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8052B - 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8052B
CN102238052B CN201110223936.7A CN201110223936A CN102238052B CN 102238052 B CN102238052 B CN 102238052B CN 201110223936 A CN201110223936 A CN 201110223936A CN 102238052 B CN102238052 B CN 102238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apacitor
ground
microprocessor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39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8052A (zh
Inventor
徐步荣
朱胜利
彭冬亮
薛安克
朱晓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2239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380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38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8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8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80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本发明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串口扩展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以太网模块和电源模块。串口扩展模块通过并行总线与微处理器模块连接,GPRS模块和CDMA模块通过串行总线与串口扩展模块连接,以太网模块通过并行总线与微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分别为微处理器模块、串口扩展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和以太网模块提供电源。本发明集GPRS、CDMA和以太网三种网络制式于一体,并保留对数传电台的扩展支持,可在各种地理环境下的组网通信,通过相应的程序配合使得该通信终端具备根据当前环境智能选择最佳通信网络的功能,能有效提高对目标识别、定位和跟踪的精确程度。

Description

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与嵌入式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有源探测手段(如雷达)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和威胁。而分布式的无源探测并采用信息融合的探测系统愈来愈展现出显著的应用前景。分布式无源探测信息融合系统是对多个无源探测节点进行分布组网,通过一定的传输手段将各个探测节点的探测信息传输到统一的信息处理中心,以信息融合的方式实现对目标的识别、定位和跟踪。
一个完整的分布式无源探测信息融合系统由各个探测节点、传输网络和信息融合中心构成。其中传输网络是分布式无源探测信息融合系统的重要环节,可靠并实时地将探测节点采集到的数据传至融合中心对整个系统来说至关重要。鉴于野外探测节点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能够在各种地理环境中组建网络并实现数据低延时传输的通信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串口扩展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以太网模块和电源模块。串口扩展模块通过并行总线与微处理器模块连接,GPRS模块和CDMA模块通过串行总线与串口扩展模块连接,以太网模块通过并行总线与微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分别为微处理器模块、串口扩展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和以太网模块提供电源。
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包括第一微处理器U1、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第一闪存U3、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闪存U3的WP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闪存U3的RST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A0~A17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1~A18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C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CS0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O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OE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W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WE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I/O0~I/O15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D0~D15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UB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BLS1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LB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BLS0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A0~A19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1~A20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C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CS1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O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OE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W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WE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DQ0~DQ15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D0~D15端相连;
所述的第一微处理器U1的的型号是LPC2214,所述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型号是IS61LV25616AL,所述第一闪存U3的型号是SST39VF1601;
所述的串口扩展模块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晶振Y1、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和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7相连;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6相连;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地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0相连;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地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1相连;第一晶振Y1的VCC端与+3.3V电源相连,第一晶振Y1的GND端与地相连,第一晶振Y1的CLK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GCLK0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3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2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22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3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CS3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4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WE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5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OE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6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EINT0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7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EINT1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8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CSA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9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CSB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0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NTA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1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NTB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2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OR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3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OW端相连;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RESET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1.23端相连,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A0~A2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0~A2端相连,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D0~D7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D0~D7端相连;所述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型号是TL16C752B,所述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型号是EPM240T100C5N;
所述的以太网模块包括第一以太网芯片U6、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第一小信号双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第七电阻R7一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SE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八电阻R8一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SET_BG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电阻R10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GRN+端相连,另一端与+3.3V电源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YEL+端相连,另一端与+3.3V电源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TD+端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TD-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都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RD+端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RD-端相连,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都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RC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TCT端与+3.3V电源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T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TXOP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T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TXON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R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