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4562B - 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44562B CN102244562B CN201110173595.7A CN201110173595A CN102244562B CN 102244562 B CN102244562 B CN 102244562B CN 201110173595 A CN201110173595 A CN 201110173595A CN 102244562 B CN102244562 B CN 1022445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cqi
- receiving terminal
- snr
- data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一种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各数据流的接收端分别接收来自数据流的发送端的测量信号,其中,发送端包括参与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接收端确定测量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节点的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接收端将反馈信息分别发送至各数据流的发送端。采用本发明能够解决开销大以及CQI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A(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改进长期演进系统)系统中,为了提高高速数据速率业务的覆盖率,并提高节点边缘和节点平均吞吐率,引入了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多点协作传输)技术。
当前的LTE-A中,对CoMP技术主要分为两类,(1)联合传输技术:协作传输集合中各个节点都可以获得数据信息,在同一时刻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层下行共享信道)数据通过多个节点或者一个节点传输;(2)协作调度:仅仅服务节点可以获得待传输的数据信息,但是对用户的调度和波束赋形的确认是通过在协作集合协商完成的。
为了支持上述的下行CoMP传输,当前LTE-A中考虑了三种反馈机制,(1)显式的(explicit)信道状态/统计信息反馈:信道信息同接收方观测到的信息相同,不经过任何传输或接收机处理;(2)隐式(implicit)信道状态/统计信息反馈:用不同的发射或接收处理机制进行反馈,例如反馈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RI(Rank Indicator,秩信息指示)信息;(3)利用信道互易性,通过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上行传输的SRS(SoundingReference Signal,用于网络侧进行上行信道估计)估计下行的信道信息。
由于CoMP中,协作传输集合为CoMP测量集合的子集。而且协作传输集合是由网络侧(例如基站eNodeB)确定。如果接收端(例如用户设备UE)仅仅反馈每个节点独立的CQI值,则eNodeB无法根据各个独立的CQI值准确计算出在协作传输时应该对应的实际CQI值。如果UE除了反馈每个节点独立的CQI值,还反馈各种组合后的CQI值,则开销会很大。如果UE仅仅反馈一个joint(联合的)CQI值,则当协作传输集合与CoMP测量集合不一致时,网络侧无法获得准确的CQI值。
针对相关技术中开销大以及CQI准确度不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开销大以及CQI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各数据流的接收端分别接收来自所述数据流的发送端的测量信号,其中,所述发送端包括参与所述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所述接收端确定所述测量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所述接收端将所述反馈信息分别发送至所述各数据流的发送端。
优选的,所述接收端确定所述测量信号的反馈信息,包括: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到所述接收端的信道系数H,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噪比SNR和预编码矩阵;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CQI信息;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信道系数H、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和所述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CQI相关系数。
优选的,所述接收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到所述接收端的信道系数H,包括:所述接收端对所述测量信号进行信道估计,获得所述信道系数H。
优选的,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信道系数H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包括:所述接收端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其中,σ2为噪声功率,s2为信号功率,||·||F为求F范数。
优选的,所述s2信号功率归一化,此时
优选的,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信道系数H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预编码矩阵,包括:所述接收端对所述信道系数H进行奇异值分解SVD,取其右奇异向量作为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预编码矩阵。
优选的,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信道系数H、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和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CQI相关系数,包括:所述接收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节点i和节点j的CQI相关系数:其中,H、W、SNR分别为各节点到所述接收端的信道系数、预编码矩阵以及信噪比,HH为所述信道系数H的共轭转置,i ≤K,j≤K,分别表示所述发送端包括的至少一个节点的标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每个数据流的发送端发送测量信号,其中,所述发送端包括参与所述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所述发送端接收所述测量信号对应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由所述每个数据流的接收端发送,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所述每个数据流的最终CQI信息;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最终CQI信息确定调制编码方案MCS值,实现所述每个数据流的传输。
