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4887A - 一种基站监测系统和基站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监测系统和基站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4887A
CN102244887A CN2011102053368A CN201110205336A CN102244887A CN 102244887 A CN102244887 A CN 102244887A CN 2011102053368 A CN2011102053368 A CN 2011102053368A CN 201110205336 A CN201110205336 A CN 201110205336A CN 102244887 A CN102244887 A CN 102244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interface
module
base station
transfer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53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44887B (zh
Inventor
王建新
余建国
朱宇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053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448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44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4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44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4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监测系统和基站监测方法,适用于LTE网络;所述系统包括:UU空口信令采集模块、CPPI/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BBU内部信令采集模块、S1/X2接口信令采集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和信令分析模块。应用本发明,将S1接口和X2接口的控制面,BBU内部协议栈各层与CPRI/IR链路上的UU接口分析相结合,通过信令分析模块对基站的各种信令进行全面分析,可以了解基站运行情况,通过把多个接口上的数据关联起来进行关联分析,解决了基站信令全面监测问题,因此能够针对不同接口的进行综合的信令监控。避免了由于采用不同的监测设备所导致的系统维护不便和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做到了全程全网的实时关联,非常有利于全网的故障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监测系统和基站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站监测系统和基站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正处于大规模实验建网阶段。为了降低LTE系统的时延,LTE采用了扁平化的架构,在无线部分只有基站(eNodeB,也简写为ENB)一个网元设备。因此3G采用的在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和NodeB间的Iub接口上监测空口信令的方式,不适用于LTE系统。
在目前的LTE系统中,各厂家的基站普遍采用了分布式基站架构,即基站由基带处理单元(BBU,Base band Unit)和射频拉远单元(RRU,Remote RadioUnit)组成。因此LTE中空口信令的监测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利用模拟终端(UE)类工具来监测空口的协议;第二种是在IR接口上监测空口信令。由于IR接口的非标性,市场上暂时还没有第三方仪表。目前是利用模拟UE类工具来监测空口的协议。
UU是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接口,CPRI/IR是BBU和RRU之间的接口,S1是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的接口,X2是基站之间的接口。
参见图1,其是现有的对eNodeB进行监测的监测系统示意图。在该方案中,在UE和ENB之间外挂一个UU空口信令分析仪101,以对UE和基站之间的UU接口进行监测;在BBU和RRU之间外挂一个通信端口编程接口/红外线接口(CPRI/IR)信令分析仪102,以对BBU和RRU之间的CPRI/IR接口进行监测;在ENB和演进核心网(EPC)设备之间以及ENB1和ENB2之间外挂一个S1/X2接口信令分析仪103,以对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的S1接口和基站之间的X2接口进行监测。
现有技术中,是使用单独的信令监测系统(如UU接口信令分析仪系统、CPRI/IR接口信令分析仪系统、S1/X2接口信令分析仪系统等)的设备分别对不同的接口进行监测。这种监测方案只能对局部或者部分网络和业务进行测试,很难做到全程全网的实时关联,非常不利于全网的故障定位。同时各种监测系统的采集设备不同,给系统维护和系统稳定性都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基站监测系统和基站监测方法,以能够针对不同接口的进行综合的信令监控,解决基站信令无法全面监测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监测系统,适用于LTE网络;所述系统包括:
UU空口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来自UE设备的空口信令,将采集到空口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CPPI/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CPRI和IR接口的信令,将采集到的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BBU内部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BBU内部的控制信令和基站本地的操作维护信令,将采集到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S1/X2接口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S1接口的信令以及各个基站之间的X2接口的信令,将采集到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各信令采集模块的信令数据,将接收到的信令数据通过端口镜像操作镜像到统一的以太网接口,通过所述以太网接口将接收到的信令数据传输至信令分析模块;
信令分析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信令数据进行过滤,执行信令关联算法,完成信令数据分析,实现对基站的监测。
其中,所述CPPI/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包括:
CPPI接口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CPRI接口的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对所述电信号完成CPPI基带数据解帧,然后从CPPI基带数据解帧中解析出OAM信令,将解析出的OAM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IR接口的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对所述电信号完成IR基带数据解帧,然后从IR基带数据解帧中解析出OAM信令,将解析出的OAM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其中,所述CPPI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和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分别由一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或者,所述CPPI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和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由一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
其中,所述BBU内部的控制信令包括BBU内部MAC层、RLC层、PDCP层和RRC层的控制信令。
