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6457B - 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6457B
CN102196457B CN 201010124922 CN201010124922A CN102196457B CN 102196457 B CN102196457 B CN 102196457B CN 201010124922 CN201010124922 CN 201010124922 CN 201010124922 A CN201010124922 A CN 201010124922A CN 102196457 B CN102196457 B CN 1021964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passage
outdoor
indoo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249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6457A (zh
Inventor
董昕
边燕南
王晓东
张晟
李通
邹素玲
牛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249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64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6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6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6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6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室内外覆盖相邻的区域规划为一个逻辑小区,将所述逻辑小区的N个通道分为M组;分别获取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根据所述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和预设的归属组功率门限,确定用户归属的通道组;在用户归属的通道组为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将室内外覆盖相邻地区规划为一个逻辑小区,并将逻辑小区内的接收通道进行分组,将用户划归为不同的通道组,进行下行信号传输,从而避免了室内外的乒乓切换问题。

Description

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行业无线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TD-SCDMA室内覆盖通常采用BBU+分布式天线进行覆盖,由于楼层之间存在较大隔离度,因此各个通道的覆盖区域相对独立,能够应用空分复用技术,有效提升系统容量。室外覆盖通常采用BBU+智能天线进行覆盖,在室外环境中如果满足一定的隔离度条件,也可以应用空分复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系统容量。
随着TD-SCDMA网络的扩大和商用,室内覆盖和室外覆盖越来越需要无缝对接,此时既不能有覆盖盲区又不能过覆盖,从而对网络规划和优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随着数据业务的需求逐渐增大,有效提高单载波的数据吞吐量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因为室内和室外分别覆盖,此时室内室外属于不同小区,用户在移动过程中需要进行小区间的切换,对于信号交叠区会存在较多的乒乓切换问题。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网络覆盖方式中存在如下问题:室内和室外分别覆盖,乒乓切换问题较为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网络覆盖的问题,提出一种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和装置,以解决乒乓切换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包括:将室内外覆盖相邻的区域规划为一个逻辑小区,将逻辑小区的N个通道分为M组;分别获取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根据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和预设的归属组功率门限,确定用户归属的通道组;在用户归属的通道组为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本技术方案中,根据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和预设的归属功率门限,确定用户归属的通道组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通道组内各通道的上行信道功率,获取通道组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获取M个通道组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的最大值;当最大值与第T个通道组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的差大于等于预设的归属功率门限时,确定用户归属于通道组T。
本技术方案中,将逻辑小区的N个通道分为M组的步骤具体包括:将逻辑小区的N个通道分为室内通道组和各智能天线分别负责的室外通道组。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对于归属于室外通道组的用户终端U1,归属于室内通道组的用户终端U2,在用户终端归属的通道组为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获取室外通道组发送的PDSCH功率TCP1和室内通道组发送的PDSCH功率TCP2;根据U1的上行信道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获取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对U1的等效路损差;根据U2的上行信道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获取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对U2的等效路损差;根据TCP1、TCP2及U1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2是否会干扰U1;根据TCP1、TCP2及U2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1是否会干扰U2;如果同时满足U1不会干扰U2,且U2不会干扰U1,则对U1和U2进行空分复用。
