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7615A - 多载波系统中信道质量报告区域的范围 - Google Patents

多载波系统中信道质量报告区域的范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7615A
CN102197615A CN200980142415XA CN200980142415A CN102197615A CN 102197615 A CN102197615 A CN 102197615A CN 200980142415X A CN200980142415X A CN 200980142415XA CN 200980142415 A CN200980142415 A CN 200980142415A CN 102197615 A CN102197615 A CN 102197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wave
carrier
cqi
described carrier
radio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24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7615B (zh
Inventor
A·法拉基达纳
J·M·达蒙佳诺维克
J·蒙托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97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7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7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76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e.g. by allocating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capa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描述了在多信道无线通信环境中实行或促成多信道反馈的系统和方法体系。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了系统和/或方法,该系统和/或方法构建载波集合,将载波分类为属于该载波集合,利用该载波作为该载波集合中包括的所有载波的代表来测量该载波的信道质量,以及至少部分基于该载波的信道质量来发送CQI,其中所广播的CQI代表在载波集合中包括的所有载波。

Description

多载波系统中信道质量报告区域的范围
根据35U.S.C.§19的优先权要求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08年10月22日提交的题为“CARRIER SET GROUPING FOR USE IN CQI FEEDBACK(用于CQI反馈中的载波集合分组)”的临时申请No.61/107,601的优先权,其已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并通过引用明确纳入于此。
背景
I.领域
以下描述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用于提供载波集合分组以用于多载波反馈的方法和系统。
II.背景
无线通信网络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各种通信服务;例如,语音和/或数据可经由此类无线通信系统来提供。典型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可提供多个用户对一个或多个共享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的访问。例如,系统可使用各种多址技术,诸如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正交频分复用(OFDM)、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及其他。
一般而言,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同时支持多个接入终端的通信。每个接入终端可经由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更多个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即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至接入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即上行链路)是指从接入终端至基站的通信链路。这种通信链路可经由单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单输出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来建立。
MIMO系统通常采用多个(NT)发射天线和多个(NR)接收天线进行数据传输。由这NT个发射天线及NR个接收天线构成的MIMO信道可被分解为NS个可被称为空间信道的独立信道,其中NS≤{NT,NR}。这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维度。不仅如此,如果利用由该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所创建的其它维度,那么MIMO系统可提供经改善的性能(例如,提高的频谱效率、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MIMO系统可支持各种双工技术以在公共物理介质上划分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通信。例如,频分双工(FDD)系统可利用不同频率区域进行前向和反向链路通信。此外,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前向和反向链路通信可采用共同的频率区域,以使得互易性原理允许从反向链路信道来估计前向链路信道。
无线通信系统时常采用一个或多个提供覆盖区的基站。典型的基站可发送多个数据流用于广播、多播和/或单播服务,其中数据流可以是接入终端有兴趣独立接收的数据流。这种基站的覆盖区内的接入终端可用于接收由合成流承载的一个、一个以上、或全部数据流。同样,接入终端也可以向基站或另一接入终端传送数据。
在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可被定义为允许移动设备或用户装备(UE)确定来自传送设备(诸如,基站)的下行链路通信的质量。移动设备通常可在一个或多个信道上接收通信。这些信道一般是带宽分配方案的一部分,其中为系统中使用的每个载波频率定义各种通信信道。通常,移动设备或用户装备测量下行链路信道的质量并向基站报告该质量,从而该基站在与该移动设备通信期间可确定它是否应该改变或调整各种参数。
但是,当前正在构想在其中移动设备使用多载波频率接收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但是,至今并没有定义如何进行下行链路信道质量测量和/或将其向基站报告的机制。
概述
以下给出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简化概述以提供对此类实施例的基本理解。此概要不是所有构想到的实施例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标识所有实施例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意或所有实施例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概念以作为稍后给出的更加具体的说明之序。
所要求保护的主题涉及提供多信道反馈,尤其涉及,举例而言,多个下行链路(DL)载波之间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取决于诸如移动设备或用户装备(UE)传输(例如,单输入多输出(SIMO)、多输入多输出(MIMO)、……)之类的准则,这多个下行链路(DL)载波被分组进各个集合,其中,在每个集合中应用特定的CQI配置。“新”集合的概念可被理解为具有与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的3GPP规范的版本8中的集合S相似的含义,其区别在于可能定义多于单个的集合。进一步,每个集合通常不跨整个系统带宽,而一般仅跨与该集合相关联的载波的带宽。特别的情形可以是例如每个集合包含一个载波(例如,集合的数目等于载波的数目),或者是一个集合包含所有被配置的载波。定义子带大小、各个带宽部分(BP)、以及带宽的表一般可被扩展为涵盖大于110个资源块(RB)的带宽。此外,若有必要,可增加子带的大小以用于更大的带宽。应该注意到,不限于且不失一般性,在一载波集合包括一个载波的情况下,多载波系统中可保持子带CQI反馈的间隔大小(并且考虑合适的子带调度)。集合的数目以及每个集合应包含哪些载波可由系统的更高层为每个移动设备或用户装备半静态地配置。这时还应当注意到,尽管根据各个实施例的本申请在多信道反馈的环境中阐明它属于CQI反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是将领会到:不限于且不失一般性,多信道反馈还可包括与其他类型的反馈相关的反馈,诸如,秩信息、预编码信息、信道方向信息(CDI)、或者由移动设备或UE计算并提供的关于当前信道和/或多个DL载波的接收上存在的干扰条件的明确的和/或隐含的反馈。
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及其相应公开,描述了与实行多信道无线通信环境中多信道反馈相关联的各个方面。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实行多信道反馈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定义载波集合,将载波分组进载波集合中,测量该载波的信道质量,以及发送该载波集合的CQI,其中,该CQI可部分基于该载波的信道质量。
在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可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保存与以下相关的指令:创建载波集合,将载波分类为属于该载波集合,利用该载波集合中包括的载波子集作为该载波集合中包括的所有载波的代表来测量该载波的信道质量,以及基于所述载波子集的信道质量来传播CQI。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实行或促成多信道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多信道反馈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定义载波集合的装置,用于将载波分组进载波集合中的装置,用于测量该载波的信道质量的装置,以及用于发送该载波集合的CQI的装置,其中,该CQI是基于该载波的信道质量的。
根据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定义载波集合的代码,用于将载波分组进载波集合中的代码,用于测量该载波的信道质量的代码,以及用于发送该载波集合的CQI的代码,其中,该CQI可基于该载波的信道质量。
此外,根据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可包括处理器,配置为:定义载波集合,将载波分配到该载波集合,采用该载波作为该载波集合中包括的所有载波的代表来测量该载波的信道质量,以及至少部分基于所述载波的信道质量来传播CQI。
为能达成前述及相关目的,这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在下文中充分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说明和所附插图详细阐述了这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某些示例性方面。但是,这些方面仅仅是指示了可采用各个实施例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若干种,并且所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所有此类方面及其等效方案。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文中所阐述的各种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明。
图2提供了其中可实现所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方面的配置成支持数个用户的另一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明。
图3是根据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各个方面实行和/或促成接入终端与服务基站之间的多信道反馈的示例系统的说明。
图4是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各个方面实行和/或促成接入终端和服务基站之间的多信道反馈的示例系统的说明。
