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7917B - 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7917B
CN102237917B CN201010158034.5A CN201010158034A CN102237917B CN 102237917 B CN102237917 B CN 102237917B CN 201010158034 A CN201010158034 A CN 201010158034A CN 102237917 B CN102237917 B CN 1022379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receiving terminal
pattern
transmission modes
sdb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80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7917A (zh
Inventor
肖华华
贾晓山
朱登魁
鲁照华
张万帅
刘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uhua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580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3791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3924 priority patent/WO201113418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237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7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7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79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9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6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71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different delays between antenna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在上述方法中,发送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从空间分集波束赋形和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中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以及发送端使用确定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缺乏在空间分集波束赋形和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中选择数据发送模式的方案,无法根据系统信道条件,灵活地选择数据发送模式为空间分集波束赋形和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来发送数据。利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链路的稳定性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Description

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为MIMO)通信系统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安置多根天线。该通信系统通常采用空间分集技术和空间复用技术。采用空间分集技术可以提高链路的稳定性,而采用空间复用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波束赋形技术(Beamforming,简称为BF)是一种基于自适应天线原理,利用天线阵列通过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分别对各天线单元加权处理的技术。如图1所示。数据流乘以对应物理天线上的权值后发送出去,所有的物理天线相当于一根虚拟的天线。空间分集和波束赋形结合使用时,可以称为空间分集波束赋形(SpatialDiversity Beamforming,简称为SD+BF)。其中的一种发送端如图2所示,天线被分成M个子阵列,每个子阵列做波束赋形,形成一根虚拟天线,多根虚拟天线间构成空间分集形式。空间分集波束赋形在不同虚拟天线上发送的数据流在时域或者频域上可以有冗余。
循环延迟分集(Cyclic Delay Diversity,简称为CDD)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里常用的一种多天线发送分集方案,它在各个物理天线上发送相同的频域数据并对时域的OFDM符号进行不同的循环延迟,以此来获得频域分集增益。其发送端示意图如图3所示,信源经过信道编码、调制后,经过逆傅立叶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简称为IFFT)成时域数据,并用对应物理天线的循环延迟δi进行相应的循环延迟后,加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简称为CP)发送出去。这里,i=1,…,Tx,Tx为发送端物理天线数目,δ1一般为0。CDD和空间复用结合,形成既有频域分集增益又有较高数据发送速率的技术,叫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Spatial Multiplexing CyclicDelay Diversity,SM+CDD)。其中的一种发送端如图4所示,天线被分成M个子阵列,每个阵列做CDD,形成一根虚拟天线,而虚拟天线间构成空间复用。
一般来说,空间分集波束赋形的分集增益比较大,信噪比一般比较高,可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来提高吞吐量;其覆盖比较大。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在不同的虚拟天线上可以发送不同的符号,吞吐量一般比较大,但覆盖比较小。无线信道一般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有时使用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更好,有时使用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更好。为了提高链路稳定性和系统的吞吐量,需要选择不同的数据发送模式以适应变化的信道条件。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由于缺乏在空间分集波束赋形和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中选择数据发送模式的方案,无法根据信道条件灵活选择数据发送模式以增加链路稳定性和提升吞吐量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包括:发送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从空间分集波束赋形SD+BF和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SM+CDD模式中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以及发送端使用确定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信道状态信息从空间分集波束赋形SD+BF模式和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SM+CDD模式中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以及发送模块,用于使用确定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通过本发明,发送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空间分集波束赋形(SD+BF)模式或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使用上述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天线数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缺乏在空间分集波束赋形和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中选择数据发送模式的方案,无法根据系统信道条件,灵活地选择数据发送模式为空间分集波束赋形和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来发送数据。利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链路的稳定性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波束赋形(BF)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空间分集波束赋形(SD+BF)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相关技术中循环延迟分集(CDD)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相关技术中的SM与CDD相结合的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八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九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一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二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三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送端是用于发送数据或者信息的设备,比如宏基站,微基站等;接收端是用于接收数据或者信息的各类终端,如移动台、手持设备或数据卡等。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都以该无线通信系统为基础予以实施。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包括:
