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3248B - 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3248B
CN102223248B CN201110152850.XA CN201110152850A CN102223248B CN 102223248 B CN102223248 B CN 102223248B CN 201110152850 A CN201110152850 A CN 201110152850A CN 102223248 B CN102223248 B CN 1022232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message
bac
user
address
cor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28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3248A (zh
Inventor
许盛宏
李力卡
杨维忠
张慧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528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23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23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3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3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3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与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核心网络设备接收到被叫方用户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时转发给主用BAC,在主用BAC故障时,向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增加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并发送给备份BAC;备份BAC以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端口号分别作为目的IP地址与目的端口号,对第二会话请求消息进行重新封装,生成第三会话请求消息并通过IP网络发送给被叫方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被叫业务的实时恢复,无需等待被叫方用户重新向备份BAC注册,也无需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进行用户注册信息的实时同步、维护。

Description

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是一种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光进铜退的快速推进、网络融合演进趋势的加快、以及多媒体业务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核心网络的规模逐渐扩大,其安全问题影响到整个网络与业务的安全。现有的核心网络主要基于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以下简称:IP)承载,用户终端接入核心网络的方式比较多。为了防止用户终端对核心网络中设备的攻击,现有技术在通信网络中,引入边缘接入控制设备(Border Access Controller,以下简称:BAC),来将用户接入网络与核心网络进行隔离,以提高核心网络中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BAC连接核心网络与外部接入用户终端,完成会话初始协议(the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以下简称:SIP)用户的业务接入、实现不同网络环境下用户业务的互通、保障核心网络安全、支持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以下简称:QOS)管理、媒体管理、配合实现用户游牧管理等功能。
BAC是用户终端接入的控制设备,为了确保向用户提供的业务稳定性,就必须确保边BAC的安全可靠运行,这就需要考虑BAC的容灾方案。BAC的容灾方案是指通过部署不同地点的两台BAC设备进行相互备份保护,当主用BAC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处理业务后,备份BAC能有效接管主用BAC设备所控制的用户业务。BAC的容灾方案包括冷备份和热备份方式。
在冷备份的方式下,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没有进行用户注册信息的同步,当主用BAC瘫痪时,备份BAC无法对被叫用户的业务进行实时接管,则由该主用BAC提供服务的被叫用户无法继续获得业务服务,需要等待该被叫用户重新向备份BAC注册后才能恢复该被叫用户的业务,无法保持业务提供的持续性,影响了被叫用户的业务体验。由于较短的重新注册周期会严重影响备份BAC的工作性能,并且产生很大的通信流量,因此,用户终端的重注册周期通常设置较长,现网推荐的重注册周期配置时间为60分钟,那么,由于该主用BAC设备故障后用户注册信息丢失,无法继续获得业务服务的被叫用户将在60分钟的重新注册时间内,无法恢复正常的业务处理,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即便发生故障的主用BAC恢复,如果这些被叫用户没有向主用BAC进行重新注册,也无法立即恢复业务。
在热备份方式下,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进行用户注册信息的同步,当主用BAC瘫痪时,备份BAC可以基于被叫用户的注册信息对被叫用户的业务进行实时接管,但是,在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进行用户注册信息的实时同步、维护对设备额外开销很大,严重影响了BAC的工作性能;并且,在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实时同步大量的用户注册信息数据,难以确保同步数据的完整性与有效性,而数据实时同步的不可靠将可能导致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的容灾方案失败;现有的BAC设备之间采用私有协议通信,不利于不同BAC厂家之间的BAC互通。因此,现有的BAC均采用冷备份方式作为BAC的容灾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与系统,以解决BAC的容灾方案中,处理被叫业务的主用BAC瘫痪时,在冷备份方式下无法保持业务提供的持续性的技术问题,以及在热备份方式下实时同步、维护用户注册信息导致的BAC工作性能下降、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的容灾方案失败以及私有协议通信不利于不同BAC厂家之间的BAC互通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核心网络设备接收到被叫方用户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时,将该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被叫方用户注册的主用边缘接入控制设备BAC;
核心网络设备在所述主用BAC故障时,向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增加所述被叫方用户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并发送给预先配置的备份BAC,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由所述主用BAC预先上报给所述核心网络设备;
备份BAC以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以所述被叫方用户的端口号作为目的端口号,对所述第二会话请求消息进行重新封装,生成第三会话请求消息;
备份BAC将所述第三会话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发送给所述被叫方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业务处理系统,包括核心网络,所述核心网络包括核心网络设备,用于在接收到被叫方用户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时,将该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被叫方用户注册的主用BAC;以及在所述主用BAC故障时,向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增加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并发送给预先配置的备份BAC,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由所述主用BAC预先上报给所述核心网络设备;
