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3695B - 足迹区域识别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足迹区域识别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3695B
CN102223695B CN201010147538.7A CN201010147538A CN102223695B CN 102223695 B CN102223695 B CN 102223695B CN 201010147538 A CN201010147538 A CN 201010147538A CN 102223695 B CN102223695 B CN 102223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istance
home enodeb
information
pl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75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3695A (zh
Inventor
傅婧
彦楠
李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0101475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23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23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3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3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3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足迹fingerprint区域识别方法和设备,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用于提高终端识别家庭基站的足迹区域的精确度。本发明中,终端进入宏小区后,确定自身与记录的访问过的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中设定位置的距离,在该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距离门限值时,终端确定自身进入家庭基站的足迹区域。采用本发明,终端识别家庭基站的足迹区域的精确度得到较大提高。

Description

足迹区域识别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足迹区域识别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R9规范中引入了终端(UE)到家庭基站(HeNB)的切换机制,即入站(inbound)切换。为了让UE更有效的切换到自己的成员HeNB,UE会保存与访问过的成员HeNB相关的一些信息。连接状态下,当UE使用自动搜索过程发现它进入某个曾经访问过的成员HeNB的足迹(fingerprint)区域时,UE会向服务小区发送接近指示,标识为进入状态(entering),接近指示中包含该成员HeNB的频点信息。之后,当UE检测到自己离开了该HeNB的fingerprint区域时,UE会向当前服务小区发送接近指示,标识为离开状态(leaving),接近指示中包含该成员HeNB的频点信息。进入fingerprint范围的示意图参见图1。
服务小区收到接近指示后,如果发现并没有为接近指示中包含的频点配置相应的测量配置,服务小区会给UE下发该频点的测量配置,从而使得UE能测量到想切换过去的HeNB的信号,触发进一步的切换过程。当UE上报该频点的测量结果后,网络还可能要求UE读取该频点搜索到的HeNB的系统信息以进行下一步的切换流程。
触发UE上报接近指示的fingerprint范围属于UE实现问题。最简单的,可以采用宏小区范围作为fingerprint范围。当UE进入某宏小区时,UE将上报该UE保存了的、在该宏小区内的各成员HeNB的所在频点,如图2所示。
但是由于宏小区半径比HeNB小区半径大得多,一个宏小区内可能包含众多HeNB小区。如果以宏小区作为HeNB的fingerprint范围,且UE之前访问过该范围内多个成员HeNB,当UE进入该宏小区时,将可能同时触发对多个HeNB的接近指示上报。
如何获得UE当前的位置,以提供便利的服务,即定位服务,是移动通信网络研究的一大特性。如果UE具有全球卫星导航功能,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功能,可以直接利用GPS获得UE当前的位置。由于GPS成本高以及室内场景下GPS信号衰落比较大,人们提出了基于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终端UE的位置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定位技术:
第一种,基于小区标识(Cell ID),通过已知的服务小区地理信息结合其他测量信息,计算出UE的位置,如TA+AOA方法;
第二种,终端同时监听多个基站的导频信号,获得基站间信号到达的时间差,通过两个以上的双曲线方程确定UE的位置,如OTDOA方法;
第三种,网络辅助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方法(A-GNSS)。其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包括GPS、Galileo以及其他可能的定位系统。A-GNSS方法将终端的工作简化,由网络侧的定位计算中心与终端相互配合完成定位工作。如网络侧可以根据UE的初步位置,估计出该位置上空的卫星运行情况,如星历(ephemeris)、历书(almanac)和差分校准信息等,并发送给UE。UE可以将其作为先验知识进行优化搜索和定位过程,从而起到减少搜索时间、降低搜索信号电平需求等效果,提高了定位性能。
由此可见,UE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获得UE当前的位置。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目前当UE进入某宏小区时,将会触发UE对该宏小区内的、曾经访问过的各成员HeNB的接近指示上报,也即UE将HeNB所在的宏小区确定为该HeNB的fingerprint区域,宏小区的范围过大而不精确,可能导致UE被配置inbound专门频点的测量后长时间搜不到该HeNB的信号,从而导致了空口信令资源的浪费。并且UE进入宏小区后,对宏小区内部访问过的所有成员HeNB都触发接近指示上报,容易造成上行信令的拥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足迹区域识别方法和设备,用于提高终端识别家庭基站的足迹区域的精确度。
一种足迹区域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进入宏小区后,确定自身与记录的访问过的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中设定位置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距离门限值时,终端确定自身进入所述家庭基站的足迹fingerprint区域。
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距离确定单元,用于在本终端进入宏小区后,确定本终端与记录的访问过的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中设定位置的距离;
区域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距离门限值时,确定本终端进入所述家庭基站的足迹fingerprint区域。
