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3122A - 用于通过随重传次数提高所选调制和编码方案的稳健性来改进重传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通过随重传次数提高所选调制和编码方案的稳健性来改进重传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3122A
CN102273122A CN2010800044283A CN201080004428A CN102273122A CN 102273122 A CN102273122 A CN 102273122A CN 2010800044283 A CN2010800044283 A CN 2010800044283A CN 201080004428 A CN201080004428 A CN 201080004428A CN 102273122 A CN102273122 A CN 102273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ministrative messag
mac
response
robustness
m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44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73122B (zh
Inventor
S·D·程
G·C·石
金汤
I·T·苏
李国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73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3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73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3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04L1/000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高从基站(BS)向移动站(MS)传送的一些关键MAC管理响应消息的稳健性。这样,传输可靠性能得以提高,并且导致MS与BS之间失步状态的消息接发失败能得以避免。

Description

用于通过随重传次数提高所选调制和编码方案的稳健性来改进重传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从基站向移动站传送的响应消息的传输可靠性的方法。
概述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该方法一般包括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以及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该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该方法一般包括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以及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该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并且其中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比所报告的载波干扰加噪声比(CINR)的值更低的值情况下达成预定义的目标差错率。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该方法一般包括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该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如果在先前传输期间在移动站处未成功接收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则与先前传输相比提高用于重传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以及重传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直至在移动站处成功接收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装置。该装置一般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逻辑;以及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该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逻辑,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装置。该装置一般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逻辑;以及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该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逻辑,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并且其中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比所报告的载波干扰加噪声比(CINR)的值更低的值情况下达成预定义的目标差错率。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装置。该装置一般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逻辑;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该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逻辑,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用于在如果在先前传输期间在移动站处未成功接收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情况下与先前传输相比提高用于重传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的逻辑;以及用于重传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直至在移动站处成功接收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逻辑。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该设备一般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装置;以及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该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装置,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该设备一般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装置;以及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该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装置,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并且其中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比所报告的载波干扰加噪声比(CINR)的值更低的值情况下达成预定义的目标差错率。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该设备一般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装置;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该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装置,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用于在如果在先前传输期间在移动站处未成功接收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情况下与先前传输相比提高用于重传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的装置;以及用于重传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直至在移动站处成功接收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装置。