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7788A - 一种嫁接景观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嫁接景观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7788A
CN102187788A CN2011101040430A CN201110104043A CN102187788A CN 102187788 A CN102187788 A CN 102187788A CN 2011101040430 A CN2011101040430 A CN 2011101040430A CN 201110104043 A CN201110104043 A CN 201110104043A CN 102187788 A CN102187788 A CN 102187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fting
main
section
thick
landscape t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040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7788B (zh
Inventor
赵化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1040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877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87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7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7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77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嫁接景观树同时采用辅助嫁接和复合嫁接;辅助嫁接,即在所述的该主嫁接段上另行嫁接一个专门向其提供营养的辅助砧木,该辅助砧木根部栽培于营养基质、梢部直接嫁接到这个和主根砧不属于一个主嫁接单元的主嫁接段上;复合嫁接,即从一个主嫁接段上嫁接出的两个以上的中间砧嫁接到不同的主嫁接段上,和/或从不同的主嫁接段上嫁接出的两个以上的中间砧嫁接到同一个主嫁接段上。本发明克服了树木多重嫁接的重数以及形式的限制,能够实现被树木的网状嫁接、立体交叉嫁接,突破了单调的传统树木嫁接方式,使树木嫁接的形式实现了多样化,可以在十几年间培育出胸径粗达数米的“千年古树”,还可以嫁接出类似房屋等各种形状的异形树。

Description

一种嫁接景观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木的嫁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嫁接景观树。
背景技术
传统的嫁接方法是将接穗直接嫁接到砧木上,接穗完全依赖嫁接结合面吸收营养,但是,在二重嫁接及多重嫁接中,这种嫁接方法存在的明显的不足,因为营养的传递,要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嫁接结合面,所以,在中间砧之后嫁接的接穗,所能够吸收到的营养受到很大的限制,致使二重嫁接及多重嫁接的成功率低,多重嫁接的重数受到严重制约。
在多重嫁接中,除首端的根砧和末端的接穗之外,其他的中间砧都既是砧木,又是接穗,所以,在本申请文件中不再区分砧木和接穗,而是统称为嫁接段。
参见附图1,采用多砧木的办法进行多重嫁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嫁接效果,但其嫁接重数仍然受到限制。本发明人在十年前,曾发明出一种名为“楼上楼”的银杏嫁接盆景,在底层的四个较细的根砧上嫁接一个粗嫁接段作为接穗构成第一层,再用另一个粗嫁接段和其下端嫁接的四个细嫁接段构建第二层——作为第二层的支柱的四个细嫁接段的下端嫁接在第一层的粗嫁接段上。用这种方法,本发明人最多曾经用五重嫁接,使用四层中间砧,成功嫁接出具有一层根砧、三层粗嫁接段、两层细嫁接段“四层楼上楼”银杏树盆景。未见到更多层数的多重嫁接成功的报道。
专利号为“200810303565.1”的发明专利,曾公开过一种名为“多砧木一接穗嫁接方法”的嫁接技术,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先用多个有根的砧木嫁接到一个有根且正常生长的作为接穗的植物上,待多个砧木与接穗植物的嫁接成功后,再从嫁接部位以下切断该作为接穗的植物,使其成为真正的接穗,该方法实质上是对现有的靠接嫁接法进行改进,而得到的一种间接嫁接方法,尽管能够提高一重嫁接和二重嫁接的成活率,但其不能使用在多重、不限层次的嫁接中。
