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0261A - 杂种小麦川麦59制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杂种小麦川麦59制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10261A CN102210261A CN2011100858235A CN201110085823A CN102210261A CN 102210261 A CN102210261 A CN 102210261A CN 2011100858235 A CN2011100858235 A CN 2011100858235A CN 201110085823 A CN201110085823 A CN 201110085823A CN 102210261 A CN102210261 A CN 1022102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at
- seed
- hybrid
- male
- ri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种小麦川麦59的制种方法,包括亲本选择、确定化学杀雄剂SQ-1最佳施用时期;喷施化学杀雄剂;设置隔离条件;选取父母本最佳播期、行比及播幅;去杂与授粉步骤,通过选取最佳施用杀雄剂的时期、父母本最佳播种期以及父母本最佳行比,可以大大降低杀雄剂的用量及使用次数,并且无需激素调节花期,即可获得高产、稳产、优质的杂种小麦川麦59种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化学杀雄生产杂交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产、高效一直是小麦育种的主攻方向。长期以来,采用以杂交育种为主的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不少性状能够稳定的纯系品种。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常规小麦品种的遗传改良速度越来越慢;已经育成的优良品种,统一供种的比例很低,农民在自种自留的过程中造成的混杂加速了优良品种的退化,使得其增产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四川的冬播春麦区,近二十年来,小麦生产品种的平均产量水平一直徘徊在250公斤/亩左右。利用不同亲本间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优势仍能进一步提高产量。但亲本的产量水平必须与生产对照品种接近,而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这样产生的杂种小麦才能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专利CN92103773公开了一种小麦化学杀雄配制杂种的方法,采用ES、EK化学杀雄剂,在母本抽穗前期喷药,可以获得不育率95-100%的杀雄效果,异交结实率可达75-80%以上,制种产量200-240公斤/亩,杂交种在华北地区亩产达到500-550公斤。中国专利CN20101001358.3公开了一种诱导小麦生理雄性不育的制种方法,以杀雄剂SQ-1为雄性不育诱导剂,在小麦适宜的发育阶段,采用最佳喷施时期、最适喷药剂量,一次型喷施SQ-1杀雄剂,喷施后的小麦杀雄率完全可达到95-100%,不育株率100%;其植株农艺性状生长正常,雌蕊不受任何影响,异交结实率超过90%以上,该方法经过两次使用杀雄剂SQ-1,杀雄剂的用量约大于3.0kg/hm2,且在母本抽穗时使用了激素调控,制种时间长、材料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化控两系杂交小麦川麦59的关键制种技术,利用这种技术生产的杂种小麦,具有生产成本低,并且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的特点。
本发明在整个制种过程中,通过对喷洒杀雄剂的时期优化选择,整个过程只需一次使用杀雄剂,使母本99FP2的不育度达到95%以上所使用的杀雄剂每亩仅需不到2.0kg(即每百平方米仅需不到0.3kg),杀雄剂用量大大减少,用药成本低。另一方面,在父母本播种时间间隔期选择上,通过选择合理的间隔时间(母本早于父本10-12天播种,保证花期充分相遇),在母本抽穗时期内,无需使用激素调控即可调节花期,大大节约生产成本与劳力成本。
具体地,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化控两系杂种小麦川麦59的生产方法,包括亲本设置、隔离条件、适宜行比、选定播期、去杂与授粉措施。本发明是以99FP2为母本,以01MP10为父本,配制川麦59杂交种。在母本旗叶抽出倒二叶叶鞘的一半时,喷施化杀剂SQ-1为最佳时期,亩用SQ-1的剂量为1.8升、兑水30公斤,用具有雾滴很小的喷雾器直接喷施到母本植株上,达到母本冠层的每个叶片有均匀雾滴。
隔离条件为:采用天然屏障或者空间隔离,天然屏障隔离,则种植宽度应在15米以上;采用空间隔离,70米以内不得种植非父本的小麦品种。
适宜行比为:父本∶母本为2∶6
选定播期为:母本早于父本10-12天播种,则能保证花期充分相遇。
去杂与授粉为:抽穗至开花前,及时去掉杂株;开花期间,在无风的地区应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本发明所制得的杂种小麦川麦59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杂交种超标优势强:川麦59在2008年度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373.72公斤,比标准种川麦107增产19.2%,差异极显著,居区试2组第1位,8点中8增产;2009年度四川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61.39公斤,比标准种川麦107增产30.9%,差异极显著,7点全部增产。两年省区试,平均比对照增产24.68%,增产点占100%;省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23.5%,5点全部增产。该品种于2010年通过四川省审定,为四川省首个通过审定的化控两系杂交小麦。
