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5702A - 一种多模直放站及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模直放站及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5702A
CN102195702A CN2010101236719A CN201010123671A CN102195702A CN 102195702 A CN102195702 A CN 102195702A CN 2010101236719 A CN2010101236719 A CN 2010101236719A CN 201010123671 A CN201010123671 A CN 201010123671A CN 102195702 A CN102195702 A CN 1021957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bandwidth
repeater
multimode
nar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36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海东
李洪秀
李国治
李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ew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ew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ew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ew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236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57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5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57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模直放站及其实现方法,步骤:1,建立信号处理规则,按照带宽由窄变宽设置第一带宽信号至第N带宽信号;2,捕捉第N-1窄模式带宽信号,其带宽为AN-1,统计其最窄带宽内功率BN-1,及第N窄模式带宽信号,其带宽为AN;3,步骤3,若BN-1和BN满足
Figure DSA00000054767100011
则实际信号为带宽为AN的信号;若BN=BN-1,则实际信号应该为第一~第N-1窄带宽信号中的一个;4,按照步骤3的判定结果,对第一带宽信号至第N带宽信号进行信号交互处理。多模直放站包括多模处理单元、信号规则模块、信号交互A块、信号交互B模块。本发明,可减少单模直放站重复建设带来的人力,物力及资源消耗,加快了新的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推动社会的快速进步。

Description

一种多模直放站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通信领域,涉及一种多模直放站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在这个信息量与日俱增的社会中,人们开始依赖于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在通信领域,而基于无线通讯的电子终端,现已成为个人随身携带的必备的电子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和他人取得信息交流,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通信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设备的不断更新,及跟多无线通信运营商的加入,现在的通信方式显现出多元化,快速更新的趋势,如在中国市场,现在比较大的无线通信运营商就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而且,中国的无线通信技术正处于由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2nd-generation),向第三代移动技术(3G:3rd-generation)转型的过渡时期,因此现在市面上基本以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移动技术正处于基站建设及技术推广中。
但是,无论是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还是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根据不用的无线通信运营商,都设置有不同的单模直放站。如中国移动设置有针对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及针对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即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TD: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就设置有2套完全不同的单模直放站,再加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运行业务,在中国区域就设置有多套单模直放站。
