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6835B - 用于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框架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6835B
CN102236835B CN201010232296.1A CN201010232296A CN102236835B CN 102236835 B CN102236835 B CN 102236835B CN 201010232296 A CN201010232296 A CN 201010232296A CN 102236835 B CN102236835 B CN 1022368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management
management system
enterprise content
rule
multiple diffe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22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6835A (zh
Inventor
S·阿德希拉朱
S·卡纳卡拉杰
S·亚姆巴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GmbH filed Critical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236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6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6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6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7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81Customer communication at a business location, e.g. providing product or service information, consult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框架,其中从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接收关于执行与企业内容管理相关联的操作的请求。响应于所述请求,提供标准用户接口,并且接收向所述标准用户接口输入的、请求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用户输入。响应于该用户输入,从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标识用于执行所述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并且从多个不同的连接器组件中选择被配置用于与该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特定连接器组件。使用该特定连接器组件来与该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并且控制该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来执行所述企业内容管理操作。

Description

用于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框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框架。
背景技术
公司可以使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实现用于对公司与客户的交互以及销售前景进行管理的策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以组织、自动化以及同步业务过程,并且处理与活动、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以及技术支持有关的销售。公司还可以使用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来捕获、管理、存储、保留和递送与公司及其过程有关的内容和文档。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具有存储于其上的:至少一个用户接口组件,配置用于提供用户接口;多个不同的连接器组件,配置用于与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以及指令,当指令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其致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操作。该操作包括:从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接收关于执行与企业内容管理相关联的操作的请求;以及响应于该请求,使用至少一个用户接口组件来提供包括一组用户接口元件的标准用户接口,该用户接口元件应用于由计算机系统服务的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每一个所执行的操作,并且抽象出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任何一个的操作细节。该操作还包括:接收向标准用户接口输入的、请求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用户输入;以及响应于该用户输入,从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标识用于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该操作进一步包括:从多个不同的连接器组件中,选择被配置用于与所标识的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特定连接器组件;以及使用特定连接器组件来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并且控制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来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
在另一方面,至少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编码有可执行指令,当指令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其致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操作。该操作包括:从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接收关于执行与企业内容管理相关联的操作的请求;以及响应于该请求,提供包括一组用户接口元件的标准用户接口,用户接口元件应用于由计算机系统服务的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每一个所执行的操作,并且抽象出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任何一个的操作细节。操作还包括:接收向标准用户接口输入的、请求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用户输入;以及响应于该用户输入,从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标识用于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该操作进一步包括:从配置用于与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多个不同的连接器组件中,选择被配置用于与所标识的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特定连接器组件;以及使用特定连接器组件来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并且控制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来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
在又一方面,一种对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与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进行整合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包括:由计算机系统从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接收关于执行与企业内容管理相关联的操作的请求;响应于该请求,由计算机系统提供包括一组用户接口元件的标准用户接口,该用户接口元件应用于由计算机系统服务的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每一个所执行的操作,并且抽象出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任何一个的操作细节。该方法还包括:由计算机系统接收向标准用户接口输入的、请求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用户输入;以及响应于用户输入,从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标识用于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从被配置用于与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多个不同的连接器组件中,选择被配置用于与所标识的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特定连接器组件;以及由计算机系统使用特定连接器组件来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并且控制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来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
实现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该方法可以包括:从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选择至少两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来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以及从被配置用于与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多个不同的连接器组件中选择至少两个连接器组件,每个连接器组件被配置用于与所标识的至少两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之一对接。在此示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由计算机系统使用至少两个连接器组件来与至少两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并且控制至少两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来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
另外,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中被调取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加载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组件;以及支持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中被调取的一个或多个服务使用由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提供的web服务。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处理导致请求将来自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数据存储在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系统中的事件;以及响应于该事件,在独立于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和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电子存储中日志记录事件,以标识来自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数据以及被请求存储来自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数据的、多个不同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系统。
