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9255B - 一种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9255B
CN102199255B CN 201110086753 CN201110086753A CN102199255B CN 102199255 B CN102199255 B CN 102199255B CN 201110086753 CN201110086753 CN 201110086753 CN 201110086753 A CN201110086753 A CN 201110086753A CN 102199255 B CN102199255 B CN 1021992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rylate
type polyurethane
monomer
acrylic ester
emul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8675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9255A (zh
Inventor
吕建平
孙学武
葛沛
汪太生
王龙海
李彬
段启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11100867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92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9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9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9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92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为核壳结构,壳层为蓖麻油型聚氨酯分子,核层为丙烯酸酯类单体;所述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固含量为30-45%;其制备方法是以聚合物多元醇和异氰酸酯为聚合物单体,在蓖麻油的环境中聚合生成蓖麻油型封端聚氨酯,然后在钴60-γ照射下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发生辐射聚合反应生成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本发明可以用于涂料印染粘合剂或织物防水透气涂层。

Description

一种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二、技术背景
乳液聚合是在水中(也可以其他液体介质)按胶束机理或低聚物机理产生彼此孤立的乳胶粒,并在其中进行自由基加成聚合或离子加成聚合生产高聚物的一种聚合方法。聚丙烯酸酯,丁苯橡胶,聚氯乙烯等产品均以乳液聚合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尽管乳液聚合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乳液聚合产品的电性能、光学性能和耐蓖麻油性能不能完全满足要求,限制了乳液聚合产品的大规模应用。研究表明乳化剂和引发剂的添加,分子支化等是造成产品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就如何提高乳液产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乳液聚合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有工业应用前景的乳液聚合新思路新技术有核壳结构粒子设计,辐射乳液聚合等。
“核壳粒子结构”属于近二十年发展的“粒子设计”(particle design)这一新概念。由于乳胶粒的结构形态与聚合物的性能也有对应关系。在不改变原料组成,不增加产品成本的前提下,仅仅利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分子设计的原理,改变合成工艺和聚合条件,有意识有目的地制备出有核壳结构形态的乳胶粒,来赋予乳液聚合物以优异的性能。
“低温辐射引发”乳液聚合是一种在高能射线辐照下使介质水分解成自由基而引发乳液聚合的方法,辐射源可以是60Coγ、Taγ或电子加速器。与其他引发聚合方法相比,辐射乳液聚合有不可多得的特点:(1)可以通过控制辐射剂量,连续无极调节自由基生成速率,便于按照编排好的生产程序控制乳胶粒与分子量的大小及分布;(2)化学引发剂浓度随时间而降低,故自由基生成速率也随时间而减小,辐射聚合可保持自由基生成速率为常数;(3)化学引发聚合活化能约83.6kJ/mol,辐射聚合反应活化能仅为29.3kJ/mol,反应可在低温下进行,有利于散热和避免暴聚;(4)对于乳液接枝改性来讲,辐射聚合所得侧链的分子量要比化学接枝时大,接枝效率高。化学接枝仅接在乳胶粒表面或接近表面处,而辐射接枝可深入到乳胶粒内部。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4105.5提出了一种水性聚氨酯-含硅丙烯酸酯织物涂层胶的辐射聚合方法。将合成的聚氨酯乳液与预乳液(由丙烯酸酯和乳化剂混合制得)进行两次辐照聚合,并在二次辐照时加入硅烷,合成了性能较好的涂层胶。在制备聚氨酯的的过程中使用丙酮降低粘度,在预乳液的乳化时使用了小分子乳化剂。有机溶剂和小分子乳化剂对乳液的性能有不利的影响,不符合环保要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096300.X提出了一种氟硅改性核壳结构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中引入硅烷,并以此和阴离子乳化剂SDS组成种子乳液,与含氟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单体,在化学引发剂的存在下,以热引发的方式产生共聚。该方法得到了耐水性、耐油性较好的材料,但属化学热引发聚合。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147402.4提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以聚氨酯水分散体为种子与丙烯酸酯单体通过化学加热的方式,在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下,引发乳液聚合,形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的聚合物网络。