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4301A - 基座和用于形成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座和用于形成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4301A
CN102224301A CN200980147251XA CN200980147251A CN102224301A CN 102224301 A CN102224301 A CN 102224301A CN 200980147251X A CN200980147251X A CN 200980147251XA CN 200980147251 A CN200980147251 A CN 200980147251A CN 102224301 A CN102224301 A CN 102224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pedestal
anchor hole
wind turbine
anch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72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4301B (zh
Inventor
J·克里斯滕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stas Wind Systems AS
Original Assignee
Vestas Wind Systems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stas Wind Systems AS filed Critical Vestas Wind Systems AS
Publication of CN102224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4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D27/42Foundations for poles, masts or chimney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D27/50Anchored found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2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wind motors; Masts or towers for wind motors
    • F03D13/22Found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 mo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Foundation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2)的基座(1),包括具有第一组贯通锚定孔(14)和第二组贯通锚定孔(15)的岩石固定法兰(10),第一组贯通锚定孔(14)中的每个设置成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的纵向方向(LT)以非零的第一角度延伸或平行于该纵向方向延伸,第二组贯通锚定孔(15)中的每个设置成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的纵向方向(LT)以非零的第二角度延伸,其中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彼此不同,且其中,在第二组锚定孔中的锚定孔的上端布置在基座的内部。

Description

基座和用于形成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形成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的方法、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岩石固定法兰、包括这种基座的风力涡轮机、以及这种基座在风力涡轮机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风力涡轮机塔架通常是30-80m高且直径在2-10m。通常,现代塔架重量对于用于44m转子直径的涡轮机(600kW)的50m塔架是40吨重,对于72m转子直径的60m塔架是80吨重。由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高度和重量、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力、以及塔架暴露于风的十分大的表面,塔架必须被容易地紧固到地面上。
取决于土壤状况(例如,岩石、泥土或沙砾),使用不同类型的基座,以将风力涡轮机塔架紧固到地面上。在实心岩石上形成基座的一种方法是在腔中形成混凝土基座、在混凝土基座上设置支承结构从而形成至塔架的连接、以及将锚定器设置到岩石中钻出的孔中。
由于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暴露于十分大的力,期望的是改进基座的稳定性和刚性。此外,期望的是基座的设计不阻碍风力涡轮机塔架的运输或者影响风力涡轮机塔架的设计。
WO 2005/012651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发生器的加固基座。该基座包括混凝土平板、多个张紧钢筋束和多个地面锚定器。地面锚定器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张紧钢筋束是两种类型,即笔直钢筋束和弯曲钢筋束,该笔直钢筋束以两组延伸通过混凝土平板,每组在八边形混凝土平板的相对面部之间延伸,该弯曲钢筋束具有半圆形状且围绕地面锚定器。塔架的底部部分附连到可部分嵌入到混凝土平板中的圆柱体上。
不是如WO 2005/012651中那样地使用圆柱体部分以将塔架连接到基座上,已知的是使用包括形成于岩石上的混凝土基座的基座,圆形元件直接设置在混凝土基座上,竖直延伸的支承结构在其上部部分具有至塔架的接口,且支承件在圆形元件与支承结构之间延伸,用于稳定圆形元件并且保持圆形元件的刚度。类似于上述方案,地面锚定器被提供在圆形元件的内圆周和外圆周,用于将基座紧固到岩石上。因此,地面锚定器设置在腿部的两侧。