本方案中,终端进入宏小区后,确定自身与所记录的、曾访问过的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中设定位置的距离,在该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距离门限值时,终端确定自身进入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可见,本发明中通过判断终端与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中设定位置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门限值,来确定终端是否进入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与现有技术中终端在进入宏小区后就确定自身进入了该宏小区中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相比,本发明中终端识别家庭基站的足迹区域的精确度有较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接近指示上报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足迹区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足迹区域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足迹区域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足迹区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终端识别家庭基站的足迹区域的精确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足迹区域识别方法,本方法中,终端进入宏小区后,在确定自身与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中设定位置的距离小于设定门限值时,确定自身进入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足迹区域识别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终端进入宏小区,确定自身与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中设定位置的距离,该家庭基站可以是位于宏小区中的家庭基站,或与宏小区相邻的家庭基站,例如该家庭基站处于孤岛的情况。该家庭基站可以是终端所存储的(即所记录的)、曾经访问过的家庭基站,该家庭基站对于终端来说是成员家庭基站,即终端是该家庭基站的签约用户,享受签约用户的特殊待遇;本发明不仅适用于演进型家庭基站(HeNB),也适用于家庭基站(HNB)。
步骤31:在确定的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距离门限值时,终端确定自身进入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该距离门限值可以为大于0、小于所述宏小区的直径的数值;
步骤32:若终端处于非空闲即连接状态,则向本终端的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若终端处于空闲(IDLE)状态,则进行自动搜索过程。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
步骤30中,终端确定自身与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中设定位置的距离,具体可以是确定终端自身与家庭基站的距离,具体如下:
在终端进入宏小区之前,终端访问家庭基站,获得并保存该家庭基站的位置信息;终端进入宏小区之后,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自身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家庭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本终端与该家庭基站之间的距离。该设定时间间隔为大于0的时间长度值。
这里,终端在获得并保存该家庭基站的位置信息时,还可以保存所述宏小区的标识信息,则步骤30中终端根据保存的该宏小区的标识信息确定自身是否进入该宏小区。
终端可以从定位服务器获得家庭基站的位置信息或从家庭基站发出的广播消息中获得家庭基站的位置信息。
较佳的,步骤31中距离门限值可以为所述家庭基站的最大覆盖范围的半径。这样,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范围由原先的宏基站的覆盖范围缩小为以家庭基站为圆心、家庭基站最大覆盖范围的半径为半径的圆。其中,家庭基站的最大覆盖范围是终端根据规范中的家庭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以及一般传输损耗等,计算得到的家庭基站的最大覆盖范围。
终端在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自身位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与家庭基站间的距离和/或终端的运动速度调整该设定时间间隔。调整方法例如:
终端与家庭基站间的距离越小,运动速度越大,设定时间间隔越小;或者,终端与家庭基站间的距离越小,设定时间间隔越小;或者,终端的运动速度越大,设定时间间隔越小。
较佳的,为了省电,终端在上报接近指示后,停止定位自身位置;或者,终端在上报接近指示并接收到服务基站发来的对所述家庭基站的频点的测量配置后,停止定位自身位置。
在终端停止定位自身位置之后,若终端测量得到的家庭基站的信号强度小于预先设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值时,或者终端切换离开所述家庭基站时,重新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自身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家庭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本终端与家庭基站之间的距离;在该距离大于设定的距离门限值时,终端确定自身离开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并向服务基站上报对该家庭基站的携带离开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这里的信号强度门限值可以为大于0的信号强度值。当UE离开该fingerprint信息中所存储的宏小区时,终端停止定位过程。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
步骤30中,终端确定自身与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中设定位置的距离,具体可以是确定终端自身与终端曾经切换进入或切换出所述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时所在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具体如下:
在终端进入宏小区之前,终端切换进入或切换出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时,确定本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并保存该位置的信息,将该位置作为第一位置,保存的位置信息即为第一位置的信息;终端进入宏小区之后,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自身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终端切换进入或切换出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时终端所在位置即第一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该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该设定时间间隔为大于0的时间长度值。