“楼上楼”盆景采用的多重嫁接技术是本发明的最接近现有技术,现有技术中尚无一种多重、不限嫁接层数的嫁接景观树。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嫁接景观树。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嫁接景观树,包括由砧木、接穗经过主嫁接而成的树干主体,所述主嫁接是指构成所要嫁接的树木主体的多重嫁接,主嫁接上的每一个砧木或接穗称为一个主嫁接段,主嫁接段中的根砧称为主根砧,主根砧栽培于营养基质,两个直接嫁接在一起的主嫁接段称为一个主嫁接单元。尤其是,它还包括嫁接到树干主体上的辅助苗,辅助苗是根部栽培于营养基质、梢部直接嫁接到一个和主根砧不属于一个主嫁接单元的主嫁接段上的辅助砧木。
另外,本发明的景观树还包括复合嫁接,即从一个主嫁接段上嫁接出的两个以上的中间砧嫁接到不同的主嫁接段上,和/或从不同的主嫁接段上嫁接出的两个以上的中间砧嫁接到同一个主嫁接段上。换一种说法,复合嫁接就是包含以下两种嫁接方式之一或全部的嫁接:1)从一个主嫁接段上嫁接出的两个以上的中间砧嫁接到不同的主嫁接段上;2)从不同的主嫁接段上嫁接出的两个以上的中间砧嫁接到同一个主嫁接段上。
本发明对现有技术的贡献,首先在于,为了增加嫁接树干主体上的和主根砧不属于一个主嫁接单元的主嫁接段的营养供给,本发明所采用了辅助嫁接技术,即:在所述的该主嫁接段上另行嫁接了一个专门向其提供营养的辅助砧木,该辅助砧木称作辅助苗,辅助苗不构成嫁接树木的主体,只对主嫁接起辅助作用,在嫁接树木成活后,辅助苗可以去除,而不影响该嫁接树木的继续成活。辅助苗和其所嫁接的主嫁接段是两种嫁接亲和力强的树木,最好是同种树木。嫁接景观树的树干主体上远离主根砧的主嫁接段,在采用辅助嫁接后,实际上相当于直接嫁接在根砧上的接穗,能够吸收到足够的营养而成活,进而保证多重嫁接的成功。
本发明对现有技术的贡献,还在于,本发明所采用的复合嫁接技术,不光能够实现嫁接于不同主根砧上的两个主嫁接段的连理嫁接,还能够实现各个主嫁接段的网状嫁接、立体交叉嫁接,增加了各主嫁接段的营养供给的途径和可靠性,促进和保证各个主嫁接段的成活,进而,在本发明的辅助嫁接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多重嫁接的成功率。去年,本发明人嫁接成活了一棵直径达3米、高为6米的银杏景观树,该景观树的主干为圆锥台形状,共使用主根砧40个、粗细两种主嫁接段1800个、辅助苗1200棵,其中主嫁接段的嫁接成活率高达98%。
作为本发明的嫁接景观树的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景观树是银杏树景观树,所述的主嫁接段和辅助苗取自银杏树。作为本发明的嫁接景观树的最优方案,本发明所述的银杏树景观树的景观的树干主体呈直立的圆柱体、或圆锥台的形状。
为配合本发明的实施,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嫁接专用装置,用以构建嫁接树木的主体造型、以及保证辅助苗的营养供给,它包括造型支撑部件和辅助营养容器。所述的造型支撑部件固定安置,其形状根据需要构建的嫁接树木的主体造型决定,所述的主嫁接段固定在所述的造型支撑部件上确定嫁接树木的主体造型;所述的辅助营养容器用于放置营养基质,以供给辅助苗的营养,根据辅助苗嫁接的具体需要设置在相应的位置。本发明所述的嫁接专用装置,在嫁接树木成活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后拆除。
作为该嫁接专用装置的改进,所述的辅助营养容器直接设置在所述的造型支撑部件上。作为该嫁接专用装置的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的造型支撑部件总体上呈直立的圆柱体、或圆锥台的形状。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嫁接景观树,采取辅助嫁接和多重复合嫁接的方法,增加了嫁接景观树的树干主体上的主嫁接段的营养供给途径,提高了营养供给的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树木嫁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极大地提高树木多重嫁接的成活率,克服了树木多重嫁接的重数以及形式的限制,能够实现被树木的网状嫁接、立体交叉嫁接,突破了单调的传统树木嫁接方式,使树木嫁接的形式实现了多样化。尤其是,可以在十几年间培育出具有胸径粗达数米的“千年古树”,还可以嫁接出类似房屋等各种形状的异形树,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楼上楼”嫁接盆景的示意图。图中:盆景花盆1,粗嫁接段11,细嫁接段12。