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6004B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电子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电子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6004B
CN102256004B CN201110092032.5A CN201110092032A CN102256004B CN 102256004 B CN102256004 B CN 102256004B CN 201110092032 A CN201110092032 A CN 201110092032A CN 102256004 B CN102256004 B CN 1022560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quipment
inquiry request
inquiry
informa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920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6004A (zh
Inventor
王路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920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560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56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6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6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60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检测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而来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当检测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第一查询请求中携带的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查询本端数据库,并将查询到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终端。采用本发明,实现了自动给用户返回联系人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繁琐,容易出错的问题,并保证传递的信息准确无误,并且当本端的终端设备没有存储用户需要的联系人信息时,可以自动请求第三终端设备进行自动查询,并将查询到的联系人信息返回给需要的用户,使用户通过电子终端索取联系人信息的操作变得快捷和便利,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电子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一种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终端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重要工具,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电子终端中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是人们相互之间联系的重要信息,用户在急需某联系人信息的情况下,往往会打电话或者发信息给其他用户索取某联系人信息。
然而,用户通过打电话向其他用户索取某联系人信息时,其他用户需要手工在电子终端上查询该联系人信息,然后再进行口述,不但操作非常麻烦,用户体验很不好,而且容易出现口述错误,导致用户获取了错误的信息;用户通过发信息向其他用户索取某联系人信息时,其他用户也需要手工在电子终端上查询该联系人信息,然后再回电话或者回复信息告知用户,同样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而且容易出现口述错误,导致用户获取了错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一种电子终端。实现了自动给用户返回联系人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繁琐,容易出错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
检测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而来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
当检测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第一查询请求中携带的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查询本端数据库, 并将查询到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其中,当查询不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提示用户输入所述联系人信息,并将输入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者
当查询不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生成包含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内容的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并提示用户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指定的第三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当查询不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生成包含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内容的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并提示用户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第三终端设备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
接收到发送指令后,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所述第二查询请求携带有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
其中,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监测接收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
当监测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第二查询请求中携带的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自动查询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数据库;
当查询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返回所述联系人信息。
其中,所述联系人标识为联系人的姓名;
所述联系人信息为手机号码、EMAIL地址、即时通信号码中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和/或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为手机号码、EMAIL地址、即时通信号码中至少一种。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而来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
查询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第一查询请求中携带的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查询本端数据库;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查询模块查询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自动生成携带有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查询结果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返回所述查询结果信息。
其中,所述电子终端还包括:
提示输入模块,用于当所述查询模块查询不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提示用户输入所述联系人信息;
返回模块,用于将所述提示输入模块输入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电子终端还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查询模块查询不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生成包含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内容的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提示用户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指定的第三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电子终端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接收到发送指令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第三终端设备;所述第二查询请求携带有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
其中,所述电子终端还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而来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所述第二查询请求携带有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以及所述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