S502:发送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从空间分集波束赋形(SD+BF)模式和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SM+CDD)模式中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以及
S504:发送端使用确定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相关技术中,由于缺乏空间分集波束赋形和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中选择数据发送模式的方案,无法根据信道条件灵活选择数据发送模式以增加链路稳定性和提升吞吐量,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系统信道条件,灵活地选择数据发送模式为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或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来发送数据,增加了链路的稳定性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述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CINR、BER、空间相关性的信息。
其中,BER为误突发率或者误比特率,由接收端反馈给发送端;或者,发送端通过计算得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在判决周期内,统计发送端总共发送的突发个数为Mtotal个,对应比特数目为Btotal比特,HARQ或者AQR第一重传的突发个数为Mrep个,对应比特数目Brep比特,则对应的误突发率为BER=Mrep/Mtotal,或者误比特率BER=Brep/Btotal
其中,CINR包括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数据发送模式下的CINR或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数据发送模式下的CINR。它可以是接收端计算并反馈给发送端的,也可以是发送端自己计算得到的。
其中,上述空间相关性由信道相关矩阵的条件数表示的,的优选计算方式(即在选定的周期内根据一帧或多帧中信道相关矩阵R来计算条件数)如下:
(1)初始化先前信道相关性矩阵RPre,在选定的周期T内重复执行步骤(2)直到周期T结束。
(2)在周期T内,根据时间顺序,计算当前用户在帧结构中用来计算信道相关性矩阵的载波集合上的信道相关性矩阵:这里,Nc表示上述载波集合上包含载波的数目,和αk≥0分别是特定载波集合中第k个子载波的信道系数矩阵和比例系数。hij(k)为第j根发送天线到i根接收天线间的第k个载波上的信道系数,j=1,…,M,i=1,…,N,M为实际物理发送天线数目或者虚拟天线数目,N为接收天线数目。
先前信道相关性矩阵更新为RPre=ρRPre+(1-ρ)R,ρ为常量且0≤ρ≤1。
(3)计算先前信道相关矩阵的条件数:其中,f是一个关于相关性矩阵RPre的处理,优选地为:
f ( R ) = λ min ( R Pre ) tr ( R Pre ) 或者 f ( R ) = λ min ( R Pre ) λ max ( R Pre ) 或者f(R)=λmin(RPre)
其中,tr(A)表示矩阵A的迹,上标H表示对矩阵求共厄转置。λmax(RPre),λmin(RPre)分别为矩阵RPre的最大和最小特征值。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CINR,上述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1)确定所述SD+BF模式下的信噪比CINRSDBF对应的调制阶数MSDBF、编码速率PSDBF、编码重复次数RSDBF,并计算所述SD+BF模式下的发送速率VSDBF=SDBF×MSDBF×PSDBF÷RSDBF,其中,αSDBF表示空间分集的多输入多输出编码速率;
(2)确定所述SM+CDD模式下的信噪比CINRSMCDD对应的调制阶数MSMCDD、编码速率PSMCDD、编码重复次数RSMCDD,并计算所述SM+CDD模式下的发送速率VSMCDD=αSMCDD×MSMCDD×PSMCDD÷RSMCDD,其中,αSMCDD表示空间复用的多输入多输出编码速率;
(3)在所述VSDBF与所述VSMCDD中确定较大者,并确定所述较大者对应的数据发送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根据CINR确定适合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从而可以灵活地选择数据发送模式为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或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来发送数据。
以下结合图6描述上述优选实施过程。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发送端对其服务的所有接收端进行如下处理:
步骤S602:计算该接收端在SD+BF下的信噪比CINRSDBF,并用它查表格,找到适合该信噪比下的调制编码方式对应的调制阶数MSDBF,编码速率PSDBF,重复次数RSDBF,并计算所述SD+BF模式下的发送速率VSDBF=αSDBF×MSDBF×PSDBF÷RSDBF,其中,αSDBF表示空间分集的多输入多输出编码速率;
步骤S604:计算接收端在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数据发送模式下的CINRSMCDD确定其调制编码方式所对应的调制阶数MSMCDD、编码速率PSMCDD、编码重复次数RSMCDD;计算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数据发送模式下的发送速率VSMCDD=αSMCDD×MSMCDD×PSMCDD÷RSMCDD;αSMCDD为空间复用时的MIMO编码速率。
步骤S606:比较VSDBF与VSMCDD,如果VSDBF≥VSMCDD,选择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模式(即确定SD+BF模式为合适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选择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即确定SM+CDD模式为合适的数据发送模式),并用选定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该接收端的数据。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空间相关性的信息,空间相关性由信道相关矩阵的条件数表示,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
(1)计算获取
或者或者其中,所述tr(R)表示信道相关性矩阵R的迹,λmax(R)和λmin(R)分别表示所述R的最大特征值和最小特征值;
上述R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其中,Nc表示用来计算信道相关性矩阵载波集合上包含载波的数目,和αk≥0分别是所述载波集合中第k个子载波的信道系数矩阵和比例系数,hij(k)为第j根发送天线到i根接收天线间的第k个载波上的信道系数,j=1,…,M,i=1,…,N,M为实际物理发送天线数目或者虚拟天线数目,N为接收天线数目。
由于上述计算方案仅根据一帧中信道相关矩阵R来计算条件数因而计算的条件数并不能很准确地表示空间相关性。
实际中,可以采用上面提到的优选方式来计算条件数即在选定的周期内根据多帧中信道相关矩阵R来计算条件数依照此种方式计算的条件数可以较好地体现空间相关性。优选计算方式已经在上面提到,此处不再赘述。
(2)如果大于条件数门限值时,确定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根据空间相关性的信息确定适合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从而可以灵活地选择数据发送模式为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或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来发送数据。
