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6898B - 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26898B CN102226898B CN 201110157649 CN201110157649A CN102226898B CN 102226898 B CN102226898 B CN 102226898B CN 201110157649 CN201110157649 CN 201110157649 CN 201110157649 A CN201110157649 A CN 201110157649A CN 102226898 B CN102226898 B CN 1022268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nitoring data
- data
- monitoring
- judge
- val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通过至少两次数据采集获取至少两个采集的监测数据;对每个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获得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根据所述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以及所述监测数据相对于一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判断每个所述监测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将判断为有效数据的监测数据进行入库存储。本发明通过获取多个监测数据,并获取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进行分析以确定监测数据中的有效数据,使得监测系统能够在监测对象发生了某些实际变化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取出符合监测对象实际变化的有效监测数据,使得在线监测系统入库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得以保障,且提高了在线监测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线自动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在线自动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山、岩土、水利、建筑和路桥等工程中,需要利用在线自动监测技术,对工程进行在线自动监测,以确保施工安全。在线自动监测,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连接,采用自动监测设备,数据采集传输设备,数据分析处理终端对工程进行监测。此外,对于自动监测系统采集的监测数据,还需要进行数据入库质量控制,以保证入库的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以便于施工人员准确有效地分析监测数据。
在线自动监测的过程中,对于采集的监测数据,通常采用粗差检验的方法,粗差即相同的测量条件下的测量值序列中,超过三倍中误差的测量误差。
采用粗差检验的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检验时,若监测数据的误差在判断指标范围内,比如在三倍中误差的范围内,则认为监测数据正常;若监测数据异常,超出判断指标范围,则检验监测系统是否存在问题,即进行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检验,若排除了监测系统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则认为该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说明监测对象发生了实际的变化,可能处于不安全的状态。若通过可靠性检验判断出该监测数据为粗差数据,则不进行入库存储。
现有技术中对于监测数据的粗差检验方法,判断某个监测数据是否为粗差数据。若是粗差数据则不入库存储,否则判断为有效数据进行入库存储。在某些情况下,监测对象可能也会发生一些实际的变化,比如发生了实际的位移等。采用粗差检验的方法,每当获得的监测数据为异常数据时,如其误差超过三倍中误差,都需要对监测系统进行检验以判断监测数据是否为粗差数据,增加了人力物力,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性判断的效率不高,降低了在线监测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线监测系统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包括:
通过至少两次数据采集获取至少两个采集的监测数据;
对每个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获得所述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
根据所述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以及所述监测数据相对于一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判断每个所述监测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
将判断为有效数据的监测数据进行入库存储。
以及,一种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两次数据采集获取至少两个采集的监测数据;
对比模块,用于对每个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获得所述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以及所述监测数据相对于一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判断每个所述监测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
存储模块,用于将判断为有效数据的监测数据进行入库存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获取多个监测数据,并获取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进行分析,根据变化值确定监测数据中的有效数据,使得监测系统能够在监测对象发生了某些实际变化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取出符合监测对象实际变化的有效监测数据,使得在线监测系统入库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得以保障,且提高了在线监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流程图。
图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采集监测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所附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通过对在线自动监测系统采集的监测数据的变化值进行分析,根据变化值确定监测数据中的有效数据,使得监测系统能够在监测对象发生了某些实际变化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取出符合监测对象实际变化的有效监测数据,使得在线监测系统入库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得以保障,且提高了在线监测的效率。
参见图1a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步骤11、通过至少两次数据采集获得至少两个采集的监测数据;
本实施例的方法有别于粗差检验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两次数据采集,获取到至少两个监测数据,通过确定监测数据间的变化值,以及所述监测数据相对于一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判断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其中,该预先选取的有效数据作为监测数据的参考数据,可以选取系统之前已经入库存储的有效数据。
可选的,每次在进行数据采集时,为确保采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先对监测设备进行唯一编码,并对各监测对象也进行编码,通过编码匹配定位确保采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此时,参见图1b所示,该步骤11可包括:
步骤11a、进行数据采集。
步骤11b、对于步骤11a采集到的数据,根据监测设备的唯一编码,在数据库中搜索监测对象的监测点编码进行匹配定位,以确保监测设备能够准确的定位该监测对象。
如果编码匹配定位不成功,则说明监测设备没有准确定位该监测对象。此时需要返回步骤11a重新采集数据,并继续执行步骤11b进行编码匹配定位,直至匹配定位成功时获取采集的监测数据。
通过步骤11a和步骤11b就能有效的获取一个监测数据,如果还需要获取更多的监测数据,则可以在下一监测时间点,重复执行步骤11a和步骤11b获取监测数据。
此外,如果重复进行了多次数据采集,如5至10次,编码匹配定位都不成功,则可认为采集系统出现问题,对其进行检修后再进行数据采集。
步骤12、对每个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获得所述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
对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各个监测数据的值的大小,判断监测数据的变化。如某一监测数据相对于另一监测数据增大或是减小了多少。
步骤13、根据所述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以及所述监测数据相对于一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判断每个所述监测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
本实施例的监测方法中,在监测对象未发生变化时,从监测数据中提取出能够满足判断指标范围的有效数据,其中,判断指标可以为3倍测量中误差,即监测数据的误差在三倍中误差范围内时则判断为有效数据。在监测对象发生了实际的变化时,从监测数据中提取出符合监测对象实际变化趋势的有效数据。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再获得监测数据相对于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就能够在监测对象发生了变化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性判断,较准确的提取有效数据。
在判断每个监测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时,如果不考虑监测对象是否发生变化,即假设监测对象未发生变化,则将每个监测数据与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进行对比,满足判断指标的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即可。方法如下:从所述监测数据中任意选取一第一监测数据;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一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可选的,该误差阈值可以设置为3倍中误差值;若不大于,则判断第一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可选的,由于不考虑监测对象发生了变化,如果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该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值大于该误差阈值,则可以直接判断其为粗差数据。
在判断每个监测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时,如果需要考虑监测对象是否发生了变化,即需要考虑监测数据可能也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则在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性判断时,先按照上述方法判断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值是否大于所述误差阈值。如果大于,则其可能为粗差数据,也可能是有效数据。此时,还需要进一步利用后续的监测数据判断其有效性。方法如下:
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且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后于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其中,如果监测设备之前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在第一监测数据采集了之后还采集了其他的数据,则可以从中选择一个监测数据作为第二监测数据;如果在第一监测数据采集了之后,没有再进行数据采集,则可以利用监测设备再次进行采集以获取第二监测数据。
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是否大于所述误差阈值;如果不大于,则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如果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第二监测数据的变化值不大于误差阈值,两个监测数据都相对于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发生了较大变化,且变化的值很接近,则说明很有可能是因为监测对象发生了变化而造成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同时发生了较大变化。此时可以认为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以上方法中,采用二次数据采集获得监测数据,并检验监测数据是否符合判断指标,以判断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使得能够在监测对象发生了实际的变化时,也能够提取出有效的监测数据。
进一步的,还可以考虑监测对象变化的速度较快,此时可以通过判断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来判断监测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假设监测对象的变化速度较快,使得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值大于所述误差阈值,且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也大于所述误差阈值,此时可以进一步的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若相同,如监测数据的值都增大了,都属于正向变化,则可以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如果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发生了较大变化,且变化值不接近,则可以认为是由于监测对象快速的变化造成的,比如某一监测对象发生了较快的位移,就会造成先监测到的数据发生了较大变化,后监测到的数据发生了相对于前者更大的变化。由于其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可认为是监测对象发生了快速变化,此时的监测数据为有效监测数据。
上述方法中,采用二次数据采集获得监测数据,并检验监测数据是否符合判断指标,以及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以判断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相对于只进行二次数据采集且利用判断指标进行有效性判断的方式,上述方法能进一步的提取出监测对象快速变化时的有效监测数据。使得入库的监测数据更充分。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若判断出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值大于预设误差阈值,并且也判断出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不同,则说明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中存在粗差数据。
为确保能够对监测对象发生实际变化时,在能够充分提取有效数据的同时,也能够剔除粗差数据。在上述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进行有效数据的提取:
获取第三监测数据,所述第三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后于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获取第三监测数据的方法与获取第二监测数据的方法类似,不再赘述。
