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1774B - 手机闹钟控制方法及其手机 - Google Patents

手机闹钟控制方法及其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1774B
CN102231774B CN201110166686.8A CN201110166686A CN102231774B CN 102231774 B CN102231774 B CN 102231774B CN 201110166686 A CN201110166686 A CN 201110166686A CN 102231774 B CN102231774 B CN 1022317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threshold
alarm clock
value
phone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66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1774A (zh
Inventor
钱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666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317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31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1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1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1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闹钟控制方法及其手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步骤:当手机闹钟发出响铃时,传感模块开启,同时检测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是否有物体滑过,并检测手机的倾斜角是否改变;识别步骤:在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手机屏幕上方有物体滑过时,判断物体滑过是否有效,并且,检测到手机的倾斜角改变时,判断倾斜角的改变是否达到第二阈值;切换步骤:当物体滑过有效时,手机闹钟进入关闭模式;当倾斜角的改变达到第二阈值时,手机闹钟进入重响模式。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非触控手机按键更改手机闹钟响铃模式,更加方便,也更加人性化。

Description

手机闹钟控制方法及其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闹钟控制方法及其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类用于通讯的电子产品成本越来越低,市场价格也随之下降从而得以普遍地应用,例如,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如今手机已成为目前普及使用最为广泛的通讯工具之一。
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闹钟功能已经成为每款手机必备功能,用户可以定制闹钟提醒自己起床或者其他日常安排,目前,手机也相继加入贪睡功能。
现有的手机闹钟响铃都需要用户手动按键来关闭闹钟,用户在睡眠状态下还需要找到关闭闹钟的按键,大大降低了闹钟的便利性,如果用户按键的错误,达不到取消闹钟的目的,闹钟还会继续响,非常不方便。以及在其余情况下,例如手机在用户刚好拿不到手机的情况,或者用户的手是湿润的情况,这些情况都不能通过按键关闭闹钟或者重新设定闹钟响铃模式。
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日为2010年5月7日,申请号为CN201010170469.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关闭手机闹钟的智能系统和方法,其主要技术是利用移动感应装置反馈手机移动状态或者检测用户操作状态,自动关闭手机闹钟,或者启动闹钟重响唤醒用户。但是本案申请人发现,该技术方案虽然不需要通过按键控制关闭或者启动闹钟重响功能,但是仍然需要手持手机进行移动才能实现取消闹钟或者启动闹钟重响功能,用户在睡眠中或者手部湿润不方便拿起手机时,要实现上述功能仍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机闹钟控制方法及其手机,能够方便用户通过非触控手机按键的方式更改手机闹钟响铃模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机闹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步骤:设置第一阈值或/和设置第二阈值;检测步骤:当手机闹钟发出响铃时,传感模块开启,同时检测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是否有物体滑过,并检测手机的倾斜角是否改变;识别步骤:在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手机屏幕上方有物体滑过时,判断物体滑过是否有效,并且,检测到手机的倾斜角改变时,判断倾斜角的改变是否达到第二阈值;切换步骤:当物体滑过有效时,手机闹钟进入关闭模式;当倾斜角的改变达到第二阈值时,手机闹钟进入重响模式。
其中,在检测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是否有物体滑过的步骤中,第一阈值是手机屏幕上方0到10厘米。
其中,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与在先采样值相等,且采样值不为零,说明物体在手机屏幕上方,则判定物体在手机屏幕上方滑过有效;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小于在先采样值,说明物体正在移出手机屏幕,则判定物体正在从手机屏幕上方滑出有效;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等于在先采样值,且采样值为零,说明物体已经离开手机屏幕,则判定物体已经滑出手机屏幕上方有效;如果上述步骤均有效,则判定物体滑过有效。
