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1999A - 参数配置的方法和网元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参数配置的方法和网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1999A
CN102171999A CN2011800004223A CN201180000422A CN102171999A CN 102171999 A CN102171999 A CN 102171999A CN 2011800004223 A CN2011800004223 A CN 2011800004223A CN 201180000422 A CN201180000422 A CN 201180000422A CN 102171999 A CN102171999 A CN 102171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element device
addres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04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71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19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92Address allocation by self-assignment, e.g. picking addresses at random and testing if they are already in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参数配置的方法和第一网元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元设备从网际协议IP地址集合中选取一个与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不同的IP地址;或者,所述第一网元设备从所述IP地址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IP地址,并检测出与所述其它网元设备没有发生地址冲突;所述第一网元设备将所述选取的IP地址配置为自身的IP地址;其中,所述其它网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使用相同版本的IP地址。所述第一网元设备包括:选取模块和配置模块。本发明实现了无地址分配服务器的情况下IP地址的自动配置。

Description

参数配置的方法和网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参数配置的方法和网元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宽带时代的到来,用户对移动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3GPP提出了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的分组系统)。EPS的核心部分主要包含: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P-GW(PDN Gateway,分组数据网网关)等等。其中,MME负责用户及会话管理等控制平面功能,包括NAS(None 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信令及其安全,S-GW和P-GW等网元的选择,跟踪区列表管理以及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在空闲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等功能。S-GW主要负责UE用户平面的数据传输、转发以及路由切换等功能。P-GW负责用户地址分配、策略控制和计费规则的执行以及合法监听相关功能。
当在网络中部署网元设备时,通常需要获取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地址以及相应的附加信息(Additional Parameter),才可以正常的和其他网元设备进行通信。当网络中的网元设备数量庞大且类型复杂的时候,需要有一种方式来配置这些网元设备的地址信息,包括IP地址和附加信息,以减少网元设备正常工作的时延。
现有技术给出了采用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获取IP地址的方式,具体如下:
当网元设备上电后,如果设置了“自动获取IP地址”选项,则广播寻找DHCP服务器;如果网络中部署了DHCP服务器且具有提供IP地址服务的能力,则DHCP服务器广播回复自身的IP地址;网元设备收到该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后,向该DHCP服务器请求分配IP地址;DHCP服务器则回复确认,其中包含了网元设备可以使用的IP地址及其附加信息,网元设备获取到可以使用的IP地址和附加信息后,从而具备了与其它网元设备通信的基本能力。
采用集中式的DHCP服务器来提供网元设备的地址信息,容易造成分配瓶颈。当DHCP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整个网络的IP地址分配将失效,需要运营商的人工干预才能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配置的方法和网元设备,以降低配置IP地址对地址分配服务器的依赖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元设备从网际协议IP地址集合中选取一个与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不同的IP地址;或者,所述第一网元设备从所述IP地址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IP地址,并检测出与所述其它网元设备没有发生地址冲突;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将所述选取的IP地址配置为自身的IP地址;
其中,所述其它网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使用相同版本的IP地址。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网元设备,所述第一网元设备包括:
选取模块,用于从网际协议IP地址集合中选取一个与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不同的IP地址,或者,从所述IP地址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IP地址,并检测出与所述其它网元设备没有发生地址冲突;
配置模块,用于将所述选取的IP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的IP地址;
