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4996B - Usb设备 - Google Patents

Usb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4996B
CN102244996B CN201010170217.9A CN201010170217A CN102244996B CN 102244996 B CN102244996 B CN 102244996B CN 201010170217 A CN201010170217 A CN 201010170217A CN 102244996 B CN102244996 B CN 1022449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usb interface
support
usb
borded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02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44996A (zh
Inventor
钟康
耿靓
李辉
刘恒
余尧
胡文斌
杨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702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449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44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4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44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49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USB设备。该USB设备,包括:第一壳体、USB接口和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旋转部件与所述USB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面设有一出口;所述旋转部件在旋转时带动所述USB接口运动,使所述USB接口通过所述出口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外或者缩回至所述第一壳体内。本实施例的USB设备,能够在使用时旋出USB设备至第一壳体外与外部的USB接口通信;在不使用时将USB接口旋回至第一壳体内,能够有效地保护了USB接口,从而提高了USB设备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USB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SB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一些可以直接与计算机相连接的电子设备也日益增多。这类电子设备通过一种快捷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因此便产生了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以下简称USB)技术来实现电子设备与计算机之间信号的传输。通常在电子设备和计算机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标准化的USB接口。尤其是随着U盘、MP3、MP4等可与计算机相通信的USB设备的广泛普及,USB接口的使用得到进一步普及。
现有的USB设备上设置的USB接口通常为固定式或者可旋转式。固定式的USB接口,在USB接口上设置一个盖帽,使用时取下盖帽,将USB接口插入计算机上对应的USB接口上。可旋转式USB接口,该USB接口与电子设备的交接处设置一个旋转轴,通常情况下,该USB接口旋转至与电子设备的表面贴合在一起。使用时,向外旋转USB接口以便于与计算机连接。可旋转时USB接口的可旋转角度为0℃-270℃。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USB设备上采用固定式USB接口的盖帽容易丢失,不能有效地保护USB接口。对于现有的USB设备上采用的旋转式USB接口时,旋转轴处的排线容易出现故障,而且在旋转角度过大也可能造成USB接口的折断。总之,现有的USB设备上采用的USB接口形式,导致现有的USB设备的安全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USB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USB设备的安全性能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USB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USB设备,包括:第一壳体、USB接口和旋转部件;
所述旋转部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旋转部件与所述USB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面设有一出口;
所述旋转部件在旋转时带动所述USB接口运动,使所述USB接口通过所述出口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外或者缩回至所述第一壳体内。
本发明实施例的USB设备,通过设置一个旋转部件,以带动USB设备上的USB接口在使用时伸出第一壳体外与外部对应的USB接口通信;在不使用时缩回至第一壳体内以得到有效保护。采用本实施例的USB设备,能够有效地保护了USB接口,从而提高了USB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USB设备的旋转部件3的托面33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USB设备的第一壳体1的侧壁的剖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的USB设备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USB设备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USB设备包括第一壳体1、USB接口2和旋转部件3。