当监测结果为是时,所述查询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查询请求中携带的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自动查询本端数据库。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检测到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自动查询本端数据库,若查询到对应的联系人信息,则自动生成携带有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查询结果信息并返回给用户,若查询不到对应的联系人信息,则提示用户手工输入或者自动生成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并发送给第三终端设备,以使第三终端设备自动查询联系人信息,并将查询出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而实现了自动给用户返回联系人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繁琐,容易出错的问题,并保证传递的信息准确无误,并且当本端的终端设备没有存储用户需要的联系人信息时,可以自动请求第三终端设备进行自动查询,并将查询到的联系人信息返回给需要的用户,使用户通过电子终端索取联系人信息的操作变得快捷和便利,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信息处理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信息处理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信息处理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信息处理的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用户提醒界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信息处理的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电子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电子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电子终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电子终端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电子终端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示出的本发明信息处理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S101:检测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而来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
具体地,例如用户A想知道用户B的联系信息,用户A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用户C发送第一查询请求,想通过用户C索取用户B的联系信息,用户C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检测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而来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预先协商,来预设第一查询请求的格式,如可以在信息之前设计几位特殊字符,两个#号字符或三个*号字符等等,来标识该信息为第一查询请求;那么,当该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而来的信息时,检测该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即,可以检测该信息是否包含预先设计的几位特设字符,如果包含则为第一查询请求,执行步骤S102;如果没有包含则不为第一查询请求,继续执行步骤S101。
步骤S102:根据所述第一查询请求中携带的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查询本端数据库, 并将查询到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具体地,该第一查询请求包含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以及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该第二终端设备将解析接收到的第一查询请求,得到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然后根据该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查询本端数据库,并将查询到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如图2示出的本发明信息处理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查询请求短信的步骤,包括:
步骤S201:检测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而来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
步骤S202:根据所述第一查询请求中携带的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查询本端数据库, 并将查询到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具体地,步骤S201至S202与上述实施例步骤S101至S102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203:当查询不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提示用户输入所述联系人信息,并将输入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者当查询不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生成包含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内容的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并根据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指定的第三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三终端设备自动查询其数据库,并将查询出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具体地,第二终端设备查询本端的数据库,没有查询到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比如查询不到用户B的联系信息,则提示用户手工输入用户B的联系信息,具体可以语音提示用户进行输入或者在通过显示屏显示画面提示用户进行输入,然后将输入的用户B的联系信息返回该第一终端设备;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也不知道用户B的联系信息,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以生成包含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内容的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并根据发送指令将该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指定的第三终端设备,以使该第三终端设备自动查询联系人信息,并将查询出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终端设备以及该指定的第三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预先协商,来预设第二查询请求的格式,如可以在信息之前设计几位特殊字符,两个%号字符或三个&号字符等等,来标识该信息为第二查询请求;该第二查询请求携带有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以及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202之后,还可以包括:当查询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自动生成携带有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查询结果信息,并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返回所述查询结果信息。具体地:
当该第二终端设备在本端数据库查询得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如查询得到用户B的联系信息时,将自动生成携带有用户B的联系信息的查询结果信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向该第一终端设备返回该查询结果信息。该查询结果信息可以为一条短信息等。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203中根据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第三终端设备的步骤还可以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接收到发送指令后,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具体地:
该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语音提示或者在通过显示屏显示画面提示用户输入该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而且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C知道该第三终端设备存储的用户A需要的用户B的信息,那么在用户C输入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后,该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发送指令以及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三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联系人标识可以为联系人的姓名、别名以及个性ID等;所述联系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码、EMAIL地址、即时通信号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和/或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码、EMAIL地址、即时通信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查询请求、第二查询请求以及查询结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短信、彩信以及邮件等,下面以短信为例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3示出的本发明信息处理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查询请求短信的步骤,包括:
步骤S301: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A想知道用户B的联系信息,想通过用户C索取用户B的联系信息,用户A向第一终端设备输入需要查询的用户B的标识,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C的联系信息;