优选的,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所述每个数据流的最终CQI信息,包括:所述发送端根据任意两个节点的CQI相关系数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噪比SNR确定所述最终CQI信息对应的SNR;根据所述最终CQI信息对应的SNR以及预设规则确定所述最终CQI信息。
优选的,所述发送端根据任意两个节点的CQI相关系数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噪比SNR确定所述最终CQI信息对应的SNR,包括:所述发送端按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最终CQI信息对应的SNR:其中,i≤K,j≤K,分别表示所述发送端包括的至少一个节点的标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数据处理装置,设置于各数据流的接收端,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分别接收来自所述数据流的发送端的测量信号,其中,所述发送端包括参与所述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测量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反馈信息分别发送至所述各数据流的发送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数据处理装置,设置于各数据流的发送端,所述发送端包括参与所述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发送测量信号;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测量信号对应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由所述每个数据流的接收端发送,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所述每个数据流的最终CQI信息;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终CQI信息确定调制编码方案MCS值,实现所述每个数据流的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各数据流的接收端分别接收来自数据流的发送端的测量信号,其中,发送端包括参与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接收端确定测量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节点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接收端将反馈信息分别发送至各数据流的发送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发送至少一个节点的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即,至少一个节点中的CQI是相关的,可以根据一个CQI信息去调节另外一个CQI信息,后续发送端能够根据各个节点的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确定实际CQI值,不需要接收端反馈组合后的CQI值,减少开销;另外,当协作传输集合与CoMP测量集合不一致时,接收端能够获取更为准确的CQI值。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下行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下行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多点传输的CQI值的处理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发送节点,一个下行数据流传输时,CQI的调整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三个发送节点,一个下行数据流传输时,CQI的调整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下行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下行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相关技术中提到了获取CQI的几种方法,包括:如果接收端(例如用户设备UE)仅仅反馈每个节点独立的CQI值,则eNodeB无法根据各个独立的CQI值准确计算出在协作传输时应该对应的实际CQI值。如果UE除了反馈每个节点独立的CQI值,还反馈各种组合后的CQI值,则开销会很大。如果UE仅仅反馈一个joint(联合的)CQI值,则当协作传输集合与CoMP测量集合不一致时,网络侧无法获得准确的CQI值。由此可以看出,相关技术在获取CQI值时存在开销大以及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其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包括接收侧(即接收端)与发送侧(即发送端),其中,发送端包括若干个基站BS,接收端包括UE,发送侧确定信道系数H,接收端上报PMI及CQI。现从接收端对其进行说明,其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S202、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各数据流的接收端分别接收来自数据流的发送端的测量信号,其中,发送端包括参与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
步骤S204、接收端确定测量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节点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
步骤S206、接收端将反馈信息分别发送至各数据流的发送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各数据流的接收端分别接收来自数据流的发送端的测量信号,其中,发送端包括参与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接收端确定测量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节点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接收端将反馈信息分别发送至各数据流的发送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发送至少一个节点的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即,至少一个节点中的CQI是相关的,可以根据一个CQI信息去调节另外一个CQI信息,后续发送端能够根据各个节点的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确定实际CQI值,不需要接收端反馈组合后的CQI值,减少开销;另外,当协作传输集合与CoMP测量集合不一致时,接收端能够获取更为准确的CQI值。
