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6505A - 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6505A
CN102196505A CN2010101249920A CN201010124992A CN102196505A CN 102196505 A CN102196505 A CN 102196505A CN 2010101249920 A CN2010101249920 A CN 2010101249920A CN 201010124992 A CN201010124992 A CN 201010124992A CN 102196505 A CN102196505 A CN 102196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wave
constantly
subscriber equipment
time difference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49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6505B (zh
Inventor
云翔
佘小明
陈岚
李安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to CN2010101249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6505B/zh
Priority to JP2011021281A priority patent/JP5651031B2/ja
Publication of CN102196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6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6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6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其中处理方法用于LTE-A先进长期演进系统,包括:基站从第一时刻开始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并发送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在需要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数据时,基站从第二时刻开始在扩展载波上加载并发送第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时间差值大于0;基站通知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时间差值。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用户设备的在扩展载波上没有数据传输时的功率消耗。

Description

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先进长期演进)系统,特别是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定义了用来承载调度分配和控制信息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最多可包含3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而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用来指示PDCCH在子帧中占用的OFDM符号数目;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用来承载下行的数据信息。
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先进长期演进)系统中采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技术扩展传输带宽,以获得更高的数据速率。
每个聚合的载波称为一个CC(Component Carrier,分量载波)。分量载波在频谱上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系统中最多存在5个分量载波。LTE-A系统中对扩展载波(Extension Carrier)定义为:它是不能独立存在(Stand-Alone)的分量载波,必须与某些可独立存在的分量载波构成分量载波集合使用。这些可独立存在的分量载波称为主分量载波(Primary CC)。扩展载波主要用来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降低了信令开销,它的控制信息存储在主分量载波的PDCCH当中。
假设由两个分量载波进行载波聚合,其中一个为扩展载波,另一个为主分量载波。当前同步信号指定的时序开始的时刻为T1,主分量载波的PDCCH的时间长度为T2,用户接收并解调PDCCH所用的时间长度为T3,子帧(sub-frame)的时间长度为Tsubframe。目前主要有两种扩展载波配置方法,分别描述如下。
方式一:
如图1所示,在扩展载波的前几个OFDM符号内不发送数据信息。不发送数据的符号数目等于主分量载波的PDCCH的OFDM符号数目。
基站端的处理流程为:
在T1时刻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控制信息与分量载波的数据信息;
在T1+T2时刻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扩展载波的数据信息,数据信息的时间长度为Tsubframe-T2
而用户设备端的处理流程为:
在T1时刻开启主分量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接收主分量载波的PDCCH并解调PDCCH中包含的控制信息。
在T1+T2时刻开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接收扩展载波的数据信息。
在T1+T3时刻得到主分量载波PDCCH中承载的控制信息,如果控制信息指示用户在扩展载波上有数据传输,则继续接收扩展载波的数据信息,到T1+Tsubframe时刻结束。如果控制信息指示用户在扩展载波上没有数据传输,则清空已经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关闭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
然而上述的方式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扩展载波的数据信息没有占用到子帧上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降低了扩展载波的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
一旦用户在扩展载波上没有数据传输,用户就浪费了在T3-T2这段时间用来接收扩展载波数据所用的功率。
为了解决上述的在扩展载波的前几个OFDM符号内不发送数据信息所带来的数据传输速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方式二,如下所述:
如图2所示,在方式二中,扩展载波上的所有资源都用来发送数据信息,但主分量载波和扩展载波同步发送。
基站端的处理流程为:
基站在T1时刻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控制信息与主分量载波的数据信息。
基站在T1时刻同时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扩展载波的数据信息。
而用户设备端的处理流程为:
在T1时刻开启主分量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接收主分量载波的PDCCH并解调PDCCH中包含的控制信息。
在T1时刻开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接收扩展载波的数据信息。
用户在T1+T3时刻得到主分量载波PDCCH中承载的控制信息,如果控制信息指示用户在扩展载波上有数据传输,则继续接收扩展载波的数据信息,到T1+Tsubframe时刻结束。如果控制信息指示用户在扩展载波上没有数据传输,则清空已经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关闭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
然而上述的方式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在用户设备端处理流程的第三步中,一旦用户在扩展载波上没有数据传输,用户就浪费了在T3这段时间用来接收扩展载波数据所用的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在充分利用子帧资源的同时,降低用户设备的在扩展载波上没有数据传输时的功率消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用于LTE-A先进长期演进系统,包括:
基站从第一时刻开始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并发送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
在需要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数据时,基站从第二时刻开始在扩展载波上加载并发送第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时间差值大于0;
基站通知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时间差值。