判断第三监测数据与第二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若不大于,则判断第二监测数据和第三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由于第二监测数据和第三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比较接近,因此先判断第二监测数据和第三监测数据是否满足判断指标,如满足,则说明这两个监测数据为粗差的可能性很小,基本可以认定这两个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此时,第一监测数据与第二监测数据不满足判断指标,第一监测数据为粗差的可能性很大。可以将第一监测数据作为粗差数据剔除。
若第三监测数据与第二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则进一步的判断第三监测数据与第一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是否大于该误差阈值,若不大于,则可以判断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三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第二监测数据为粗差数据。
进一步的,经过上述的判断后,若判断出第三监测数据相对于第二监测数据的变化值大于该误差阈值,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一监测数据的变化值也大于该误差阈值,则可以进一步通过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判断监测数据的有效性。方法如下:
由于第二监测数据与第三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较为接近,可以先判断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相对于预选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判断第二监测数据和第三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判断第一监测数据为粗差数据;若不同,则可以进一步判断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该预选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判断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一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第二监测数据为粗差数据。
经过上述的判断后,仍然有可能出现判断出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相对于预选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不同,且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预选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也不同的情况。理论上,可以进一步的选取第四监测数据,且第四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后于第三监测时间,然后,利用第四监测数据,按照与上述方法类似的方法,继续判断第一至第三监测数据的有效性,此处不再赘述。但考虑到在实际应用出现上述情况时,监测数据呈现了较大波动,在不考虑有极端条件出现的情况下,呈现较大波动的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的可能性极小,而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更大些,此种情况下可以判断系统故障,需进行系统检查。
步骤14、将判断为有效数据的监测数据进行入库存储。
通过上述方法,采用二次或者多次数据采集获得多个监测数据,并检验监测数据是否符合判断指标,以及数据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以判断监测数据的有效性。能够比较完整的获得监测对象的有效监测数据,使得入库存储的监测数据更完整充分,有利于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二次或者多次数据采集获得多个监测数据,并判断监多个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由于需要多个监测数据参与有效性判断,因此,监测数据的采集的步骤和判断监测数据有效性的步骤可以交叉进行。以两个监测数据进行有效性判断为例,可以先采集第一个监测数据,对其进行有效判断后,再采集第二个监测数据,再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性判断;或者也可以先采集第一个监测数据和第二个监测数据后,再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性判断。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方案中,关键步骤在于判断多个监测数据的有效性,而对于多个监测数据采集的步骤和判断监测数据有效性的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不进行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多个监测数据采集的步骤和判断监测数据有效性的步骤是可以先后进行,也可以交叉进行,其不影响本发明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多个监测数据,并获取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进行分析,根据变化值确定监测数据中的有效数据,使得监测系统能够在监测对象发生了某些实际变化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取出符合监测对象实际变化的有效监测数据,使得在线监测系统入库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得以保障,且提高了在线监测的效率。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以进行三次监测数据的采集为例,对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对在线监测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如下的定义:
在本次在线监测过程中,第一次数据采集得到的监测数据用D1表示;第二次数据采集得到的监测数据用D2表示;第三次数据采集得到的监测数据用D3表示;预选选取的有效数据用Db表示,Db可以是监测系统之前已经进行了有效性判断并入库的有效数据。测量中误差用m0表示,其为根据监测等级和精度要求规定的系统中误差。本实施例中判断指标可以选取3m0的范围,即误差不大于3m0的监测数据其满足判断指标,为有效数据,误差大于3m0的监测数据判断异常数据,需要进行后续的有效性判断。该判断指标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相关监测规范或者工程经验设定,如也可设定为2至3倍m0。
参见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
步骤21、在本次在线监测过程中,进行第一次数据采集。
步骤22、对于第一次采集的监测数据,根据监测设备的唯一编码,在数据库中搜索监测点编码进行匹配定位;如果编码匹配定位不成功,则重复采集数据。如果重复采集多次如3次以后,编码匹配定位仍然不成功,则判断监测系统出现问题需检修,提示错误并生成日志文件,采集的数据不入库。
步骤23、如果编码匹配定位成功,则获取采集的监测数据,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粗差判断。
粗差判断即根据判断指标判断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如果满足判断指标,则判断其为有效数据,如果不满足判断指标,则判断其为异常值并进行后续的有效性判断。
步骤24、通过粗差判断,如果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则进行入库存储。
步骤25、如果监测数据是异常值,则将监测数据暂存,控制监测设备进行第二次数据采集。
第二次数据采集的方法与第一次数据采集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6、获取采集的数据D2,并进行有效性判断。
对两次数据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通过监测数据对比,就能够获取监测数据的变化值,及进一步的获取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
对两次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有效性判断。方法如下:
(1)首先比较D2和D1,如果D2与D1的变化不大于3倍m0,则认为D1和D2是有效数据,将D1和D2同时入库存储。如果D2与D1的变化大于3倍m0,则比较D2与Db,如果D2相对于Db的变化值不大于3倍m0,则认为D1为粗差数据,将D1剔除,将D2入库。如果D2相对于Db的变化值大于3倍m0,则进行Db-D1-D2的变化趋势判断。
(2)判断Db-D1-D2变化趋势是否一致,通过C(b-1-2)=(D2-D1)×(D1-Db)是否大于0来判断,如果C(b-1-2)大于0,则说明Db-D1-D2变化趋势一致,监测数据沿某一趋势变化,则D1和D2都入库。如果C(b-1-2)不大于0,则说明D1和D2中存在粗差数据,需进行第三次数据采集以确定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步骤27、进行第三次数据采集,其方法与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数据采集方法相同,不在赘述。
步骤28,获取采集的数据D3,并进行有效性判断。方法如下:
(1)首先比较D3和D2,如果D3相对于D2的变化值不大于3倍m0,则认为D2是有效数据,D1是粗差数据,将D1剔除,将D3和D2入库。
(2)如果D3相对于D2的变化值大于3倍m0,则比较D3和D1,如果D3相对于D1的变化值不大于3倍m0,则认为D1是有效数据,D2是粗差数据,将D2剔除,将D3和D1入库。
(3)如果D3相对于D1的变化值大于3倍m0,则比较D3和Db,如果D3相对于Db的变化值不大于3倍m0,则认为D1、D2是粗差数据,则将D1、D2剔除,将D3入库。
(4)如果D3相对于Db的变化值大于3倍m0,则进行Db-D2-D3的变化趋势判断。判断Db-D2-D3变化趋势是否一致,通过C(b-2-3)=(D3-D2)×(D2-Db)是否大于0来判断,如果C(b-2-3)大于0则说明Db-D2-D3变化趋势一致,将D1剔除,D2和D3入库。
(5)如果C(b-2-3)不大于0,则进行Db-D1-D3的变化趋势判断。判断Db-D1-D3变化趋势是否一致,通过C(b-1-3)=(D3-D1)×(D1-Db)是否大于0来判断,如果C(b-1-3)大于0则说明Db-D1-D3变化趋势一致,将D2剔除,D1和D3入库。
(6)如果C(b-1-3)不大于0,则判断监测系统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提示错误信息,采集数据不入库。
通过上述介绍可知,本实施例对监测数据进行了有效性判断,对粗差数据进行了辨别和剔除,得到有效的监测数据进行入库存储,从而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多个监测数据,并获取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进行分析,根据变化值确定监测数据中的有效数据,使得监测系统能够在监测对象发生了某些实际变化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取出符合监测对象实际变化的有效监测数据,使得在线监测系统入库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得以保障,且提高了在线监测的效率。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31,用于通过至少两次数据采集获取至少两个采集的监测数据;
对比模块32,用于对每个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获得所述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
判断模块33,用于根据所述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以及所述监测数据相对于一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判断每个所述监测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
存储模块34,用于将判断为有效数据的监测数据进行入库存储。
在判断每个监测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时,如果不考虑监测对象是否发生变化,即假设监测对象未发生变化,所述判断模块33从所述采集的监测数据中任意选取一第一监测数据;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一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若不大于,则判断其为有效数据。
进一步的,如果需要考虑监测对象是否发生了变化,即需要考虑监测数据可能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所述判断模块33在判断出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值大于所述误差阈值时,获取所述采集模块31采集的第二监测数据,且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后于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是否大于所述误差阈值;如果不大于,则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进一步的,还可以考虑监测对象变化的速度较快,此时可以通过判断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来判断监测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假设监测对象的变化速度较快,使得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值大于所述误差阈值,且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也大于所述误差阈值;此时,所述判断模块33,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值大于所述误差阈值,且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大于所述误差阈值时;
进一步分别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若变化趋势相同,则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此外,为确保能够对监测对象发生实际变化时,在能够充分提取有效数据的同时,也能够剔除粗差数据。判断模块33,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不同时,获取所述采集模块31采集的第三监测数据,所述第三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后于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
判断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如果不大于,则判断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如果大于,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一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如果不大于,则判断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一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如果大于,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二监测数据和第三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判断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若不同,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三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判断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一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判断模块33经过上述的判断后,仍然有可能出现判断出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相对于预选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不同,且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预选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也不同的情况。此时有很大可能性是系统出现故障,需进行系统检查。