在某些实现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日志记录,审核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系统,以确定来自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数据是否被正确存储在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系统的每一个中。在这些实现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响应于确定来自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数据未被正确存储在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系统的每一个中,标识其中来自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数据未被正确存储的至少一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以及针对至少一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采取修正动作,以促使来自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数据在至少一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的正确存储。此外,在这些实现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日志记录和审核,计算与针对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而请求的存储操作、以及存储操作的成功或失败相关的整合统计;生成反映计算出的整合统计的报告;以及使用输出设备来输出报告。
在某些示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关于将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与客户关系管理应用进行整合的用户输入;以及基于用户输入,添加配置用于与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新连接器组件。在这些示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用户输入来更新整合规则,以便将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纳入考虑;以及基于新连接器和更新的整合规则,来处理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与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
该方法可以包括:维持用于先前与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整合的已有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已有连接器组件和已有整合规则,使得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添加不会影响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与已有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由计算机系统从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接收关于执行与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相关联的操作的第二请求;以及响应于第二请求,提供用于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标准用户接口,以支持用户使用在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添加之前用于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相同标准用户接口,来提供请求执行与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相关联的操作的输入。
在某些示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定义要在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中应用的规则的用户输入;以及基于接收的用户输入,在电子存储中定义用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在这些示例中,用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可以适用于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相关联的整合操作,并且不适用于与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其他系统相关联的整合操作。
而且,该方法可以包括:标识涉及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操作;基于将整合操作标识为涉及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整合操作应用用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规则;以及基于一个或多个规则的应用,执行涉及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操作。用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可以包括第一规则,并且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可以是第一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定义要在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与第二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中应用的第二规则的用户输入;基于接收的用户输入,在电子存储中定义用于第二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第二规则;标识整合操作的目标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以及确定目标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是否为第一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或第二企业内容管理系统。
响应于确定目标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是第一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整合操作应用用于第一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第一规则。响应于确定目标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是第二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整合操作应用用于第二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第二规则。
在某些示例中,用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可以包括第一规则,其标识将要向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传送的文档类型。在这些示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处理将文档存储在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的请求,这是通过:确定请求中包括的文档的类型,将文档的已确定类型与由第一规则标识的文档类型进行比较;以及基于比较来确定文档的已确定类型是否被包括在由第一规则标识的文档类型中。响应于确定文档的已确定类型被包括在由第一规则确定的文档类型中,向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传送文档。响应于确定文档的已确定类型未被包括在由第一规则确定的文档类型中,在不向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传送文档的情况下处理请求。
在某些实现中,用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可以包括第一规则,其定义用于在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存储文档的元数据处理。在这些实现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在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存储文档的请求。文档可以具有第一组元数据。在这些实现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第一规则,将文档的第一组元数据转换为适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第二组元数据;以及与适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第二组元数据相关联地,将文档存储在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
此外,用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可以包括第一规则,其定义用于访问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中文档的用户权限的映射。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定义用于访问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中文档的用户权限的映射的第一规则,来处理对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和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用户访问。
此外,用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可以包括第一规则,其标识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用于存储来自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文档的存储位置。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在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存储文档的请求;基于标识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用于存储来自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文档的存储位置的第一规则,确定在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存储文档的位置;以及控制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将文档存储在所确定的位置。
在某些实现中,用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可以包括第一规则,其标识用于命名来自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存储在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的文档的文件名规范。在这些实现中,接收将文档存储在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的请求。文档可以具有第一文件名。在这些实现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标识了文件名规范的第一规则将文档重命名为第二文件名,第二文件名不同于第一文件名;以及控制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将文档存储在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使用第二文件名来标识文档。
贯穿公开内容,所描述的任何技术的实现可以包括方法或过程、系统或者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的指令。特定实现的细节在附图和下文描述中记载。通过下文描述(包括附图)以及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将是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至图5、图7、图8、图10A至图10C、图12、图14和图17是示例性系统的框图。
图6是示例性整合框架的框图。
图9、图11、图13和图15是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示例性整合规则的框图。
贯穿全文,相似的参考标号表示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企业整合系统跨越由组织所使用的不同企业系统而保持一致的业务信息,其中,组织诸如维护与客户关系管理(CRM)应用的客户数据以及与企业内容管理(ECM)存储库的产品数据的组织。企业整合系统充当多个系统之间的中介,并且提供共同的接口以允许多个系统以一致的方式进行交互和处理指令。企业整合系统包括使跨CRM应用和ECM系统的企业系统整合可配置和可扩展的组件的框架。