上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时间差值大于或等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所述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
上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基站通过与用户设备预先约定所述时间差值的方式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所述时间差值。
上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基站利用扩展载波的同步信号或系统广播信息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所述时间差值。
上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层、无线链路控制层、包数据集中协议层或者介质接入控制子层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所述时间差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用于LTE-A先进长期演进系统,包括:
用户设备获取一时间差值;所述时间差值为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差值,所述第一时刻为基站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基站在扩展载波上加载第二数据信息的起始时刻;
用户设备在第三时刻开启主分量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以接收基站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的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
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有第二数据信息时,用户设备在第四时刻开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以接收扩展载波上加载的第二数据信息,否则,用户设备仅在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时,在第四时刻和第五时刻之间保持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的开启;
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时间差值的和值;
所述第五时刻为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的和值。
上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时间差值大于或等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所述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
上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与基站预先约定所述时间差值的方式获取所述时间差值。
上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利用扩展载波的同步信号或系统广播信息获取所述时间差值。
上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层、无线链路控制层、包数据集中协议层或者介质接入控制子层获取所述时间差值。
上述的处理方法,其中,在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所述用户设备具体根据如下步骤进行数据接收处理:
用户设备在第四时刻开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进行数据接收;
用户设备在第五时刻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后,判断扩展载波上是否加载有第二数据信息,如果是进入下一步骤,否则关闭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结束本子帧数据的接收处理;
用户设备保持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的开启状态,直至第二数据信息接收完毕后结束本子帧数据的接收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用于LTE-A先进长期演进系统,包括:
第一加载发送模块,用于从第一时刻开始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并发送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
第二加载发送模块,用于在需要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数据时,从第二时刻开始在扩展载波上加载并发送第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差值大于0;
时间差值通知模块,用于通知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时间差值。
上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时间差值大于或等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所述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用于LTE-A先进长期演进系统,包括:
时间差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一时间差值;所述时间差值为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差值,所述第一时刻为基站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基站在在扩展载波上加载第二数据信息的起始时刻;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三时刻开启主分量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以接收基站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的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有第二数据信息时,在第四时刻开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直至扩展载波上加载的第二数据信息接收完毕,否则,仅在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时,在第四时刻和第五时刻之间保持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的开启;
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时间差值的和值;
所述第五时刻为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的和值。
上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时间差值大于或等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所述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从第一时刻开始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并发送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并延迟一段时间在扩展载波上加载并发送第二数据信息后,利用各种方式通知用户设备该延迟时间,使得用户设备在特定的时间才开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缩短了在扩展载波上没有数据传输时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的开启时间,降低了用户设备的在扩展载波上没有数据传输时的功率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第一种扩展载波配置方法的扩展载波的数据分布及用户设备的射频接收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第二种扩展载波配置方法的扩展载波的数据分布及用户设备的射频接收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从基站端来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从用户设备端来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在隐式通知方式下且ΔT大于或等于T3时扩展载波的数据分布及用户设备的射频接收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在隐式通知方式下且ΔT小于T3时扩展载波的数据分布及用户设备的射频接收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的步骤43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在显式通知方式下扩展载波的数据分布及用户设备的射频接收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中,在需要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数据时,基站在第一时刻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后,并在第二时刻(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差值大于0)在扩展载波上加载第二数据信息,并由用户设备根据第二时刻进行第二数据信息的接收。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从基站端来看,包括:
步骤31,基站从第一时刻开始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并发送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
步骤32,在需要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数据时,基站从第二时刻开始在扩展载波上加载并发送第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差值大于0;
步骤33,基站通知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时间差值;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步骤33和步骤31以及32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顺序关系,基站也可以先执行步骤33,或者将步骤33与步骤31和32同时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包括:
第一加载发送模块,用于从第一时刻开始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并发送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
第二加载发送模块,用于在需要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数据时,从第二时刻开始在扩展载波上加载并发送第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差值大于0;
时间差值通知模块,用于通知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时间差值。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从用户设备端来看,包括:
步骤41,用户设备获取一时间差值;所述时间差值为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差值,所述第一时刻为基站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基站在在扩展载波上加载第二数据信息的起始时刻;
步骤42,用户设备在第三时刻开启主分量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以接收基站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的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
步骤43,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有第二数据信息时,用户设备在第四时刻开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以接收扩展载波上加载的第二数据信息,否则,用户设备仅在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时,在第四时刻和第五时刻之间保持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的开启;
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时间差值的和值;
所述第五时刻为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的和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包括:
时间差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一时间差值;所述时间差值为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差值,所述第一时刻为基站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基站在在扩展载波上加载第二数据信息的起始时刻;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三时刻开启主分量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以接收基站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的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有第二数据信息时,在第四时刻开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直至扩展载波上加载的第二数据信息接收完毕,否则,仅在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时,在第四时刻和第五时刻之间保持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的开启;
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时间差值的和值;
所述第五时刻为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的和值。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基站必须通知用户设备所述时间差值,以保证用户设备在特定时间开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达到节约能量的目的,下面对如何通知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通知方式一>
双方约定,预先配置好的时间差值。
一旦需要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数据时,基站则根据预先配置的时间差值进行扩展载波数据的加载,而用户设备也根据该预先配置的时间差值进行数据接收操作。
<通知方式二>
基站利用扩展载波的同步信号传输该时间差值,说明如下。
基站将扩展载波时延信息加入到扩展载波的同步信号中,使扩展载波的同步信号相对主分量载波的同步信号产生一定的时延,而用户设备即可根据二者的同步信号解析得到该时间差值。
<通知方式三>
基站直接利用系统广播信息传输该时间差值。
基站将时间差值加入系统广播信息中,在用户设备接入基站时解析系统广播信息即可获取时间差值。
<通知方式四>
基站由高层(如无线资源控制层、无线链路控制层、包数据集中协议层、或者介质接入控制子层等)下发该时间差值。
当然,应当理解的是,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所有可能的通信方式都可以用来传输该时间差值,并非仅局限于以上所列举的方式,在此不一一详细说明。
当然,对于上述提到的时间差值只要该时间差值大于0时,不管该时间差值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之间的大小,都能在用户设备端获取功耗的增益,详细说明如下。
对于上述的方式一和方式二,属于隐式通知的方式,下面对这种方式下,扩展载波的数据分布及用户设备的射频接收装置的状态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以时间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T3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时间差值ΔT大于或等于T3时,在T1+T3时刻,用户设备已经获得并解调主分量载波的控制信息,从而知道扩展载波上是否加载有第二数据信息,如果没有加载第二数据信息,则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一直保持关闭状态,而现有技术的实现方式二中,[T1,T1+T3]需要保持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开启,但实际由于扩展载波没有加载第二数据信息,因此,其必然带来能量的消耗,因此,在时间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T3时,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降低在扩展载波上没有数据传输时用户设备的功率消耗。
下面对时间差值ΔT小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T3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时间差值ΔT小于T3时,在T1+ΔT时刻,因为此时还没有解调出主分量载波的控制信息,并不知道扩展载波上是否加载有第二数据信息,需要开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并进行数据的接收。
在T1+T3时刻,用户设备已经获得并解调主分量载波的控制信息,从而知道扩展载波上是否加载有第二数据信息,如果扩展载波没有加载第二数据信息,则关闭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因此,在ΔT小于T3时,即使扩展载波没有加载第二数据信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的开启时间为T3与ΔT的差值,而现有技术的实现方式二中,在扩展载波没有加载第二数据信息的情况下,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的开启时间为T3,因此,在时间差值ΔT小于T3时,,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在扩展载波上没有数据传输时降低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的开启时间ΔT,降低了用户设备的在扩展载波上没有数据传输时的功率消耗。