其中旋转部件3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内。旋转部件3与USB接口2连接,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面11设有一出口4。旋转部件3在旋转时带动USB接口2运动,使USB接口2通过出口4伸出第一壳体1外或者缩回至第一壳体1内。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1优选为圆柱状,旋转部件3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内。USB接口2在不使用时完全被包围在第一壳体1内。而且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面11设有一出口4,该出口4的形状优选地与USB接口2的形状一样,尺寸略大于USB接口2。旋转部件3还与USB接口2连接,旋转部件3在旋转时可以带动USB接口2运动,使USB接口2通过出口4伸出至第一壳体1外或者缩回至第一壳体1内。为了有效地稳定旋转部件3的位置,第一壳体1也可以与旋转部件3接触,以对旋转部件3进行支撑。
如图1所示,USB接口2可以在旋转部件3的旋转作用下,沿着第一壳体1的圆柱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移动,以伸出出口4至第一壳体1的外部或者通过出口4缩回至第一壳体1的内部。因此,当需要使用USB设备时,通过旋转部件3旋转带动USB接口2通过出口4伸出第一壳体1外。当停止使用USB设备时,通过旋转部件3旋转带动USB接口2通过出口4缩回至第一壳体1内,以有效地保护USB接口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USB设备的旋转部件3可以采用任何能够在旋转时带动USB接口2通过出口4伸出第一壳体1外或者缩回至第一壳体1内的旋转部件。
本实施例的USB设备,通过设置一个旋转部件,以带动USB设备上的USB接口在使用时伸出第一壳体外与外部的USB接口通信;在不使用时缩回至第一壳体内以得到有效保护。采用本实施例的USB设备,能够有效地保护了USB接口,从而提高了USB设备的安全性。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USB设备中的旋转部件具体可以包括旋转底座31、螺旋柱32和托面33。本实施例的USB设备还包括PCB板5。其中螺旋柱32和托面33位于第一壳体1内;旋转底座31与螺旋柱32的一端固接;托面33与PCB板5固接,PCB板5又与USB接口2固接,所以托面33通过PCB板5也与USB接口2固接。
图3为图2所示的USB设备的旋转部件3的托面33的剖视图。图4为图2所示的USB设备的第一壳体1的侧壁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托面33的边缘设有至少两个缺槽331(图3以设置两个缺槽331为例)。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沿轴线方向对应设置有至少两条轨道13(图4以设置两条轨道13为例)。托面33位于第一壳体1内,托面33上的缺槽331正好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的轨道13卡合,以保证托面33与第一壳体1之间没有相对旋转。托面33上还设有一个旋接部件(图中未示出),螺旋柱32的另一端通过旋接部件与托面33连接,以用于当螺旋柱32通过旋接部件相对于托面33旋转时,带动PCB板5和USB接口2运动,以使得使USB接口2通过出口4伸出第一壳体1外或者缩回至第一壳体1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还包括与第一端面11相对的第二端面12,第一壳体1的靠近第二端面12的一侧称为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如图2所示,为了有效地稳定旋转部件3,本实施例的USB设备中,螺旋柱3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端面12,通过旋接部件与托面33连接。优选地,第二端面12与旋转底座31紧密相贴合,以保证整个USB设备的紧凑性。虽然螺旋柱32可以穿过第二端面12,但是第二端面12仅用于限定螺旋柱32的位置,以确定整个旋转部件的位置;第二端面12并不限制螺旋柱32的旋转。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省去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面12,同时在旋转底座31上与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一个环形凹槽,正好能够将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置于环形凹槽中。但是将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套置于旋转底座31上的环形凹槽中,并不限制旋转底座31的自由旋转。
本实施例的USB设备,旋转旋转底座31,可以带动螺旋柱32旋转。由于托面33的缺槽331与第一壳体1的轨道13的卡合,螺旋柱32的旋转,不会带动托面33随着螺旋柱32旋转。但是由于螺旋柱32通过旋接部件与托面33连接,旋转旋转底座31可以加大旋转底座31与托面33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推动托面33沿着第一壳体1内的中心轴线上运动,并进一步带动与托面33固接的PCB板5和USB接口2一起运动,最终可以使得USB接口2可以伸出第一壳体1之外或者缩回至第一壳体1之内。图5为图2所示的USB设备的一种使用状态图。如图5所示,为旋出USB接口2时的状态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USB设备,可以设置旋转底座31沿着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方向旋转为旋出USB接口2至第一壳体1外,朝相反旋转则为旋进USB接口2至第一壳体1内。例如,当旋出USB接口2时,旋转旋转底座31以加大旋转底座31与托面33之间的间距,从而推动托面33的移动。由于托面33的移动,导致与之相连的PCB板5以及USB接口2沿着圆柱体的轴线方向向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面11的方向移动,最终使得USB接口2通过出口4伸出至第一壳体1之外。即最终得到图5所示的状态。此时USB接口2可以与外部相对的USB接口连接通信。当使用完毕,旋回USB接口2至第一壳体1内时,旋转旋转底座31以减小旋转底座31与托面33之间的间距,从而带动托面33沿着圆柱体的轴线方向向第一壳体1的靠近旋转底座31的一侧移动。由于托面33的移动,导致与之相连的PCB板5以及USB接口2向靠近旋转底座31的一侧移动,最终将USB接口2旋进第一壳体1内,从而有效地保护USB接口2。此时对应又返回到图2所示的状态。