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第一大花盆201,第一小花盆202,第一花盆架203,支撑杆204,桃树主根砧210,桃树粗嫁接段211,杏树粗嫁接段212,桃树细嫁接段221,桃树辅助苗231,杏树辅助苗233。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第二大花盆301,第二小花盆302,第二花盆架303,右支撑杆304,左支撑杆305,主根砧311,粗嫁接段321,细嫁接段331,复合嫁接的细嫁接段332,辅助苗341。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嫁接专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中心支撑柱41,边柱42;第一环形营养槽431,第二环形营养槽432,第三环形营养槽433,第四环形营养槽434;第一圆形支撑圈440,第二圆形支撑圈441,第三圆形支撑圈442,第四圆形支撑圈443,第五圆形支撑圈444,第六圆形支撑圈445,第六圆形支撑圈445,第七圆形支撑圈446,第八圆形支撑圈447,第九圆形支撑圈448,第十圆形支撑圈449;支撑杆450。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树干主体的主嫁接展开图。图5中:圆锥景观树主根砧51,圆锥景观树粗嫁接段52,圆锥景观树细嫁接段53。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树干主体的主嫁接展开图。图中:圆柱景观树主根砧61,圆柱景观树粗嫁接段62,圆柱景观树细嫁接段6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第一实施例:桃树杏树六重嫁接
参见附图2,附图2是本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将一个桃树主根砧、两个桃树粗嫁接段、一个杏树粗嫁接段,通过三组共九个细嫁接段竖直地嫁接在一起,构成桃树杏树六重主嫁接,再利用四棵桃树苗、二棵杏树苗做辅助苗进行辅助嫁接。从主根砧向上数的三个主嫁接段依次称为第一粗嫁接段、第二粗嫁接段、第三粗嫁接段,第三粗嫁接段是杏树段。嫁接在第一、第二、第三粗嫁接段下端的每组三个细嫁接段依次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细嫁接段组,以下嫁接的具体方式为插皮接。
1、主嫁接
1)选择根系发达的10厘米粗的健壮桃树,在根部以上20厘米处锯断,做成一个桃树主根砧210;取其树干做成二个25厘米长的桃树粗嫁接段211;取1.0厘米~1.5厘米粗桃树枝段做成九个17厘米~20厘米长的桃树细嫁接段221;取6厘米~8厘米粗的健壮杏树做成一个25厘米长的杏树粗嫁接段212。
2)其他准备工作,准备直径80厘米和直径30厘米的装满营养基质土的第一大花盆201、第一小花盆202各一只,第一花盆架203一只,便于固定的高度150厘米的有足够强度的支撑杆204一只。桃树主根砧210可靠栽培于大第一花盆中央,将支撑杆204竖直固定在桃树主根砧210的一侧,第一小花盆202通过第一花盆架203放置在第一大花盆201中,使第一小花盆中202的土面比第一大花盆201的土面高60厘米。
3)主嫁接:用第一细嫁接段组的3个桃树细嫁接段做接穗,将它们成等边三角形位置竖直地用插皮接法嫁接在桃树主根砧210的上断面,然后将该3个桃树细嫁接段的另一端用同样的方法,嫁接到第一粗嫁接段的下端,并将第一粗嫁接段固定在支撑杆204上;再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二、第三粗嫁接段的嫁接。
2、辅助嫁接
1)选四棵2年~3年生的实生桃树苗做成作为桃树辅助苗231,选二棵2年~3年生的实生杏树苗做成作为杏树辅助苗233。
2)分别在每个粗嫁接段的中下部采用插皮接法嫁接两个同树种的辅助苗,其中第一、第二两个桃树粗嫁接段嫁接的四棵桃树辅助苗231的根部栽培于第一大花盆201的营养基质土中,杏树粗嫁接段212所嫁接的两棵杏树辅助苗233的根部栽培于第一小花盆202的营养基质土中。
3、嫁接后的管理
除按照一般的嫁接养护要求进行管理外,注意以下方面:
1)冬季防冻,夏季防止暴晒,全年防雨雪。
2)对粗嫁接段及时清除重叠枝芽,根砧、细嫁接段掐头留叶;
3)交错进行喷施叶面肥和杀菌消毒。
4)第二年发芽后清除嫁接处包扎。
第二实施例:桃树的复合六重嫁接
参见附图3,附图3是本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使用花盆两只和花盆架一只,即第二大花盆301和第二小花盆302、第二花盆架303;两根相同支撑杆304和305;8厘米直径的主根砧311二个;8厘米直径的粗嫁接段321六个;;0.8厘米~1.2厘米直径、长18厘米~20厘米的细嫁接段331十二个;0.8厘米~1.2厘米直径、长22厘米~25厘米用于复合嫁接的细嫁接段332六个;辅助苗341十二棵。