当然,一旦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的开启时间降低,则对数据存储的要求也降低。
下面对上述的步骤43进行详细说明如下,包括:
步骤431,判断所述时间差值是否小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如果是,进入步骤432,否则进入步骤436;
步骤432,用户设备在第四时刻开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进行数据接收;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时间差值的和值;
步骤433,用户设备在第五时刻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后,判断扩展载波上是否加载有第二数据信息,如果是进入步骤434,否则进入步骤435;
步骤434,用户设备保持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的开启状态,直至第二数据信息接收完毕后结束本次处理;
步骤435,用户设备关闭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直接结束本次处理;
步骤436,用户设备在第五时刻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后,判断扩展载波上是否加载有第二数据信息,如果是进入步骤437,否则进入步骤438;
步骤437,用户设备在第四时刻开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进行数据接收,直至第二数据信息接收完毕后结束本次处理;
步骤438,用户设备保持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的关闭状态,结束本次处理。
从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时间差值等于主分量载波的PDCCH接收和解调的时间时,用户设备端能够获得最大的功率节约增益时,引入最小的时延。
而对于方式三和方式四,属于显式通知的方式,这种方式下扩展载波的数据分布及用户设备的射频接收装置的状态示意图如图8所示,其中可以发现,相对于隐式通知方式,显式通知方式不对扩展载波进行整体的偏移,而是通过对最开始的时间长度为时间差值的OFDM符号内不发送数据信息,使得第二数据信息和主分量载波上的数据信息错时发送,同样能够达到与隐式通知方式同样的节约用户设备功耗的效果,同时,显式通知方式下,其仅浪费了几个OFDM符号的资源。
但不管是显式方式,还是隐式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需要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数据时,基站都保证开始在扩展载波上加载并发送数据信息的时刻晚于开始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数据信息的时刻。
当时间差值大于主分量载波的PDCCH接收和解调的时间时,用户设备端也能够获得最大的功率节约增益时,但引入了一定的时延,由于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各类业务可能有一定的时延要求,因此该时间差值不能无限大,时间差值的设置应该满足业务的时延要求,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请求重传)系统中,HARQ系统处理的冗余时间约为1毫秒,所以该时间差值不能超过1毫秒,当然,对于其他业务也有各自不同的时延要求(QoS需求),如互动游戏,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多媒体等业务),可以根据系统时延要求配置扩展载波时延,在保证时延要求的情况下,尽量节约功率,在此不一一描述。
当然,为了基站和用户设备端处理的方便,也可以将该时间差值的最小值设定为1个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扩展载波中引入时延进行配置,有利于降低LTE-A用户在扩展载波上接收数据的功率消耗,减少了LTE-A用户所需的数据存储需求。
为了验证功率节约的增益,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仿真设置如下:每个子帧中包含14个OFDM符号。PDCCH所占OFDM符号数目为3,PDCCH解调需要的时间为2个OFDM符号时长,那么PDCCH接收与解调的时间为5个OFDM符号时长。假设用户在扩展载波上有数据信息的概率为P%。在仿真中分别计算数据信息所占的OFDM符号时长与功率消耗所占的OFDM符号时长。仿真结果下表所示,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与传统配置方法二相比,在保证数据信息相同的前提下,消耗了更少的功率。
  传统配置方法二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
  功率消耗(OFDM符号时长) 14p%+5(1-p%) 14p%+max(5-n,0)(1-p%)
  数据信息(OFDM符号时长) 14 14
图9为上述仿真条件下,不同的时间差值和用户设备在扩展载波上被调度概率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方案二的功耗节约增益曲线,可以发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一定的功耗节约增益,降低了用户设备端的功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用于LTE-A先进长期演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从第一时刻开始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并发送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
在需要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数据时,基站从第二时刻开始在扩展载波上加载并发送第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时间差值大于0;
基站通知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时间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差值大于或等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所述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与用户设备预先约定所述时间差值的方式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所述时间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利用扩展载波的同步信号或系统广播信息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所述时间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层、无线链路控制层、包数据集中协议层或者介质接入控制子层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所述时间差值。
6.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用于LTE-A先进长期演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获取一时间差值;所述时间差值为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差值,所述第一时刻为基站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基站在扩展载波上加载第二数据信息的起始时刻;
用户设备在第三时刻开启主分量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以接收基站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的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
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有第二数据信息时,用户设备在第四时刻开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以接收扩展载波上加载的第二数据信息,否则,用户设备仅在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时,在第四时刻和第五时刻之间保持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的开启;
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时间差值的和值;
