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2090A - 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2090A
CN102172090A CN2011800004172A CN201180000417A CN102172090A CN 102172090 A CN102172090 A CN 102172090A CN 2011800004172 A CN2011800004172 A CN 2011800004172A CN 201180000417 A CN201180000417 A CN 201180000417A CN 102172090 A CN102172090 A CN 102172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data
terminals
terminal
opposit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04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2090B (zh
Inventor
张伟
张舜卿
徐树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72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2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2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20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3Manipulation of direct-mode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和设备。一种方法包括:基站接收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两个终端相互发给对端的数据,所述两个终端均位于所述基站的服务范围内;所述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述两个终端,以使所述两个终端分别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使两个终端分别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等处理,从而节约了基站的处理资源,并且节约了无线空口资源。

Description

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在未来通信中,终端之间实时数据交互的应用将远远超越现有的终端与服务商之间实施数据交互的应用,终端为中心、为数据源的业务也将逐步替代现有的以服务商为中心的业务。另外,在未来通信中,将会大量存在一个基站服务范围内的终端之间进行互相通信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对于同一基站服务范围内的进行数据交互的两个终端,基站需要根据承载标识或数据包目的地址获知接收端信息,找到对应的下发承载链路,并将数据由承载链路发送给接收端。
然而,现有技术中基站需要对每个终端传输的数据包进行编解码操作和空口数据包发送,从而浪费了基站的处理资源以及无线空口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和设备,已解决现有技术中浪费基站的处理资源以及无线空口资源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两个终端相互发给对端的数据,所述两个终端均位于所述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所述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述两个终端,以使所述两个终端分别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包括:
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终端将发送给对端的数据转发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述终端和对端,所述终端和对端位于所述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所述终端根据接收的所述基站转发的数据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两个终端相互发给对端的数据,所述两个终端均位于所述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述两个终端,以使所述两个终端分别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进入直接通信模式后发送给对端的数据转发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述终端和对端,所述终端和对端位于所述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转发的数据;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数据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和设备,位于同一基站的服务范围内两个终端,在进入直接通信模式后,两个终端将发给对端的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两个终端,从而使两个终端分别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无需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等处理,节约了基站的处理资源,并且节约了无线空口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间的通信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间的通信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基站接收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两个终端相互发给对端的数据,所述两个终端均位于所述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S102、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述两个终端,以使所述两个终端分别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通信方法,适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码多分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LTE的后续演进(LTE-Advanced;LTE-A)以及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等各种制式的通信网络。
以上步骤的执行主体基站,可以为演进基站(evolved Node B;eNB),基站台(Base Station;BS),Node B,接入点(access point)等。基站可以是宏基站,也可以是中型基站,或微型基站,例如家庭基站等。每个基站可以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两个终端,在同一基站的服务范围内进行数据交互,终端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 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用户单元(subscriberunit),站台(station)等。终端还可以为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等。
当位于同一个基站服务范围内的两个终端存在一个以上业务时,基站可以先进行一些判断,例如:两个终端各自与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以及传输的业务量等情况,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基站可以通知这两个终端的特定业务进行直接通信模式。
两个终端在直接通信模式下,基站可以根据两个终端发送的业务量情况分别为两个终端分配相同的上行资源,两个终端可以在分配的上行资源上,将发送给对端的业务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情况分别为两个终端分配相同的下行资源,并且,基站将接收到的两个终端发送的数据,在分配的下行资源上同时转发给两个终端,此时,每个终端接收到的数据均为两个终端发给基站的数据叠加后的数据。每个终端可以进一步根据之前发送给基站的数据进行自信号消除,从而得到对端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通信方法,位于同一基站的服务范围内两个终端,在进入直接通信模式后,两个终端将发给对端的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两个终端,从而使两个终端分别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等处理,从而节约了基站的处理资源,并且节约了无线空口资源。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终端将发送给对端的数据转发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述终端,所述终端和对端位于所述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S202、终端根据接收的所述基站转发的数据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以上步骤的执行主体终端,可以为位于同一基站服务范围内的、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两个终端中的任一个。
当位于同一个基站服务范围内的两个终端存在一个以上业务时,基站可以先进行一些判断,例如:两个终端各自与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以及传输的业务量等情况,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基站可以通知这两个终端的特定业务进行直接通信模式。