本实施例的所有嫁接段和辅助苗都取自桃树,主嫁接段以及辅助苗的选择、主嫁接、辅助嫁接方法以及嫁接后的管理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以下方面:
1)本实施例有竖直的主嫁接组两组,分别通过左支撑杆305和右支撑杆304固定;每个主嫁接组由一个主根砧311、三个粗嫁接段321通过六个细嫁接段331嫁接在一起构成,即每组相邻的粗嫁接段之间、第一粗嫁接段和主根砧之间只通过2个细嫁接段嫁接。
2)两个主根砧311的中心距为20厘米,通过右支撑杆304和左支撑杆305固定的两个主嫁接组竖直平行并立、其中心距也是20厘米。
3)复合嫁接,两个粗嫁接段组之间通过三对交叉的细嫁接段332实现复合嫁接,即一个粗嫁接段组上的主根砧或者任一个粗嫁接段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个作为中间砧的细嫁接段332,和另一个粗嫁接段组上的上一层的粗嫁接段的下端相嫁接。
4)辅助嫁接,分别在每个粗嫁接段321的下端嫁接两个辅助苗341,其中下边两层的四个粗嫁接段嫁接的八棵辅助苗的根部栽培于第二大花盆301的营养基质土中,最上层的两个粗嫁接段所嫁接的四棵辅助苗的根部栽培于第二小花盆302的营养基质土中。
第三实施例:圆锥台形银杏景观树1
本实施例的银杏景观树的主嫁接段和辅助苗均取自银杏树,树干主体呈直立的圆锥台形笼状、高度为4米、底部直径为1.5米、顶部直径为1.0米。
1、本实施例使用的嫁接专用装置
参见附图4,附图4是本实施例的嫁接专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嫁接专用装置,包括造型支撑部件和辅助营养容器。
本实施例的造型支撑部件固定安置在稳固的地面基桩上,该造型支撑部件总体上呈直立的圆锥台框架的形状,其高度为4米、底部直径1.5米、顶部直径1.0米,包括1个中心支撑柱41和6个边柱42以及10个圆形的水平支撑层。所述的中心支撑柱41位于圆锥台的轴线位置,6个边柱42均匀、对称地设置在中心支撑柱41的周围,每个边柱42的上端和中心支撑柱41的上端间隔为0.5米,每个边柱42的下端和中心支撑柱41的下端间隔为0.75米;水平支撑层上下层之间依次间隔40厘米设置,最下面的一层距离地面40厘米,各个水平支撑层通过所述的中心支撑柱41以及6个边柱42固定、支撑;每个水平支撑层由一个圆形支撑圈和6个支撑杆450构成,6个支撑杆依次相隔60度角、均匀分布在圆形支撑圈的半径方向上,水平支撑层的形状好像有着6根轮辐的车轮,从下向上的10个圆形支撑圈的直径从1.45米依次递减至1.0米;各支撑杆450一端固定在所述的中心支撑柱41上、另一端和该水平支撑层的圆形支撑圈以及一个边柱42相固定,所述的6个边柱42位于各个圆形支撑圈的内侧。
本实施例的辅助营养容器有4个,分别是水平放置在从下向上数的第二、第四、第六和第八水平支撑层的支撑杆上的第一环形营养槽431、第二环形营养槽432、第三环形营养槽433和第四环形营养槽434。
2、主嫁接
银杏景观树主体的嫁接是主嫁接。
参见附图5,附图5是本实施例的景观树树干主体的主嫁接展开图。
砧木和接穗在本实施例中统称主嫁接段,本实施例共用个620主嫁接段,包括20个主根砧51,200个粗嫁接段52,和400个细嫁接段53。
主根砧51的选择:选择根系发达的10厘米~12厘米粗的健壮银杏树,在根部以上20厘米处锯断,做成20个银杏树主根砧51。
粗嫁接段52的选择:选择直径6厘米~10厘米的健壮银杏树段锯成25厘米长的粗嫁接段,随锯随用,直径大的粗嫁接段用在下层,直径小的粗嫁接段用在上层。
细嫁接段53的选择:选择1 .2 厘米~1.6厘米粗的实生银杏树苗——最好是当年生的根尖苗,做成18厘米~20厘米长的细嫁接段,随剪随用。
树干主体从下到上由1个圆环形的主根砧层、10个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形的粗嫁接段层,通过10个的细嫁接段层相嫁接而成。
主根砧层:20个主根砧51沿着直径为1.5米、以中心支撑柱41的落地点为圆心的圆形的外侧均匀排列,栽培在地面的土壤中,构成景观树的主根砧层,主根砧层位于所述圆形支撑圈的正下方。
粗嫁接段层:在每个的圆形支撑圈的外侧,用尼龙绳、塑料带、布带条捆绑的方式均匀地固定20个粗嫁接段52,构成一个粗嫁接段层,使每一个粗嫁接段纵向所在的直线都指向圆锥的顶点。相邻的粗嫁接段层上的粗嫁接段位置交错,最下面的粗嫁接段层的20个粗嫁接段与主根砧层的20个主根砧位置交错。
细嫁接段层:嫁接在相邻的粗嫁接段层的粗嫁接段之间的、或者嫁接在主根砧和最下一层粗嫁接段层的粗嫁接段之间的40个细嫁接段53,构成一个细嫁接段层。