所述第五时刻为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的和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差值大于或等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所述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与基站预先约定所述时间差值的方式获取所述时间差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利用扩展载波的同步信号或系统广播信息获取所述时间差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层、无线链路控制层、包数据集中协议层或者介质接入控制子层获取所述时间差值。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所述用户设备具体根据如下步骤进行数据接收处理:
用户设备在第四时刻开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进行数据接收;
用户设备在第五时刻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后,判断扩展载波上是否加载有第二数据信息,如果是进入下一步骤,否则关闭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结束本子帧数据的接收处理;
用户设备保持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的开启状态,直至第二数据信息接收完毕后结束本子帧数据的接收处理。
12.一种基站,用于LTE-A先进长期演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加载发送模块,用于从第一时刻开始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并发送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
第二加载发送模块,用于在需要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数据时,从第二时刻开始在扩展载波上加载并发送第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差值大于0;
时间差值通知模块,用于通知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时间差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差值大于或等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所述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
14.一种用户设备,用于LTE-A先进长期演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间差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一时间差值;所述时间差值为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差值,所述第一时刻为基站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基站在在扩展载波上加载第二数据信息的起始时刻;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三时刻开启主分量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以接收基站在主分量载波上加载的控制信息与第一数据信息;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扩展载波上加载有第二数据信息时,在第四时刻开启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直至扩展载波上加载的第二数据信息接收完毕,否则,仅在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时,在第四时刻和第五时刻之间保持扩展载波的射频接收装置的开启;
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时间差值的和值;
所述第五时刻为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的和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差值大于或等于用户设备接收并解调所述控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
CN201010124992.0A 2010-03-11 2010-03-11 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021965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4992.0A CN102196505B (zh) 2010-03-11 2010-03-11 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JP2011021281A JP5651031B2 (ja) 2010-03-11 2011-02-03 搬送波集約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拡張搬送波処理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4992.0A CN102196505B (zh) 2010-03-11 2010-03-11 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6505A true CN102196505A (zh) 2011-09-21
CN102196505B CN102196505B (zh) 2016-02-10

Family

ID=44603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4992.0A Active CN102196505B (zh) 2010-03-11 2010-03-11 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51031B2 (zh)
CN (1) CN102196505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4841A1 (zh) * 2011-09-29 2013-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96329A (zh) * 2011-11-02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及系统
WO2013071770A1 (zh) * 2011-11-15 2013-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载波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4048273A1 (zh) * 2012-09-29 2014-04-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载波类型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874205A (zh) * 2012-12-12 2014-06-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4105146A (zh) * 2013-04-01 2014-10-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载波类型指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05913A (zh) * 2012-04-06 2014-12-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系统、局域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6961742A (zh) * 2016-01-08 2017-07-1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laa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92579B1 (ko) 2011-08-22 2020-03-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 개의 주파수 밴드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US9414409B2 (en) 2012-02-06 2016-08-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on multiple carri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29259A1 (en) 2012-03-19 2019-0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power headroom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2187245B1 (ko) 2012-03-26 2020-12-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상태 천이 시 이동 정보 보존 및 이종 셀 네트워크에서 효과적으로 재 접속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887907B2 (en) * 2014-09-18 2018-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se station initiated