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7935A - 信干噪比预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干噪比预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7935A
CN102237935A CN2010101657741A CN201010165774A CN102237935A CN 102237935 A CN102237935 A CN 102237935A CN 2010101657741 A CN2010101657741 A CN 2010101657741A CN 201010165774 A CN201010165774 A CN 201010165774A CN 102237935 A CN102237935 A CN 102237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estimate
time domain
tim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57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7935B (zh
Inventor
张庆宏
王衍文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657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37935B/zh
Priority to EP11777130.3A priority patent/EP2566074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1/072745 priority patent/WO201113770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237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7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7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79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73Predicting channel quality or other radio frequency [RF]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干噪比预测方法,设置时域阈值和/或频域阈值,按所设置时域阈值以及频域阈值将时频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为每个时频区域设置信干噪比SINR的确定方式;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的时域差以及频域差,确定所述时域差及频域差所属的时频区域,根据所属时频区域对应的SINR的确定方式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实现上述信干噪比预测方法的装置。本发明充分考虑了RS在时域及频域的相关衰落特性,结合系统之前所发送RS的SINR的特征预测待估计信道的SINR,预测结果更准确。

Description

信干噪比预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干噪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预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之前发送的参考信号(RS,Reference Signal)的信干噪比进行信干噪比预测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的核心就是对信道质量进行预测,准确的信道质量预测结果是无线通信中可靠高效传输的基础。无线信道的时间选择性衰落与频率选择性衰落特性使得无线信道变化在时域和频域两个维度上都存在着随机性,从而使得无线信道的预测变得异常困难和复杂。
当前应用中,无线通信系统通常需要通过发送RS来获取无线信道的时间选择性衰落特性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特性,进而将最新基于RS的信道测量结果或其滤波结果作为无线信道质量的预测结果。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节省宝贵的无线通信资源,RS往往不会在时频两个维度上密集地出现,即无线通信系统无法通过RS的测量结果获得无线信道的所有频谱上的实时信道质量,从而导致信道的预测结果难以保障,进而影响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干噪比预测方法及装置,能根据无线通信系统中之前发送的RS的信干噪比对待估计信道进行信干噪比预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信干噪比预测方法,设置时域阈值和/或频域阈值,按所设置时域阈值以及频域阈值将时频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为每个时频区域设置信干噪比SINR的确定方式;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的时域差以及频域差,确定所述时域差及频域差所属的时频区域,根据所属时频区域对应的SINR的确定方式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优选地,所述计算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的时域差以及频域差为:
所述待估计信道以及参考RS所在的时频区域均为一个设定的时频单位时,以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时频坐标计算时域差以及频域差;
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所在的时频区域大于一个设定的时频单位时,以所述时频单位计算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时域坐标以及频域坐标的平均值,以所述坐标平均值作为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坐标,并以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坐标计算时域差以及频域差。
优选地,按所设置时域阈值以及频域阈值将时频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为:
所设置的时域阈值为m个、所设置的频域阈值为n个时,时频空间被划分为(m+1)×(n+1)个区域,分别为0至第一个阈值之间的区域、第一个阈值至第二个阈值之间的区域,......第(m-1)个阈值至第m个阈值、第(n-1)个阈值至第n个阈值之间的区域,大于第m个阈值、大于第n个阈值之间的区域;其中m、n均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m、n不同时为0。
优选地,以Bxy表示所划分时频区域,x表示时域上的区域顺序,y表示频域上的区域顺序;其中,1≤x≤(m+1),1≤y≤(n+1);
为每个时频区域设置信干噪比SINR的确定方式为:
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T2)]×(T0-T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y大于等于2的区域,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或者,为每个时频区域设置信干噪比SINR的确定方式为:
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T2)]×(T0-T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应B12,待预测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F1-F2)]×(F0-F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F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0为待预测信道的频域坐标;