主嫁接采用多重复合嫁接:从每个所述的下一层的粗嫁接段52的上端、或者从主根砧层的主根砧51的上端,分别成羊角状向上嫁接出2个所述的细嫁接段53,再将它们嫁接到距离该粗嫁接段最近的、上一层的2个粗嫁接段52的下端;即,在每个所述的上一层的粗嫁接段的下端,分别嫁接着2个来自于和其距离最近的、下一层的2个粗嫁接段或主根砧的细嫁接段。景观树树干主体的圆筒形外表面上的主嫁接段,经多重复合嫁接后整体上呈封闭的网状结构,如附图5所示,该网状结构的网眼在所述的粗、细嫁接段充分生长后可以愈合。所述的造型支撑部件,在所述的粗、细嫁接段充分生长、自身能够可靠地支撑时,可以拆除。
粗嫁接段和细嫁接段的之间的具体嫁接方式为插皮接。粗嫁接段上可以根据需要另行嫁接构造景观树树枝造型的一般接穗。
3、辅助嫁接
辅助苗的嫁接是辅助嫁接,参见第二实施例的附图——附图3。所述的辅助苗有400个,每一个辅助苗的嫁接单独进行,在每一个粗嫁接段52的下端内、外两侧,分别采用插皮接的方法各嫁接上一个辅助苗——即每一个粗嫁接段下嫁接两棵辅助苗,辅助嫁接共进行400次。
辅助苗的选择:选3年~5年生的根系发达的健壮实生银杏苗作为辅助苗。
位于银杏景观树下部的三个粗嫁接段层上的粗嫁接段,所嫁接的辅助苗直接栽培于地面的土壤中;从下面数的第四、第五两个粗嫁接段层上的粗嫁接段,所嫁接的辅助苗栽培于第一环形营养槽中431的营养基质;从下面数的第六、第七这两个粗嫁接段层上的粗嫁接段,所嫁接的辅助苗栽培于第二环形营养槽432的营养基质中;从下面数的第八、第九两个粗嫁接段层上的粗嫁接段,所嫁接的辅助苗栽培于第三环形营养槽433的营养基质中;最上面的第十粗嫁接段层上的粗嫁接段所嫁接的辅助苗,栽培于第四环形营养槽434的营养基质中。
所述的辅助苗不构成嫁接景观树的主体,只对主嫁接起辅助作用,在嫁接景观树成活后,辅助苗可以剪除,而不影响该嫁接景观树的继续成活。特别是,在辅助苗剪除的余留部分,可以形成独特的银杏树乳,能进一步增加景观树的观赏性。
4、嫁接后管理
除按照一般的嫁接养护要求进行管理外,还要注意以下方面:
1)架设塑料外护棚。
全年防止凤霜雨雪,冬季防冻;夏季用百分之六十避光网遮阳,防止过度暴晒。
2)营养和水分。
保证地面土壤以及辅助营养槽中的营养基质的营养和水分。
3)发叶后养护。
粗嫁接段上清除重叠枝芽;根砧、细嫁接段上掐头留叶;交错进行喷施叶面肥和杀菌消毒的工作。
4)第二年发芽后清除嫁接处包扎。
5)造型。将嫁接景观树的树枝修剪造型为需要构建的形状,如蘑菇形、圆锥形。
6)第二年发芽后清除嫁接处包扎。
7)去除辅助嫁接。
在嫁接后的四至五年、粗嫁接段可靠成活后,拆掉辅助营养槽、剪除辅助苗。
8)拆除造型支撑部件。
在嫁接后十五至二十年,嫁接段之间的网眼基本长实、闭合之后,可以拆除造型支撑部件。
第四实施例:圆锥台形银杏景观树2
本实施例的树干主体形状与第三实施例相同,也是直立的圆锥台形笼状,但其高度为6米、底部直径为3米、顶部直径为1.5米。
本实施例的主嫁接段以及辅助苗的选择、主嫁接方法、辅助嫁接方法以及嫁接后管理与第三实施例基本相同,具体技术上的区别,主要在以下方面。
1、本实施例使用的嫁接专用装置
本实施例的造型支撑部件,总体上呈直立的圆锥台框架的形状,其高度为6米、底部直径3米、顶部直径1.5米,包括1个中心支撑柱和6个边柱以及15个圆形的水平支撑层。所述的中心支撑柱位于圆锥台的轴线位置,6个边柱均匀、对称地设置在中心支撑柱的周围,每个边柱的上端和中心支撑柱的上端间隔为0.75米,每个边柱的下端和中心支撑柱的下端间隔为1.5米;水平支撑层上、下层之间依次间隔40厘米设置,最下面的一层距离地面40厘米,各个水平支撑层通过所述的中心支撑柱和6个边柱固定、支撑;每个水平支撑层由一个圆形支撑圈和6个支撑杆构成,6个支撑杆依次相隔60度角、均匀分布在圆形支撑圈的半径方向上,水平支撑层的形状好像有着6根轮辐的车轮,从下向上的15个圆形支撑圈的直径从2.9米依次递减至1.5米;各支撑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的中心支撑柱上、另一端和该水平支撑层的圆形支撑圈以及一个边柱相固定,所述的6个边柱位于各个圆形支撑圈的内侧。
本实施例的辅助营养容器有4个,分别是水平放置在从下向上数的第三、第五、第八和第十一水平支撑层的支撑杆上的第一环形营养槽、第二环形营养槽、第三环形营养槽和第四环形营养槽。
2、主嫁接
本实施例共用个1840主嫁接段,包括40个的主根砧、600个粗嫁接段和1200个细嫁接段,共进行2400次主嫁接。
树干主体从下到上由1个圆环形的主根砧层、15个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形的粗嫁接段层,通过15个的细嫁接段层相嫁接而成;
主根砧层:40个主根砧沿着直径为3米、以中心支撑柱的落地点为圆心的圆形的外侧均匀排列,栽培在地面的土壤中,构成景观树的主根砧层。
粗嫁接段层:在每个的圆形支撑圈的外侧,均匀地固定40个粗嫁接段构成一个粗嫁接段层,每一个粗嫁接段的纵向所在的直线都指向圆锥的顶点。
细嫁接段层:每层80个细嫁接段构成一个细嫁接段层。
3、辅助嫁接
本实施例共使用1200棵辅助苗,进行1200次辅助嫁接。