图1示出了用于将客户关系管理(CRM)应用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内容管理(ECM)系统进行整合的示例系统100。例如,CRM系统110中所包括的一个或多个CRM应用可以与ECM系统120和/或ECM系统130整合。CRM系统110可以包括用于对与客户的交互和销售前景进行组织和自动化的功能。例如,CRM系统100可以包括对与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有关的业务过程进行自动化和同步的CRM应用。
ECM系统120和130可以用来例如捕获、管理、存储、保留和递送与组织的组织过程有关的内容和文档。ECM系统120和130的每个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ECM存储库。ECM存储库可以包括诸如数据库数据的结构化数据以及诸如文档、电子邮件消息、音频和视频等的非结构化信息二者。可以利用ECM系统120和130中的元数据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加标签。每个ECM系统120和130可以通过不同的API(应用编程接口)来访问。
CRM系统110中所包括的CRM应用可以请求执行与企业内容管理相关联的操作。例如,在CRM系统100上运行的CRM应用可以请求访问来自一个或多个ECM系统120和130中所包括的一个或多个ECM存储库的信息。CRM应用可以通过使用整合框架140来访问ECM系统120和130。
整合框架140提供标准ECM接口190,以供CRM应用在访问ECM系统120和130时使用。标准ECM接口190隐藏ECM系统120和130之间的连接和API差异。不同于与多个不同的ECM接口对接,CRM应用可以与标准ECM接口190对接,以提供一致的体验而不考虑正在访问哪个ECM系统。对ECM系统的访问可以包括从ECM系统获取数据(例如,内容)以及向ECM系统存储数据(例如,内容)。
整合框架140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组件150、一个或多个web服务组件160、一个或多个连接器组件170、以及一组或多组整合规则180。响应于来自CRM应用的请求,可以加载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组件150。可以加载用户接口组件150以提供CRM应用所使用的标准ECM接口190。标准ECM接口190可以允许用户请求执行ECM操作,诸如搜索、浏览、导航、导入以及创建新文档。用户请求的操作可以由一个或多个ECM系统来执行。用户接口组件150提供标准接口,其抽象出任一ECM系统的操作细节。由此,用户可以不关心(或者说可以不知道)哪个ECM系统执行操作、或者在ECM系统中执行通用操作需要哪些命令和数据。
ECM功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web服务组件160来执行。Web服务组件160提供隐藏了对ECM系统特定服务的调取细节的抽象。Web服务组件160向CRM服务展露标准化的ECM功能集。CRM服务封装一组CRM功能,诸如用于在CRM应用与ECM系统120或ECM系统130之间转换和移动数据。CRM服务可以通过使用由web服务组件160提供的服务来执行ECM功能。
Web服务组件160和用户接口组件150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连接器组件170来连接至ECM系统120或者ECM系统130。连接器组件170配置用于与特定ECM系统对接。例如,第一连接器组件170可以配置用于连接至ECM系统120,并且第二连接器组件170可以配置用于连接至ECM系统130。
整合规则180定义与CRM应用和特定ECM系统的整合有关的规则。例如,规则可被定义为标识要向特定ECM系统传送的文档类型,定义用于在特定ECM系统中存储文档的元数据处理,定义用于访问特定ECM系统和CRM应用中文档的用户权限的映射,标识特定ECM系统中用于存储来自CRM应用的文档的存储位置,以及标识用于命名来自CRM应用的、将被存储在特定ECM系统中的文档的文件名规范。
整合规则180可以具有应用于所有ECM系统的一般规则和/或应用于特有ECM系统的特有规则。特有规则允许在CRM应用在与不同ECM系统整合时执行不同的操作。
如图2中所示,响应于被调取,CRM服务202可以加载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组件204,并且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web服务206。由此,CRM服务202、用户接口组件204以及web服务组件206形成了“调取-加载-使用”的执行模式。如上所述,用户接口组件204提供用于发起ECM操作的标准用户接口,而不考虑访问哪个ECM系统;并且web服务组件206提供API服务的通用集合,其隐藏了访问各ECM系统的特定细节。
在某些示例中,CRM服务202充当占位器(placeholder),用以加载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组件204(例如,Java2平台企业版(J2EE)组件)以及使用web服务组件206(例如,ECMWeb服务)。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组件204充当用来执行搜索、浏览、导航、导入和创建新文档等操作的用户接口组件。Web服务组件206提供API(应用编程接口)的通用集合,用以执行单点登入、文件传输以及元数据取回和更新。
更详细地并如图3中所示,CRM应用3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web客户端304a、304b和304c调取。CRM应用302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CRM服务306a-306f来提供功能性。CRM服务306a-306f例如可以包括单点登入、浏览、搜索、查询、文件传送或者安全性功能。
响应于被调取,CRM服务306可以加载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组件308a-308d,并且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web服务310a-310d。每当CRM服务306a-306f之一被调取时,可以创建新的线程。用户接口组件308a-308d以及web服务310a-310d与一个或多个连接器组件312a-312g对接,其中每个连接器组件312a-312f配置用于与特定ECM系统314对接。
用户接口组件308a-308d可以包括例如登录组件、栅格浏览器组件、树浏览器组件、搜索组件以及属性组件。登录组件例如可以在当调取CRM服务306a-306f时用户没有登录到ECM系统中的情况下被加载。栅格浏览器组件可以用来允许用户查看来自一个或多个ECM存储库的基于表的数据(例如,与数据库有关的数据)。树浏览器组件可以用来使用户能够导航ECM数据的层级化视图,以及展开或折叠层级化视图的不同级别。搜索组件可以允许用户发起在一个或多个ECM存储库中针对一个或多个用户输入的搜索项进行搜索,以及浏览返回的搜索结果。属性组件可以使用户能够查看或者修改存储在ECM存储库中的文档的元数据。在某些实现中,用户接口组件306a-306f可以使用J2EE(Java2平台企业版)技术来实现。
Web服务组件310a-310d提供一种抽象,其隐藏了ECM系统特定的服务调取细节。在某些实现中,web服务组件310a-310d使用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来向CRM应用302展露ECM功能。Web服务组件310a-310d可以包括例如单点登入服务、浏览服务、搜索服务、元数据服务、文件传送服务以及查询服务。
单点登入服务可以展露用于从CRM应用302登入或登出ECM存储库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浏览服务可以展露用于以层级方式来浏览或导航ECM存储库的一组方法。搜索服务可以展露用于向一个或多个ECM存储库搜索一个或多个已存储文档的一组方法。元数据服务可以展露用于更新ECM存储库中的元数据信息的一组方法。文件传送服务可以展露用于跨ECM系统314和CRM应用302来传送文档的一组方法。查询服务可以展露用于在ECM存储库中执行查询的一组方法。
图4示出了用于将一个或多个CRM服务402与ECM系统404进行整合的示例系统400。响应于被调取,CRM服务402可以加载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组件406a、406b和406c,并且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web服务408a、408b和408c,其中用户接口组件406a、406b和406c以及web服务组件408a、408b和408c包括在整合框架410中。整合框架410还包括处理机412a-412d以及一个或多个配置文件414。处理机412a-412d可以由用户接口组件406a、406b和406c以及web服务组件408a、408b和408c使用。
一个或多个配置文件414可以定义处理机412a-412d的配置细节。处理机412a-412d可以在处理操作中利用一个或多个配置文件414。这样,编辑一个或多个配置文件414支持对处理机412a-412d的功能的重配。一个或多个配置文件414可以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文件,其允许进行相对容易的编辑。
在某些实现中,处理机412(例如,处理机412a-412d之一)由连接器组件(例如,图3中所示的连接器组件312a)来展露。处理机412可以用来在存储库中执行ECM操作。例如,处理机412的类型可以包括配置处理机、连接处理机、导航处理机、标签处理机、查询处理机、文件传送处理机以及对象处理机。配置处理机可以用来添加、编辑或者删除配置信息,诸如访问细节或者ECM文件夹细节。连接处理机可以用于创建和管理与ECM存储库的会话。导航处理机可以用来访问ECM存储库中的制品,诸如存储柜、文件夹或者文档。查询处理机可以用来查询ECM存储库。文件传送处理机可以用来跨CRM应用和ECM存储库来传送文件。对象处理机可以用来访问ECM存储库中包括的对象。
处理机412还可以配置用于与特定ECM系统404对接。例如,处理机412可以配置用于使用ECM系统的私有API416来与特定ECM系统进行通信。使用多个处理机可以支持与多个ECM系统对接。为了与新ECM系统对接,可以实现新的处理机集合。
一个或多个配置文件414可以定义处理机412a-412d的配置细节。处理机412a-412d可以在处理操作中使用一个或多个配置文件414。这样,编辑一个或多个配置文件414支持对处理机412a-412d的功能的重配。一个或多个配置文件414可以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文件,其允许相对容易的编辑。
图5示出了一个示例整合框架501,其包括:处理机组件502a和502b,配置用于与ECM系统506中包括的API504对接;处理机组件508a和508b,配置用于与ECM系统512中包括的API510对接;以及处理机组件514a和514b,配置用于与ECM系统518中包括的API516对接。
整合框架501包括配置文件520、522和524。配置文件可以包括关于特定ECM系统的配置信息,诸如关于ECM系统中包括的ECM存储库的信息。在图5的示例中,每个配置文件520、522和524分别与ECM系统506、512和518之一相关联。例如,配置文件520可以包括针对ECM系统506的配置信息,配置文件522可以包括针对ECM系统512的配置信息,并且配置文件524可以包括针对ECM系统518的配置信息。
配置文件例如可以包括:关于用来访问特定ECM系统的处理机类的封装和类名信息,用于连接至特定ECM系统的连接细节,对ECM存储库中包括的文件夹路径名称的引用,ECM存储库查询细节,ECM存储库脚本细节,或者与特定ECM存储库或系统有关的其他定制信息。在某些实现中,针对多个ECM系统的多组配置信息可以存储在单个配置文件或者多个配置文件中。在某些实现中,配置文件实现为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文件。
图6示出了整合框架602的示例组件。如上文讨论,整合框架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组件、web服务组件以及连接器组件和相关联的处理机。整合框架602还可以包括其他组件。
如图6所示,整合框架602可以包括:用户接口基础组件604、web服务基础组件606、处理机基础组件608、数据库管理器610、本地持久数据存储612、监测组件614、日志记录组件616、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钩子组件618、一个或多个web服务钩子组件620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机钩子组件622。
处理机基础组件608配置用于解析配置文件(例如,图5中所示的配置文件524),以及协调处理机钩子组件622。处理机钩子组件622调取特定ECM系统的处理机。在某些实现中,处理机组件(例如,图5中的处理机502a)导出自处理机基础组件608或者与其关联。
用户接口基础组件604配置用于协调取户接口钩子组件618,以及与处理机基础组件608进行通信。用户接口钩子组件618由用户接口组件用来访问ECM存储库。在某些实现中,用户接口组件(例如,图4的用户接口组件406a)导出自用户接口基础组件604或者与其关联。
Web服务基础组件606配置用于协调web服务钩子组件620,以及与处理机基础组件608进行通信。Web服务钩子组件620由web服务组件用来访问ECM存储库。在某些实现中,web服务组件(例如,图4的web服务408a)导出自web服务基础组件606或者与其关联。
本地持久数据存储612可以用来存储ECM配置细节以及其他配置数据,诸如用于性能调节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器610是软件组件,其可以用来提供和管理对本地持久数据存储612的访问。
监测组件614可以用来监测CRM应用和ECM系统整合。例如,监测组件614可以提供对一个或多个信息馈送的访问,并且支持使用一个或多个信息馈送来监测整合操作。
日志记录组件616可以用来日志记录与CRM应用和一个或多个ECM系统的整合相关联的信息。在某些实现中,日志记录组件616可以使用“log4j”(LoggingforJava,针对Java的日志记录)API。日志记录组件616可以在本地持久数据存储612中日志记录由整合框架602执行的整合操作的记录。