所述呼叫业务处理系统还包括备份BAC,用于以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以所述被叫方用户的端口号作为目的端口号,对所述第二会话请求消息进行重新封装,生成第三会话请求消息,并将所述第三会话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发送给所述被叫方用户终端。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与系统,主用BAC可以预先将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上报给核心网络设备,核心网络设备接收到被叫方用户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时,若发现主用BAC故障,便向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增加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并发送给预先配置的备份BAC,由备份BAC以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以被叫方用户的端口号作为目的端口号,对第二会话请求消息进行重新封装后通过IP网络发送给被叫方用户终端,从而实现了主用BAC故障时备份BAC对被叫业务的实时接管,保证了被叫业务的实时恢复,无需等待被叫方用户重新向备份BAC注册,也无需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进行用户注册信息的实时同步、维护,与现有技术BAC的容灾方案相比,避免了处理被叫业务的主用BAC瘫痪时,在冷备份方式下无法保持业务提供的持续性的技术问题,以及在热备份方式下实时同步、维护用户注册信息导致的BAC工作性能下降、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的容灾方案失败以及私有协议通信不利于不同BAC厂家之间的BAC互通的技术问题,保持了业务提供的持续性,提升了用户的业务体验,提高了备份BAC的工作性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呼叫业务处理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呼叫业务处理系统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呼叫业务处理系统一个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呼叫业务处理系统另一个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01,核心网络设备接收到被叫方用户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时,将该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被叫方用户注册的BAC,该BAC称为主用BAC。其中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由主叫方用户终端呼叫被叫方用户终端时发起。
步骤102,核心网络设备在主用BAC故障时,向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增加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并发送给预先配置的备份BAC。其中的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由主用BAC预先上报给核心网络设备。
步骤103,备份BAC以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以被叫方用户的端口号作为目的端口号,对第二会话请求消息进行重新封装,生成第三会话请求消息。
步骤104,备份BAC将第三会话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发送给被叫方用户终端。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主用BAC可以预先将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上报给核心网络设备,核心网络设备接收到被叫方用户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时,若发现主用BAC故障,便向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增加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并发送给预先配置的备份BAC,由备份BAC以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以被叫方用户的端口号作为目的端口号,对第二会话请求消息进行重新封装后通过IP网络发送给被叫方用户终端,从而实现了主用BAC故障时备份BAC对被叫业务的实时接管,保证了被叫业务的实时恢复,无需等待被叫方用户重新向备份BAC注册,也无需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进行用户注册信息的实时同步、维护,保持了业务提供的持续性,提升了用户的业务体验,提高了备份BAC的工作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主用BAC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预先将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上报给核心网络设备:
主用BAC接收到被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消息时,在该主用BAC中对被叫方用户进行注册,并将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源IP地址与源端口号分别替换为主用BAC的地址与端口号,其中的源IP地址与源端口号分别为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并在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扩展用户地址(useradd)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userport)参数字段,例如:在第一注册请求消息的头域,如Contact域,扩展用户地址(useradd)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userport)参数字段,通过这两个扩展出的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分别携带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信息与端口号信息,其中的端口具体可以是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以下简称:TCP)端口、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以下简称:UDP)端口或者其它协议端口,生成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核心网络设备,其中的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被叫方用户的用户标识(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ID)信息;核心网络设备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并存储。其中,主用BAC具体通过如下方式对被叫方用户进行注册:主用BAC接收到被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消息后,将被叫方用户注册在该主用BAC中,即:将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IP地址与端口号存储在该主用BAC中。
本发明实施例在被叫方用户向一个BAC注册时,该BAC作为被叫方用户的主用BAC通过扩展参数将注册的被叫方用户信息,包括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上报给核心网络设备,这样,在主用BAC设备故障时,核心网络设备便可以通过扩展会话请求消息中的参数,将被叫方用户信息发送给备份BAC,由备份BAC继续处理发送给被叫方用户的会话请求消息,保证了被叫业务的实时恢复,无需等待被叫方用户重新向备份BAC注册,也无需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进行用户注册信息的实时同步、维护。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将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核心网络设备之后,核心网络设备还可以基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在核心网络中对被叫方用户进行注册。
图2为本发明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201,主用BAC接收被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IP地址与端口号。其中的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端口号作为源端口号。
步骤202,主用BAC将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的源IP地址与源端口号分别替换为该主用BAC的地址与端口号,并在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扩展用户地址(useradd)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userport)参数字段,通过这两个扩展出的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分别携带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信息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核心网络设备。
步骤203,核心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后,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并存储,并基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将被叫方用户注册在核心网络中。
步骤204,核心网络设备接收到被叫方用户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时,将该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主用BAC。