这里,终端在获得并保存上述第一位置的信息时,还可以保存所述宏小区的标识信息,则步骤30中终端根据保存的该宏小区的标识信息确定自身是否进入该宏小区。
较佳的,步骤31中距离门限值可以为所述家庭基站的最大覆盖范围的直径。这样,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范围由原先的宏基站的覆盖范围缩小为以A为圆心、家庭基站最大覆盖范围的直径为半径的圆,A即为终端切换进入或切换出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时终端所在的位置。同样,家庭基站的最大覆盖范围是终端根据规范中的家庭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以及一般传输损耗等,计算得到的家庭基站的最大覆盖范围。
终端在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自身位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与第一位置间的距离和/或终端的运动速度调整该设定时间间隔。调整方法例如:
终端与第一位置间的距离越小,运动速度越大,设定时间间隔越小;或者,终端与第一位置间的距离越小,设定时间间隔越小;或者,终端的运动速度越大,设定时间间隔越小。
较佳的,为了省电,终端在上报接近指示后,停止定位自身位置;或者,终端在上报接近指示并接收到服务基站发来的对所述家庭基站的频点的测量配置后,停止定位自身位置。
在终端停止定位自身位置之后,若终端测量得到的家庭基站的信号强度小于预先设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值时,或者终端切换离开所述家庭基站时,重新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自身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第一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在该距离大于设定的距离门限值时,终端确定自身离开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并向服务基站上报对该家庭基站的携带离开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这里的信号强度门限值可以为大于0的信号强度值。当UE离开该fingerprint信息中所存储的宏小区时,终端停止定位过程。
步骤32中在上报接近指示之后,终端再次切换进入或切换出所述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时,确定本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并保存该位置的信息,将该位置作为第二位置,保存的位置信息即为第二位置的信息;
终端再次进入所述宏小区后,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自身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第一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第二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本终端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和本终端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均小于设定的距离门限值时,终端确定自身进入所述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并向本终端的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或进行自动搜索过程。
在确定第二位置之后、并且保存第二位置的信息之前,终端可以首先判断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收敛距离阈值,该收敛距离阈值位大于0的距离值;则在判断为是时,保存第二位置的信息,并执行后续步骤;在判断为否时,不执行保存第二位置的信息以及后续步骤。
在判断为否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二位置的信息将第一位置的信息修正为第三位置的信息;例如,修正后的第三位置的坐标为第一位置的坐标和第二位置的坐标的平均,或采用其他数学方法进行修正。
终端再次进入所述宏小区后,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自身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第三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在本终端与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门限值时,终端确定自身进入所述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并向本终端的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或进行自动搜索过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发明提出了在宏小区划分fingerprint的基础上,通过定位进一步精确fingerprint范围的方法。
主要发明方案:
方案一:UE访问某成员HeNB后,终端保存的fingerprint信息中包含该HeNB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宏小区的标识(该HeNB处于该宏小区覆盖下,或者该HeNB处于孤岛的情况,但与该宏小区相邻)等信息。当UE再次进入该宏小区后,UE开始不断定位自己的位置,确定与该成员HeNB的距离。只有当UE与该HeNB之间的距离小于某一个值(如HeNB最大覆盖范围的半径)时,说明UE接近其曾经访问过的HeNB,连接状态下UE触发对该HeNB的接近指示上报,IDLE状态下UE触发自动搜索过程。UE不断定位自己的位置的时间间隔T可以根据与HeNB之间的距离大小而不断调整,例如,距离越近,其时间间隔T越短。
方案二、UE通过任何一种定位方法获得本UE切换进入/切换出HeNB时UE所在的位置。终端保存的Fingerprint信息中除了包含该位置信息外,还包含宏小区的标识(该HeNB处于该宏小区覆盖下,或者该HeNB处于孤岛的情况,但与该宏小区相邻)等信息。这样,当UE再次进入该宏小区后,UE会开始不断的定位自己的位置,定位的时间间隔T可以根据与保存的位置间的距离大小而不断调整,例如,距离越近,其时间间隔T越短。只有当UE与该位置的距离小于某一个值(如HeNB最大覆盖范围的直径)时,说明UE接近其曾经访问过的HeNB,连接状态下UE触发对该HeNB的接近指示上报,IDLE状态下UE触发自动搜索过程。UE每次访问成员HeNB,可以重复此方法,从而对HeNB的fingerprint范围进行收敛。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终端保存的Fingerprint信息中包含曾访问过的成员HeNB的地理位置信息。如图4A所示,标示出了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HeNB1的覆盖范围。具体如下:
步骤S01:UE访问成员HeNB1时,获得HeNB1的地理位置,如UE从定位服务器获得HeNB1的位置信息,或者从HeNB1的广播消息中得到HeNB1的地理位置信息。
因此,UE存储的有关该HeNB1的fingerprint信息中,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该HeNB1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宏eNB1的标识。
