区可以分别称为宏小区、毫微微小区或者微微小区。
图5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500,其被配置为支持多个用户,并且可以在其中实现本文所教导的内容。系统500为诸如宏小区502A到502G的多个小区502提供通信,其中每个小区由相应的接入点504(例如,接入点504A到504G)服务。如图5所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接入终端506(例如,接入终端506A到506L)可能分布于整个系统中的不同地点。例如,取决于接入终端506是否激活以及是否处于软切换状态,每个接入终端506都可以在特定时刻在前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与一个或者多个接入点504通信。无线通信系统500可以在广大的地理区域内提供服务。例如,宏小区502A-502G可以覆盖附近的几个街区或者在乡村环境中的几英里。
图6示出了示例性通信系统600,其中在网络环境内部署了一个或者多个毫微微接入点。具体地,系统600包括多个毫微微接入点610(例如,毫微微接入点610A和610B),它们安装在相对较小范围的网络环境内(例如,在一个或者多个用户住宅630中)。经由DSL路由器、有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链路或者其它连接装置(未示出),将每个毫微微接入点610耦合到广域网络640(例如,因特网)和移动运营商核心网650。正如下面将要讨论的,每个毫微微接入点610可以被配置为服务于相关联的接入终端620(例如,接入终端620A),可选地,还可以服务于其它(例如,混合的或者外来的)接入终端620(例如,接入终端620B)。换句话说,接入毫微微接入点610可能受到限制,从而给定的接入终端620可能由一组指定的(例如,家庭)毫微微接入点610服务,而不能由任何非指定的毫微微接入点610(例如,近邻的毫微微接入点610)服务。
图7示出了覆盖图700的实例,其中定义了若干跟踪区域702(或者路由区域、位置区域),每个跟踪区域包括若干宏覆盖区域704。在这里,与跟踪区域702A、702B和702C相关的覆盖区域由粗线描绘,而宏覆盖区域704由较大的六边形表示。跟踪区域702还包括毫微微覆盖区域706。在这个实例中,每个毫微微覆盖区域706(例如,毫微微覆盖区域706C)被描绘为在一个或者多个宏覆盖区域704(例如,宏覆盖区域704B)之内。但是需要理解的是,一些或者全部毫微微覆盖区域706可能不在宏覆盖区域704之内。实际上,可以在给定的跟踪区域702或者宏覆盖区域704内定义大量毫微微覆盖区域706。此外,可以在给定的跟踪区域702或者宏覆盖区域704内定义一个或者多个微微覆盖区域(未示出)。
再次参照图6,毫微微接入点610的所有者可以签约移动服务,例如3G移动服务等,该移动服务通过移动运营商核心网650提供。此外,接入终端620能够在宏环境和较小范围(例如,住宅)的网络环境内工作。换句话说,根据接入终端620的当前位置,接入终端620可以由与移动运营商核心网络650相关联的宏小区接入点660服务,或者由一组毫微微接入点610中的任意一个(例如,位于相应用户住宅630内的毫微微接入点610A和610B)服务。例如,当用户不在家时,他由标准宏接入点(例如,接入点660)服务,而当用户在家时,他由毫微微接入点(例如,接入点610A)服务。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毫微微接入点610可以与传统接入终端620向后兼容。
毫微微接入点610可以部署在单个频率上,或者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部署在多个频率上。根据具体配置,该单个频率或者该多个频率中的一个或更多频率可能与宏接入点(例如,接入点660)使用的一个或更多频率重叠。
在某些方面,接入终端620可配置为只要是能连接到优选毫微微接入点(例如,接入终端620的家庭毫微微接入点)就连接到该优选毫微微接入点。例如,每当接入终端620A位于用户的住宅630中时,可以希望接入终端620A只与家庭毫微微接入点610A或610B通信。
在某些方面,如果接入终端620在宏蜂窝网络650内工作,但是没有驻留在其最优选网络内(例如,如在优选漫游列表中定义的),接入终端620可以使用“更优系统重选”(BSR)过程继续搜寻最优选网络(例如,优选毫微微接入点610),“更优系统重选”可以包括:定期扫描可用系统以确定更优系统当前是否可用,随后捕获该优选系统。接入终端620可以将搜寻限制于特定的频带和信道。例如,可以定义一个或者多个毫微微信道,从而区域内的所有毫微微接入点(或者所有受限的毫微微接入点)在这些毫微微信道上工作。可以定期地重复搜寻最优选系统。当发现优选毫微微接入点610时,接入终端620当在毫微微接入点610的覆盖区域内时选择毫微微接入点610并注册到该毫微微接入点610以便使用。
接入毫微微接入点在某些方面是受限制的。例如,给定的毫微微接入点只可以向特定接入终端提供特定服务。在具有所谓的限制性(或封闭式)接入的部署中,给定的接入终端只可以由宏小区移动网络和规定的一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位于相应用户住宅630内的毫微微接入点610)服务。在一些实现中,可以限制接入点不得为至少一个节点提供下列至少其一:信令、数据访问、注册、寻呼或者服务。
在一些方面,受限毫微微接入点(其也可以称为封闭用户组家庭节点B(Closed Subscriber Group Home NodeB))是向规定的受限接入终端集提供服务的节点。该接入终端集可以按照需要临时地或永久地扩展。在一些方面,可以将封闭的用户组(“CSG”)规定为接入点集(例如,毫微微接入点),该接入点集中的接入点共享公共的接入终端接入控制列表。
因此,给定毫微微接入点和给定接入终端之间可能存在多种关系。例如,从接入终端的角度来说,开放式毫微微接入点指的是具有非受限接入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该毫微微接入点允许接入到任何接入终端)。受限毫微微接入点指的是以某种方式受到限制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在关联和/或注册方面受到限制)。家庭毫微微接入点指的是接入终端被授权接入和工作所在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为规定的一组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提供永久性接入)。访客(或者混合)毫微微接入点指的是接入终端被临时授权接入或工作所在的毫微微接入点。外来毫微微接入点指的是除发生紧急情况(例如,呼叫911)之外未授权接入终端接入或工作所在的毫微微接入点。
从受限毫微微接入点的角度来说,家庭接入终端指的是被授权接入该受限毫微微接入点的接入终端,其中该受限毫微微接入点安装于该接入终端的所有者的住宅内(通常该家庭接入终端具有对该毫微微接入点的永久性接入)。访客接入终端指的是临时接入该受限毫微微接入点的接入终端(例如,根据时间期限、使用时间、字节、连接计数或者某些其它规则来进行限制)。外来接入终端指的是除发生例如911呼叫的紧急情况之外不被允许接入该受限毫微微接入点的接入终端(例如,不具有用来在受限毫微微接入点上进行注册的证书或许可)。
为便于说明,文中公开内容在毫微微节点的环境下描述了各种功能。然而,应当理解,微微接入点可以为更大的覆盖区域提供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例如,微微接入点可以是受限的,可以针对指定接入终端规定家庭微微接入点等。
本文所教导的内容可用于同时支持多个无线接入终端的通信的无线多址通信系统中。这里,每个终端经由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者多个接入点通信。前向链路(或者下行链路)指的是从接入点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者上行链路)指的是从终端到接入点的通信链路。该通信链路可以经由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或者其它类型的系统来建立。
MIMO系统使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进行数据传输。由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组成的MIMO信道可以分解为NS个独立信道,这些独立信道也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min{NT,NR}。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都对应于一个维度。如果利用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创建的额外维度,则MIMO系统可以提供改善的性能(例如,更大的吞吐量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MIMO系统可以支持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在TDD系统中,前向和反向链路传输工作在相同的频率区间,使得互逆原理允许根据反向链路信道估计前向链路信道。当接入点上有多个天线可用时,这使得接入点能够提取前向链路上的发射波束成形增益。