步骤205,核心网络设备识别将第一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给主用BAC后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主用BAC返回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主用BAC返回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确认主用BAC故障,执行步骤206。否则,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主用BAC返回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执行步骤210。
步骤206,核心网络设备获取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对应的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并在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扩展用户地址(useradd)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userport)参数字段,例如:在第一会话请求消息的头域,如Contact域,扩展用户地址(useradd)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userport)参数字段,其中的端口具体可以是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以下简称:TCP)端口、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以下简称:UDP)端口或者其它协议端口,通过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分别携带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信息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
步骤207,核心网络设备从预先存储的主备BAC信息对照表中,获取主用BAC的地址对应的备份BAC的地址,并根据该备份BAC的地址,将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给备份BAC。
步骤208,备份BAC以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以被叫方用户的端口号作为目的端口号,对第二会话请求消息进行重新封装,生成第三会话请求消息。
步骤209,备份BAC将第三会话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发送给被叫方用户终端。之后,不执行本实施例的后续流程。
步骤210,主用BAC将第一会话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发送给被叫方用户终端。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在核心网络设备通过发送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获知主用BAC故障后又接收到需要发送给主用BAC的其它会话请求消息时,由于无法确认主用BAC的故障是否恢复,可以按照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实施例流程处理该其它会话请求消息,即:以该其它会话请求消息作为第一会话请求消息,开始执行将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主用BAC的操作,即:开始执行步骤101或步骤204的操作。或者,为了避免主用BAC的故障未恢复而将其它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给主用BAC导致不必要的业务时延与操作,核心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预先设定,将在获知主用BAC故障后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需要发送给主用BAC的其它会话请求消息,作为第一会话请求消息,开始执行向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增加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的操作,即:按照主用BAC故障,开始执行步骤102或者步骤206的操作,来处理其它会话请求消息,在第二预设时间段过后,可以认为主用BAC故障恢复,对于第二预设时间段后接收到的其它会话请求消息,可以按照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实施例流程处理,即:开始执行步骤101或步骤204的操作。其中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预设为排除主用BAC上的故障所需的经验值,例如:60分钟,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更新。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可以预先在被叫方用户终端中配置备份BAC的地址信息,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呼叫业务处理方法流程中,备份BAC将第三会话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发送给被叫方用户终端后,被叫方用户终端识别出配置了第三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备份BAC的地址,才接收该第三会话请求消息并进行相应的呼叫业务处理,从而避免了用户终端处理未知网元发送的业务消息导致的不安全性与工作性能下降。
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的呼叫业务处理方法流程可以适用于各种核心网络,例如: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核心网络、固网软交换核心网络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应用实施例,IMS核心网络包括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roxy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以下简称:P-CSCF)设备、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erving Call Session ControlFunction,以下简称:S-CSCF)设备、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 Server,以下简称:HSS)与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nterrogat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以下简称:I-CSCF)设备。其中,HSS可用于存储用户的属性信息与业务签约信息;P-CSCF设备作为用户终端接入IMS核心网络的初始入口点,可用于实现用户注册、安全管理等功能,将拜访地接入网络的SIP事务转接到其归属地的S-CSCF设备;S-CSCF是IMS核心网络的核心设备,可用于实现用户注册鉴权、会话控制、计费管理等功能;I-CSCF可用于查询HSS获得用户当前服务的S-CSCF。
本发明应用的核心网络为IMS核心网络时,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核心网络设备具体可以是P-CSCF设备,主用BAC、备份BAC分别与P-CSCF设备通信连接。本发明应用于IMS核心网络时,核心网络设备基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在核心网络中对被叫方用户进行注册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P-CSCF设备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删除用户地址参数与用户端口参数,得到第三注册请求消息,从I-CSCF设备获取该被叫方用户的S-CSCF设备信息,并将第三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查询到的S-CSCF设备,由该查询到的S-CSCF设备对被叫方用户进行注册鉴权,在被叫方用户通过注册鉴权后,将被叫方用户与S-CSCF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在HSS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IMS核心网络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下:
被叫方用户终端向主用BAC发送第一注册请求消息,请求向IMS核心网络注册,其中的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IP地址与端口号。其中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被叫方用户的端口号作为源端口号;
主用BAC将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的源IP地址与源端口号分别替换为该主用BAC的地址与端口号,并在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扩展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通过这两个扩展出的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分别携带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信息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P-CSCF设备;