其中,在判断倾斜角的改变是否达到第二阈值的步骤中,第二阈值是180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机,包括:闹钟模块以及传感模块,传感模块包括距离传感单元和平衡传感单元,传感模块用于:当闹钟模块发出响铃时,距离传感单元和平衡传感单元开启,同时距离传感单元检测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是否有物体滑过,平衡传感单元检测手机的倾斜角是否改变;设置模块,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第一阈值或/和设置第二阈值;识别模块,识别模块用于:在传感模块检测到手机屏幕上方有物体滑过时,判断物体滑过是否有效,并且,检测到手机的倾斜角改变时,判断倾斜角的改变是否达到第二阈值;切换模块,切换模块用于:当物体滑过有效时,闹钟模块进入关闭模式;当倾斜角的改变达到第二阈值时,闹钟模块进入重响模式。。
其中,第一阈值是手机屏幕上方0到10厘米。
其中,识别模块用于: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与在先采样值相等,且采样值不为零,说明物体在手机屏幕上方,则判定物体在手机屏幕上方滑过有效;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小于在先采样值,说明物体正在移出手机屏幕,则判定物体正在从手机屏幕上方滑出有效;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等于在先采样值,且采样值为零,说明物体已经离开手机屏幕,则判定物体已经滑出手机屏幕上方有效;如果上述步骤均有效,则判定物体滑过有效。
其中,第二阈值是手机倾斜角的改变达到18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用户在睡眠中或者手部湿润不方便拿起或者操作手机按键,不方便改变手机闹钟的响铃模式的情况,本发明通过检测并判断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物体滑过或者检测并判断手机倾斜角的改变达到第二阈值,能够通过非触控按键的方式更改手机闹钟响铃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机闹钟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显示了在一个响铃事件中,物体在手机屏幕上方一次有效滑过,距离传感单元所得采样曲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手机闹钟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手机闹钟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采用手机闹钟控制方法的手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采用手机闹钟控制方法的手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手机闹钟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检测步骤:当手机闹钟发出响铃时,传感模块开启,同时检测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是否有物体滑过,并检测手机的倾斜角是否改变。
步骤S2,识别步骤:在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手机屏幕上方有物体滑过时,判断物体滑过是否有效,并且,检测到手机的倾斜角改变时,判断倾斜角的改变是否达到第二阈值。
步骤S3,切换步骤:当物体滑过有效时,手机闹钟进入关闭模式;当倾斜角的改变达到第二阈值时,手机闹钟进入重响模式。
在上述步骤中,优选地,该物体一般指人手,但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为具有一定形状或一定面积的其他物体。
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包括两部分:
(1)距离感应
步骤S1中的传感模块包括距离传感单元,该距离传感单元获取当前物体与手机屏幕上方的距离。步骤S1中的第一阈值为该距离传感单元能够准确感测的有效距离。
手机闹钟发出响铃时,手机闹钟会发送AT COMMEND(即发送ATA模拟接电话的操作)启动距离传感单元,在距离传感单元开启的时间内,该距离传感单元会检测手机屏幕上方有效距离内是否有物体滑过,并且获取该物体与手机屏幕的距离。
该距离传感单元是红外接近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单元通过发射红外线或超声波,再通过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红外线或超声波计算出当前物体与手机屏幕的距离。距离传感单元将该距离与第一阈值,即该距离传感单元能够检测到的有效距离范围内的最大值进行比较,当在该第一阈值内,手机屏幕上方有物体滑过时,触发第一事件给手机闹钟,手机闹钟根据对应的指令进入关闭模式。
距离感应的实施细节如下:
距离传感单元有一个全局变量:bool g_current_user_be_far_way;
该全局变量保存触发第一事件所需的距离,即第一阈值,该距离传感单元在这个距离范围内检测手机屏幕上方是否有物体滑过;
距离传感单元会在手机闹钟发出响铃时启动一个软件定时器(该软件定时器在闹钟自动关闭后停止),这段时间内软件定时器将一直执行,其处理函数(int user_distance_status_read_timer_fun(void))中读取距离传感单元所获取的距离数值(十进制整型数值),读取到距离数值后,首先将该距离数值换算成统一的单位:毫米(mm),再将该距离数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当比较的结果在第一阈值范围内时,距离传感单元触发第一事件给手机闹钟,手机闹钟根据对应的指令进入关闭模式。
(2)平衡感应
平衡感应是利用android上自带的传感器的传感功能,感应手机当前的平衡状态。当手机闹钟发出响铃后,手机的平衡函数值是否发生变化,则代表手机的平衡是否被打破。换言之,手机的平衡是否发生变化即指手机的倾斜角是否发生变化。第二阈值即是预先定义的一个倾斜角度值。
平衡函数值发生变化,即手机的倾斜角发生改变时(传感器只会在手机闹钟发出响铃的过程中才会不断读取),并且当该平衡函数值达到预先定义的第二阈值时,手机闹钟才进入重响模式,即根据手机闹钟原先的设置暂时关闭响铃,一段间隔时间后手机闹钟重新响铃。
平衡感应的实施细节如下:
android framework中,由SensorManager来负责获取传感器获取的平衡函数值,然后闹铃中的软件向SensorManager注册的SensorEnentListener接口中的两个函数读取该平衡函数值:onSensorChange和onAccuracyChange。在手机闹钟发出响铃开始前,它不会去读取SensorChange和AccuracyChange的值,只有手机闹钟发出响铃过程中,该接口才会去读取SensorChange和AccuracyChange的值,当获得的平衡函数值发生变化,并且达到第二阈值时,手机闹钟则会进入重响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并判断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物体滑过或者检测并判断手机倾斜角的改变达到第二阈值,能够通过非触控按键的方式更改手机闹钟响铃模式,方便用户。