图8示出了示例MIMO系统800中的无线设备810(例如,接入点)和无线设备850(例如,接入终端)。在设备810处,将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从数据源812提供到发射(TX)数据处理器814。每个数据流随后将在各自的发射天线上进行发射。
TX数据处理器814根据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对每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已编码数据。每个数据流的已编码数据可以通过OFDM技术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已知方式进行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并且可以在接收机系统处用于进行信道响应估计。随后根据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者M-QAM),将每个数据流的经过复用的导频和已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以提供调制符号。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可以由处理器830执行的指令确定。数据存储器832可以存储程序代码、数据以及处理器830或设备810的其它组件使用的其它信息。
随后将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820,该处理器进一步处理调制符号(例如,针对OFDM)。TX MIMO处理器820随后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给NT个收发机(XCVR)822A到822T。在某些方面,TX MIMO处理器820将波束成形权重运用于数据流的符号以及发射该符号的天线。
每个收发机822接收并处理各自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者多个模拟信号,并且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模拟信号,从而提供适合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调制信号。随后,分别从NT个天线824A到824T发射来自收发机822A到822T的NT个已调制信号。
在设备850处,发射出的调制信号被NR个天线852A到852R接收,并且从每个天线852接收到的信号被提供给各自的收发机(XCVR)854A到854R。每个收发机8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各自的接收信号,数字化调节后的信号以提供采样,并且进一步处理采样以提供对应的“接收”符号流。
根据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接收(RX)数据处理器860随后接收并处理来自NR个收发机854的NR个接收符号流,以提供NT个“检测”符号流。RX数据处理器860随后解调、解交织并解码每个检测到的符号流,从而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860的处理与设备810上的TXMIMO处理器820和TX数据处理器814所进行的处理互逆。
处理器870定期地确定要用哪个预编码矩阵(下文将讨论)。处理器870构造反向链路消息,其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数据存储器872可以存储程序代码、数据以及处理器870或设备850的其它组件用到的其它信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所接收数据流的各种信息。反向链路消息随后由TX数据处理器838处理、由调制器880调制、由收发机854A到854R调节,然后发射回设备810,其中TX数据处理器838还从数据源8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设备810处,来自设备850的已调制信号由天线824接收、由收发机822调节、由解调器(DEMOD)840解调、并且由RX数据处理器842处理,以提取设备850发射的反向链路消息。处理器830随后确定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随后处理所提取的消息。
图8还示出通信组件可以包括执行如本文所教导的接口控制操作的一个或者多个组件。例如,接口控制组件890可以与处理器830和/或设备810的其它组件协作,从而如本文所教导的与另一设备建立接口。需要理解的是,对于每个设备810和850来说,两个或多个所述组件的功能可以由单个组件提供。例如,单个处理组件可以提供接口控制组件890和处理器830的功能。
本文所教导的内容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和/或系统组件。在某些方面,本文所教导的内容可用于多址系统,该多址系统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通过规定一个或者多个带宽、发射功率、编码、交织等)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例如,本文所教导的内容适用于下列技术的任意一个或者其组合:码分多址(CDMA)系统、多载波CDMA(MCCDMA)、宽带CDMA(W-C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HSP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或者其它多址技术。使用本文所教导内容的无线通信系统可设计为实现一种或者多种标准,例如,IS-95、cdma2000、IS-856、W-CDMA、TDSCDMA以及其它标准。C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的无线电技术或者某些其它技术。UTRA包括W-CDMA和低码率(LCR)。cdma2000技术覆盖了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电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IEEE 802.11、IEEE 802.16、IEEE 802.20、等无线电技术。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本文所教导的内容可实现在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超移动宽带(UMB)系统以及其它类型的系统中。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版本。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组织的文件中描述了UTRA、E-UTRA、GSM、UMTS和LTE,而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组织的文件中描述了cdma2000。尽管使用3GPP术语来描述本发明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需要理解的是,本文所教导的内容适用于3GPP(例如,版本99、版本5、版本6、版本7)技术以及3GPP2(例如,1xRTT、1xEV-DO版本O、版本A、版本B)技术和其它技术。
本文所教导的内容可以并入多种装置(例如,节点)(例如,在其中实现或者由其执行)。在某些方面,根据本文所教导的内容实现的节点(例如,无线节点)可以包括接入点或者接入终端。
例如,接入终端可以包括、实现为或者称为用户设备、用户站、用户单元、移动站、移动电话、移动节点、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某些其它技术。在某些实现中,接入终端可以包括: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或者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某些其它合适处理设备。相应地,本文所教导的一个或者多个方面可以并入电话(例如,蜂窝电话或者智能电话)、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通信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例如,个人数字助理)、娱乐设备(例如,音乐设备、视频设备或者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者用于经由无线介质通信的任何其它合适设备。