对于B13、B14......Bn1、B1(n+1),以所有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预测信道的SINR;
对于Bxy,其中x>1且y>1的情况,待预测信道的SINR确定函数为:y×Fx1()/(x+y)+x×F1y()/(x+y),其中,Fx1()表示区域Bx1的SINR确定函数,F1y()表示区域B1y的SINR确定函数。
优选地,以Bxy表示所划分时频区域,x表示时域上的区域顺序,y表示频域上的区域顺序;其中,1≤x≤(m+1),1≤y≤(n+1);
为每个时频区域设置信干噪比SINR的确定方式为:
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2-T22)]×(T02-T12),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y大于等于2的区域,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或者,为每个时频区域设置信干噪比SINR的确定方式为:
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T2)]×(T0-T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应B12,待预测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F1-F2)]×(F0-F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F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0为待预测信道的频域坐标;
对于B13、B14......Bn1、B1(n+1),以所有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预测信道的SINR;
对于Bxy,其中x>1且y>1的情况,待预测信道的SINR确定函数为:y×Fx1()/(x+y)+x×F1y()/(x+y),其中,Fx1()表示区域Bx1的SINR确定函数,F1y()表示区域B1y的SINR确定函数。
优选地,所述参考RS为一个时,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一次发送的RS,所述参考RS为两个时,第一参考RS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一次发送的RS,第二参考RS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一次发送的RS;所述参考RS为三个以上时,在时域上依次选取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作为对应的参考RS。
优选地,m为1、2、3、4,对应的,n为1、2或3。
一种信干噪比预测装置,包括设置单元、计算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时域阈值和/或频域阈值,并按所设置时域阈值以及频域阈值将时频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为每个时频区域设置SINR的确定方式;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的时域差以及频域差;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时域差及频域差所属的时频区域,并根据所属时频区域对应的SINR的确定方式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优选地,所述计算单元,进一步在所述待估计信道以及参考RS所在的时频区域均为一个设定的时频单位时,以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时频坐标计算时域差以及频域差;
进一步在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所在的时频区域大于一个设定的时频单位时,以所述时频单位计算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时域坐标以及频域坐标的平均值,以所述坐标平均值作为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坐标,并以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坐标计算时域差以及频域差。
优选地,所述设置单元进一步地,在所设置的时域阈值为m个、所设置的频域阈值为n个时,时频空间被划分为(m+1)×(n+1)个区域,分别为0至第一个阈值之间的区域、第一个阈值至第二个阈值之间的区域,......第(m-1)个阈值至第m个阈值、第(n-1)个阈值至第n个阈值之间的区域,大于第m个阈值、大于第n个阈值之间的区域;其中m、n均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m、n不同时为0。
优选地,以Bxy表示所划分时频区域,x表示时域上的区域顺序,y表示频域上的区域顺序;其中,1≤x≤(m+1),1≤y≤(n+1);
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地,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T2)]×(T0-T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y大于等于2的区域,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或者,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地,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T2)]×(T0-T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应B12,待预测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F1-F2)]×(F0-F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F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0为待预测信道的频域坐标;
对于B13、B14......Bn1、B1(n+1),以所有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预测信道的SINR;
对于Bxy,其中x>1且y>1的情况,待预测信道的SINR确定函数为:y×Fx1()/(x+y)+x×F1y()/(x+y),其中,Fx1()表示区域Bx1的SINR确定函数,F1y()表示区域B 1y的SINR确定函数。
优选地,以Bxy表示所划分时频区域,x表示时域上的区域顺序,y表示频域上的区域顺序;其中,1≤x≤(m+1),1≤y≤(n+1);
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地,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2-T22)]×(T02-T12),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y大于等于2的区域,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或者,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地,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T2)]×(T0-T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应B12,待预测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F1-F2)]×(F0-F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F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0为待预测信道的频域坐标;
对于B13、B14......Bn1、B1(n+1),以所有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预测信道的SINR;