位于银杏景观树下部的四个粗嫁接段层上的粗嫁接段,所嫁接的辅助苗直接栽培于地面的土壤中;从下面数的第五、第六两个粗嫁接段层上的粗嫁接段,所嫁接的辅助苗栽培于第一环形营养槽中的营养基质;从下面数的第七、第八、第九3个粗嫁接段层上的粗嫁接段,所嫁接的辅助苗栽培于第二环形营养槽的营养基质中;从下面数的第十层、第十一层、第十二层三个粗嫁接段层上的粗嫁接段,所嫁接的辅助苗栽培于第三环形营养槽的营养基质中;最上面的第十三层、第十四层、第十五层3个粗嫁接段层,其上的粗嫁接段所嫁接的辅助苗,栽培于第四环形营养槽的营养基质中。
第五实施例:圆筒形银杏景观树
本实施例的银杏景观树的主嫁接段和辅助苗也取自银杏树,所述的树干主体总体上呈直立的圆筒形笼状。
本实施例的主嫁接段以及辅助苗的选择、主嫁接方法、辅助嫁接方法以及嫁接后管理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具体技术上的区别,主要在以下方面。
1、本实施例使用的嫁接专用装置
本实施例的嫁接专用装置,包括造型支撑部件和辅助营养容器。
所述的造型支撑部件固定安置、总体上呈直立的圆柱体框架的形状。该造型支撑部件的高度为4米、外部直径1.5米,包括1个中心支撑柱和6个边柱以及10个圆形的水平支撑层。所述的中心支撑柱位于圆柱体的轴线位置,6个边柱和中心支撑柱平行,均匀对称地设置在中心支撑柱的周围,每个边柱和中心支撑柱的间隔为0.6米;水平支撑层上下层之间依次间隔40厘米设置,最下面的一层距离地面40厘米,各个水平支撑层通过所述的中心支撑柱和6个边柱固定、支撑;每个水平支撑层由一个直径1.5米的圆形支撑圈和6个支撑杆构成,6个支撑杆依次相隔60度角、均匀分布在圆形支撑圈的半径方向上,水平支撑层的形状好像有着6根轮辐的车轮;各支撑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的中心支撑柱上、另一端和该水平支撑层的圆形支撑圈以及一个边柱相固定,所述的6个边柱位于各个圆形支撑圈的内侧。
本实施例的辅助营养容器有三个,分别是水平放置在从下向上数的第三、第五和第七水平支撑层的支撑杆上的第一环形营养槽、第二环形营养槽和第三环形营养槽,各个辅助营养槽中均放置着适于银杏苗生长的营养基质土。
2、辅助嫁接
位于银杏景观树下部的四个粗嫁接段层上的粗嫁接段,所嫁接的辅助苗直接栽培于地面的土壤中;从下面数的第五、第六两个粗嫁接段层上的粗嫁接段,所嫁接的辅助苗栽培于第一环形营养槽中的营养基质;从下面数的第七、第八两个粗嫁接段层上的粗嫁接段,所嫁接的辅助苗栽培于第二环形营养槽的营养基质中;最上面的第九、第十两个粗嫁接段层,其上的粗嫁接段所嫁接的辅助苗,栽培于第三环形营养槽的营养基质中。

Claims (7)

1.一种嫁接景观树,包括由砧木、接穗经过主嫁接而成的树干主体,所述主嫁接是构成树干主体的多重嫁接,主嫁接上的每一个砧木或接穗是一个主嫁接段,主嫁接段中的根砧是主根砧,主根砧栽培于营养基质,两个直接嫁接在一起的主嫁接段是一个主嫁接单元;其特征在于,
    它还包括嫁接到所述的树干主体上的辅助苗,辅助苗是根部栽培于营养基质、梢部直接嫁接到一个和主根砧不属于一个主嫁接单元的主嫁接段上的砧木;
所述的多重嫁接还包括复合嫁接,即从一个主嫁接段上嫁接出的两个以上的中间砧嫁接到不同的主嫁接段上,和/或从不同的主嫁接段上嫁接出的两个以上的中间砧嫁接到同一个主嫁接段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景观树,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造型支撑部件,所述的主嫁接段固定在造型支撑部件上,所述的造型支撑部件固定安置在稳固的基座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嫁接景观树,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辅助营养容器,所说的辅助营养容器中放置营养基质,所述的辅助苗栽培于辅助营养容器中的营养基质,所述的辅助营养容器根据辅助苗嫁接的具体需要设置在相应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嫁接景观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营养容器设置在造型支撑部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景观树,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树干主体呈直立的圆锥台形笼状,所述的主嫁接段除主根砧外,还包括由树段做成的粗嫁接段和细嫁接段,粗嫁接段和细嫁接段交替嫁接;所述的嫁接景观树的圆筒形外表面上的主根砧和粗、细嫁接段,经多次复合嫁接后,整体上呈封闭的网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景观树,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树干主体呈直立的圆筒形笼状,所述的主嫁接段除主根砧外,还包括由树段做成的粗嫁接段和细嫁接段,粗嫁接段和细嫁接段交替嫁接;所述的嫁接景观树的圆筒形外表面上的主根砧和粗、细嫁接段,经多次复合嫁接后,整体上呈封闭的网状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景观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景观树是银杏树景观树,所述的主嫁接段和辅助苗都取自银杏树。