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能由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这些指令一般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指令;以及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该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指令,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能由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这些指令一般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指令;以及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该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指令,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并且其中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比所报告的载波干扰加噪声比(CINR)的值更低的值情况下达成预定义的目标差错率。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能由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这些指令一般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指令;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该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指令,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用于在如果在先前传输期间在移动站处未成功接收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情况下与先前传输相比提高用于重传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的指令;以及用于重传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直至在移动站处成功接收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指令。
附图简述
为了能详细地理解本公开上面陈述的特征所用的方式,可以参照实施例来对以上简要概述的内容进行更具体的描述,其中一些实施例在附图中解说。然而应该注意,附图仅解说了本公开的某些典型实施例,故不应被认为限定其范围,因为本描述可以允许有其他同等有效的实施例。
图1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
图2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可在无线设备中利用的各种组件。
图3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可用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示例发射机和示例接收机。
图4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从基站(BS)向移动站(MS)的不成功的控制消息传输的示例。
图5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用于提高控制消息的传输可靠性的示例操作。
图5A解说能够执行图5中解说的操作的示例组件。
图6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在BS与MS之间用于提高控制消息的传输可靠性的信令的示例。
图7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在BS与MS之间用于提高控制消息的传输可靠性的信令的另一示例。
详细描述
措辞“示例性”在本文中用于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其他实施例。
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标准定义了用于移动站(MS)与基站(BS)之间的握手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在话务模式下从服务BS向MS传送的MAC管理消息往往要求高传输可靠性。从BS向MS传送的响应类型的MAC管理消息的示例包括移动台休眠响应(MOB_SLP-RSP)消息、移动台扫描响应(MOB_SCN-RSP)消息、移动台撤销注册命令(MOB_DREG-CMD)消息等。
当BS发送MAC管理响应消息但MS没有接收到该消息时,MS与BS的工作模式则可能变得失步。这可能导致吞吐量损失或甚至呼叫掉话。
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于正交复用方案的通信系统。此类通信系统的示例包括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等。OFDMA系统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这是一种将整个系统带宽划分成多个正交副载波的调制技术。这些副载波也可以被称为频调、频槽等。在OFDM下,每个副载波可以用数据来独立调制。SC-FDMA系统可以利用交织式FDMA(IFDMA)在跨系统带宽分布的副载波上传送,利用局部式FDMA(LFDMA)在由毗邻副载波构成的块上传送,或者利用增强式FDMA(EFDMA)在多个由毗邻副载波构成的块上传送。一般而言,调制码元在OFDM下是在频域中发送的,而在SC-FDMA下是在时域中发送的。
基于正交复用方案的通信系统的一个具体示例是WiMAX系统。代表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的WiMAX是基于标准的宽带无线技术,它提供长距离上的高吞吐量宽带连接。现今有两种主要的WiMAX应用:固定WiMAX和移动WiMAX。固定WiMAX应用是点对多点的,从而例如为家庭和企业实现宽带接入。移动WiMAX供应宽带速度下蜂窝网络的完全移动性。
IEEE 802.16x是为固定和移动宽带无线接入(BWA)系统定义空中接口的新兴标准组织。这些标准定义了至少四个不同的物理层(PHY)和一个媒体接入控制(MAC)层。这四个物理层中的OFDM和OFDMA物理层分别是固定和移动BWA领域中最流行的。
图1解说可以在其中采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是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为数个蜂窝小区102提供通信,其中每个蜂窝小区由基站104来服务。基站104可以是与用户终端106通信的固定站。基站104也可以替换地用接入点、B节点、或其他某个术语称之。
图1描绘了遍布系统100的各种用户终端106。用户终端106可以是固定(即,静止)的或移动的。用户终端106可以替换地用远程站、接入终端、终端、订户单元、移动站、台、用户装备等称之。用户终端106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持式设备、无线调制解调器、膝上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等无线设备。
可以对无线通信系统100中在基站104与用户终端106之间的传输使用各种算法和方法。例如,可以根据OFDM/OFDMA技术在基站104与用户终端106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如果是这种情形,则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被称为OFDM/OFDMA系统。
促成从基站104向用户终端106传输的通信链路可以被称为下行链路(DL)108,而促成从用户终端106向基站104传输的通信链路可以被称为上行链路(UL)110。替换地,下行链路108可以被称为前向链路或前向信道,而上行链路110可以被称为反向链路或反向信道。