其中,所述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S1接口的信令包括:EPC设备内MME NAS层,S1AP层,SCTP层和IP层的信令;所述各个基站之间的X2接口的信令包括:基站内X2AP层,SCTP层和IP层的信令。
其中,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采用多端口的GE速率交换芯片。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站监测方法,适用于LTE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来自UE设备的空口信令,将采集到空口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采集CPRI和IR接口的信令,将采集到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采集BBU内部的控制信令和基站本地的操作维护信令,将采集到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采集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S1接口的信令以及各个基站之间的X2接口的信令,将采集到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以太网交换模块接收来自各信令采集模块的信令数据,将接收到的信令数据通过端口镜像操作镜像到统一的以太网接口,通过所述以太网接口将接收到的信令数据传输至信令分析模块;
信令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信令数据进行过滤,执行信令关联算法,完成信令数据分析,实现对基站的监测。
其中,采集来自UE设备的空口信令,将采集到空口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的步骤包括:
采集来自UE设备的RF信号;
将RF信号下变频到基带信号;
对所述基带信号进行物理层上行链路处理;
将经过处理的基带信号通过一以太网接口按照以太网交换模块接口传输时序格式传输到以太网交换模块。
其中,所述信令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信令数据进行过滤前,还包括:信令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信令数据进行解析,获得各信令数据的IP地址;根据IP地址区分各信令数据,之后,再对各信令数据进行过滤。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检测系统和方法,将S1接口和X2接口的控制面,BBU内部协议栈各层与CPRI/IR链路上的Uu接口分析相结合,通过信令分析模块对基站的各种信令进行全面分析,可以了解基站运行情况,通过把多个接口上的数据关联起来进行关联分析,解决了基站信令全面监测问题,因此能够针对不同接口的进行综合的信令监控。避免了由于采用不同的监测设备所导致的系统维护不便和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做到了全程全网的实时关联,非常有利于全网的故障定位。
而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还可以分析BBU内部的RLC,PDCP,IP层等信令,而无需增加CPRI/IR接口的处理负担。
本申请实施例简单易于实现,操作方便,可以全面采集网络数据和普通商用终端测量数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对eNodeB进行监测的监测系统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站监测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2,其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站监测系统示意图,本实施例适用于LTE网络;该系统具体包括:
UU空口信令采集模块201,用于采集来自UE设备的空口信令,将采集到空口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这里,UU空口信令采集模块201主要是实现来自UE设备的物理层信令采集,该物理层信令包括上报测量数据、设备告警信息和监控告警数据等。在具体实现时,首先通过LTE扫频仪硬件把空口射频(RF)信号下变频到基带信号,然后对基带信号进行物理层上行链路处理,最后,将经过处理后的基带信号通过一个以太网接口按照以太网交换模块接口传输时序格式传输到以太网交换模块。
CPPI/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202,用于采集CPRI和IR接口的信令,将采集到的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上述CPPI/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可以具体包括:
CPPI接口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CPRI接口的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对所述电信号完成CPPI基带数据解帧,然后从CPPI基带数据解帧中解析出OAM信令,将解析出的OAM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IR接口的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对所述电信号完成IR基带数据解帧,然后从IR基带数据解帧中解析出OAM信令,将解析出的OAM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也就是说,图2中BBU1和RRU1设备,RRU2设备,RRU3设备之间的光纤连接采用通信端口编程接口(CPRI)传输标准。CPRI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包括光电转换器子模块,CPRI基带数据解帧子模块和操作管理维护(OAM)信令提取子模块,其中,OAM是操作(Operation)、管理(Administration)、维护(Maintenance)的简称。上述光电转换器,CPRI基带数据解帧和OAM信令提取都是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实现。具体的,光电转换器子模块主要用于将CPRI接口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CPRI基带数据解帧子模块主要用于从转换后的电信号中解析出OAM信令消息送到OAM信令提取子模块,OAM信令提取子模块从OAM信令消息中提取出OAM信令后,对提取后的OAM信令通过一个以太网接口按照以太网交换模块接口传输时序格式传输到以太网交换模块。
图2中的BBU1和RRU1设备,RRU2设备,RRU3设备之间的光纤连接采用红外线(IR)接口传输标准。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包括光电转换器子模块,IR基带数据解帧子模块和操作管理维护(OAM)信令提取子模块。上述光电转换器,IR基带数据解帧和OAM信令提取都是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实现。具体的,光电转换器子模块主要用于将IR接口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IR基带数据解帧子模块主要用于从转换后的电信号中解析出OAM信令消息送到OAM信令提取子模块,OAM信令提取子模块从OAM信令消息中提取出OAM信令后,对提取后的OAM信令通过一个以太网接口按照以太网交换模块接口传输时序格式传输到以太网交换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CPPI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和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可以分别由一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也可以由一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
BBU内部信令采集模块203,用于采集BBU内部的控制信令和基站本地的操作维护信令,将采集到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上述BBU内部的控制信令包括BBU内部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协议(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层、,分组数据集中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和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的控制信令。