其中,所述其它网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使用相同版本的IP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网元设备自己选取IP地址,并保证该IP地址与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不同,来配置第一网元设备自身的IP地址,实现了无地址分配服务器的情况下IP地址的自动配置,无需与地址分配服务器交互就能够完成,从而降低了配置IP地址对地址分配服务器的依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参数配置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参数配置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参数配置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参数配置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第一网元设备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网元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多种网络,包括但不限于:EPS网络,WiFi网络(无线局域网),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全球互通微波存取)网络(无线城域网),等等。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网元设备为网络侧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EPS网络、WiFi网络、WiMAX网络中的网元设备,如:eNodeB(演进的基站)、MME、S-GW、P-GW、AP(Access Point,接入点)、AR(Access Router,接入路由器)、AGW(Access Gateway,接入网关)、BS(Base Station,基站)、ASN-GW(Access Service Network Gateway,接入服务网络网关)、CSN(Connectivity Service Network Network,连接服务网络)网元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该网元设备可以是网络中新部署的网元设备,也可以是网络中已部署但重新启动的网元设备、或者是网络中故障恢复的网元设备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IP地址包括:IPv4地址和IPv6地址。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IP地址集合可以由运营商根据网络规划进行预先配置,可以配置在各个网元设备上,也可以配置在一个单独的设备中以方便各个网元设备查询,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如果配置在各个网元设备上时,各个网元设备都存储有相同的IP地址集合,可以各自在本地查询该IP地址集合以便于获取IP地址。如果配置在一个单独的设备中,则该设备与DHCP服务器不同的是,仅提供存储该IP地址集合以供各个网元设备查询的功能,不具备分配IP地址以及相关处理的功能。配置IP地址集合的工作可以由网管系统来完成,如OAM(0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运行管理和维护)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IP地址集合通常包括多个IP地址,如,200个IP地址或者300个IP地址等等,网元设备可以获知该IP地址集合,从而用于选取IP地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IP地址集合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储,如以一个数据库或一个映射关系表的形式存储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地址附加信息是指配置该网元设备所需的其他信息(除了IP地址),包括但不限于: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服务器信息、网关地址信息、NTP(Ne 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服务器信息、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服务器信息、MIP(Mobile Internet Protocol,移动网际协议)信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配置的方法,包括:
101:第一网元设备从IP地址集合中选取一个与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不同的IP地址;或者,第一网元设备从IP地址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IP地址,并检测出与其它网元设备没有发生地址冲突;
102:第一网元设备将选取的IP地址配置为自身的IP地址;
其中,所述其它网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使用相同版本的IP地址。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第一网元设备从其它相同类型的网元设备获取地址附加信息,将获取的地址附加信息配置为自身的地址附加信息。
其中,所述IP地址集合存储在第一网元设备上,或者存储在其它设备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第一网元设备自己选取IP地址,并保证该IP地址与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不同,来配置第一网元设备自身的IP地址,实现了无地址分配服务器的情况下IP地址的自动配置,无需与地址分配服务器交互就能够完成,从而降低了配置IP地址对地址分配服务器的依赖。
实施例2
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配置的方法,先获取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再选取用于自身配置的IP地址,具体包括:
201:第一网元设备在网络中广播邻居请求消息(Neighbour Solicitation),请求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的IP地址。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元设备可以是网络中新部署的网元设备,也可以是网络中已部署但重新启动的网元设备、或者是网络中故障恢复的网元设备等等,因此,第一网元设备可以在第一次启动时,或者重新启动或者故障恢复后启动时,发起上述请求,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是指第一网元设备与被请求的网元设备使用相同版本的IP地址,如均使用IPv4地址,或者均使用IPv6地址。通常,第一网元设备请求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的IP地址,是指请求同一网络中的具有相同版本的所有网元设备的IP地址。例如,第一网元设备使用IPv6地址,则请求同一网段内的所有其它IPv6的网元设备的IP地址。
具体地,第一网元设备可以在邻居请求消息中,设置目标地址(Target Address)选项为空,表示请求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的IP地址。
202:网络中的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收到该邻居请求消息后,回复邻居公告消息(Neighbour Advertisement)给第一网元设备,其中,携带有该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自身的IP地址。
由于邻居请求消息为广播消息,因此,第一网元设备所在网络中的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都会收到,并且都会回复邻居公告消息给第一网元设备,并携带自身的IP地址。
203:第一网元设备接收到该邻居公告消息后,从中获取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的IP地址,并从本地存储的IP地址集合中,选取与每一个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都不同的IP地址,将选取的IP地址配置为自身的IP地址;或者,如果第一网元设备本地没有存储IP地址集合,则第一网元设备向存储有IP地址集合的设备查询,从中选取与每一个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都不同的IP地址,配置为自身的IP地址。