但由于聚氨酯与聚丙烯酸酯之间没有化学键,各组分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化学热引发聚合,反应速度难控制、对温度的依赖性大。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019023.1提出的水性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辐射聚合方法,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和丙烯酸酯单体的在钴60-γ射线辐射下聚合,但在复合乳液制备过程中仍需加入较多量的丁酮和2%-6%的乳化剂,对乳液性能有影响且不符合环保要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046515.7提出的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原位辐射聚合方法,利用常温辐射聚合,合成了核壳型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不使用有机溶剂和乳化剂,但在聚氨酯预聚物的合成中并没有使用蓖麻油,也没有异氰酸酯封闭和再解封的过程,没有构成单组份反应体系。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预聚物的合成中使异氰酸酯封端保护,并使封端后的异氰酸酯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能解封与基体发生交联反应,从而提高材料的物理性能。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特点在于:所述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为核壳结构,壳层为蓖麻油型聚氨酯分子,核层为丙烯酸酯分子,其中蓖麻油型聚氨酯分子和丙烯酸酯分子形成交联网状结构;所述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总固含量为30-45%,其中丙烯酸酯占乳液总固含量的40-60%。
本发明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特点也在于按质量份数其原料构成为:
聚合物多元醇50-95份,蓖麻油5-50份,多异氰酸酯30-60份,亲水单体6-9份,扩链剂1-5份,封端剂3-7份,催化剂0.1-0.2份,功能单体4-8份,丙烯酸酯类单体150-240份,去离子水300-600份,中和剂2-6.5份。
本发明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的特点在于:以聚合物多元醇和异氰酸酯为聚合物单体,在蓖麻油存在下聚合生成蓖麻油型封端聚氨酯,然后在钴60-γ照射下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发生辐射聚合反应生成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本发明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的特点也在于按以下步骤操作:
a、将聚合物多元醇和蓖麻油预先真空脱水,将脱水后的聚合物多元醇和蓖麻油混合并在30-50℃加入多异氰酸酯,于65-85℃搅拌反应2-4h,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亲水单体、扩链剂、封端剂和催化剂,在60-75℃搅拌反应2-3h,得到蓖麻油型封端聚氨酯;当体系温度降至40℃以下后加入功能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去离子水和中和剂中和反应5-10min,得到蓖麻油型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
b、将步骤a得到的预聚体于氮气气氛中在钴60-γ照射下辐射聚合2-5小时即得产物,辐射剂量为5-10万Gy。
本发明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的特点也在于:
所述聚合物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元醇、聚四氢呋喃醚类多元醇、己二酸己二醇聚酯多元醇、聚己内酯二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或苯酐聚酯多元醇,数均分子量为400-8000;
所述蓖麻油的平均分子量为933.6,平均官能度为2.7;
所述多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亲水单体为含有COO-、SO3 -、NR4 -或-(CH2CH2O)-的一种或几种的羟基化合物;
所述扩链剂为二甘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甘油、季戊四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封端剂为甲乙酮肟或己内酰胺;
所述催化剂为有机叔胺类或有机金属化合物类催化剂;
所述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或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腈、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中和剂为三乙胺、甲基二乙醇胺。
本发明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的特点也在于:所述聚合物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4000。
本发明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的特点也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本发明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的特点也在于:所述亲水单体为二羟甲基丙酸。
本发明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的特点也在于:所述中和剂为三乙胺。
当聚合物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在1000-4000时,适合于制备半硬质、软质PU类弹性体材料;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对异氰酸酯-羟基之间的反应具有催化活性,并且是一种热稳定剂;亲水单体二羟甲基丙酸既是扩链剂,又因引入了亲水基团化合物羧基而具有乳化性能,可制得稳定性优良的自乳化型水性PU;中和剂三乙胺是来源广泛的化工原料,制得乳液粒径细分布均匀,中和成盐速度快。