接入点可以包括、实现为或者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BS)、无线基站(RBS)、基站控制器(BSC)、收发机基站(BTS)、收发机功能(TF)、无线收发机、无线路由器、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宏小区、宏节点、家庭eNB(HeNB)、毫微微小区、毫微微节点、微微节点、或者某些其它类似术语。
在某些方面,节点(例如,接入点)可以包括通信系统的接入节点。这样的接入节点可以经由到网络(例如,诸如因特网或蜂窝网络的广域网)的有线或者无线通信链路来为该网络或者向该网络提供例如连通性。因此,接入节点可以使另一节点(例如,接入终端)能够接入网络或某个其它功能。此外,应当认识到这一个或两个节点可以是便携的或者在某些情况中是相对不便携的。
此外,需要理解的是,无线节点可以通过非无线的方式(例如,经由有线连接)发送和/或接收信息。这样,如本文所述的接收机和发射机可以包括合适的通信接口组件(例如,电子或者光接口组件),以便经由非无线介质进行通信。
无线节点可以经由基于或者支持任何合适无线通信技术的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例如,在某些方面,无线节点可以与网络相关。在某些方面,该网络可以包括局域网或者广域网。无线设备可以支持或者使用本文所述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协议或者标准(例如,CDMA、TDMA、OFDM、OFDMA、WiMAX、Wi-Fi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类似地,无线节点可以支持或者使用各种相应的调制或复用方案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无线节点因而可以包括合适的组件(例如,空中接口),从而使用上述或者其它无线通信技术来建立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链路,并且经由这些链路进行通信。例如,无线节点可以包含具有相关联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组件的无线收发机,该无线收发机可以包含促进在无线介质中通信的多种组件(例如,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处理器)。
在某些方面,本文所描述的功能(例如,针对一个或多个附图)可以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类似地描述为“用于……的装置”的功能。参照图9和10,装置900和1000被表示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这里,请求接收模块902可以至少在某些方面对应于例如本文所描述的通信控制器。类型确定模块904可以至少在某些方面对应于例如本文所描述的接口授权控制器。接口建立允许确定模块906可以至少在某些方面对应于例如本文所描述的接口授权控制器。节点识别模块1002可以至少在某些方面对应于例如本文所描述的接口授权控制器。类型确定模块1004可以至少在某些方面对应于例如本文所描述的接口授权控制器。请求发送确定模块1006可以至少在某些方面对应于例如本文所描述的接口授权控制器。请求发送模块1008可以至少在某些方面对应于例如本文所描述的通信控制器。
图9和10中的模块的功能可以使用与本文所教导的内容一致的多种方式来实现。在某些方面,这些模块的功能可以实现为一个或者多个电子组件。在某些方面,这些模块的功能可以实现为一个或者多个包含处理器组件的处理系统。在某些方面,这些模块的功能可以使用例如一个或者多个集成电路(例如,ASIC)的至少一部分来实现。根据本文的描述,集成电路可以包含处理器、软件、其它相关组件或者其某些组合。这些模块的功能还可以用本文所教导的某种其它方式实现。在某些方面,图9和10中任意虚线框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是可选的。
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名称对任何要素的引用通常并不对这些要素的数量或者顺序产生限制。相反地,本文使用这些名称,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或要素的实例进行区分的简便方法。因而,当提到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的时候,并不意味着这里只用到了两个要素,也不意味着第一要素以某种形式处在第二要素的前面。另外,除非另有说明,一组要素可以包括一个要素或者多个要素。此外,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中用到的“A、B或者C中的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形式的意思是:“这些要素中的A或者B或者C或者任意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表示。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结合本文公开的各个方面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方框、模块、处理器、装置、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为电子硬件(例如,数字实现、模拟实现、或者两者的组合,其可以使用源代码或者其它技术来设计)、包含指令的各种形式的程序或者设计代码(为方便起见,在本文中其可称为“软件”或者“软件模块”)、或者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互换性,上面对各种示例性的组件、方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为硬件还是实现为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了本发明公开内容的保护范围。
结合本文公开的各个方面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可以在集成电路(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内实现或者由集成电路(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执行。IC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电子组件、光学组件、机械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述功能并且可以执行处于IC内、处于IC外、或者两者的代码或者指令。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能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任何所公开过程中的步骤的任何特定顺序或层次仅是典型方式的示例。可以理解的是,根据设计偏好,各过程中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可以重新调整,同时保持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范围之内。相应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顺序给出了各步骤的要素,但并不意味着仅限于所示的特定顺序或者层次。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用软件来实现,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通过示例的方式而非限制的方式,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期望的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进行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地称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发明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学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再现数据,而光盘则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之内。应当认识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实现在任何适当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