本实施例中,无论是IP地址集合配置在各个网元设备上,还是配置在单独的存储设备中,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新,如初始时配置为包含100个IP地址的IP地址集合,当网络部署发生变化需要更多的网元时,将该IP地址集合更新为包含300个IP地址的IP地址集合等等。
204:第一网元设备在网络中广播携带设备类型的附加参数请求消息(Additional Parameter Request),请求相同类型的其它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
其中,第一网元设备请求的地址附加信息可以是配置第一网元设备所需的其它参数信息(IP地址除外)。具体的,该地址附加信息可以为一个参数,或者为多个参数,包括但不限于:DNS服务器信息、网关地址信息、NTP服务器信息、SIP服务器信息、MIP信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地,可以在附加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如下选项来请求上述地址附加信息:OPT_DNS、OPT_GW、OPT_NTP、OPT_SIP、OPT_MIP。例如,第一网元设备只请求DNS服务器信息,则可以只携带OPT_DNS。如果第一网元设备需要获取尽可能多的地址附加信息,则可以携带OPT_ALL参数,以请求全部的地址附加信息。
上述附加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一网元设备的类型,例如,如果第一网元设备为网络中新部署的MME,则携带的设备类型为MME,如果第一网元设备为故障恢复的eNodeB,则携带的设备类型为eNodeB。具体地,第一网元设备可以在附加参数请求消息的Node_Type节点类型选项中,携带第一网元设备的类型。
205:其它网元设备接收到该附加参数请求消息后,根据其中的设备类型判断是否与第一网元设备类型相同,如果是,则回复附加参数响应消息(Additional Parameter Response)给第一网元设备,其中携带有该其它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具体地为第一网元设备所请求的地址附加信息。
206:第一网元设备收到该附加参数响应消息后,从中获取该相同类型的其它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并将该地址附加信息配置为自身的地址附加信息,从而完成第一网元设备的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第一网元设备自己选取IP地址,并保证该IP地址与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不同,来配置第一网元设备自身的IP地址,实现了无地址分配服务器的情况下IP地址的自动配置,无需与地址分配服务器交互就能够完成,从而降低了参数配置对地址分配服务器的依赖,不受地址分配服务器故障的限制,避免了分配瓶颈,无论是网元设备部署、重启或故障恢复时都无需运营商的人工干预,保证了网元设备的配置进程,避免了网络的中断。而且,对于较大的网络而言,也无需为保证网元设备与地址分配服务器之间的正常通信而部署多个中继节点,从而极大降低了部署难度。
实施例3
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配置的方法,先选取IP地址再检测是否与其它网元设备冲突,具体包括:
301:第一网元设备从IP地址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IP地址。
其中,该IP地址集合可以是第一网元设备本地存储的IP地址集合;或者,是一个存储设备存储的IP地址集合。
302:第一网元设备广播邻居请求消息,该邻居请求消息中携带有选取的IP地址。
303:第一网元设备等待一段时间,当等待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判断是否没有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回复邻居公告消息,如果是,则执行304,否则,确定选取的IP地址与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发生地址冲突。
其中,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预先指定或更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返回301,在未选取过的范围内重新选取一个IP地址,继续执行该流程。
如果网络中的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在收到邻居请求消息后,发现其携带的IP地址与自身配置的IP地址相同,则向第一网元设备响应邻居公告消息,表明此I P地址发生了冲突;第一网元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收到该邻居公告消息后,则可以返回301,重新在IP地址集合内选择一个未选取过的IP地址进行地址冲突检测,与本步骤中的检测方法相同,不赘述。
304:第一网元设备确定没有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配置相同的IP地址,表明选取的IP地址未与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发生地址冲突,则第一网元设备将选取的IP地址配置为自身的IP地址。
305:与204相同。
306:与205相同。
307:与206相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第一网元设备自己选取IP地址,并保证该IP地址与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的IP地址不同,来配置第一网元设备自身的IP地址,实现了无地址分配服务器的情况下IP地址的自动配置,无需与地址分配服务器交互就能够完成,从而降低了配置IP地址对地址分配服务器的依赖,不受地址分配服务器故障的限制,避免了分配瓶颈,无论是网元设备部署、重启或故障恢复时都无需运营商的人工干预,保证了网元设备的配置进程,避免了网络的中断。而且,对于较大的网络而言,也无需为保证网元设备与地址分配服务器之间的正常通信而部署多个中继节点,从而极大降低了部署难度。
实施例4
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配置的方法,同时请求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的IP地址和相同类型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具体包括:
401:第一网元设备在网络中广播携带设备类型的邻居请求消息,请求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的IP地址和相同类型的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
该设备类型为网元设备自身的设备类型,如网元设备为MME,则邻居请求消息中携带MME类型。
402:第一网元设备接收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回复的邻居公告消息,从邻居公告消息中获取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和相同类型的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
网络中的其它相同版本的网元设备收到该邻居请求消息后,都回复邻居公告消息给第一网元设备,其中,携带有该其它网元设备自身的IP地址,因此,第一网元设备会获取每个回复邻居公告消息的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