2、制种方便、容易:采用恰当的技术,制种产量在川西平原可达到200公斤/亩以上。2009年制种25亩,制种母本产量达到215公斤/亩;2010年制种72亩,母本产量达251公斤/亩;在温光条件好的区域,母本制种产量可达到350公斤/亩以上。如西昌,2009年制种5.2亩,母本产量358.2公斤/亩,2010年制种12亩,母本制种产量368.5公斤/亩。
3、杂种小麦川麦59的品质优:由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结果为:容重822克/升,粗蛋白质含量14.05%,湿面筋27.0%,沉降值50.6毫升,稳定时间6.4分钟,其品质达到了中偏强筋小麦标准。
4、有利于统一供种:利用这一技术,可以通过统一生产杂交种川麦59的种子,统一供种保证种子的纯度,杜绝生产用种多、杂、乱的现象,促进小麦大面积丰收,确保粮食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下述实施例进一步阐明,但任何实施例或其组合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或实施方式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结合本说明书和本领域一般常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明白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任何修改或改变,这种修改和改变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亲本来源及特征特性
父本01MP10: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系谱:间96/10090。弱春性,全生育期187天左右,胚芽鞘淡绿色,幼苗半直立、长势旺,叶片长度和宽度均为中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穗呈浅灰色;花药呈黄色且花药大、外露性好,散粉能力强。株高90厘米左右,株型较散,穗层整齐,落黄转色好。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穗长13cm左右,小穗着生密度中等,小穗数22个左右,穗粒数48粒左右;籽粒白色、卵圆形、粉质、饱满、腹沟浅,千粒重42克左右。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母本99FP2: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系太谷核不育复合杂交选育而成。春性,全生育期1g1天,胚芽鞘淡绿色,幼苗半直立、长势旺,叶片长度和宽度均为中等;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穗呈淡绿色,杀雄后张颖角度大,株高7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穗层整齐,落黄转色好。穗长10cm左右,小穗着生密度中等,小穗数18个左右,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穗粒数42粒左右;籽粒白色、卵圆形、角质、饱满、腹沟浅,千粒重43克左右。在小麦旗叶刚抽出到二叶叶鞘的一半时喷施化杀剂SQ-1,不育度达到99%以上,田间杀雄效果好。
实施例2杂种川麦59母本杀雄效果试验
针对每个亲本材料,可能有最佳喷药时间及最经济喷药剂量,本试验所用的杀雄材料为杂种小麦川麦59的母本99FP2,父本为川麦59的父本01MP10,授粉方式为人工赶粉。
表1川麦59母本杀雄效果实验
在Feekes值为7.5和8.0,在所试验的6个剂量中,随用药剂量的增加,母本99FP2不育度有所提高,但所有试验剂量的不育度均未达到杂交种母本不育度大于或等于95%的制种要求。说明杀雄时期偏早,未能兼顾分蘖穗,分蘖穗会自交结实,导致杂交种不纯。
在Feekes值为8.3和8.5,在所试验的6个剂量中,随剂量的增加,母本99FP2不育度提高,但剂量在1.6kg/亩以上时,均能使母本99FP2的不育度达到95%以上,但当剂量达到2.0kg/亩以上时,对母本的雌蕊有一定的损伤,导致结实率偏低。
在Feekes值为9.0,所有剂量的均不能使母本99FP2的不育度达到95%以上,说明导致不育的敏感时期已过,此阶段杀雄生产的杂交种不能应用于生产。
由上表得知:母本Feekes值为8.5,用药剂量为1.8kg/亩时,不育度达到100%,赶粉条件下异交结实率可达65%,该杀雄时期及1.8kg/亩的剂量是母本99FP2的制种的理想搭配。
实施例3杂种川麦59制种行比试验
表2杂种小麦川麦59制种行比试验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2008年母本有效穗为25万/亩的试验,2009年母本有效穗为28万/亩。在两年的试验中,父母本的行比从2∶6增加到2∶12时,母本的面积增加了0.107亩,有效穗有所增加,但全田的制种产量没有因母本有效穗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因母本的用种量随父母本行比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当行比大于2∶6的试验中,单位面积的母本种子生产出来的杂交种子的重量(相当于繁殖系数)都低于行比2∶6的试验(表2)。相反,当行比小于2∶6时,由于穗粒数的增加不足以补偿不育系有效穗下降造成的损失,其繁殖系数也会明显下降。
实例4大面积制种试验
以化杀杂种小麦川麦59在成都平原制种的技术环节:
1)将川麦59的父母本适期播种,母本99FP2、父本01MP10,母本比父本早播10-12天,按父母本行比2∶6比例相间种植;
2)当母本99FP2生长发育至植株外部形态为小麦旗叶从倒二叶叶鞘露处到抽出二分之一(母本区随即取样测定),即Feekes 8.5,用SQ-1杀雄剂1.8升/亩进行叶面以诱导母本达到生理型雄性不育;
3)当母本99FP2抽穗达50%左右,且穗部花药未散粉时,可于田间随机选取主穗、分蘖穗套袋,成熟时考察自交结实率检测杀雄导致的不育度。
4)父母本实行差期播种时,母本比父本早2-3天抽穗,不需要激素处理父母本,能达到花期的完全相遇。因在成都平原,小麦开花期自然风力很小,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的时间是父本穗部出现始花期,一般在早晨露水干后的9:00-11:30,下午3:30-5:30进行辅助授粉为宜。