上文提供了对本发明公开方面的描述,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发明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公开内容的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方面。因此,本发明公开内容并不限于本文给出的各个方面,而是应与本发明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42)

1.一种在第二基站处的通信方法,包括:
从第一基站接收建立接口的请求;
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类型;
基于所述第一基站的所确定的基站类型以及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确定是否允许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建立所述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所述接口的步骤还基于所述第一基站是宏接入点还是毫微微接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所述接口的步骤包括:如果所述第一基站是宏接入点且所述第二基站是宏接入点,则允许建立所述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所述接口的步骤包括:如果所述第一基站是宏接入点且所述第二基站是毫微微接入点,则允许建立所述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所述接口的步骤包括:如果所述第一基站是毫微微接入点且所述第二基站是宏接入点,则不允许建立所述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所述接口的步骤包括:如果所述第一基站是毫微微接入点且所述第二基站是毫微微接入点,则允许建立所述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所述接口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共同的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所述共同的组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共同的闭合用户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所述共同的组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共同的企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所述共同的组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基于共同的网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基站类型的步骤基于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基站的标识符,在接收所述请求之前获得的关于所述第一基站的信息,在所述请求中包括的对基站类型的指示,或者上述各项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口包括直接的接入点到接入点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口包括X2接口。
14.一种在第二基站处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通信控制器,用于从第一基站接收建立接口的请求;
接口授权控制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类型,并且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基站的所确定的基站类型以及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来确定是否允许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建立所述接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所述接口还基于所述第一基站是宏接入点还是毫微微接入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所述接口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共同的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口包括X2接口。
18.一种在第二基站处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从第一基站接收建立接口的请求的模块;
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类型的模块;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基站的所确定的基站类型以及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来确定是否允许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建立所述接口的模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所述接口还基于所述第一基站是宏接入点还是毫微微接入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允许建立所述接口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共同的组。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口包括X2接口。
22.一种在第一基站处的通信方法,包括:
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接口的第二基站;
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
基于所述第二基站的所确定的基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类型,确定是否发送请求以便发起在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建立所述接口;
基于对是否发送所述请求的确定,将所述请求发送到所述第二基站。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发送所述请求的步骤还基于所述第二基站是宏接入点还是毫微微接入点。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第一基站是宏接入点且所述第二基站是宏接入点,则发送所述请求。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第一基站是宏接入点且所述第二基站是毫微微接入点,则发送所述请求。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第一基站是毫微微接入点且所述第二基站是宏接入点,则不发送所述请求。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第一基站是毫微微接入点且所述第二基站是毫微微接入点,则发送所述请求。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发送所述请求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共同的组。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所述共同的组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共同的闭合用户组。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所述共同的组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共同的企业。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所述共同的组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基于共同的网关。