以下结合图7描述上述优选实施过程。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发送端预先设定门限值对其服务的所有接收端进行如下处理:
步骤S702:初始化先前信道相关性矩阵RPre,在选定的周期T内重复执行步骤S704直到周期T结束。
步骤S704:在周期T内,根据时间顺序,计算当前用户在帧结构中用来计算信道相关性矩阵载波集合上的信道相关性矩阵:这里,Nc表示所述载波集合上包含载波的数目,和αk≥0分别是特定载波集合中第k个子载波的信道系数矩阵和比例系数。hij(k)为第j根发送天线到i根接收天线间的第k个载波上的信道系数,j=1,…,M,i=1,…,N,M为实际物理发送天线数目或者虚拟天线数目,N为接收天线数目。
这里,用来计算信道相关性矩阵的载波集合,可以是接收端发送上行数据对应的子信道里的时频二维数据子载波,或者上行导频对应的子载波或者给接收端发送的下行数据对应的子信道里的数据子载波等。
先前信道相关性矩阵更新为RPre=ρRPre+(1-ρ)R,ρ为常量且0≤ρ≤1。
步骤S706:计算先前信道相关性矩阵的条件数:其中,f是一个关于相关性矩阵RPre的处理,优选地为:
f ( R ) = λ min ( R Pre ) tr ( R Pre ) 或者 f ( R ) = λ min ( R Pre ) λ max ( R Pre ) 或者f(R)=λmin(RPre)
其中,tr(A)表示矩阵A的迹,上标H表示对矩阵求共厄转置。λmax(RPre),λmin(RPre)分别为矩阵RPre的最大和最小特征值。
步骤S708:如果选定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否则,选择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模式。
步骤S710:用选定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该接收端的数据。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BER,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1)设置第一判决周期T1,T1的单位是帧;
(2)获取接收端反馈的BER,或者利用混合自动重传或自动重传计算当前数据发送模式下的BER;
(3)如果BER小于误发率门限值BER0,则确定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根据BER确定适合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从而可以灵活地选择数据发送模式为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或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来发送数据。
以下结合图8描述上述优选实施过程。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发送端预先设定门限值BER0,对其服务的所有接收端进行如下处理:
步骤S802:在判决周期内,获得接收端反馈的BER,或利用HARQ或ARQ计算当前数据发送模式下的BER;
步骤S804:如果BER<BER0,选择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更优,否则选择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模式更优。
步骤S806:用选定更优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信道状态信息包括:BER和CINR,上述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1)对使用SD+BF模式的接收端,获得SD+BF模式下的CINR,如果CINR大于第一信噪比门限值CDD_TH0,则确定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2)对使用SM+CDD模式的接收端,获得该接收端反馈的BER,或者利用混合自动重传或自动重传计算当前数据发送模式下的BER,如果BER大于误发率门限值BER0,确定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根据CINR和BER确定适合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从而可以灵活地选择数据发送模式为空间分集波束赋形和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来发送数据。
以下结合图9描述上述优选实施过程。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发送端预先设定门限值BER0和SDBF_TH0,对其服务的所有接收端进行如下处理:
步骤S902:对使用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模式的接收端,获得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模式下的CINR,如果CINR>SDBF_TH0,则确定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更优;否则,确定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模式更优。
步骤S904:对使用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的接收端,获得接收端反馈的BER,或利用HARQ或ARQ计算当前数据发送模式下的BER;如果BER>BER0,选择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模式更优,否则选择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更优。
步骤S906:用选定更优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噪比CINR,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1)设置第一门限区间[SDBF_TH1,SDBF_TH2],对使用SD+BF模式的接收端,计算SD+BF模式下的CINR,如果CINR<SDBF_TH1,则确定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如果CINR>SDBF_TH2,则确定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如果CINR位于第一门限区间中,可以执行上面提到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方案,来确定SD+BF模式或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2)设置第二门限值区间[SMCDD_TH1,SMCDD_TH2],对使用SM+CDD模式的接收端,计算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下的CINR;如果CINR<SMCDD_TH1,则确定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如果CINR>SMCDD_TH2,则确定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如果CINR位于第二门限值区间中,则可以执行上面提到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方案,来确定SD+BF模式或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以下结合图10描述上述优选实施过程。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发送端预先设定区间门限值[SDBF_TH1,SDBF_TH2]和[SMCDD_TH1,SMCDD_TH2]。此处,0≤SDBF_TH1≤SDBF_TH2,0≤SMCDD_TH1≤SMCDD_TH2,对其服务的所有接收端进行如下处理:
步骤S1002:当前的数据发送方式为空间分集波束赋形的接收端;计算该模式下的CINR,如果CINR<SDBF_TH1,则确定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模式更优;如果CINR>SDBF_TH2,则确定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更优;如果SDBF_TH1≤CINR≤SDBF_TH2,则执行上面提到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方案(具体可以参见图5~图8),来确定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模式或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更优。
步骤S1004:当前的数据发送方式为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的接收端;计算该模式下的CINR,如果CINR<SMCDD_TH1,则确定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模式更优;如果CINR>SMCDD_TH2,则确定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更优;如果SMCDD_TH1≤CINR≤SMCDD_TH2,则执行上面提到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方案(具体可以参见图5~图8),确定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模式或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更优。