XIP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R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XIN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GRN-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LINKLED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YEL-端与第一小信号双二极管D1的A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两个SHIELD端都与地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D0~D7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D0~D7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AD0~AD14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0~A14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CS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CS2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INT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EINT3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D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OE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WR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WE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ESET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0.4端相连;所述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型号是W5100,所述第一小信号双二极管D1的型号是BAW56,所述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型号是13F-60FGYDPNW2;
所述的GPRS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一发光二极管D2、第二发光二极管D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一GPRS单元U7和第一SIM卡插槽Z1。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0.29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0.3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4.2V电源相连;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SYNC端相连;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与第二发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4.2V电源相连;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VDD端相连;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TXD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TXD0端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相连,负极与第三三极管的Q3集电极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相连,负极与第四三极管的Q4集电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GPRS单元U7的EMERGOFF端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GPRS单元U7的IGT端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VDDLP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CCCLK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CCRS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CCIO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八电容C8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CCVCC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VBAT端与+4.2V的电源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CCCLK端与第一SIM卡插槽Z1的CCCLK端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CCRST端与第一SIM卡插槽Z1的CCRST端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CCGND端与第一SIM卡插槽Z1的CCGND端相连并且都与地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CCVCC端与第一SIM卡插槽Z1的CCVCC端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CCIO端与第一SIM卡插槽Z1的CCIO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的型号均是BC847,所述第一GPRS单元U7的型号是MC55;
所述的CDMA模块包括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第八三极管Q8、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三十三电阻R33、第三十四电阻R34、第一CDMA单元U8和第一UIM卡插槽Z2;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3.28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3.29端相连,另一端与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3.8V电源相连;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与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LPG端相连;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与第四发光管D5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3.8V电源相连;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与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VDD-IO端相连;第二十九电阻R29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CLK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UIM卡插槽Z2的CCCLK端相连;第三十电阻R30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RST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UIM卡插槽Z2的CCRST端相连;第三十一电阻R31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IO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UIM卡插槽Z2的CCIO端相连;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TXD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TXD1端相连;第三十三电阻R33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DTR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DTR1端相连;第三十四电阻R34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RTS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RTS1端相连;第三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相连,负极与第七三极管的Q7集电极相连;第四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与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相连,负极与第八三极管的Q8集电极相连;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与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CDMA单元U8的TERM_ON端相连;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与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CDMA单元U8的RST端相连;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与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与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四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第九电容C9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VDD-RTC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CLK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RS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IO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VCC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VBAT端与+3.8V的电源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CCCLK端与第十电容C10与第二十九电阻R29的公共端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CCRST端与第十一电容C11与第三十电阻R30的公共端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CCGND端与第一UIM卡插槽Z2的CCGND端相连并且都与地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CCVCC端与第一UIM卡插槽Z2的CCVCC端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CCIO端与第十二电容C12与第三十一电阻R31的公共端相连;所述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和第八三极管Q8的型号均是BC847,所述第一CDMA单元U8的型号是EM200;          
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提供+5V、+4.2V和+3.8V电压的第一电源模块、提供+3.3V和+1.8V电压的第二电源模块。
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级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和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与输入电源正极相连,负极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VIN端相连;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ON/OFF端和GND端都与地相连,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OUT端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FB端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地相连,负极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OUT端相连;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FB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FB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与输入电源正极相连,负极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VIN端相连;第十八电容C18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ON/OFF端和GND端都与地相连,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OUT端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与地相连,负极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OUT端相连;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OUT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三十二电阻R32一端相连;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与第二电感L2和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公共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FB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三十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三十二电阻R32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FB公共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与输入电源正极相连,负极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VIN端相连;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ON/OFF端和GND端都与地相连,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OUT端与第三电感L3的一端相连;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与地相连,负极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OUT端相连;第三电感L3的一端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OUT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三十四电阻R34一端相连;第二十一电容C21的一端与第三电感L3和第三十四电阻R34的公共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三十四电阻的一端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FB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三电感L3的一端相连;第三十五电阻R35的一端与第三十四电阻R34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FB公共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型号是LM2575T-5,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和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型号均是LM2576T-ADJ;