图5描绘了根据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被采用于从接入终端向服务基站传达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示例性传输格式。
图6是根据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各个方面可被采用于从接入终端向服务基站传送CQI反馈的另一示例性通信格式的说明。
图7是根据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各个方面可被采用于从接入终端向服务基站互换CQI反馈的又一示例性通信格式的说明。
图8描绘了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设计为用于多载波CQI反馈的另一说明性CQI反馈格式。
图9说明了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各个方面可由所要求保护的主题有益地利用以从接入终端向服务基站传达CQI反馈的另一示例性通信格式。
图10提供了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各个方面并结合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使用的说明性分组方案的表示。
图11是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各个方面实行和/或促成接入终端与服务基站之间的多信道反馈的示例性方法的说明。
图12是实行和/或促使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功率和相位相干来对闪光信号环境中的干扰进行复用和/或管理的示例性接入终端的说明。
图13是可与本文中描述的各种系统和方法联用的一示例无线网络环境的说明。
图14是无线通信环境中使得能使用功率和对相位进行相干来对闪光信号环境中的干扰进行复用和/或管理的示例性系统的说明。
详细描述
现在参考附图来描述各种实施例,在附图中贯穿始终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引述相似的要素。在以下说明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众多的具体细节以图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透彻的理解。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如此的实施例。在其它实例中,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框图形式示出以助益于描述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
如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之类意指计算机相关实体,任其是硬件、固件、硬件与软件的组合、软件、还是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解说,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该计算设备两者皆可以是组件。一个或更多个组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的线程内,并且组件可局部化在一台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组件能从其上存储着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来执行。诸组件可借助于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诸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例如,来自一个组件的数据,其中该组件正借助于该信号与局部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跨诸如因特网等的网络与其他系统中的另一个组件交互)来作此通信。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以及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它CDMA变体。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20(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的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UMTS的使用E-UTRA的即将发布版,其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
SC-FDMA利用单载波调制和频域均衡。SC-FDMA具有与OFDMA系统相近的性能以及本质上相同的总体复杂度。SC-FDMA信号因其固有的单载波结构而具有更低的峰均功率比(PAPR)。SC-FDMA可用于例如上行链路通信中,其中低PAPR在发射功率效率方面使接入终端受益极大。相应地,在3GPP长期演进(LTE)或演进UTRA中,SC-FDMA可实现为上行链路多址方案。
此外,本文结合接入终端来描述各种实施例。接入终端也可被称为系统、订户单元、订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程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设备、或用户装备(UE)。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此外,在本文中描述了与基站有关的各个实施例。基站可被用于与(诸)接入终端通信,并且也可称作为接入点、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odeB)、或其他某个术语。
此外,本文中描述的各种方面或特征可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被实现为方法、装置、或制品。如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旨在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条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等)、智能卡、以及闪存设备(例如,EPROM、记忆卡、记忆棒、钥匙驱动器等)。此外,本文中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更多个设备和/或其他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以及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携带(诸)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他介质。
现在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本文所呈现的各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系统100包括可具有多个天线群的基站102。例如,一个天线群可以包括天线104和106,另一个群可以包括天线108和110,而又一个群可以包括天线112和114。为每一天线群示出2个天线;然而,每一群可以利用更多或更少天线。基站102还可以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其各自又可以包括与信号发射和接收相关联的多个组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多路复用器、解调器、分用器、天线等),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
基站102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诸如接入终端116和接入终端122)通信;然而应当领会,基站102可以与实质上上任何数目的类似于接入终端116和122的接入终端通信。接入终端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手持式通信设备、手持式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任何其他适合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进行通信的设备。如所描绘的,接入终端116与天线112和114正处于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在前向链路118上向接入终端116传送信息,并在反向链路120上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不仅如此,接入终端122与天线104和106正处于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在前向链路124上向接入终端122传送信息,并在反向链路126上从接入终端122接收信息。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可以利用与反向链路120所使用的不同的频带,而前向链路124可以采用与反向链路126所采用的不同的频带。进一步,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以利用共用频带,并且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以利用共用频带。
每一群天线和/或它们被指定在其中通信的区域可以被称作基站102的扇区。例如,天线群可被设计成与在基站102所覆盖的区域的一扇区中的诸接入终端通信。在前向链路118和124上的通信中,基站102的发射天线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进针对接入终端116和122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另外,与基站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接入终端进行发射相比,在基站102利用波束成形来向随机分散在相关联的覆盖中各处的接入终端116和122进行发射时,处于相邻蜂窝小区中的接入终端会经受较少的干扰。
图2提供了其中可实现所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方面的配置成支持数个用户的另一无线通信系统200的说明。如图2中所示,作为示例,系统200为多个蜂窝小区202提供通信,诸如举例而言宏蜂窝小区202a-202g,其中每一个蜂窝小区由相应的接入点(AP)204(诸如AP 204a-204g)服务。每个蜂窝小区可进一步划分为一个或多个扇区。也可互换地称为用户装备(UE)或移动站的各种接入终端(AT)206(包括AT 206a-206k)散布遍及该系统。例如,取决于AT 206是否活动以及其是否处于软切换中,每个AT 206可以在给定时刻在前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与一个或更多个AP 204通信。无线通信系统200可在较大地理区域上提供服务,例如,宏蜂窝小区202a-202g可覆盖邻域中少数几个块。
作为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更详细说明的序言,应该领会到,不限于且不失一般性,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实行和/或促成从接入终端、移动设备或用户装备(UE)的集合到服务节点(诸如接入点、B节点、或者演进型B节点(eNodeB))的多信道反馈(例如,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秩信息(R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如现今通用的,接入点、B节点、或者演进型节点B的大部分在保持后向兼容性的概念中可促成和/或实行与传统单载波移动设备或用户装备进行传统的单载波通信,并由此可接收单下行链路(DL)载波并相应地可发送单上行链路(UL)载波作为响应。另外,大部分(如果不是所有)当前的接入点、B节点、或演进型B节点可提供对多载波移动设备、接入终端、或UE的支持,其中,多个DL载波可与多个UL载波配对,从而多载波移动设备、接入终端、或UE可有利地采用这些关联在对应的配对UL载波上发送信道反馈。
进一步,可利用周期性的多对一通信来启动和/或促成从设计为多载波操作的接入终端、移动设备、或UE到服务节点或基站的多信道反馈的通信,其中,多个DL载波上的通用广播系统信息(SI)或因用户装备而异的(例如,专用信令)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可指定一UL载波用于CQI反馈。因此,所选的UL的锚定载波(例如,服务基站或服务节点收到的多个UL锚定载波中之一)可被指定为该载波而不需要与DL载波配对以达到信道反馈的目的。