P-CSCF设备接收到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后,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并存储,并基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将被叫方用户注册在IMS核心网络中,具体注册方法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介绍;
P-CSCF设备接收到被叫方用户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时,将该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主用BAC;
P-CSCF设备识别将第一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给主用BAC后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主用BAC返回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主用BAC返回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主用BAC将第一会话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发送给被叫方用户终端。
否则,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主用BAC返回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确认主用BAC故障,P-CSCF设备获取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对应的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并在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扩展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通过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分别携带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信息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
P-CSCF设备从预先存储的主备BAC信息对照表中,获取主用BAC的地址对应的备份BAC的地址,并根据该备份BAC的地址,将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给备份BAC;
备份BAC接收到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后,发现备份BAC中未存储第二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的注册信息,即:被叫方用户未在该备份BAC注册,对第二会话请求消息进行重新封装,即:获取第二会话请求消息中请求-统一资源标识符(request-UniformResource Identifier,以下简称:request-URI)域的用户ID,该用户标识即为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以及获取第二会话请求消息中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分别携带的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将获取的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IP地址与端口号重新封装成新的request-URI域,以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以被叫方用户的端口号作为目的端口号,生成第三会话请求消息;
备份BAC将第三会话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发送给被叫方用户终端。
按照现有技术IMS规范提供的注册流程,用户终端通过注册请求消息向BAC注册时,BAC从注册请求消息的IP报文中获得源IP地址与源端口,即:用户注册所使用的IP地址与端口,BAC将用户的IP地址替换成该BAC的地址,然后将注册请求消息转发到P-CSCF设备,此时的注册请求消息包括BAC的地址、注册用户ID等相关信息,但并不包括注册用户的真实IP地址等注册用户信息,然后由P-CSCF设备将接收到的注册请求消息发送到S-CSCF设备以完成用户注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用户终端通过发送第一注册请求消息进行注册时,主用BAC记录该用户所注册的IP地址与端口号,并在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扩展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通过这两个扩展出的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分别携带用户的IP地址信息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P-CSCF设备,P-CSCF设备存储用户的用户ID、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后,在该用户作为被叫用户提供呼叫服务的主用BAC故障时,备份BAC便可以基于P-CSCF设备存储的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代替主用BAC提供呼叫服务,从而实现了被叫业务的实时恢复,且无需用户向备份BAC注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应用实施例,固网软交换核心网络包括软交换(Soft Switch,以下简称:SS)设备、信令网关(SignalingGateway,以下简称:SG)、中继网关(Trunk Gateway,以下简称:TG)与智能归属位置寄存器(Smart Home Location Register,以下简称:SHLR)。其中,SS设备为固网软交换核心网络的核心控制功能实体,为用户提供注册认证、鉴权、呼叫控制与连接和计费管理功能;SG用于实现电路交换网络信令与IP网络信令的转换,实现电路交换信令在IP网上的传送;TG用于实现电路交换网络的话路与IP数据包的转换、语音编码格式转换、呼叫处理与控制等功能;SHLR用于存储用户的相关信息,包括基本业务签约信息、补充业务签约信息、位置信息等,并可以实现用户安全管理功能。
本发明应用的核心网络为固网软交换核心网络时,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核心网络设备具体可以是软交换(Soft Switch,以下简称:SS)设备,主用BAC、备份BAC分别与SS设备通信连接。本发明应用于固网软交换核心网络时,核心网络设备基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在核心网络中对被叫方用户进行注册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SS设备根据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对被叫方用户进行注册鉴权,在被叫方用户通过注册鉴权后将该被叫方用户置为已注册状态。本发明应用于固网软交换核心网络时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参见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的呼叫业务处理方法流程,由SS设备执行核心网络设备的相应操作即可,不再赘述。
图3为本发明呼叫业务处理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呼叫业务处理系统可用于实现本发明上述各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如图3所示,其包括核心网络与备份BAC1,核心网络包括核心网络设备2。其中,核心网络设备2,用于在接收到被叫方用户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时,将该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被叫方用户注册的主用BAC;以及在该主用BAC故障时,向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增加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并发送给预先配置的备份BAC1,其中,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由主用BAC预先上报给核心网络设备。
备份BAC1,用于接收第二会话请求消息,以第二会话请求消息中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以被叫方用户的端口号作为目的端口号,对第二会话请求消息进行重新封装,生成第三会话请求消息,并将第三会话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发送给被叫方用户终端。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呼叫业务处理系统,主用BAC可以预先将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上报给核心网络设备,核心网络设备接收到被叫方用户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时,若发现主用BAC故障,便向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增加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并发送给预先配置的备份BAC,由备份BAC以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以被叫方用户的端口号作为目的端口号,对第二会话请求消息进行重新封装后通过IP网络发送给被叫方用户终端,从而实现了主用BAC故障时备份BAC对被叫业务的实时接管,保证了被叫业务的实时恢复,无需等待被叫方用户重新向备份BAC注册,也无需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进行用户注册信息的实时同步、维护,保持了业务提供的持续性,提升了用户的业务体验,提高了备份BAC的工作性能。