CN201110104043.0A 2011-04-26 2011-04-26 一种嫁接景观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7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04043.0A CN102187788B (zh) 2011-04-26 2011-04-26 一种嫁接景观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04043.0A CN102187788B (zh) 2011-04-26 2011-04-26 一种嫁接景观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7788A true CN102187788A (zh) 2011-09-21
CN102187788B CN102187788B (zh) 2014-03-05

Family

ID=44597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0404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7788B (zh) 2011-04-26 2011-04-26 一种嫁接景观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8778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3665A (zh) * 2013-11-14 2014-02-12 石家庄市神州花卉研究所 一种实现高山杜鹃古树桩一树多花的造型方法
CN107278631A (zh) * 2017-07-20 2017-10-24 南京林业大学 基于种间嫁接控制白粉病、炭疽病和培育景观型四照花的方法
CN108651036A (zh) * 2018-06-12 2018-10-16 铜陵美味经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桃树砧木嫁接杏树苗的方法
CN108901410A (zh) * 2018-06-05 2018-11-30 广德县东亭乡绘绿苗木种植家庭农场 一种白花异木棉嫁接美丽异木棉的方法
CN113057032A (zh) * 2021-03-22 2021-07-02 大连金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子叶纲植物跨科/跨属/跨种嫁接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0021A (ja) * 2000-06-01 2001-12-11 Nippon Del Monte Corp 野菜の多品種側枝多本仕立苗
CN1985563A (zh) * 2006-12-18 2007-06-27 江苏阳光生态农林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山木香树状月季嫩枝插皮二重嫁接法
CN101336599A (zh) * 2008-08-07 2009-01-07 黄化明 多砧木一接穗嫁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0021A (ja) * 2000-06-01 2001-12-11 Nippon Del Monte Corp 野菜の多品種側枝多本仕立苗
CN1985563A (zh) * 2006-12-18 2007-06-27 江苏阳光生态农林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山木香树状月季嫩枝插皮二重嫁接法
CN101336599A (zh) * 2008-08-07 2009-01-07 黄化明 多砧木一接穗嫁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彭春生: "杜绝山采发展盆景苗圃_邳州银杏盆景苗圃三创新", 《中国花卉盆景》 *
陈强 等: "利用银杏粗段中间砧嫁接试验", 《江苏林业科技》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3665A (zh) * 2013-11-14 2014-02-12 石家庄市神州花卉研究所 一种实现高山杜鹃古树桩一树多花的造型方法