而随着通信技术的更新,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对应的单模直放站退出市场,而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对应的单模直放站也会退出市场,而针对更新的通信技术,各大无线通信运营商又需要修建新型的单模直放站,增加了很大的运行成本,且在新旧通信技术更替的时候,无法在原有的单模直放站的地域位置上重新建设新的单模直放站,造成土地和建设材料的浪费。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多模直放站,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统一的接收和发送所有的无线通信信号,并可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加或者减少无线通信信号的种类。这样,就减少了基站重复建设所带来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及资源消耗,也加快了新的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推动社会的快速进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模直放站及其实现方法。
一种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所述多模直放站,设定接收至少2种频率的无线电信号,依照带宽由窄变宽为第一带宽信号、第二带宽信号,设置所述第一带宽信号、第二带宽信号的接收和发送规则;
步骤2,通过数字无线滤波,分析步骤1中接收的所述无线电信号,假设最窄模式带宽信号为第一带宽信号,统计得到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
步骤3,通过数字无线滤波,捕捉第二窄模式带宽信号,统计得到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
步骤4,比较步骤2、步骤3中做得到的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和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包括,
步骤4.1,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等于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则实际信号为第一带宽信号,
步骤4.2,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不等于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则实际信号为第二带宽信号;
步骤5,按照步骤4的比较结果,及步骤1设定的接收和发送规则,处理实际信号,并发送相关处理后的信息。
在步骤4.2中,所述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不等于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的关系确定如下,
步骤4.2.1,设最窄模式带宽信号的带宽为A1,其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为B1,第二窄模式带宽信号的带宽为A2,其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为B2
步骤4.2.2,所述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不等于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的关系为时,则实际信号为第二带宽信号。
在步骤1中,当所述多模直放站接收和发送带宽更大的第三带宽信号时,其处理方式如下,
通过数字无线滤波,捕捉第三窄模式带宽信号的带宽A3,统计得到第三窄模式带宽内功率B3,若第三模式带宽内功率等于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则实际信号为第二带宽信号,
若第三模式带宽内功率和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的关系为
Figure GSA00000054767400041
时,则实际信号为第三带宽信号。
在步骤1中,所述多模直放站设置有信号规则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多模直放站接收和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数量,存储所述无线电信号,及相应的接收和发送规则。
在步骤1中,所述多模直放站设置有信号交互模块,用于根据信号规则模块,接收和发送无线电信号。
在步骤1中,所述多模直放站可以设置在其它单模直放站及对应的单模无线用户之间,进行所述单模直放站及对应的单模无线用户之间无线电信号的数据交互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
一种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信号处理规则,按照带宽由窄变宽设置第一带宽信号至第N带宽信号的接收、处理、发送规则,其中N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
步骤2,捕捉第N-1窄模式带宽信号,其带宽为AN-1,统计其最窄带宽内功率BN-1,及第N窄模式带宽信号,其带宽为AN,统计其最窄带宽内功率BN
步骤2,捕捉第N-1窄模式带宽信号,其带宽为AN-1,统计其最窄带宽内功率BN-1,及第N窄模式带宽信号,其带宽为AN,统计其最窄带宽内功率BN
步骤3,若BN-1和BN满足
Figure GSA00000054767400051
则实际信号为带宽为AN的信号;
若BN=BN-1,则实际信号应该为第一~第N-1窄带宽信号中的一个,继续按照步骤2的方法对比第N-2窄模式带宽信号和第N-1窄模式带宽信号;