本技术方案中,判断U1和U2是否相互干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保证U1和U2对应调制方式的解调信噪比门限条件下,调整TCP1和TCP2;根据TCP1、TCP2及终端U1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2是否会干扰U1;根据TCP1、TCP2及终端U2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1是否会干扰U2;如果同时满足U1不会干扰U2,且U2不会干扰U1,则对U1和U2进行空分复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外联合覆盖的装置,包括:规划模块,用于将室内外覆盖相邻的区域规划为一个逻辑小区,将逻辑小区的N个通道分为M组;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归属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和预设的归属组功率门限,确定用户归属的通道组;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在用户归属的通道组为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本技术方案中,归属组确定模块具体包括:通道组功率子模块,用于根据通道组内各通道的上行信道功率,获取通道组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最大值子模块,用于获取M个通道组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的最大值;执行子模块,用于当最大值与第T个通道组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的差大于等于预设的归属功率门限时,确定用户归属的通道组T。
本技术方案中,对于归属于室外通道组的用户终端U1,归属于室内通道组的用户终端U2,室内外联合覆盖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外通道组发送的PDSCH功率TCP1和室内通道组发送的PDSCH功率TCP2;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U1的上行信道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获取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对U1的等效路损差;根据U2的上行信道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获取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对U2的等效路损差;判断模块,用于根据TCP1、TCP2及终端U1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2是否会干扰U1;根据TCP1、TCP2及终端U2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1是否会干扰U2;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如果同时满足U1不会干扰U2,且U2不会干扰U1,则对U1和U2进行空分复用。
本技术方案中,室内外联合覆盖装置还包括:功率调整模块,用于在保证U1和U2对应的调制方式的解调信噪比门限条件下,调整TCP1和TCP2;判断模块,还用于根据TCP1、TCP2及U1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2是否会干扰U1;根据TCP1、TCP2及U2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1是否会干扰U2;第二执行模块,还用于如果同时满足U1不会干扰U2,且U2不会干扰U1,则对U1和U2进行空分复用。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将室内外覆盖相邻地区规划为一个逻辑小区,并将逻辑小区内的接收通道进行分组,将用户划归为不同的通道组,进行下行信号传输,从而避免了乒乓切换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室内外联合覆盖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室内外联合覆盖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等效路损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室内外联合覆盖装置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402-规划模块;    404-第一获取模块;  406-归属组确定模块
408-第一执行模块;502-第二获取模块;  504-第三获取模块;
506-判断模块;    508-第二执行模块;  510-功率调整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室内外联合覆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S102:将室内外覆盖相邻的区域规划为一个逻辑小区,将逻辑小区的N个通道分为M组;
步骤S104:分别获取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
步骤S106:根据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和预设的归属组功率门限,确定用户归属的通道组;
步骤S108:在用户归属的通道组为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本实施例步骤S102中,将室内室外覆盖相邻的区域规划为一个逻辑小区,此逻辑小区包含N个接收通道,按照天线覆盖的区域不同(室内或室外)将N个通道分成M组,比如将室外覆盖的每个智能天线分别为一组,室内多个单通道为一组。
对于特定用户来讲,其上行信道功率(包括但不限于伴随DPCH)可以被N个通道接收,N个通道可以分别连接智能天线(室外覆盖),也可以连接分布式单天线(室内覆盖)。假设N个通道上接收该用户的某上行信道(包括但不限于伴随DPCH)功率为RSCP1,RSCP2,......,RSCPN;假设用户在portion1的接收通道为RSCP1,RSCP2,......,RSCP8,则步骤S106中确定用户归属的通道组的步骤具体为:
a)分别计算M个通道组中接收该用户功率;计为R_portion1、R_portion2、......、R_portionM,对于portion1,将portion1的x个通道的接收功率求和,即R_portion1=RSCP1+RSCP2+......+RSCPx;通常情况下,每个用户可能有多个上行信道,只是统计某一种上行信道的功率即可,包括但不限于伴随DPCH。
b)R_portion_max=Max(R_portion1,R_portion2,......,R_portionM),它对应的通道组为M_max;
c)当R_portion_max-R_portionM>=归属门限,则用户归属于通道组M。当有多个通道组满足该条件时,则在满足条件的多个通道组传送下行信号。
对于室内外分别覆盖,在室内外信号交叠区会存在较多的乒乓切换问题;同时由于覆盖区域会有重叠,如果规划的小区存在同频,则会有较大的上、下行同频干扰,导致业务质量下降,影响用户感知。