图7示出了整合框架的示例web服务层。CRM应用702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web服务组件704a-704e。web服务组件704a-704e可以与web基础连接器组件706对接。Web服务基础连接器组件706可以充当web服务组件704a-704e与连接器组件708之间的层。Web服务基础连接器组件706可以从web服务组件704a-704e接收调用,并且向适当的web服务连接器组件708转发该调用。连接器组件708可以与相应的web服务钩子组件710相关联。连接器组件708和相应的web服务钩子组件710可以交互以访问ECM存储库。如上所述,web服务钩子组件710由web服务基础组件712来协调。
图8示出了整合框架的示例用户接口层。CRM应用802可以加载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组件804a-804f。用户接口组件804a-804f可以与用户接口基础连接器组件806对接。用户接口基础连接器组件806可以充当用户接口连接器组件808的包装器。用户接口基础连接器组件806可以从用户接口组件804a-804f接收调用,并且向适当的用户接口连接器组件808路由该调用。用户接口连接器组件808与相应的用户接口钩子组件810交互,以处理特定ECM存储库中的特定ECM操作。如上所述,用户接口基础组件812协调用户接口钩子组件810。
图9示出了一个示例过程900,其用于对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与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进行整合。过程900的操作被一般地描述为由系统100执行。过程900的操作可以由系统100的组件之一(例如,整合框架140)来执行,或者可以由系统100的组件的组合来执行。在某些实现中,过程900的操作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
系统100接收关于执行与企业内容管理相关联的操作的请求(910)。例如,系统100可以从CRM应用接收请求。如图10A所示,可以接收来自包括在CRM系统1010中的CRM应用的请求。
该请求可以是基于向CRM应用提供的、用于执行与企业内容管理相关联的操作的用户输入的请求。例如,用户可以向CRM应用提供请求将来自CRM应用的内容存储在ECM系统中的用户输入。响应于该用户输入,CRM应用发送请求以执行将来自CRM应用的内容存储在ECM系统中的有关操作。
该请求还可以是由CRM应用在没有用户干预的情况下自动生成的请求。例如,CRM应用可以分析CRM应用所执行的动作,并且基于该分析确定:来自ECM系统的内容对于与CRM应用交互的用户来说可能是有用的。响应于确定来自ECM系统的内容对于与CRM应用交互的用户来说可能是有用的,CRM应用在无需用户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地发送访问来自ECM系统的相关内容的有关请求。
响应于该请求,系统100提供标准用户接口(920)。标准用户接口可以包括一组用户接口元件,其应用于由计算机系统服务的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每一个所执行的操作,并且抽象出该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任何一个的操作细节。例如,在图10A的示例中,可以在CRM系统1010中包括的CRM应用中提供标准ECM接口1020。提供标准用户接口可以包括:加载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组件(例如,上文关于图3讨论的用户接口组件308a)。用户接口组件可以例如响应于CRM应用中的一个或多个服务被调取而被加载。用户接口组件的加载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CRM服务使用由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web服务。
系统100接收向标准用户接口中输入、请求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用户输入(930)。例如,用户可以与诸如栅格浏览器组件、树浏览器组件、搜索组件或者属性组件等用户接口组件进行交互。接收自CRM系统1010的用户输入可以包括通用数据和命令(例如,不特定于任何ECM系统的数据和命令)。
响应于该用户输入,系统100标识用于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940)。特定ECM系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ECM系统中被标识。例如,系统100可以通过参考配置文件中的条目以确定该操作属于哪一个或多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从而标识特定ECM系统。系统100还可以基于由用户提供的、为该操作选择适当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用户输入,来标识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
系统100选择配置用于与该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特定连接器组件(950)。例如,系统100可以通过标识与所标识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相对应的配置文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条目,来选择特定连接器组件。例如,配置文件可以包括标识连接器组件的属性(诸如,类名和封装名)的一个或多个条目。
在图10A的示例中,可以从包括在整合框架1043中的一组连接器组件中标识连接器组件1042,其中整合框架1043包括其他连接器组件,诸如连接器组件1044。连接器组件1042配置用于与ECM系统1050对接。如另一示例以及图10B中所示,可以标识连接器组件1044。连接器组件1044配置用于与ECM系统1060对接。
返回图9,系统100使用特定连接器组件来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并且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960)。例如,系统100可以使用特定连接器组件来从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获取数据(例如,内容),或者在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存储数据(例如,内容)。
在图10A的示例中,连接器组件1042可以用来执行ECM系统1050中的ECM操作。连接器组件1042可以配置用于与ECM系统1060所使用的API对接,并且可以提供特定于ECM系统1050的数据1062。特定于ECM系统1050的数据1062可以由整合框架1043转换为特定于ECM系统1050的格式。
在图10B的示例中,连接器组件1044可以用来执行ECM系统1060中的ECM操作。连接器组件1044可以配置用于与ECM系统1060所使用的API对接,并且可以提供特定于ECM系统1060的数据1064。特定于ECM系统1060的数据1064可以由整合框架1043转换为特定于ECM系统1060的格式。特定于ECM系统1060(或其格式)的数据1064可以不同于特定于ECM系统1050(或其格式)的数据1062。
在某些实现中以及对于某些CRM服务而言,系统100可以标识不止一个ECM系统,来执行所请求的ECM操作。例如并如图10C中所示,可以标识ECM系统1050和ECM系统1060二者。连接器组件1042和1044每一个可被选择,以分别与ECM系统1050和1060对接。连接器组件1042可以用来向ECM系统1050发送数据1070,其中数据1070特定于ECM系统1050。类似地,连接器组件1044可以用来向ECM系统1060发送数据1080,其中数据1080特定于ECM系统1060。特定于ECM系统1050(或其格式)的数据1070可以不同于特定于ECM系统1060(或其格式)的数据1080。整合框架1043可以基于整合规则将来自CRM应用的数据转换为ECM系统1050和1060所需的格式。当数据(例如,内容)存储在多个ECM系统中时,可以请求不止一个ECM系统来执行ECM操作。当数据(例如,内容)需要从多个ECM系统访问时,也可以请求不止一个ECM系统来执行ECM操作。
图11示出了一个示例过程1100,其用于日志记录和审核将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与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进行整合的有关操作。过程1100的操作被一般地描述为由系统100执行。过程1100的操作可以由系统100的组件之一(例如,整合框架140)来执行,或者可以由系统100的组件的组合来执行。在某些实现中,过程1100的操作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
系统100处理导致请求在一个或多个ECM系统中存储CRM数据的事件(1110)。例如,通过整合框架与一个或多个ECM系统整合的CRM应用可以请求在一个或多个ECM系统中存储CRM数据。例如并如图12中所示,CRM系统1205可以使用整合框架1210来请求在一个或多个ECM系统1230、1240和1250中存储CRM数据。在一个或多个ECM系统1230、1240和1250中存储CRM数据的请求例如可以基于从CRM系统1205中包括的CRM应用中显示的用户接口组件接收到的用户接口事件。
返回图11,响应于该事件,系统100日志记录该事件,以标识CRM系统以及被请求以存储CRM数据的一个或多个ECM系统(1120)。日志记录例如可以由上文关于图6所描述的日志记录组件616来执行。
在图12的示例中,可以将事件日志记录在整合日志1255中。整合日志1255例如指示:在ECM系统1230中存储“数据1”和“数据2”的请求分别发生在“时间1”和“时间2”,以及在ECM系统1240中存储“数据3”和“数据2”的请求分别发生在“时间3”和“时间2”,以及在ECM系统1250中存储“数据2”、“数据4”和“数据5”的请求分别发生在“时间2”、“时间4”和“时间5”。如整合日志1255中所示,单个事件可以导致在多个ECM系统中存储数据的请求,如在同一时间(例如,“时间2”)在每个ECM系统1230、1240和1250中存储“数据2”的多个同时请求所示。
随着日志记录的经过,系统100还可以至少临时地存储将要存储在一个或多个ECM系统中的CRM数据。临时存储例如可以使用上文关于图6描述的本地持久数据存储612来执行。通过存储整合操作中所包括的CRM数据,系统100可以通过访问临时存储的CRM数据,来修改在执行整合操作中出现的任何错误。
返回图11,基于日志记录,系统100审核一个或多个ECM系统,以确定CRM数据是否被正确存储(1130)。例如,参考图12的示例,系统100可以处理整合日志1255,并且可以针对日志1255中的每个条目,验证该条目所指示的数据是否实际存储到了所指示的ECM系统中。审核结果例如可以存储在审核日志1260中。审核日志1260例如指示:审核验证了“数据1”和“数据2”被存储在ECM系统1230中,并且“数据2”和“数据5”被存储在ECM系统1250中,但是“数据3”和“数据2”未被存储在ECM系统1240中,并且“数据4”未被存储在ECM系统1250中。
响应于确定CRM数据未被正确存储,系统100采取修正动作(1140)。例如,可以标识未被正确存储的数据以及没有正确存储数据的ECM系统,可以向该ECM系统重发存储该数据的请求,并且可以执行验证过程以确认重发的请求导致了该数据在该ECM系统中的正确存储。
系统100基于日志记录和审核来提供报告(1150)。例如,系统100可以生成详述整合操作的报告。系统100还可以确定整合统计(例如,关于整合操作的数目和/或整合操作的成功率和失败率的统计),并且将该整合统计包括在生成的报告中。在图12的示例中,系统100可以使用存储在整合日志1255中的数据和/或存储在审核日志1260中的数据来生成报告。
图13示出了一个示例过程1300,其用于对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整合。过程1300的操作被一般地描述为由系统100执行。过程1300的操作可以由系统100的组件之一(例如,整合框架140)来执行,或者可以由系统100的组件的组合来执行。在某些实现中,过程1300的操作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
系统100接收关于将新ECM系统与CRM系统整合的用户输入(1310)。例如,新ECM系统可以是新ECM产品供应,或者另外可以是先前未与CRM系统整合的ECM系统。如图14所示,公司可以开始使用新ECM系统1405,并且可能希望将新ECM系统1405与公司所使用的CRM系统1410整合。
系统100基于输入来添加新连接器用以与新ECM系统对接(1320)。新连接器可被实现、配置用于与新ECM系统对接、以及向整合框架添加。可以向整合框架添加其他组件以便与新ECM系统对接,诸如一个或多个处理机组件、一个或多个配置文件、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钩子组件以及一个或多个web服务钩子组件。
而且,在某些实现中,可以更新某些已有的整合框架组件,诸如web服务基础连接器组件和用户接口基础组件,以便与新添加的组件交互。在图14的示例中,向整合框架1430添加新连接器1420。整合框架1430可以更新,而无需对标准ECM接口1435的改变。因为不需要对标准ECM接口1435的改变,用户能够使用已知的接口来执行与新ECM系统1405的整合操作,无需用户的附加训练或者知识来进行操作。
系统100基于输入来更新整合规则,以便将新ECM系统纳入考虑(1330)。例如,在图14的示例中,可以向已有规则1450添加新规则1440,其中已有规则1450与已有ECM系统1460相关联。除了更新用于新ECM系统1405的整合规则之外,可以添加或更新一个或多个配置文件。更新整合规则以便将新ECM系统纳入考虑,将在下文关于图15和图16详述。
返回图13,系统100基于新连接器和更新的整合规则来处理CRM系统与新ECM系统的整合(1340)。例如,在图14的示例中,可以通过标准ECM接口1435从CRM系统1410接收针对ECM操作的请求。对于某些请求,可以选择新ECM系统1405来执行操作,CRM系统1410可以通过新连接器1420连接至新ECM系统1405,并且可以按照新规则1440来执行所请求的操作。可以使用先前在添加新ECM系统1405之前已被用于对已有ECM系统1460和CRM系统1410进行整合的相同的、未改变的标准ECM接口1435来接收针对ECM操作的请求。