因此,HeNB1的fingerprint范围由原先的宏eNB1覆盖范围缩小为以HeNB1为圆心、HeNB1最大覆盖范围的半径为半径的圆。其中,HeNB1最大覆盖范围是根据规范中的HeNB最大发射功率以及一般传输损耗等,计算得出的一般情况下HeNB能覆盖的最大范围。
步骤S02:UE再次进入该宏eNB1的覆盖范围后,UE开始不断定位自己的位置,获得与HeNB1之间的距离d。其中,UE不断定位自己的位置的时间间隔T可以根据与HeNB1之间的距离大小而不断调整,同时,T的大小还会适当考虑UE的运动速度,与HeNB1离的越近,UE的运动速度越快,其时间间隔T越短。
步骤S03:当UE与HeNB1之间的距离d小于HeNB最大覆盖范围的半径时,说明UE进入HeNB1的fingerprint范围,接近曾经访问过的HeNB1。此时,连接状态下UE将触发对该HeNB1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上报,IDLE状态下UE将触发自动搜索过程。
步骤S04:为了省电,UE发现进入HeNB1的fingerprint范围后,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停止定位,如UE发现进入HeNB1的fingerprint范围后,触发了接近指示上报,则停止定位;或者如果UE没有配置HeNB1所在频点f1的测量,UE发送接近指示后,收到了频点f1上的测量配置,此时UE停止定位。
步骤S05:UE发现测量不到HeNB1的信号,或者测量得到的HeNB1信号很弱的情况下,或者UE切换离开所述HeNB1时,UE又重新开启定位,确定本终端与HeNB1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HeNB最大覆盖范围的半径,若是,则确定自身离开HeNB1的fingerprint区域,并上报对HeNB1的携带离开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当UE离开该fingerprint信息中所存储的宏小区时,终端停止定位过程。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终端保存的Fingerprint信息中包含UE切换进入HeNB时UE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如图4B所示,标示出了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和HeNB1的覆盖范围。
步骤S11:当UE切换进入成员HeNB1时,可以通过已有的定位方法(如GPS,OTDOA等),获得此时UE所在的地理位置A,并将位置A的信息作为HeNB1的fingerprint信息存储下来,另外HeNB1的fingerprint信息还包括宏eNB1的标识等信息。
因此,HeNB1的fingerprint范围由原先的宏eNB1覆盖范围缩小为以A为圆心、HeNB1最大覆盖范围的直径为半径的圆。同样,HeNB1最大覆盖范围是根据规范中的HeNB最大发射功率以及一般传输损耗等,计算得出的一般情况下HeNB能覆盖的最大范围。
步骤S12:UE再次进入宏eNB1的覆盖范围后,UE开始不断定位自己的位置,获得自身位置与A之间的距离d。其中,UE不断定位自己的位置的时间间隔T可以根据自身与A之间的距离大小而不断调整,同时,T的大小还会适当考虑UE的运动速度,与A离的越近,UE的运动速度越快,其时间间隔T越短。
步骤S13:当UE与记录的位置A之间的距离d小于HeNB1最大覆盖范围的直径时,说明UE进入HeNB1的fingerprint范围,接近曾经访问过的HeNB1。此时,连接状态下UE将触发对该HeNB1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上报,IDLE状态下UE将触发自动搜索过程。
步骤S14:另外,为了省电,UE发现进入HeNB1的fingerprint范围后,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停止定位,如UE发现进入HeNB1的fingerprint范围后,触发了接近指示上报,则停止定位;或者如果UE没有配置HeNB1所在频点f1的测量,UE发送接近指示后,收到了频点f1上的测量配置,此时UE停止定位。
步骤S15:UE发现测量不到HeNB1的信号,或者测量得到的HeNB1信号很弱的情况下,或者UE切换离开所述HeNB1时,UE又重新开启定位,确定本终端与A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HeNB最大覆盖范围的直径,若是,则确定自身离开HeNB1的fingerprint区域,并上报对HeNB1的携带离开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当UE离开该fingerprint信息中所存储的宏小区时,终端停止定位过程。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UE再次切换进入曾访问过的HeNB后调整fingerprint范围。由于UE可以从不同位置切换进入HeNB,可以通过记录多次切换进入时UE的位置,对实施例二中的fingerprint范围进行收敛。如图4C所示,UE首次切换进入HeNB1时,fingerprint信息中记录的位置为A,其fingerprint范围为以A为圆心、HeNB1最大覆盖范围的直径为半径的圆。UE再次切换进入HeNB1时,fingerprint信息中还记录位置B。则此时fingerprint范围可以缩小为分别以A、B为圆心、HeNB1最大覆盖范围的直径为半径的两个圆的交集,如图4C中斜线部分。具体如下:
步骤S21:包括实施例二中的步骤S11-步骤S15;
步骤S22:当UE再次切换进入成员HeNB1时,可以通过已有的定位方法(如GPS,OTDOA等),获得此时UE所在的地理位置B,并将位置B的信息作为HeNB1的fingerprint信息存储下来。
步骤S23:UE再次进入宏eNB1的覆盖范围后,UE开始不断定位自己的位置,获得自身与A、B之间的距离dA、dB。其中,UE不断定位自己的位置的时间间隔T可以根据自身与A、B之间的距离大小而不断调整,同时还会适当考虑UE的运动速度,与A、B离的越近,UE的运动速度越快,其时间间隔T越短。
步骤S24:当UE与记录的位置A、B之间的距离dA、dB均小于HeNB1最大覆盖范围的直径时,说明UE进入HeNB1的fingerprint范围,接近曾经访问过的HeNB1。此时,连接状态下UE将触发对该HeNB1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上报,IDLE状态下UE将触发自动搜索过程。
具体实施中应该注意A与B之间的距离应该相差一定范围,这样效果才明显。如果A与B之间的距离相差不大,可以近似认为是两次是同一进入点,此时UE的fingerprint信息中记录的位置为A与B位置的平均。
步骤S25:另外,为了省电,UE发现进入HeNB1的fingerprint范围后,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停止定位,如UE发现进入HeNB1的fingerprint范围后,触发了接近指示上报,则停止定位;或者如果UE没有配置HeNB1所在频点f1的测量,UE发送接近指示后,收到了频点f1上的测量配置,此时UE停止定位。
步骤S26:UE发现测量不到HeNB1的信号,或者测量得到的HeNB1信号很弱的情况下,或者UE切换离开所述HeNB1时,UE又重新开启定位,确定本终端与A之间的距离或与B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HeNB最大覆盖范围的直径,若是,则确定自身离开HeNB1的fingerprint区域,并上报对HeNB1的携带离开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当UE离开该fingerprint信息中所存储的宏小区时,终端停止定位过程。