control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supplemental link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355A (zh) * 2002-04-30 2008-08-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WO2009017260A2 (en) * 2007-08-02 2009-02-05 Nec Corporation Signalling of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09120123A1 (en) * 2008-03-25 2009-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iming of component carriers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CN101599936A (zh) * 2008-06-05 2009-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355A (zh) * 2002-04-30 2008-08-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WO2009017260A2 (en) * 2007-08-02 2009-02-05 Nec Corporation Signalling of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09120123A1 (en) * 2008-03-25 2009-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iming of component carriers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CN101599936A (zh) * 2008-06-05 2009-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和终端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4841A1 (zh) * 2011-09-29 2013-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37445A (zh) * 2011-09-29 2013-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96329A (zh) * 2011-11-02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及系统
WO2013071770A1 (zh) * 2011-11-15 2013-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载波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05913A (zh) * 2012-04-06 2014-12-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系统、局域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WO2014048273A1 (zh) * 2012-09-29 2014-04-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载波类型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716122A (zh) * 2012-09-29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载波类型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874205A (zh) * 2012-12-12 2014-06-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3874205B (zh) * 2012-12-12 2019-0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4105146A (zh) * 2013-04-01 2014-10-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载波类型指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61742A (zh) * 2016-01-08 2017-07-1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laa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6961742B (zh) * 2016-01-08 2019-06-2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laa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93444A (ja) 2011-09-29
CN102196505B (zh) 2016-02-10
JP5651031B2 (ja)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6505B (zh) 载波聚合系统中扩展载波的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1085622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over an unlicensed band in cellular networks
CN110352615B (zh) 用于移动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功率节省的控制指示符
CN106231688B (zh) 对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用户装备操作的管理
CN103155654B (zh) 用于接收器的微休眠模式控制
CN102448151B (zh) 非连续接收方法、移动台、基站和无线通信系统
TW202031004A (zh) 用於新無線電載波聚合的次細胞休眠
EP3831161A2 (en) Drx group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685897B (zh)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时序配置方法及装置
TW200836505A (en) Techniques to efficiently transmit control messages to idle and sleep mode users in OFDMA based wireless networks
US20100238880A1 (en) Method of Manag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Functionality for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10243693A1 (en) Channel access for multi-user (mu) wake-up signal transmission by using fdma scheme
CN104702392A (zh) WTRU、用于WTRU的方法以及e节点B
CN107070608A (zh) 支持harq的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2119563A1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载波聚合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205683A (zh) 在应用载波聚合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无线资源的动态变化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797655A (zh) 用于共处一地的无线电的传输协调
KR20210111775A (ko) 절전 관련 사용자 장비
US20230075197A1 (en) Paging early indication techniques
CN108377534A (zh) 唤醒方法、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
CN105764126A (zh)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US11582015B2 (en) Enhancement for bandwidth part (BWP) operation towards secondary cell (SCELL) dormancy indication
JP2012257243A (ja) 時分割多重(tdd)モードにおけるバンド間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ca)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2769918A (zh) 一种上行非连续资源块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US20230224875A1 (en) Ran procedures for supporting adaptive pdcch monito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