蜂窝小区102可以被分为多个扇区112。扇区112是蜂窝小区102内的物理覆盖区。无线通信系统100内的基站104可以利用将功率流集中在蜂窝小区102的特定扇区112内的天线。这样的天线可被称为定向天线。
图2解说可在无线通信系统100内采用的无线设备202中可利用的各种组件。无线设备202是可被配置成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法的设备的示例。无线设备202可以是基站104或用户终端106。
无线设备202可包括控制无线设备202的操作的处理器204。处理器204也可被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两者的存储器206向处理器204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206的一部分还可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处理器204通常基于存储在存储器206内的程序指令来执行逻辑和算术运算。存储器206中的指令可供执行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
无线设备202还可包括外壳208,该外壳208可内含发射机210和接收机212以允许在无线设备202与远程位置之间进行数据的发射和接收。发射机210和接收机212可被组合成收发机214。天线216可被附连至外壳208且电耦合至收发机214。无线设备202还可包括(未示出)多个发射机、多个接收机、多个收发机、和/或多个天线。
无线设备202还可包括可用来尽力检测和量化收发机214收到的信号电平的信号检测器218。信号检测器218可检测诸如总能量、每副载波每码元能量、功率谱密度等信号、以及其它信号。无线设备202还可包括可供用于处理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220。
无线设备202的各种组件可由总线系统222耦合在一起,除数据总线之外,总线系统222还可包括电源总线、控制信号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图3解说可在利用OFDM/OFDMA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内使用的发射机302的示例。发射机302的诸部分可实现在无线设备202的发射机210中。发射机302可实现在基站104中以供在下行链路108上向用户终端106传送数据306。发射机302也可实现在用户终端106中以供在上行链路110上向基站104传送数据306。
待传送的数据306示为作为输入被提供给串-并(S/P)转换器308。S/P转换器308可将传输数据拆分成M个并行数据流310。
M个并行数据流310随后可作为输入被提供给映射器312。映射器312可将这M个并行数据流310映射至M个星座点上。映射可以使用诸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8相相移键控(8PSK)、正交振幅调制(QAM)等某种调制星座来进行。因此,映射器312可输出M个并行码元流316,每个码元流316与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320的M个正交副载波之一相对应。这M个并行码元流316在频域中表示,并且可由IFFT组件320转换成M个并行时域采样流318。
现在将提供关于术语的简注。频域中的M个并行调制等于频域中的M个调制码元,等于频域中的M映射和M点IFFT,等于时域中的一个(有用)OFDM码元,等于时域中的M个采样。时域中的一个OFDM码元Ns等于Ncp(每OFDM码元的保护采样数)+M(每OFDM码元的有用采样数)。
M个并行时域采样流318可由并-串(P/S)转换器324转换成OFDM/OFDMA码元流322。保护插入组件326可在OFDM/OFDMA码元流322中的相继OFDM/OFDMA码元之间插入保护区间。保护插入组件326的输出随后可由射频(RF)前端328上变频至合需发射频带。天线330随后可发射得到的信号332。
图3还解说了可在利用OFDM/OFDMA的无线设备202内使用的接收机304的示例。接收机304的诸部分可在无线设备202的接收机212中实现。接收机304可实现在用户终端106中以供在下行链路108上接收来自基站104的数据306。接收机304也可实现在基站104中以供在上行链路110上接收来自用户终端106的数据306。
所发射的信号332被示为在无线信道334上传播。当由天线330′接收到信号332′时,收到信号332′可由RF前端328′下变频成基带信号。保护移除组件326′随后可移除先前由保护插入组件326插入诸OFDM/OFDMA码元之间的保护区间。
保护移除组件326′的输出可被提供给S/P转换器324′。S/P转换器324′可将OFDM/OFDMA码元流322′分成M个并行时域码元流318′,这些码元流中的每一个与M个正交副载波之一相对应。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组件320′可将这M个并行时域码元流318′转换至频域中并输出M个并行频域码元流316′。
解映射器312′可执行先前由映射器312执行的码元映射操作的逆操作,由此输出M个并行数据流310′。P/S转换器308′可将M个并行数据流310′组合成单个数据流306′。理想情况下,此数据流306′与先前作为输入提供给发射机302的数据306相对应。注意:要素308′、310′、312′、316′、320′、318′和324′皆可存在于基带处理器340′中。
示例性控制消息传输可靠性提高
WiMAX标准定义了能在移动站(MS)与基站(BS)之间交换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有两种在MS与BS之间交换MAC管理消息的一般情景:MS发起情景和BS发起情景。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可应用于MS发起情景,其中MS可首先发送请求类型的MAC管理消息,而BS可随后传送响应类型的MAC管理消息。
诸如MOB_SLP-RSP消息、MOB_SCN-RSP消息和MOB_DREG-CMD消息等某些MAC管理响应消息能影响MS的工作状态。因此,这些控制消息典型情况下要求高传输可靠性。如果MS不能成功接收来自BS的MAC管理响应消息,则MS的工作模式和BS的工作模式可能没有同步。这可能导致吞吐量损失或甚至呼叫掉话。
图4解说从BS侧向MS侧的不成功的MAC管理响应消息传输的两个示例。在一个示例中,MS可通过向BS发送要求进入休眠模式的移动台休眠请求(MOB_SLP-REQ)消息402来发起MAC管理消息的交换。在接收到MOB_SLP-REQ消息402之后,BS可用MOB_SLP-RSP消息404进行响应。然而,如图4中所解说的,MS可能未接收到MOB_SLP-RSP消息,并且MS可能仍处在正常模式418。但BS却可能假定在MS侧已经启动了休眠调度。从而,BS在预期的休眠区间406期间可能不调度任何去往MS的数据传输,且因数据可能仅在侦听区间408上传送故而吞吐量可能有相当大的下降。
在另一个示例中,MS可通过向服务BS传送要求进入空闲模式的移动台撤销注册请求(MOB_DREG-REQ)消息410来发起MAC管理消息的交换。在接收到MOB_DREG-REQ消息410之后,BS可用MOB_DREG-CMD消息412进行响应。然而,如图4中所解说的,MS可能没有接收到MOB_DREG-CMD消息412,并且MS可能仍处在话务模式416。但BS却可能假定在MS处在空闲模式414。正因如此,尽管MS处在话务模式,但BS却可能释放MS的当前上下文,包括所有连接。从而,呼叫可能掉话。
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议了用于增强从BS向BS传送MAC管理响应消息的稳健性而同时还考虑可能的带宽开销的若干种方法。通过应用本文中提议的技术,在MS侧成功接收MAC管理响应消息的概率得以提高。
对于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当在BS侧没有关于MS的载波干扰加噪声比(CINR)的信息可用时,BS可利用比常规数据阵发更稳健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来传送MAC管理响应消息。例如,相同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可被用于传送包含MAC管理响应消息的数据阵发以及用于广播DL-MAP消息。为了限制带宽开销并允许用稳健性低些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来发送其他话务数据,根据某些实施例,可以用实质上更稳健的阵发概况来传送有限数目的MAC管理响应消息。
对于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当在BS侧可能知晓从MS侧报告的CINR值时,BS可利用比常规数据阵发更稳健的MCS来传送MAC管理响应消息。所利用的稳健性水平可以高于对于BS处已知的由MS报告的CINR值而言足以在MS侧达成预定义差错率的最低稳健性水平。因此,用于发送MAC管理响应消息的数据阵发的MCS可能需要充分稳健以便在MS侧为由下式给出的CINR值满足预定义的目标差错率:
CINR目标=CINR所报告的-U,(1)
其中CINR所报告的是BS侧已知的由MS报告的CINR值,U是退避值,而CINR目标可以用绝对标度或以dB(分贝)为单位来表示。