步骤S302:第一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查询请求短信;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按照与第二终端设备预先设置的格式,生成第一查询请求短信;该第一查询请求短信相当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查询请求。
步骤S303: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查询请求短信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如图4示出的本发明信息处理的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为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短信的处理步骤,包括:
步骤S401:开启短信监听服务,并监听短信的收取; 
步骤S402:监听是否接收到新短信;
具体地,当第二终端设备监听到新短信时,则执行步骤S403;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402。
步骤S403:检测该新短信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短信;
具体地,可通过检测该信息的前几位是否为预先协商的两个#号或三个*号等特殊字符,当检测结果为是时,则执行步骤S404;当检测结果为否时,则进行一般的短信处理,如正常提示用户进行查看等,然后继续执行步骤S402。
步骤S404:解析所述第一查询请求短信,得到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
具体地,该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短信携带有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对该第一查询请求短信进行解析,得到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
步骤S405:查询本端数据库是否存在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
具体地,该数据库可以为用户的通讯录;当查询结果为否时,则执行步骤S406;当查询结果为是时,则执行步骤S407。
步骤S406:提示用户手工输入所述联系人信息,将输入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者自动生成包含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内容的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短信,并根据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短信发送给指定的第三终端设备;
具体地,当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显示屏显示画面提示用户进行输入时,可以参照图5,当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A想知道用户B的联系信息,用户A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用户C发送第一查询请求,想通过用户C索取用户B的联系信息,那么第二终端设备调用预设的显示画面,以提示用户手工输入联系人信息,然后将该联系人信息以短信的形式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者提示用户输入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然后将自动生成的该第二查询请求短信发送给该第三终端设备。
步骤S407:自动生成携带有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查询结果短信;
步骤S408: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返回所述查询结果短信。
需要说明的是,当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查询请求、第二查询请求以及查询结果信息不是短信,而是彩信、邮件或者即时通信信息等信息时,与上述以短信为例的实施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6,详细说明第三终端设备接收到该第二查询请求时,如何进行信息处理,图6示出了本发明信息处理的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S601:第三终端设备监测接收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
具体地,该第三终端设备接收到信息后,监测该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可通过监测该信息的前几位是否为预先协商的两个%号或三个&号等特殊字符,当监测结果为是时,则执行步骤S602,否则可以继续执行步骤S601。
步骤S602:根据所述第二查询请求中携带的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自动查询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数据库;
具体地,该第二查询请求携带有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以及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第三终端设备解析该第二查询请求,得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以及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然后根据该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自动查询本端数据库。
步骤S603:当查询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返回所述联系人信息。
具体地,当查询到该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第三终端设备可以自动生成携带有该联系人信息的查询结果信息;然后根据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向需要知道该联系人信息的用户返回该查询结果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查询不到该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该第三终端设备可以与该第二终端设备类似,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406的步骤,即可以再次请求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查询,以查询到需要的联系人信息为止;或者向第一终端设备返回信息,表明查询不到该联系人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以及第三终端设备只是区别各个终端用户,该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以及第三终端设备可以为具有相同功能的电子终端,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到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自动查询本端数据库,若查询到对应的联系人信息,则自动生成携带有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查询结果信息并返回给用户,若查询不到对应的联系人信息,则提示用户手工输入或者自动生成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并发送给第三终端设备,以使第三终端设备自动查询联系人信息,并将查询出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而实现了自动给用户返回联系人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繁琐,容易出错的问题,并保证传递的信息准确无误,并且当本端的终端设备没有存储用户需要的联系人信息时,可以自动请求第三终端设备进行自动查询,并将查询到的联系人信息返回给需要的用户,使用户通过电子终端索取联系人信息的操作变得快捷和便利,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上面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的方法,下面对应地,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终端的结构。
如图7示出的本发明电子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电子终端7包括:检测模块71、查询模块72、第一生成模块73以及第一发送模块74,其中
检测模块71用于检测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而来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
具体地,例如用户A想知道用户B的联系信息,用户A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用户C发送第一查询请求,想通过用户C索取用户B的联系信息,用户C对应的电子终端7,相当于方法项实施例的第二终端设备,检测模块71检测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而来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电子终端7可以通过预先协商,来预设第一查询请求的格式,如可以在信息之前设计几位特殊字符,两个#号字符或三个*号字符等等,来标识该信息为第一查询请求;那么,当电子终端7接收到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而来的信息时,检测模块71检测该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即可以检测该信息是否包含预先设计的几位特设字符,如果包含则触发查询模块72进行查询。
查询模块72用于当检测模块71的检测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第一查询请求中携带的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查询本端数据库;
具体地,该第一查询请求包含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以及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电子终端7将解析接收到的第一查询请求,得到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然后查询模块72根据该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查询本端数据库。
第一生成模块73用于当查询模块72查询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自动生成携带有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查询结果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74,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返回所述查询结果信息。