本实施例的USB设备,通过旋转上述旋转部件,带动USB接口伸出第一壳体外或者缩回至第一壳体内。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保护USB接口,从而提高了USB设备的安全性。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USB设备在上述图2-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中旋接部件具体为设置在托面33上的凹槽332,此时,螺旋柱32上设有第一螺纹,凹槽332内设有与螺旋柱32上的所述第一螺纹对应的第二螺纹,以供螺旋柱32与托面33连接。
具体地,凹槽332是设置在托面33上,具体可以设置在托面33的靠近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的方向上、与要旋接的螺旋柱32对应的位置。优选地,该凹槽332设置在托面33的中央位置。由于螺旋柱32上设有第一螺纹与凹槽332内的第二螺纹相对应,所以螺旋柱32可以在凹槽332内灵活旋进或者旋出,以改变托面33与旋转底座31之间的距离。例如,当使用USB设备,需要旋出USB接口2时,当通过旋转旋转底座31,带动螺旋柱32相对于托面33旋转,使得螺旋柱32旋出凹槽332时,增大了托面33与旋转底座31之间的距离,由于旋转底座31位置不变,旋转柱32的旋转推动托面33向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面1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PCB板5以及相连接的USB接口2向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面11的方向移动,使得USB接口2可以通过出口4旋出第一壳体1。当USB设备使用完毕,需要旋进USB接口2时,通过旋转旋转底座31,带动螺旋柱32相对于托面33旋转,使得螺旋柱32旋进凹槽332时,减小了托面33与旋转底座31之间的距离,由于旋转底座31位置不变,旋转柱32的旋转推动托面33向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PCB板5以及相连接的USB接口2向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使得USB接口2可以通过出口4旋进第一壳体1内,以有效地保护USB接口2。
本实施例的USB设备,能够在使用USB设备时,灵活将USB接口旋出第一壳体;使用完毕后灵活将USB设备旋进第一壳体,以有效地保护USB接口,从而提高了USB设备的安全性。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图2-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中旋接部件具体为设置在托面33上的过孔333;螺旋柱32上设有第一螺纹;过孔333内设有与螺旋柱32上的第一螺纹对应的第三螺纹,以供螺旋柱32与托面33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方案与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的方案的区别在于,上述方案的旋接部件为凹槽332。而本方案的旋接部件为过孔333。同凹槽332的优选方案情况类似,优选地,该过孔333也设置在托面33的中央位置。过孔333内也设有与螺旋柱32上的第一螺纹对应的第三螺纹。这样仍然可以保证通过旋转旋转底座31,带动螺旋柱32相对于托面33旋转,由于旋转过程中,托面33不旋转,旋转底座31的旋转会改变旋转底座31与托面33之间的距离,但是,旋转底座31相对于第一壳体1位置不变,因此,旋转旋转底座31只会推动托面33朝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面11或者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PCB板5以及USB接口2的移动,最终使得USB接口2通过出口4伸出或者缩回至第一壳体1。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螺旋柱32通过过孔333穿透托面33对PCB板5的造成损坏,可选地,将托面33上固定的PCB板5的位置与托面33上的过孔333的位置错开。若将过孔333设置在托面33的中央位置,则可以将托面33上固定的PCB板5的位置偏离托面33的中央位置即可。而且,为了有效地保护PCB板5,也可以在托面33与PCB板5之间采用支架撑起,这样,即使螺旋柱32通过过孔333穿透托面33,也不会对PCB板5造成任何损坏。
与上述图6所示的实施例相比,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要求托面33沿圆柱体的轴线方向的厚度较厚,以保证在托面33上能够设置凹槽332。而本实施例中是在托面33上设置过孔333,相对低,可以不限制托面33的厚度,即可以将对应的托面33做的很薄。
本实施例的USB设备,能够在使用USB设备时,灵活将USB接口旋出第一壳体;使用完毕后灵活将USB设备旋进第一壳体,以有效地保护USB接口,从而提高了USB设备的安全性。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上述图2-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在第一壳体1上设置一个插拔口6,用于插入或者拔出插接在PCB板上5的SIM卡。优选地,选择该插拔口6的位置在USB接口2旋回至第一壳体1内处于受保护状态时可插拔的位置为宜,这样可以避免在USB接口2旋出第一壳体1的过程中拔掉SIM卡,更能有效地保护USB设备。如图8所示,插拔口6优选设置在第一壳体1的侧壁上。本实施例的插拔口6可以设置为弹出式的插拔口,通过按动SIM卡可以方便实现插入或者拔出。
同时,图8所示的USB设备中的旋转部件中的螺旋柱32与托面33之间可以采用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的凹槽332结构或者图7所示实施例的过孔333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或者图7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USB设备,通过在USB接口受保护的位置设置插拔口,进一步增强了USB设备的安全性。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USB设备,在托面33上设有至少两个缺口334(图9中以设置两个缺口334为例),同时在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14(图9中以设置两个凸起14为例),当USB接口2伸出至第一壳体1外时,缺口334与凸起14正好卡合,防止USB接口2与外接USB接口相插接时,USB接口2回缩,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优选地,在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凸起14的位置应避开图4所示的轨道13的位置。对应地,在托面33上,缺口334的位置也对应地与图3所示的缺槽331的位置避开。