第二电源模块包括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四电容C25、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和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第二十二电容C22一端与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二十三电容C23一端与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的Vou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二十四电容C24一端与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二十五电容C25一端与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的Vou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的GND端与地相连;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的GND端与地相连;所述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的型号是LM1117-3.3,所述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的型号是LM1117-1.8。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集GPRS、CDMA和以太网三种网络制式于一体,并保留对数传电台的扩展支持,如此可在各种地理环境下的组网通信,通过相应的程序配合还使得该通信终端具备根据当前环境智能选择最佳通信网络的功能。此外该终端自备的太阳能供电系统可使其长期工作在野外无电网覆盖的地区。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利用本发明设计的通信终端设备构建的分布式探测网络,可以有效提高对目标识别、定位和跟踪的精确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微处理器模块电路图;
图3为串口扩展模块电路图;
图4为以太网模块电路图;
图5为GPRS模块电路图;
图6为CDMA模块电路图;
图7为太阳能供电系统结构图;
图8为第一电源模块电路图;
图9为第二电源模块电路图;
图10为分布式探测系统组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串口扩展模块、以太网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和电源模块。
该通信终端无论用作发送端还是接收端,电路结构是完全一致的。当通信终端被用作发送端时,微处理器模块经串行接口接收探测节点的数据,再经过以太网、GPRS、CDMA和数传电台四种通信模式中任意一种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经相应的通信模式收到数据后再通过串行接口传给信息融合中心,供其做进一步融合与识别处理。
如图2所示,微处理器模块包括第一微处理器U1、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第一闪存U3、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闪存U3的WP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闪存U3的RST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A0~A17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1~A18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C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CS0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O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OE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W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WE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I/O0~I/O15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D0~D15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UB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BLS1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LB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BLS0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A0~A19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1~A20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C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CS1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O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OE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W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WE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DQ0~DQ15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D0~D15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微处理器U1的的型号是LPC2214,所述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型号是IS61LV25616AL,所述第一闪存U3的型号是SST39VF1601。
本发明所选用的第一微处理器U1- LPC2214是一款基于ARM7内核的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自带两组串口,一组用于连接数传电台,另一组用于连接融合中心或探测节点。所选用的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IS61LV25616AL是一款容量为512KB的SRAM,主要用作异步通信时的数据缓存。所选用的第一闪存U3-SST39VF1601容量为2MB,主要用于保存配置通信终端的各项参数。
如图3所示,串口扩展模块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晶振Y1、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和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7相连;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6相连;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地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0相连;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地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1相连;第一晶振Y1的VCC端与+3.3V电源相连,第一晶振Y1的GND端与地相连,第一晶振Y1的CLK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GCLK0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3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2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22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3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CS3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4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WE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5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OE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6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EINT0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7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EINT1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8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CSA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9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CSB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0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NTA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1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NTB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2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OR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3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OW端相连;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RESET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1.23端相连,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A0~A2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0~A2端相连,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D0~D7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D0~D7端相连;所述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型号是TL16C752B,所述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型号是EPM240T100C5N。
本发明所选用的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TL16C752B,扩展出来的两组串口,一组用于连接GPRS模块,另一组用于连接CDMA模块。由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TL16C752B并不完全符合第一微处理器U1- LPC2214的并行总线时序要求,因此需要加入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EPM240T100C5N用作时序匹配。