为了在这些用于从接入终端向服务节点或服务基站传送用于多个DL载波的多载波反馈的各个指定/映射之间进行区分,可利用一标志来指示CQI反馈是在与DL载波配对的UL载波上还是在与配对无关的锚定载波上传达的。另外和/或可替换地,可经由SI或通过RRC信令发送与多载波反馈是经由配对的上行链路UL/DL载波传送还是利用锚定UL载波互换有关的指定/映射。应当注意到,在此方面,可使多个DL载波的CQI反馈的指定或映射对于传统接入终端或用户装备透明,但是多载波用户装备或接入终端仍可利用该标志作为适当分配的指示。由此在一般性情形中,可根据一个或多个经由RRC信令分派给接入终端或用户装备的调度范例,使用任何被指定的UL载波来传播CQI反馈。将领会到,不同的接入终端或用户装备可由此具有不同的指定UL载波以用于其各自的CQI反馈。此外,如果多个DL载波CQI反馈被分派到一个指定的UL载波上,该指定的UL载波不仅传达其通常被配对的DL载波的CQI反馈,还传送其他DL载波的CQI反馈。还将注意到,由于在这种概念下用于传达CQI反馈的目的的UL/DL载波之间一般没有本质上的一对一配对,因此可有UL载波从传达CQI反馈的职责中解放出来;因此,若有必要,正是在这些没有负担的UL载波上可实行传统接入终端或用户装备的CQI反馈。
为了提供以上阐明的多对一原型的进一步说明,可采用以下示例性实现来向服务节点或基站传达CQI反馈。根据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一方面,每个DL载波可被独立地映射,其中可为每个载波独立地配置CQI反馈,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映射可被计划为使得不同的DL载波的CQI反馈不重叠,并且可经由RRC信令向接入终端或用户装备传达CQI反馈的映射。进一步,以类似的方式,传统接入终端或用户装备可还获得关于对每个载波哪些资源块、哪个时间偏移、以及哪种周期性用于映射CQI反馈的信息。因此,例如,每个DL载波的不同的CQI反馈在频率方式中以级联方式报告、在时间模式中以循环方式报告,或者可在时间和/或频率方式中以交错方式报告。
根据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另一方面,尤其是当其涉及多载波信道反馈而不是每DL载波独立的CQI反馈时,可将多载波反馈作为一个宽的带宽联合报告,其中,可根据系统带宽扩展定义子带大小和/或带宽部分的表。另外和/或可替换地,不同于独立地或联合地传达CQI多信道反馈,这类信息可作为单个报告被提供,该单个报告定义被设计为传送多载波CQI反馈的CQI格式,或者这类信息可作为循环的载波/子带报告被传达,其中为每个调度实例报告反馈的一部分。
根据又一方面,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可向多载波接入终端或用户装备提供根据网络请求或调度(例如,非周期性的反馈准予)来执行非周期性反馈(诸如PUCCH上的CQI反馈)的能力,该网络请求或调度是在UL载波上报告的多个DL载波上被提供的。另外和/或可替换地,可响应于RRC信令提供的大小和/或消息格式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数据传输准予来进一步实行CQI反馈。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前面的描述将会理解到,在最普遍的意义上,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可至少部分地基于各种网络参数、不同载波的信道特性、和/或对每个接收到的DL载波上检测到的或存在的干扰量的考虑来对多载波反馈进行分组。例如,可基于与DL阶段期间所经历的相似的路径损耗特征或者相似的干扰水平将载波分组。进一步,不同于MIMO或SIMO的传输模式,诸如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或协作多点传输(例如,在多个接入点、B节点或eNodeB可在向UE的集合传送的期间协作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用于多信道反馈目的的分组的考虑因素。另外,多信道反馈的分组也可基于由服务基站所指示的关于信息的精度和/或广度的需求,该信息对于在接入终端或UE处接收到的特定DL载波需要被传达回该服务基站。例如,服务基站可向接入终端或UE指出需要以更高的精确度水平来提供用于所选载波的信道信息。
现在转向图3,图3说明了根据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各个方面实行和/或促成服务基站302和接入终端304之间的多信道反馈(例如,CQI、RI、PMI)的系统300。如所描绘的,基站302可与接入终端304进行连续的和/或操作性的或偶发性的和/或间歇性的通信,以达到接收CQI反馈的目的,尤其是达到获取或接收多载波CQI反馈的目的。由于基站302和接入终端304的基本功能已分别结合图1和图2进行了说明,这些特征的进一步详细说明已被省略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并达到简要和简洁的目的。但是,如所描述的,在这个例子中,接入终端304可以是能与基站302进行多载波通信的设备,并由此可包括多信道反馈组件306。多信道反馈组件306可定义不同且相异的载波集合,将一个或多个载波分组进该不同且相异的载波集合,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载波集合,适当地跨包括在所确定的群组或集合中的载波提供CQI反馈,以及随后可向基站302分派或发送该载波集合的CQI。
为了启动和/或实行前面的描述,多信道反馈组件306可包括分组组件308,该分组组件308可定义多个载波并至少部分地基于各种准则(诸如接入终端304是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还是单输入多输出(SIMO)传输来实行与基站302的互换)将其聚集进不同的载波集合或群组。在这种情况中,分组组件308可检测是否正在使用MIMO或SIMO传输至少部分基于从基站302获得或接收的DL传输来进行基站302与接入终端304之间的互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到,利用MIMO传输和SIMO传输的CQI反馈的配置可不同并相异,因此可遵从不同的配置需求和/或限制。
进一步,分组组件308可定义多个载波和/或至少部分地基于是否在利用特定的频带或子带实行通信来将这多个载波聚集进不同的载波集合或群组。例如,分组组件可推导出频带A中的载波的CQI反馈需要以第一方式配置而频带B中的载波的CQI反馈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构成。因此,分组组件308可定义和/或创建第一频带(例如,频带A)中的载波的CQI反馈的分组,从而置于该第一分组的这些载波的CQI可利用共用的或者相似的CQI反馈配置。分组组件308可还定义和/或创建第二频带(例如,频带B)中的载波的CQI反馈的分组,其中,在这另一分组中的载波的CQI反馈可采用该第二分组独有的和/或与第一分组的CQI反馈配置不同的共用的或者相似的CQI反馈配置。
另外和/或可替换地,分组组件308可将该载波群组中的一载波视为包括整个频带以达到为所定义的群组整体地提供CQI反馈的目的。例如,在定义的群组内,分组组件308可确定有两个载波正在使用5MHZ的带宽。在这种环境下,这两个5MHZ的载波可被分组和/或聚集进单个群组,从而导致CQI配置对应于10MHZ的带宽(例如,该群组中包括的载波的总和)。
利用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应有的益处,更具体地,将多个载波分组或分类进各个群组的应有的益处是在载波采用不同的传输模式(例如,MIMO、SIMO…)的情况下这些载波应当相应地被分类或分组。因此,采用SIMO传输的载波通常应该与其他的利用类似SIMO传输范例的载波分组在一起。类似地,采用MIMO传输范例的MIMO应当通常被分组在一起。至少部分基于相应的传输模式和/或频带或频率子带来将载波进行区分和/或分组的基本原理可归于以下事实:由于MIMO和SIMO是不同的传输模式,这些传输模式中的每一个的CQI反馈配置可需要不同的准则;配置用于一个传输模式(例如,MIMO)的CQI反馈不需要与配置用于不同的传输模式(例如,SIMO)的CQI反馈相兼容。
多信道反馈组件306可还包括测量组件310,该测量组件310可独立工作和/或与分组组件308协同工作以确定CQI反馈是作为整体用于包括于集合中的不同载波还是用于载波集合内包括的各个单独的载波。由于基站302需要关于在接入终端304处接收时的瞬时DL信道条件的信息以用于取决于信道的调度和/或速率控制的目的,接入终端304通过测量组件310提供的功能性和能力可评估或估计瞬时DL信道条件。接入终端或UE处的瞬时DL信道条件通常可基于在该用户装备或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304)处接收时的公共导频的信噪比(SNR)、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或信号噪声失真比(SNDR)。因此,测量组件310与分组组件308提供的能力和/或功能性结合可提供CQI以用于向基站302传播。
现在转到图4,图4提供了多信道反馈组件306的进一步描绘400,该多信道反馈组件306包括分组组件308和测量组件310,其功能性和/或能力大部分已结合图3进行了说明。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并避免不必要的冗余,对这些特征的进一步披露已省略。然而如所示的,多信道反馈组件306可还包括定义模块402和规则模块404,它们可以被单独和/或结合利用以实行和/或促成将载波分组或分类进合适的载波集合以用于CQI反馈的目的。定义模块402至少部分地基于从服务基站(例如,基站302)接收的DL传输可确定正被发送的载波是利用MIMO传输模式还是SIMO传输模式。例如,定义模块402至少部分地基于从基站302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可确定是正在利用MIMO传输模式还是SIMO传输模式实行服务基站(例如,基站302)与接入终端或用户装备(例如,接入终端304)之间的动态互换所涉及的载波。如果定义组件402从接收到的DL传输确定正在利用MIMO传输范例,定义组件402可创建或定义包括采用MIMO作为传输模式的那些载波的载波集合,并且进一步,定义模块402可根据检测将其他也利用MIMO作为传输模式的载波加入到该载波集合中。类似地,定义模块402也可创建、定义、和/或规定针对SIMO的载波集合,其包括被检测出采用SIMO作为传输技术的载波。
另外和/或可替换地,定义模块402可还至少部分地基于频带或频率子带将载波分类和/或分组进合适的载波集合以达到CQI反馈的目的。定义模块402再次至少部分地基于从服务基站(例如,基站302)接收的DL传输可确定特定载波正在使用哪个频带(或者在频带包含多于一个载波的情况下的频率子带,)。例如,定义模块402可确定第一频带(频带A)与三个载波(例如,载波1、载波2和载波3)相关联,由此处于该第一频带中的各个载波的CQI反馈应当以第一方式配置。进一步,定义模块402可还从自服务基站(例如,基站302)分派的DL传输中标识第二频带(频带B)在其内部包括两个载波(例如,载波4和载波5)。定义模块402根据标识出第一频带包括三个载波(例如,载波1、载波2和载波3)以及第二频带与两个载波(例如,载波4和载波5)相关联,将相应的载波分开和/或分组进载波集合(或载波子集)中以达到向服务基站(例如,基站302)进行CQI反馈的目的。因此,定义模块402可创建和/或提供具有与第一频带相关联的载波(例如,载波1、载波2和载波3)的第一载波集合(或第一载波子集),并且类似地,定义模块402可建立第二载波集合(或第二载波子集)和/或在其中包括与第二频率子带相关联的载波(例如,载波4和载波5)。
此外,定义模块402可进一步至少部分地基于其他的有关参数和传输特性将第一载波集合(或第一载波子集)中的载波以及第二载波集合(或第二载波子集)中的载波分类或分组进细分子集。例如,定义模块402可将第一频带(频带A)中的载波1和载波2标识为MIMO载波,由此可将这些载波分组或归类进指定用于第一频带中现存的MIMO载波的群组或集合中。类似地,定义模块402可将第一频带(频带A)中的载波3标识为SIMO载波,由此可将该载波(例如,载波3)归类为属于第一频带(频带A)内传达的SIMO载波的载波集合中。因此,为了达到以上说明的目的,包括在第一频带(频带A)中的载波集合可包括两个集合——第一集合用于利用MIMO传输的那些载波,第二集合用于采用SIMO传输方案的那些载波。类似的实践可由定义模块402结合第二频带(频带B)来执行,其中定义组件402可确定处于第二频带(频带B)内的载波4和载波5是SIMO载波,由此可被一起分组进单载波集合以达到对于第二频带中现存的SIMO载波的CQI反馈的目的。
应当注意到,不限于且不失一般性,定义模块402不是通常创建跨频带的集合。因此,为了继续前面的描述,定义模块402根据标识出第一频带(频带A)包括三个载波(例如,载波1、载波2和载波3),可推得至多其可能需要创建三个集合(例如,针对第一频带中包括/检测的每个载波一个集合)或者至少可能需要创建单个集合(例如,包括第一频带内所有检测到的载波-载波1、载波2和载波3-的集合),但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仅有三个检测到的载波与第一频带相关联,定义模块402有足够的认知来避免将不同的其他的频带(例如,频带B)中的各个载波与为第一频带(频带A)中包括的载波创建的集合进行关联。
一旦定义模块402将特定频带内的载波适当地分组进合适的载波集合,规则模块404即可将规则(例如,同期确定的,动态确定的和/或预先建立的规则)应用到相应的载波分组或载波集合以确保向服务基站(例如,基站302)适当地传播CQI反馈。例如,规则模块404可推得由于接入终端304能够进行多载波操作,因此可在与DL载波配对的UL载波上传达相应的多载波集合的CQI反馈。另外和/或可替换地,规则模块404可确定最好通过在锚点UL载波上传达特定载波集合的CQI反馈来提供该特定载波集合的CQI反馈的分派,其中,无需考虑配对(例如,UL/DL配对)来标识和/或选择该锚点UL载波和/或所标识或选择的锚点UL载波不仅传达其名义上已配对的DL载波的CQI反馈,还传达包括在载波集合或载波群组中的其他的相关联的载波的CQI反馈。