也就是说,BBU内部信令采集模块可以具体包括控制面处理信令(CPP,Control Plane Processing)采集模块和OAM信令采集模块,其中,CPP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BBU内部的MAC层,RLC层,PDCP层和RRC层的控制信令采集,特别是RRC层信令;OAM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本地操作维护信令,如配置,状态,告警等。CPP信令采集模块和OAM信令采集模块所采集到的信令分别通过一个以太网接口按照以太网交换模块接口传输时序格式传输到以太网交换模块。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高性能的处理器来实现BBU内部信令采集模块。
S1/X2接口信令采集模块204,用于采集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S1接口的信令以及各个基站之间的X2接口的信令,将采集到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上述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S1接口的信令可以包括:EPC设备内MME NAS层(其中,MME为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NAS为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S1应用协议(S1AP,S1 Application Protocol)层,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层和IP层的信令;上述各个基站之间的X2接口的信令可以包括:基站内X2应用协议(X2AP,X2 Application Protocol)层,SCTP层和IP层的信令。
也就是说,S1/X2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可以包括S1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和X2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其中,S1接口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图2中EPC设备内MMENAS层,S1AP层,SCTP层和IP层的信令,特别是NAS层和S1AP层的信令。X2接口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图2中ENB1内X2AP层,SCTP层和IP层的信令,特别是X2AP层的信令。
以太网交换模块205,用于接收来自各信令采集模块的信令数据,将接收到的信令数据通过端口镜像操作镜像到统一的以太网接口,通过所述以太网接口将接收到的信令数据传输至信令分析模块;
以太网交换模块主要是用于上述各种信令采集模块的接口连接,例如,将UU空口信令采集模块,CPRI/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BBU内部信令采集模块和S1/X2接口信令采集模块进行端口镜像到统一以太网接口,然后从以太网接口传输到信令分析软件。具体实现时可以采用多端口的GE速率交换芯片。
信令分析模块206,用于对接收到的信令数据进行过滤,执行信令关联算法,完成信令数据分析,实现对基站的监测。
信令分析模块主要是通过不同的IP地址,例如IP-UU,IP-CPRI,IP-IR,IP-CPP,IP-OAM,IP-S1,IP-X2来区分各种信令,对采集后的信令数据进行过滤,执行信令关联算法,完成信令数据的分析,找出故障,帮助定位问题。该信令分析模块通常是运行在计算机(PC)机上。
本申请通过监控LTE网络中UU接口,CPRI/IR接口,S1接口和X2接口信令消息,采集UU,S1,X2接口的信令数据并应用这些信令数据计算关键性能指标(KPI),可以准确、有效地获取网络的运行信息,为网络的管理和维护、业务网络的服务质量监测和分析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解决网络问题。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检测系统,将S1接口和X2接口的控制面,BBU内部协议栈各层与CPRI/IR链路上的UU接口分析相结合,通过信令分析模块对基站的各种信令进行全面分析,可以了解基站运行情况,通过把多个接口上的数据关联起来进行关联分析,解决了基站信令全面监测问题,因此能够针对不同接口的进行综合的信令监控。避免了由于采用不同的监测设备所导致的系统维护不便和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做到了全程全网的实时关联,非常有利于全网的故障定位。
而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还可以分析BBU内部的RLC,PDCP,IP层等信令,而无需增加CPRI/IR接口的处理负担。
本申请实施例简单易于实现,操作方便,可以全面采集网络数据和普通商用终端测量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监测方法,该方法适用于LTE网络;所述方法可以具体包括:
首先,采集来自UE设备的空口信令,将采集到空口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上述采集来自UE设备的空口信令,将采集到空口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的步骤可以具体包括:
采集来自UE设备的RF信号;
将RF信号下变频到基带信号;
对所述基带信号进行物理层上行链路处理;
将经过处理的基带信号通过一以太网接口按照以太网交换模块接口传输时序格式传输到以太网交换模块。
例如,UU空口信令采集模块通过LTE扫频仪硬件把UE设备的空口RF信号下变频到基带信号,然后对基带信号进行物理层上行链路处理,最后,经过处理后的基带信号通过一个以太网接口按照以太网交换模块接口传输时序格式传输到以太网交换模块;
接着,采集CPRI和IR接口的信令,将采集到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例如,CPRI/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通过光电转换器子模块把BBU1和RRU1设备,RRU2设备,RRU3设备之间的CPRI/IR接口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CPRI/IR基带数据解帧子模块实现了从转换后的电信号中解析出OAM信令消息送到OAM信令提取子模块,OAM信令提取子模块对提取后的OAM信令通过一个以太网接口按照以太网交换模块接口传输时序格式传输到以太网交换模块;
其次,采集BBU内部的控制信令和基站本地的操作维护信令,将采集到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例如,BBU内部信令采集模块实现CPP和OAM信令采集,CPP信令采集包括BBU内部的MAC层,RLC层,PDCP层和RRC层的控制信令采集,特别是RRC层信令;OAM信令采集主要是本地操作维护信令,包括配置,状态,告警等,CPP信令和OAM信令分别通过一个以太网接口按照以太网交换模块接口传输时序格式传输到以太网交换模块;
再次,采集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S1接口的信令以及各个基站之间的X2接口的信令,将采集到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例如,S1/X2接口信令采集模块主要采集ENB1设备与EPC设备之间的MME内NAS层,S1AP层,SCTP层和IP层的信令采集功能,特别是NAS层和S1AP层的信令以及和ENB1设备与ENB2设备之间的ENB内X2AP层,SCTP层和IP层的信令采集功能,特别是X2AP层的信令。S1/X2接口信令分别通过一个以太网接口按照以太网交换模块接口传输时序格式传输到以太网交换模块;
最后,以太网交换模块接收来自各信令采集模块的信令数据,将接收到的信令数据通过端口镜像操作镜像到统一的以太网接口,通过所述以太网接口将接收到的信令数据传输至信令分析模块;信令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信令数据进行过滤,执行信令关联算法,完成信令数据分析,实现对基站的监测。
在信令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信令数据进行过滤前,还可以包括:信令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信令数据进行解析,获得各信令数据的IP地址;根据IP地址区分各信令数据,之后,再对各信令数据进行过滤。
例如,以太网交换模块把UU空口信令采集模块,CPRI/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BBU内部信令采集模块和S1/X2接口信令采集模块进行端口镜像到统一以太网接口,然后从以太网接口传输到信令分析软件;信令分析模块主要是通过不同的IP地址(如IP-UU,IP-CPRI,IP-IR,IP-CPP,IP-OAM,IP-S1,IP-X2)来区分各种信令,采集后进行过滤和执行信令关联算法,完成信令数据的分析。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检测方法,将S1接口和X2接口的控制面,BBU内部协议栈各层与CPRI/IR链路上的Uu接口分析相结合,通过信令分析模块对基站的各种信令进行全面分析,可以了解基站运行情况,通过把多个接口上的数据关联起来进行关联分析,解决了基站信令全面监测问题,因此能够针对不同接口的进行综合的信令监控。避免了由于采用不同的监测设备所导致的系统维护不便和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做到了全程全网的实时关联,非常有利于全网的故障定位。