如图4所示,以太网模块包括第一以太网芯片U6、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第一小信号双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第七电阻R7一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SE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八电阻R8一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SET_BG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电阻R10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GRN+端相连,另一端与+3.3V电源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YEL+端相连,另一端与+3.3V电源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TD+端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TD-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都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RD+端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RD-端相连,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都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RC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TCT端与+3.3V电源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T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TXOP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T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TXON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R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XIP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R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XIN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GRN-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LINKLED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YEL-端与第一小信号双二极管D1的A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两个SHIELD端都与地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D0~D7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D0~D7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AD0~AD14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0~A14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CS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CS2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INT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EINT3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D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OE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WR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WE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ESET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0.4端相连;所述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型号是W5100,所述第一小信号双二极管D1的型号是BAW56,所述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型号是13F-60FGYDPNW2。
本发明所选用的第一以太网芯片U6-W5100,内嵌了硬件TCP/IP协议栈,有效减轻了微处理器的负担,提高了以太网通信的实时性能,此外还支持自动校正信号极性。
如图5所示,GPRS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一发光二极管D2、第二发光二极管D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一GPRS单元U7和第一SIM卡插槽Z1。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0.29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0.3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4.2V电源相连;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SYNC端相连;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与第二发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4.2V电源相连;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VDD端相连;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TXD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TXD0端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相连,负极与第三三极管的Q3集电极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相连,负极与第四三极管的Q4集电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GPRS单元U7的EMERGOFF端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GPRS单元U7的IGT端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VDDLP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CCCLK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CCRS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CCIO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八电容C8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CCVCC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VBAT端与+4.2V的电源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CCCLK端与第一SIM卡插槽Z1的CCCLK端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CCRST端与第一SIM卡插槽Z1的CCRST端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CCGND端与第一SIM卡插槽Z1的CCGND端相连并且都与地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CCVCC端与第一SIM卡插槽Z1的CCVCC端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CCIO端与第一SIM卡插槽Z1的CCIO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的型号均是BC847,所述第一GPRS单元U7的型号是MC55。
本发明选用的第一GPRS单元U7-MC55是一款内嵌TCP/IP协议栈的三频GPRS/GSM模块,第一微处理器U1-LPC2214使用AT指令对该GSM/GPRS模块进行交互式地操作。
 如图6所示,CDMA模块包括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第八三极管Q8、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三十三电阻R33、第三十四电阻R34、第一CDMA单元U8以及第一UIM卡插槽Z2。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3.28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3.29端相连,另一端与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3.8V电源相连。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与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LPG端相连。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与第四发光管D5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3.8V电源相连。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与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VDD-IO端相连。第二十九电阻R29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CLK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UIM卡插槽Z2的CCCLK端相连。第三十电阻R30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RST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UIM卡插槽Z2的CCRST端相连。第三十一电阻R31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IO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UIM卡插槽Z2的CCIO端相连。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TXD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TXD1端相连。第三十三电阻R33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DTR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DTR1端相连。第三十四电阻R34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RTS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RTS1端相连。第三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相连,负极与第七三极管的Q7集电极相连。第四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与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相连,负极与第八三极管的Q8集电极相连。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与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CDMA单元U8的TERM_ON端相连。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与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CDMA单元U8的RST端相连。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与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与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四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第九电容C9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VDD-RTC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CLK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RS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IO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VCC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VBAT端与+3.8V的电源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CCCLK端与第十电容C10与第二十九电阻R29的公共端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CCRST端与第十一电容C11与第三十电阻R30的公共端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CCGND端与第一UIM卡插槽Z2的CCGND端相连并且都与地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CCVCC端与第一UIM卡插槽Z2的CCVCC端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CCIO端与第十二电容C12与第三十一电阻R31的公共端相连。所述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和第八三极管Q8的型号均是BC847,所述第一CDMA单元U8的型号是EM200。
本发明选用的第一CDMA单元U8-EM200是一款内嵌TCP/IP协议栈的CDMA模块,支持3G-CDMA2000模式。第一微处理器U1-LPC2214使用AT指令对该CDMA模块进行交互式地操作。
本发明可在野外无电网覆盖区域连续工作,由太阳供电系统提供通信终端所需的直流电源。如图7所示,该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均与太阳能控制器相连,在正常日照条件下,太阳能电池板经控制器向蓄电池充电,当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压低于蓄电池电压时,控制器自动切断充电回路。无论是否在对蓄电池充电,只要蓄电池电量不低于下限值,太阳能控制器的输出端均能保证稳定地输出+12V直流电压。