所述判断模块33,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第二监测数据与第三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不同,且所述第一监测数据与第三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也不同时,则判断在线监测系统发生故障。
本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功能和交互方式可参见图1至图2对应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多个监测数据,并获取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进行分析,根据变化值确定监测数据中的有效数据,使得监测系统能够在监测对象发生了某些实际变化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取出符合监测对象实际变化的有效监测数据,使得在线监测系统入库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得以保障,且提高了在线监测的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所揭示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至少两次数据采集获取至少两个采集的监测数据;
从所述采集的监测数据中任意选取一第一监测数据;
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一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若不大于,则判定所述第一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若判断出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值大于所述误差阈值,则进行下述步骤: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且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后于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并且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是否大于所述误差阈值;如果不大于,则判定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若判断出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值大于所述误差阈值,且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大于所述误差阈值,则进行下述步骤:进一步分别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判定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将判断为有效数据的监测数据进行入库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断出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不同,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三监测数据,且所述第三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后于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
判断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如果不大于,则判定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如果大于,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一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如果不大于,则判定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一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如果大于,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二监测数据和第三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判定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若不同,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三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判定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一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断出所述第二监测数据与第三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不同;且所述第一监测数据与第三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也不同;则判定在线监测系统发生故障。
4.一种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两次数据采集获取至少两个采集的监测数据;
判断模块,用于从所述采集的监测数据中任意选取一第一监测数据;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一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若不大于,则判定所述第一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所述判断模块在判断出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值大于所述误差阈值时,获取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第二监测数据,且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后于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并且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是否大于所述误差阈值;如果不大于,则判定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所述判断模块在判断出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值大于所述误差阈值,且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大于所述误差阈值时;进一步分别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判定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存储模块,用于将判断为有效数据的监测数据进行入库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不同时,获取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第三监测数据,且所述第三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后于所述第二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
