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3523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3523A
CN102213523A CN 201110147499 CN201110147499A CN102213523A CN 102213523 A CN102213523 A CN 102213523A CN 201110147499 CN201110147499 CN 201110147499 CN 201110147499 A CN201110147499 A CN 201110147499A CN 102213523 A CN102213523 A CN 102213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refrigerating chamber
chamber
ice mak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1474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3523B (zh
Inventor
李凌云
任伟
程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Hefei Midea Rongshid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Hefei Midea Rongshid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1474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135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13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3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3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3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2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along the inside of door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包括冷藏室和设在冷藏室箱门上的制冰间室、以及冷冻室,冷藏室内设有:设在冷藏室的顶壁上的第一蒸发器和自动制冰机、回风道、冷藏风道、制冰回风管以及用于将第一蒸发器产生的冷量分别吹向冷藏室和制冰间室的风机,冷冻室内设有用于给冷冻室提供冷量的第二蒸发器,冰箱还包括用于通过分立式控制方式分别控制冷风进入冷藏风道和制冰间室的风道控制机构。根据本发明的冰箱,通过第一蒸发器给冷藏室和制冰间室提供冷量而通过第二蒸发器给冷冻室提供冷量,因此具有高保湿效果且蔬菜、水果等水分较大的食物的保存时间较长。此外,冰箱整体的能耗低、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具有自动制冰功能的冰箱,都是单系统冰箱,即制冷系统仅有一个蒸发器,并且蒸发器位于冷冻室,当冷藏室或者制冰室需要冷量时,需要将蒸发器的冷风通过风机、风道从冷冻室输送到冷藏室或者制冰室,这个风道的行程较长,产生的风流阻力偏大,因此能耗损失也相对偏大。
此外,由于单制冷系统的结构特征,冷气在冷冻室、制冰室、冷藏室之间进行大循环,冷藏室内的水分会流失到冷冻室、制冰室等处,储藏于冷藏室内的果菜的湿度难以保持,所以目前市场上的此类冰箱风干现象较为突出,蔬菜、水果等水分较大的食物保存时间较短。
此外,对于将自动制冰机设置于冷冻室且不能从箱体外部取冰的冰箱而言,当需要冰块时需要打开冷冻室门体然后再取冰块,不利于冷冻室冷气的保存,易产生不必要的能耗损失,并且由于现有的冰箱通常将冷冻室设在冰箱下部,在取冰时用户需要弯腰,造成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耗低、具有高保湿效果且使用方便的带有自动制冰机的冰箱。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包括设置在上部的冷藏室和制冰间室、以及设置在下部的冷冻室,其中,
所述制冰间室由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冷藏室的冷藏室箱门和安装在所述冷藏室箱门的内壁上的隔板所限定,所述冷藏室箱门上设有与所述制冰间室的底端相连的取冰槽,所述隔板的上端与所述冷藏室箱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为开口且所述取冰槽的顶壁可打开和可闭合地连接于所述冷藏室箱门上,在所述取冰槽处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取冰槽的顶壁以取冰的分配器开关,
所述冷藏室内设有:
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设在所述冷藏室的顶壁上且通过安装在所述冷藏室顶壁上的蒸发器盖板与所述冷藏室相隔离,且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底部与所述冷藏室相连通,用于产生冷量;
回风道,所述回风道由回风道挡板与所述冷藏室的后壁所限定,所述回风道挡板的上端与所述蒸发器盖板相连且下端延伸至所述冷藏室下部;
冷藏风道,所述冷藏风道由所述回风道挡板和连接在所述回风道挡板前面的冷藏风道挡板所限定且所述冷藏风道与所述冷藏室相连通;
制冰进风道,所述制冰进风道由所述冷藏室的顶壁与安装在所述冷藏室的顶壁上的制冰进风道挡板所限定且所述制冰进风道的前端可与所述制冰间室连通;