DK200300203U3公开了一种具有两组锚定器的岩石基座,在一组中的锚定器平行于塔架的纵向方向,且另一组的锚定器向下和向外成角度。该配置的缺陷在于,由于成角度的锚定器而需要锥形支承件,所述锥形支承件是相对复杂的且因此制造昂贵。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现有技术基座的改进或替代方式。
具体地,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从而提供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更稳定支承。
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座,其不会由于运输的限制而影响风力涡轮机塔架的直径。
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更紧凑基座。
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不需要任何支承件的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
又一目的在于减少基座所需的材料。
另一目的在于针对风力涡轮机基座提供更简易的配置。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通过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来实现,所述基座包括具有第一组贯通锚定孔和第二组贯通锚定孔的岩石固定法兰,第一组贯通锚定孔中的每个设置成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的纵向方向以非零的第一角度延伸或平行于该纵向方向延伸,第二组贯通锚定孔中的每个设置成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的纵向方向以非零的第二角度延伸,其中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彼此不同,且其中,当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在第二组锚定孔中的锚定孔的上端布置在基座的内部。
要理解的是,当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在第二组锚定孔中的锚定孔的上端布置在基座的内部。在基座的内部意味着当涡轮机竖立时锚定孔上端位于塔架或塔架支承件的内侧。优选地,第二组锚定孔的锚定孔设置成在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在采用向下方向时向外延伸。由于第二组锚定孔中锚定孔的上端位于基座的内部,因此基座可具有圆柱体状而不是锥形的支承结构,从而简化了基座的制造因此降低了其制造成本。本发明还允许塔架的下端连接到岩石固定法兰,再次消除了对于锥形支承结构的需要。
优选地,当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第一组锚定孔中的锚定孔的上端向外布置,即位于基座的外侧上。优选地,岩石固定法兰具有上表面,所述表面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部分,所述第一表面部分具有第一组贯通锚定孔,且所述第二表面部分具有第二组贯通锚定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部分彼此形成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优势在于,与锚定器仅在竖直方向延伸的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基座被紧固到更大的岩石块体上。锚定器可引入到第一和第二组锚定孔中,因此锚定器沿着彼此形成角度的第一和第二纵向轴线延伸。藉此,提供更为稳定和刚性的基座。
另一优势在于,与现有技术方案中的对应元件相比,岩石固定法兰在塔架的径向上的延伸更小。藉此,岩石固定法兰的设计不影响或很低程度地影响塔架的最大直径。塔架的最大直径受运输限制的约束,例如在长距离卡车和公路网上可能运输的最大宽度。与类似现有技术基座相比,基座突出到塔架最下部分的边界线以外的部分的长度减少。藉此,在不考虑基座的情况下,可最大化塔架的直径。
又一优势在于,岩石固定法兰的高度减少且不需要支承件,以便保持岩石固定法兰的稳定性和刚度。由于岩石固定法兰在径向上的延伸减少,因此在分别设置在岩石固定法兰的内端和外端的锚定器之间的距离减少。藉此,作用在岩石固定法兰上的扭矩减少。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岩石固定法兰必须通过支承件或通过增加岩石固定法兰的高度来加固,以便耐受扭矩。此外,由于本基座不需要支承件,提供用于安装基座和锚定器的更多空间。藉此,形成和安装基座被简化。
由于基座的更紧凑设计以及不需要支承件,本基座相比于现有技术方案提供材料节约。
第一纵向轴线可垂直于第一表面部分,第二纵向轴线可垂直于第二表面部分。因此,当锚定器被引入到锚定孔中时,源自张紧锚定器的力分别被垂直于第一和第二表面部分的表面导向。
岩石固定法兰可具有对应于风力涡轮机塔架圆周形状的圆周延伸部。藉此,岩石固定法兰提供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稳定支承表面。
基座还可包括支承结构,其适于与风力涡轮机塔架形成接口,所述支承结构附连到岩石固定法兰。支承结构形成在岩石固定法兰与风力涡轮机塔架之间的连接部件。
岩石固定法兰可适于形成至风力涡轮机塔架的接口。藉此,岩石固定法兰直接附连到风力涡轮机塔架,没有连接部件。
岩石固定法兰可适于设置在混凝土基座上。混凝土基座提供用于设置基座的稳定和刚性的基座并且补偿岩石中的任何不规则性。
第一表面部分可平行于混凝土基座的上表面。
第二表面部分可面向风力涡轮机塔架的中心。藉此,设置在第二组锚定孔中的锚定器在径向从岩石固定法兰向外延伸到地面中。因此,通过锚定器可达到更大的岩石块体。