步骤4,按照步骤3的判定结果,及步骤1设定的接收、处理、发送规则,对第一带宽信号至第N带宽信号进行信号交互处理。
一种多模直放站,包括多模处理单元、信号规则模块、信号交互A块、信号交互B模块,多模处理单元分别连接信号规则模块、信号交互A块和信号交互B模块。
所述天线装置分别连接信号交互A块和信号交互B模块。
多模直放站由混频器、中频放大器、模数转换器(ADC)、数字处理及多模处理单元、光接口、远端机、时钟信号发生器、频率综合器、数模转换器(DAC)构成,
时钟信号发生器8分别与模数转换器(ADC)、数模转换器(DAC)、数字处理及多模处理单元连接,
频率综合器连接混频器,远端机连接光接口。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用户只需要在首次建设无线网络基站的时候,在规划的地域位置建设多模直放站,将需要在多模直放站中设置需要接收、处理、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特征量,如无线电信号的频率、接收和发送规则。然后多模直放站会在其信号所搜范围内,搜索所有的无线电信号,并按照推算规则,逐一推算,与在多模直放站中所有设置过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则确定了所设置的无线电信号,如此反复,直到匹配所有的无线电信号,再按照先前所建立的收发规则,进行数据交互。当其中某一个无线电信号停止使用,或者需要增加新的无线电信号时,无需废弃或者重新建立无线电基站,只需要在多模直放站中进行相关无线电信号的设置即可。而且,所述多模直放站可以融合现有的单模直放站及对应的单模无线用户,作为数据中转站,进行之间的无线数据。因此,多模直放站的建设和投入,可以减少单模直放站重复建设所带来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及资源消耗,也加快了新的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推动社会的快速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多模直放站的实施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基于多模直放站的另一个实施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多模直放站的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着附图,结合着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参见图1所示,对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做说明。
参见图1中所示,该图中展示了这种多模直放站100的主要结构,多模直放站100,设置有信号规则模块300,用于设定已知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和发送规则,如设定中国移动的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TD)的接收和发送规则,并确定其中带宽最小的无线电信号;多模处理单元200;用于处理信号交互A模块410和信号交互B模块420和信号规则模块300的信号。
无线电信号,是通过设置在所述多模直放站100的信号交互A块410和对应的天线装置411,及信号交互B模块420和对应的天线装置421接收和发送;
多模直放站100包括多模处理单元200、信号规则模块300、信号交互A块410、信号交互B模块420,多模处理单元200分别连接信号规则模块300、信号交互A块410和信号交互B模块420。
天线装置411连接信号交互A块410。天线装置421连接信号交互B模块420。
作为举例说明而非限定,当所述多模直放站100设置为中国移动的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的中间信号处理站时,可以通过信号交互A模块410和对应的天线装置411接收和发送使用全球移动通系统的单模用户的无线电信号,通过信号交互B模块420和对应的天线装置421,接收来自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单模直放站的无线电信号。
无线电信号被所述多模直放站100接收以后,就需要通过设置在多模直放站100中的多模处理单元200,进行信号处理,确定在信号规则模块300中已设定的无线电信号,并按照其设定规则进行相应的处理。
作为举例说明而非限定,其处理方式如下:
1.对信号进行变带宽功率计算,先搜索最窄模式带宽信号,假设为第一带宽信号(比如GSM的200KHz),其带宽为A统计带宽内功率得到X;
2.放大带宽搜索到第二窄模式带宽信号的带宽B(比如TD信号带宽1.28MHz),再统计带宽内功率得到Y;
3.如果Y=X,说明最窄模式带宽信号为第一带宽信号,直接作为第一带宽信号进行数字处理;如果Y/X<=10log(B/A),说明不是第一带宽信号,如果只是双模,则该信号为第二带宽信号,直接作为第二带宽信号进行数字处理;如果还有更宽带宽C(比如中国联通的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带宽为5MHz)的信号,则继续将数字滤波器带宽扩展到C,重复2、3步骤;统计带宽内信号得到Z,如果Y=Z,则说明该信号是第二带宽信号,如果Z/Y≤10Log(C/B),说明不是第二带宽信号,依次类推,直到确定信号类型为止。
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来展开说明。
图2是本发明的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一种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所述多模直放站,设定接收至少2种频率的无线电信号,依照带宽由窄变宽为第一带宽信号、第二带宽信号,设置所述第一带宽信号、第二带宽信号的接收和发送规则;