3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基站类型的步骤基于各项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基站的标识符、在识别所述第二基站之前获得的关于所述第二基站的信息、或者上述各项的组合。
3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口包括直接的接入点到接入点接口。
3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口包括X2接口。
35.一种在第一基站处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接口授权控制器,用于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接口的第二基站,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并且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基站的所确定的基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类型来确定是否发送请求以便发起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建立所述接口;
通信控制器,用于基于对是否发送所述请求的确定,将所述请求发送到所述第二基站。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发送所述请求还基于所述第二基站是宏接入点还是毫微微接入点。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发送所述请求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共同的组。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口包括X2接口。
39.一种在第一基站处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接口的第二基站的模块;
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的模块;
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基站的所确定的基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类型来确定是否发送请求以便发起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建立所述接口的模块;
用于基于对是否发送所述请求的确定来将所述请求发送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模块。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发送所述请求还基于所述第二基站是宏接入点还是毫微微接入点。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发送所述请求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属于共同的组。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口包括X2接口。
CN200980153165.XA 2008-12-30 2009-12-28 接口授权方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731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158508P 2008-12-30 2008-12-30
US61/141,585 2008-12-30
US12/643,681 US8532694B2 (en) 2008-12-30 2009-12-21 Interface authorization scheme
US12/643,681 2009-12-21
PCT/US2009/069611 WO2010078270A2 (en) 2008-12-30 2009-12-28 Interface authorization sche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3169A CN102273169A (zh) 2011-12-07
CN102273169B true CN102273169B (zh) 2015-05-06

Family

ID=42286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316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73169B (zh) 2008-12-30 2009-12-28 接口授权方案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532694B2 (zh)
EP (1) EP2380327B1 (zh)
JP (1) JP5280549B2 (zh)
KR (1) KR101308559B1 (zh)
CN (1) CN102273169B (zh)
TW (1) TW201112789A (zh)
WO (1) WO201007827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32694B2 (en) 2008-12-30 2013-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ace authorization scheme
CN102238609B (zh) * 2010-04-28 2016-08-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X2接口建立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中小区切换方法
CN102238703B (zh) * 2010-05-07 2015-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接口选择建立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64131B (zh) * 2010-05-29 2015-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457915B (zh) * 2010-10-26 2016-03-0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管理x2接口的方法、切换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WO2012074325A2 (en) * 2010-12-03 2012-06-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ccess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651120B1 (ko) * 2011-01-06 2016-08-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계층적 셀 구조의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게이트웨이를 이용한 기지국 간의 연동 방법 및 장치
KR101430243B1 (ko) * 2011-04-14 2014-08-1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펨토 기지국 및 펨토 기지국 관리 시스템