第一和第二组锚定孔可适于接收锚定器。锚定器适于附连和紧固基座,风力涡轮机塔架附连到基座上、到岩石上。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通过一种形成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的方法来实现,所述方法包括:在地面中钻出孔;将岩石固定法兰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岩石固定法兰具有第一组贯通锚定孔和第二组贯通锚定孔,第一组贯通锚定孔中的每个设置成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的纵向方向以非零的第一角度延伸或平行于该纵向方向延伸,第二组贯通锚定孔中的每个设置成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的纵向方向以非零的第二角度延伸,其中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彼此不同,且其中,在第二组锚定孔中的锚定孔的上端布置在基座的内部;设置所述岩石固定法兰,其中第一组和第二组贯通锚定孔与所述钻出的孔配合;以及将锚定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锚定孔中。
本方法的优势在于,与使得锚定器仅在竖直方向延伸的现有技术方案相比,由于基座紧固到较大的岩石块体上,得到更稳定和刚性的基座。
另一优势在于,通过本方法实现更为紧凑的基座。与现有技术方案中的对应元件相比,岩石固定法兰在塔架径向上的延伸更小。藉此,基座、且尤其是岩石固定法兰的设计不影响或较低程度地影响塔架的最大直径。塔架的最大直径受运输限制的约束,例如在长距离卡车和公路网上可能运输的最大宽度。与类似现有技术基座相比,基座突出到塔架最下部分的边界线以外的部分的长度减少。藉此,在不考虑基座的情况下,可最大化塔架的直径。
另一优势在于,岩石固定法兰的高度减少且不需要支承件,以便保持岩石固定法兰的稳定性和刚度。由于岩石固定法兰在径向上的延伸减少,因此在分别设置在岩石固定法兰的内端和外端的锚定器之间的距离减少。藉此,作用在岩石固定法兰上的扭矩减少。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岩石固定法兰必须通过支承件或通过增加岩石固定法兰的高度来加固,以便耐受扭矩。此外,由于本基座不需要支承件,提供用于安装基座和锚定器的更多空间。藉此,形成和安装基座被简化。
由于基座的更紧凑设计以及不需要支承件,根据本方法形成基座相比于现有技术方案提供材料节约。
该方法还可包括在地面上形成混凝土基座。混凝土基座提供用于配置支承结构的稳定和刚性基座并且补偿在岩石中的任何不规则性。
该方法还可包括在形成混凝土基座时将岩石固定法兰从地面升高。当岩石固定法兰被用作用于在地面中钻出锚定孔的样板时,岩石固定法兰可从地面升高以便能够形成混凝土基座。
锚定器可在形成混凝土基座之前被配置。
该方法还可包括通过粘结剂将锚定器固定在地面中。藉此,基座甚至更牢固地附连到岩石上。
岩石固定法兰在钻出孔时可用作样板。
该方法还可包括张紧锚定器。藉此,岩石固定法兰被进一步压靠混凝土基座,使得形成稳定基座。
该方法还可包括设置岩石固定法兰,使得第二表面部分面向风力涡轮机塔架的中心。藉此,设置在第二组锚定孔中的锚定器在径向从岩石固定法兰向外延伸到地面中。因此,通过锚定器可达到更大的岩石块体。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通过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基座的岩石固定法兰来实现,所述岩石固定法兰包括第一组贯通锚定孔和第二组贯通锚定孔,第一组贯通锚定孔中的每个设置成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的纵向方向以非零的第一角度延伸或平行于该纵向方向延伸,第二组贯通锚定孔中的每个设置成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的纵向方向以非零的第二角度延伸,其中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彼此不同。
岩石固定法兰包括本基座在前述讨论的所有优势,藉此前述讨论还适于岩石固定法兰。
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通过风力涡轮机来实现,所述风力涡轮机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基座。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基座的风力涡轮机包括基座在前述讨论的所有优势,藉此前述讨论还适于风力涡轮机。
根据第五方面,本发明通过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基座在风力涡轮机中的用途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基座在风力涡轮机中的用途包括基座在前述讨论的所有优势,藉此前述讨论还适于本基座在风力涡轮机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从下述详细公开、所附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将显而易见。
一般而言,用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所有术语要根据其在技术领域中的普通含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以其它方式明确地限定。“一/一个/该元件、装置、部件、机构和步骤等等”的所有引用应被开放性地解释为指代所述元件、装置、部件、机构和步骤等等中的至少一个示例,除非在本文以其它方式明确地限定。本文所公开任何方法的步骤不必要以恰好所公开的顺序执行,除非明确地指明。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目标、特征和优势以及其它目标、特征和优势通过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下述描述性且非限制的详细描述结合附图将被更充分地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用于指代相似的元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描述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的截面。
图2示意性地描述了从上方看的图1中的基座。
图3a示意性地描述了如图1中所示的基座一部分的截面。
图3b示意性地描述了基座的一部分的截面,其中风力涡轮机塔架直接附连到岩石固定法兰;