进一步地,再参见图3,作为本发明呼叫业务处理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主用BAC3,用于在接收到被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消息时,将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源IP地址与源端口号分别替换为该主用BAC3的地址与端口号,其中的源IP地址与源端口号分别为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并在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扩展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通过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分别携带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信息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核心网络设备2,其中的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被叫方用户的用户标识ID信息。相应的,核心网络设备2还用于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并存储。
图4为本发明呼叫业务处理系统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的呼叫业务处理系统中,核心网络设备2具体可以包括收发单元301、存储单元302、容灾控制单元303与获取单元304。
其中,收发单元301用于接收主用BAC3发送的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并存储在存储单元302中;以及接收由主叫方用户呼叫被叫方用户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并将该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被叫方用户注册的主用BAC3,并识别将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主用BAC3后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主用BAC3返回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以及根据获取单元304的指示,将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给备份BAC1。
存储单元302用于存储用户ID、IP地址与端口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以及存储主备BAC信息对照表,该主备BAC信息对照表包括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
容灾控制单元303用于根据收发单元301的识别结果,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主用BAC3返回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时,确认主用BAC3故障,从存储单元302中获取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对应的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并在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扩展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通过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分别携带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信息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
获取单元304用于从存储单元302的主备BAC信息对照表中,获取主用BAC3的地址对应的备份BAC1的地址,并指示收发单元301根据该备份BAC1的地址,将容灾控制单元303生成的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给备份BAC1。
另外,再参见图4,作为本发明呼叫业务处理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收发单元301还可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处理策略,在容灾控制单元303确认主用BAC3故障后,接收到需要发送给该主用BAC3的其它会话请求消息时,以该其它会话请求消息作为第一会话请求消息,开始执行将该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被叫方用户注册的主用BAC3的操作,或者将在主用BAC3故障后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其它会话请求消息作为第一会话消息发送给容灾控制单元303。相应的,容灾控制单元303还用于在接收到收发单元301发送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时,开始执行从存储单元302获取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对应的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的操作。
进一步地,再参见图4,作为本发明呼叫业务处理系统的又一个实施例,核心网络设备2还可以包括注册控制单元305,用于响应于收发单元301接收到的第二注册请求消息,指示收发单元301在核心网络中对被叫方用户进行注册。
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呼叫业务处理系统中的核心网络,可以是IMS核心网络、固网软交换核心网络等。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呼叫业务处理系统一个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示出了核心网络为IMS核心网络时的具体结构,其中的核心网络设备2具体为P-CSCF设备,另外,IMS核心网络还可以包括S-CSCF设备、I-CSCF设备与HSS。该应用实施例中,注册控制单元305具体可以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删除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得到第三注册请求消息,从I-CSCF设备获取被叫方用户的S-CSCF设备信息,并指示收发单元301将该第三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获取到的S-CSCF设备,以便由该S-CSCF设备对被叫方用户进行注册鉴权,在被叫方用户通过注册鉴权后,将被叫方用户与该S-CSCF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在HSS中。相应的,收发单元301还用于根据注册控制单元305的指示,将第三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S-CSCF设备。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呼叫业务处理系统另一个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示出了核心网络为固网软交换核心网络时的具体结构,其中的核心网络设备2具体为SS设备,另外,固网软交换核心网络还可以包括TG、SG与SHLR。该应用实施例中,注册控制单元305具体可以根据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对被叫方用户进行注册鉴权,在被叫方用户通过注册鉴权后将用户置为已注册状态。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了主用BAC故障时备份BAC对被叫业务的实时接管,保证了被叫业务的实时恢复,无需等待被叫方用户重新向备份BAC注册,也无需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进行用户注册信息的实时同步、维护,避免了处理被叫业务的主用BAC瘫痪时,在冷备份方式下无法保持业务提供的持续性的技术问题,以及在热备份方式下实时同步、维护用户注册信息导致的BAC工作性能下降、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的容灾方案失败以及私有协议通信不利于不同BAC厂家之间的BAC互通的技术问题,保持了业务提供的持续性,提升了用户的业务体验,提高了备份BAC的工作性能。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网络设备接收到呼叫被叫方用户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时,将该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被叫方用户注册的主用边缘接入控制设备BAC;
核心网络设备在所述主用BAC故障时,向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增加所述被叫方用户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并发送给预先配置的备份BAC,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由所述主用BAC预先上报给所述核心网络设备;
备份BAC以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以所述被叫方用户的端口号作为目的端口号,对所述第二会话请求消息进行重新封装,生成第三会话请求消息;