实施时,接收端确定测量信号的反馈信息,由于反馈信息包括CQI值和CQI相关参数,因此,接收端不仅需要确定CQI值,还需要确定CQI相关系数,两者的确定流程如下:
接收端根据至少一个节点到接收端的信道系数H,计算至少一个节点的信噪比SNR和预编码矩阵;
接收端根据至少一个节点的SNR确定至少一个节点的CQI信息;
接收端根据信道系数H、至少一个节点的SNR和预编码矩阵确定至少一个节点的CQI相关系数。
实施时,信道系数H可以有多种获得方式,例如,从与接收端相连的检测设备中获取信道系数H,优选的,可以令接收端对测量信号进行信道估计,直接获得信道系数H。
进一步,接收端根据信道系数H计算至少一个节点的SNR,其中,至少一个节点的SNR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σ2为噪声功率,s2为信号功率,||·||F为求F范数。
计算时,为方便起见,可以选择将s2信号功率归一化,此时
接收端根据信道系数H可以确定或计算获取不同类型的值,例如,接收端根据信道系数H还可以计算至少一个节点的预编码矩阵,一种计算方式如下:接收端对信道系数H进行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奇异值分解),取其右奇异向量作为至少一个节点的预编码矩阵。
实施时,接收端根据信道系数H、至少一个节点的SNR和至少一个节点的预编码矩阵确定至少一个节点的CQI相关系数,包括:
接收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节点i和节点j的CQI相关系数:
其中,H、W、SNR分别为各节点到接收端的信道系数、预编码矩阵以及信噪比,HH为信道系数H的共轭转置,i≤K,j≤K,分别表示发送端包括的至少一个节点的标识。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从发送端一侧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其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S302、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每个数据流的发送端发送测量信号,其中,发送端包括参与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
步骤S304、发送端接收测量信号对应的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由每个数据流的接收端发送,包括至少一个节点的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
步骤S306、发送端根据反馈信息确定每个数据流的最终CQI信息;
步骤S308、发送端根据最终CQI信息确定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案)值,实现每个数据流的传输。
实施时,发送端可以根据反馈信息确定每个数据流的最终CQI信息,其相应处理流程如下:
发送端根据任意两个节点的CQI相关系数以及至少一个节点的信噪比SNR确定最终CQI信息对应的SNR;根据最终CQI信息对应的SNR以及预设规则确定最终CQI信息。
优选的,发送端按如下公式确定最终CQI信息对应的SNR:其中,i≤K,j≤K,分别表示发送端包括的至少一个节点的标识。
为将本发明实施例阐释地更清楚更明白,现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多点传输的CQI值,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S402、参与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各节点,发送测量信号到接收端;
步骤S404、接收端根据来自各个节点的测量信号,通过信道估计获得信道系数;
步骤S406、接收端针对发送的每个数据流,分别计算各节点的CQI信息和各节点CQI的相关系数信息,并反馈给发送侧;
步骤S408、发送侧根据接收端反馈的CQI和相关系数信息,确定下行多点传输的最终CQI信息;
步骤S410、发送端根据最终确定的CQI信息,确定下行协作传输的MCS(Modulation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案)值,实现下行数据的传输。
其中步骤S402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参与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各节点,发送测量信号到接收端;
2)各节点,可以是参与多点传输的各基站;
3)下行数据,包括用于确定本节点至接收端的下行信道的信道系数H的辅助确定信息,例如导频信息,参考信号信息等;
其中步骤S404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接收端根据接收到来自各节点的测量信号,通过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系数H;
2)信道估计,是指接收机通过测量信号中的导频或者参考信号等信息,将假定的某个信道模型的模型参数估计出来的过程。通过信道估计,可以得到信道的冲激响应值。
其中步骤S406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接收端根据步骤S404中计算得到的各节点到该接收端的信道系数H,针对每个数据流,可以计算出相应数据流的信噪比SNR和预编码矩阵;
2)SNR的计算公式为:(σ2为噪声功率,s2为信号功率,||·||F为求F范数),这里设信号功率归一化,有根据预定规则将该SNR换算成对应的CQI等级,并反馈给发送端;
3)预编码矩阵,可以根据信道系数H确定(如通过对H进行SVD,取其右奇异向量作为预编码矩阵等),记为W;根据预定规则(如在码本空间中搜索对应的预编码码字),换算得到PMI信息,反馈给发送端;
4)接收端计算各节点到该接收端的CQI的相关系数,并将此相关系数量化后反馈给发送端;
5)相关系数,任意两个节点i和节点j的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H、W、SNR分别为各节点到该终端的信道系数、预编码矩阵以及信噪比,HH为H的共轭转置)。
其中步骤S408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发送侧根据接收端反馈的CQI和各节点CQI的相关系数信息,确定下行多点传输的最终CQI;
2)下行传输的数据流数可能大于等于1个,确定最终CQI时,对每个数据流分别确定对应的CQI。
3)对于任一个数据流,确定SNR的计算公式为
(SNR为最终的CQI对应的信噪比,ρij为步骤S406中6)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i(i≤K)、j(j≤K)分别表示发送侧的节点);
4)根据3)中所得的每个数据流的SNR,根据预定规则,从而最终确定每个流的CQI;其中步骤S410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发送端根据最终确定的CQI等级信息,确定下行协作传输的MCS值,实现下行数据的传输;
2)特别的,当下行传输数据流大于一个时,每个数据流对应一个MCS值(对应CQI等级),即不同的数据流可能MCS值不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两个发送节点,一个下行数据流传输时,CQI的调整情况。其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S502、发送节点BS1和发送节点BS2,接收端MS,BS1和BS2分别发送测量信号到接收端MS;