WO2012148217A2 (en) * 2011-04-28 2012-11-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x2 interface setup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56383B (zh) * 2011-06-23 2014-05-07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接口建立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2905325A (zh) * 2011-07-26 2013-01-30 中怡(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毫微微基站的识别方法和切换方法以及毫微微基站系统
GB2497918A (en) * 2011-12-06 2013-07-03 Nec Corp HNB and HeNB of a dual mode base station having an internalinterface coupling over which they inform each other of whether they are in a power saving mode
US9426705B2 (en) * 2011-12-14 2016-08-23 Nec Corporation Radio base station, serve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IN2014DN05867A (zh) * 2012-01-16 2015-06-26 Nec Corp
CN104105147B (zh) * 2013-04-03 2018-10-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传输节点信息以及业务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5474743B (zh) * 2013-09-18 2019-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点之间接口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EP3110194A4 (en) * 2014-02-21 2017-11-29 Kyocera Corporation Moving body communication system, specific base station, and user terminal
KR102011666B1 (ko) * 2018-12-28 2019-08-19 주식회사 온페이스 5G 소형셀을 이용한 D-to-D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1754A (zh) * 1999-10-22 2003-01-15 諾玛迪克斯公司 提供动态网络授权、鉴别和记帐的系统和方法
EP1775976A1 (en) * 2005-10-13 2007-04-18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for enabling a base station to connect to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34965B1 (ko) 1999-10-22 2007-07-03 노마딕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네트워크 사이트에 액세스하는 사용자 시도를 재지정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6352371A (ja) 2005-06-14 2006-12-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基地局装置
US20090161628A1 (en) 2006-01-18 2009-06-25 Mitsuhiro Kubo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US7613444B2 (en) 2006-04-28 2009-1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building of monitored set
EP2158784A2 (en) 2007-06-06 2010-03-03 Boldstreet Inc. Remote service 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EP2201797B1 (en) * 2007-09-10 2019-02-2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ccess control for closed subscriber groups
US9648493B2 (en) * 2007-11-16 2017-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identifiers to establish communication
US8863235B2 (en) * 2008-05-13 2014-10-14 At&T Mobility Ii Llc Time-dependent white list generation
US8532694B2 (en) 2008-12-30 2013-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ace authorization schem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1754A (zh) * 1999-10-22 2003-01-15 諾玛迪克斯公司 提供动态网络授权、鉴别和记帐的系统和方法
EP1775976A1 (en) * 2005-10-13 2007-04-18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for enabling a base station to connect to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80327B1 (en) 2020-02-12
KR101308559B1 (ko) 2013-09-16
US20100169412A1 (en) 2010-07-01
WO2010078270A2 (en) 2010-07-08
TW201112789A (en) 2011-04-01
CN102273169A (zh) 2011-12-07
US8532694B2 (en) 2013-09-10
EP2380327A2 (en) 2011-10-26
US8543156B2 (en) 2013-09-24
JP2012514434A (ja) 2012-06-21
JP5280549B2 (ja) 2013-09-04
KR20110097982A (ko) 2011-08-31
US20120220301A1 (en) 2012-08-30
WO2010078270A3 (en) 2010-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3169B (zh) 接口授权方案
CN101779506B (zh) 在包括ad-hoc小覆盖基站的网络中的信道分配
CN102217243B (zh) 远程接入本地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60874B (zh) 无线通信的冲突检测
CN102405671B (zh) 用于实现无线接入技术的选择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1911751B (zh) 为毫微微小区的接入点配置标识符
CN102217244B (zh) 经由安全网关远程接入本地网络
CN102265653B (zh) 保存用于接入控制的封闭用户群信息
CN102415147A (zh) 基于接入模式的接入控制
EP224332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ignalling access
CN101981988B (zh) 通过不同节点进行寻呼和接入
CN102301791A (zh) 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指示控制网络实体是否执行接入控制
CN102301790B (zh) 用于指示网络实体是否执行接入控制的包括/不包括消息方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