在本发明实施例另一实施方式中,在检测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是否有物体滑过的步骤中,该第一阈值是手机屏幕上方0到10厘米;在判断倾斜角的改变是否达到第二阈值的步骤中,该第二阈值是180度。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预先定义该第二阈值,只要能将第二阈值作为一个手机倾斜角改变是否达到能够改变手机闹钟响铃模式的要求即可。在此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使手机闹钟更加准确地理解用户意图,减小误操作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另一实施方式中,即在步骤S2,识别步骤中,距离传感单元进行周期性采样,还包括:
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与在先采样值相等,且采样值不为零,说明物体在手机屏幕上方,则判定物体在手机屏幕上方滑过有效;
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小于在先采样值,说明物体正在移出手机屏幕,则判定物体正在从手机屏幕上方滑出有效;
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等于在先采样值,且采样值为零,说明物体已经离开手机屏幕,则判定物体已经滑出手机屏幕上方有效;
如果上述步骤均有效,则判定物体滑过有效。
并请参阅图2,图2显示了在一个响铃事件中,物体在手机屏幕上方一次有效滑过,距离传感单元所得采样曲线的示意图。例如,该距离传感单元采用红外接近传感器。
它包括五个阶段,t1阶段110,t2阶段120,t3阶段130,t4阶段140,t5阶段150。当物体未到达手机屏幕上方时,红外接近传感器接收不到红外线,采样值为零,t1阶段110输出值为零。当物体正在进入手机屏幕上方时,红外接近传感器接收到红外线,采样值不为零并开始递增,t2阶段120输出值由零增加到一个固定值。当物体在手机屏幕上滑过时,红外接近传感器接收到红外线,t3阶段130采样值为t2阶段120最后输出的固定值。当物体正在滑出手机屏幕上方时,红外接近传感器接收到红外线,t4阶段140采样值开始由t3阶段130的固定值递减到零。当物体已经滑出手机屏幕上方时,红外接近传感器接收不到红外线,采样值为零,t5阶段150采样值为零。
在此实施方式中,通过增加判断物体滑过手机屏幕上方有效的子步骤,能够更准确地理解用户意图,减少误操作。
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手机闹钟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在步骤S1,检测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S0,设置步骤:设置第一阈值或/和设置第二阈值。
比如,一般情况下,该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是预先定义在传感模块中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传感模块的有效感应范围内,用户可以自定义该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更加人性化,也增强了用户体验。
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手机闹钟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手机闹钟发出响铃时,同时开启传感模块。应当注意的是,步骤S201之后包括两种情况:
情况一:
步骤S202,传感模块包括距离传感单元,该距离传感单元检测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是否有物体滑过。
步骤S203,当检测到有物体滑过时,识别该物体滑过动作。
步骤S204,判断物体滑过是否有效。
步骤S205,当物体滑过有效时,手机闹钟进入关闭模式,同时关闭传感模块。
情况二:
步骤S206,传感模块包括平衡传感单元,该平衡传感单元检测手机倾斜角是否改变。
步骤S207,当手机倾斜角改变时,计算改变的倾斜角。
步骤S208,判断改变的倾斜角是否达到第二阈值。
步骤S209,当倾斜角的改变达到第二阈值时,手机闹钟进入重响模式,关闭传感模块。
值得注意的是,在步骤S209之后,手机闹钟重新响起,进入步骤S201,如此循环,直到响铃结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并判断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物体滑过或者检测并判断手机倾斜角的改变达到第二阈值,能够通过非触控按键的方式更改手机闹钟响铃模式,方便用户。
在本发明实施例另一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在传感模块即距离传感单元和平衡传感单元有效感测范围内,自定义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这样根据用户实际生活中的需求定义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更加人性化,同时也减少误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第一阈值内判断有物体滑过手机屏幕上方使手机闹钟进入重响模式,同时,通过判断手机倾斜角的改变是否达到第二阈值来使手机进入关闭模式。其实现方法跟上述方法相似,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采用手机闹钟控制方法的手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手机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模块10、识别模块12、切换模块14以及闹钟模块16。
传感模块10包括距离传感单元(图未示)和平衡传感单元(图未示),传感模块10用于:当闹钟模块16发出响铃时,距离传感单元和平衡传感单元开启,同时距离传感单元检测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是否有物体滑过,平衡传感单元检测手机的倾斜角是否改变;