本实施例的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将室内外覆盖相邻地区规划为一个逻辑小区,并将逻辑小区内的接收通道进行分组,将用户划归为不同的通道组,进行下行信号传输,从而避免了乒乓切换问题,并减小了上、下行同频干扰,提高了业务质量和用户感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将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空分复用的技术方案,从而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具体来讲,对于归属于室外通道组的用户终端U1,归属于室内通道组的用户终端U2,确定U1和U2是否可以进行空分复用。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室内外联合覆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S202:将室内外覆盖相邻的区域规划为一个逻辑小区,将逻辑小区的N个通道分为M组;
步骤S204:分别获取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
步骤S206:根据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和预设的归属组功率门限,确定用户归属的通道组;
步骤S208:在用户归属的通道组为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步骤S210:获取室外通道组发送的PDSCH功率TCP1和室内通道组发送的PDSCH功率TCP2;
步骤S212:根据U1的上行信道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获取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对U1的等效路损差;根据U2的上行信道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获取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对U2的等效路损差;
步骤S214:根据TCP1、TCP2及U1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2是否会干扰U1;根据TCP1、TCP2及U2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1是否会干扰U2;U1不会干扰U2,且同时U2不会干扰U1的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如果是,执行步骤S216,否则,执行步骤S218;
步骤S216:对U1和U2进行空分复用,流程结束;
步骤S218:在保证U1和U2对应调制方式的解调信噪比门限条件下,调整TCP1和TCP2,执行步骤S214。
本实施例中,步骤S212和S214是本技术方案的核心内容。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等效路损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室外通道组到U1的等效路损是L11,到U2的等效路损是L12;室内通道组到U1的等效路损是L21,到U2的等效路损是L22。
对于终端U1,U1下行接收功率是源为室外通道组的TCP1-L11及源为室内通道组的TCP2-L21功率和,TCP1-L11为信号功率,TCP2-L21为干扰功率。则信号和干扰的功率之差为(TCP1-L11)-(TCP2-L21)=(TCP1-TCP2)-(L11-L21),对于设定的隔离门限,如果条件一:(TCP1-TCP2)-(L11-L21)>=隔离门限满足时,U2不会干扰U1。
对于终端U2,U2下行接收功率是源为室外通道组的TCP1-L12及源为室内通道组的TCP2-L22功率和,TCP1-L12为干扰功率,TCP2-L22为信号功率。则信号和干扰的功率之差为(TCP2-L22)-(TCP1-L12)=(TCP2-TCP1)-(L22-L12),对于设定的隔离门限,如果条件二:TCP2-TCP1)-(L22-L12)>=隔离门限时,U1不会干扰U2。
从网络规划的实践来讲,L11-L21可以根据用户U1的某上行信道(包括但不限于伴随DPCH)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确定;L22-L12也可以根据用户U2的某上行信道(包括但不限于伴随DPCH)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确定。
对于同时满足条件一和条件二,由于室内和室外的有一定的天然隔离度,满足空分条件的概率会较高,U1和U2可以空分复用。条件一和条件二无法同时满足时,因为用户位置确定的情况下L11、L21、L12、L22是自然存在的等效路损条件,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协调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PDSCH的发送功率,达到满足解调信噪比门限前提下,降低干扰目的,同时如果可以通过调整发送功率同时满足条件一和条件二,又可以创造出空分条件。需要注意的是,调整PDSCH发送功率过程中需要设定发送功率下限,即需要保证TCP1+L11和TCP2+L22分别大于U1和U2对应的调制方式的解调信噪比门限。
对于多个终端的情况,分析方法与此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说明。当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时,在满足空分隔离门限的条件下,且伴随DPCH码道资源不受限时,将单载波吞吐量提高到M+N倍左右,M为室外天线组内的可空分的重数,N为室内天线组的可空分的重数。例如智能天线覆盖室外,智能天线的位置在6层楼高度,室内分布式天线覆盖大厦的8层/10层/12层/14层,则理想情况下,室外的单用户可以和室内的4用户同时空分,单载波吞吐量可以提高到M+N=1+4=5倍。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终端进行空分复用的方案,具有实施例一的全部有益效果,同时充分利用室内和室外天然隔离度,达到提高单载波吞吐量目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将结合具体的例子,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S1.将室内室外覆盖相邻的区域规划为一个逻辑小区,此逻辑小区包含9个接收通道,按照天线覆盖的区域不同(室内或室外)将9个通道分成2组,智能天线为一组,室内分布式天线为一组;
步骤S2.用户1在室外通道组portion1的通道1~8接收功率均为-99dbm,则R_portion1=-99dbm+10×lg8=-90dbm,用户1在室内通道组portion2的RSCP为-110dbm,则R_portion_max=-110dbm,当归属门限为15db时,由于(-90)-(-110)>15,所以可以确定用户1归属于室外通道组portion1;
步骤S3.用户2在室外通道组portion1的通道1~8接收功率均为-109dbm,则R_portion1=-109dbm+10×lg8=-100dbm,用户2在室内通道组portion2的RSCP为-75dbm,则R_portion_max=-100dbm,当归属门限为15db时,由于(-75)-(-100)>15,所以可以确定用户2归属于室外通道组portion2;
步骤S4.因为只在用户归属的通道组上为用户发送下行信号,所以室外通道组仅向用户1发送PDSCH,功率为25dbm;室内通道组仅向用户2发送PDSCH,功率为20dbm;
步骤S5.假设室外通道组到用户1的等效路损是L11,到用户2的等效路损是L12;室内通道组到用户1的等效路损是L21,到用户2的等效路损是L22;