步骤S1006:用选定更优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1)设置第二判决周期T2,T2的单位是帧;
(2)在第二判决周期中设置L个判决点,其中,L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3)在每个判决点执行上面提到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方案,来确定SD+BF模式或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并统计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次数N1,或者统计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次数N2;
(4)如果N1/L大于或等于预定值Tr,确定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5)如果N2/L大于或等于预定值Tr,确定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以下结合图11和图12描述上述优选实施过程。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设定门限值Tr和判决周期T单位是帧,在判决周期内设定L个判决时刻(判决点),对其服务的所有接收端进行如下处理:
步骤S1102:初始化SDBF_NUM=0;
步骤S1104:在每个判决时刻执行上面提到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方案,如果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模式更优,则SDBF_NUM=SDBF_NUM+1;
步骤S1106:重复执行步骤S1104直到周期结束或者(SDBF_NUM/L)≥Tr;
步骤S1108:如果(SDBF_NUM/L)≥Tr,选择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模式更优,否则选择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更优。
步骤S1110:在下一个周期内用选择更优的数据发送模式进行发送数据。进入下一个判决周期。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设定门限值Tr和判决周期T单位是帧;在判决周期内设定L个判决时刻(判决点),对其服务的所有接收端进行如下处理:
步骤S1202:初始化SMCDD_NUM=0;
步骤S1204:在每个判决时刻执行上面提到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方案,如果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更优,则SMCDD_NUM=SMCDD_NUM+1;
步骤S1206:重复执行步骤S1204直到周期结束或者(SMCDD_NUM/L)≥Tr;
步骤S 1208:如果(SMCDD_NUM/L)≥Tr,选择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模式更优,否则选择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模式更优。
步骤S1210:在下一个周期内用选择更优的数据发送模式进行发送数据。进入下一个判决周期。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1)设置第三判决周期T3,T3的单位是帧;
(2)在第三判决周期内,发送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判断数据发送速率趋势;
优选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CINR,步骤(2)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A、在第三判决周期内设置多个判决点,依次在每个判决点获得当前数据发送模式下的CINR,并统计第三判决周期内CINR≥CINR0的次数Ns,CINR0为第二信噪比门限值;
B、如果Ns≤N1,则确定数据发送速率趋势为下降,N1为第一次数门限值;如果Ns≥N2,则确定数据发送速率趋势为上升,N2为第二次数门限值;如果N1<Ns<N2,则确定数据发送速率趋势为不变。
优选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误发率BER,步骤(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A、将第三判决周期划分为多个小周期;
B、依次在每个小周期内获取接收端反馈的BER,或者利用混合自动重传或自动重传计算当前数据发送模式下的BER;
C、统计第三判决周期内BER≤BER0的次数Ns,BER0为误发率门限值;
D、如果Ns≤N1,则确定数据发送速率趋势为下降,N1为第一次数门限值;如果Ns≥N2,则确定数据发送速率趋势为上升,N2为第二次数门限值;如果N1<Ns<N2,则确定数据发送速率趋势为不变。
(3)根据数据发送速率趋势确定SD+BF模式或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优选地,步骤(3)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A、如果发送速率趋势是上升的,在当前数据发送速率和最大发送速率之间确定一个数据发送速率对应的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优选地,在当前数据发送速率和最大发送速率之间确定一个数据发送速率对应的模式,可以在预先配置的速率表中查询,获取该数据发送速率对应的模式。
其中,上述速率表是发送端根据下面方法预先配置的一张表格:将使用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时不同调制编码方式对应的传输速率和使用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时不同调制编码方式对应的传输速率进行排序,形成一个表格,并规定传输速率增大的方向为速率上升的方向,而传输速率减小的方向为速率下降的方向。表格中的每一行包括数据发送模式、调制编码方式、发送速率和唯一的索引ID(Index)。一个例子表格1所示,表格中,按发送速率从小到大排列。编码重复次数R=1,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时α=1,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时α=2。调制方式包括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简称为QPSK)、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简称为QAM)、16QAM、64QAM,编码速率包括1/2、2/3、3/4、5/6。
表1
  数据发送模式   调制编码方式   数据发送速率(比特/赫兹)   索引ID
  空间分集波束赋形   QPSK 1/2   1   1
  空间分集波束赋形   QPSK 3/4   1.5   2
  空间分集波束赋形   16QAM 1/2   2   3
  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   QPSK 1/2   2   4
  空间分集波束赋形   64QAM 1/2   3   5
  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   QPSK 3/4   3   6
  空间分集波束赋形   64QAM 2/3   4   7
  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   16QAM 1/2   4   8
空间分集波束赋形 64QAM 3/4 4.5 9
  空间分集波束赋形   64QAM 5/6   5   10
  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   64QAM 1/2   6   11
  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   64QAM 2/3   8   12
  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   64QAM 3/4   9   13
  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   64QAM 5/6   10   14
B、如果发送速率趋势是下降的,在当前数据发送速率和最小发送速率之间确定一个数据发送速率对应的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优选地,在当前数据发送速率和最小发送速率之间确定一个数据发送速率对应的模式,也可以在预先配置的速率表中查询,获取该数据发送速率对应的模式。
C、如果发送速率趋势是不变的,保持当前的数据发送模式不变。