识别模块12用于:在传感模块10检测到手机屏幕上方有物体滑过时,判断物体滑过是否有效,并且,检测到手机的倾斜角改变时,判断倾斜角的改变是否达到第二阈值;
切换模块14用于:当物体滑过有效时,闹钟模块16进入关闭模式;当倾斜角的改变达到第二阈值时,闹钟模块16进入重响模式。
优选地,该物体一般指人手,但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为具有一定形状或一定面积的其他物体。
传感模块10包括的平衡传感单元无论设置于手机机身何处,均能实现:手机倾斜角的改变达到第二阈值时,手机闹钟进入重响模式。
传感模块10包括的距离传感单元不改变其位置,一般指该距离传感单元设置于手机屏幕的一侧上,即手机正面:
手机屏幕朝上时,距离传感单元能够发射并接收红外线或超声波,再通过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红外线或超声波计算出当前物体与手机屏幕的距离,能够实现: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物体滑过时,手机闹钟进入关闭模式。
手机背面朝上时,距离传感单元不能发射并接收红外线或超声波,此时,需要将手机翻转到手机屏幕朝上,使手机闹钟再次进入重响模式后,在下次手机闹钟发出响铃时,方能实现: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物体滑过时,手机闹钟进入关闭模式。
优选地,传感模块10包括的距离传感单元设置于手机机身侧面:
此时,无论手机屏幕朝上还是手机背面朝上,距离传感单元都能够发射并接收红外线或超声波,再通过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红外线或超声波计算出当前物体与手机屏幕的距离,因此能够实现: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物体滑过时,手机闹钟进入关闭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传感模块10、识别模块12和切换模块14,检测并判断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物体滑过或者检测并判断手机倾斜角的改变达到第二阈值,最后切换手机闹钟响铃模式,能够通过非触控按键的方式更改手机闹钟响铃模式,方便用户。
优选地,第一阈值是手机屏幕上方0到10厘米。
优选地,第二阈值是手机倾斜角的改变达到180度。
当然,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预先定义在手机传感模块10内。在此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使手机闹钟更加准确地理解用户意图,减小误操作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另一实施方式中,该识别模块12还用于:
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与在先采样值相等,且采样值不为零,说明物体在手机屏幕上方,则判定物体在手机屏幕上方滑过有效;
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小于在先采样值,说明物体正在移出手机屏幕,则判定物体正在从手机屏幕上方滑出有效;
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等于在先采样值,且采样值为零,说明物体已经离开手机屏幕,则判定物体已经滑出手机屏幕上方有效;
如果上述步骤均有效,则判定物体滑过有效。
在此实施方式中,通过识别模块12对物体从手机屏幕上方滑过动作的判定,能够更准确地理解用户意图,减少误操作。
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采用手机闹钟控制方法的手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该手机包括设置模块11,该设置模块11设置于传感模块10之前,用于:设置第一阈值或/和设置第二阈值。
比如,一般情况下,该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是预先定义在传感模块10中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传感模块10的有效感应范围内,用户可以自定义该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更加人性化,也增强了用户体验。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该传感模块10包括距离传感单元和平衡传感单元,该距离传感单元可以是红外接近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及其他可以通过发射红外线或超声波测距的传感器。优选地,该平衡传感单元可以是角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以及其他能够测量物体倾斜角度改变的传感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 一种手机闹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步骤:设置第一阈值或/和设置第二阈值;
检测步骤:当手机闹钟发出响铃时,传感模块开启,同时检测所述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是否有物体滑过,并检测所述手机的倾斜角是否改变;
识别步骤: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手机屏幕上方有物体滑过时,判断所述物体滑过是否有效,并且,检测到所述手机的倾斜角改变时,判断所述倾斜角的改变是否达到第二阈值;
切换步骤:当所述物体滑过有效时,所述手机闹钟进入关闭模式;当所述倾斜角的改变达到第二阈值时,所述手机闹钟进入重响模式; 
在所述检测所述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是否有物体滑过的步骤中,所述第一阈值是手机屏幕上方0到10厘米;
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与在先采样值相等,且采样值不为零,说明所述物体在所述手机屏幕上方,则判定所述物体在所述手机屏幕上方滑过有效;
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小于在先采样值,说明所述物体正在移出所述手机屏幕,则判定所述物体正在从所述手机屏幕上方滑出有效;
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等于在先采样值,且采样值为零,说明所述物体已经离开所述手机屏幕,则判定所述物体已经滑出所述手机屏幕上方有效;
如果上述步骤均有效,则判定所述物体滑过有效;