步骤S6.用户1下行接收功率是源为室外通道组的25+L11及源为室内通道组的20+L21功率和;用户2下行接收功率是源为室外通道组的25+L12及源为室内通道组的20+L22功率和;
步骤S7.L21-L11可以根据用户1的伴随DPCH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确定,即(-90)-(-110)=20db;L12-L22可以根据用户2的伴随DPCH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确定,即(-75)-(-100)=25;
步骤S8.假设隔离度门限设定为20db,因为(25-L11)-(20-L21)=5+20>隔离门限(20),用户2不会干扰用户1;同理,当(20-L22)-(25-L12)=-5+25>=隔离门限(20),用户1也不会干扰用户2;此时用户1和用户2可以空分;
步骤S9.假设隔离度门限为22db,因为(25-L11)-(20-L21)=5+20>隔离门限(22),用户2不会干扰用户1;同理,当(20-L22)-(25-L12)=-5+25<隔离门限(22),用户1会干扰用户2;此时可以考虑协调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PDSCH的发送功率;
步骤S10.假设PDSCH的最小发送功率为20dbm,此发送功率可以保证20-L11和20-L22分别大于用户1和用户2对应的调制方式的解调信噪比门限;将向用户1的发送的PDSCH功率从25dbm降低为23dbm,则(23-L11)-(20-L21)=3+20>隔离门限(22),用户2不会干扰用户1;同理,当(20-L22)-(23-L12)=-3+25>=隔离门限(22),此时就可以创造出空分条件,提高了用户空分的概率,从而提高了单载波的容量。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一、二进行了具体说明,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有益效果,此处不再重述。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室内外联合覆盖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室内外联合覆盖装置包括:规划模块402,用于将室内外覆盖相邻的区域规划为一个逻辑小区,将逻辑小区的N个通道分为M组;第一获取模块404,用于分别获取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归属组确定模块406,用于根据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和预设的归属组功率门限,确定用户归属的通道组;第一执行模块408,用于在用户归属的通道组为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本实施例中,归属组确定模块具体包括:通道组功率子模块,用于根据通道组内各通道的上行信道功率,获取通道组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最大值子模块,用于获取M个通道组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的最大值;执行子模块,用于当最大值与第T个通道组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的差大于等于预设的归属功率门限时,确定用户归属的通道组T。
本实施例中,规划模块将逻辑小区的N个通道分为室内通道组和各智能天线分别负责的室外通道组。
本实施例实现的方法可以参照实施例一、三的相关说明,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有益效果,此处不再重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将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增加空分复用的技术方案,从而增加系统容量。对于归属于室外通道组的用户终端U1,归属于室内通道组的用户终端U2,室内外联合覆盖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室外通道组发送的PDSCH功率TCP1和室内通道组发送的PDSCH功率TCP2;
第三获取模块504,用于根据U1的上行信道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获取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对U1的等效路损差;根据U2的上行信道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获取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对U2的等效路损差;
判断模块506,用于根据TCP1、TCP2及终端U1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2是否会干扰U1;根据TCP1、TCP2及终端U2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1是否会干扰U2;
第二执行模块508,用于如果同时满足U1不会干扰U2,且U2不会干扰U1,则对U1和U2进行空分复用。
本实施例室内外联合覆盖装置还可以包括:功率调整模块510,用于在保证U1和U2对应的调制方式的解调信噪比门限条件下,为实现U1和U2不相互干扰调整TCP1和TCP2;判断模块506,还用于根据TCP1、TCP2及U1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2是否会干扰U1;根据TCP1、TCP2及U2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1是否会干扰U2;第二执行模块508,还用于如果同时满足U1不会干扰U2,且U2不会干扰U1,则对U1和U2进行空分复用。
本实施例实现的方法可以参照实施例二、三的相关说明,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有益效果,此处不再重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光盘、网络节点、调度器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室内外覆盖相邻的区域规划为一个逻辑小区,将所述逻辑小区的N个通道分为M组;
分别获取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
根据所述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和预设的归属组功率门限,确定用户归属的通道组;
在用户归属的通道组为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其中,根据所述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和预设的归属组功率门限,确定用户归属的通道组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通道组内各通道的上行信道功率,获取所述通道组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
获取M个通道组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的最大值;