两个终端在直接通信模式下,基站可以根据两个终端发送的业务量情况分别为两个终端分配相同的上行资源,每个终端均可以在分配的上行资源上,将发送给对端的业务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情况分别为两个终端分配相同的下行资源,并且,基站将接收到的两个终端发送的数据,在分配的下行资源上同时转发给两个终端,此时,每个终端接收到的数据均为两个终端发给基站的数据之和。每个终端可以进一步根据之前发送给基站的数据进行自信号消除,从而得到对端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通信方法,位于同一基站的服务范围内两个终端,在进入直接通信模式后,每个终端将发给对端的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两个终端,每个终端可以从接收到的数据中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等处理,从而节约了基站的处理资源,并且节约了无线空口资源。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基站判断建立业务的两个终端UE1和UE2是否满足预设的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条件,若满足,则执行S302,否则流程结束。
其中,处于同一基站服务范围内的两个终端UE1与UE2之间建立至少一个业务,基站进行S201的判断过程可以在UE1和UE2之间的至少一个业务建立过程中进行,UE1和UE2在建立业务连接时,基站根据建立业务的信令中携带的通信对端信息,判断对端是否在同一基站服务范围内,如果对端在同一基站服务范围内,则基站进一步判断UE1和UE2是否满足预设的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条件;基站进行S201的判断过程也可以在UE1和UE2切换至本基站服务范围内时进行,例如:在切换过程中,UE1移动到本基站服务范围,基站在为UE1建立承载的过程中,获取对端信息,从而进一步判断UE1和UE2是否满足预设的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条件;基站进行S201的判断过程还可以在UE1和UE2退出空闲模式时进行,以及UE1或UE2与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发生变化时进行,例如:基站获知UE1和UE2在同一基站下互相通信,但两者对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不满足进入直接通信的条件。基站可以实时检测UE1和UE2的信道质量变化情况,当满足进入直接通信条件时,则基站可触发UE1和UE2进入直接通信模式。
基站在进行S201的判断时,具体可以根据UE1和/或UE2能力(是否支持直接通信模式的能力),UE1与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情况,UE2与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情况,以及UE1与基站之间各业务的业务量情况,UE2与基站之间各业务的业务量情况等进行判断。例如:由于当UE1与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和UE2与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大致相同并且至少一个业务的业务量大致相等时,可以使基站在节省无线传输资源及发射功率上达到最大增益,因此,基站可以以UE1与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和UE2与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大致相同并且至少一个业务量大致相等作为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条件。此处仅以一个具体例子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条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UE1和UE2的具体业务需求进行设定。
S302、基站分别向UE1和UE2发送第一通知信令,第一通知信令中携带进入直接通信模式指示标识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以使UE1和UE2之间的至少一个业务进入直接通信模式。
其中,进入直接通信模式指示标识用于指示UE1和UE2之间的至少一个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进入直接通信模式。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业务标识具体可以为:承载该业务的承载标识、业务的标识信息、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五元组等。业务标识的具体形式与承载该业务的承载类型有关。例如:对于采用专用承载的业务,如果该专用承载上只有这一种业务,则通知信令中携带的业务标识可以为该承载标识、业务流标识或者IP五元组等;对于采用公用承载的业务,由于该公用承载上可能具有多个业务,因此,通知信令中携带的业务标识只能使用业务粒度的标识,例如:业务标识或IP五元组等。
通知信令中除了携带进入直接通信模式指示标识和至少一个业务标识以外,还可以携带安全联盟信息,该安全联盟信息用于U E1和U E2对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至少一个业务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这是由于,终端与基站在正常通信时使用终端粒度传输密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而当终端进入直接传输模式后,由于发送终端发送的数据直接传送到接收终端进行处理,因此,原有的安全机制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在终端进入直接通信模式时,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安全联盟信息,以实现在终端进入直接通信模式后,使用该安全联盟信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
S303、UE1和UE2获取基站发送的第一通知信令后,分别进入直接通信模式。
UE1和UE2在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一通知信令后,将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对象标记为直接通信模式或者正常通信模式,并且更新安全联盟信息。
S304、进入直接通信模式下的UE1和UE2分别向基站发送调度请求,所述调度请求中携带至少一个业务标识;
该调度请求用于请求基站为携带的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分配上行资源。
S305、基站根据UE1和UE2发送的调度请求中所携带的业务标识,判断UE1与UE2发送的业务标识是否相同;是,则执行S306。
S306、基站为UE1和UE2分配上行资源。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基站可以根据调度请求中携带的所述至少一个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中传输数据量最大的业务,为两个终端分配相同的上行资源。
S307、基站向UE1和UE2发送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分配的上行资源信息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
其中,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可以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信道承载,该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的业务标识用于描述所分配的上行资源针对的业务对象,以避免UE1或UE2在分配的上行资源上发送其他业务数据。
S308、UE1和UE2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后,根据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的业务标识,在分配的上行资源上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
S309、基站在分配的上行资源上接收到UE1和UE2所发送的数据。
S310、基站根据在分配的上行资源上接收的数据,为UE1和UE2分配相同的下行资源。
S311、基站分别向UE1和UE2发送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分配的下行资源信息。
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也可以通过PDCCH信道承载。
S312、基站在所述分配的下行资源上同时向UE1和UE2转发在所述分配的上行资源上接收的数据,以使UE1和UE2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S313、UE1和UE2在所述分配的下行资源上接收基站转发的数据后,从接收的数据中消除发送给对端的数据,以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其中,UE1和UE2对接收到的数据使用前述更新后的安全联盟进行解密,以获取对端发送的原始数据。
UE1或UE2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数据后,需要进行自信号消除,以获得对端发送的数据。进行自信号消除有多种方式,例如:UE1和/或UE2可以根据时间顺序(即帧的序号)进行自信号的消除,UE1和/或UE2可以设置(默认)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n帧数据时,使用发送给对端的n-m帧数据作为待消除数据,其中,m的具体数值可以在终端配置,或者终端在进入直接通信模式时获得,或者在直接通信模式中由基站向终端提供。或者,基站还可以在发送给终端的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待消除数据的帧号,终端根据该待消除数据的帧号得到待消除数据,该帧号标识可以为绝对帧号,也可以为相对帧号,进而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数据后,可以根据待消除数据的帧号得到待消除数据,从而获得对端发送的数据。其中,帧号标识对应的绝对帧号或者相对帧号,在UE1和UE2进行的直接通信中是唯一的,因此,UE1和UE2可以根据待消除数据的帧号唯一确定待消除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于直接通信模式下的UE1和/UE2发生在切换,或者进入空闲模式,则UE1和UE2自动退出直接通信模式。另外,基站还可以根据UE1和/或UE2与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的变化,或者是业务量的变化判断是否需要指示UE1和UE2退出直接通信模式,与基站判断UE1和UE2是否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相类似的,基站可以预设退出直接通信模式的条件,当满足条件时,则基站向UE1和UE2发送第二通知信令,该通知信令中携带退出直接通信模式指示标识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指示UE1和UE2的对应业务退出直接通信模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基站包括:接收单元11和发送单元12;