在添加新ECM系统1405之后,对于某些请求的操作,可以请求ECM系统1460来执行该操作。对于这种操作,CRM系统1410可以通过连接器1470连接至ECM系统1460,并且可以按照在添加新ECM系统1405之前存在的已有规则1450来执行所请求的操作。换言之,新ECM系统1405的添加并不影响CRM系统1410与已有ECM系统1460的整合。
图15示出了一个示例过程1500,其用于根据一组整合规则将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与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进行整合。过程1500的操作被一般地描述为由系统100执行。过程1500的操作可以由系统100的组件之一(例如,整合框架140)来执行,或者可以由系统100的组件的组合来执行。在某些实现中,过程1500的操作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
系统100接收定义要在与特定ECM系统的整合中应用的规则或逻辑的用户输入(1510)。例如,可以接收用于ECM系统(例如,已有ECM系统或者新ECM系统)的整合规则。例如,图16示出了示例整合规则1600,其包括:规则1610,用于标识将要向ECM系统传送的文档类型;规则1620,用于处理ECM系统的元数据;规则1630,用于针对ECM系统的用户权限的映射;规则1640,用于定义ECM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存储位置;以及规则1650,用于命名ECM系统中的文件。
返回图15,系统100基于接收的输入来定义用于特定ECM系统的规则或逻辑(1520)。例如,系统100可以在电子存储中定义一个或多个规则。该一个或多个规则可以定义用于与一个或多个ECM系统进行整合的标准和配置设置。该一个或多个规则可以包括应用于所有ECM系统的一般规则和/或应用于特有ECM系统的特有规则。特有规则允许在CRM应用与不同的ECM系统整合时执行不同的操作。特有规则可以定义针对每个ECM系统的数据转换和属性映射(例如,元数据属性映射),以确保数据按照适当的格式存储在每个ECM系统中。
系统100标识与特定ECM系统有关的整合操作(1530)。例如,可以从CRM系统接收针对ECM操作的请求。请求可以是在特定ECM系统中存储文档的请求,其中文档是特定的文档格式,并且文档具有关联的元数据。作为另一示例,可以从特定用户接收访问文档的请求。
系统100向整合操作应用用于特定ECM系统的规则或逻辑(1540),并且系统100基于该规则或逻辑的应用来执行整合操作(1550)。例如,如果整合操作包括来自特定CRM应用的、针对特定用户访问ECM系统的请求,则系统100可以基于定义用于访问ECM系统和CRM应用中文档的用户权限映射的整合规则(例如,图16的规则1630)来处理该请求。在此示例中,系统100可以基于用户权限映射来确定用户对ECM系统中文档是否具有访问权。如果用户不具有对ECM系统中文档的访问权,则系统100可以拒绝或者忽略该请求。
作为另一示例,如果整合操作包括在ECM系统中存储文档的请求,则系统100可以确定该请求中所包括的文档的类型,并且将该文档类型与被整合规则标识为要向ECM系统传送的文档类型的文档类型进行比较。响应于确定所确定的文档类型未被包括在要向ECM系统传送的文档类型中,系统100可以在不向ECM系统传送该文档的情况下处理该请求。
响应于确定所确定的文档类型包括在要向ECM系统传送的文档类型中,系统100可以向ECM系统传送该文档。如果文档具有关联的元数据,则在存储文档之前,系统100可以基于整合规则(例如,图16的规则1620)将文档的第一组元数据转换为适于ECM系统的第二组元数据,并且可以与第二组元数据相关联地将文档存储在ECM系统中。在存储文档之前,系统100可以基于标识文件名规范的整合规则(例如,图16,规则1650)将该文档重命名为新的、不同的文件名,并且可以使用该新文件名来标识该文档。系统100可以基于标识系统中用于存储来自特定CRM应用的文档的存储位置的整合规则(例如,图16,规则1640),来确定ECM系统中存储该文档的位置,并且可以控制ECM系统将该文档存储在所确定的位置。
图17是计算机系统1700的示例的示意图。按照一个实现,系统1700可以用于与过程900、1100、1300和1500相关联而描述的操作。
系统1700包括处理器1710、存储器1720、存储设备1730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740。每个组件1710、1720、1730和1740可以使用系统总线1750互连。处理器1710能够处理要在系统1700内执行的指令。在一个实现中,处理器1710是单线程处理器。在另一实现中,处理器1710是多线程处理器。处理器1710能够处理存储在存储器1720中的指令或者存储在存储设备1730上的指令,以显示用于输入/输出设备1740上的用户接口的图形信息。
存储器1720存储系统1700中的信息。在一个实现中,存储器1720是计算机介质。在一个实现中,存储器1720是易失性存储器单元。在另一实现中,存储器1720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
存储设备1730能够为系统1700提供大容量存储。在一个实现中,存储设备1730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各种不同的实现中,存储设备1730可以是软盘设备、硬盘设备、光盘射频或者带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1740为系统1700提供输入/输出操作。在一个实现中,输入/输出设备1740包括键盘和/或指点设备。在另一实现中,输入/输出设备1740包括用于显示图形用户接口的显示单元。
所描述的特征可以实现在数字电子电路中,或者实现在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中。装置可以实现在有形地包含在信息载体中(例如,机器可读存储设备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以供可编程处理器执行;并且方法步骤可以由可编程处理器来执行,其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操作以及产生输出,来执行指令程序以执行所描述实现的功能。所描述的功能可以有益地实现于在可编程系统上执行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可编程系统包括:耦合的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用以接收和发送来自和去往数据存储系统的数据和指令;至少一个输入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输出设备。计算机程序是可以在计算机中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以执行特定活动或产生特定结果的指令集合。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语言或者解释语言)来编写,并且可以按照任何形式来部署,包括部署为单机程序、模块、组件、子例程或者是与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他单元。
作为示例,用于执行指令程序的适当处理器包括通用微处理器和专用微处理器二者,以及任意类型计算机的单个处理器或者多个处理器之一。一般地,处理器将从只读存储器或随机访问存储器或二者接收指令。计算机的元件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指令的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般地,计算机还将包括用于存储数据文件的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或者可操作地耦合以便与其通信;这种设备包括:磁盘,诸如内部硬盘和可拆卸盘;磁光盘;以及光盘。用于有形地包含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适当设备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作为示例,包括:半导体存储器设备,诸如EPROM、EEPROM和闪存设备;磁盘;诸如内部硬盘和可拆卸盘;磁光盘;以及CD-ROM和DVD-ROM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由ASIC(专用集成电路)补充或者包含在ASIC中。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特征可以实现在如下计算机上,该计算机具有诸如CRT(阴极射线)或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之类的显示器设备,以便向用户显示信息,并且具有键盘和指点设备(诸如,鼠标或轨迹球),用户可以用来向计算机提供输入。
特征可以实现在包括后端组件(诸如,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组件(诸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因特网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组件(诸如具有图形用户接口或因特网浏览器的客户端)或其任意组合的计算机系统中。系统的组件可以由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来连接,诸如通信网络。通信网络的示例例如包括LAN、WAN以及形成因特网的计算机和网络。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地彼此远离,并且通常通过例如上面描述的网络进行通信。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因在相应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而出现。
已经描述的多个实现。然而,将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由此,其他实现也处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对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与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进行整合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用户接口组件,配置用于提供用户接口;
多个不同的连接器组件,配置用于与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
一个或者多个web服务组件,配置用于执行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功能性;以及
请求接收模块,配置用于从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接收关于执行与企业内容管理相关联的操作的请求;
提供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所述请求,使用所述至少一个用户接口组件来提供包括一组用户接口元件的标准用户接口,所述用户接口元件应用于由所述计算机系统服务的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每一个所执行的操作,并且抽象出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任何一个的操作细节;
用户输入接收模块,配置用于接收向所述标准用户接口输入的、请求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用户输入;
标识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输入,从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标识用于执行所述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
选择模块,配置用于从所述多个不同的连接器组件中,选择被配置用于与所标识的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特定连接器组件;
对接模块,配置用于使用所述特定连接器组件来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并且控制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来执行所述企业内容管理操作,
其中所述提供模块进一步配置用于:基于被调取的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加载一个或者多个用户接口组件,以便:
支持在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中调取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服务来定制由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提供的web服务,其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服务通过定制由所述一个或者多个web服务组件提供的所述web服务,来执行企业内容管理功能性。
2.一种对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与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进行整合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计算机系统从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接收关于执行与企业内容管理相关联的操作的请求;
响应于所述请求,由所述计算机系统提供包括一组用户接口元件的标准用户接口,所述用户接口元件应用于由所述计算机系统服务的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每一个所执行的操作,并且抽象出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任何一个的操作细节;
由所述计算机系统接收向所述标准用户接口输入的、请求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用户输入;