以下结合图13~图18描述上述优选实施过程。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八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其中,一个发送端下面服务了多个接收端。在发送端端配置判决周期NTT,T的单位是帧,NT是判决周期内的小周期个数。配置BER的门限值为BER0,统计量的门限值为N1,N2,是正整数,且N1≤N2。配置速率表,如上述表1所示。发送端在每个判决周期NTT内对每个接收端进行如下处理,以调整数据发送速率,并用数据发送速率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和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步骤S1302:如果第一次调整,初始化ID=1,即,选择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数据发送模式和调制编码法方式为QPSK1/2传输数据,否则ID为上一次调整的值。i=1。
步骤S1304:在(i-1)T+1到iT的周期内统计发送端总共发送的突发个数为Mtotal个,对应比特数目为Btotal比特,HARQ或者AQR第一重传的突发个数为Mrep个,对应比特数目Brep比特,则对应的误比特率BER=Brep/Btotal
步骤S1306:i=i+1;如果BER≤BER0,Ns=Ns+1。
步骤S1308:重复步骤S1304至步骤S1306,直到判决周期结束或者Ns≥N2
步骤S1310:如果Ns≥N2,判断该接收端发送速率趋势是上升的,ID=min(ID+1,14);如果Ns≤N1,判断是下降的,ID=max(1,ID-1);如果N1<Ns<N2,保持数据传输速率不变,即ID=ID。
步骤S1312:用步骤S1310选择的ID对应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方法也可以用误突发率为BER=Mrep/Mtotal实现。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九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其中,一发送端下面服务了多个接收端,在发送端配置判决周期NTT,T的单位是帧,NT是判决周期内的小周期个数。配置BER的门限值为BER0,统计量的门限值为N1,N2,是正整数,且N1≤N2。配置速率表,如表1所示。发送端在每个判决周期NTT内对每个接收端进行如下处理,以调整数据发送速率,并用数据发送速率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和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步骤S1402~步骤S1404:与上述步骤S1302~步骤S130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1406:i=i+1;如果BER≥BER0,Ns=Ns+1。
步骤S1408:重复步骤S1404至步骤S1406,直到判决周期结束或者Ns≥N2
步骤S1410:如果Ns≥N2,判断该接收端传输速率趋势是下降的,ID=max(1,ID-1);如果Ns≤N1判断是上升的,ID=min(ID+1,14);如果N1<Ns<N2,保持数据传输速率不变,ID=ID。
步骤S1412:用步骤S1410选择的ID对应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方法也可以用误突发率为BER=Mrep/Mtotal实现。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其中,一个发送端下面服务了多个接收端。在发送端端配置判决周期NTT,T的单位是帧,NT是判决周期内的小周期个数。配置BER的初始值为BER0,统计量的门限值为N1,N2,是正整数,且N1≤N2。配置速率表,如表1所示。发送端在每个判决周期NTT内对每个接收端进行如下处理,以调整数据发送速率,并用数据发送速率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和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步骤S1502~步骤S1504:与上述步骤S1302~步骤S130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1506:如果BER≤BER0,Ns=Ns+1;
步骤S1508:i=i+1;BER0=BER。
步骤S1510:重复步骤S1504~步骤S1508直到判决周期结束或Ns≥N2
步骤S1512:如果Ns≥N2,判断该接收端传输速率趋势是上升的,ID=min(ID+1,14);如果Ns≤N1,判断是下降的,ID=max(1,ID-1);如果N1<Ns<N2,保持数据传输速率不变,ID=ID。
步骤S1514:用步骤S1512选择的ID对应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方法也可以用误突发率为BER=Mrep/Mtotal实现。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一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其中,一个发送端下面服务了多个接收端。在发送端端配置判决周期NTT,T的单位是帧,NT是判决周期内的小周期个数。配置CINR的门限值为CINR0,统计量的门限值为N1,N2,是正整数,且N1≤N2。配置速率表,如表1所示。发送端在每个判决周期NTT内对每个接收端进行如下处理,以调整数据发送速率,并用数据发送速率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和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步骤S1602:如果第一次调整,初始化ID=1,即,选择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数据发送模式和调制编码法方式为QPSK1/2传输数据,否则ID为上一次调整的值。i=1。
步骤S1604:在判决时刻iT,获得当前数据发送模式下的CINR。
步骤S1606:i=i+1;如果CINR≥CINR0,Ns=Ns+1。
步骤S1608:重复步骤S1604~步骤S1606直到判决周期结束或Ns≥N2
步骤S1610:如果Ns≥N2,判断该接收端传输速率趋势是上升的,ID=min(ID+1,14);如果Ns≤N1,判断是下降的,ID=max(1,ID-1);如果N1<Ns<N2,保持数据传输速率不变,ID=ID。
步骤S1612:用步骤S1610选择的ID对应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二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其中,一个发送端下面服务了多个接收端。在发送端端配置判决周期NTT,T的单位是帧,NT是判决周期内的小周期个数。配置CINR的门限值为CINR0,统计量的门限值为N1,N2,是正整数,且N1≤N2。配置速率表,如表1所示。发送端在每个判决周期NTT内对每个接收端进行如下处理,以调整数据发送速率,并用数据发送速率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和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步骤S1702~步骤S1704:与上述步骤S1602~步骤S160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1706:i=i+1;如果CINR≤CINR0,Ns=Ns+1。
步骤S1708:重复步骤S1704~步骤S1706直到判决周期结束或者Ns≥N2
步骤S1710:如果Ns≥N2,判断该接收端传输速率趋势是下降的,ID=max(1,ID-1);如果Ns≤N1,判断是上升的,ID=min(ID+1,14);如果N1<Ns<N2,保持数据传输速率不变,ID=ID。
步骤S1712:用步骤S1710选择的ID对应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三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其中,一个发送端下面服务了多个接收端。在发送端端配置判决周期NTT,T的单位是帧,NT是判决周期内的小周期个数。配置CINR的初始值为CINR0,统计量的门限值为N1,N2,是正整数,且N1≤N2。配置速率表,如表1所示。发送端在每个判决周期NTT内对每个接收端进行如下处理,以调整数据发送速率,并用数据发送速率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和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步骤S1802~步骤S1804:与上述步骤S1602~步骤S160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1806:如果CINR≥CINR0,Ns=Ns+1。
步骤S1808:i=i+1;CINR0=CINR。
步骤S1810:重复步骤S1804~步骤S1808直到判决周期结束或Ns≥N2
步骤S1812:如果Ns≥N2,判断该接收端传输速率趋势是上升的,ID=min(ID+1,14);如果Ns≤N1,判断是下降的,ID=max(1,ID-1);如果N1<Ns<N2,保持数据传输速率不变,ID=ID。
步骤S1814:用步骤S1812选择的ID对应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装置的结构框图。该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装置包括:确定模块10以及发送模块12。
确定模块10,用于根据信道状态信息从空间分集波束赋形(SD+BF)模式和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SM+CDD)模式中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发送模块12,用于使用确定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天线数据。