接收单元11,用于接收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两个终端相互发给对端的数据,所述两个终端均位于所述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发送单元12,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11接收的数据分别转发给所述两个终端,以使所述两个终端同时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基站包括:接收单元11和发送单元12;
该基站还可以包括:判断单元13;
判断单元13,用于判断所述两个终端是否满足设定的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条件;
发送单元12还可以用于:若所述两个终端满足所述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条件,则所述基站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发送第一通知信令,所述第一通知信令中携带进入直接通信模式指示标识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以使所述两个终端之间的至少一个业务进入直接通信模式。
接收单元11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两个终端分别发送的调度请求,所述调度请求中携带至少一个业务标识;
进一步的,该基站还可以包括:资源分配单元14;
资源分配单元14,用于若所述两个终端发送的调度请求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标识相同,则所述基站为所述两个终端分配上行资源;
发送单元12还可以用于: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发送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分配的上行资源信息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
进一步的,接收单元11具体用于:在所述分配的上行资源上接收所述两个终端发送的数据。
资源分配单元14还可以用于:所述基站根据在所述分配的上行资源上接收的数据,为所述两个终端分配相同的下行资源;
发送单元12还可以用于: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发送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分配的下行资源信息。
进一步的,发送单元12可以具体用于:在所述分配的下行资源上同时向所述两个终端转发在所述分配的上行资源上接收的数据,以使所述两个终端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通信方法相对应,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通信方法的执行设备,其执行终端间的通信方法的详细过程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位于同一基站的服务范围内两个终端,在进入直接通信模式后,两个终端将发给对端的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两个终端,从而使两个终端分别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等处理,从而节约了基站的处理资源,并且节约了无线空口资源。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终端包括:发送单元21、接收单元22和获取单元23;
发送单元21,用于将进入直接通信模式后发送给对端的数据转发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述终端,所述终端和对端位于所述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接收单元22,用于接收所述基站转发的数据;
获取单元23,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22接收的数据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又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22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通知信令,所述第一通知信令中携带进入直接通信模式指示标识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所述终端与对端之间的至少一个业务进入直接通信模式。
发送单元21还可以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调度请求,所述调度请求中携带至少一个业务标识;
所述接收单元22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分配的上行资源信息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
其中,发送单元21可以具体用于:在所述分配的上行资源上将发送给对端的数据转发给所述基站。
接收单元22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分配的下行资源信息。
接收单元22还用于:在所述分配的下行资源上接收所述基站转发的数据;
所述获取单元23可以具体用于:从接收的数据中消除发送给对端的数据,以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通信方法相对应,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通信方法的执行设备,其执行终端间的通信方法的详细过程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位于同一基站的服务范围内两个终端,在进入直接通信模式后,每个终端将发给对端的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两个终端,每个终端可以从接收到的数据中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等处理,从而节约了基站的处理资源,并且节约了无线空口资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0)

1.一种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接收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两个终端相互发给对端的数据,所述两个终端均位于所述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所述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述两个终端,以使所述两个终端分别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两个终端相互发给对端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两个终端是否满足设定的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条件;
若所述两个终端满足所述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条件,则所述基站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发送第一通知信令,所述第一通知信令中携带进入直接通信模式指示标识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以使所述两个终端之间的至少一个业务进入直接通信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信令中还携带安全联盟信息,所述安全联盟信息用于所述两个终端对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至少一个业务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两个终端相互发给对端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两个终端分别发送的调度请求,所述调度请求中携带至少一个业务标识;
若所述两个终端发送的调度请求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标识相同,则所述基站为所述两个终端分配上行资源,并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发送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分配的上行资源信息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所述两个终端分配上行资源,具体为: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调度请求中携带的所述至少一个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中传输数据量最大的业务,为所述两个终端分配相同的上行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两个终端相互发给对端的数据,具体为:
所述基站在所述分配的上行资源上接收所述两个终端发送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述两个终端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在所述分配的上行资源上接收的数据,为所述两个终端分配相同的下行资源,并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发送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分配的下行资源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述两个终端,具体为:
所述基站在所述分配的下行资源上同时向所述两个终端转发在所述分配的上行资源上接收的数据,以使所述两个终端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述两个终端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两个终端不满足所述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条件,则所述基站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发送第二通知信令,所述第二通知信令中携带退出直接通信模式指示标识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
10.一种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终端将发送给对端的数据转发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述终端和对端,所述终端和对端位于所述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所述终端根据接收的所述基站转发的数据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终端将发送给对端的数据转发给基站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通知信令,所述第一通知信令中携带进入直接通信模式指示标识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所述终端与对端之间的至少一个业务进入直接通信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信令中还携带安全联盟信息,所述安全联盟信息用于所述终端对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至少一个业务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终端将发送给对端的数据转发给基站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调度请求,所述调度请求中携带至少一个业务标识;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分配的上行资源信息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终端将发送给对端的数据转发给基站,具体为:
所述终端在所述分配的上行资源上将发送给对端的数据转发给所述基站。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终端将发送给对端的数据转发给基站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分配的下行资源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接收的所述基站转发的数据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具体为:
所述终端在所述分配的下行资源上接收所述基站转发的数据;
所述终端从接收的数据中消除发送给对端的数据,以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从接收的数据中消除发送给对端的数据,以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具体为:
所述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n帧数据时,采用发送给对端的第n-m帧数据作为待消除数据;或者,所述终端在基站发送的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获取待消除数据的帧号,根据所述待消除数据的帧号得到所述待消除数据;
所述终端从接收的数据中消除所述待消除数据,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或对端进入空闲模式,或者所述终端或对端发生切换,则所述终端退出所述直接通信模式。
1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两个终端相互发给对端的数据,所述两个终端均位于所述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述两个终端,以使所述两个终端分别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两个终端是否满足设定的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条件;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两个终端满足所述进入直接通信模式的条件,则所述基站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发送第一通知信令,所述第一通知信令中携带进入直接通信模式指示标识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以使所述两个终端之间的至少一个业务进入直接通信模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两个终端分别发送的调度请求,所述调度请求中携带至少一个业务标识;
资源分配单元,用于若所述两个终端发送的调度请求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标识相同,则所述基站为所述两个终端分配上行资源;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发送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分配的上行资源信息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分配的上行资源上接收所述两个终端发送的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分配单元还用于:所述基站根据在所述分配的上行资源上接收的数据,为所述两个终端分配相同的下行资源;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发送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分配的下行资源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分配的下行资源上同时向所述两个终端转发在所述分配的上行资源上接收的数据,以使所述两个终端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2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进入直接通信模式后发送给对端的数据转发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将接收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述终端和对端,所述终端和对端位于所述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转发的数据;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数据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通知信令,所述第一通知信令中携带进入直接通信模式指示标识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所述终端与对端之间的至少一个业务进入直接通信模式。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调度请求,所述调度请求中携带至少一个业务标识;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分配的上行资源信息以及至少一个业务标识。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分配的上行资源上将发送给对端的数据转发给所述基站。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下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携带分配的下行资源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分配的下行资源上接收所述基站转发的数据;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接收的数据中消除发送给对端的数据,以获取对端发送的数据。
CN201180000417.2A 2011-04-28 2011-04-28 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20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73446 WO2011116714A2 (zh) 2011-04-28 2011-04-28 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2090A true CN102172090A (zh) 2011-08-31
CN102172090B CN102172090B (zh) 2014-05-07

Family

ID=44491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041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2090B (zh) 2011-04-28 2011-04-28 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2090B (zh)
WO (1) WO2011116714A2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62970A1 (zh) * 2011-09-01 201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WO2013159596A1 (zh) * 2012-04-26 2013-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14019510A1 (zh) * 2012-07-31 201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3716786A (zh) * 2012-10-09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及无线终端