作为另一个示例,规则模块404还可应用规则使得包括在载波集合或载波群组中的每个载波的CQI反馈被独立地传输,从而PUCCH映射可被计划为确保包括在载波集合中的不同载波的CQI的反馈不会重叠。此外,规则模块404还可利用关于资源块、时间偏移和/或周期性的信息来为每个载波映射CQI反馈。在使用诸如资源块、时间偏移和/或周期性等因子的情况下,每个DL载波的不同的CQI反馈可在频率方式中以级联方式报告、在时间模式中以循环方式报告,或者可在时间和/或频率方式中以交错方式报告。
另外和/或可替换地,尤其是对于多载波信道反馈而不是每DL载波独立的CQI反馈,可将反馈作为单个宽的带宽联合报告,其中,可根据系统带宽扩展通常定义子带大小和/或带宽部分的表。此外,作为独立地或联合地传达CQI多信道反馈的附加和/或替换,反馈可作为定义设计为传送多载波CQI反馈的CQI格式的单个报告被传播,或者作为循环载波/子带报告被传达,其中为每个调度示例报告反馈的一部分。
规则模块404可还应用规则以实行与网络请求或调度(例如,非周期性的反馈准予)一致的非周期性的反馈(诸如PUCCH上的CQI反馈),该请求或调度在UL载波上报告的多个DL载波上提供。此外,规则模块404可进一步运用规则以响应于RRC信令提供的大小和/或消息格式使用PUSCH的数据传输准予来进一步实行CQI反馈。
应当注意到,在规则模块404的环境中,由于多信道反馈报告可通常取决于分组配置,因此规则模块404可以不同的方式应用规则以实行多信道反馈。例如,在包括四个信道的用于多信道反馈的系统中,为包括两个载波的集合的多信道反馈的报告所应用的规则的每一个可与为包括所有四个载波的集合的多信道反馈的报告所应用的规则不同(例如,用于报告多信道反馈的规则的应用可取决于集合中包括的载波的数目)。
另外,与规则模块404有关的还应当注意到规则模块404可应用实行新的或新颖的报告机制的各个规则,其中来自多个载波集合的所报告的反馈信息可被复用。例如,在同时调度来自多个载波集合的多个报告的情况下,规则模块404可选择应当基于接入终端和服务基站互相商定的规则分派的载波集合的顺序(例如,载波集合之间的固定顺序)。
现在转向图5,图5描绘了根据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被采用于从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304)向服务基站(例如,基站302)传达CQI反馈的一个格式500。可在时间周期“P”期间以频率上级联的方式利用传达格式500来每下载载波地传达不同的CQI反馈。在这种情况中,传达格式500在相同的时间周期“P”期间传达载波1、载波2、和/或载波3的CQI反馈,其中,每个相应的载波(例如,载波1、载波2、和/或载波3)的CQI反馈被级联以供在时间周期“P”中传输。
图6提供了根据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各个方面可被采用于从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304)向服务基站(例如,基站302)传达CQI反馈的另一个格式600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中,传输格式600可以时间上循环的方式来提供CQI反馈,其中每个载波(例如,载波1、载波2、和/或载波3)的CQI反馈可各自被给予一发送时间间隔(TTI),在该发送时间间隔内发送其各自的CQI反馈。因此,载波1的CQI反馈可在由TTI限定的第一时间期间发送,载波2的CQI反馈可在由TTI限定的第二时间期间发送,和/或载波3的CQI反馈可随后在仍由TTI限定的第三时间期间发送。可导致可能的更大延迟和CQI信息不精确性,并且这些更大延迟和CQI信息不精确性是以与单载波情形中相同的开销来实现的。此外,当不同载波的反馈以与单载波情形中相同的周期性但以更大的开销而时间偏移时可达到相同的延迟。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显而易见的,所要求保护的主题至此被说明为使用三个载波,但是应该注意到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定于此,可使用更大或更小数目的载波而不脱离所要求保护主题的范围和/或意图。
图7描绘了根据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各个方面可被采用于从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304)向服务基站(例如,基站302)互换CQI反馈的另一个通信格式700。如图7所示,通信格式700以时间和/或频率交错的方式提供CQI反馈的通信。可定义每个DL载波报告的频率,周期性(例如,P1=1,P2=2,P3=2)和/或偏移(例如,O1=0,O2=0,O3=1)。频率上的级联可以是所有的CQI反馈报告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周期性和/或偏移的特殊情况。进一步,时间上的循环也可以是所有的CQI反馈报告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周期性但不同的偏移的特殊情况。可提供调整每个载波的需求的灵活性,例如,以迎合CQI报告延迟和/或开销。此外,在所有载波上的宽带CQI反馈未显式地报告的情况下,可从每载波宽带报告隐式地获得该反馈。此外,在不同载波的CQI反馈在相同的资源但不同的偏移/周期性上配置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偶发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RRC规则来确定应当优先处理哪个载波。-{}-
图8描绘了设计为用于多载波CQI反馈,更具体地,用于结合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利用的另一说明性CQI反馈格式800。CQI反馈格式800可以是采用为CQI报告的PUCCH格式,其包括多个DL载波的CQI反馈,在一个报告中包括所有/某些DL载波的反馈。可以相同的单个模式来配置每个DL的CQI反馈。CQI反馈实例可被级联。宽带CQI报告可包括多个宽带CQI报告,每个载波一个宽带CQI报告。子带CQI报告可包括多个子带CQI报告,每个载波一个子带CQI报告。可能需要显式的载波信息(例如,在需要载波CQI报告的子集的情况下)。可实现取决于载波数目的多个选项。例如,可与子带反馈的情况类似地定义配置。在另一情况中,选项可以是网络配置的(例如,用于非周期报告)、UE选择的、或者宽带模式标识的。可利用跨每个报告实例的级联CQI的联合编码。根据一个方面,更大的有效负荷大小可特别适合PUSCH上发送的非周期反馈。例如,为周期性的PUCCH传输定义的模式1-1和/或2-1可被定义为在PUSCH上以非周期性方式用于多载波操作。
图9说明了可由所要求保护的主题有益地利用以从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304)向服务基站(例如,基站302)传达CQI反馈的另一示例性通信格式900。可利用通信格式900以循环载波/子带的方式来报告多信道反馈,其中,为每个被调度的实例报告反馈报告的一部分。更具体地,通信格式900可被用于反馈的PUCCH传输并以类似于子带的常规处理方式来处理每个DL载波。对于周期性的报告,可以特定的周期性发送所有载波上的宽带(WB)CQI反馈、每个载波的宽带CQI反馈、以及每个载波的子带(SB)CQI反馈。
图10提供了可结合所要求保护的主题采用的示例性分组方案1000的表示。如所说明的,由服务基站(例如,基站302)在不同的频率以相异的频带广播的五个DL载波(例如,载波1、载波2、载波3、载波4和载波5)已由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304)检测到。已在第一频带(频带A)中广播载波1、2和3,已在第二频带(频带B)中发送载波4和5。此外,如在接入终端处所检测的,频带A中的载波1和2正在使用MIMO传输模式,频带A中的载波3正在采用SIMO传输模式,频带B中的载波4和5正在使用SIMO传输模式。因此,根据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为了CQI反馈的目的,至少部分地基于传输模式的相似性(例如,MIMO传输模式),频带A中的载波1和2可被分组进第一载波集合(集合1)针对该群组或载波集合的向服务基站的CQI反馈可配置为采用第一集合的配置参数(参数X)。频带A中的载波3,即SIMO传输载波,可与第二个不同的载波集合(集合2)相关联,并且可将合适的配置参数(参数Y)应用于CQI反馈以用于载波3。以类似的方式,至少部分地基于传输模式的相似性(例如,SIMO传输模式)以及频带的公共性(例如,载波4和5均与频带B相关联),频带B中的载波4和5可被分组进第三载波集合,并且可使用配置参数的第三集合(参数Z)配置响应于并且针对这些DL载波的CQI反馈。
参考图11,说明了涉及将来自多个DL载波的CQI反馈分组进各个集合的方法体系。尽管为使解释简单化将这些方法体系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是应当理解并领会,这些方法体系不受动作的次序所限,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按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来自本文中图示和描述的其他动作并发地发生。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和领会:方法体系可被替换地表示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状态或事件,诸如在状态图中那样。此外,并非所有例示的动作皆为实现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方法体系所必要的。
参考图11,展示了说明性方法体系1100,取决于若干个因子和/或条件(诸如传输模式(例如,MIMO传输,SIMO传输,等)或某些其他的准则)将来自多个DL载波的CQI反馈分组进各个集合,其中,在集合内应用特定的CQI配置。方法体系1100可始于1102,可至少基于一个或多个因子(例如,诸如传输模式)定义载波集合。在1104,可监视多个DL载波和/或将其分组进所定义的载波集合。可至少部分地基于用户装备(例如,接入终端304)正在采用的传输模式将多个DL载波指派到不同的载波集合中,或者多个和/或不同的DL载波与载波集合的关联可基于某些其他的准则。在1106,可测量与所定义的载波集合相关联或包括在所定义的载波集合中的至少一个DL载波的信道质量。将领会到,不限于且不失一般性,所定义的载波集合中包括的各个DL载波之一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可用作所定义的载波集合中捆绑、关联或分组的DL载波整体的像或代表性测量。在1108,载波集合的代表性CQI可被分派或发送到服务基站(例如,基站302)。再次应当认识到,不限于且不失一般性,传播回服务基站的CQI反馈是基于从服务基站接收的代表性或随机选择或标识的DL载波的。该代表性或随机选择或标识的DL可以是所定义的载波集合整体的代表。因此,通常没有必要对包括在载波集合中的所有的DL载波进行测量以达到CQI反馈的目的;包括在载波集合中的(例如,至少一个)DL载波的代表采样的测量可足够用于CQI反馈。
将认识到的是,根据本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对于功率使用和相位相干进行推断来对闪光信号环境中的干扰进行的复用和/或管理。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推断(动词)”或“推断(名词)”泛指从如经由事件和/或数据获取的一组观察来推理或推论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的状态的过程。举例而言,可采用推断来标识出具体的环境或动作,或可生成关于诸状态的概率分布。推断可以是概率性的——亦即,基于数据和事件的考虑,计算关于感兴趣的状态的概率分布。推断还可以指用于从一组事件和/或数据组合更高层次的事件的技术。此类推断导致从一组观察到的事件和/或存储的事件数据构造出新的事件或动作,无论这些事件在时间接近性意义上是否密切相关,也无论这些事件和数据是来自一个还是数个事件和数据源。
图12是对多信道无线通信环境中实行CQI反馈的接入终端304的说明1200。接入终端304包括从例如接收天线(未图示)接收信号并对接收到的信号执行典型行动(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等)并将经调理的信号数字化以获得采样的接收机1202。接收机1202可以是例如MMSE接收机,且可包括解调收到码元并将它们提供给处理器1204以进行信道估计的解调器1206。处理器1206可以是专用于分析由接收机1202接收到的信息和/或生成供发射机1214传送的信息的处理器、控制接入终端304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处理器、和/或既分析由接收机1202接收到的信息、生成供发射机1214传送的信息、又控制接入终端304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处理器。
接入终端304可附加地包括操作性地耦合至处理器1208的存储器1206,该存储器808可存储待传送的数据、收到数据以及与执行本文中所阐述的各种动作和功能有关的任何其它合适信息。例如,存储器1208可存储由一个或多个基站采用的特定于群组的信令限制。存储器1208可还存储与标识用于通信资源块指派的信令限制和/或将该信令限制应用于分析所接收的指派消息相关联的协议和/或算法。