图9所示的USB设备中的旋转部件中的螺旋柱32与托面33之间可以采用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的凹槽332结构或者图7所示实施例的过孔333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或者图7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同时。图9所示实施例的USB设备上也可以设置有图8所示的插拔口6,详细亦可参照上述图8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USB设备,通过在第一壳体内壁上设置凸起,并在旋转部件的托面上设置于凸起对应的缺口,以在USB接口伸出至第一壳体外时,使得缺口与凸起正好卡合,防止USB接口使用时回缩,进一步提高了USB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USB设备中的旋转部件具体可以包括旋转底座31、螺旋柱32和托面33。本实施例中的USB设备还包括PCB板5和第二壳体8。如图10所示,PCB板5与第二壳体8的第一端面81固接,PCB板5通过排线与USB接口2连接(如图10中USB接口2到PCB板5之间的虚线所示)。其中,当USB接口2位于第一壳体1内部时,USB接口2与PCB板5之间的排线是弯曲的。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USB设备中,螺旋柱32和托面33位于第一壳体1内;旋转底座31与第二壳体8的第二端接触。旋转底座31与螺旋柱32的一端固接。托面33与USB接口2固接。本实施例的旋转部件3的托面33的剖视图与上述图3所示托面33的剖视图相同。如图3所示,在托面33的边缘也设有至少两个缺槽331(图3以设置两个缺槽331为例)。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1的侧壁的剖视图与上述图4所示第一壳体1的侧壁的剖视图相同。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沿轴线方向对应设置有至少两条轨道13(图4以设置两条轨道13为例)。这样,托面33位于第一壳体1内,托面33上的缺槽331正好能够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沿轴线方向设置的轨道13卡合,以保证托面33与第一壳体1之间没有相对旋转。托面33上还设有一个旋接部件(图中未示出),螺旋柱32的另一端通过旋接部件与托面33连接,以用于当螺旋柱32通过旋接部件相对于托面33旋转时,带动USB接口2运动,以使得使USB接口2通过出口4伸出第一壳体1外或者缩回至第一壳体1内。
为便于描述,将与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面11的所在端相反的另一端称为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如图10所示,为了有效地稳定旋转部件3,本实施例的USB设备中,旋转底座31一侧与第二壳体8的第二端接触。优选地,旋转底座31的另一侧与也可以与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接触,以保证整个USB设备的紧凑性。但是旋转底座31分别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8的接触,并不限制旋转底座31的旋转。例如,可以在旋转底座31的两侧分别设置与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和第二壳体8的第二端分别对应的环形凹槽。在旋转底座31的两侧,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和第二壳体8的第二端可以分别套置在对应的环形凹槽中。但是将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和第二壳体8的第二端套置于旋转底座31上的环形凹槽中,并不限制旋转底座31的自由旋转。
针对本实施例的USB设备,当需要旋出USB接口2时,旋转旋转底座31,可以带动螺旋柱32旋转。由于托面33的缺槽331与第一壳体1的轨道13的卡合,螺旋柱32的旋转,不会带动托面33随着螺旋柱32旋转。但是由于螺旋柱32通过旋接部件与托面33连接,旋转旋转底座31可以加大旋旋底座31与托面33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推动托面33沿着第一壳体1内的中心轴线上运动,并进一步带动与托面33固接USB接口2一起运动,最终可以使得USB接口2可以伸出第一壳体1之外或者缩回至第一壳体1之内。图11为图10所示的USB设备的一种使用状态图。如图11所示,为旋出USB接口2时的状态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USB设备,也可以设置旋转底座31沿着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方向旋转为旋出USB接口2至第一壳体1外,朝相反旋转则为旋进USB接口2至第一壳体1内。例如,当旋出USB接口2时,旋转旋转底座31以加大旋转底座31与托面33之间的间距,从而推动托面33的移动。由于托面33的移动,导致与之相连USB接口2沿着第一壳体1内的轴线方向向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面11移动,最终使得USB接口2通过出口4伸出至第一壳体1之外。即最终得到图11所示的状态。对应地,USB接口2与PCB板5之间连接的排线被拉直。此时USB接口2可以与外部相对的USB接口连接通信。当使用完毕,旋回USB接口2至第一壳体1内时,旋转旋转底座31以减小旋转底座31与托面33之间的间距,从而推动托面33沿着第一壳体1内的轴线方向向第一壳体1的靠近旋转底座31的一侧移动。由于托面33的移动,导致与之相连的USB接口2向靠近旋转底座31的一侧移动,最终使得USB接口2通过出口4旋进第一壳体1内,从而有效地保护USB接口2。此时对应又返回到图10所示的状态。对应地,此时USB接口2与PCB板5之间连接的排线弯曲。