CN103974429A (zh) * 2013-02-05 2014-08-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终端间的邻近通信的路径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04919886A (zh) * 2012-12-13 2015-09-16 索尼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无线电信网络中的网络控制的终端对终端直接通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5213B (zh) * 2012-04-05 2016-02-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直通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3167A (zh) * 2003-11-20 2006-12-2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的第一站和第二站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
CN101730290A (zh) * 2008-10-31 2010-06-0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无线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CN101800946A (zh) * 2009-02-10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CN102035839A (zh) * 2010-12-14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流媒体服务的方法及系统、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3167A (zh) * 2003-11-20 2006-12-2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的第一站和第二站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
CN101730290A (zh) * 2008-10-31 2010-06-0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无线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CN101800946A (zh) * 2009-02-10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CN102035839A (zh) * 2010-12-14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流媒体服务的方法及系统、设备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62970A1 (zh) * 2011-09-01 201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CN103098394A (zh) * 2011-09-01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CN103098394B (zh) * 2011-09-01 2014-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WO2013159596A1 (zh) * 2012-04-26 2013-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14019510A1 (zh) * 2012-07-31 201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3580791A (zh) * 2012-07-31 2014-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14056359A1 (zh) * 2012-10-09 2014-04-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及无线终端
CN103716786A (zh) * 2012-10-09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及无线终端
CN103716786B (zh) * 2012-10-09 2019-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及无线终端
CN104919886A (zh) * 2012-12-13 2015-09-16 索尼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无线电信网络中的网络控制的终端对终端直接通信
US10004092B2 (en) 2012-12-13 2018-06-19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Network-controlled terminal-to-terminal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4919886B (zh) * 2012-12-13 2021-03-19 索尼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终端、终端以外的网络实体及终端对终端直接通信的方法
CN103974429A (zh) * 2013-02-05 2014-08-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终端间的邻近通信的路径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03974429B (zh) * 2013-02-05 2018-03-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终端间的邻近通信的路径建立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2090B (zh) 2014-05-07
WO2011116714A2 (zh) 2011-09-29
WO2011116714A3 (zh) 201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9764B (zh) 业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2172090B (zh) 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2355705B (zh) 节约信令的方法及其系统
EP3338485B1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960317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between default path and direct pa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44526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forming user access mode
CN103609150A (zh) 基于apn专有或者非apn专有信息经由本地网络进行流量分流
CN102685770A (zh) 用于网络信令的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03188742A (zh) 通信切换方法、用户设备与基站
WO2014012457A1 (zh) 一种d2d资源获取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00265899A1 (en) Method for sending, transmitting and scheduling system message in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
CN105340212A (zh) 用于生成在设备至设备通信中的密钥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55002A (zh) 在存在网络过载状况的情况下减少信令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41696B (zh) 用于无线电系统的区域更新过程
CN102056160A (zh) 一种密钥生成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661206A (zh) 呼叫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1925050B (zh) 一种安全上下文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US20160080991A1 (en) GERAN Frequency Based Insight Delivery To Mobile Devices
CN102170676B (zh) 一种准入控制方法及设备、系统
CN103945470A (zh) 切换方法、源通信节点和目标通信节点
US9462541B2 (en) Method for enhanced access selection for a user equipment in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system for enhanced access selec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EP352266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ust relationship establishment
CN101267642B (zh) 一种邻区信息的发送方法、处理装置及系统
EP3141006B1 (en) Improv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CN113473444B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