具体地,当该电子终端7的查询模块72在本端数据库查询得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如查询得到用户B的联系信息时,第一生成模块73将自动生成携带有用户B的联系信息的查询结果信息,第一发送模块74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联系方式向该第一终端设备返回该查询结果信息。该查询结果信息可以为一条短信息等。
进一步地,如图8示出的本发明电子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电子终端7包括检测模块71、查询模块72、第一生成模块73以及第一发送模块74外,还可以包括提示输入模块75以及返回模块76,其中
提示输入模块75用于当查询模块72查询不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提示用户输入所述联系人信息;
具体地,当查询模块72查询不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比如查询不到用户B的联系信息,那么提示输入模块75将提示用户手工输入用户B的联系信息,具体可以语音提示用户进行输入或者在通过显示屏显示画面提示用户进行输入,如果用户知道该联系人信息,则进行手工输入。
返回模块76用于将提示输入模块75输入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具体地,返回模块76与第一发送模块74可以为独立的两个物理功能模块,也可以为同一物理功能模块。
再进一步地,如图9示出的本发明电子终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电子终端7包括检测模块71、查询模块72、第一生成模块73、第一发送模块74、提示输入模块75以及返回模块76外,还包括第二生成模块77和第二发送模块78,其中
第二生成模块77用于当查询模块72查询不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生成包含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内容的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
具体地,当查询模块72查询不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即电子终端7没有存储该联系人信息时,或者当查询模块72查询不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且用户不知道该联系人信息时,第二生成模块77可以自动生成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电子终端7与第三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预先协商,来预设第二查询请求的格式,如可以在信息之前设计几位特殊字符,两个%号字符或三个&号字符等等,来标识该信息为第二查询请求;该第二查询请求携带有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以及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
第二发送模块78用于提示用户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指定的第三终端设备。
具体地,第二发送模块78用于根据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指定的第三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三终端设备自动查询其数据库,并将查询出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再进一步地,如图10示出的本发明电子终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电子终端7包括检测模块71、查询模块72、第一生成模块73、第一发送模块74、提示输入模块75、返回模块76、第二生成模块77以及第二发送模块78外,还包括获取模块79,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具体地:
提示输入模块75还可以通过语音提示或者在通过显示屏显示画面提示用户输入该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而且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C知道该第三终端设备存储的用户A需要的用户B的信息,那么在用户C输入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后,即获取模块79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后,该第二发送模块77根据发送指令以及获取模块79获取的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将该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第三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返回模块76、第一发送模块74以及第二发送模块78可以为相互独立的物理功能模块,也可以为同一物理功能模块。
再进一步地,如图11示出的本发明电子终端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电子终端7包括检测模块71、查询模块72、第一生成模块73、第一发送模块74、提示输入模块75、返回模块76、第二生成模块77、第二发送模块78以及获取模块79外,还包括监测模块710,用于监测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而来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所述第二查询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联系方式以及所述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 
具体地,该电子终端7接收到信息后,监测模块710还可以监测该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可通过监测该信息的前几位是否为预先协商的两个%号或三个&号等特殊字符,当监测结果为是时,那么查询模块72根据所述第二查询请求中携带的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自动查询本端数据库,具体地,电子终端7解析该第二查询请求,得到该第一终端设备的联系方式以及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然后查询模块72根据该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自动查询本端数据库。当查询到该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第二生成模块77可以自动生成携带有该联系人信息的查询结果信息;然后第二发送模块78将根据该第一终端设备的联系方式向需要知道该联系人信息的用户返回该查询结果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电子终端7以及第三终端设备只是区别各个终端用户,该第一终端设备、电子终端7以及第三终端设备可以为具有相同功能的电子终端,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
综上所述,通过检测到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自动查询本端数据库,若查询到对应的联系人信息,则自动生成携带有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查询结果信息并返回给用户,若查询不到对应的联系人信息,则提示用户手工输入或者自动生成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并发送给第三终端设备,以使第三终端设备自动查询联系人信息,并将查询出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而实现了自动给用户返回联系人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繁琐,容易出错的问题,并保证传递的信息准确无误,并且当本端的终端设备没有存储用户需要的联系人信息时,可以自动请求第三终端设备进行自动查询,并将查询到的联系人信息返回给需要的用户,使用户通过电子终端索取联系人信息的操作变得快捷和便利,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而来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
当检测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第一查询请求中携带的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查询本端数据库,并将查询到的所述联系人信息返回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当查询不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生成包含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内容的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并提示用户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指定的第三终端设备;
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监测接收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
当监测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第二查询请求中携带的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自动查询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数据库;
当查询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返回所述联系人信息;
所述当查询不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生成包含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内容的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并提示用户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第三终端设备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
接收到发送指令后,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所述第二查询请求携带有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系人标识为联系人的姓名;
所述联系人信息为手机号码、EMAIL地址、即时通信号码中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和/或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为手机号码、EMAIL地址、即时通信号码中至少一种。
3.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而来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一查询请求;