图4示意性地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描述了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2的基座1。基座1适于接合塔架2的下部部分并且提供用于塔架2的稳定支承。塔架2在圆周方向可由多个塔架节段形成,每个塔架节段形成塔架2的一部分。在竖直方向上,塔架2可由多个塔架区段形成,一个塔架区段被放置在另一个的顶部上。
基座1尤其适于放置在岩石或岩石质地面上。
基座1包括岩石固定法兰10。岩石固定法兰10的形状对应于塔架2的外围的形状。例如,岩石固定法兰10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环形、或者具有大致对应于塔架2形状的任何其它形状。提供多个锚定器16、17,用于将基座紧固到地面3上。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基座1还包括支承结构20,其附连到岩石固定法兰10并且在竖直方向上延伸。支承结构20的形状对应于塔架2的形状。支承结构20可以是环形。支承结构20适于接合塔架2并且附连到塔架2。将参考图3a更详细地描述支承结构20。在将参考图3b更详细描述的另一实施例中,岩石固定法兰10直接附连到塔架2。
岩石固定法兰10设置在形成于地面上或地面中的腔中的混凝土基座30上。混凝土基座30可用加固条31来加固。
参考图1、2、3a和3b,将更详细地描述岩石固定法兰10。岩石固定法兰10包括上表面11,其具有第一表面部分12和第二表面部分13。第一和第二表面部分12、13彼此形成一角度。第一表面部分12平行于混凝土基座30的上表面。第二表面部分13面向塔架2的中心。第二表面部分13从第一表面部分12朝向地面向下倾斜。
第一表面部分12配置有第一组贯通锚定孔14。第二表面部分13配置有第二组贯通锚定孔15。第一组和第二组锚定孔14、15延伸通过岩石固定法兰10并且例如沿着岩石固定法兰10的环形延伸部设置。
第一组贯通锚定孔14和第二组贯通锚定孔15可在水平平面内相对于彼此偏移,如图2所示。
第一组贯通锚定孔14和第二组贯通锚定孔15适于接收锚定器16、17,所述锚定器适于将基座紧固到地面3上。典型地,大约一百个锚定器16和对应的锚定孔14可配置在第一表面部分12中,大约一百个锚定器17和对应的锚定孔15可配置在第二表面部分13中(在图2中,锚定器的数量被减少且被示意性地示出)。自然地,锚定器的数量取决于岩石固定法兰10的直径。第一和第二组锚定孔14、15可被凹进并且适于至少部分地接收锚定器的头部,使得锚定器16、17的头部不突出到岩石固定法兰10的上表面11以外。
从第一表面部分12延伸的第一组锚定孔14在第一纵向方向L1延伸。第一纵向方向L1可垂直于第一表面部分12。从第二表面部分13延伸的第二组锚定孔15在第二纵向方向L2延伸。第二纵向方向L2可垂直于第二表面部分13。藉此,在第一纵向方向L1与第二纵向方向L2之间形成角度。第一纵向方向L1与第二纵向方向L2之间的角度优选地为5-50°、更优选地为5-25°。在该示例中,第一纵向方向L1平行于竖立时风力涡轮机塔架的纵向方向LT,第二纵向方向L2处于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纵向方向LT的非零第二角度A2。
锚定器16、17被引入到第一和第二组锚定孔14、15中并且进入到在与第一和第二组锚定孔14、15相同方向(即,在纵向方向L1和L2)延伸的地面中的预钻出的孔32、33中。
当将第一组锚定器16引入到第一组锚定孔14中时,第一组锚定器16通过第一组锚定孔14的延伸部引导。藉此,第一组锚定器16在第一纵向方向L1延伸。第二组锚定器17由第二组锚定孔15引入并引导。第二组锚定器17从塔架的中心以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藉此,第二组锚定器17在第二纵向方向L2延伸。
通过相对于第二组锚定孔15偏移第一组锚定孔14,第一组锚定器16不与第二组锚定器17干涉。
通过将在第一组贯通锚定孔14中的第一组锚定器16设置成沿着第一纵向轴线L1延伸以及将在第二组贯通锚定孔15中的第二组锚定器17设置成沿着第二纵向轴线L2延伸,其中第一和第二纵向轴线彼此形成角度,第一和第二组锚定器彼此形成角度。藉此,基座1连接到大岩石块体,因而改进基座1的稳定性。
岩石固定法兰10可由诸如钢的金属制成。作为替代方式,岩石固定法兰10可由混凝土制成,且可制成与混凝土基座30成整体。
参考图3a,将更详细地描述形成至塔架2的接口的支承结构20。支承结构20环形地形成且包括在其上部部分的凸缘21。凸缘21例如可以是L形凸缘或T形凸缘。凸缘21适于接合设置在塔架节段中的对应凸缘,例如通过将螺栓23穿过孔22来实现。凸缘21包括沿着环形延伸部的多个孔22,藉此塔架2通过将螺栓23穿过每个孔22而牢固地附连到支承结构20上。
参考图3b,将描述基座1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岩石固定法兰10附连到塔架2。在岩石固定法兰10与塔架2之间未设置支承结构。
本基座可以两种替代方式来形成。在第一方式中,本方法包括通过使用示出要放置孔的位置的样板钻出多个孔32、33。第一组孔32沿着第一纵向方向L1延伸,第二组孔33沿着第二纵向方向L2延伸。在钻出孔32、33之后,锚定器16、17被设置到孔32、33中。锚定器16、17通过粘结剂固定到孔32、33中并且张紧。之后,混凝土基座30形成在地面上,例如在成型腔中。在需要时,加固件31可设置在混凝土基座30中。在形成混凝土基座30之后,岩石固定法兰10被放置在混凝土基座30上,使得岩石固定法兰10的锚定孔14、15配合钻出的孔32、33。最后,锚定器16、17被再张紧,使得岩石固定法兰10压靠混凝土基座30。
为了在安装锚定器16、17之后放置岩石固定法兰10,第二表面部分13及其锚定孔15必须被设计成使得可能将岩石固定法兰10放置到锚定器17上,例如通过在岩石固定法兰10中形成凹槽或扩口锚定孔15来实现。
作为前述公开方法的替代方式,岩石固定法兰10自身可用作在钻出孔32、33时的样板。首先,岩石固定法兰10在要放置基座1的位置上在地面上被升高大约10-20cm。例如,块体可放置在岩石固定法兰10下面。在该情形中,岩石固定法兰10的第一组和第二组锚定孔14、15用于确保在地面中钻出的孔32、33被正确定位。藉此,第一组孔32沿着第一纵向方向L1延伸,第二组孔33沿着第二纵向方向L2延伸。
在使用岩石固定法兰10作为样板钻出孔32、33之后,锚定器16、17被设置在钻出的孔32、33中以及在锚定孔14、15中。锚定器16、17通过粘结剂固定到孔32、33中并被张紧。在设置锚定器16、17之后,混凝土基座30现可在岩石固定法兰10的下方形成。加固件31可设置在混凝土基座30中,以便加固混凝土基座。在形成混凝土基座30之后,岩石固定法兰10被降低并放置在混凝土基座30上。最后,锚定器16、17被再张紧,使得岩石固定法兰10压靠混凝土基座30。