而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还可以分析BBU内部的RLC,PDCP,IP层等信令,而无需增加CPRI/IR接口的处理负担。
本申请实施例简单易于实现,操作方便,可以全面采集网络数据和普通商用终端测量数据。
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系统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这里所称得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基站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适用于LTE网络;所述系统包括:
UU空口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来自UE设备的空口信令,将采集到空口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CPPI/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CPRI和IR接口的信令,将采集到的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BBU内部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BBU内部的控制信令和基站本地的操作维护信令,将采集到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S1/X2接口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S1接口的信令以及各个基站之间的X2接口的信令,将采集到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各信令采集模块的信令数据,将接收到的信令数据通过端口镜像操作镜像到统一的以太网接口,通过所述以太网接口将接收到的信令数据传输至信令分析模块;
信令分析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信令数据进行过滤,执行信令关联算法,完成信令数据分析,实现对基站的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PPI/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包括:
CPPI接口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CPRI接口的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对所述电信号完成CPPI基带数据解帧,然后从CPPI基带数据解帧中解析出OAM信令,将解析出的OAM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用于采集IR接口的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对所述电信号完成IR基带数据解帧,然后从IR基带数据解帧中解析出OAM信令,将解析出的OAM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CPPI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和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分别由一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
或者,
所述CPPI接口信令采集模块和IR接口信令采集模块由一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BBU内部的控制信令包括BBU内部MAC层、RLC层、PDCP层和RRC层的控制信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S1接口的信令包括:EPC设备内MME NAS层,S1AP层,SCTP层和IP层的信令;
所述各个基站之间的X2接口的信令包括:基站内X2AP层,SCTP层和IP层的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采用多端口的GE速率交换芯片。
7.一种基站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LTE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来自UE设备的空口信令,将采集到空口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采集CPRI和IR接口的信令,将采集到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采集BBU内部的控制信令和基站本地的操作维护信令,将采集到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采集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S1接口的信令以及各个基站之间的X2接口的信令,将采集到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以太网交换模块接收来自各信令采集模块的信令数据,将接收到的信令数据通过端口镜像操作镜像到统一的以太网接口,通过所述以太网接口将接收到的信令数据传输至信令分析模块;
信令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信令数据进行过滤,执行信令关联算法,完成信令数据分析,实现对基站的监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来自UE设备的空口信令,将采集到空口信令进行格式转换后传输给以太网交换模块的步骤包括:
采集来自UE设备的RF信号;
将RF信号下变频到基带信号;
对所述基带信号进行物理层上行链路处理;
将经过处理的基带信号通过一以太网接口按照以太网交换模块接口传输时序格式传输到以太网交换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信令数据进行过滤前,还包括:信令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信令数据进行解析,获得各信令数据的IP地址;根据IP地址区分各信令数据,之后,再对各信令数据进行过滤。
CN201110205336.8A 2011-07-21 2011-07-21 一种基站监测系统和基站监测方法 Active CN1022448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5336.8A CN102244887B (zh) 2011-07-21 2011-07-21 一种基站监测系统和基站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5336.8A CN102244887B (zh) 2011-07-21 2011-07-21 一种基站监测系统和基站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4887A true CN102244887A (zh) 2011-11-16
CN102244887B CN102244887B (zh) 2014-02-19

Family

ID=44962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5336.8A Active CN102244887B (zh) 2011-07-21 2011-07-21 一种基站监测系统和基站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44887B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8110A (zh) * 2013-12-11 2014-03-19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对tetra数字集群空中接口协议进行测试的方法和系统
CN103778058A (zh) * 2013-12-11 2014-05-07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基于ttcn-3的tetra数字集群空中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3906112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性能的分析方法与系统