图5解说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用于提高控制消息的传输可靠性的示例操作500,其中相同的MAC管理响应消息可用提高的阵发概况稳健性来传送多次,直至最终重传成功。操作500可由例如BS来执行。
在510处,BS可接收来自MS的新MAC管理请求消息。在520处,BS可用比常规数据阵发更稳健的调制和编码方案向MS传送MAC管理响应消息,以便在MS侧提供更高的成功接收概率。如果在某个时间段之后MS并未向BS发送相同的MAC管理请求消息或否定确收消息(如530处所确定的),则在540处能够确认MAC管理响应消息的传输是成功的。
另一方面,如果MS在预定义的时间段期满之前重传相同的MAC管理请求消息或否定确收消息(如530处所确定的),则MAC管理响应消息的传输是不成功的。在这种情形中,在550处,与为相同MAC管理响应消息的先前传输所利用的阵发概况相比,可提高阵发概况的稳健性。为了限制BS侧与MS侧之间的通信链路的带宽开销,可提高阵发概况的稳健性直至到达预定义的最大稳健性水平。在560处,BS可用在步骤550处设置的阵发概况稳健性水平向MS重传相同的MAC管理响应消息。
图6解说了BS与MS之间用于提高控制消息的传输可靠性的信令的一个示例,其中相同的MAC管理响应消息可用提高的阵发概况稳健性来传送多次,直至最终重传成功。MS可通过发送诸如MOB_SLP-REQ消息602等MAC管理请求消息来发起与BS的控制消息交换,如图6中所解说的。在接收到MAC管理消息之后,BS可用DL-MAP消息612和MAC管理响应消息进行响应,对于此示例性情形,MAC管理响应消息诸如为MOB_SLP-RSP消息604。
为发送MAC管理响应消息的数据阵发所利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可能需要充分稳健,以便在MS侧为以下CINR值达成预定义的目标差错率:
CINR目标(i)=CINR所报告的-U(i),(2)
其中CINR所报告的是来自图6的由MS报告的CINR值608,U(i)是用于相同MAC管理响应消息的第i次传输(i=1,2,…)的退避值,而CINR目标(i)可以用绝对标度或以dB为单位来表示。
一旦BS向MS发送MAC管理响应消息,BS就可启动比由MS发起的MAC管理请求消息的重传定时器稍长的定时器T。如果BS在预定义的时间T期满之前接收到相同的MAC管理请求消息,则BS可为MOB_SLP-RSP消息604’的下一次重传增大式(2)中所定义的退避值,即U(i+1)>U(i),如图6中所解说的。因此,可使用更稳健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来重传MAC管理响应消息以便在MS处为比用于第i次传输的CINR值更低的CINR值达成预定义的目标差错率。相同的MAC管理响应消息的第(i+1)次传输的目标CINR值可确定为:
CINR目标(i+1)=CINR所报告的-U(i+1)。(3)
为重传MAC管理响应消息所利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的稳健性可被提高(即,MOB_SLP-RSP消息604”比MOB_SLP-RSP消息604’更稳健,如图6中所解说的),直至达到预定义的最稳健阵发概况。通过使阵发概况的稳健性限于最大预定义水平,所利用的信道带宽的开销就有上限。
对于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当关于MS侧的CINR的信息在BS侧可能不可用时,可在一次传输到另一次传输间提高MAC管理响应消息的稳健性。最初,BS可利用一调制和编码方案以阵发概况b(i)来发送MAC管理响应消息的数据阵发。一旦BS向MS发送MAC管理响应消息,BS就可启动比从MS传送的MAC管理请求消息的重传定时器稍长的定时器。如果BS在定时器期满之前接收到相同的MAC管理请求消息,则BS可使用比先前使用的阵发概况b(i)更稳健的阵发概况b(i+1)。用于每下一次重传的阵发概况与先前的阵发概况相比可以更稳健,直至利用了预定义的最稳健阵发概况。
图7解说了BS与MS之间用于提高控制消息的传输可靠性的信令的另一示例,其中相同的MAC管理响应消息可用提高的阵发概况稳健性在混合式自动重复请求(HARQ)信道上被重传多次,直至最终重传成功。MS可通过发送诸如MOB_SLP-REQ消息702等MAC管理请求消息来发起与BS的控制消息交换,如图7中所解说的。
在接收到MAC管理消息之后,BS可通过在HARQ信道上发送DL-MAP消息712和MAC管理响应消息(诸如MOB_SLP-RSP消息704)进行响应。调制和编码方案可利用阵发概况b(i)来发送MAC管理响应消息的数据阵发,如图7中所解说的。如果BS接收到来自MS的混合式自动重复请求否定确收(HARQ-NACK)消息708,则传输不成功且BS可用比先前的阵发概况b(i)更稳健的阵发概况b(i+1)来重传该MAC管理响应消息,如图7中用MOB_SLP-RSP消息704’解说的。重传的MAC管理响应消息的稳健性可被进一步提高(即,MOB_SLP-RSP消息704”比MOB_SLP-RSP消息704’更稳健),直至利用了预定义的最稳健阵发概况。
上面描述的方法的各种操作可以由与附图中所解说的装置加功能框相对应的各种硬件和/或软件组件和/或模块来执行。例如,图5中解说的框510-560对应于图5A中解说的装置加功能框510A-560A。更一般化地,在图中解说的方法具有相应的配对装置加功能图的场合,操作框对应于具有相似编号的装置加功能框。
结合本公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块、模块、以及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信号(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市售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更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公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实施。软件模块可驻留在本领域所知的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中。可使用的存储介质的一些示例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等。软件模块可包括单条指令、或许多条指令,且可分布在若干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的程序间、以及跨多个存储介质分布。存储介质可被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
本文中所公开的方法包括用于达成所描述的方法的一个或更多个步骤或动作。这些方法步骤和/或动作可彼此互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换言之,除非指定了步骤或动作的特定次序,否则具体步骤和/或动作的次序和/或使用可以改动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合需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
Figure BPA00001405554500121
碟,其中盘(disk)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
软件或指令还可以在传输介质上传送。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等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的,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等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传输介质的定义里。
此外,应当领会,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模块和/或其它恰适装置能由用户终端和/或基站在适用的场合下载和/或以其他方式获得。例如,如此的设备能被耦合至服务器以促成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的装置的转移。替换地,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法能经由存储装置(例如,RAM、ROM、诸如压缩碟(CD)或软盘之类的物理存储介质等)来提供,以使得一旦将该存储装置耦合到或提供给用户终端和/或基站,该设备就能获得各种方法。此外,能利用适于向设备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
将理解权利要求并不被限定于以上所解说的精确配置和组件。可在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的布置、操作和细节上作出各种改动、更换和变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56)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以及