响应于所述用户输入,从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标识用于执行所述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
从被配置用于与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多个不同的连接器组件中,选择被配置用于与所标识的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特定连接器组件;以及
由所述计算机系统使用所述特定连接器组件来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并且控制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来执行所述企业内容管理操作,
其中由所述计算机系统提供所述标准用户接口包括:基于被调取的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加载一个或者多个用户接口组件,进一步包括:
支持在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中调取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服务来定制由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提供的web服务,其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服务通过定制由所述一个或者多个web服务组件提供的所述web服务,来执行企业内容管理功能性,所述一个或者多个web服务组件配置用于执行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功能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从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标识用于执行所述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包括:从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选择至少两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来执行所述企业内容管理操作;
其中从被配置用于与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多个不同的连接器组件中选择被配置用于与所标识的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特定连接器组件包括:从被配置用于与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所述多个不同的连接器组件中选择至少两个连接器组件,每个连接器组件被配置用于与所标识的所述至少两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之一对接;以及
其中由所述计算机系统使用所述特定连接器组件来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并且控制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来执行所述企业内容管理操作包括:由所述计算机系统使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器组件来与所述至少两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并且控制所述至少两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来执行所述企业内容管理操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处理导致请求将来自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数据存储在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系统中的事件;以及
响应于所述事件,在独立于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和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电子存储中日志记录所述事件,以标识来自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数据以及被请求存储来自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所述数据的、所述多个不同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系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日志记录,审核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系统,以确定来自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所述数据是否被正确存储到了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系统的每一个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确定来自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所述数据未被正确存储在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系统的每一个中:
标识其中来自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所述数据未被正确存储的至少一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以及
针对所述至少一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采取修正动作,以促使来自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所述数据在所述至少一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的正确存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日志记录和所述审核,计算与针对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每一个而请求的存储操作以及所述存储操作的成功或失败相关的整合统计;
生成反映计算出的所述整合统计的报告;以及
使用输出设备来输出所述报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关于将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与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进行整合的用户输入;
基于所述用户输入,添加配置用于与所述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新连接器组件;
基于所述用户输入,更新整合规则以便将所述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纳入考虑;以及
基于所述新连接器和更新的整合规则,处理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与所述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维持用于先前与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整合的已有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已有连接器组件和已有整合规则,使得所述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添加不会影响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与所述已有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计算机系统从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接收关于执行与所述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相关联的操作的第二请求;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提供用于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标准用户接口,以支持用户使用在所述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添加之前、用于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相同标准用户接口,来提供请求执行与所述新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相关联的所述操作的输入。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定义要在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中应用的一个或多个规则的用户输入;以及
基于接收的所述用户输入,在电子存储中定义用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规则,用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适用于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相关联的整合操作,但不适用于与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其他系统相关联的整合操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标识涉及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操作;
基于将所述整合操作标识为涉及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所述整合操作应用用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以及
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的应用,执行涉及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所述整合操作。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包括第一规则,并且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是第一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
接收定义要在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与第二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中应用的第二规则的用户输入,所述第二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不同于所述第一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并且所述第二规则不同于所述第一规则;
基于接收的所述用户输入,在电子存储中定义用于所述第二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第二规则;
标识整合操作的目标企业内容管理系统;
确定所述目标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是否为第一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或所述第二企业内容管理系统;
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是所述第一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所述整合操作应用用于所述第一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所述第一规则;
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是所述第二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所述整合操作应用用于所述第二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所述第二规则。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包括第一规则,其标识将要向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传送的文档类型,进一步包括:
处理将文档存储在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的请求,这是通过:
确定所述请求中包括的所述文档的类型;
将所述文档的已确定类型与由所述第一规则标识的所述文档类型进行比较;
基于所述比较来确定所述文档的已确定类型是否被包括在由所述第一规则标识的所述文档类型中;