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提供+5V、+4.2V和+3.8V电压的第一电源模块、提供+3.3V和+1.8V电压的第二电源模块。
如图8所示,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级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和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与输入电源正极相连,负极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VIN端相连;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ON/OFF端和GND端都与地相连,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OUT端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FB端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地相连,负极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OUT端相连;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FB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FB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与输入电源正极相连,负极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VIN端相连;第十八电容C18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ON/OFF端和GND端都与地相连,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OUT端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与地相连,负极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OUT端相连;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OUT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三十二电阻R32一端相连;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与第二电感L2和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公共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FB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三十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三十二电阻R32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FB公共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与输入电源正极相连,负极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VIN端相连;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ON/OFF端和GND端都与地相连,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OUT端与第三电感L3的一端相连;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与地相连,负极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OUT端相连;第三电感L3的一端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OUT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三十四电阻R34一端相连;第二十一电容C21的一端与第三电感L3和第三十四电阻R34的公共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三十四电阻的一端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FB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三电感L3的一端相连;第三十五电阻R35的一端与第三十四电阻R34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FB公共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型号是LM2575T-5,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和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型号均是LM2576T-ADJ。
本发明选用的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LM2575T-5可以承受7~40V的直流输入电压,并为第二电源模块提供稳定的+5V直流输出电压。所选用的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LM2576T-ADJ为GPRS模块提供稳定的+4.2V直流电压。所选用的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LM2576T-ADJ为CDMA模块提供稳定的+3.8V直流电压。
如图9所示,第二电源模块包括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四电容C25、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和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第二十二电容C22一端与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二十三电容C23一端与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的Vou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二十四电容C24一端与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二十五电容C25一端与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的Vou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的GND端与地相连。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的GND端与地相连。所述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的型号是LM1117-3.3,所述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的型号是LM1117-1.8。
本发明选用的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LM1117-3.3主要为第一微处理器U1-LPC2214、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IS61LV25616AL、第一闪存U3-SST39VF1601、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TL16C752B、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EPM240T100C5N和第一以太网芯片U6-W5100提供+3.3V电压。所选用的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LM1117-1.8主要为第一微处理器U1-LPC2214核心提供+1.8V电压。
如图10所示,在整个分布式探测节点与数据融合中心组成的网络中,通信终端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通信终端中的发送端与探测节点相连,发送端通过RS232接口获取探测节点采集的目标相关数据,发送端经一组TCP链接将获取的数据通过所选以太网、GPRS和CDMA三种网络制式之一送至公网上的TCP服务器,每个探测节点对应1个发送端,整个分布式探测网中可视实际需求部署多个发送端。通信终端中的接收端与信息融合中心相连,接收端与公网上的TCP服务器通过所选以太网、GPRS和CDMA三种网络制式之一建立一组TCP链接,通过该TCP链接接收端获取公网TCP服务器上暂存的目标相关数据,并将该数据经RS232口送至信息融合中心作进一步的融合处理。若通信终端使用预留的数传电台扩展口连接外部数传电台,则多个发送端通过数传电台与接收端构成直接的多对一通信传输网络,将探测节点采集的数据送至信息融合中心,经融合中心的处理获取最终融合结果。

Claims (1)

1.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串口扩展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以太网模块和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串口扩展模块通过并行总线与微处理器模块连接,GPRS模块和CDMA模块通过串行总线与串口扩展模块连接,以太网模块通过并行总线与微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分别为微处理器模块、串口扩展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和以太网模块提供电源;
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包括第一微处理器U1、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第一闪存U3、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闪存U3的WP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闪存U3的RST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A0~A17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1~A18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C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CS0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O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OE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W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WE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I/O0~I/O15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D0~D15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UB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BLS1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LB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BLS0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A0~A19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1~A20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C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CS1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O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OE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W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WE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DQ0~DQ15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D0~D15端相连;
所述的第一微处理器U1的的型号是LPC2214,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型号是IS61LV25616AL,第一闪存U3的型号是SST39VF1601;