备份BAC将所述第三会话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发送给所述被叫方用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由所述主用BAC预先上报给所述核心网络设备包括:
所述主用BAC接收到所述被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消息时,将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源IP地址与源端口号分别替换为所述主用BAC的地址与端口号,源IP地址与源端口号分别为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并在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扩展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通过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分别携带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信息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络设备,所述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被叫方用户的用户标识ID信息;
所述核心网络设备从所述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所述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并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核心网络设备在所述主用BAC故障时,向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增加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并发送给预先配置的备份BAC包括:
核心网络设备将第一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给主用BAC后,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主用BAC返回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确认所述主用BAC故障,获取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对应的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并在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扩展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通过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分别携带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信息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
核心网络设备从预先存储的主备BAC信息对照表中,获取所述主用BAC的地址对应的备份BAC的地址,并根据该备份BAC的地址,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备份BA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核心网络设备在所述主用BAC故障后接收到需要发送给所述主用BAC的其它会话请求消息时,以该其它会话请求消息作为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执行所述将该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被叫方用户注册的主用BAC的操作;或者
核心网络设备在所述主用BAC故障后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需要发送给所述主用BAC的其它会话请求消息时,以该其它会话请求消息作为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执行所述向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增加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络设备之后,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在核心网络中对所述被叫方用户进行注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络包括IP多媒体子系统IMS核心网络,所述核心网络设备具体为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设备;或者
所述核心网络包括固网软交换核心网络,所述核心网络设备具体为软交换SS设备。
7.一种呼叫业务处理系统,包括核心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络包括核心网络设备,用于在接收到呼叫被叫方用户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时,将该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被叫方用户注册的主用BAC;以及在所述主用BAC故障时,向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增加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并发送给预先配置的备份BAC,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由所述主用BAC预先上报给所述核心网络设备;
所述呼叫业务处理系统还包括备份BAC,用于以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以所述被叫方用户的端口号作为目的端口号,对所述第二会话请求消息进行重新封装,生成第三会话请求消息,并将所述第三会话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发送给所述被叫方用户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用BAC,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消息时,将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源IP地址与源端口号分别替换为所述主用BAC的地址与端口号,源IP地址与源端口号分别为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并在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扩展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通过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分别携带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信息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络设备,所述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与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被叫方用户的用户标识ID信息;
所述核心网络设备还用于从所述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所述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并存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主用BAC发送的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从所述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所述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IP地址与端口号信息并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以及接收被叫方用户的第一会话请求消息,并将该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被叫方用户注册的主用BAC,并识别将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主用BAC后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主用BAC返回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以及根据获取单元的指示,将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给备份BAC;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ID、IP地址与端口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以及存储主备BAC信息对照表,所述主备BAC信息对照表包括主用BAC与备份BAC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
容灾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收发单元的识别结果,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主用BAC返回的会话请求响应消息时,确认所述主用BAC故障,从所述存储单元获取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对应的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并在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扩展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通过用户地址参数字段与用户端口参数字段分别携带所述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信息与端口号信息,生成第二会话请求消息;