将可领会,本文中描述的数据存储(例如,存储器1208)或可为易失性存储器或可为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藉由例示而非限定,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式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充当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藉由例示而非限定,RAM有许多形式可用,诸如同步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倍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存储器总线RAM(DRRAM)。本发明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1208旨在包括而不被限定于这些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存储器。
接收机1202还操作性地耦合到多载波反馈组件1210,该多载波反馈组件可实质上类似于图3中的多载波反馈组件306。多载波反馈组件1210可被采用于取决于包括传输模式(例如,MIMO,SIMO等)的若干个因子将来自多个DL载波的CQI反馈分组进各个集合。接入终端304还包括调制器1212和发射机1214,后者向例如基站、另一接入终端等发送信号。尽管被描绘为是与处理器1206分开的,但是应领会多载波反馈组件1210和/或调制器1212可以是处理器1206或若干个处理器(未示出)的一部分。
图13示出了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1300。为简明起见,无线通信系统1300描绘了一个基站1310和一个接入终端1350。然而应当领会,系统1300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基站和/或一个以上的接入终端,其中附加的基站和/或接入终端可与以下描述的示例基站1310和接入终端1350基本上相似或相异。另外,应当领会,基站1310和/或接入终端1350可采用本文中所描述的系统(图1-4、12和14)和/或方法(图11)来促成其间的无线通信。
在基站1310处,数个数据流的话务数据从数据源1312被提供给发射(TX)数据处理器1314。根据示例,每个数据流可在相应的天线上发射。TX数据处理器1314基于为每个话务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来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该话务数据流以提供经编码的数据。
可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将每一数据流的经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复用。另外或替换地,导频码元可以是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或码分复用(CDM)的。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码型,并且可在接入终端1350上被用来估计信道响应。每个数据流的经多路复用的导频和已编码数据可基于为该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调幅(M-QAM)等)来调制(例如,码元映射)以提供调制码元。每个数据流的数据率、编码、和调制可根据处理器1330执行或提供的指令来确定。
数据流的调制码元可被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1320,后者可进一步处理这些调制码元(例如,针对OFDM)。TX MIMO处理器1320然后将NT个调制码元流提供给个NT个发射机(TMTR)1322a到1322t。在各种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1320向各数据流的码元以及该码元从其处被发射的天线施加波束成形权重。
每个发射机1322接收并处理相应的码元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理(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该模拟信号以提供适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经调制的信号。此外,来自发射机1,322a到1,322t的NT个已调制信号随后各自从NT个天线1324a到1324t被发射。
在接入终端1350处,所发送的已调制信号被NR个天线1352a到1352r所接收,并且从每个天线1352接收到的信号被提供给相应的接收机(RCVR)1354a到1354r。每个接收机1354调理(例如,滤波、放大、及下变频)相应的信号,数字化该经调理的信号以提供采样,并且进一步处理这些采样以提供相对应的“收到”码元流。
RX数据处理器1360可从NR个接收机1354接收这NR个收到码元流并基于特定接收机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以提供NT个“经检测的”码元流。?RX数据处理器1360可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每个经检测的码元流以恢复该数据流的话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1360的处理与基站1310处TX MIMO处理器1320和TX数据处理器1314执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1370可定期确定使用哪种可用技术,如上所述。此外,处理器1370可编制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包括关于该通信链路和/或该收到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消息可由TX数据处理器1338——其还从数据源1336接收数个数据流的话务数据——处理,由调制器1380调制,由发射机1354a到1354r调理,并被传送回基站1310。
在基站1310处,来自接入终端1350的已调制信号被天线1324所接收,由接收机1322调理,由解调器1340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1342处理以提取由接入终端1350发射的反向链路消息。此外,处理器1330可处理所提取的消息以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
处理器1330和1370可分别指导(例如,控制、协调、管理等)基站1310和接入终端1350处的操作。可使相应的处理器1330和1370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1332和1372相关联。处理器1330和1370还可执行推导分别针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频率和冲激响应估计的计算。
在一方面,逻辑信道被分类成控制信道和话务信道。逻辑控制信道可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其是用于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DL信道。此外,逻辑控制信道可包括寻呼控制信道(PCCH),该PCCH是传递寻呼信息的DL信道。不仅如此,逻辑控制信道可包括多播控制信道(MCCH),其是用于传送关于一个或若干个MTCH的多媒体广播和多播服务(MBMS)调度和控制信息的点对多点DL信道。一般而言,在建立了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之后,此信道仅由接收MBMS(例如,旧MCCH+MSCH)的UE使用。另外,逻辑控制信道可包括专用控制信道(DCCH),该DCCH是发送专用控制信息并可由具有RRC连接的UE使用的点对点双向信道。在一方面,逻辑话务信道可包括专用话务信道(DTCH),其是专供一个UE用于传递用户信息的点对点双向信道。另外,逻辑话务信道可包括多播话务信道(MTCH),其是用于传送话务数据的点对多点DL信道。
在一方面,传输信道被分类为DL和UL。DL传输信道包括广播信道(BCH)、下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DL-SDCH)和寻呼信道(PCH)。PCH可通过在整个蜂窝小区上被广播并被映射到可被用于其他控制/话务信道的物理层(PHY)资源的方式来支持UE功率节省(例如,可由网络向UE指示非连续接收(DRX)的周期,…)。UL传输信道可包括随机接入信道(RACH)、请求信道(REQCH)、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UL-SDCH)、以及多个PHY信道。
PHY信道可包括DL信道和UL信道的集合。例如,DL PHY信道可包括:公共导频信道(CPICH);同步信道(S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共享DL控制信道(SD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共享UL指派信道(SUACH)确收信道(ACKCH);D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DL-PSDCH);UL功率控制信道(UPCCH);寻呼指示符信道(PICH)和/或负载指示符信道(LICH)。作为进一步解说,UL PHY信道可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信道质量指示符信道(CQICH);确收信道(ACKCH);天线子集指示符信道(ASICH);共享请求信道(SREQCH);U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UL-PSDCH);和/或广播导频信道(BPICH)。
应该理解,在此所描述的各实施例可由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各个处理单元可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其他电子单元、或其组合内实现。
当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程序代码或代码段中实现这些实施例时,它们可被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诸如存储组件)中。代码段可以代表规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或是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的任何组合。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参数、或存储器内容,一代码段可被耦合到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信息、自变量、参数、数据等可使用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任何合适的手段被传递、转发、或传输。
对于软件实现,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等)来实现。软件代码可被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来执行。存储器单元可在处理器内实现或外置于处理器,在后一种情形中其可经由本领域中所知的各种手段被通信地耦合到处理器。
转到图14,说明了可促成和/或实行多信道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多信道反馈的系统1400。例如,系统1400可驻留在接入终端内。如图所示,系统1400包括可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系统1400包括可协同工作的数个电组件的逻辑分组1402。逻辑分组1402可包括用于定义载波集合的电组件1404。另外,逻辑分组1402可包括用于基于一个或多个准则的公共性或相似性来将载波分组进各个载波集合的电组件1406。另外,逻辑分组1402可包括用于测量与载波集合相关联的信道的信道质量的电组件1408。另外,逻辑分组1402可包括用于发送代表载波集合整体的CQI的电组件1410。另外,系统1400可包括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1404、1406、1408和1410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的存储器1412。尽管被示为在存储器1412外部,应该理解,电组件1404、1406、和1408可存在于存储器1412内部。
上面所描述的包括了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示例。当然,要为描述上述这些实施例而描述组件或方法体系的每一种可构想到的组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可认识到,有各种实施例的许多进一步的组合和置换是可能的。相应地,所描述的这些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实质和范围内的所有如此的替换、修改和变形。另外,术语“包括”在本详细描述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范畴而言,此术语旨在以与术语“包含”于权利要求中被用作过渡词时所解释的相类似的方式作可兼之解。

Claims (37)

1.一种在多信道无线通信环境中实行多信道反馈的方法,包括:
定义载波集合;
将载波分组进所述载波集合中;
测量所述载波的信道质量;以及