查询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第一查询请求中携带的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查询本端数据库;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查询模块查询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自动生成携带有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查询结果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返回所述查询结果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查询模块查询不到所述联系人标识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生成包含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内容的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提示用户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指定的第三终端设备;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接收到发送指令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将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发送给第三终端设备;所述第二查询请求携带有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而来的信息是否为预设格式的第二查询请求;所述第二查询请求携带有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联系方式以及所述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
当监测结果为是时,所述查询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查询请求中携带的需要查询的联系人标识自动查询本端数据库。
CN201110092032.5A 2011-04-13 2011-04-13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电子终端 Active CN1022560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2032.5A CN102256004B (zh) 2011-04-13 2011-04-13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电子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2032.5A CN102256004B (zh) 2011-04-13 2011-04-13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电子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6004A CN102256004A (zh) 2011-11-23
CN102256004B true CN102256004B (zh) 2014-06-18

Family

ID=44982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2032.5A Active CN102256004B (zh) 2011-04-13 2011-04-13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电子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560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15275A1 (zh) * 2014-07-31 2016-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易订单的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4539519B (zh) * 2014-12-27 2019-07-30 宁波江东远通计算机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02969B (zh) * 2015-06-03 2020-08-21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恢复通讯录的方法及终端
CN105472089A (zh) * 2015-11-20 2016-04-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888307B (zh) * 2015-12-15 2019-12-2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的获取方法和终端
CN112954620A (zh) * 2019-12-11 2021-06-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查询信息的方法和终端、处理查询短信的方法和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7177A1 (en) * 2001-04-20 2002-10-31 Daniel Gro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852477A (zh) * 2006-01-24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查询信息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984367A (zh) * 2006-05-12 200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短消息查询方法及系统
CN101184123A (zh) * 2007-12-21 2008-05-21 第三地带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的获取方法、系统及通信终端
CN101692720A (zh) * 2009-10-10 2010-04-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回复信息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7177A1 (en) * 2001-04-20 2002-10-31 Daniel Gro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852477A (zh) * 2006-01-24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查询信息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984367A (zh) * 2006-05-12 200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短消息查询方法及系统
CN101184123A (zh) * 2007-12-21 2008-05-21 第三地带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的获取方法、系统及通信终端
CN101692720A (zh) * 2009-10-10 2010-04-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回复信息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6004A (zh) 201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6004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电子终端
KR101920019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통화 서비스 장치 및 방법
EP2942910A1 (en)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for instant communication tool, and user terminal
CN109361592B (zh) 一种即时通信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782369A1 (en) Information prompt method and device and terminal equipment
CN102821063B (zh) 电子邮件的发送方法和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44106B (zh) 一种消息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3314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052655A (zh) 一种群聊方法以及即时通信客户端
CN103002101A (zh) 多号码联系人的信息合并与拆分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12953791B (zh) 网络探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881279A (zh) 一种群发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US9800530B2 (en) Message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CN102291693A (zh) 一种基于终端的融合消息业务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2087364B (zh) 会话列表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297582B (zh) 一种对语音通信内容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40156332A1 (en) Dispa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0213367B (zh) 互动信息通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468322A (zh) 一种发送通知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15906A (zh) 流量信息校正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3468260B (zh) 一种数据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19801B (zh) 一种社交消息管理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及服务器
CN105120087A (zh) 一种会话界面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22509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78084B (zh) 一种点读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