当所述最大值与第T个通道组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的差大于等于预设的归属组功率门限时,确定用户归属于通道组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逻辑小区的N个通道分为M组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逻辑小区的N个通道分为室内通道组和各智能天线分别负责的室外通道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归属于室外通道组的用户终端U1,归属于室内通道组的用户终端U2,所述在用户终端归属的通道组为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室外通道组发送的PDSCH功率TCP1和室内通道组发送的PDSCH功率TCP2;
根据U1的上行信道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获取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对U1的等效路损差;根据U2的上行信道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获取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对U2的等效路损差;
根据所述TCP1、TCP2及U1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2是否会干扰U1;根据所述TCP1、TCP2及U2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1是否会干扰U2;
如果同时满足U1不会干扰U2,且U2不会干扰U1,则对U1和U2进行空分复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U1和U2是否相互干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保证U1和U2对应调制方式的解调信噪比门限条件下,调整TCP1和TCP2;
根据所述TCP1、TCP2及终端U1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2是否会干扰U1;根据所述TCP1、TCP2及终端U2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1是否会干扰U2;
如果同时满足U1不会干扰U2,且U2不会干扰U1,则对U1和U2进行空分复用。
5.一种室内外联合覆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规划模块,用于将室内外覆盖相邻的区域规划为一个逻辑小区,将所述逻辑小区的N个通道分为M组;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
归属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个通道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和预设的归属组功率门限,确定用户归属的通道组;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在用户归属的通道组为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其中,所述归属组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通道组功率子模块,用于根据通道组内各通道的上行信道功率,获取所述通道组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
最大值子模块,用于获取M个通道组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的最大值;
执行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最大值与第T个通道组接收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功率的差大于等于预设的归属组功率门限时,确定用户归属的通道组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模块将所述逻辑小区的N个通道分为室内通道组和各智能天线分别负责的室外通道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归属于室外通道组的用户终端U1,归属于室内通道组的用户终端U2,室内外联合覆盖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外通道组发送的PDSCH功率TCP1和室内通道组发送的PDSCH功率TCP2;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U1的上行信道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获取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对U1的等效路损差;根据U2的上行信道在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的接收功率差,获取室外通道组和室内通道组对U2的等效路损差;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TCP1、TCP2及终端U1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2是否会干扰U1;根据所述TCP1、TCP2及终端U2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1是否会干扰U2;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如果同时满足U1不会干扰U2,且U2不会干扰U1,则对U1和U2进行空分复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外联合覆盖装置还包括:
功率调整模块,用于在保证U1和U2对应的调制方式的解调信噪比门限条件下,调整TCP1和TCP2;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根据TCP1、TCP2及U1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2是否会干扰U1;根据所述TCP1、TCP2及U2的等效路损差、预设的隔离门限,判断U1是否会干扰U2;
所述第二执行模块,还用于如果同时满足U1不会干扰U2,且U2不会干扰U1,则对U1和U2进行空分复用。
CN 201010124922 2010-03-12 2010-03-12 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1964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24922 CN102196457B (zh) 2010-03-12 2010-03-12 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24922 CN102196457B (zh) 2010-03-12 2010-03-12 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6457A CN102196457A (zh) 2011-09-21
CN102196457B true CN102196457B (zh) 2013-11-06

Family