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所述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CS还用于传送下行链路MAP消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第一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仅能传送一个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
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
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所述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比所报告的载波干扰加噪声比(CINR)的值更低的值情况下达成预定义的目标差错率。
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
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所述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
如果在先前传输期间在移动站处没有成功接收到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则与所述先前传输相比提高用于重传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以及
重传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直至在所述移动站处成功接收到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初始被设置成在第一载波干扰加噪声比(CINR)值情况下达成预定义的差错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第二次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第二CINR值情况下达成所述预定义的差错率,并且其中所述第二CINR值比所述第一CINR值更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第k次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第k个CINR值情况下达成所述预定义的差错率,并且其中所述第k个CINR值比第(k-1)个CINR值更小,且k>2。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重传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提高,直至到达预定义的最大稳健性水平。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预定义的时间段已流逝之前接收到所述MAC管理消息,则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未被成功传送给所述移动站。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式自动重复请求(HARQ)信道被用于传送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到混合式自动重复请求否定确收(HARQ-NACK)消息,则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未被成功传送给所述移动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以比用于第(k-1)次传输的稳健性水平更大的稳健性水平在所述HARQ信道上第k次传送相同的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其中k>1。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传送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所述稳健性水平在第(k-1)次传输到第k次传输间被提高,直至到达预定义的最大稳健性水平。
1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逻辑;以及
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逻辑,所述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CS还用于传送下行链路MAP消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第一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仅能传送一个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
1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逻辑;
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逻辑,所述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比所报告的载波干扰加噪声比(CINR)的值更低的值情况下达成预定义的目标差错率。
1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逻辑;
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逻辑,所述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
用于在如果在先前传输期间在移动站处没有成功接收到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情况下与所述先前传输相比提高用于重传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的逻辑;以及
用于重传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直至在所述移动站处成功接收到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逻辑。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初始被设置成在第一载波干扰加噪声比(CINR)值情况下达成预定义的差错率。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第二次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第二CINR值情况下达成所述预定义的差错率,并且其中所述第二CINR值比所述第一CINR值更小。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第k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第k个CINR值情况下达成所述预定义的差错率,并且其中所述第k个CINR值比第(k-1)个CINR值更小,且k>2。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重传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提高,直至到达预定义的最大稳健性水平。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在预定义的时间段已流逝之前接收到所述MAC管理消息,则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未被成功传送给所述移动站。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式自动重复请求(HARQ)信道被用于传送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到混合式自动重复请求否定确收(HARQ-NACK)消息,则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未被成功传送给所述移动站。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以比用于第(k-1)次传输的稳健性水平更大的稳健性水平在所述HARQ信道上第k次传送相同的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逻辑,其中k>1。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传送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所述稳健性水平在第(k-1)次传输到第k次传输间被提高,直至到达预定义的最大稳健性水平。