对于Bxy,其中x>1且y>1的情况,待预测信道的SINR确定函数为:y×Fx1()/(x+y)+x×F1y()/(x+y),其中,Fx1()表示区域Bx1的SINR确定函数,F1y()表示区域B1y的SINR确定函数。。
优选地,所述参考RS为一个时,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一次发送的RS,所述参考RS为两个时,第一参考RS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一次发送的RS,第二参考RS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一次发送的RS;所述参考RS为三个以上时,在时域上依次选取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作为对应的参考RS。
优选地,m为1、2、3、4,对应的,n为1、2或3。
本发明中,预先设置时域差以及频域的相应阈值,根据所设置的阈值在时频空间划分为多个区域,为每个区域设置相应的SINR确定方式;在对待估计信道进行SINR预测时,首先确定待估计信道的时频坐标与参考RS的时频坐标之间的时域差以及频域差,确定该时域差以及频域差所属的区域,根据其所属区域对应的SINR确定方式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本发明充分考虑了RS在时域及频域的相关衰落特性,结合系统之前所发送RS的SINR的特征预测待估计信道的SINR,预测结果更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信干噪比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视频阈值划分的时频区域的示意图;
图3为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信干噪比预测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为,预先设置时域差以及频域的相应阈值,根据所设置的阈值在时频空间划分为多个区域,为每个区域设置相应的SINR确定方式;在对待估计信道进行SINR预测时,首先确定待估计信道的时频坐标与参考RS的时频坐标之间的时域差以及频域差,确定该时域差以及频域差所属的区域,根据其所属区域对应的SINR确定方式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信干噪比预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信干噪比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设置时域阈值和/或频域阈值,按所设置时域阈值以及频域阈值将时频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为每个时频区域设置SINR的确定方式。
具体的,上述时域阈值和/或频域阈值具体取值与无线信道的频选/时选衰落强弱相关,频选/时选愈强频域/时域阈值愈小,反之则愈大。具体的,可根据相关的仿真系统来设定;或者,根据系统对SINR预测精度要求等进行设置,如设置为时域阈值设置为0.5ms、0.1ms、1ms、2ms、5ms、10ms、50ms、一个子帧、子帧中的一个OFDM符号等,频域阈值可设置为12个子载波、24个子载波、36个子载波、1MHz、5MHz、10MHz等。设置时域阈值和/或频域阈值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RS与待预测信道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界定,以此来确定如何通过参考RS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步骤102:计算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的时域差以及频域差,确定所述时域差及频域差所属的时频区域,根据所属时频区域对应的SINR的确定方式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计算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的时域差以及频域差,具体为:待估计信道以及参考RS所在的时频区域均为一个设定的时频单位时,以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时频坐标计算时域差以及频域差。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所在的时频区域大于一个设定的时频单位时,以时频单位计算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时域坐标以及频域坐标的平均值,以坐标平均值作为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坐标,并以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坐标计算时域差以及频域差。
当所设置的时域阈值为m个、所设置的频域阈值为n个时,时频空间可以被划分为(m+1)×(n+1)个区域,分别为0至第一个阈值之间的区域、第一个阈值至第二个阈值之间的区域,......第(m-1)个阈值至第m个阈值、第(n-1)个阈值至第n个阈值之间的区域,大于第m个阈值、大于第n个阈值之间的区域;其中m、n均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m、n不同时为0。如果以Bxy表示所划分时频区域,x表示时域上的区域顺序,y表示频域上的区域顺序;其中,1≤x≤(m+1),1≤y≤(n+1);则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T2)]×(T0-T1),其中,SINR2为参考RS的信干噪比,SINR1为第一参考RS的信干噪比;T2为第二参考RS的时域坐标,T1为第一参考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本发明中,第一参考RS为在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第二参考RS为在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概率分布函数表示随机变量小于自变量X的概率)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对于应B12,待预测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F1-F2)]×(F0-F1),其中,SINR2为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1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F2为第二参考信号的频域坐标,F1为第一参考信号的频域坐标,F0为待预测信道的频域坐标;对于B13、B14......Bn1、B1(n+1),以所有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预测信道的SINR;对于Bxy,其中x>1且y>1的情况,待预测信道的SINR为:待预测信道的SINR确定函数为:y×Fx1()/(x+y)+x×F1y()/(x+y),其中,Fx1()表示区域Bx1的SINR确定函数,F1y()表示区域B1y的SINR确定函数。
当然,对于x>2且y>2的情况,也可以以所有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预测信道的SINR。
上述的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的确定方式也可以为:SINR1+[(SINR1-SINR2)/(T12-T22)]×(T02-T12),其中,SINR2为参考RS的信干噪比,SINR1为第一参考RS的信干噪比;T2为第二参考RS的时域坐标,T1为第一参考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上述待估计信道的SINR的确定方式也可以为:
Figure GSA00000093676000111
其中,SINR2为参考RS的信干噪比,SINR1为第一参考RS的信干噪比;T2为第二参考RS的时域坐标,T1为第一参考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T0>T1>T2。