对于形成基座的两种替代方式,塔架2可如前所述地附连到支承结构20上。支承结构20可已经附连到岩石固定法兰10上或在岩石固定法兰20被放置到混凝土基座30上之后附连到岩石固定法兰20上。替代性地,岩石固定法兰20可直接附连到塔架2上,其间不存在部件。对于该替代方式,在可能的情形中由于运输限制,岩石固定法兰20可已经附连到塔架2上,或者当形成基座1时塔架2被附连到岩石固定法兰10上。
构想的是,提供塔架一部分的支承的支承结构可以是具有与塔架的不同接口的不同类型支承结构。
虽然在附图中公开环形岩石固定法兰,但是岩石固定法兰可具有任何其它形状。此外,构想的是,岩石固定法兰的截面可具有任何形状,并且岩石固定法兰可包括不止两个上表面。还构想的是,岩石固定法兰在圆周方向上可由多个岩石固定法兰节段形成。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基座包括具有第一组贯通锚定孔14的岩石固定法兰,每个锚定孔设置成平行于风力涡轮机塔架在竖立时的纵向轴线LT延伸。第二组贯通锚定孔15每个设置成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纵向方向LT以非零的第二角度A2延伸。第一和第二组锚定孔14、15适于接收锚定器16、17,锚定器16、17适于将基座紧固到地面上。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的那样,第二组锚定孔的锚定孔15设置成在采用向下方向时向外延伸。在第一组锚定孔中的锚定孔14的上端外部布置,即位于基座的外侧ES上;第二组锚定孔中的锚定孔15的上端内部布置,即位于基座的内侧IS上。岩石固定法兰具有上表面,所述表面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部分12、13,所述第一表面部分具有第一组贯通锚定孔,所述第二表面部分具有第二组贯通锚定孔。第一和第二表面部分12、13相对于彼此形成角度,且第一表面部分12位于基座的外侧ES上,第二表面部分13位于基座的内侧IS上。
应当注意的是,替代性地,第一组贯通锚定孔中的锚定孔14可每个设置成在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纵向方向LT的第一角度延伸,第一角度不同于第二角度A2。第一角度可使得第一组锚定孔的锚定孔14设置成在采用向下方向时向外延伸,或者使得锚定孔14设置成在采用向下方向时向内延伸。
本发明已经参考数个实施例被主要描述。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除了所公开实施例以外的其它实施例等同地可能落入由所附专利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包括:具有第一组贯通锚定孔和第二组贯通锚定孔的岩石固定法兰,第一组贯通锚定孔中的每个设置成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的纵向方向以非零的第一角度延伸或平行于该纵向方向延伸,第二组贯通锚定孔中的每个设置成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的纵向方向以非零的第二角度延伸,其中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彼此不同,且其中,在第二组锚定孔中的锚定孔的上端布置在基座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当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第二组锚定孔中的锚定孔设置成在向下方向上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在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在第一组锚定孔中的锚定孔的上端位于基座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岩石固定法兰具有上表面,所述表面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部分,所述第一表面部分具有第一组贯通锚定孔,且所述第二表面部分具有第二组贯通锚定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部分彼此形成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第二表面部分面向风力涡轮机塔架的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座,还包括支承结构,所述支承结构适于形成至风力涡轮机塔架的接口,所述支承结构附连到岩石固定法兰。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岩石固定法兰适于形成至风力涡轮机塔架的接口。
8.一种用于形成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的方法,包括:
在地面中钻出孔;
将岩石固定法兰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岩石固定法兰具有第一组贯通锚定孔和第二组贯通锚定孔,第一组贯通锚定孔中的每个设置成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的纵向方向以非零的第一角度延伸或平行于该纵向方向延伸,第二组贯通锚定孔中的每个设置成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的纵向方向以非零的第二角度延伸,其中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彼此不同,且其中,在第二组锚定孔中的锚定孔的上端布置在基座的内部;
设置所述岩石固定法兰,其中第一组和第二组贯通锚定孔与所述钻出的孔配合;以及
将锚定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锚定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粘结剂将锚定器固定在地面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岩石固定法兰在钻出孔时用作样板。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张紧锚定器。