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前方,所述风机通过安装在所述冷藏室内壁上的风机罩与所述冷藏室相隔离,所述风机罩的后端与所述冷藏风道挡板相连且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冷藏风道的第一风门,所述风机罩的前端与所述制冰进风道的后端相连且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制冰进风道的第二风门,用于将所述第一蒸发器产生的冷量分别吹向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制冰间室;
自动制冰机,所述自动制冰机设在所述制冰进风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风门的前方,所述自动制冰机的出冰口可与所述制冰间室相连通;以及
制冰回风管,所述制冰回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制冰间室相连通且第二端与所述回风道相连;
所述冷冻室内设有用于给所述冷冻室提供冷量的第二蒸发器,
所述冰箱还包括风道控制机构,所述风道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相连,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的开启和关闭。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为双循环系统,即通过第一蒸发器给冷藏室和制冰间室提供冷量,而通过第二蒸发器给冷冻室提供冷量,因此冷藏室内的果蔬不会因冷藏室内的高湿的空气被带到冷冻室进行循环而被快速风干,从而具有高保湿效果且蔬菜、水果等水分较大的食物的保存时间较长。此外,由于第一蒸发器和自动制冰机均设置在冷藏室的顶壁上,大大缩短了将用于制冰的冷风搬运至制冰间室的行程,从而可以减少冰箱整体的能耗。并且,由于风道控制机构采用分立式控制方式,即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的开启和关闭,因此冷藏室、制冰间室之间可以彼此独立地进行制冷,更便于使用。此外,通过在位于上方的冷藏室箱门上设置取冰槽,因此更便于使用。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冰箱,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间室内还设有:储冰盒,所述储冰盒位于所述自动制冰机的下方,用于承接由所述自动制冰机所制得的冰块;以及碎冰机,所述碎冰机的进料口与所述储冰盒的底部相连且所述碎冰机的出料口与所述隔板的底端相连,用于将所述冰块加工成碎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间室内还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上端与所述碎冰机的出料口相连且下端与所述隔板的底端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冰箱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自动制冰机相连且第二端延伸出所述冰箱外部,用于通过所述进水管向所述自动制冰机注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风道挡板上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有多个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冰箱的顶壁上设有制冰进风道开关,所述制冰进风道开关可打开和可闭合地连接在所述制冰进风道的前端,用于根据所述冷藏室箱门的打开和关闭而对应地分别闭合和打开所述制冰进风道的前端。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局部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包括设置在上部的冷藏室1和制冰间室2、以及设置在下部的冷冻室3。
其中,制冰间室2由用于打开和关闭冷藏室1的冷藏室箱门101和隔板201所限定,隔板201安装在冷藏室箱门101的内表面上。在冷藏室箱门101设有与制冰间室2的底端相连的取冰槽1011。隔板201的上端与冷藏室箱门10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为开口且取冰槽1011的顶壁可打开和可闭合地连接于冷藏室箱门101上。对应地,在取冰槽1011处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取冰槽1011的顶壁(换言之,制冰间室2的底端)以取冰的分配器开关202。
冷藏室内1设有第一蒸发器120、回风道160、冷藏风道130、制冰进风道141、制冰回风管142和风机150。
其中,第一蒸发器120设在冷藏室1的顶壁103上且通过安装在冷藏室顶壁103上的蒸发器盖板1201与冷藏室1相隔离,第一蒸发器120的底部与冷藏室1相连通,用于产生冷量。
回风道160由回风道挡板1601与冷藏室后壁102所限定,回风道挡板1601的上端与蒸发器盖板1201相连且下端延伸至冷藏室1的下部。
冷藏风道130由冷藏风道挡板1301和连接在回风道挡板1601前面(即图2的右面,靠近使用者一侧的表面)所限定,冷藏风道130与冷藏室1相连通。
制冰进风道141由冷藏室1的顶壁103与安装在冷藏室顶壁103上的制冰风道挡板1401所限定且制冰进风道141与制冰间室2可连通。此处,制冰进风道141的“前端可与制冰间室2相连通”应理解为,当打开冷藏室箱门101时,制冰进风道141的前端与制冷间室2之间的连接被断开,而当冷藏室箱门101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制冰进风道141的第二端可以与制冰间室2相连通以便于向制冰间室2提供冷风。