上述的B12,待估计信道的SINR的确定方式也可以为:SINR1+[(SINR1-SINR2)/(F12-F22)]×(F02-F12),其中,SINR2为参考RS的信干噪比,SINR1为第一参考RS的信干噪比;F2为第二参考RS的时域坐标,F1为第一参考RS的时域坐标,F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上述待估计信道的SINR的确定方式也可以为:其中,SINR2为参考RS的信干噪比,SINR1为第一参考RS的信干噪比;T2为第二参考RS的时域坐标,F1为第一参考RS的时域坐标,F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F0>F1>F2。
具体的,上述的参考RS为一个时,优选地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一次发送的RS,参考RS为两个时,第一参考RS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一次发送的RS,第二参考RS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一次发送的RS;所述参考RS为三个以上时,在时域上依次选取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作为对应的参考RS。
具体的,m优选为1或2,对应的,n优选为1或2。当然m也可以为3或4等,n也为3等,其中,考虑到实现复杂度,上述m、n的取值不易太大。
以下通过一具体示例,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
设置2个时域阈值:TimeTh1、TimeTh2,且0<TimeTh1<TimeTh2;
设置1个频域阈值FreqTh1,且0<FreqTh1;
如图2所示,上述的2个时域阈值以及1个频域阈值将时频空间划分为6个区域,分别为则以上时频域距离阈值将整个时频域距离空间划分为6个区域,分别记为Bxy,其中x取值范围为{1,2,3};y取值范围为{1,2};上述的6个躯体,分别为B11、B21、B31、B21、B22、B23,如图2所示,其中,B11对应于0至TimeTh1、0至FreqTh1的区域,B21对应于TimeTh1至TimeTh2、0至FreqTh1的区域,......B23于大于TimeTh2、大于FreqTh1的区域。
进一步确定上述各区域中的RS的SINR确定方式,即当前待预测的RS与参考RS之间的坐标差即时域差以及频域差对应到图2中的区域中时,分别选用相应的SINR确定方式来确定当前待预测的RS的SINR。
本发明中,参考RS一般会选择距离当前待预测最近的之前发送的RS作为参考RS,如图3所示,当对图中所示RB处的RS的SINR进行预测时,参考信号优选时域上距离该RB处的RS最近的RS(SRS)作为其参考RS。设最新参考信号为RS1测量结果为SINR1,次新的为RS2、SINR2,如此以此类推RSk、SINRk。则对于B11而言,当前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
对于B21,当前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T2)]×(T0-T1);或者,当前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
Figure GSA00000093676000121
其中,T1以及T2分别为RS1以及RS2的时域坐标值,而T0为当前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值。
对于B31,以系统之前发送的所有RS的SINR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上述反函数表示为CDF-1(x),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反函数的具体确定方式是公知技术,由于该函数并非本发明的发明点,在此不予赘述其具体实现细节。上述的反函数中的x∈[0,1],表示当前待估计信道的SINR的大于上述所有RS的SINR均值的概率。
对于应B12,待预测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F1-F2)]×(F0-F1);或者,当前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
Figure GSA00000093676000123
Figure GSA00000093676000131
其中,SINR2为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1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F2为第二参考信号的频域坐标,F1为第一参考信号的频域坐标,F0为待预测信道的频域坐标;
对于B13,以所有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预测信道的SINR;
对于Bxy,其中x>1且y>1的情况,待预测信道的SINR确定函数为:y×Fx1()/(x+y)+x×F1y()/(x+y),其中,Fx1()表示区域Bx1的SINR确定函数,F1y()表示区域B 1y的SINR确定函数。
当然,对于x>2且y>2的情况,也可以以所有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预测信道的SINR。
本发明中,对于B11,由于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之间在时域及频域的差距均在设定阈值(分别在TimeTh1以及FreqTh1)范围内,因此,此时的待估计信道的SINR与参考RS的SINR相比,认为没有变化,待估计信道的SINR等于参考RS的SINR。
对于B21,当前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相比,其在频域上差距仍在FreqTh1范围内,但在时域上的差距较大(TimeTh1至TimeTh2之间),则确定待估计信道与RS之间的信道衰落具有某种相关特性,如线性相关等,则通过相关函数来计算当前待估计信道的SINR。
而对于B31,当前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相比,虽然其在频域上差距仍在FreqTh1范围内,但时域上的差距已经非常大,它们之间已经不存在关联性。由此,通过相关的统计手段来确定当前待估计信道的SINR。
而对于B21、B22、B23,当前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相比,频域差距较大,由于频域上的相关性非常小,因此,按对B31的方式确定当前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当前待估计信道,首先确定其在时频空间中的坐标值,具体的,如图3所示,对于每一待估计信道,确定其在时域及频域上的位置,具体的,当待估计信道所在的时频区域为一个设定的时频单位时,其所在位置的时频单位即为其坐标;当待估计信道所在的时频区域大于一个设定的时频单位时,以时频单位计算该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的平均值,以所计算的坐标平均值作为该待估计信道的坐标。
确定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与待估计信道时域最近的之前发送的RS)之间的时域差及频域差,并与上述所设置的时频区域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待估计信道的SINR的确定方式,从而确定出待估计信道的SINR。本发明中,与待估计信道坐标进行比较的参考RS,为时域上距离待估计信道最近的系统之前发送的RS;参考RS的坐标确定方式与待估计信道的坐标确定方式相同。
当上述的阈值数大于上述设定范围时,按前述m、n的具体取值依据前述的通用区域划分方式分别确定相应区域的待估计信道的SINR的确定方式即可。
图4为本发明信干噪比预测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信干噪比预测装置包括设置单元40、计算单元41和确定单元42,其中,
设置单元40,用于设置时域阈值和/或频域阈值,并按所设置时域阈值以及频域阈值将时频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为每个时频区域设置SINR的确定方式;
计算单元41,用于计算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的时域差以及频域差;
确定单元42,用于确定所述时域差及频域差所属的时频区域,并根据所属时频区域对应的SINR的确定方式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上述计算单元40,进一步在所述待估计信道以及参考RS所在的时频区域均为一个设定的时频单位时,以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时频坐标计算时域差以及频域差;