响应于确定所述文档的已确定类型被包括在由所述第一规则确定的所述文档类型中,向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传送所述文档;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文档的已确定类型未被包括在由所述第一规则确定的所述文档类型中,在不向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传送所述文档的情况下处理所述请求。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包括第一规则,其定义用于在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存储文档的元数据处理,进一步包括:
接收在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存储文档的请求,所述文档具有第一组元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规则,将所述文档的所述第一组元数据转换为适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第二组元数据;以及
与适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所述第二组元数据相关联地,将所述文档存储在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包括第一规则,所述第一规则定义用于访问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和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中文档的用户权限的映射,进一步包括:
基于定义用于访问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和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中文档的用户权限的映射的所述第一规则,处理对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和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用户访问。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包括第一规则,所述第一规则标识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用于存储来自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文档的存储位置,进一步包括:
接收在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存储文档的请求;
基于标识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用于存储来自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文档的存储位置的所述第一规则,确定在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存储所述文档的位置;以及
控制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将所述文档存储在所确定的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包括第一规则,所述第一规则标识用于命名来自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存储在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的文档的文件名规范,进一步包括:
接收将文档存储在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的请求,所述文档具有第一文件名;
基于标识文件名规范的所述第一规则将所述文档重命名为第二文件名,所述第二文件名不同于所述第一文件名;以及
控制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将所述文档存储在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使用所述第二文件名来标识所述文档。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被调取,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中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加载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用户接口组件,并且开始定制由所述一个或者多个web服务组件提供的web服务。
20.一种用于对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与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进行整合的设备,包括:
用于从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接收关于执行与企业内容管理相关联的操作的请求的装置;以及
用于响应于所述请求,提供包括一组用户接口元件的标准用户接口的装置,所述用户接口元件应用于由计算机系统服务的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每一个所执行的操作,并且抽象出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任何一个的操作细节;
用于接收向所述标准用户接口输入的、请求执行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用户输入的装置;
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输入,从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标识用于执行所述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装置;
用于从配置用于与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多个不同的连接器组件中,选择被配置用于与所标识的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的特定连接器组件的装置;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特定连接器组件来与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对接,并且控制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来执行所述企业内容管理操作的装置,
其中用于提供包括一组用户接口元件的标准用户接口的装置进一步配置用于:基于被调取的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加载一个或者多个用户接口组件,以便:
支持在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中调取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服务来定制由所述特定企业内容管理系统提供的web服务,其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服务通过定制由所述一个或者多个web服务组件提供的所述web服务,来执行企业内容管理功能性,所述一个或者多个web服务组件配置用于执行所述多个不同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功能性。
CN201010232296.1A 2010-04-20 2010-07-15 用于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框架 Active CN1022368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N1123/CHE/2010 2010-04-20
IN1123CH2010 2010-04-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6835A CN102236835A (zh) 2011-11-09
CN102236835B true CN102236835B (zh) 2016-01-27

Family

ID=44788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2296.1A Active CN102236835B (zh) 2010-04-20 2010-07-15 用于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框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20724B2 (zh)
CN (1) CN102236835B (zh)
AU (1) AU2010202809B2 (zh)
CA (1) CA27090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2246B2 (en) 2006-09-18 2014-09-09 Emc Corporation Service level mapping method
US9141658B1 (en) 2007-09-28 2015-09-22 Emc Corporation Data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risk mitigation
US9461890B1 (en) 2007-09-28 2016-10-04 Emc Corporation Delegation of data management policy in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S9323901B1 (en) 2007-09-28 2016-04-26 Emc Corporation Data classification for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US8620724B2 (en) * 2010-04-20 2013-12-31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Integration framework for 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s
US20120016913A1 (en) * 2010-07-14 2012-01-19 Salesforce.Com, Inc. Using xml to run tests in a multi-tenant database environment
US8412681B2 (en) * 2010-07-30 2013-04-02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Content archival and retrieval
US20130125021A1 (en) * 2011-11-10 2013-05-16 Conceptus Inc. Tablet all-in-one application
US9910929B2 (en) 2012-10-24 2018-03-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Web browser-based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US11803786B2 (en) * 2013-04-10 2023-10-31 eData Platform, Corp. Enterprise integration platform
US20150379647A1 (en) * 2014-06-30 2015-12-31 Linkedln Corporation Suggested accounts or leads
US20160026941A1 (en) * 2014-07-26 2016-01-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pdating and synchronizing existing case instances in response to solution design changes
US20160148251A1 (en) * 2014-11-24 2016-05-26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Risk Quantification for Policy Deployment
US10149002B1 (en) * 2016-03-21 2018-12-04 Tribune Broadcasting Company,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trieving content files
KR101812241B1 (ko) * 2016-10-05 2017-12-27 주식회사 핸디소프트 통합 경영표준 인증 관리 방법
US10848410B2 (en) * 2017-03-29 2020-11-24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Ranking service implementations for a service interfac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3991A (zh) * 2002-10-25 2003-03-19 北京炎黄新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沟通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78457A1 (fr) 1991-06-28 1992-12-31 Trt Telecom Radio Electr Systeme de multiplexage pour sous-canaux a divers degres de priorite.