风机150安装在第一蒸发器120的前方,风机150通过安装在冷藏室1的内壁上(既可以安装在后壁102上也可以安装在顶壁103上)的风机罩1501与冷藏室1相隔离。风机罩1501的后端与冷藏风道挡板1301相连且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冷藏风道130的第一风门1302,风机罩150的前端与制冰进风道141相连且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制冰进风道的第二风门1502。风机150用于将第一蒸发器120产生的冷量分别吹向冷藏室1和制冰间室2。
自动制冰机200设在制冰进风道141内且位于第二风门1502的前方(靠近使用者一方),自动制冰机200的出冰口可与制冰间室2相连通,以将由自动制冰机200制得的冰输至制冰间室2内。
制冰回风管142的第一端(即前端,靠近使用者的一端)与制冰间室2相连通且第二端(即后端)与回风道160相连。
冷冻室3内设有用于给冷冻室3提供冷量的第二蒸发器(未图示)。
所述冰箱还包括风道控制机构(未图示),所述风道控制机构分别与第一风门1302和第二风门1502相连,用于分别控制第一风门1302和第二风门1502的开启和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风机罩1501、冷藏风道挡板1301、制冰进风道挡板1401可以一体形成或分别形成。同样地,蒸发器盖板1201和回风道挡板1601也可以一体形成或分别形成。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为双循环系统,即通过第一蒸发器120给冷藏1和制冰间室2提供冷量,而通过第二蒸发器给冷冻室3提供冷量,因此冷藏室1内的果蔬不会因冷藏室1内的高湿的空气被带到冷冻室3进行循环而被快速风干,从而具有高保湿效果且蔬菜、水果等水分较大的食物的保存时间较长。此外,由于第一蒸发器120和自动制冰机200均设置在冷藏室1的顶壁上,大大缩短了将用于制冰的冷风搬运至制冰间室2的行程,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冰箱整体的能耗。并且,由于风道控制机构采用分立式控制方式,即分别控制第一风门1302和第二风门1502的开启和关闭,因此冷藏室1、制冰间室2之间可以彼此独立地进行制冷,从而更便于使用。此外,由于自动制冰机200以及制冰间室2设置在冷藏室箱门上,使结构更加紧凑,为冷藏室1留下了更大的冷藏空间。此外,通过在位于上方的冷藏室箱门101上设置取冰槽1011,因此更便于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中在冷藏室1和制冰间室2与第一蒸发器120之间进行的制冷循环。
如图2所示,当冷藏室1需要提供冷量时,首先在风道控制机构的控制下使第一风门1302打开并使第二风门1502关闭。此后,经第一蒸发器120完成热交换后所产生的冷风在风机150的驱动下,经第一风门1302流入冷藏风道130,并进而输入冷藏室1内(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通过冷藏风道挡板1301上的通孔),继而从冷藏室1的底部流入回风道160,最终形成循环。
当制冰室2需要提供冷量时,首先在风道控制机构的控制下使第一风门1302关闭并使第二风门1502打开。此后,经第一蒸发器120完成热交换后所产生的冷风在风机150的驱动下,经第二风门1502流如制冰进风道141并进而流入制冰间室2内,最后通过制冰回风管140流到回风道160的底部,最终形成循环。
当冷藏室1和制冰室2同时需要提供冷量时,在风道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同时打开第一风门1302和第二风门1502,经第一蒸发器120完成热交换后所产生的冷风在风机150的驱动下,分别经第一风门1302和第二风门1502流入冷藏风道130和制冰进风道141,并最终通过回风道160完成制冷循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制冰间室2内还设有储冰盒210和碎冰机220。其中,储冰盒210位于自动制冰机200的下方,用于承接由自动制冰机200所制得的冰块。碎冰机220的进料口(未图示)与储冰盒210的底部相连且碎冰机220的出料口与隔板201的底端相连(换言之,与取冰槽1011相连),用于将所述冰块加工成碎冰。由此,更便于使用者取用大小合适的冰块,例如,根据需要通过替换碎冰机220的刀片可以得到不同粒度的冰块或冰沙等。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制冰间室2内还设有滑道230,该滑道230的上端与碎冰机220的出料口相连且下端与隔板201的底端(换言之,制冰间室2的底端)相连。也就是说,碎冰机220的出料口经由滑道230通过隔板201的底端与取冰槽1011相连。由此,在希望向有液体(如水、酒等)的水杯中加冰时,可以使冰块更顺利平稳地滑落至取冰槽以避免造成液体的飞溅等问题。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冰箱还包括进水管5。该进水管5的第一端与自动制冰机200相连且第二端延伸出所述冰箱外部,用于通过进水管5向自动制冰机200内注水。由此,可以使加水操作更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冰箱还可以包括水箱(未图示),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冰箱的顶部且所述水箱通过进水阀与所述进水管相连,用于储存水源。由此,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进水阀控制向自动制冰机200注水,从而使注水更加方便。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冷藏风道挡板1301上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有多个通孔。由此,可以将来自第一蒸发器120的冷风更均匀地引入冷藏室1内,有利于提高冷藏室1内的温度场的均匀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冰箱的内顶壁上设有制冰进风道开关1400,制冰进风道开关1400可打开和可闭合地连接在制冰进风道141的前端,用于根据冷藏室箱门101的打开和关闭而对应地分别闭合和打开制冰进风道141的前端。