步骤S504、MS根据接收到的测量信号做信道估计,分别得到BS1到MS的信道系数为H1,BS2到MS的信道系数为H2;
步骤S506、判断下行传输是否为一个数据流,若是执行步骤S508;
步骤S508、接收端MS由H1可以计算BS1到MS的预编码矩阵为W1,进而计算得到BS1到MS的信噪比为根据W1搜索码本空间可以得到相应的PMI1,根据SNR1可以根据预定规则确定CQI1;接收端MS由H2可以计算BS2到MS的预编码矩阵为W2,进而计算得到BS2到MS的信噪比为根据W2搜索码本空间可以得到相应的PMI2,根据SNR2可以根据预定规则确定CQI2;接收端MS计算出SNR1和SNR2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其中,Re(·)为复数取实部);接收端MS将以上计算所得的CQI1、CQI2和ρ量化后反馈给发送侧;
步骤S510、在发送侧,根据CQI1、CQI2,可知SNR1、SNR2,根据公式从而根据预定规则由SNR确定最终的CQI;
步骤S512、发送端根据最终确定的CQI信息,确定下行协作传输的MCS值,实现下行数据的传输。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涉及两个发送节点,两个下行数据流传输时,CQI的调整情况。此时,系统包括发送节点BS1和发送节点BS2,接收端MS。其处理流程与图5相类似,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BS1和BS2分别发送测量信号到接收端MS,MS根据接收到的测量信号做信道估计,分别得到BS1到MS的信道系数为H1,BS2到MS的信道系数为H2。
对第一个数据流,接收端MS由H1可以计算BS1到MS的预编码矩阵为W11,由H2可以计算BS2到MS的预编码矩阵为W21,进而计算传输这个数据流时:BS1到MS的信噪比为BS2到MS的信噪比为
接收端MS计算出第一个数据流SNR11和SNR21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其中,Re(·)为复数取实部)。
对第二个数据流,接收端MS由H1可以计算BS2到MS的预编码矩阵为W12,由H2可以计算BS2到MS的预编码矩阵为W22,进而计算传输这个数据流时:BS1到MS的信噪比为BS2到MS的信噪比为
接收端MS计算出第一个数据流SNR11和SNR21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其中,Re(·)为复数取实部)。
接收端MS计算出第二个数据流SNR12和SNR22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其中,Re(·)为复数取实部)。
接收端MS根据W11和W21搜索码本空间得到PMI11和PMI21;由SNR11和SNR21根据预定规则得到CQI11和CQI21。
接收端MS根据W12和W22搜索码本空间得到PMI21和PMI22;由SNR12和SNR22根据预定规则得到CQI12和CQI22。
接收端MS将以上计算所得的CQI11、CQI21、ρ1和CQI12、CQI22、ρ2,量化后反馈给发送侧。
在发送侧,根据CQI11、CQI21、ρ1和CQI12、CQI22、ρ2,可知SNR11、SNR12、SNR21、SNR22,根据公式
计算得到第一个流的信噪比;
计算得到第二个流的信噪比;
根据预定规则,将SNR1和SNR2分别转化成CQI1和CQI2,即为通过调整后得到的各个流的最终CQI值。
最后,发送端根据以上最终确定的CQI信息,确定下行协作传输的MCS值,实现下行数据的传输。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涉及三个发送节点,一个下行数据流传输时,CQI的调整情况。本系统包括发送节点BS1、BS2和BS3,接收端MS。其处理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S602、BS1、BS2和BS3分别发送测量信号到接收端MS;
步骤S604、MS根据接收到的测量信号做信道估计,分别得到BS1到MS的信道系数为H1,BS2到MS的信道系数为H2、BS3到MS的信道系数为H3;
步骤S606、判断下行传输是否为一个数据流,若否,执行步骤S608,若是,执行步骤S610;
步骤S608、数据流循环;
步骤S610、对该数据流,接收端MS由H1可以计算BS1到MS的预编码矩阵为W11,由H2可以计算BS2到MS的预编码矩阵为W21,由H3可以计算BS3到MS的预编码矩阵为W31。进而计算传输这个数据流时:BS1到MS的信噪比为BS2到MS的信噪比为BS3到MS的信噪比为接收端MS计算出该数据流的SNR11和SNR21、SNR11和SNR31、SNR21和SNR31之间的相关系数ρ12、ρ13、ρ23,计算公式为:
(其中,Re(·)为复数取实部);接收端MS根据W11、W21和W31搜索码本空间得到PMI11、PMI21和PMI31,由SNR11、SNR21和SNR31,根据预定规则得到CQI11、CQI21和CQI31;接收端MS将以上计算所得的CQI11、CQI21、CQI31和ρ12、ρ13、ρ23,量化后反馈给发送侧。
步骤S612、在发送侧,根据CQI11、CQI21、CQI31,可知SNR11、SNR21和SNR31,根据公式计算得到信噪比;根据预定规则,将SNR转化成CQI,即为通过调整后得到的各个流的最终CQI值。
步骤S614、发送端根据以上最终确定的CQI信息,确定下行协作传输的MCS值,实现下行数据的传输。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涉及三个发送节点,两个下行数据流传输时,CQI的调整情况。此时,系统包括BS1、BS2和BS3,接收端MS。其处理流程与图6相类似,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BS1、BS2和BS3分别发送测量信号到接收端MS,MS根据接收到的测量信号做信道估计,分别得到BS1到MS的信道系数为H1,BS2到MS的信道系数为H2、BS3到MS的信道系数为H3。
对第一个数据流,接收端MS由H1可以计算BS1到MS的预编码矩阵为W11,由H2可以计算BS2到MS的预编码矩阵为W21,由H3可以计算BS3到MS的预编码矩阵为W31,进而计算传输这个数据流时:BS1到MS的信噪比为BS2到MS的信噪比为BS3到MS的信噪比为
接收端MS计算出该数据流的SNR11和SNR21、SNR11和SNR31、SNR21和SNR31之间的相关系数ρ12、ρ13、ρ23,计算公式为:
(其中,Re(·)为复数取实部)。
接收端MS根据W11、W21和W31搜索码本空间得到PMI11、PMI21和PMI31;由SNR11、SNR21和SNR31,根据预定规则得到CQI11、CQI21和CQI31。
接收端MS将以上计算所得的CQI11、CQI21、CQI31和ρ12、ρ13、ρ23,量化后反馈给发送侧。
在发送侧,根据CQI11、CQI21、CQI31,可知SNR11、SNR21和SNR31,根据公式
计算得到信噪比。
根据预定规则,将SNR转化成CQI,即为通过调整后得到的各个流的最终CQI值。
最后,发送端根据以上最终确定的CQI信息,确定下行协作传输的MCS值,实现该流的下行数据的传输;
对第二个数据流,接收端MS由H1可以计算BS2到MS的预编码矩阵为W12,由H2可以计算BS2到MS的预编码矩阵为W22,由H3可以计算BS3到MS的预编码矩阵为W32,进而计算传输第二个数据流时:BS1到MS的信噪比为BS2到MS的信噪比为BS3到MS的信噪比为
接收端MS计算出第一个数据流SNR12和SNR22、SNR12和SNR32、SNR22和SNR32之间的相关系数r12、r13、r23,计算公式为:
(其中,Re(·)为复数取实部)。