CN103563665B (zh) * 2013-11-14 2015-11-18 石家庄市神州花卉研究所 一种实现高山杜鹃古树桩一树多花的造型方法
CN107278631A (zh) * 2017-07-20 2017-10-24 南京林业大学 基于种间嫁接控制白粉病、炭疽病和培育景观型四照花的方法
CN108901410A (zh) * 2018-06-05 2018-11-30 广德县东亭乡绘绿苗木种植家庭农场 一种白花异木棉嫁接美丽异木棉的方法
CN108651036A (zh) * 2018-06-12 2018-10-16 铜陵美味经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桃树砧木嫁接杏树苗的方法
CN113057032A (zh) * 2021-03-22 2021-07-02 大连金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子叶纲植物跨科/跨属/跨种嫁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7788B (zh) 201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9393B (zh) 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
CN102187788B (zh) 一种嫁接景观树
CN102217489B (zh) 树木复合嫁接方法
CN104365465A (zh) 金线莲与铁皮石斛的套种栽培装置及其方法
CN104584974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篱壁形树形及其整形方法
CN107371965B (zh) 一种音叉形梨树树形及其整形修剪方法
CN104782341A (zh) 一种植物景观的制作方法
CN102318499A (zh) 一种榉树套种下的多层林木栽培方法
CN104904558B (zh) 一种利用双层平棚架栽植斜干水平龙干形葡萄的方法
CN103385088B (zh) 簕杜鹃乔化栽培方法及所用的乔化支架
CN107242126B (zh) 铁皮石斛仿野生集约栽培方法
CN204306503U (zh) 金线莲与铁皮石斛的套种栽培装置
CN105210788B (zh) 干旱区大果沙棘良种长枝扦插快速育苗方法
CN110574624A (zh) 一种高大树形三角梅快速成型的种植方法
CN202145757U (zh) 树木嫁接专用装置
CN202050766U (zh) 用于药用石斛栽培的柱状立体栽培装置
CN102138444B (zh) 一种树木嫁接方法
CN206101036U (zh) 立体式草莓种植装置
CN107347569A (zh) 一种乔化富士苹果树体控冠修剪整形方法
CN104521500A (zh) 一种将独干苗木拼种成丛生多杆苗木的种植方法
CN111670746A (zh) 一种葡萄柱式栽培架及栽培工艺
CN203505203U (zh) 一种能提高百香果产量和品质的棚架
CN113951065A (zh) 一种火龙果种植方法及种植双层架
CN104012338B (zh) 一种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CN108834759B (zh) 羊肚菌和白芨、香菇同棚轮作立体栽培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5300 No. 21, Gangcheng Road, Gaogang District, Jiangsu, Taizhou

Patentee after: Zhao Huayou

Address before: P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1331 Tiefu Song village of Xuzhou City State Road 310 north of 143K

Patentee before: Zhao Huayou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P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1331 Tiefu Song village of Xuzhou City State Road 310 north of 143K

Patentee after: Zhao Huayou

Address before: 225300 No. 21, Gangcheng Road, Gaogang District, Jiangsu, Taizhou

Patentee before: Zhao Huayou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