也就是说,在打开冷藏室箱门101时,冷藏室箱门101带动制冰进风道开关1400从而使制冰进风道开关1400闭合在制冰进风道141的前端,以避免冰块掉落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冷气的流失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能耗。而在冷藏室箱门101完全关闭时,冷藏室箱门101带动制冰回风管开关1400使离开制冰进风道141的前端(即打开制冰进风道141的前端),从而使制冰进风道141与制冰间室2相连通以满足制冰室2的环境要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上部的冷藏室和制冰间室、以及设置在下部的冷冻室,其中,
所述制冰间室由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冷藏室的冷藏室箱门和安装在所述冷藏室箱门的内壁上的隔板所限定,所述冷藏室箱门上设有与所述制冰间室的底端相连的取冰槽,所述隔板的上端与所述冷藏室箱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为开口且所述取冰槽的顶壁可打开和可闭合地连接于所述冷藏室箱门上,在所述取冰槽处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取冰槽的顶壁以取冰的分配器开关,
所述冷藏室内设有:
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设在所述冷藏室的顶壁上且通过安装在所述冷藏室顶壁上的蒸发器盖板与所述冷藏室相隔离,且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底部与所述冷藏室相连通,用于产生冷量;
回风道,所述回风道由回风道挡板与所述冷藏室的后壁所限定,所述回风道挡板的上端与所述蒸发器盖板相连且下端延伸至所述冷藏室下部;
冷藏风道,所述冷藏风道由所述回风道挡板和连接在所述回风道挡板前面的冷藏风道挡板所限定且所述冷藏风道与所述冷藏室相连通;
制冰进风道,所述制冰进风道由所述冷藏室的顶壁与安装在所述冷藏室的顶壁上的制冰进风道挡板所限定且所述制冰进风道与所述制冰间室可连通;
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前方,所述风机通过安装在所述冷藏室内壁上的风机罩与所述冷藏室相隔离,所述风机罩的后端与所述冷藏风道挡板相连且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冷藏风道的第一风门,所述风机罩的前端与所述制冰进风道的后端相连且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制冰进风道的第二风门,用于将所述第一蒸发器产生的冷量分别吹向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制冰间室;
自动制冰机,所述自动制冰机设在所述制冰进风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风门的前方,所述自动制冰机的出冰口可与所述制冰间室相连通;以及
制冰回风管,所述制冰回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制冰间室相连通且第二端与所述回风道相连,
所述冷冻室内设有用于给所述冷冻室提供冷量的第二蒸发器,
所述冰箱还包括风道控制机构,所述风道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相连,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的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间室内还设有:
储冰盒,所述储冰盒位于所述自动制冰机的下方,用于承接由所述自动制冰机所制得的冰块;以及
碎冰机,所述碎冰机的进料口与所述储冰盒的底部相连且所述碎冰机的出料口与所述隔板的底端相连,用于将所述冰块加工成碎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间室内还设有:
滑道,所述滑道的上端与所述碎冰机的出料口相连且下端与所述隔板的底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自动制冰机相连且第二端延伸出所述冰箱外部,用于通过所述进水管向所述自动制冰机注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挡板上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有多个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的顶壁上设有制冰进风道开关,所述制冰进风道开关可打开和可闭合地连接在所述制冰进风道的前端,用于根据所述冷藏室箱门的打开和关闭而对应地分别闭合和打开所述制冰进风道的前端。
CN 201110147499 2011-05-31 2011-05-31 冰箱 Active CN1022135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47499 CN102213523B (zh) 2011-05-31 2011-05-31 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47499 CN102213523B (zh) 2011-05-31 2011-05-31 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3523A true CN102213523A (zh) 2011-10-12
CN102213523B CN102213523B (zh) 2012-12-12

Family