步骤2,通过数字无线滤波,分析步骤1中接收的所述无线电信号,假设最窄模式带宽信号为第一带宽信号,统计得到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
步骤3,通过数字无线滤波,捕捉第二窄模式带宽信号,统计得到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
步骤4,比较步骤2、步骤3中做得到的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和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包括,
步骤4.1,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等于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则实际信号(在此的实际信号,就是实际输入的信号。因为输入信号在被处理前是不知道其具体特征,包括带宽和调制方式等,这些信号的区别就是带宽不同,而多模直放站会同时接收到好几种信号,那么必须通过以上四个步骤的比较后可以判断出这个信号到底属于哪一种。)为第一带宽信号,
步骤4.2,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不等于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则实际信号为第二带宽信号;
步骤5,按照步骤4的比较结果,及步骤1设定的接收和发送规则,处理实际信号,并发送相关处理后的信息。
在步骤4.2中,所述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不等于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的关系确定如下,
步骤4.2.1,设最窄模式带宽信号的带宽为A1,其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为B1,第二窄模式带宽信号的带宽为A2,其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为B2
步骤4.2.2,所述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不等于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的关系为
Figure GSA00000054767400091
时,则实际信号为第二带宽信号。
在步骤1中,当所述多模直放站接收和发送带宽更大的第三带宽信号时,其处理方式如下,
通过数字无线滤波,捕捉第三窄模式带宽信号的带宽A3,统计得到第三窄模式带宽内功率B3,若第三模式带宽内功率等于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则实际信号为第二带宽信号,
若第三模式带宽内功率和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的关系为
Figure GSA00000054767400101
时,则实际信号为第三带宽信号。
在步骤1中,所述多模直放站设置有信号规则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多模直放站接收和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数量,存储所述无线电信号,及相应的接收和发送规则。
在步骤1中,所述多模直放站设置有信号交互模块,用于根据信号规则模块,接收和发送无线电信号。
在步骤1中,所述多模直放站可以设置在其它单模直放站及对应的单模无线用户之间,进行所述单模直放站及对应的单模无线用户之间无线电信号的数据交互处理。
下面参见图3所示,该图中展示了本发明所述的多模直放站100-1的实施示意图,为另一个实施例。
多模直放站100-1包括多模处理单元200-1、信号规则模块300-1、信号交互A块410-1、信号交互B模块420-1,多模处理单元200-1分别连接信号规则模块300-1、信号交互A块410-1和信号交互B模块420-1。
天线装置411-1连接信号交互A块410-1。天线装置421-1连接信号交互B模块420-1。
天线装置411-1与A模无线用户510和B模无线用户610无线联系。
天线装置421-1与A模基站520和B模基站620无线联系。
在该实施例中,多模直放站100-1设置为无线电信号A(对应A模无线用户510和对应的A模基站520)及无线电信号B(对应的B模无线用户610和对应的B模基站620)的中转站,即同时对无线电信号A和无线电信号B进行信号交互处理,其中无线电信号A的带宽小于无线电信号B的带宽。
多模直放站100-1通过信号规则模块300-1设置无线电信号A及无线电信号B的接收、发送、处理规则。
通过信号交互A模块410-1和对应的天线装置411-1,及信号交互B模块420-1和对应的天线装置421-1,接收由A模无线用户510、A模基站520对信号、B模无线用户610和B模基站620发出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变带宽功率计算。
设定为最窄模式带宽信号为无线电信号A,其带宽为A,统计带宽内功率得到X;搜索第二窄模式带宽信号,其带宽为B,再统计带宽内功率得到Y。
如果Y=X,说明最窄模式带宽信号为无线电信号A,直接按照无线电信号A的处理规则进行数字处理;如果Y/X≤10Log(B/A),说明最窄模式带宽信号不是无线电信号A,因为所涉及的无线电信号只是双模,所以第二窄模式带宽信号为为无线电信号B,直接按照无线电信号B的处理规则进行数字处理。
图4是本发明的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流程图
一种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信号处理规则,按照带宽由窄变宽设置第一带宽信号至第N带宽信号的接收、处理、发送规则,其中N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