2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装置,所述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CS还用于传送下行链路MAP消息。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第一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仅能传送一个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
3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装置;
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装置,所述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比所报告的载波干扰加噪声比(CINR)的值更低的值情况下达成预定义的目标差错率。
3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装置;
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装置,所述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
用于在如果在先前传输期间在移动站处没有成功接收到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情况下与所述先前传输相比提高用于重传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的装置;以及
用于重传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直至在所述移动站处成功接收到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装置。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初始被设置成在第一载波干扰加噪声比(CINR)值情况下达成预定义的差错率。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第二次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第二CINR值情况下达成所述预定义的差错率,并且其中所述第二CINR值比所述第一CINR值更小。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第k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第k个CINR值情况下达成所述预定义的差错率,并且其中所述第k个CINR值比第(k-1)个CINR值更小,且k>2。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重传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提高,直至到达预定义的最大稳健性水平。
3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在预定义的时间段已流逝之前接收到所述MAC管理消息,则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未被成功传送给所述移动站。
39.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混合式自动重复请求(HARQ)信道被用于传送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到混合式自动重复请求否定确收(HARQ-NACK)消息,则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未被成功传送给所述移动站。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以比用于第(k-1)次传输的稳健性水平更大的稳健性水平下在所述HARQ信道上第k次传送相同的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装置,其中k>1。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传送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所述稳健性水平在第(k-1)次传输到第k次传输间被提高,直至到达预定义的最大稳健性水平。
4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能由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且所述指令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指令;以及
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指令,所述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CS还用于传送下行链路MAP消息。
45.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第一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仅能传送一个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
4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能由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且所述指令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指令;
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指令,所述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比所报告的载波干扰加噪声比(CINR)的值更低的值情况下达成预定义的目标差错率。
4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能由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且所述指令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管理消息的指令;
用于使用第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第一数据阵发中传送对所述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指令,所述第一MCS比用于传送第二数据阵发的第二MCS更稳健;
用于在如果在先前传输期间在移动站处没有成功接收到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情况下与所述先前传输相比提高用于重传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的指令;以及
用于重传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直至在所述移动站处成功接收到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指令。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初始被设置成在第一载波干扰加噪声比(CINR)值情况下达成预定义的差错率。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第二次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第二CINR值情况下达成所述预定义的差错率,并且其中所述第二CINR值比所述第一CINR值更小。
50.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第k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设置成在第k个CINR值情况下达成所述预定义的差错率,并且其中所述第k个CINR值比第(k-1)个CINR值更小,且k>2。