12.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塔架基座的岩石固定法兰,包括第一组贯通锚定孔和第二组贯通锚定孔,第一组贯通锚定孔中的每个设置成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的纵向方向以非零的第一角度延伸或平行于该纵向方向延伸,第二组贯通锚定孔中的每个设置成相对于风力涡轮机塔架竖立时的纵向方向以非零的第二角度延伸,其中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彼此不同,且其中,在第二组锚定孔中的锚定孔的上端布置在基座的内部。
13.一种风力涡轮机,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座。
14.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座在风力涡轮机中的用途。
CN200980147251XA 2008-11-26 2009-11-20 基座和用于形成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的方法 Active CN1022243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818908P 2008-11-26 2008-11-26
US61/118,189 2008-11-26
DKPA200801665 2008-11-26
DKPA200801665 2008-11-26
PCT/EP2009/065539 WO2010060866A1 (en) 2008-11-26 2009-11-20 A foundation and a method for forming a foundation for a wind turbine tow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4301A true CN102224301A (zh) 2011-10-19
CN102224301B CN102224301B (zh) 2013-11-06

Family

ID=42126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7251XA Active CN102224301B (zh) 2008-11-26 2009-11-20 基座和用于形成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192238B1 (zh)
CN (1) CN102224301B (zh)
AU (1) AU2009319068B2 (zh)
ES (1) ES2389157T3 (zh)
NZ (1) NZ593244A (zh)
WO (1) WO201006086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9987A (zh) * 2014-01-16 2016-10-12 帕卡达尔有限公司 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和风力涡轮机塔架的预组装方法
CN114658025A (zh) * 2020-12-23 2022-06-24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联接组件和驱动单桩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011479A1 (de) 2013-02-07 2014-08-07 E.N.O. Energy Systems Gmbh Flanschverbindung für Bauelemente eines Turmes und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von Bauelementen eines Turmes
WO2014160951A1 (en) 2013-03-29 2014-10-02 Tindall Corporation Core component and tower assembly for a tower structure
WO2018086022A1 (en) * 2016-11-10 2018-05-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furbishing wind turbine foundations
US11767681B2 (en) * 2018-09-28 2023-09-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ncentric metal and cementitious wind turbine towe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ES2761748A1 (es) 2018-11-19 2020-05-20 Nabrawind Tech Sl Cimentación para torre de un aerogenerado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9559A (en) * 1976-11-01 1978-03-21 Kim Lighting, Inc. Hinged base for lighting pole
US20040131428A1 (en) * 2003-01-06 2004-07-08 Henderson Allan P. Pile anchor foundation
CN1936198A (zh) * 2005-09-21 2007-03-28 诺德克斯能源有限公司 用于风能设备的埋沉基础的土方工程方法
WO2007130667A2 (en) * 2006-05-05 2007-11-15 Henderson Allan P Post-tension pile anchor found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1109359A (zh) * 2006-05-22 2008-01-23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风力发电基础的方法和装置
CN201128914Y (zh) * 2007-11-26 2008-10-08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斜柱式铁塔基础中的锚固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27292A1 (en) 2003-07-29 2005-02-17 Chisholm, David Cameron Reinforced concrete foundations