如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所运营的无线网络的无线电信号带宽由窄到宽排列为:GSM带宽小于TD带宽小于WCDMA带宽。
步骤2,捕捉第N-1窄模式带宽信号,其带宽为AN-1,统计其最窄带宽内功率BN-1,及第N窄模式带宽信号,其带宽为AN,统计其最窄带宽内功率BN
步骤3,若BN-1和BN满足则实际信号为带宽为AN的信号;
若BN=BN-1,则实际信号应该为第一~第N-1窄带宽信号中的一个,继续按照步骤2的方法对比第N-2窄模式带宽信号和第N-1窄模式带宽信号;
步骤4,按照步骤3的判定结果,及步骤1设定的接收、处理、发送规则,对第一带宽信号至第N带宽信号进行信号交互处理。
图5的多模直放站的具体电路
图1和图3的多模直放站的具体电路由下述电路构成。
多模直放站由混频器2、中频放大器3、模数转换器(ADC)4、数字处理及多模处理单元5、光接口6、远端机7、时钟信号发生器8、频率综合器9、数模转换器(DAC)10构成。
时钟信号发生器8分别与模数转换器(ADC)4、数模转换器(DAC)10、数字处理及多模处理单元5连接。
频率综合器9连接混频器2。远端机7连接光接口6。
多模直放站近端机下行的连接:混频器2、中频放大器3、模数转换器(ADC)4、数字处理及多模处理单元5、光接口6顺序连接。
多模直放站远端机上行的连接:光接口6、数字处理及多模处理单元5、数模转换器(DAC)10、中频放大器3、混频器2顺序连接。
多模直放站的工作过程如下:
多模直放站近端机下行从基站提取射频信号1,低噪声放大后,将射频信号通过下混频器先转换中频,然后直接在中频采样转换为数字信号,从数字信号提取用户信道进行处理(包括多模区分,降噪,数据检测等),再转换为光信号进行拉远传递,然后在远端机再以同样方式恢复成射频信号经功率放大输出;上行过程则相反,是在远端机接收空间的终端射频信号1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提取用户信道处理后,再转换为光信号进行拉远传递,然后在近端机再恢复成射频信号放大输出。
光口的传递数据包括用户信道、时钟和控制信号,均为CPRI格式。
多模直放站的特性
多模式识别能力
用户只需要在首次建设无线网络基站的时候,在规划的地域位置建设多模直放站,将需要在多模直放站中设置需要接收、处理、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特征量,如无线电信号的频率、接收和发送规则。然后多模直放站会在其信号所搜范围内,搜索所有的无线电信号,并按照推算规则,逐一推算,与在多模直放站中所有设置过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则确定了所设置的无线电信号,如此反复,直到匹配所有的无线电信号,再按照先前所建立的收发规则,进行数据交互。当其中某一个无线电信号停止使用,或者需要增加新的无线电信号时,无需废弃或者重新建立无线电基站,只需要在多模直放站中进行相关无线电信号的设置即可。而且,所述多模直放站可以融合现有的单模直放站及对应的单模无线用户,作为数据中转站,进行之间的无线数据。
抗干扰能力强
多模直放站采用高中频、高动态ADC和AGC。达到和基站同样的射频性能。
一、高中频的选择源于CDMA干扰。CDMA干扰是国内GSM受到的最严重干扰,主要原因是老型号GSM基站因为ADC限制采用低中频,导致严重的半中频干扰,后续通过调整G网和C网间天线隔离度和加装滤波器才得以缓解。如果直放站依然采用低中频方案,因为其高增益,加上中国电信对CDMA网络的大规模扩容,势必导致更加严重的CDMA干扰。
目前业界最新的GSM基站已改为更高中频,我们的多模直放站方案和新型基站设计同步,采用更高中频,完全规避CDMA干扰。
二、选用高动态ADC可以解决网络阻塞问题。模拟直放站经常因为大信号饱和,多模直放站增加高动态ADC之后,抗阻塞性能大幅度提升,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阻塞条件下的灵敏度;
三、AGC即自动增益控制,是基站才具备的性能。我们的多模直放站增加了AGC功能,在数字域进行闭环功率控制,针对输入信号幅度而变换通道增益,使多模直放站状态达到最佳性能。
四、数字滤波。多模直放站对每个用户信道进行数字滤波,在数字域可以针对200KHz信道进行高选择性滤波,而且信道损失极小。受技术限制,在射频只能进行宽带滤波,无法达到降低干扰目的。如果在中频用声表滤波器进行信道滤波,会带来很大的插损、波动和时延波动,经过信道仿真会对EVM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多模直放站的数字滤波技术是解决干扰的最佳滤波方案。
降噪
基站噪底在-119dBm左右,因此直放站传递给基站的噪声应保证其静态灵敏度受影响最小,网络规划的经验是确保基站静态灵敏度恶化在3dB以内,换算为直放站上行噪声应该低于-119dBm。考虑现网场景,模拟直放站必须通过调整上行增益来达到降噪目的,会引起上下行不平衡问题。
直放站对施主基站的噪声干扰只有在数字域才能真正消除,多模直放站在数字域进行信道数字滤波、提取、检测和合并,避免多级直放站上行噪声的叠加,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上行噪声,避免对施主基站的干扰。
话务统计
选频多模直放站对每个信道进行时隙级检测,可以同时统计信道话务量,并完成相关的功能,包括话务量分配、话务量统计、话务量过高或者过低告警等,帮助运营商科学控制小区的容量分配。
时延调整
光纤直放站连接不同远端机导致的时延差异,经常在覆盖重叠区导致同频干扰。
多模直放站对数字信号可以进行时延控制,由CPU+FPGA合作完成,CPU时钟越高,则时延控制精度越高,当然根据实际使用决定。强大的CPU和FPGA可以完成极大的时延调整范围。
80km的光纤传递时延理论计算是240us,10m的光纤传递时延理论计算是33ns,因此时延调整的范围可以在10ms以内,步进20ns比较合理。
标准传输格式
多模直放站在近端机和远端机之间采用基站使用的国际通用标准CPRI格式接口,具有高解调门限和传输数据简单通用的特点。
近远端机间传递数据的格式采用HDLC通用格式。
采用标准接口的好处在于通用性。
连接方式灵活