ID=44603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24922 Active CN102196457B (zh) 2010-03-12 2010-03-12 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64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9866B (zh) * 2012-06-18 2015-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外业务数据的区分方法及设备
CN104349335B (zh) * 2013-08-09 2017-11-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覆盖规划指标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4202783B (zh) * 2014-09-03 2018-03-30 苏州微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微基站和宏基站协同工作时切换频率的方法
CN106792826B (zh) * 2016-12-30 2020-08-18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信号干扰分析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659A (zh) * 2007-07-04 2007-11-2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下行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133675A (zh) * 2005-01-25 2008-02-27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用于减小无线蜂窝通信网络中室内小区干扰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10333B1 (ko) * 2004-06-15 2008-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소프트 핸드오버 지원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3675A (zh) * 2005-01-25 2008-02-27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用于减小无线蜂窝通信网络中室内小区干扰的方法
CN101079659A (zh) * 2007-07-04 2007-11-2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下行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室内外协同覆盖";王有为;《邮电设计技术》;20091130;全文 *
"Guidelines for using IMT-Advanced Channel Models (Rev 1)";Elektrobit, Huawei, CMCC, ETRI;《3GPP TSG-RAN WG1 #57 R1-092200》;20090508;全文 *
Elektrobit, Huawei, CMCC, ETRI."Guidelines for using IMT-Advanced Channel Models (Rev 1)".《3GPP TSG-RAN WG1 #57 R1-092200》.2009,
王有为."3G室内外协同覆盖".《邮电设计技术》.200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6457A (zh) 201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5990B (zh) 无线接入方法、设备和系统
JP5697622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リモート無線ユニットクラスタリング方法
CN101868017B (zh) 一种实现CoMP下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41665B (zh) 基于令牌的无线电资源管理
CN102387593B (zh) 一种采用空分复用接入sdma的通信方法及基站
US9571177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macro base station, macro terminal, micro base station, and micro terminal for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hierarchical cellular network
CN102118759B (zh) 协同多点传输系统基于服务质量的下行传输频率规划方法
CN100450201C (zh) 分布式自适应动态信道分配方法
CN101828359B (zh) 小区间的资源协调方法
CN102186179B (zh) 一种异构网系统资源复用的方法
CN101686550A (zh) 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系统和基站、用户终端
CN102045857B (zh)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资源的调度分配方法及基站
CN101132632B (zh) 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主从协同通信方法
CN103026767A (zh) 针对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US201401481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ode for inter-base station coordinated communication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84690A (zh) 蜂窝网络资源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836673B (zh) 一种基于td-lte的v2v安全通信中的简化协作广播方法
CN102196457B (zh) 室内外联合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91552A (zh) 分层异构无线网络系统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CN103229572A (zh) 动态多输入多输出小区区群
CN1996787B (zh) 基于中继器的蜂窝小区信道复用方法及装置
CN103179572A (zh) 一种成簇方法及装置
EP0964596B1 (en) Method of assigning frequency using propagation loss
CN101754227A (zh) 中继系统的频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0355309C (zh) Td-scdma系统中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