采用上述装置,可以根据系统信道状态信息,灵活地选择数据发送模式为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或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来发送数据。从而增加了链路的稳定性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述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CINR、BER、空间相关性的信息。
其中,BER为误突发率或者误比特率,由接收端反馈给发送端;或者,发送端通过计算得到,具体计算方法在上面已经提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空间相关性由信道相关矩阵的条件数表示的,的计算过程以及优选计算过程也在上面已经提到,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确定模块1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100,用于确定SD+BF模式下的信噪比CINRSDBF对应的调制阶数MSDBF、编码速率PSDBF、编码重复次数RSDBF;第一计算单元102,用于计算所述SD+BF模式下的发送速率VSDBF=αSDBF×MSDBF×PSDBF÷RSDBF,其中,αSDBF表示空间分集的多输入多输出编码速率;第二确定单元104,用于确定SM+CDD模式下的信噪比CINRSMCDD对应的调制阶数MSMCDD、编码速率PSMCDD、编码重复次数RSMCDD;第二计算单元106,用于计算所述SM+CDD模式下的发送速率VSMCDD=αSMCDD×MSMCDD×PSMCDD÷RSMCDD,其中,αSMCDD表示空间复用的多输入多输出编码速率;第三确定单元108,用于在所述VSDBF与所述VSMCDD中确定较大者,并确定所述较大者对应的数据发送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各单元相互结合的工作方式可以参见图6,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确定模块10可以进一步包括:计算单元110,用于计算获取;第四确定单元112,用于大于条件数门限值时,确定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各单元相互结合的工作方式可以参见图7,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确定模块1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设置单元114,用于设置第一判决周期T1,其中,T1的单位是帧;第一获取单元116,用于获取接收端反馈的BER,或者利用混合自动重传或自动重传计算当前数据发送模式下的BER;第五确定单元118,用于在BER小于误发率门限值BER0时,确定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各单元相互结合的工作方式可以参见图8,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确定模块1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获取单元120,用于对使用SD+BF模式的接收端,获得SD+BF模式下的CINR;第六确定单元122,用于在CINR大于第一信噪比门限值CDD_TH0时,确定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第三获取单元124,用于对使用SM+CDD模式的接收端,获得该接收端反馈的BER,或者利用混合自动重传或自动重传计算当前数据发送模式下的BER;第七确定单元126,用于在BER大于误发率门限值BER0时,确定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各单元相互结合的工作方式可以参见图9,此处不再赘述。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采用CINR与上述各个确定方案相结合的方案,以确定SD+BF模式或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即更优的数据发送方式)。可以参见图10。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判决周期与上述各个确定方案相结合的方案,以确定SD+BF模式或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即更优的数据发送方式)。可以参见图11。
优选地,确定模块1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设置单元128,用于设置第三判决周期T3,T3的单位是帧;判断单元130,用于在第三判决周期内,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判断数据发送速率趋势;第八确定单元132,用于根据数据发送速率趋势确定SD+BF模式或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各单元相互结合的工作方式可以参见图12~图18,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案,可以根据系统信道状态信息(例如,信道条件和应用场景的变化),灵活地选择数据发送模式为空间分集波束赋形或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来发送数据。从而增加了链路的稳定性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从空间分集波束赋形SD+BF和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SM+CDD模式中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信噪比CINR、空间相关性、误发率BER;以及
所述发送端使用所述确定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噪比CINR,所述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包括:
确定所述SD+BF模式下的信噪比CINRSDBF对应的调制阶数MSDBF、编码速率PSDBF、编码重复次数RSDBF,并计算所述SD+BF模式下的发送速率VSDBF=αSDBF×MSDBF×PSDBF÷RSDBF,其中,αSDBF表示空间分集的多输入多输出编码速率;
确定所述SM+CDD模式下的信噪比CINRSMCDD对应的调制阶数MSMCDD、编码速率PSMCDD、编码重复次数RSMCDD,并计算所述SM+CDD模式下的发送速率VSMCDD=αSMCDD×MSMCDD×PSMCDD÷RSMCDD,其中,αSMCDD表示空间复用的多输入多输出编码速率;
在所述VSDBF与所述VSMCDD中确定较大者,并确定所述较大者对应的数据发送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空间相关性的信息,所述空间相关性由信道相关矩阵的条件数表示,所述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包括:
计算获取所述
如果大于条件数门限值时,确定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所述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计算获取所述
或者或者其中,所述tr(R)表示信道相关性矩阵R的迹,λmax(R)和λmin(R)分别表示所述R的最大特征值和最小特征值;
所述R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其中,Nc表示用来计算信道相关性矩阵的载波集合上包含载波的数目, H ( k ) = h 11 ( k ) h 12 ( k ) . . . h 1 M ( k ) . . . . . . . . . . . . h N 1 ( k ) h N 2 ( k ) . . . h NM ( k ) 和αk≥0分别是所述载波集合中第k个子载波的信道系数矩阵和比例系数,hij(k)为第j根发送天线到i根接收天线间的第k个载波上的信道系数,j=1,…,M,i=1,…,N,M为实际物理发送天线数目或者虚拟天线数目,N为接收天线数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误发率BER,所述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包括:
设置第一判决周期T1,T1的单位是帧;
在判决周期内获取所述接收端反馈的BER,或者利用混合自动重传或自动重传计算当前数据发送模式下的BER;
如果所述BER小于误发率门限值BER0,则确定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所述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BER和CINR,所述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包括:
对使用所述SD+BF模式的接收端,获得所述SD+BF模式下的CINR,如果CINR大于第一信噪比门限值SDBF_TH0,则确定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所述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对使用所述SM+CDD模式的接收端,获得该接收端反馈的BER,或者利用混合自动重传或自动重传计算当前数据发送模式下的BER,如果BER大于误发率门限值BER0,确定所述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CINR,所述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包括:
设置第一门限区间[SDBF_TH1,SDBF_TH2],对使用所述SD+BF模式的接收端,计算所述SD+BF模式下的CINR,如果CINR<SDBF_TH1,则确定所述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如果CINR>SDBF_TH2,则确定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如果所述CINR位于所述第一门限区间中,执行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步骤,来确定所述SD+BF模式或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设置第二门限值区间[SMCDD_TH1,SMCDD_TH2],对使用所述SM+CDD模式的接收端,计算所述SM+CDD模式下的CINR;如果CINR<SMCDD_TH1,则确定所述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如果CINR>SMCDD_TH2,则确定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如果所述CINR位于所述第二门限值区间中,则执行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步骤,来确定所述SD+BF模式或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包括:
设置第二判决周期T2,T2的单位是帧;
在所述第二判决周期中设置L个判决点,其中,L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在每个所述判决点执行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步骤,来确定所述SD+BF模式或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并统计所述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次数N1,或者统计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次数N2;
如果N1/L大于或等于预定值Tr,确定所述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如果N2/L大于或等于预定值Tr,确定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所述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包括:
设置第二判决周期T2,T2的单位是帧;
在所述第二判决周期中设置L个判决点,其中,L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在每个所述判决点执行权利要求7所述的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步骤,来确定所述SD+BF模式或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并统计所述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次数N1,或者统计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的次数N2;
如果N1/L大于或等于预定值Tr,确定所述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如果N2/L大于或等于预定值Tr,确定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所述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包括:
设置第三判决周期T3,T3的单位是帧;
在所述第三判决周期内,发送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判断数据发送速率趋势;
根据所述数据发送速率趋势确定所述SD+BF模式或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CINR,发送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判断数据发送速率趋势包括:
在所述第三判决周期内设置多个判决点,依次在每个所述判决点获得当前数据发送模式下的CINR,并统计所述第三判决周期内CINR≥CINR0的次数Ns,所述CINR0为第二信噪比门限值;
如果Ns≤N1,则确定所述数据发送速率趋势为下降,所述N1为第一次数门限值;如果Ns≥N2,则确定所述数据发送速率趋势为上升,所述N2为第二次数门限值;如果N1<Ns<N2,则确定所述数据发送速率趋势为不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BER,发送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判断数据发送速率趋势包括:
将所述第三判决周期划分为多个小周期;
依次在每个所述小周期内获取所述接收端反馈的BER,或者利用混合自动重传或自动重传计算当前数据发送模式下的BER;
统计所述第三判决周期内BER≤BER0的次数Ns,所述BER0为误发率门限值;
如果Ns≤N1,则确定所述数据发送速率趋势为下降,所述N1为第一次数门限值;如果Ns≥N2,则确定所述数据发送速率趋势为上升,所述N2为第二次数门限值;如果N1<Ns<N2,则确定所述数据发送速率趋势为不变。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发送速率趋势确定所述SD+BF模式或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包括:
如果所述发送速率趋势是上升的,在当前数据发送速率和最大发送速率之间确定一个数据发送速率对应的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如果所述发送速率趋势是下降的,在当前数据发送速率和最小发送速率之间确定一个数据发送速率对应的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如果所述发送速率趋势是不变的,保持当前的数据发送模式不变。
14.一种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信道状态信息从空间分集波束赋形SD+BF模式和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SM+CDD模式中确定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信噪比CINR、空间相关性、误发率BER;以及
发送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确定的数据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SD+BF模式下的信噪比CINRSDBF对应的调制阶数MSDBF、编码速率PSDBF、编码重复次数RSDBF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SD+BF模式下的发送速率VSDBF=αSDBF×MSDBF×PSDBF÷RSDBF,其中,αSDBF表示空间分集的多输入多输出编码速率;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SM+CDD模式下的信噪比CINRSMCDD对应的调制阶数MSMCDD、编码速率PSMCDD、编码重复次数RSMCDD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SM+CDD模式下的发送速率VSMCDD=αSMCDD×MSMCDD×PSMCDD÷RSMCDD,其中,αSMCDD表示空间复用的多输入多输出编码速率;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VSDBF与所述VSMCDD中确定较大者,并确定所述较大者对应的数据发送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获取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大于条件数门限值时,确定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所述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设置第一判决周期T1,其中,T1的单位是帧;
第一获取单元,获取所述接收端反馈的BER,或者利用混合自动重传或自动重传计算当前数据发送模式下的BER;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BER小于误发率门限值BER0时,确定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所述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对使用所述SD+BF模式的接收端,获得所述SD+BF模式下的CINR;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在CINR大于第一信噪比门限值SDBF_TH0时,确定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所述SDBF_TH0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对使用所述SM+CDD模式的接收端,获得该接收端反馈的BER,或者利用混合自动重传或自动重传计算当前数据发送模式下的BER;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在BER大于误发率门限值BER0时,确定所述SD+BF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否则,确定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设置第三判决周期T3,T3的单位是帧;