本发明组合了聚氨酯成膜温度低和丙烯酸酯耐候的优点,解决了现有丙烯酸酯乳液产品存在的小分子乳化剂污染环境,耐水性能较差的问题,制得了一种基于蓖麻油交联接枝的封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产品。辐射引发下,丙烯酸酯单体在低温下发生接枝聚合反应,可保持壳层封端异氰酸酯的化学稳定性;升高成膜物温度,异氰酸酯解封后与体系或基材的羟基发生化学交联反应,提高了水性材料的力学及附着性能。本发明可以用于涂料印染粘合剂或织物防水透气涂层。
测试表征:
1、胶膜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将制得的复合乳液摊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室温下成膜,然后在真空干燥箱中进一步脱除水份及溶剂,根据GB528-82标准剪裁成哑铃状,在橡胶强力试验机上测试胶膜的拉伸强度(σ,MPa)、断裂伸长率(ε,%),拉伸速率为100mm/min。
2、胶膜吸水率的测定
将胶膜剪成4cm×4cm小方块,称重(m1),在25℃水中浸泡24h,取出后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称重(m2),按w=(m2-m1)×100%/m1计算吸水率。
3、附着力测定
附着力用广州拉格达实验仪器用品有限公司QFD型漆膜电动附着力试验仪测定。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引入蓖麻油,蓖麻油中的不饱和碳碳双键能提供蓖麻油型聚氨酯与丙烯酸单体接枝共聚的活性点,提高聚合物的接枝效率,使得核壳之间在分子水平上的强迫互容和协同,充分发挥不同组分的性能。
2、本发明在聚氨酯预聚物合成时以甲乙酮肟为封端剂,将异氰酸酯封闭起来,利用低温辐射聚合的优势,低温辐射聚合时能够对被封闭的异氰酸酯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避免了常规加热引发乳液聚合时所引起的被封闭的异氰酸酯热解封,而得到保护的被封闭的异氰酸酯在高温下会重新被解封出来,与基材中的活性氢或乳液的羟基发生化学交联反应,提高了对基材的附着力和交联度。
3、本发明在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物中加入了能够提供羟基的特殊性功能性单体丙烯酸酯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可以提高复合乳液的附着力,还可以与被解封出来的异氰酸酯发生后交联反应。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所用主要原料如下:
聚合物多元醇:聚氧化丙烯二元醇(PPG),聚四氢呋喃醚类二元醇(PTMG),工业品,江苏钟山石化厂生产;苯酐聚酯多元醇,聚己内酯二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工业品,辽宁聚酯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蓖麻油,工业品,上海圣宇化工;
多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工业品,德国拜耳公司生产;
亲水单体:二羟甲基丙酸(DMPA),工业品,瑞典Perstorp生产;
扩链剂:新戊二醇(NPG),乙二醇(EG),化学纯,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公司生产;三羟甲基丙烷(TMP),丙三醇,工业品,德国BASF公司生产;
封端剂:甲乙酮肟(MEKO),己内酰胺,进口,天津科贸化工有限公司;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化学纯,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HPM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工业品,上海程源物质有限公司;
丙烯酸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丙烯腈(AN),均为工业品,北京东方化工生产;
中和剂:三乙胺(TEA),化学纯,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公司生产;
钴源(Co60γ辐射源),2-60万居里,合肥聚合辐化技术有限公司。
实例1:
本实施例中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为核壳结构,其中壳层为蓖麻油型聚氨酯分子,核层为丙烯酸酯分子,蓖麻油型聚氨酯分子和丙烯酸酯分子形成交联网状结构;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总固含量为45%,其中丙烯酸酯占乳液总固含量的57%。
本实施例中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原料按质量份数构成为:
PPG 80份,蓖麻油50份,TDI 30份,DMPA 8份,NPG 1份,MEKO 4份,DBTDL 0.2份,HPMA 5份,丙烯酸酯类单体240份,去离子水520份,TEA2份。
本实施例中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是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a、在不锈钢反应釜中投入PPG(分子量2000)和蓖麻油,在100℃真空脱水2h;降温至50℃加入TDI,升温至85℃搅拌反应3h,降温至75℃后加入亲水单体DMPA、扩链剂NPG、封端剂MEKO和催化剂DBTDL,在75℃保温反应3h,控制剩余TDI的含量为初始TDI投料量的30-35%,降温至40℃以下加入功能性单体HPMA、丙烯酸酯类单体、去离子水和中和剂TEA,搅拌反应5min即得蓖麻油型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
其中丙烯酸酯类单体为MMA、BA、EA和AN的混合物,MMA、BA、EA和AN的质量比为2∶3∶1∶1;
b、将步骤a得到的预聚体于氮气气氛中在钴60-γ照射下辐射聚合3小时即得产物,辐射剂量为10万Gy。
实例2:
本实施例中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为核壳结构,其中壳层为蓖麻油型聚氨酯分子,核层为丙烯酸酯分子,蓖麻油型聚氨酯分子和丙烯酸酯分子形成交联网状结构;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总固含量为42%,其中丙烯酸酯占乳液总固含量的55%。