在所述判断所述倾斜角的改变是否达到第二阈值的步骤中,所述第二阈值是180度;
在手机闹钟发出响铃时启动软件定时器,该软件定时器在闹钟响铃这段时间内将一直执行,其处理函数中读取距离传感单元所获取的距离数值,所述距离数值为十进制整型数值,读取到距离数值后,首先将该距离数值换算成统一的毫米单位,再将该距离数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在android framework中,由SensorManager来负责获取传感器获取的平衡函数值,然后闹铃软件向SensorManager注册的 SensorEnentListener接口中的两个函数读取该平衡函数值: onSensorChange和onAccuracyChange;在手机闹钟发出响铃开始前,它不会去读取SensorChange和AccuracyChange的值,只有手机闹钟发出响铃过程中,该接口才会去读取SensorChange和AccuracyChange的值,当获得的平衡函数值发生变化,并且达到第二阈值时,手机闹钟则会进入重响模式。
2. 一种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闹钟模块以及
传感模块,所述传感模块包括距离传感单元和平衡传感单元,所述传感模块用于:当所述闹钟模块发出响铃时,所述距离传感单元和所述平衡传感单元开启,同时所述距离传感单元检测所述手机屏幕上方第一阈值内是否有物体滑过,所述平衡传感单元检测所述手机的倾斜角是否改变;
设置模块,所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第一阈值或/和设置第二阈值;
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传感模块检测到所述手机屏幕上方有物体滑过时,判断所述物体滑过是否有效,并且,检测到所述手机的倾斜角改变时,判断所述倾斜角的改变是否达到第二阈值; 
切换模块,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物体滑过有效时,所述闹钟模块进入关闭模式;当所述倾斜角的改变达到第二阈值时,所述闹钟模块进入重响模式;
所述第一阈值是所述手机屏幕上方0到10厘米;
所述识别模块用于:
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与在先采样值相等,且采样值不为零,说明所述物体在所述手机屏幕上方,则判定所述物体在所述手机屏幕上方滑过有效;
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小于在先采样值,说明所述物体正在移出所述手机屏幕,则判定所述物体正在从所述手机屏幕上方滑出有效;
如果在一定采样次数内,在后采样值等于在先采样值,且采样值为零,说明所述物体已经离开所述手机屏幕,则判定所述物体已经滑出所述手机屏幕上方有效;
如果上述模块所进行的步骤均有效,则判定所述物体滑过有效;
所述第二阈值是所述手机倾斜角的改变达到180度;
在手机闹钟发出响铃时启动软件定时器,该软件定时器在闹钟响铃这段时间内将一直执行,其处理函数中读取距离传感单元所获取的距离数值,所述距离数值为十进制整型数值,读取到距离数值后,首先将该距离数值换算成统一的毫米单位,再将该距离数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在android framework中,由SensorManager来负责获取传感器获取的平衡函数值,然后闹铃软件向SensorManager注册的 SensorEnentListener接口中的两个函数读取该平衡函数值: onSensorChange和onAccuracyChange;在手机闹钟发出响铃开始前,它不会去读取SensorChange和AccuracyChange的值,只有手机闹钟发出响铃过程中,该接口才会去读取SensorChange和AccuracyChange的值,当获得的平衡函数值发生变化,并且达到第二阈值时,手机闹钟则会进入重响模式。
CN201110166686.8A 2011-06-20 2011-06-20 手机闹钟控制方法及其手机 Active CN1022317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66686.8A CN102231774B (zh) 2011-06-20 2011-06-20 手机闹钟控制方法及其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66686.8A CN102231774B (zh) 2011-06-20 2011-06-20 手机闹钟控制方法及其手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1774A CN102231774A (zh) 2011-11-02
CN102231774B true CN102231774B (zh) 2014-07-30

Family

ID=44844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6686.8A Active CN102231774B (zh) 2011-06-20 2011-06-20 手机闹钟控制方法及其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317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9572A (zh) * 2012-03-16 2013-09-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2724362B (zh) * 2012-06-18 2013-12-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闹钟控制系统及方法
US9225307B2 (en) * 2012-06-28 2015-12-29 Sonos, Inc. Modification of audio responsive to proximity detection
CN102866774B (zh) * 2012-08-22 2015-12-1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002153A (zh) * 2012-12-10 2013-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便携式终端设备及其关闭闹钟的方法
CN103248759A (zh) * 2013-04-03 2013-08-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闹钟提示的方法、装置和移动设备
CN104158952A (zh) * 2014-07-07 2014-11-19 北京乐动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物理动作控制手机闹铃状态的方法及手机