本实施例中,UE不仅可以记录两次切换进入HeNB1时UE所在的位置,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记录多次切换进入HeNB1时UE所在的位置,进一步精确fingerprint范围。例如,在UE第三次切换进入成员HeNB1的覆盖范围时,获得此时UE所在的地理位置C,并将位置C的信息也作为HeNB1的fingerprint信息存储下来。UE第三次进入宏eNB1的覆盖范围后,UE开始不断定位自己的位置,获得自身与A、B、C之间的距离dA、dB和dC。当dA、dB和dC均小于HeNB1最大覆盖范围的直径时,连接状态下UE将触发对该HeNB1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上报,IDLE状态下UE将触发自动搜索过程。
实施例四:
UE切换出HeNB1的覆盖范围时也可记录此时UE所在的位置A,其处理方法与实施例二、三处理方法类似,从而确定HeNB1的fingerprint范围或者进一步精确fingerprint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距离确定单元50,用于在本终端进入宏小区后,确定本终端与记录的访问过的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中设定位置的距离;所述家庭基站位于所述宏小区中,或与宏小区相邻的家庭基站,例如该家庭基站处于孤岛的情况;
区域确定单元51,用于在所述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距离门限值时,确定本终端进入所述家庭基站的足迹fingerprint区域。
该终端还包括:
处理单元52,用于在本终端处于非空闲IDLE状态,向本终端的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在本终端处于IDLE状态时,进行自动搜索过程。
作为一种实施例,该终端还包括:
第一位置标记单元53,用于在本终端进入宏小区之前,访问所述家庭基站,获得并保存所述家庭基站的位置信息;
所述距离确定单元50用于:
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终端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本终端与所述家庭基站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位置标记单元53用于:
从定位服务器获得所述家庭基站的位置信息或从所述家庭基站发出的广播消息中获得所述家庭基站的位置信息。
所述距离门限值为:所述家庭基站的最大覆盖范围的半径。
所述距离确定单元50还用于:
根据终端与所述家庭基站间的距离和/或终端的运动速度调整所述设定时间间隔;终端与所述家庭基站间的距离越小,所述设定时间间隔越小;终端的运动速度越大,所述设定时间间隔越小。
该终端还包括:
第一定位停止单元54,用于在处理单元上报所述接近指示后,停止定位自身位置;或者,
在处理单元上报所述接近指示并接收到所述服务基站发来的对所述家庭基站的频点的测量配置后,停止定位自身位置。
该终端还包括:
第一离开指示单元55,用于在第一定位停止单元停止定位终端位置之后,在测量得到的所述家庭基站的信号强度小于预先设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值或者终端切换离开所述家庭基站时,重新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自身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本终端与所述家庭基站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距离门限值时,确定终端离开所述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并向所述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离开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该终端还包括:
第二位置标记单元56,用于在本终端进入宏小区之前,切换进入或切换出所述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时,确定本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并保存该位置的信息,将该位置作为第一位置;
所述距离确定单元50用于:
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终端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所述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所述位置之间的距离。
所述距离门限值为:所述家庭基站的最大覆盖范围的直径。
所述距离确定单元50还用于:
根据终端与第一位置间的距离和/或终端的运动速度调整所述设定时间间隔;终端与第一位置间的距离越小,所述设定时间间隔越小;终端的运动速度越大,所述设定时间间隔越小。
该终端还包括:
第二定位停止单元57,用于在处理单元上报所述接近指示后,停止定位终端位置;或者,
在处理单元上报所述接近指示并接收到所述服务基站发来的对所述家庭基站的频点的测量配置时,停止定位终端位置。
该终端还包括:
第二离开指示单元58,用于用于在第二定位停止单元停止定位终端位置之后,在测量得到的所述家庭基站的信号强度小于预先设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值或者终端切换离开所述家庭基站时,重新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终端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第一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距离门限值时,确定终端离开所述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并向本终端的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离开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
该终端还包括:
重复上报单元59,用于在向本终端的服务基站上报所述接近指示之后,再次切换进入或切换出所述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确定本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并保存该位置的信息,将该位置作为第二位置;
本终端再次进入所述宏小区后,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终端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第一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第二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本终端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和本终端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均小于所述距离门限值时,确定自身进入所述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并向本终端的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或进行自动搜索过程。
该终端还包括:
判断单元60,用于判断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收敛距离阈值;
所述重复上报单元59用于:
在判断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收敛距离阈值时,保存第二位置的信息。
该终端还包括:
位置修正单元61,用于在判断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收敛距离阈值时,根据第二位置的信息将第一位置的信息修正为第三位置的信息;