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频率低,因此转化为光信号后的数据量更小。
多模直放站光纤上只传递数字信号,具有数据量小、时延小和损耗低的特点,这样的好处是光纤上可以传递更多的远端机数据,所以近端机可以连接更多的远端机。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描述而非限定,基于本发明思想的其它实施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所述多模直放站,设定接收至少2种频率的无线电信号,依照带宽由窄变宽为第一带宽信号、第二带宽信号,设置所述第一带宽信号、第二带宽信号的接收和发送规则;
步骤2,通过数字无线滤波,分析步骤1中接收的所述无线电信号,假设最窄模式带宽信号为第一带宽信号,统计得到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
步骤3,通过数字无线滤波,捕捉第二窄模式带宽信号,统计得到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
步骤4,比较步骤2、步骤3中做得到的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和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包括,
步骤4.1,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等于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则实际信号为第一带宽信号,
步骤4.2,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不等于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则实际信号为第二带宽信号;
步骤5,按照步骤4的比较结果,及步骤1设定的接收和发送规则,处理实际信号,并发送相关处理后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2中,所述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不等于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的关系确定如下,
步骤4.2.1,设最窄模式带宽信号的带宽为A1,其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为B1,第二窄模式带宽信号的带宽为A2,其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为B2
步骤4.2.2,所述最窄模式带宽内功率不等于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的关系为
Figure FSA00000054767300021
时,则实际信号为第二带宽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当所述多模直放站接收和发送带宽更大的第三带宽信号时,其处理方式如下,
通过数字无线滤波,捕捉第三窄模式带宽信号的带宽A3,统计得到第三窄模式带宽内功率B3,若第三模式带宽内功率等于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则实际信号为第二带宽信号,
若第三模式带宽内功率和第二窄模式带宽内功率的关系为
Figure FSA00000054767300022
时,则实际信号为第三带宽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多模直放站设置有信号规则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多模直放站接收和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数量,存储所述无线电信号,及相应的接收和发送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多模直放站设置有信号交互模块,用于根据信号规则模块,接收和发送无线电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多模直放站可以设置在其它单模直放站及对应的单模无线用户之间,进行所述单模直放站及对应的单模无线用户之间无线电信号的数据交互处理。
7.一种多模直放站的实现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信号处理规则,按照带宽由窄变宽设置第一带宽信号至第N带宽信号的接收、处理、发送规则,其中N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
步骤2,捕捉第N-1窄模式带宽信号,其带宽为AN-1,统计其最窄带宽内功率BN-1,及第N窄模式带宽信号,其带宽为AN,统计其最窄带宽内功率BN
步骤3,若BN-1和BN满足则实际信号为带宽为AN的信号;
若BN=BN-1,则实际信号应该为第一~第N-1窄带宽信号中的一个,继续按照步骤2的方法对比第N-2窄模式带宽信号和第N-1窄模式带宽信号;
步骤4,按照步骤3的判定结果,及步骤1设定的接收、处理、发送规则,对第一带宽信号至第N带宽信号进行信号交互处理。
8.一种多模直放站,包括多模处理单元(200)、信号规则模块(300)、信号交互A块(410)、信号交互B模块(420),其特征在于,多模处理单元(200)分别连接信号规则模块(300)、信号交互A块(410)和信号交互B模块(4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模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411)连接信号交互A块(410);天线装置(421)连接信号交互B模块(42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模直放站,其特征在于,多模直放站由混频器(2)、中频放大器(3)、模数转换器(4)、数字处理及多模处理单元(5)、光接口(6)、远端机(7)、时钟信号发生器(8)、频率综合器(9)、数模转换器(10)构成,