接收端MS根据W12、W22和w32搜索码本空间得到PMI12、PMI22和PMI32;由SNR12、SNR22和SNR32,根据预定规则得到CQI12、CQI22和CQI32
接收端MS将以上计算所得的CQI12、CQI22和CQI32,以及r12、r13、r23,量化后反馈给发送侧。
在发送侧,根据CQI12、CQI22和CQI32,可知SNR12、SNR22和SNR32,根据公式
计算得到信噪比。
根据预定规则,将SNR转化成CQI,即为通过调整后得到的各个流的最终CQI值。
最后,发送端根据以上最终确定的CQI信息,确定下行协作传输的MCS值,实现该流的下行数据的传输;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行数据处理装置,设置于各数据流的接收端,其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701,用于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分别接收来自数据流的发送端的测量信号,其中,发送端包括参与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
第一确定模块702,与第一接收模块701连接,用于确定测量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节点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
第一发送模块703,与第一确定模块702连接,用于将反馈信息分别发送至各数据流的发送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行数据处理装置,设置于各数据流的发送端,发送端包括参与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其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801,用于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发送测量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802,与第二发送模块801连接,用于接收测量信号对应的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由每个数据流的接收端发送,包括至少一个节点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
第二确定模块803,与第二接收模块802连接,用于根据反馈信息确定每个数据流的最终CQI信息;
传输模块804,与第二确定模块803连接,用于根据最终CQI信息确定调制编码方案MCS值,实现每个数据流的传输。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各数据流的接收端分别接收来自数据流的发送端的测量信号,其中,发送端包括参与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接收端确定测量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节点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接收端将反馈信息分别发送至各数据流的发送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发送至少一个节点的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即,至少一个节点中的CQI是相关的,可以根据一个CQI信息去调节另外一个CQI信息,后续发送端能够根据各个节点的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确定实际CQI值,不需要接收端反馈组合后的CQI值,减少开销;另外,当协作传输集合与CoMP测量集合不一致时,接收端能够获取更为准确的CQI值。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各数据流的接收端分别接收来自所述数据流的发送端的测量信号,其中,所述发送端包括参与所述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
所述接收端确定所述测量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反馈信息分别发送至所述各数据流的发送端;
其中,所述接收端确定所述测量信号的反馈信息,包括: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到所述接收端的信道系数H,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噪比SNR和预编码矩阵;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CQI信息;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信道系数H、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和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CQI相关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到所述接收端的信道系数H,包括:所述接收端对所述测量信号进行信道估计,获得所述信道系数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信道系数H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包括:所述接收端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
其中,σ2为噪声功率,s2为信号功率,||·||F为求F范数,W为预编码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信号功率归一化,此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信道系数H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预编码矩阵,包括:所述接收端对所述信道系数H进行奇异值分解SVD,取其右奇异向量作为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预编码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信道系数H、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和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CQI相关系数,包括:
所述接收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节点i和节点j的CQI相关系数:
其中,H、W、SNR分别为各节点到所述接收端的信道系数、预编码矩阵以及信噪比,HH为所述信道系数H的共轭转置,i≤K,j≤K,分别表示所述发送端包括的至少一个节点的标识。
7.一种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每个数据流的发送端发送测量信号,其中,所述发送端包括参与所述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