WO2015100722A1 (zh) * 2014-01-02 2015-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告警上报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430670A (zh) * 2014-09-22 2016-03-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分组传送网中的流量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704755A (zh) * 2014-11-24 2016-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6028378A (zh) * 2016-05-23 2016-10-12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cdma信令的手机监测方法及系统
WO2017193313A1 (zh) * 2016-05-11 2017-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单元、无线单元、基站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7466047A (zh) * 2016-06-03 2017-12-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组网方法和系统
CN108271195A (zh) * 2016-12-31 2018-07-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基于软硬采的信令关联分析方法和设备
WO2018153124A1 (zh) * 2017-02-27 2018-08-3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分组设备上传送cpri接口的系统及方法
CN109743214A (zh) * 2019-03-01 2019-05-10 致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关口局控制器
CN110120901A (zh) * 2019-05-24 2019-08-13 天津华泽瑞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lte专网基站空口链路完备性告警系统及方法
CN111082861A (zh) * 2019-12-02 2020-04-28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毫米波通信测试系统
CN111835748A (zh) * 2020-07-07 2020-10-27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CPRI接口与eCPRI接口间的数据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13115478A (zh) * 2021-04-16 2021-07-13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空口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及bbu
CN113395715A (zh) * 2020-03-12 2021-09-14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物理层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25396A (zh) * 2021-10-29 2022-02-08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2011A (zh) * 2008-12-29 2010-07-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基站配置优化方法及家庭基站设备
CN101820631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之间的协作式调度方法和基站
CN102098739A (zh) * 2011-01-28 2011-06-15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一种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家庭基站、宏基站及系统
US20110151932A1 (en) * 2008-08-20 2011-06-23 Kmw Inc. Control system for antenna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nd image data offer system and method to use the control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51932A1 (en) * 2008-08-20 2011-06-23 Kmw Inc. Control system for antenna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nd image data offer system and method to use the control system
CN101772011A (zh) * 2008-12-29 2010-07-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基站配置优化方法及家庭基站设备
CN101820631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之间的协作式调度方法和基站
CN102098739A (zh) * 2011-01-28 2011-06-15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一种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家庭基站、宏基站及系统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6112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性能的分析方法与系统
CN103778058A (zh) * 2013-12-11 2014-05-07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基于ttcn-3的tetra数字集群空中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3648110A (zh) * 2013-12-11 2014-03-19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对tetra数字集群空中接口协议进行测试的方法和系统
CN103648110B (zh) * 2013-12-11 2017-02-15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对tetra数字集群空中接口协议进行测试的方法和系统
WO2015100722A1 (zh) * 2014-01-02 2015-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告警上报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052190A (zh) * 2014-01-02 2015-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告警上报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052190B (zh) * 2014-01-02 2019-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告警上报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430670B (zh) * 2014-09-22 2019-02-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分组传送网中的流量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430670A (zh) * 2014-09-22 2016-03-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分组传送网中的流量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704755A (zh) * 2014-11-24 2016-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5704755B (zh) * 2014-11-24 2021-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监控方法及系统