CN105450844A (zh) * 2014-09-28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闹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994233A (zh) * 2015-07-10 2015-10-21 成都宇珩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便捷红外线感应智能液晶闹钟终端
CN104994201A (zh) * 2015-07-10 2015-10-21 成都宇珩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便捷红外线感应智能触屏闹钟终端
CN104967712A (zh) * 2015-07-10 2015-10-07 成都宇珩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便捷红外线感应智能闹钟终端
CN106534491A (zh) * 2016-10-18 2017-03-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闹钟提醒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4884A (zh) * 2009-12-16 2010-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翻转静音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51444A (zh) * 2010-09-29 2011-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锁屏和开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006367A (zh) * 2010-12-02 2011-04-0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响铃的控制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手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59742A1 (en) * 2007-04-23 2008-10-23 Mediatek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alarm cloc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4884A (zh) * 2009-12-16 2010-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翻转静音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51444A (zh) * 2010-09-29 2011-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锁屏和开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006367A (zh) * 2010-12-02 2011-04-0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响铃的控制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1774A (zh) 201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1774B (zh) 手机闹钟控制方法及其手机
CN102006367B (zh) 一种手机响铃的控制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手机
CN102833421A (zh) 移动终端和提醒方法
CN102724362B (zh) 移动终端闹钟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855018A (zh) 一种通过触摸屏电容感应实现接近传感的方法
CN102609091A (zh) 一种移动终端以及启动移动终端语音操作的方法
CN110209275B (zh) 终端控制方法和终端
CN102857632A (zh) 一种闹钟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404455A (zh) 一种闹钟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14067279A1 (zh) 一种使用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加锁和解锁方法
CN108937808B (zh) 洗碗机门控方法、洗碗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161726A (zh) 一种语音唤醒系统及语音唤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791595A (zh) 基于压力传感器进行音量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95915A (zh) 一种基于触屏手机的防止误操作的方法及手机
CN105516469B (zh) 闹钟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150096905A (ko) 전자장치의 키패드 장치 및 표시 방법
CN105049576B (zh) 一种具有吹气拨号功能的手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25958A (zh) 来电提示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2998242U (zh) 方便关闭闹钟的便携式终端设备
CN110062412B (zh) 无线配对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3108078A (zh) 具有来电提醒控制系统的移动终端及来电提醒控制方法
CN10385346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1479215U (zh) 一种手机红外遥控功能的实现装置
CN205210859U (zh) 一种基于触摸屏的移动终端
KR102171863B1 (ko) 기상 알람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상 알람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