发送所述载波集合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其中,所述CQI至少部分基于所述载波的信道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还包括确定在向接入终端传达期间所述载波是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范例还是使用单输入多输出(SIMO)传输范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还包括标识在接入终端处接收到的载波所在的频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传输范例或从基站接收的载波所在的频带来将所述载波分配到载波集合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义还包括至少部分基于传输范例或所述载波使用的频带来创建所述载波集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服务基站接收所述载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还包括选择在所述载波集合中包括的载波子集作为所述载波集合的代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标识与所述载波集合相关联的单个载波,并使用所述单个载波作为在所述载波集合中包括的载波整体的代表来生成所述CQI。
9.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保存与以下相关的指令:创建载波集合,将载波分类为属于所述载波集合,利用所述载波集合中包括的载波子集作为所述载波集合中包括的所有载波的代表来测量所述载波的信道质量,以及至少部分基于所述载波子集的信道质量来传播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以及
耦合至存储器的处理器,配置成执行保存在存储器中的指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与以下相关的指令:确定是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方案还是使用单输入多输出(SIMO)传输方案来实行所述载波子集的传输。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与以下相关的指令:确定由服务基站广播的载波子集所在的频带。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与以下相关的指令:至少部分基于传输方案或从服务基站分派的载波子集所在的频带来对所述载波子集进行分类。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与以下相关的指令:至少部分基于传输方案或在接入终端接收的载波子集所在的频带来创建所述载波集合。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与以下相关的指令:当在接入终端接收到在所述载波子集中包括的至少一个载波时确定所述载波子集的信道质量。
15.一种在多信道无线通信环境中实行或促成多信道反馈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用于定义载波集合的装置;
用于将载波分组进所述载波集合中的装置;
用于测量所述载波的信道质量的装置;以及
用于发送所述载波集合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装置,其中,所述CQI至少部分基于所述载波的信道质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分组的装置至少部分基于传输模式或发送载波所在的频带来区分所述载波。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分组的装置至少部分基于传输模式或发送载波所在的频带来将所述载波分配到所述载波集合。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定义的装置至少部分基于传输模式或接收载波所在的频带来创建所述载波集合。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测量的装置标识与所述载波集合相关联、作为所述载波集合中所有载波的代表的载波子集。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发送的装置基于在所述载波子集中包括的单个载波来分派所述CQI。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QI代表所述载波集合中包括的所有载波。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定义载波集合的代码;
用于将载波分组进所述载波集合中的代码;
用于测量所述载波的信道质量的代码;以及
用于发送所述载波集合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代码,其中,所述CQI基于所述载波的信道质量。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区分利用第一传输模式或第二传输模式接收的载波的代码。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区分在第一频带或第二频带中发送的载波的代码。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基于是利用第一传输模式还是第二传输模式发送所述载波来创建所述载波集合的代码。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基于是利用第一频带还是第二频带接收所述载波来创建所述载波集合的代码。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确定来自在所述载波集合中包括的载波子集的CQI的代码,所述载波子集代表所述载波集合中的所有载波。
28.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器,被配置为:
定义载波集合;
将载波分配到所述载波集合中;
采用所述载波作为在所述载波集合中包括的所有载波的代表以测量所述载波的信道质量;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载波的所述信道质量传播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确定是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方案、单输入多输出(SIMO)传输方案、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方案(MU-MIMO)、还是协作的多点传输方案来实行所述载波的传输。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标识由服务基站广播载波所在的频带。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至少部分基于传输方案或从服务基站分派载波子集所在的频带来分类所述载波。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至少部分基于传输方案或在接入终端接收载波所在的频带来生成所述载波集合。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当在接入终端处接收到所述载波时确定所述载波的信道质量。
3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分派多信道反馈,所述多信道反馈包括秩信息、预编码信息、信道方向信息(CDI)、或关于载波所经历的信道或干扰条件的显式或隐式反馈。
35.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处接收所述载波之前,至少部分基于网络参数、不同载波的信道特性、或者载波所经历的干扰量来确定所述载波集合的成员。
36.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处接收到所述载波时,至少部分基于所述载波所经历的相似路径损耗特性或相似干扰水平来确定所述载波集合的成员。
37.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至少部分基于来自基站的一指示来标识所述载波属于所述载波集合,其中所述指示表明所述载波相比于所述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需要更精确或广泛的反馈。
CN200980142415.XA 2008-10-22 2009-10-22 多载波系统中信道质量报告区域的范围 Active CN1021976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760108P 2008-10-22 2008-10-22
US61/107,601 2008-10-22
US12/603,410 2009-10-21
US12/603,410 US8948704B2 (en) 2008-10-22 2009-10-21 Scope of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region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PCT/US2009/061714 WO2010048429A2 (en) 2008-10-22 2009-10-22 Scope of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region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7615A true CN102197615A (zh) 2011-09-21
CN102197615B CN102197615B (zh) 2015-08-05

Family

ID=42102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2415.XA Active CN102197615B (zh) 2008-10-22 2009-10-22 多载波系统中信道质量报告区域的范围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948704B2 (zh)
EP (1) EP2351274B1 (zh)
JP (3) JP2012506678A (zh)
KR (2) KR101529976B1 (zh)
CN (1) CN102197615B (zh)
TW (1) TW201032617A (zh)
WO (1) WO2010048429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2489A (zh) * 2012-12-28 2013-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通信的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6489290A (zh) * 2014-07-01 2017-03-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多载波无线通信中的传输延迟的技术
CN108024245A (zh) * 2016-11-03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力上报及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设备
CN109962726A (zh) * 2012-06-18 2019-07-02 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非周期性反馈方法、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34019B1 (en) * 2008-06-13 2013-07-31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638900B1 (ko) * 2008-08-05 2016-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멀티 캐리어에 대한 제어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KR101253190B1 (ko) 2008-08-08 2013-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품질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상기 채널 품질 정보에 따라 무선 자원을 할당하는 방법
US8948704B2 (en) * 2008-10-22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ope of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region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US8830926B2 (en) * 2008-10-27 2014-09-0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for network co-ordin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KR101549572B1 (ko) * 2008-11-25 2015-09-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셀 hsdpa를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품질 인식자 전송용 물리제어채널의 전송전력을 조절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197203B1 (en) 2009-03-04 2019-01-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 multi-carrier system