进一步在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所在的时频区域大于一个设定的时频单位时,以所述时频单位计算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时域坐标以及频域坐标的平均值,以所述坐标平均值作为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坐标,并以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坐标计算时域差以及频域差。
上述设置单元进一步地,在所设置的时域阈值为m个、所设置的频域阈值为n个时,时频空间被划分为(m+1)×(n+1)个区域,分别为0至第一个阈值之间的区域、第一个阈值至第二个阈值之间的区域,......第(m-1)个阈值至第m个阈值、第(n-1)个阈值至第n个阈值之间的区域,大于第m个阈值、大于第n个阈值之间的区域;其中m、n均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m、n不同时为0。
以Bxy表示所划分时频区域,x表示时域上的区域顺序,y表示频域上的区域顺序;其中,1≤x≤(m+1),1≤y≤(n+1);
确定单元42,进一步地,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T2)]×(T0-T1),其中,SINR2为参考RS的信干噪比,SINR1为第一参考RS的信干噪比;T2为第二参考RS的时域坐标,T1为第一参考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应B12,待预测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F1-F2)]×(F0-F1),其中,SINR2为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1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F2为第二参考信号的频域坐标,F1为第一参考信号的频域坐标,F0为待预测信道的频域坐标;
对于B13、B14......Bn1、B1(n+1),以所有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预测信道的SINR;
对于Bxy,其中x>1且y>1的情况,待预测信道的SINR确定函数为:y×Fx1()/(x+y)+x×F1y()/(x+y),其中,Fx1()表示区域Bx1的SINR确定函数,F1y()表示区域B1y的SINR确定函数。
当然,对于x>2且y>2的情况,也可以以所有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预测信道的SINR。
或者,确定单元42,进一步地,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也可以为:SINR1+[(SINR1-SINR2)/(T12-T22)]×(T02-T12),其中,SINR2为参考RS的信干噪比,SINR1为第一参考RS的信干噪比;T2为第二参考RS的时域坐标,T1为第一参考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或者,确定待遇42,进一步,对应B12,待估计信道的SINR的确定方式也可以为:SINR1+[(SINR1-SINR2)/(F12-F22)]×(F02-F12),其中,SINR2为参考RS的信干噪比,SINR1为第一参考RS的信干噪比;F2为第二参考RS的时域坐标,F1为第一参考RS的时域坐标,F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上述待估计信道的SINR的确定方式也可以为:
Figure GSA00000093676000161
Figure GSA00000093676000162
其中,SINR2为参考RS的信干噪比,SINR1为第一参考RS的信干噪比;T2为第二参考RS的时域坐标,F1为第一参考RS的时域坐标,F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F0>F1>F2。
上述参考RS为一个时,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一次发送的RS,所述参考RS为两个时,第一参考RS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一次发送的RS,第二参考RS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一次发送的RS;所述参考RS为三个以上时,在时域上依次选取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作为对应的参考RS。
本发明中,与待估计信道坐标进行比较的参考RS,为时域上距离待估计信道最近的系统之前发送的RS。
上述m为1、2、3或4,对应的,n为1、2或3。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4所示的信干噪比预测装置是为实现前述的信干噪比预测方法而设计的,图4所示装置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方法的描述而理解,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信干噪比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时域阈值和/或频域阈值,按所设置时域阈值以及频域阈值将时频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为每个时频区域设置信干噪比SINR的确定方式;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的时域差以及频域差,确定所述时域差及频域差所属的时频区域,根据所属时频区域对应的SINR的确定方式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的时域差以及频域差为:
所述待估计信道以及参考RS所在的时频区域均为一个设定的时频单位时,以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时频坐标计算时域差以及频域差;
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所在的时频区域大于一个设定的时频单位时,以所述时频单位计算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时域坐标以及频域坐标的平均值,以所述坐标平均值作为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坐标,并以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坐标计算时域差以及频域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所设置时域阈值以及频域阈值将时频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为:
所设置的时域阈值为m个、所设置的频域阈值为n个时,时频空间被划分为(m+1)×(n+1)个区域,分别为0至第一个阈值之间的区域、第一个阈值至第二个阈值之间的区域,......第(m-1)个阈值至第m个阈值、第(n-1)个阈值至第n个阈值之间的区域,大于第m个阈值、大于第n个阈值之间的区域;其中m、n均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m、n不同时为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Bxy表示所划分时频区域,x表示时域上的区域顺序,y表示频域上的区域顺序;其中,1≤x≤(m+1),1≤y≤(n+1);
为每个时频区域设置信干噪比SINR的确定方式为:
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T2)]×(T0-T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y大于等于2的区域,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或者,为每个时频区域设置信干噪比SINR的确定方式为:
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T2)]×(T0-T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应B12,待预测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F1-F2)]×(F0-F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F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0为待预测信道的频域坐标;
对于B13、B14......Bn1、B1(n+1),以所有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预测信道的SINR;
对于Bxy,其中x>1且y>1的情况,待预测信道的SINR确定函数为:y×Fx1()/(x+y)+x×F1y()/(x+y),其中,Fx1()表示区域Bx1的SINR确定函数,F1y()表示区域B1y的SINR确定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Bxy表示所划分时频区域,x表示时域上的区域顺序,y表示频域上的区域顺序;其中,1≤x≤(m+1),1≤y≤(n+1);
为每个时频区域设置信干噪比SINR的确定方式为:
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2-T22)]×(T02-T12),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y大于等于2的区域,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或者,为每个时频区域设置信干噪比SINR的确定方式为:
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T2)]×(T0-T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应B12,待预测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F1-F2)]×(F0-F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F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0为待预测信道的频域坐标;
对于B13、B14......Bn1、B1(n+1),以所有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预测信道的SINR;
对于Bxy,其中x>1且y>1的情况,待预测信道的SINR确定函数为:y×Fx1()/(x+y)+x×F1y()/(x+y),其中,Fx1()表示区域Bx1的SINR确定函数,F1y()表示区域B1y的SINR确定函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RS为一个时,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一次发送的RS,所述参考RS为两个时,第一参考RS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一次发送的RS,第二参考RS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一次发送的RS;所述参考RS为三个以上时,在时域上依次选取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作为对应的参考R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为1、2、3、4,对应的,n为1、2或3。
8.一种信干噪比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设置单元、计算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时域阈值和/或频域阈值,并按所设置时域阈值以及频域阈值将时频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为每个时频区域设置SINR的确定方式;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待估计信道与参考RS的时域差以及频域差;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时域差及频域差所属的时频区域,并根据所属时频区域对应的SINR的确定方式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进一步在所述待估计信道以及参考RS所在的时频区域均为一个设定的时频单位时,以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时频坐标计算时域差以及频域差;
进一步在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所在的时频区域大于一个设定的时频单位时,以所述时频单位计算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时域坐标以及频域坐标的平均值,以所述坐标平均值作为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坐标,并以所述待估计信道或/和参考RS的坐标计算时域差以及频域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进一步地,在所设置的时域阈值为m个、所设置的频域阈值为n个时,时频空间被划分为(m+1)×(n+1)个区域,分别为0至第一个阈值之间的区域、第一个阈值至第二个阈值之间的区域,......第(m-1)个阈值至第m个阈值、第(n-1)个阈值至第n个阈值之间的区域,大于第m个阈值、大于第n个阈值之间的区域;其中m、n均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m、n不同时为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以Bxy表示所划分时频区域,x表示时域上的区域顺序,y表示频域上的区域顺序;其中,1≤x≤(m+1),1≤y≤(n+1);
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地,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T2)]×(T0-T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y大于等于2的区域,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或者,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地,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T2)]×(T0-T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应B12,待预测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F1-F2)]×(F0-F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F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0为待预测信道的频域坐标;
对于B13、B14... ...Bn1、B1(n+1),以所有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预测信道的SINR;
对于Bxy,其中x>1且y>1的情况,待预测信道的SINR确定函数为:y×Fx1()/(x+y)+x×F1y()/(x+y),其中,Fx1()表示区域Bx1的SINR确定函数,F1y()表示区域B1y的SINR确定函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以Bxy表示所划分时频区域,x表示时域上的区域顺序,y表示频域上的区域顺序;其中,1≤x≤(m+1),1≤y≤(n+1);
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地,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2-T22)]×(T02-T12),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y大于等于2的区域,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或者,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地,对于B11,待估计信道的信干噪比与参考RS的信干噪比相等;