所述发送端接收所述测量信号对应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由所述每个数据流的接收端发送,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所述每个数据流的最终CQI信息;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最终CQI信息确定调制编码方案MCS值,实现所述每个数据流的传输;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CQI相关系数由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到所述接收端的信道系数H、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和至少一个节点的预编码矩阵确定,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噪比SNR和所述预编码矩阵由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信道系数H计算得到;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CQI信息由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所述每个数据流的最终CQI信息,包括:
所述发送端根据任意两个节点的CQI相关系数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确定所述最终CQI信息对应的SNR;
根据所述最终CQI信息对应的SNR以及预设规则确定所述最终CQI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根据任意两个节点的CQI相关系数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确定所述最终CQI信息对应的SNR,包括:
所述发送端按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最终CQI信息对应的SNR:其中,i≤K,j≤K,分别表示所述发送端包括的至少一个节点的标识。
10.一种下行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各数据流的接收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分别接收来自所述数据流的发送端的测量信号,其中,所述发送端包括参与所述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测量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反馈信息分别发送至所述各数据流的发送端;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到所述接收端的信道系数H,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噪比SNR和至少一个节点的预编码矩阵;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CQI信息;以及根据所述信道系数H、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和所述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CQI相关系数。
11.一种下行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各数据流的发送端,所述发送端包括参与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至少一个节点,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多点协作下行传输的过程中,发送测量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测量信号对应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由每个数据流的接收端发送,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和CQI相关系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所述每个数据流的最终CQI信息;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终CQI信息确定调制编码方案MCS值,实现所述每个数据流的传输;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CQI相关系数由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到所述接收端的信道系数H、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和至少一个节点的预编码矩阵确定,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噪比SNR和所述预编码矩阵由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信道系数H计算得到;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CQI信息由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SNR确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73595.7A CN102244562B (zh) | 2011-06-24 | 2011-06-24 | 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1/084092 WO2012174835A1 (zh) | 2011-06-24 | 2011-12-15 | 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73595.7A CN102244562B (zh) | 2011-06-24 | 2011-06-24 | 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44562A CN102244562A (zh) | 2011-11-16 |
CN102244562B true CN102244562B (zh) | 2018-02-13 |
Family
ID=44962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73595.7A Active CN102244562B (zh) | 2011-06-24 | 2011-06-24 | 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44562B (zh) |
WO (1) | WO201217483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44562B (zh) * | 2011-06-24 | 2018-02-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WO2014139090A1 (zh) * | 2013-03-12 | 2014-09-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识别发射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92735A (zh) * | 2009-08-20 | 2010-04-07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一种协作多点传输场景下的隐式信道反馈方法 |