EP3761750A1 (en) 2009-03-12 2021-01-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for a radio link failure
EP2410785B1 (en) * 2009-03-17 2018-05-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downlink channel quality
US9209933B2 (en) 2009-06-11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atching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eedback in multicarrier system
US8781005B2 (en) 2009-10-01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quantiz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MIMO transmission
US9961579B2 (en) * 2009-10-01 2018-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channel feedback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2056220B (zh) * 2009-10-28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WO2011050839A1 (en) * 2009-10-28 2011-05-0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source setting control for transmission using contention based resources
JP5669854B2 (ja) 2009-11-09 2015-02-18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調整送信を利用する基地局にフィードバックデータ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調整送信スキームを利用する基地局及びフィードバックデータを送信する移動通信端末を備えたシステム
CN102783120B (zh) 2009-12-17 2015-07-01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交叉极化天线的mimo反馈方案
EP2515595A4 (en) 2009-12-17 2017-01-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efficiently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12275B2 (en) * 2009-12-30 2013-04-0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multiple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U-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89479B2 (en) * 2010-01-29 2019-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expansion and backward compatibility preserv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585697B1 (ko) * 2010-02-04 2016-0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폐루프 다중사용자 다중 송수신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프리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JP5258002B2 (ja) 2010-02-10 2013-08-07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Mimo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装置、移動通信端末、チップセット、およびその方法
KR20140069337A (ko) * 2010-02-12 2014-06-09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다수의 하향링크 반송파에 대한 피드백 전송
EP2360866A1 (en) 2010-02-12 2011-08-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mponent carrier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using resource assignments
JP2013524561A (ja) * 2010-03-25 2013-06-17 ノキア シーメンス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チャネル情報のシグナリング
US8520491B2 (en) * 2010-04-01 2013-08-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signaling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1825431B1 (ko) * 2010-04-05 2018-02-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케리어 통신 시스템과 그의 적응적 케리어 선택 및 링크 품질 보고 방법
US9362992B2 (en) 2010-06-04 2016-06-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97800B1 (en) * 2010-07-22 2019-03-13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multiple carrier system
KR101208560B1 (ko) 2010-09-03 2012-12-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할당 세컨더리 캐리어의 스캐닝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028205A1 (en) * 2010-09-03 2012-03-08 Fujitsu Limited Channel state feedback for multi-cell mimo
JP5682710B2 (ja) * 2010-09-03 2015-03-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Mimo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使用される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
US9048970B1 (en) 2011-01-14 2015-06-02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Feedback fo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ystems
US9124327B2 (en) 2011-03-31 2015-09-01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hannel feedback fo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O2013010321A1 (en) 2011-07-19 2013-01-2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for a segment carrier
EP2777314B1 (en) * 2011-11-07 2020-05-1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Feedback messaging
KR101892688B1 (ko) 2011-11-07 2018-10-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를 위한 제어 채널 검색 방법 및 장치
US9031597B2 (en) 2011-11-10 2015-05-12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Differential CQI encoding fo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feedback
US9220087B1 (en) * 2011-12-08 2015-12-22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Dynamic point selection with combined PUCCH/PUSCH feedback
BR112014017110A8 (pt) * 2012-01-26 2017-07-04 Sony Corp aparelho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e,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US9712300B2 (en) 2012-01-30 2017-07-1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reference information with respect to multiple carriers or multiple cells
CN103312392B (zh) * 2012-03-13 2018-12-21 夏普株式会社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KR20150009980A (ko) 2012-04-27 2015-01-27 마벨 월드 트레이드 리미티드 기지국들과 모바일 통신 단말기들 사이의 CoMP 통신
CN102907050B (zh) * 2012-06-06 2015-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址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930968B1 (en) * 2012-12-09 2019-02-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591683B2 (en) * 2014-09-30 2017-03-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cooperation mode selection strategi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10404348B2 (en) * 2015-04-08 2019-09-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327164B2 (en) * 2015-10-29 2019-06-18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069555B2 (en) 2016-04-13 2018-09-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US10425200B2 (en) 2016-04-13 2019-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adjustment request
US10904784B2 (en) * 2016-06-15 2021-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reporting and scheduling in multicarrier beamformed communications