本实施例的USB设备,通过旋转上述旋转部件,带动USB接口伸出壳体外或者缩回至壳体内。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保护USB接口,从而提高了USB设备的安全性。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上述图10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USB设备还可以在第二壳体8上设置一个插拔口6,用于插入或者拔出插接在PCB板上5的SIM卡。由于PCB板5是固定的,所以插拔口6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8的侧面或者第一端面81上,如图12所示,以将插拔口6设置在第二壳体8的第一端面81上为例。本实施例的插拔口6可以设置为弹出式的插拔口,通过按动SIM卡可以方便实现插入或者拔出。为了有效地保护SIM卡,避免USB接口2正在与外部通信的过程中通过插拔口6插拔SIM卡。
本实施例的USB设备,通过在USB接口受保护的位置设置插拔口,进一步增强了USB设备的安全性。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USB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USB设备在上述图10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托面33上设有至少两个缺口334(图13中以设置两个缺口334为例),同时在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14(图13中以设置两个凸起14为例),当USB接口2伸出至第一壳体1外时,缺口334与凸起14正好卡合,防止USB接口2与外接USB接口相插接时,USB接口2回缩,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优选地,在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凸起14的位置应避开图4所示的轨道13的位置。对应地,在托面33上,缺口334的位置也对应地与图3所示的缺槽331的位置避开。详细亦可参照上述图9所示实施例,其实施过程类似。也可以在上述图1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托面33上设有至少两个缺口334,同时在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14,实施过程相同,详细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USB设备,通过在第一壳体内壁上设置凸起,并在旋转部件的托面上设置于凸起对应的缺口,以在USB接口伸出至第一壳体外时,使得缺口与凸起正好卡合,防止USB接口使用时回缩,进一步提高了USB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在上述图10、图12和图1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中旋转部件3中的螺旋柱32与托面33之间可以采用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的凹槽332结构或者图7所示实施例的过孔333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或者图7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USB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USB接口和旋转部件;
所述旋转部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旋转部件与所述USB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面设有一出口;
所述旋转部件在旋转时带动所述USB接口运动,使所述USB接口通过所述出口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外或者缩回至所述第一壳体内;
所述旋转部件包括旋转底座、螺旋柱和托面,所述螺旋柱和所述托面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旋转底座与所述螺旋柱的一端固接;
所述托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缺口,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当所述USB接口伸出至所述第一壳体外时,所述缺口与所述凸起卡合;
所述USB设备,还包括:第二壳体和PCB板;
所述PCB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面固接,所述PCB板通过排线与所述USB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端与所述旋转部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底座与第二壳体的第二端接触;
所述托面与所述USB接口固接;
所述托面的边缘设有至少两个缺槽,所述至少两个缺槽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沿轴线方向设置的至少两条轨道卡合,以保证所述托面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没有相对旋转;
所述托面上还设有一个旋接部件,所述螺旋柱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旋接部件与所述托面连接,以用于当所述螺旋柱通过所述旋接部件相对于所述托面旋转时,带动所述USB接口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接部件为设置在所述托面上的凹槽;
所述螺旋柱上设有第一螺纹;
所述凹槽内设有与所述螺旋柱上的所述第一螺纹对应的第二螺纹,以供所述螺旋柱与所述托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接部件为设置在所述托面上的过孔;
所述螺旋柱上设有第一螺纹;
所述过孔内设有与所述螺旋柱上的所述第一螺纹对应的第三螺纹,以供所述螺旋柱与所述托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或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面上还设有插拔口,用于插入或者拔出插接在所述PCB板上的SIM卡。