对于B21,待估计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T1-T2)]×(T0-T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T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时域坐标,T0为待估计信道的时域坐标;
对于B31、B41......Bm1、B(m+1)1,以所有参考RS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估计信道的SINR;
对于应B12,待预测信道的SINR为:SINR1+[(SINR1-SINR2)/(F1-F2)]×(F0-F1),其中,SINR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SINR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信干噪比;F1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2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的RS的频域坐标,F0为待预测信道的频域坐标;
对于B13、B14......Bn1、B1(n+1),以所有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来确定待预测信道的SINR;
对于Bxy,其中x>1且y>1的情况,待预测信道的SINR确定函数为:y×Fx1()/(x+y)+x×F1y()/(x+y),其中,Fx1()表示区域Bx1的SINR确定函数,F1y()表示区域B1y的SINR确定函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RS为一个时,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一次发送的RS,所述参考RS为两个时,第一参考RS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最近一次发送的RS,第二参考RS为时域上距待估计信道次最近一次发送的RS;所述参考RS为三个以上时,在时域上依次选取距待估计信道最近的RS作为对应的参考RS。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m为1、2、3、4,对应的,n为1、2或3。
CN2010101657741A 2010-05-06 2010-05-06 信干噪比预测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7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57741A CN102237935B (zh) 2010-05-06 2010-05-06 信干噪比预测方法及装置
EP11777130.3A EP2566074B1 (en) 2010-05-06 2011-04-13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dicting 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PCT/CN2011/072745 WO2011137709A1 (zh) 2010-05-06 2011-04-13 信干噪比预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57741A CN102237935B (zh) 2010-05-06 2010-05-06 信干噪比预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7935A true CN102237935A (zh) 2011-11-09
CN102237935B CN102237935B (zh) 2013-12-11

Family

ID=44888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577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7935B (zh) 2010-05-06 2010-05-06 信干噪比预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566074B1 (zh)
CN (1) CN102237935B (zh)
WO (1) WO201113770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061A (zh) * 2012-01-09 2012-07-04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时频空穴检测方法
CN102946367A (zh) * 2012-11-13 2013-02-2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低复杂度信干噪比近似估计方法
CN111465051A (zh) * 2020-03-25 2020-07-28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Sinr的估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5388B (zh) * 2015-04-30 2017-05-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背景干扰噪声电平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6888062B (zh) * 2015-12-10 2020-04-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Cqi估计、sinr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361078B (zh) * 2022-10-21 2023-03-2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传输区间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17495A1 (en) * 2006-03-03 2007-09-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SIN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reambles
US20080039098A1 (en) * 2006-08-14 2008-02-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chedule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588590A (zh) * 2008-05-20 2009-11-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上行数据信道的信道质量估计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7659A (zh) * 2007-01-05 2008-08-0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干扰测量及预测的方法
EP2031790B1 (en) * 2007-08-30 2011-01-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stimating a 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in a receiver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90238086A1 (en) * 2008-03-19 2009-09-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nk Dependent CQI Back-Off