KR102356971B1 (ko) 2017-10-18 2022-0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EP4080956A4 (en) * 2019-12-16 2023-08-16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832231B2 (en) * 2020-07-30 2023-11-28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grouping multiple serving component carri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8810A (en) 1998-03-27 2000-08-22 Usa Digital Radio, Inc.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method using puncturable convolutional code
US7551546B2 (en) 2002-06-27 2009-06-2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ual-mode shared OFDM methods/transmitters, receivers and systems
KR100566274B1 (ko) * 2003-11-20 2006-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 시스템에서 부반송파 할당 장치 및방법
US20050207367A1 (en) * 2004-03-22 2005-09-22 Onggosanusi Eko N Method for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omputation and feedback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20050119590A (ko) 2004-06-16 2005-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채널 품질 정보 피드백 장치 및 방법
US7606319B2 (en) 2004-07-15 2009-10-2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tector for a novel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or space-time encoded MIMO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in frequency selective channels
KR100877172B1 (ko) 2004-08-02 2009-01-07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mim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다중화(ofdm) 시스템의 품질 제어 방법
US7864659B2 (en) 2004-08-02 2011-01-0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Quality control scheme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s
CN101023612A (zh) * 2004-09-28 2007-08-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载波通信装置以及多载波通信方法
KR100810222B1 (ko) 2005-02-01 2008-03-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룰러 기반의 푸쉬 투 토크에서 전 이중 통화 제공 방법및 시스템
US20070066232A1 (en) * 2005-09-22 2007-03-22 Black Peter J Pilot grouping and route protocols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693383B2 (en) 2005-03-29 2014-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ate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RPI0614849B1 (pt) 2005-08-19 2019-05-21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Aparelho de estação móvel e método para reportar cqis
US20070041457A1 (en) 2005-08-22 2007-02-22 Tamer Kadou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tenna divers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24809B2 (en) * 2006-11-22 2011-04-12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provide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KR20080073196A (ko) 2007-02-05 2008-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imo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채널 품질 정보 전송 방법
KR101478362B1 (ko) 2007-08-10 2015-01-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귀환데이터 전송방법
US7933350B2 (en) 2007-10-30 2011-04-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hannel-dependent frequency-domain scheduling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948704B2 (en) 2008-10-22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ope of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region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2726A (zh) * 2012-06-18 2019-07-02 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非周期性反馈方法、终端
CN109962726B (zh) * 2012-06-18 2022-09-30 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非周期性反馈方法、终端
CN103262489A (zh) * 2012-12-28 2013-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通信的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WO2014101138A1 (zh) * 2012-12-28 2014-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通信的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3262489B (zh) * 2012-12-28 2016-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通信的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6489290A (zh) * 2014-07-01 2017-03-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多载波无线通信中的传输延迟的技术
CN106489290B (zh) * 2014-07-01 2019-10-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多载波无线通信中的传输延迟的技术
CN108024245A (zh) * 2016-11-03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力上报及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84969A (ko) 2011-07-26
TW201032617A (en) 2010-09-01
KR20140115379A (ko) 2014-09-30
KR101529976B1 (ko) 2015-06-18
WO2010048429A3 (en) 2010-07-15
US20120120838A1 (en) 2012-05-17
JP2013153478A (ja) 2013-08-08
JP5678112B2 (ja) 2015-02-25
US8989675B2 (en) 2015-03-24
EP2351274B1 (en) 2019-10-09
US20100113078A1 (en) 2010-05-06
EP2351274A2 (en) 2011-08-03
JP2015046894A (ja) 2015-03-12
US8948704B2 (en) 2015-02-03
CN102197615B (zh) 2015-08-05
JP2012506678A (ja) 2012-03-15
WO2010048429A2 (en) 2010-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7615A (zh) 多载波系统中信道质量报告区域的范围
CN109891799B (zh) 在新无线电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管理
KR101437518B1 (ko) 협력형 멀티-포인트 송신을 위한 자원 할당 및 송신
TWI713584B (zh) 增強型機器類型通信中之搜尋空間及授予之設計
US9735920B2 (en) Efficiently identifying system waveform in uplink transmission
CN108781095B (zh) 用信号传送通信参数的多个集合用于增强型协作式多点操作
US9137821B2 (en) Flexible signaling of resources on a control channel
RU2419233C2 (ru) Мультиплексирование пилотных сигналов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su-mimo и sdma для систем sc-fdma
KR101290189B1 (ko) 멀티캐리어 시스템을 위한 공통 및 전용 변조 및 코딩 방식
US20110085513A1 (en)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lte advanced
CN110521163B (zh) 低时延系统中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结构
CN102132609A (zh) 基于干扰信息来控制接入终端操作
CN103155506A (zh) 参考信号的传输
CN102893686A (zh) 电信系统中用于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61240A (zh) 用于lte-a多载波的联合参数确定和单独cqi生成报告
KR20120135201A (ko) 엘티이 어드밴스 시스템에서 리소스 블록 번들링을 가능하게 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6209300B (zh) 一种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及发射机、接收机
CN102273093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多种传输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73092A (zh) 用于基于多个搜索空间来实现多种传输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JP2017518686A (ja) Mbsfn構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3044868A1 (zh) 一种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指示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8141814A (zh) 无线网络节点、无线设备和其中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