US6260078B1 (en) 1996-07-03 2001-07-10 Sun Microsystems, Inc. Using a distributed object system to find and download java-based applications
US5970490A (en) 1996-11-05 1999-10-19 Xerox Corporation Integration platform for heterogeneous databases
US5913061A (en) 1997-01-08 1999-06-15 Crossroads Software, Inc. Modular application collaboration
US6704785B1 (en) 1997-03-17 2004-03-09 Vitria Technology, Inc. Event driv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339782B1 (en) 1997-11-21 2002-01-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ersistence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objects
US6535855B1 (en) 1997-12-09 2003-03-18 The Chase Manhattan Bank Push banking system and method
US6405264B1 (en) 1997-12-18 2002-06-11 Sun Microsystems, Inc. Marshaling and unmarshaling framework for supporting filters in a distributed object system
US6363435B1 (en) 1998-02-03 2002-03-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Event sourcing and filtering for transient objects in a hierarchical object model
US6208345B1 (en) 1998-04-15 2001-03-27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Visual data integ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6314533B1 (en) 1998-09-21 2001-11-06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ward custom marshaling event filters
US6738975B1 (en) 1998-11-18 2004-05-18 Software Ag, Inc. Extensible distributed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system
US6405266B1 (en) 1998-11-30 2002-06-1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Unified publish and subscribe paradigm for local and remote publishing destinations
US6549956B1 (en) 1998-11-30 2003-04-15 Hewlett Packard Company Mechanism for connecting disparate publication and subscribe domains via the internet
US6338055B1 (en) 1998-12-07 2002-01-08 Vitria Technology, Inc. Real-time query optimization in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US6408291B1 (en) 1998-12-07 2002-06-18 Vitria Technology, Inc. Precomputing reference collections in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US6931392B1 (en) 1998-12-07 2005-08-16 Vitria Technology, Inc. Real-tim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US6327594B1 (en) 1999-01-29 2001-12-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shared data management in a pervasive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6741980B1 (en) 1999-03-23 2004-05-25 Microstrate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real-time delivery of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al and transactional data to users via content delivery device
AU3002000A (en) 1999-06-08 2000-12-28 Bri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access to heterogeneous data sources
US6643663B1 (en) * 1999-10-08 2003-11-04 The Belo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AU2001251195A1 (en) 2000-03-30 2001-10-15 Cygen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electronic business systems for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commerce
US6959340B1 (en) 2000-05-31 2005-10-25 Sun Microsystems, Inc. Platform independent business to business messenger in an enterprise computer system
US6721779B1 (en) 2000-07-07 2004-04-13 Softwired Ag Messaging proxy system
DE60131900T2 (de) * 2000-10-26 2008-12-04 Flood, James C. jun., Portland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verwaltung von verteilten inhalten und verwandten metadaten
US7272833B2 (en) * 2000-12-26 2007-09-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ssaging service in a federated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US20020133392A1 (en) * 2001-02-22 2002-09-19 Angel Mark A. Distributed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US7536697B2 (en) 2001-06-19 2009-05-19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Gmbh Integrating enterprise support systems
US6985939B2 (en) * 2001-09-19 2006-01-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uilding distributed software services as aggregations of other services
US8904270B2 (en) * 2006-11-29 2014-12-02 Omtool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terprise document distribution
US7493259B2 (en) * 2002-01-04 2009-02-17 Siebel Systems, Inc. Method for accessing data via voice
US6947981B2 (en) * 2002-03-26 2005-09-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exible data replication mechanism
US7415716B2 (en) * 2003-01-17 2008-08-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onent integrator
US20040187140A1 (en) * 2003-03-21 2004-09-23 Werner Aigner Application framework
JP4387125B2 (ja) * 2003-06-09 2009-12-16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検査方法及び検査装置
US8346929B1 (en) * 2003-08-18 2013-01-01 Oracle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ecure Web service architectures using a Web Services security assessment methodology
US7181302B2 (en) * 2003-10-03 2007-02-20 Meta Command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based, distributed, real-time command and control of an enterprise
US7835931B2 (en) * 2003-10-03 2010-11-16 Meta Command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based, distributed, real-time command and control of an enterprise
US7213022B2 (en) * 2004-04-29 2007-05-01 Filenet Corporation 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 network-attached system
DE602005001315T2 (de) * 2005-01-28 2008-02-14 Research In Motion Ltd., Waterloo Automatische Integration von Inhalt aus mehreren Datenspeichern mittels eines Mobilkommunikationsgeräts
US8275749B2 (en) * 2005-02-07 2012-09-25 Mimosa Systems, Inc. Enterprise server version migration through identity preservation
US7953734B2 (en) * 2005-09-26 2011-05-3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PI extensions for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US8015222B2 (en) * 2005-10-24 2011-09-06 Emc Corporation Virtual repository management
US20070192374A1 (en) * 2006-02-16 2007-08-16 Emc Corporation Virtual repository management to provide functionality
US20090106271A1 (en) * 2007-10-19 2009-04-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cure search of private documents in an 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EP2203877A4 (en) * 2007-10-22 2012-08-01 Open Text SA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BUSINESS CONTENT
US8219974B2 (en) * 2007-12-07 2012-07-10 Sap Ag Enforcing legal holds of heterogeneous objects for litigation
US8620724B2 (en) * 2010-04-20 2013-12-31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Integration framework for 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s
US20120072436A1 (en) * 2010-09-20 2012-03-22 Wall Street Network, Inc. Relationship and Content Management Appl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3991A (zh) * 2002-10-25 2003-03-19 北京炎黄新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沟通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0202809B2 (en) 2013-11-21
US8620724B2 (en) 2013-12-31
US20110258136A1 (en) 2011-10-20
CA2709002A1 (en) 2011-10-20
CN102236835A (zh) 2011-11-09
AU2010202809A1 (en) 2011-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6835B (zh) 用于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整合框架
US9740757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heterogeneous remote business data using dynamic data handling
US1067393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bstraction of objects for cross virtual universe deployment
CN102378975B (zh) 将协作功能扩展到外部数据
US9361390B2 (en) Web content management
US7971231B2 (en)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 (CMDB) which establishes policy artifacts and automatic tagging of the same
CN103455540B (zh) 从数据仓库模型生成内存模型的系统和方法
US7899922B2 (en) Enterprise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for large file handling with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US863096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business rules designed with cloud computing
US20050257197A1 (en) Role-based object models
US7904885B2 (en) Change management for structure objects
CN102576354A (zh) 支持不同部署架构的可扩展框架
US8966442B2 (en) Custom code innovation management
US20120143677A1 (en) Discoverability Using Behavioral Data
CN104395899A (zh) 基于云的主数据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US2012019183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taloging assets in a network
CN110019263A (zh) 信息存储方法和装置
WO2021183219A1 (en) System for custom validations and scripts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US200201118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service engagement modeling
US20130304547A1 (en) Investment valuation projections in an on-demand system
US9870213B2 (en) Unified consumption experience for software installation
US20150169675A1 (en) Data access using virtual retrieve transformation nodes
CN110889013A (zh) 一种基于xml的数据关联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11340968B1 (en) Executing repetitive custom workflows through API recording and playback
EP2381395A1 (en) Integration frame work for 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