US8706068B2 (en) * 2008-06-23 2014-04-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signal power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17495A1 (en) * 2006-03-03 2007-09-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SIN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reambles
US20080039098A1 (en) * 2006-08-14 2008-02-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chedule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588590A (zh) * 2008-05-20 2009-11-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上行数据信道的信道质量估计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061A (zh) * 2012-01-09 2012-07-04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时频空穴检测方法
CN102546061B (zh) * 2012-01-09 2014-04-23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时频空穴检测方法
CN102946367A (zh) * 2012-11-13 2013-02-2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低复杂度信干噪比近似估计方法
CN102946367B (zh) * 2012-11-13 2015-07-2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低复杂度信干噪比近似估计方法
CN111465051A (zh) * 2020-03-25 2020-07-28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Sinr的估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65051B (zh) * 2020-03-25 2022-05-24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Sinr的估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66074B1 (en) 2018-02-14
EP2566074A4 (en) 2015-08-05
EP2566074A1 (en) 2013-03-06
CN102237935B (zh) 2013-12-11
WO2011137709A1 (zh) 2011-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7935B (zh) 信干噪比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9391972B (zh) 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到终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EP290598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sting moving speed of terminal
CN111800246A (zh) 一种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方法及装置
JP601297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ンネル推定方法及び装置
US10541778B1 (en) Channel selection for dynamic-frequency-selection channels using puncturing
CN102148791A (zh) 通信设备和接收方法
CN106254038B (zh) 通信方法与设备
KR102093266B1 (ko) 신호 감지 방법 및 장치
US20130039439A1 (en) Multicarri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multicarrier transmitting method
CN102342053A (zh) 无线通信系统、接收装置、发送装置、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控制程序和自主分散网络
KR101974016B1 (ko) Ofdm 및 noma을 결합한 통신 방법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US20090279420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program, and timing estimation method
CN113973388A (zh) 取消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KR101704812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잡음 및 간섭 전력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03248442B (zh) 一种时间同步情况下的ofdm信号频谱感知方法
JP2008085690A (ja) 特定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受信装置
US10051490B2 (en)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mmunication availability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CN112468424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1845645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program, and timing estimating method
KR20140077676A (ko) 주파수 영역의 채널 추정 장치
US12010685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sidelink, and user equipment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160063B2 (en) Channel feedbac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070846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sidelink, and user equipment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5471519B (zh)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ofdm系统的能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TE Corporation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4002031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prediction method and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12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25

Address after: JIANGGUANTUN village JIANGGUANTUN Street 252000 in Shandong province Liaocheng city Dongchangfu District No. 340-1

Patentee after: Zhu Jianhua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