DK200300203U3 (da) 2003-08-06 2003-09-12 Thisted Peter Fundering af rørtårn via rockadapter flange opdelt i segment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9559A (en) * 1976-11-01 1978-03-21 Kim Lighting, Inc. Hinged base for lighting pole
US20040131428A1 (en) * 2003-01-06 2004-07-08 Henderson Allan P. Pile anchor foundation
CN1936198A (zh) * 2005-09-21 2007-03-28 诺德克斯能源有限公司 用于风能设备的埋沉基础的土方工程方法
WO2007130667A2 (en) * 2006-05-05 2007-11-15 Henderson Allan P Post-tension pile anchor found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1109359A (zh) * 2006-05-22 2008-01-23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风力发电基础的方法和装置
CN201128914Y (zh) * 2007-11-26 2008-10-08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斜柱式铁塔基础中的锚固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9987A (zh) * 2014-01-16 2016-10-12 帕卡达尔有限公司 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和风力涡轮机塔架的预组装方法
CN114658025A (zh) * 2020-12-23 2022-06-24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联接组件和驱动单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60866A1 (en) 2010-06-03
ES2389157T3 (es) 2012-10-23
CN102224301B (zh) 2013-11-06
NZ593244A (en) 2012-10-26
AU2009319068A1 (en) 2010-06-03
AU2009319068B2 (en) 2013-10-24
EP2192238A1 (en) 2010-06-02
EP2192238B1 (en) 2012-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4301B (zh) 基座和用于形成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基座的方法
EP2531674B1 (en) A tower construction and a method for erecting the tower construction
US9322396B2 (en) Foundation for a wind turbine
CN108138751B (zh) 用于栓系式风轮机塔架的塔架节段
EP2929182B1 (en) Wind turbine tower arrangement
US10260480B2 (en) Wind power plant foundation and wind power plant
US8555518B2 (en) Grout template for wind turbine foundations
US6971821B1 (en) Grout injecting/structure anchoring system
US2011013189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crete foundation
US20070006541A1 (en) Tower foundation, in particular for a wind energy turbine
EP3132095B1 (en) A foundation for a wind turbine
EP2550405B1 (en) A method of laying a foundation
CN101484643A (zh) 塔架建筑
US7097388B1 (en) Grout injecting/structure anchoring system
US20170350088A1 (en) Method of building a foundation comprising a steel monopile and a concrete part and associated foundation for construction work
EP3625394B1 (en) Foundation for supporting a wind turbine, a method for mounting the foundation, and a wind power installation
CN208346841U (zh) 承重基础
US9869300B2 (en) Foundation for wind turbine tower and pre-assembly method of wind turbine tower
CN216379497U (zh) 一种用于引桥工程的混凝土钻孔灌注桩
CN218990242U (zh) 一种桩基与承台连接结构
US11549230B2 (en) Semi-finished part for a foundation of a tower construction, semi-finished part foundation segment, found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emi-finished par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found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