所述的串口扩展模块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晶振Y1、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和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7相连;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6相连;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地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0相连;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地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1相连;第一晶振Y1的VCC端与+3.3V电源相连,第一晶振Y1的GND端与地相连,第一晶振Y1的CLK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GCLK0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3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2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22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3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CS3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4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WE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5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OE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6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EINT0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7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EINT1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8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CSA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9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CSB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0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NTA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1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NTB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2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OR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13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OW端相连;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RESET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1.23端相连,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A0~A2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0~A2端相连,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D0~D7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D0~D7端相连;所述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型号是TL16C752B,所述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型号是EPM240T100C5N;
所述的以太网模块包括第一以太网芯片U6、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第一小信号双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第七电阻R7一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SE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八电阻R8一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SET_BG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电阻R10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GRN+端相连,另一端与+3.3V电源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YEL+端相连,另一端与+3.3V电源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TD+端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TD-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都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RD+端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RD-端相连,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都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RC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TCT端与+3.3V电源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T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TXOP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T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TXON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R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XIP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R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XIN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GRN-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LINKLED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YEL-端与第一小信号双二极管D1的A端相连,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两个SHIELD端都与地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D0~D7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D0~D7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AD0~AD14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A0~A14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CS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CS2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INT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EINT3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D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OE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WR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WE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ESET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0.4端相连;所述的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型号是W5100,第一小信号双二极管D1的型号是BAW56,第一RJ45网络接口CZ1的型号是13F-60FGYDPNW2;
所述的GPRS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一发光二极管D2、第二发光二极管D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一GPRS单元U7和第一SIM卡插槽Z1;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0.29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0.3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4.2V电源相连;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SYNC端相连;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与第二发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4.2V电源相连;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VDD端相连;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TXD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TXD0端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相连,负极与第三三极管的Q3集电极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相连,负极与第四三极管的Q4集电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GPRS单元U7的EMERGOFF端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GPRS单元U7的IGT端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VDDLP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CCCLK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CCRS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CCIO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八电容C8的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CCVCC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VBAT端与+4.2V的电源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CCCLK端与第一SIM卡插槽Z1的CCCLK端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CCRST端与第一SIM卡插槽Z1的CCRST端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CCGND端与第一SIM卡插槽Z1的CCGND端相连并且都与地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CCVCC端与第一SIM卡插槽Z1的CCVCC端相连,第一GPRS单元U7的CCIO端与第一SIM卡插槽Z1的CCIO端相连;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的型号均是BC847,第一GPRS单元U7的型号是MC55;
所述的CDMA模块包括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第八三极管Q8、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三十三电阻R33、第三十四电阻R34、第一CDMA单元U8和第一UIM卡插槽Z2;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3.28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P3.29端相连,另一端与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3.8V电源相连;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与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LPG端相连;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与第四发光管D5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3.8V电源相连;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与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VDD_IO端相连;第二十九电阻R29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CLK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UIM卡插槽Z2的CCCLK端相连;第三十电阻R30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RST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UIM卡插槽Z2的CCRST端相连;第三十一电阻R31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IO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UIM卡插槽Z2的CCIO端相连;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TXD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TXD1端相连;第三十三电阻R33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DTR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DTR1端相连;第三十四电阻R34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RTS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1的RTS1端相连;第三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相连,负极与第七三极管的Q7集电极相连;第四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与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相连,负极与第八三极管的Q8集电极相连;