51.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用于重传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所述第一数据阵发的稳健性水平被提高,直至到达预定义的最大稳健性水平。
52.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如果在预定义的时间段已流逝之前接收到所述MAC管理消息,则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未被成功传送给所述移动站。
53.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混合式自动重复请求(HARQ)信道被用于传送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到混合式自动重复请求否定确收(HARQ-NACK)消息,则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未被成功传送给所述移动站。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还包括:
用于以比用于第(k-1)次传输的稳健性水平更大的稳健性水平在所述HARQ信道上第k次传送相同的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指令,其中k>1。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用于传送所述对MAC管理消息的响应的所述稳健性水平在第(k-1)次传输到第k次传输间被提高,直至到达预定义的最大稳健性水平。
CN201080004428.3A 2009-01-09 2010-01-08 用于通过随重传次数提高所选调制和编码方案的稳健性来改进重传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22731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351,800 2009-01-09
US12/351,800 US8948069B2 (en) 2009-01-09 2009-01-09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response message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PCT/US2010/020533 WO2010081028A1 (en) 2009-01-09 2010-01-08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re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by increasing the robustness of the selected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with the retransmission numb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3122A true CN102273122A (zh) 2011-12-07
CN102273122B CN102273122B (zh) 2015-03-04

Family

ID=42093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4428.3A Active CN102273122B (zh) 2009-01-09 2010-01-08 用于通过随重传次数提高所选调制和编码方案的稳健性来改进重传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948069B2 (zh)
EP (1) EP2386154A1 (zh)
JP (1) JP5602767B2 (zh)
KR (1) KR101334235B1 (zh)
CN (1) CN102273122B (zh)
TW (1) TW201110608A (zh)
WO (1) WO201008102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2064A (zh) * 2013-03-13 2015-11-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确收速率修改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65677B2 (en) 2013-06-14 2017-02-0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32030A1 (en) 2000-08-28 2002-03-14 Berglund Arne Kristia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30039226A1 (en) * 2001-08-24 2003-02-27 Kwak Joseph A. Physical layer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EP1335536A1 (en) 2002-02-01 2003-08-13 Thomson Licensing S.A. Method for radio link adaptation in a network with contention-based medium access
JP2004048539A (ja) 2002-07-15 2004-02-12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538642A (ja) 2002-09-10 2005-12-15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Ofdm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信電力の最適化
JP3877708B2 (ja) 2003-05-23 2007-02-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
EP1534039B1 (en) 2003-11-19 2013-0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mmon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90857B2 (en) * 2003-11-24 2012-01-03 Qualcomm Atheros, Inc.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that encapsulates data from a plurality of received data units into a plurality of independently transmittable blocks
KR100713487B1 (ko) 2004-03-05 2007-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다수의 액티브기지국들을 가진 이동단말의 서비스 플로우 관리 방법
EP1730863A4 (en) * 2004-03-31 2012-08-08 Nortel Networks Ltd ADAPTIVE PROGRAMMING OF VOICE TRAFFIC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JP4220435B2 (ja) 2004-05-28 2009-02-04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端末
EP1605641A1 (en) 2004-06-08 2005-12-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apping of shared physical channels depending on the quality of service class
JP2006148823A (ja) 2004-11-24 2006-06-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QoS制御システム
CN101103600B (zh) 2005-01-11 2011-05-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数据突发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KR100617733B1 (ko) 2005-01-22 2006-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재진입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060285607A1 (en) * 2005-06-16 2006-12-21 The Boeing Company High availability narrowband channel for bandwidth efficient modulation applications