5)当父母本灌浆中后期,检测套袋母本的自交结实率,不育度在95%以上,不育株率为100%,表明制种田的小麦杂交种符合杂交种要求,为合格杂交种。
6)在父母本蜡熟时进行及时收获,先收获植株较高的父本,然后收获在收获母本。并将杂交种和父本种子及时风晒。
实例5:杂交小麦川麦59异地制种-西昌
在云贵高原的西昌制种,还可极大提高杂交小麦制种的产量和质量。
西昌安宁河流域小麦生长季节(10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于0℃的积温在2900℃以上,光照1649.5小时。11月至次年的4月降雨量仅为40.9~137.1毫米。小麦开花季节(3月上旬)南风盛行,风速为2.5米/秒~3.5米/秒,对杂交小麦制种非常有利。
按照上述成都制种的技术流程,在制种面积为12亩的较大面积上,川麦59的制种产量达到368.5公斤/亩,比成都制种(251公斤/亩)提高46.8%,且籽粒饱满、发芽率高于95%以上。
Claims (10)
1.一种杂种小麦川麦59的制种方法,包括:亲本选择、确定化学杀雄剂SQ-1最佳施用时期;喷施化学杀雄剂;设置隔离条件;选取父母本最佳播期、行比及播幅;去杂与授粉,其中所述化学杀雄剂SQ-1最佳施用时期为Feeks值在7.5-9.0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种小麦川麦59的制种方法,其中所述化学杀雄剂SQ-1最佳施用时期为Feeks值在8.3-8.5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种小麦川麦59的制种方法,所述化学杀雄剂SQ-1最佳施用时期为母本旗叶抽出倒二叶叶鞘一半时,即Feeks值为8.5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种小麦川麦59的制种方法,所述喷施化学杀雄剂的剂量为1.6-2.0kg/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种小麦川麦59的制种方法,其中所述的隔离条件为采用天然屏障或者空间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杂种小麦川麦59的制种方法,当采用天然屏障隔离时,种植宽度应在15米以上;当采用空间隔离时,70米以内不得种植非父本的小麦品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种小麦川麦59的制种方法,其中所述父母本最佳播期为母本遭遇父本10-12天播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种小麦川麦59的制种方法,所述父母本行比为父本∶母本为2∶4-2∶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杂种小麦川麦59的制种方法,所述父母本行比为父本∶母本为2∶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种小麦川麦59的制种方法,其中所述去杂与授粉步骤中,在抽穗至开花前,及时去掉杂株;开花期间,在无风的地区应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858235A CN102210261A (zh) | 2011-04-06 | 2011-04-06 | 杂种小麦川麦59制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858235A CN102210261A (zh) | 2011-04-06 | 2011-04-06 | 杂种小麦川麦59制种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10261A true CN102210261A (zh) | 2011-10-12 |
Family
ID=44741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858235A Pending CN102210261A (zh) | 2011-04-06 | 2011-04-06 | 杂种小麦川麦59制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10261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9597A (zh) * | 2010-01-11 | 2010-07-2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制种方法 |
CN102960232A (zh) * | 2012-08-23 | 2013-03-13 | 四川农业大学 | 同地点不同播期间进行广适性高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
CN103237441A (zh) * | 2011-11-02 | 2013-08-07 | 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小麦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保持方法 |
CN104871957A (zh) * | 2015-06-08 | 2015-09-02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小麦化学杀雄三级联合制种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166A (zh) * | 1992-05-23 | 1992-11-18 | 河北师范大学 | 小麦化学杀雄配制杂种的方法 |
CN1220082A (zh) * | 1998-12-22 | 1999-06-23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一种化杀杂种小麦的制种技术 |
US20040210970A1 (en) * | 2004-05-24 | 2004-10-21 | Lively Kyle Jay | Wheat variety XW01G |