ID=44744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47499 Active CN102213523B (zh) 2011-05-31 2011-05-31 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1352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4031A (zh) * 2012-02-24 2012-07-11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N103017446A (zh) * 2013-01-10 2013-04-03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28657A (ko) * 2003-09-19 2005-03-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JP2006242463A (ja) * 2005-03-03 2006-09-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JP2006317077A (ja) * 2005-05-12 2006-11-24 Sharp Corp 冷凍冷蔵庫
CN1928471A (zh) * 2005-09-08 2007-03-14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JP2010101517A (ja) * 2008-10-21 2010-05-06 Sharp Corp 冷蔵庫
CN101988724A (zh) * 2009-08-03 2011-03-23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冰箱保湿控制方法及保湿冰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28657A (ko) * 2003-09-19 2005-03-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JP2006242463A (ja) * 2005-03-03 2006-09-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JP2006317077A (ja) * 2005-05-12 2006-11-24 Sharp Corp 冷凍冷蔵庫
CN1928471A (zh) * 2005-09-08 2007-03-14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JP2010101517A (ja) * 2008-10-21 2010-05-06 Sharp Corp 冷蔵庫
CN101988724A (zh) * 2009-08-03 2011-03-23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冰箱保湿控制方法及保湿冰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4031A (zh) * 2012-02-24 2012-07-11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N103017446A (zh) * 2013-01-10 2013-04-03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3523B (zh)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6617B (zh) 一种冰箱
CN102226620B (zh) 一种冰箱
CN102213525B (zh) 冰箱
US8408023B2 (en) Refrigerator and ice maker
CN102213520B (zh) 冰箱
CN102221275B (zh) 用于冰箱的制冰装置和具有其的冰箱
CN103185447A (zh) 冰箱
CN206113474U (zh) 一种冷藏门上安装有制冰系统的冰箱
CN102997554A (zh) 冰箱
CN102213527A (zh) 冰箱
CN102297556B (zh) 冰箱
CN102213521B (zh) 冰箱
CN102226618B (zh) 一种冰箱
CN102213522B (zh) 冰箱
CN102213519A (zh) 冰箱
CN102226619B (zh) 一种冰箱
CN102213523B (zh) 冰箱
CN102226616B (zh) 一种冰箱
CN102213524B (zh) 冰箱
CN102226615B (zh) 一种冰箱
CN206449982U (zh) 冰箱的风道组件
CN102213526B (zh) 冰箱
CN203153426U (zh) 可制冰的饮水机
CN202254579U (zh) 一种除霜防堵型冷柜
KR101596502B1 (ko) 냉장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EFEI MEDIA RONGSHIDA REFRIGERATOR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Hefei Changjiang Road, Anhui, No. 669

Patentee after: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atentee after: Hefei Hual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Hefei Changjiang Road, Anhui, No. 669

Patentee before: Hefei Media Rongshida Refrigerator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efei Hual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