本实施例中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原料按质量份数构成为:
PTMG 70份,蓖麻油30份,IPDI 40份,DMPA 7份,NPG5份,MEKO 3份,DBTDL 0.16份,HPMA4份,丙烯酸酯类单体200份,去离子水500份,TEA4份。
本实施例中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是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a、在不锈钢反应釜中投入PTMG(分子量3000)和蓖麻油,在100℃真空脱水2h;降温至30℃加入IPDI,升温至65℃搅拌反应4h,降温至60℃后加入亲水单体DMPA、扩链剂NPG、封端剂MEKO和催化剂DBTDL,在60℃保温反应3h,控制剩余IPDI的含量为初始IPDI投料量的30-35%,降温至40℃以下加入功能性单体HPMA、丙烯酸酯类单体、去离子水和中和剂TEA,搅拌反应10min即得蓖麻油型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
其中丙烯酸酯类单体为MMA、BA、EA和AN的混合物,MMA、BA、EA和AN的质量比为3∶2∶1∶1;
b、将步骤a得到的预聚体于氮气气氛中在钴60-γ照射下辐射聚合2小时即得产物,辐射剂量为10万Gy。
实例3:
本实施例中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为核壳结构,其中壳层为蓖麻油型聚氨酯分子,核层为丙烯酸酯分子,蓖麻油型聚氨酯分子和丙烯酸酯分子形成交联网状结构;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总固含量为30%,其中丙烯酸酯占乳液总固含量的50%。
本实施例中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原料按质量份数构成为:
聚己内酯二元醇50份,蓖麻油20份,MDI 50份,DMPA9份,EG3份,己内酰胺5份,DBTDL 0.1份,HEMA 6份,丙烯酸酯类单体150份,去离子水600份,TEA6.5份。
本实施例中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是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a、在不锈钢反应釜中投入聚己内酯二元醇(分子量4000)和蓖麻油,在100℃真空脱水2h;降温至40℃加入MDI,升温至75℃保温反应3h,降温至70℃后加入亲水单体DMPA、扩链剂EG、封端剂己内酰胺和催化剂DBTDL,在70℃保温反应2h,控制剩余MDI的含量为初始MDI投料量的30-35%,降温至40℃以下加入功能性单体HEMA、丙烯酸酯类单体、去离子水和中和剂TEA,搅拌反应8min即得蓖麻油型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
其中丙烯酸酯类单体为MMA、BA和AN的混合物,MMA、BA和AN的质量比为1∶2∶1;
b、将步骤a得到的预聚体于氮气气氛中在钴60-γ照射下辐射聚合5小时即得产物,辐射剂量为5万Gy。
实例4:
本实施例中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为核壳结构,其中壳层为蓖麻油型聚氨酯分子,核层为丙烯酸酯分子,蓖麻油型聚氨酯分子和丙烯酸酯分子形成交联网状结构;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总固含量为37%,其中丙烯酸酯占乳液总固含量的40%。
本实施例中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原料按质量份数构成为:
苯酐聚酯二元醇95份,蓖麻油40份,IPDI 60份,DMPA6份,丙三醇1.5份,MEKO7份,DBTDL 0.15份,HPMA 8份,丙烯酸酯类单体150份,去离子水600份,TEA4.5份。
本实施例中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是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a、在不锈钢反应釜中投入苯酐聚酯二元醇(分子量1000)和蓖麻油,在100℃真空脱水2h;降温至50℃加入IPDI,升温至85℃保温反应3h,降温至75℃后加入亲水单体DMPA、扩链剂丙三醇、封端剂MEKO和催化剂DBTDL,在75℃保温反应3h,控制剩余IPDI的含量为初始IPDI投料量的30-35%,降温至40℃以下加入功能性单体HPMA、丙烯酸酯类单体、去离子水和中和剂TEA,搅拌反应5min即得蓖麻油型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
其中丙烯酸酯类单体为MMA、BA和AN的混合物,MMA、BA和AN的质量比为2∶1∶1;
b、将步骤a得到的预聚体于氮气气氛中在钴60-γ照射下辐射聚合3小时即得产物,辐射剂量为8万Gy。
将实施例1-4制备的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与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046515.7提出的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原位辐射聚合方法制备出的未封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PUA-1,PUA-2)和市售PUA乳液作为参照进行性能上的对比,结果如下:
 组别   拉伸强度/MPa   断裂伸长率/%   吸水率/%   附着力
 实施例1   21.3   265   5.6   1级
 实施例2   26.5   213   4.8   0级
 实施例3   22.1   260   5.4   1级
 实施例4   25.6   230   4.7   0级
 PUA-1   15.2   296   12   2级
 PUA-2   14.8   312   15   2级
 市售PUA乳液   19.7   335   18   3级
备注:附着力根据GB/T 9286,0级最好,5级最差。
由对比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封端型PUA乳液成膜物具有更好的拉伸强度、吸水率、附着力,这是因为被封闭的异氰酸酯解封后与体系中的羟基再次发生化学交联反应,提高了水性材料的力学及附着性能。
本发明制备的基于蓖麻油交联接枝的封端型单组份反应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产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较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附着力,可以用于涂料印染粘合剂或织物防水透气涂层。