US7633863B2 (en) 2005-07-19 2009-1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051599A1 (en) 2006-09-08 2011-03-03 Kyocera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08067171A (ja) 2006-09-08 2008-03-21 Kyocer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無線通信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0950670B1 (ko) * 2006-11-17 2010-04-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무선망
KR100955817B1 (ko) * 2006-12-29 2010-05-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이브리드 자동 재전송 요구 기법을적용한 효율적인 하향링크 전송률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20100124194A1 (en) * 2007-04-27 2010-05-20 Jin Young Chu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broadcast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90022048A (ko) * 2007-08-29 2009-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기반 고정 자원할당을 위한하이브리드 자동재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BRPI0815862A2 (pt) * 2007-09-11 2015-09-29 Wi Lan Inc alocação persistente de recursos
US20090086657A1 (en) * 2007-10-01 2009-04-02 Comsys Communication & Signal Processing Lt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buffer flushing mechanism
WO2009130280A2 (en) * 2008-04-23 2009-10-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lexible map coding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20130051330A1 (en) * 2008-07-11 2013-02-28 Yan Qun Le Automatic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RQ Feedback
US8687566B2 (en) * 2008-09-29 2014-04-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downlink transmission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2064A (zh) * 2013-03-13 2015-11-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确收速率修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100673A (ko) 2011-09-14
CN102273122B (zh) 2015-03-04
JP5602767B2 (ja) 2014-10-08
JP2012514957A (ja) 2012-06-28
US8948069B2 (en) 2015-02-03
US20100177682A1 (en) 2010-07-15
KR101334235B1 (ko) 2013-11-28
WO2010081028A1 (en) 2010-07-15
EP2386154A1 (en) 2011-11-16
TW201110608A (en) 201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4362B (zh) 用于使用消息指示头部进行功率节省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17371B (zh) 用于多载波支持的使用相同基站载波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57871B (zh) 用于WiMAX测距的负荷自适应退避的方法和移动设备
EP1969783B1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 single logical link with multiple physical layer connections
CN102067692A (zh) 用于多模寻呼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57613A (zh) Ofdma通信系统中用于粘性区域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37760B (zh) 用于至目标小区的加速的无线通信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67459A (zh) 用于ofdma移动站中的后台扫描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17494A (zh) 提高移动WiMAX移动站中解码下行链路MAP和上行链路MAP信息元素的成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CN102318405B (zh) 使移动站从功率节省模式苏醒以接收mac管理消息
CN102265574B (zh) 用于dl-map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US2010015380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using window start updat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rq connection
CN102204147B (zh) 用于广播传输的增量冗余中继站
CN102273122B (zh) 用于通过随重传次数提高所选调制和编码方案的稳健性来改进重传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US825966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using efficient ranging message transmission during initial ranging
US828470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covering from an incomplete idle mode entry
CN102369770A (zh) 用于在wimax系统中通过对移动站分组来减少快速功率控制消息开销的方法和系统
US836359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using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DCD/UCD messages in a WIMAX system
US8706117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actively requesting neighbor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US2010028132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rq reset
WO201012113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using fast initial synchronization for wimax mobile st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