本终端再次进入所述宏小区后,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终端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第三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本终端与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门限值时,确定自身进入所述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并向本终端的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或进行自动搜索过程。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终端进入宏小区后,确定自身与所存储的、曾访问过的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中设定位置的距离,在该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距离门限值时,终端确定自身进入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可见,本发明中通过判断终端与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中设定位置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门限值,来确定终端是否进入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与现有技术中终端在进入宏小区后就确定自身进入了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相比,本发明中终端识别家庭基站的足迹区域的精确度有较大提高,进而可以有效的避免UE被配置inbound专门频点的测量后长时间搜不到该HeNB的信号所导致的空口信令资源的浪费,以及可以有效的避免UE进入宏小区后对宏小区内部过多的成员HeNB都触发接近指示上报所造成的上行信令的拥塞。
本发明提出了通过定位细化HeNB的fingerprint的范围的方法,只有当UE进入该精确范围后,才触发对该HeNB的接近指示上报。使网络能够有针对性的给UE配置测量频点,减少空口资源浪费,减少UE同时触发对多个HeNB的接近指示上报可能造成的拥塞,提高inbound测量与切换效率,提高整体的系统性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足迹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进入宏小区后,确定自身与记录的访问过的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中设定位置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距离门限值时,终端确定自身进入所述家庭基站的足迹fingerprint区域;
若终端处于连接状态,则向本终端的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
若终端处于IDLE状态,则进行自动搜索过程;
所述设定位置为终端切换进入或切换出所述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时所在的位置;在终端进入宏小区之前,终端切换进入或切换出所述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时,确定本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并保存该位置的信息,将该位置作为第一位置;所述确定自身与记录的访问过的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中设定位置的距离包括:终端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自身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所述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所述位置之间的距离;在上报所述接近指示之后,终端再次切换进入或切换出所述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确定本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并保存该位置的信息,将该位置作为第二位置;终端再次进入所述宏小区后,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自身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第一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第二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在本终端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和本终端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均小于所述距离门限值时,终端确定自身进入所述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若终端处于连接状态,则向本终端的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若终端处于IDLE状态,则进行自动搜索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终端在上报所述接近指示后,停止定位自身位置;或者,
终端在上报所述接近指示并接收到所述服务基站发来的对所述家庭基站的频点的测量配置后,停止定位自身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终端停止定位自身位置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终端在测量得到的所述家庭基站的信号强度小于预先设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值时,或者终端切换离开所述家庭基站时,重新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自身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第一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距离门限值时,终端确定自身离开所述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并向所述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离开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第二位置之后、并且保存第二位置的信息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收敛距离阈值;
所述保存第二位置的信息包括:
在判断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收敛距离阈值时,保存第二位置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收敛距离阈值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终端根据第二位置的信息将第一位置的信息修正为第三位置的信息;