Claims (7)

1.一种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为核壳结构,壳层为蓖麻油型聚氨酯分子,核层为丙烯酸酯分子,其中蓖麻油型聚氨酯分子和丙烯酸酯分子形成交联网状结构;所述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总固含量为30-45%,其中丙烯酸酯占乳液总固含量的40-60%;
按质量份数其原料构成为:
聚合物多元醇50-95份,蓖麻油5-50份,多异氰酸酯30-60份,亲水单体6-9份,扩链剂1-5份,封端剂3-7份,催化剂0.1-0.2份,功能单体4-8份,丙烯酸酯类单体150-240份,去离子水300-600份,中和剂2-6.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聚合物多元醇和异氰酸酯为聚合物单体,在蓖麻油存在下聚合生成蓖麻油型封端聚氨酯,然后在钴60-γ照射下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发生辐射聚合反应生成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具体按以下步骤操作:
a、将聚合物多元醇和蓖麻油预先真空脱水,将脱水后的聚合物多元醇和蓖麻油混合并在30-50℃加入多异氰酸酯,于65-85℃搅拌反应2-4h,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亲水单体、扩链剂、封端剂和催化剂,在60-75℃搅拌反应2-3h,得到蓖麻油型封端聚氨酯;当体系温度降至40℃以下后加入功能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去离子水和中和剂中和反应5-10min,得到蓖麻油型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
b、将步骤a得到的预聚体于氮气气氛中在钴60-γ照射下辐射聚合2-5小时即得产物,辐射剂量为5-10万Gy。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元醇、聚四氢呋喃醚类多元醇、己二酸己二醇聚酯多元醇、聚己内酯二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或苯酐聚酯多元醇,数均分子量为400-8000;
所述蓖麻油的平均分子量为933.6,平均官能度为2.7;
所述多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亲水单体为含有COO-或-(CH2CH2O)-的一种或几种的羟基化合物;
所述扩链剂为二甘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甘油、季戊四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封端剂为甲乙酮肟或己内酰胺;
所述催化剂为有机叔胺类或有机金属化合物类催化剂;
所述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或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腈、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中和剂为三乙胺或甲基二乙醇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400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单体为二羟甲基丙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剂为三乙胺。
CN 201110086753 2011-04-07 2011-04-07 一种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92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86753 CN102199255B (zh) 2011-04-07 2011-04-07 一种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86753 CN102199255B (zh) 2011-04-07 2011-04-07 一种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9255A CN102199255A (zh) 2011-09-28
CN102199255B true CN102199255B (zh) 2013-01-09

Family

ID=44660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8675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9255B (zh) 2011-04-07 2011-04-07 一种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92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4628B (zh) * 2012-12-25 2014-12-10 中盈长江国际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基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5601828A (zh) * 2015-12-19 2016-05-25 高明志 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5504206A (zh) * 2015-12-24 2016-04-20 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蓖麻油基封闭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
CN106120344B (zh) * 2016-06-24 2017-11-28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中心 表面处理组合物及绝缘纤维、纱线、绳索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0038B (zh) * 2016-12-02 2019-04-05 浩力森化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提高水性涂料边缘防腐性的蓖麻油改性乳液