CN101841847A (zh) * | 2009-03-18 | 2010-09-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反馈方法、系统及设备 |
WO2010123313A3 (en) * | 2009-04-24 | 2011-02-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echnique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997587A (zh) * | 2009-08-14 | 2011-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点协作传输中的cqi值确定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44562B (zh) * | 2011-06-24 | 2018-02-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2011
- 2011-06-24 CN CN201110173595.7A patent/CN102244562B/zh active Active
- 2011-12-15 WO PCT/CN2011/084092 patent/WO201217483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1847A (zh) * | 2009-03-18 | 2010-09-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反馈方法、系统及设备 |
WO2010123313A3 (en) * | 2009-04-24 | 2011-02-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echnique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997587A (zh) * | 2009-08-14 | 2011-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点协作传输中的cqi值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1692735A (zh) * | 2009-08-20 | 2010-04-07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一种协作多点传输场景下的隐式信道反馈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44562A (zh) | 2011-11-16 |
WO2012174835A1 (zh) | 2012-1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97587B (zh) | 多点协作传输中的cqi值确定方法及装置 | |
EP2701425B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repor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 |
CN107294583B (zh) | 一种信道状态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3259576B (zh) | 在移动蜂窝网络中分配预编码矢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641573B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反馈方法和装置 | |
CN103139117B (zh) | 使用任意预编码基准信号的mu‑mimo的通用化基准信令方案 | |
US1026368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assive array antennas | |
CN104969637B (zh) | 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160924B (zh)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 |
CN102291189B (zh) | 天线校准方法和设备 | |
CN109891963A (zh) | 用于三维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2470419B (zh) |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10925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 |
CN103782558B (zh) | 用于发送和接收量化质量反馈的设备 | |
WO2018028256A1 (zh) |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反馈方法及设备 | |
CN103563268A (zh) | 在通信系统中反馈mu-cqi的方法、传输点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 |
CN106712895B (zh) | 一种反馈csi的方法和传输下行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
JP5744833B2 (ja) | Mimo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通信するための方法 | |
CN115836492A (zh) | 辅助增强nr类型ii csi反馈的信令传输 | |
JP2017520948A (ja) | マルチアンテナデータ伝送方法、基地局、ユーザ機器、およびシステム | |
WO2018028549A1 (zh) | 测量导频的发送方法、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
CN103402260B (zh) | 协作多点通信中的协作集选取的方法及系统 | |
WO2013067936A1 (zh) | 信道质量指示测量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与基站 | |
CN102244562B (zh) | 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TWI632803B (zh) | 通道資訊傳輸方法及應用其的無線通訊系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2 Address after: 224011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 Longgang Town, Yan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f) Patentee after: Phoenix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o. 55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