终端再次进入所述宏小区后,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自身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第三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本终端与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门限值时,终端确定自身进入所述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若终端处于连接状态,则向本终端的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若终端处于IDLE状态,则进行自动搜索过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门限值为:所述家庭基站的最大覆盖范围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终端根据自身与第一位置间的距离和/或终端的运动速度调整所述设定时间间隔的大小。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庭基站位于所述宏小区中,或者所述家庭基站与所述宏小区相邻。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括:
距离确定单元,用于在本终端进入宏小区后,确定本终端与记录的访问过的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中设定位置的距离;
区域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距离门限值时,确定本终端进入所述家庭基站的足迹fingerprint区域;
处理单元,用于在本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向本终端的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在本终端处于IDLE状态时,进行自动搜索过程;
第二位置标记单元,用于在本终端进入宏小区之前,切换进入或切换出所述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时,确定本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并保存该位置的信息,将该位置作为第一位置;
所述距离确定单元具体用于: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终端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所述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所述位置之间的距离;
重复上报单元,用于在处理单元上报所述接近指示之后,终端再次切换进入或切换出所述家庭基站所覆盖小区时,确定本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并保存该位置的信息,将该位置作为第二位置;本终端再次进入所述宏小区后,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终端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第一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第二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在本终端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和本终端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均小于所述距离门限值时,确定自身进入所述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并向本终端的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或进行自动搜索过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还包括:
第二定位停止单元,用于在处理单元上报所述接近指示后,停止定位终端位置;或者,
在处理单元上报所述接近指示并接收到所述服务基站发来的对所述家庭基站的频点的测量配置时,停止定位终端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还包括:
第二离开指示单元,用于在第二定位停止单元停止定位终端位置之后,在测量得到的所述家庭基站的信号强度小于预先设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值或者终端切换离开所述家庭基站时,重新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终端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保存的第一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距离门限值时,确定终端离开所述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若终端处于连接状态,则向本终端的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若终端处于IDLE状态,则进行自动搜索过程。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收敛距离阈值;
所述重复上报单元用于包括:
在判断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收敛距离阈值时,保存第二位置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还包括:
位置修正单元,用于在判断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收敛距离阈值时,根据第二位置的信息将第一位置的信息修正为第三位置的信息;
本终端再次进入所述宏小区后,以设定时间间隔定位终端位置,根据定位结果和第三位置的信息确定本终端与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本终端与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门限值时,确定自身进入所述家庭基站的fingerprint区域,若终端处于连接状态,则向本终端的服务基站上报对所述家庭基站的携带进入状态标识的接近指示;若终端处于IDLE状态,则进行自动搜索过程。
14.如权利要求9-13中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门限值为:所述家庭基站的最大覆盖范围的直径。
CN201010147538.7A 2010-04-13 2010-04-13 足迹区域识别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223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7538.7A CN102223695B (zh) 2010-04-13 2010-04-13 足迹区域识别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7538.7A CN102223695B (zh) 2010-04-13 2010-04-13 足迹区域识别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3695A CN102223695A (zh) 2011-10-19
CN102223695B true CN102223695B (zh) 2015-04-01

Family