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与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CDMA单元U8的TERM_ON端相连;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与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CDMA单元U8的RST端相连;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与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与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四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第九电容C9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VDD-RTC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CLK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RS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IO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与第一CDMA单元U8的CCVCC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VBAT端与+3.8V的电源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CCCLK端与第十电容C10与第二十九电阻R29的公共端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CCRST端与第十一电容C11与第三十电阻R30的公共端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CCGND端与第一UIM卡插槽Z2的CCGND端相连并且都与地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CCVCC端与第一UIM卡插槽Z2的CCVCC端相连,第一CDMA单元U8的CCIO端与第十二电容C12与第三十一电阻R31的公共端相连;所述的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和第八三极管Q8的型号均是BC847,第一CDMA单元U8的型号是EM200;          
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提供+5V、+4.2V和+3.8V电压的第一电源模块、提供+3.3V和+1.8V电压的第二电源模块;
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级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和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与输入电源正极相连,负极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VIN端相连;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ON/OFF端和GND端都与地相连,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OUT端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输出+5V;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FB端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地相连,负极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OUT端相连;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FB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FB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与输入电源正极相连,负极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VIN端相连;第十八电容C18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ON/OFF端和GND端都与地相连,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OUT端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输出+4.2V;;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与地相连,负极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OUT端相连;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OUT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三十二电阻R32一端相连;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与第二电感L2和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公共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FB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三十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三十二电阻R32与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的FB公共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与输入电源正极相连,负极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VIN端相连;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ON/OFF端和GND端都与地相连,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OUT端与第三电感L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感L1的另一端输出+3.8V;;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与地相连,负极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OUT端相连;第三电感L3的一端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OUT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三十四电阻R34一端相连;第二十一电容C21的一端与第三电感L3和第三十四电阻R34的公共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三十四电阻的一端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FB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三电感L3的一端相连;第三十五电阻R35的一端与第三十四电阻R34与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FB公共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电源芯片U9的型号是LM2575T-5,第二开关电源芯片U10和第三开关电源芯片U11的型号均是LM2576T-ADJ;
第二电源模块包括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四电容C25、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和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第二十二电容C22一端与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二十三电容C23一端与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的Vou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的Vout端输出+3.3V;第二十四电容C24一端与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的VI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二十五电容C25一端与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的Vou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的Vout端输出+1.8V;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的GND端与地相连;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的GND端与地相连;所述的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2的型号是LM1117-3.3,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3的型号是LM1117-1.8。
CN201110223936.7A 2011-08-05 2011-08-05 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80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3936.7A CN102238052B (zh) 2011-08-05 2011-08-05 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3936.7A CN102238052B (zh) 2011-08-05 2011-08-05 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8052A CN102238052A (zh) 2011-11-09
CN102238052B true CN102238052B (zh) 2014-04-09

Family

ID=44888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393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8052B (zh) 2011-08-05 2011-08-05 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380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8966A (zh) * 2016-06-02 2016-09-14 宁波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5e类网络信息接口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32142B2 (en) * 2006-01-17 2013-04-30 Broadcom Corporation Power over ethernet controller integrated circuit architecture
CN200973200Y (zh) * 2006-11-23 2007-11-07 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可灵活支持多天线和多种网络接口的电路板
CN202385303U (zh) * 2011-08-05 2012-08-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8052A (zh) 201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4702B (zh)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故障检测方法
JP5891931B2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携帯端末
CN104916048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思维,云平台,app付费的充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866527A (zh) 带停电事件上报功能的智能电能表及其应用系统
CN204347122U (zh) 用于降低雷击跳闸率的输电线路改造的雷击检测系统
CN106056203B (zh) 基于ant技术的物联网标签
CN102999036B (zh) 太阳能无线联网监控系统
CN108613703A (zh) 多种类数据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01807820A (zh) 一种变压器台电能数据采集终端及应用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实现数据采集的方法
CN103400490A (zh) 基于Wi-Fi的环境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2238052B (zh) 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
CN102122430B (zh) 农产品信息采集器及采集方法
CN202385303U (zh) 一种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
CN204190487U (zh) 用于农电配送台区的负荷数据采集传输分析装置
CN107909796A (zh) 一种双输入多表复合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03369771A (zh) 一种城市照明自控系统
CN109391223A (zh) 可分时段收发数据的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收发数据的方法
CN104215991B (zh) 基于陀螺传感器的动物运动状态监测器及其监测方法
Anzola et al. Self-sustainable power-collecting node in IoT
CN202662148U (zh) 一种用电信息集中器
Dao et al. A smart delivery system using Internet of Things
CN206162631U (zh) 基于ant技术的物联网标签
CN204269157U (zh) 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网的多参数水文信息检测系统
CN209963979U (zh) 一种风光互补土壤墒情远程监测装置
CN202331758U (zh) 基于gprs无线网的声音数据采集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