获取单元,用于从存储单元的主备BAC信息对照表中,获取所述主用BAC的地址对应的备份BAC的地址,并指示所述收发单元根据该备份BAC的地址,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备份BA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处理策略,在容灾控制单元确认所述主用BAC故障后,接收到需要发送给所述主用BAC的其它会话请求消息时,以该其它会话请求消息作为第一会话请求消息,开始执行将该第一会话请求消息转发给被叫方用户注册的主用BAC的操作,或者将在所述主用BAC故障后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其它会话请求消息作为第一会话消息发送给所述容灾控制单元;所述容灾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会话请求消息时,开始执行从所述存储单元获取第一会话请求消息中被叫方用户的用户ID对应的被叫方用户的IP地址与端口号的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络设备还包括:
注册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在所述核心网络中对所述被叫方用户进行注册。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络包括IMS核心网络,所述核心网络设备具体为P-CSCF设备;或者
所述核心网络包括固网软交换核心网络,所述核心网络设备具体为SS设备。
CN201110152850.XA 2011-06-09 2011-06-09 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与系统 Active CN102223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2850.XA CN102223248B (zh) 2011-06-09 2011-06-09 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2850.XA CN102223248B (zh) 2011-06-09 2011-06-09 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3248A CN102223248A (zh) 2011-10-19
CN102223248B true CN102223248B (zh) 2015-04-22

Family

ID=44779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2850.XA Active CN102223248B (zh) 2011-06-09 2011-06-09 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232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04130B2 (en) * 2012-09-28 2018-10-16 Avay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suring high availability in an enterprise IMS network
CN105141418A (zh) * 2014-05-26 2015-12-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认证鉴权方法及系统
CN105577407A (zh) * 2014-10-16 2016-05-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容灾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JP6635525B1 (ja) 2018-10-29 2020-01-29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交換機、通信システム、登録方法及び登録プログラム
CN110365734B (zh) * 2019-05-22 2023-04-07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端接口异常时的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125909B (zh) * 2020-08-31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恢复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0540A (zh) * 2005-09-22 2006-03-22 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软交换网中保持防火墙/地址转换设备的端口开启的方法
CN1870689A (zh) * 2006-01-09 2006-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边界控制器双归属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026242A (zh) * 2009-09-22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会话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0540A (zh) * 2005-09-22 2006-03-22 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软交换网中保持防火墙/地址转换设备的端口开启的方法
CN1870689A (zh) * 2006-01-09 2006-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边界控制器双归属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026242A (zh) * 2009-09-22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会话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3248A (zh) 201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5747B (zh) 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9391979B (zh) P-cscf故障恢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23248B (zh) 呼叫业务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2035798B (zh) 一种实现容灾的业务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971592B (zh) 接入地会话控制器、ip多媒体子系统及其注册会话方法
CN101568091B (zh) 一种提供业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EP2487986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connection of called party
JP2006522501A5 (zh)
JP2011508490A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使用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772155A (zh) Ip多媒体子系统集中业务的注销方法
CN101127722A (zh) 核心网元重启/故障恢复后的处理方法
CN107454104A (zh) 一种基于ims的多功能网络系统及其容灾方法
CN101448232A (zh) 紧急呼叫实现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
CN104125221A (zh) Ims终端设备多软终端资源共享和应用协同装置及方法
CN103138984A (zh) 容灾倒回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的方法及系统
CN101447890B (zh) 一种下一代网络中改进的应用服务器容灾的系统及方法
CN102340505A (zh) S-cscf容灾恢复倒回的方法及系统
CN101459533B (zh) 一种下一代网络中改进的应用服务器容灾的系统及方法
CN106028389B (zh) 一种容灾倒回的方法及系统
RU252484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вызовом
CN102082766B (zh)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中用户设备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JP6807952B2 (ja) 通信サービスを端末通信装置に提供する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1965046B (zh)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中通知终端注册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81112A (zh) 用户交换机接入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网络的鉴权方法和装置
CN103580895A (zh) 接入网关控制器容灾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