US20060064789A1 (en) * | 2005-11-30 | 2006-03-23 | Pio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 Inc. | Wheat variety XW03X |
CN101779597A (zh) * | 2010-01-11 | 2010-07-2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制种方法 |
-
2011
- 2011-04-06 CN CN2011100858235A patent/CN10221026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166A (zh) * | 1992-05-23 | 1992-11-18 | 河北师范大学 | 小麦化学杀雄配制杂种的方法 |
CN1220082A (zh) * | 1998-12-22 | 1999-06-23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一种化杀杂种小麦的制种技术 |
US20040210970A1 (en) * | 2004-05-24 | 2004-10-21 | Lively Kyle Jay | Wheat variety XW01G |
US20060064789A1 (en) * | 2005-11-30 | 2006-03-23 | Pio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 Inc. | Wheat variety XW03X |
CN101779597A (zh) * | 2010-01-11 | 2010-07-2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制种方法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9597A (zh) * | 2010-01-11 | 2010-07-2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制种方法 |
CN101779597B (zh) * | 2010-01-11 | 2014-06-1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制种方法 |
CN103237441A (zh) * | 2011-11-02 | 2013-08-07 | 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小麦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保持方法 |
CN103237441B (zh) * | 2011-11-02 | 2014-12-03 | 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小麦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保持方法 |
CN102960232A (zh) * | 2012-08-23 | 2013-03-13 | 四川农业大学 | 同地点不同播期间进行广适性高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
CN104871957A (zh) * | 2015-06-08 | 2015-09-02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小麦化学杀雄三级联合制种方法 |
CN104871957B (zh) * | 2015-06-08 | 2017-07-14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小麦化学杀雄三级联合制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90316A (zh) | 水稻杂交种广两优206的生产方法 | |
WO2015109880A1 (zh) | 一种越年再生水稻种子的培育方法及育苗种植方法 | |
CN104170724B (zh) | 一种香型杂交稻广香优36号的选育方法 | |
CN103416206B (zh) | 一种工业大麻良种繁殖技术 | |
CN102301948A (zh) | 一种高产、抗病糯稻的育种方法 | |
CN107580994A (zh) | 一种滇中地区草莓鲜果的绿色安全生产方法 | |
CN110073968A (zh) | 一种高油耐盐花生的快速培育方法 | |
CN110235776A (zh) | 一种番茄日光温室制种方法 | |
CN101919353A (zh) | 一种水稻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 |
CN104137769B (zh) | 一种甘蓝利用dh系选育抗病优质新品种的方法 | |
CN102090263A (zh) | 水稻杂交种广两优1号的生产方法 | |
CN103081665A (zh) | 一种辣椒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2210261A (zh) | 杂种小麦川麦59制种方法 | |
CN103340147A (zh) | 一种高产早熟软米的育种方法 | |
CN106417014A (zh) | 一种大花型兜兰育种与栽培方法 | |
CN102090315A (zh) | 水稻杂交种川香占的生产方法 | |
CN104885909A (zh) | 一种番茄的高产杂交制种方法 | |
CN104160856B (zh) | 一种提高羽衣甘蓝切花量及制种量的栽培方法 | |
CN104885910A (zh) | 一种玉米的高产杂交制种方法 | |
CN104885907A (zh) | 一种棉花的高产杂交制种方法 | |
CN109380053A (zh) | 一种有机生态葡萄的培育方法 | |
CN107360967A (zh) | 一种黄瓜杂交种夏季繁种方法 | |
CN103109667B (zh) | 一种超级再生稻的育种方法 | |
CN101999310A (zh) | 一种优质、抗稻瘟病、高配合力籼型水稻不育系镇籼1a的育种和繁殖方法 | |
CN100466898C (zh) | 苦瓠种子及其苦瓠栽培生产方法和在制备药物方面的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