CN107903375A (zh) * 2017-11-28 2018-04-13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耐低温阻尼涂料用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6874A (zh) * 2018-04-04 2018-09-04 佛山慧创正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品用无氟防水涂层胶粘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12296B (zh) * 2018-07-04 2020-08-2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交联型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5483A (zh) * 2018-09-21 2018-11-30 南通朝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空气过滤装置
CN112552832A (zh) * 2020-12-10 2021-03-26 广东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感压型热封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9841A (zh) * 2010-01-08 2010-06-30 合肥聚合辐化技术有限公司 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原位辐射聚合方法
CN101824135A (zh) * 2010-04-13 2010-09-08 江苏工业学院 封端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1921383A (zh) * 2009-06-12 2010-12-22 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 二液型聚氨酯树脂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1383A (zh) * 2009-06-12 2010-12-22 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 二液型聚氨酯树脂组合物
CN101759841A (zh) * 2010-01-08 2010-06-30 合肥聚合辐化技术有限公司 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原位辐射聚合方法
CN101824135A (zh) * 2010-04-13 2010-09-08 江苏工业学院 封端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制备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9255A (zh) 201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9255B (zh) 一种热解封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06192B (zh) 一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
EP2945973B1 (en) Radiation curable aqueous compositions with reversible drying
CN104628982B (zh) 一种碱木质素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CN102816285B (zh) 一种水性含氟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18870A (zh) 一种蓖麻油/丙烯酸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TW201006857A (en) Aqueous radiation curable polyurethane compositions
CN104017138B (zh)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用抗静电剂、固化皮膜及抗静电处理光学膜
CN108017761A (zh) 一种丙烯酸类单体改性的聚氨酯乳液、其制法及其用途
CN110885664A (zh) 一种高效水气阻隔性及超低吸水率的光湿固化胶黏剂
CN108314770B (zh) 二氧化碳基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制备方法及二氧化碳基水性聚氨酯压敏胶
CN102965907A (zh) 一种生产涂覆有涂层胶的纺织品的方法
CN109456459A (zh) 一种提高水性聚氨酯耐水或耐溶剂性的方法
CN102911338A (zh) 一种多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0698642B (zh) 一种聚氨酯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49565B (zh) 一种可光固化的超支化聚氨酯-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3061229B (zh) 一种耐候耐热、高强韧室温自修复聚氨酯脲弹性体
CN106700022A (zh) 一种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13147614A (ja)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
CN110423323B (zh) 一种水溶性封闭型聚氨酯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24055880A (ja) テレケリックポリウレタン、その調製方法及び使用
JP4678466B2 (ja) 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CN104140518B (zh) 一种亲水性单组份水固化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22332A (zh) 一种具有荧光的可快速自修复的生物基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8502B (zh) 一种氨酯油丙烯酸酯光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