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判决周期内,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判断数据发送速率趋势;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发送速率趋势确定所述SD+BF模式或所述SM+CDD模式是适合于接收端的数据发送模式。
CN201010158034.5A 2010-04-28 2010-04-28 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2379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58034.5A CN102237917B (zh) 2010-04-28 2010-04-28 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PCT/CN2010/073924 WO2011134182A1 (zh) 2010-04-28 2010-06-13 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58034.5A CN102237917B (zh) 2010-04-28 2010-04-28 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7917A CN102237917A (zh) 2011-11-09
CN102237917B true CN102237917B (zh) 2015-09-16

Family

ID=44860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8034.5A Active CN102237917B (zh) 2010-04-28 2010-04-28 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37917B (zh)
WO (1) WO2011134182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9836A (zh) * 2001-10-31 2004-04-14 ���µ�����ҵ��ʽ���� 无线发射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988410A (zh) * 2005-12-23 2007-06-2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多自适应天线阵列的无线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11449A1 (en) * 2006-03-24 2007-10-0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nter-cell macro-diversity for providing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using multi-antenna
US8068552B2 (en) * 2007-02-22 2011-11-29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hieving spatial diversity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272226B (zh) * 2007-03-23 201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室内覆盖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和方法
CN101296012B (zh) * 2007-04-24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空频编码级联循环延迟分集的导频插入及分集发射的方法
CN101359951B (zh) * 2007-08-02 2012-05-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信道质量指示的分集、复用传输确定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9836A (zh) * 2001-10-31 2004-04-14 ���µ�����ҵ��ʽ���� 无线发射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988410A (zh) * 2005-12-23 2007-06-2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多自适应天线阵列的无线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34182A1 (zh) 2011-11-03
CN102237917A (zh) 201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3375B (zh) 多天线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860701B (zh) 选择天线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17449B (zh) 在开环空间复用模式下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
KR101373951B1 (ko)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프리코딩 정보 전송방법
US7907677B2 (en) Open loop MU-MIMO
US82335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pilot in multi-antenna system
CN100592671C (zh) 利用非正交矩阵和矢量调制开发通信系统中的选择分集
CN110463066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271026B (zh) 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上行链路的闭环自适应传输方法
CN101682475B (zh) 用于控制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1227217B (zh) 基于多天线接收机的随机波束成型方法及其系统
US2010026606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coding i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stem
US2008018818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ound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731187A (zh) 传送数据符号的设备以及接收数据符号的设备和方法
CN102647386B (zh) 基于子带预编码的多点协作ofdm系统中定时对齐方法
CN102694628B (zh) 基于多用户mimo协同中继系统的干扰抑制方法
CN103986558B (zh) 一种蜂窝移动通信d2d系统中自适应协作传输方法
US869947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multi-antenna system
CN106470064A (zh) 发送分集方法及设备
CN10565950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反馈信道质量指示符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1174924A (zh) 一种测量空间信道秩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60386B (zh) 多用户随机波束形成方法和系统
CN101222301B (zh) 一种时分双工模式系统实现多输入多输出闭环传输的方法
US801436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equential scheduling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
CN102237911B (zh) 天线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4

Address after: No. 168, Yangguang Avenue, Sheyang County,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Yuhua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o. 55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