ID=44780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7538.7A Active CN102223695B (zh) 2010-04-13 2010-04-13 足迹区域识别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236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816B (zh) * 2012-05-22 2018-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闭合用户群小区搜索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86927A (zh) * 2012-09-04 2014-03-26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判断是否终止移动终端与基站间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12985B (zh) * 2015-07-31 2019-12-3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小区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17492A (zh) * 2016-06-17 201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网络接入的方法
CN111866848B (zh) * 2019-04-28 2023-04-18 北京数安鑫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基站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611879B (zh) * 2019-09-11 2020-09-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参数的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11432339A (zh) * 2020-03-19 2020-07-1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卡片的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0702B (zh) * 2007-06-20 201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对受限网络进行测量的启动方法及装置
US8437752B2 (en) * 2008-03-31 2013-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execution of 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 func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3695A (zh) 201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3695B (zh) 足迹区域识别方法和设备
US9832750B2 (en) Nodes and methods for positioning
US20130033999A1 (en)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nhanced positioning with complementary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CN107409287B (zh) 位置服务客户端节点中的方法和信标无线电节点中的方法
US9119102B2 (en) Radio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using positioning gap indication for enhancing positioning performance
US70278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location of a mobile radio
US10809350B2 (en) Hybrid fingerprinting/OTDOA positioning techniques and systems
RU2680973C1 (ru)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е отчета по измерению радиосигнала
JP2014511477A (ja) 支援データの調整を介したネットワーク側の測位機会調整
US20130115956A1 (en) Location Based Radio Access System Selection
EP2533569B1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missing neighbors and for updating current neighbor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4918323A (zh)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设备
US994281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 determination of a base station at a client device
CN101965051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定位服务器
US20120208552A1 (en) Ue-side removal of positioning assistance ambiguity
US20160227378A1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location estim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Deligiannis et al. Hybrid TOA–AOA location positioning techniques in GSM networks
EP2664167B1 (en) Nodes and methods for positioning
US20080032712A1 (en) Determining movement context of a mobile user terminal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3022397A1 (en) A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nhanced positioning with complementary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WO2016172965A1 (zh) 定位参数的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2002218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estimate ue position
US2021019537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ng positioning techniques us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probabilities
KR20110137722A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휴대단말기의 위치를 확인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7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