判断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如果不大于,则判定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如果大于,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一监测数据之间的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如果不大于,则判定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第一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如果大于,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二监测数据和第三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判定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若不同,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三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判定所述第三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一监测数据为有效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第二监测数据与第三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不同,且所述第一监测数据与第三监测数据相对于所述预先选择的有效数据的变化趋势也不同时,则判断在线监测系统发生故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157649 CN102226898B (zh) | 2011-06-13 | 2011-06-13 | 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157649 CN102226898B (zh) | 2011-06-13 | 2011-06-13 | 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26898A CN102226898A (zh) | 2011-10-26 |
CN102226898B true CN102226898B (zh) | 2013-04-10 |
Family
ID=44807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157649 Active CN102226898B (zh) | 2011-06-13 | 2011-06-13 | 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2689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34209B (zh) * | 2012-12-18 | 2016-02-17 | 湖南大唐先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在线测量数据准确性甄别方法 |
CN104618169B (zh) * | 2013-11-01 | 2019-01-0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监控数据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05761150B (zh) * | 2016-01-29 | 2020-04-21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农作物信息及样本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
CN105547405A (zh) * | 2016-03-07 | 2016-05-04 | 左嘉志 | 一种水位测量方法及系统 |
CN106452947A (zh) * | 2016-09-22 | 2017-02-22 | 上海波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光纤安防大数据存储的方法 |
CN107085934B (zh) * | 2017-04-10 | 2020-09-11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设备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109357709A (zh) * | 2018-10-26 | 2019-02-19 | 广东恒新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施工监测系统 |
CN110209512B (zh) * | 2019-05-30 | 2020-06-30 |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多数据源的数据核对方法及装置 |
CN111524341B (zh) * | 2020-03-19 | 2020-11-17 |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燃气行业rtu数据采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91972A1 (en) * | 2001-01-05 | 2002-07-11 | Harris David P. | Method for predicting machine or process faults and automate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same |
CN101725998A (zh) * | 2009-12-14 | 2010-06-09 | 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 | 煤耗在线监测系统中异常数据的判定及替换系统 |
-
2011
- 2011-06-13 CN CN 201110157649 patent/CN10222689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26898A (zh) | 2011-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26898B (zh) | 在线监测系统中控制监测数据入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765883B (zh) | 配电自动化终端运行状态评价与故障诊断方法 | |
CN115373403B (zh) | 一种建筑机械设备巡检服务系统 | |
CN116933197A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故障判别方法及系统 | |
CN109741927A (zh) | 微型变压器生产线的设备故障和潜在不良品智能预测系统 | |
CN115685013A (zh) | 基于多监测参量统计特性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 |
CN116823220A (zh) | 一种电缆运行状态监测平台及设备 | |
CN114061770B (zh) | 一种分布式预制光纤母线测温系统 | |
CN105425105A (zh) | 电网故障线段综合定位方法及系统 | |
CN116820059B (zh) | 用于楼宇运维的大数据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14442543A (zh) | 一种适用于水电站故障预警的计算机监测方法 | |
CN103278731A (zh) | 一种基于二次回路信息的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 |
CN108536980A (zh) | 一种考虑可靠性因素的气体探测器离散选址优化方法 | |
CN115469585B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水电机组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1208464A (zh) | 一种配电一二次成套设备测量精度在线评估系统和方法 | |
KR101984257B1 (ko) | 클라우드기반 빅데이터분석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12037084B (zh) | 一种测试配电主站故障处理测试分析方法及系统 | |
CN104714205A (zh) | 电表错置侦测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6443238A (zh) | 高压设备状态评估方法、在线监测装置评估方法及装置 | |
CN105426999A (zh) | 输变电设备状态变化预测方法和系统 | |
CN117875946B (zh) | 一种用于变电站设备运维的人机协同自主红外巡检方法 | |
CN115951619B (zh) | 基于人工智能的掘进机远程智能控制系统 | |
CN118154171B (zh) | 用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故障检测预警方法及系统 | |
CN115623524B (zh) | 一种无线网络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 |
CN117911010B (zh) | 一种水轮机调速器检修评估设备、方法、装置及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