时钟信号发生器8分别与模数转换器(4)、数模转换器(10)、数字处理及多模处理单元(5)连接,
频率综合器(9)连接混频器(2),远端机(7)连接光接口(6)。
CN2010101236719A 2010-03-12 2010-03-12 一种多模直放站及其实现方法 Pending CN1021957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36719A CN102195702A (zh) 2010-03-12 2010-03-12 一种多模直放站及其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36719A CN102195702A (zh) 2010-03-12 2010-03-12 一种多模直放站及其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5702A true CN102195702A (zh) 2011-09-21

Family

ID=44603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36719A Pending CN102195702A (zh) 2010-03-12 2010-03-12 一种多模直放站及其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570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3389A (zh) * 2011-10-11 2012-01-25 上海欣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三模数字光纤拉远系统
CN102938192A (zh) * 2012-11-30 2013-02-20 山东泰山抽水蓄能电站有限责任公司 水淹厂房双通道无线报警装置
CN109982424A (zh) * 2017-12-27 2019-07-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号的放大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3389A (zh) * 2011-10-11 2012-01-25 上海欣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三模数字光纤拉远系统
CN102938192A (zh) * 2012-11-30 2013-02-20 山东泰山抽水蓄能电站有限责任公司 水淹厂房双通道无线报警装置
CN109982424A (zh) * 2017-12-27 2019-07-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号的放大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6256B (zh) 一种频率和扰码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3781085A (zh) 一种多频段tetra数字集群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2299878A (zh) 一种多频段dpd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938306B (zh) Gsm数字光纤直放站上行链路底噪声的抑制方法
CN103152121B (zh) 手机信号智能屏蔽信号发生器以及系统
CN102195702A (zh) 一种多模直放站及其实现方法
CN101431826A (zh) 一种应用于gsm系统的小区载波跟踪方法及其系统
CN201805426U (zh) 一种自动同步的scdma光纤直放站设备
CN106912056B (zh) 一种230MHz微基站及其组网方法
CN203445889U (zh) 多信道dmr信号监测仪
CN102868422A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mmse-bdfe多用户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1931452B (zh) 一种具有跳频功能的数字直放站及实现同步跳频的方法
CN102651873B (zh) 一种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0423479C (zh)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CN202309693U (zh) 基于射频数字化的短波自动控制通信单元
CN101651498B (zh) 一种直放站及利用其去除导频污染的方法
CN102883353B (zh) 一种tdscdma信号测试实训平台装置
CN102325343B (zh) 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202978974U (zh) 一种适用于gsm信号的信号屏蔽系统
CN202268895U (zh) 一种数据压缩传输系统
CN107231182A (zh) Td-scdma干线放大器及信号同步控制方法
CN104735771B (zh) 一种下行同步系统及方法
CN103023528B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td-scdma时分开关搜索系统及方法
CN101741470A (zh) 在gsm网络中实现室内覆盖的系统及方法
CN100514883C (zh) 无线接入网络信号区域覆盖方法和无线接入网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