WO2017193313A1 (zh) * 2016-05-11 2017-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单元、无线单元、基站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6028378A (zh) * 2016-05-23 2016-10-12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cdma信令的手机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7466047B (zh) * 2016-06-03 2020-08-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组网方法和系统
CN107466047A (zh) * 2016-06-03 2017-12-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组网方法和系统
CN108271195A (zh) * 2016-12-31 2018-07-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基于软硬采的信令关联分析方法和设备
CN108271195B (zh) * 2016-12-31 2021-04-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基于软硬采的信令关联分析方法和设备
WO2018153124A1 (zh) * 2017-02-27 2018-08-3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分组设备上传送cpri接口的系统及方法
CN109743214A (zh) * 2019-03-01 2019-05-10 致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关口局控制器
CN110120901A (zh) * 2019-05-24 2019-08-13 天津华泽瑞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lte专网基站空口链路完备性告警系统及方法
CN111082861A (zh) * 2019-12-02 2020-04-28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毫米波通信测试系统
CN113395715A (zh) * 2020-03-12 2021-09-14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物理层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95715B (zh) * 2020-03-12 2023-04-07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物理层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35748A (zh) * 2020-07-07 2020-10-27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CPRI接口与eCPRI接口间的数据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13115478B (zh) * 2021-04-16 2022-07-26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空口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及bbu
CN113115478A (zh) * 2021-04-16 2021-07-13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空口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及bbu
CN114025396A (zh) * 2021-10-29 2022-02-08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和介质
CN114025396B (zh) * 2021-10-29 2023-12-19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4887B (zh)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4887B (zh) 一种基站监测系统和基站监测方法
CN102076024B (zh) 基站、网络系统及实现方法
EP243227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2017023816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and acquiring ue capability
US8811289B2 (en) S1-MME and LTE-Uu interface correlation in long term evolution networks
EP2124505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and radio apparatus
US942591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ay deployment in a TD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557690B (zh) 射频拉远集线器rhub、室内通信系统、信号传输方法
RU2605000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вышения стабильности шлюза в фемтосотовой системе в режиме lte
WO2018192411A1 (zh) 一种基站配置的方法、基站及网管服务器
CN103945443A (zh) 一种td-lte无线网络业务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2075980B (zh) 一种获取系统切换信息元素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45749A (zh) 一种实现邻区优化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69127A (zh) 基于波束的nr移动性中的相邻移动性参考信号集合搜索
US20220201796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ler, system, and method
CN103067867A (zh) 小区识别的方法及装置、基站
KR101516570B1 (ko) 라디오 액세스 네트워크에서 데이터를 교환하기 위한 백홀링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방법 및 장치들
CN109983799B (zh)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
EP3210340B1 (en) Distributed trace of network procedures for network elements in cloud deployment
US10104561B2 (en) Signaling message correlation in LTE access and core networks
CN109743214A (zh) 一种报文关口局控制器
US20170238348A1 (en) Hybrid Networking Implementatio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12109955A1 (zh) 载频互助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US1042593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8293198A (zh) 用于对于共享无线电接入网络可观测性的参数的优先化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1

Address after: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Patentee after: Wuhan Ho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uilding 1, tower 5,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fang Fenghuo Tech Co., Ltd., Beijin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205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Jiangxia Hidden Dragon Island Tan lake two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Patentee befor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