CN201010170217.9A 2010-05-11 2010-05-11 Usb设备 Active CN1022449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70217.9A CN102244996B (zh) 2010-05-11 2010-05-11 Usb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70217.9A CN102244996B (zh) 2010-05-11 2010-05-11 Usb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4996A CN102244996A (zh) 2011-11-16
CN102244996B true CN102244996B (zh) 2014-10-08

Family

ID=44962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0217.9A Active CN102244996B (zh) 2010-05-11 2010-05-11 Usb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449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76537B2 (en) * 2013-03-15 2015-11-03 Intel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6203602A (zh) * 2016-07-29 2016-12-07 芜湖市振华戎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推出式u盘
CN110911887B (zh) * 2019-12-10 2020-12-18 闽江学院 一种网络通讯用接口加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2483Y (zh) * 2003-11-19 2005-05-25 台均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接口插头可伸缩的播放器
CN2724151Y (zh) * 2004-07-23 2005-09-07 高建山 Mp3播放器
CN2735508Y (zh) * 2004-08-02 2005-10-19 东莞市华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u盘
CN1718447A (zh) * 2005-07-26 2006-01-11 乐伟明 冠状封边式固体胶水
CN101685663A (zh) * 2008-09-24 2010-03-31 李国威 通过移动件控制接头的携带型内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2478B (zh) * 2006-05-08 2010-09-29 宇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携带式资料储存装置
US7850468B2 (en) * 2007-06-28 2010-12-14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Lipstick-type USB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2483Y (zh) * 2003-11-19 2005-05-25 台均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接口插头可伸缩的播放器
CN2724151Y (zh) * 2004-07-23 2005-09-07 高建山 Mp3播放器
CN2735508Y (zh) * 2004-08-02 2005-10-19 东莞市华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u盘
CN1718447A (zh) * 2005-07-26 2006-01-11 乐伟明 冠状封边式固体胶水
CN101685663A (zh) * 2008-09-24 2010-03-31 李国威 通过移动件控制接头的携带型内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4996A (zh) 201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4996B (zh) Usb设备
CN102686058B (zh) 机壳及其锁固电子卡的方法
US8995143B2 (en) Pivotal assembly applied to board
CN101404174A (zh) 电子信息储存装置
CN103680567B (zh) 存储装置抽取盒
CN104881083B (zh) 存储装置及包含存储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2683970A (zh) 底座及带有底座的电子设备
TW201300996A (zh) 迷你卡轉接裝置及其組合
US20130273768A1 (en) Connector With A Guiding Portion
CN103887639A (zh) 电子装置
US8500481B2 (en) Connector mechanism for connecting a plug
CN103531944A (zh) 掀盖式插座连接器
CN203590320U (zh) 可旋转式摄像头
KR101307076B1 (ko) 이종의 단자를 구비하는 메모리장치
CN212908241U (zh) 一种防电源线转动的适配器
CN205158367U (zh) 带锁的usb接口装置及带钥匙的usb插头及闪存盘
CN201397940Y (zh) 设有插头的电子设备
CN207303585U (zh) 一种卡座组件及终端
CN212379875U (zh) 一种u盘
CN201590518U (zh) 插卡连接器
CN107706614A (zh) 一种计算机usb端头
CN204316734U (zh) 旋转式音频插头组件、具有旋转式音频插头的电子设备
KR101510740B1 (ko) 유에스비 커넥터용 밀폐형 소켓
CN203596429U (zh) 用来耦接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CN208862299U (zh) 一种旋转式集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27

Address after: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