如果其它网元设备根据邻居请求消息中的设备类型判断出与第一网元设备类型相同,则回复的邻居公告消息中还携带有该相同类型的其它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具体地为第一网元设备所请求的地址附加信息。当有多个相同类型的其它网元设备回复邻居公告消息时,第一网元设备可以从其中任一个邻居公告消息中获取对应的相同类型的其它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
403:第一网元设备在本地存储的或者存储设备存储的IP地址集合中,选取与获取的每一个IP地址都不同的IP地址,将选取的IP地址配置为自身的IP地址,并将获取的相同类型的其它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配置为自身的地址附加信息,从而完成第一网元设备的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第一网元设备自己选取IP地址,并保证该IP地址与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不同,来配置第一网元设备自身的IP地址,实现了无地址分配服务器的情况下IP地址的自动配置,无需与地址分配服务器交互就能够完成,从而降低了配置IP地址对地址分配服务器的依赖,不受地址分配服务器故障的限制,避免了分配瓶颈,无论是网元设备部署、重启或故障恢复时都无需运营商的人工干预,保证了网元设备的配置进程,避免了网络的中断。而且,对于较大的网络而言,也无需为保证网元设备与地址分配服务器之间的正常通信而部署多个中继节点,从而极大降低了部署难度。另外,通过一个邻居请求消息同时请求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和相同类型的其它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可以大大简化IP地址配置流程,提高了配置效率。
实施例5
参见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网元设备,包括:
选取模块501,用于从IP地址集合中选取一个与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不同的IP地址,或者,从所述IP地址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IP地址,并检测出与其它网元设备没有发生地址冲突;
配置模块502,用于将选取的IP地址配置为第一网元设备的IP地址;
其中,所述其它网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使用相同版本的IP地址。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第一网元设备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503,用于广播邻居请求消息,请求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接收其它网元设备回复的邻居公告消息,从该邻居公告消息中获取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
本实施例中,所述IP地址集合存储在第一网元设备上,或者存储在其它设备上。具体地,选取模块501用于:从第一网元设备存储的IP地址集合中选取一个IP地址;或者,向存储有所述IP地址集合的设备查询,从该IP地址集合中选取一个IP地址。
本实施例中,选取模块501可以广播携带随机选取的IP地址的邻居请求消息并等待,如果等待时间达到预设时间且没有其它网元设备回复邻居公告消息时,则确定随机选取的IP地址未与其它网元设备发生地址冲突。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元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模块504,用于从其它相同类型的网元设备获取地址附加信息;相应地,配置模块502还用于将第二获取模块504获取的地址附加信息配置为第一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
进一步地,第二获取模块504可以包括:
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携带第一网元设备的设备类型的附加参数请求消息,请求地址附加信息,接收其它网元设备根据设备类型确定与第一网元设备类型相同后回复的附加参数响应消息;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该附加参数响应消息中获取地址附加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503广播的邻居请求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有第一网元设备的设备类型,用于请求与第一网元设备类型相同的其它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第一获取模块503还用于从收到的邻居公告消息中获取与第一网元设备类型相同的其它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相应地,配置模块502还用于将第一获取模块503获取的地址附加信息配置为第一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网元设备,具体可以是EPS网络、WiFi网络或WiMAX网络中的设备,如eNodeB、MME、S-GW、P-GW、AP、AR、AGW、BS、ASN-GW、CSN网元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在上述网元设备上可以实施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自己选取IP地址,并保证该IP地址与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不同,来配置网元设备自身的IP地址,实现了无地址分配服务器的情况下IP地址的自动配置,无需与地址分配服务器交互就能够完成,从而降低了配置IP地址对地址分配服务器的依赖,不受地址分配服务器故障的限制,避免了分配瓶颈,无论是网元设备部署、重启或故障恢复时都无需运营商的人工干预,保证了网元设备的配置进程,避免了网络的中断。而且,对于较大的网络而言,也无需为保证网元设备与地址分配服务器之间的正常通信而部署多个中继节点,从而极大降低了部署难度。另外,通过一个邻居请求消息同时请求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和相同类型的其它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可以大大简化IP地址配置流程,提高了配置效率。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上述的各装置或系统,可以执行相应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参数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元设备从网际协议IP地址集合中选取一个与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不同的IP地址;或者,所述第一网元设备从所述IP地址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IP地址,并检测出与所述其它网元设备没有发生地址冲突;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将所述选取的IP地址配置为自身的IP地址;
其中,所述其它网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使用相同版本的IP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元设备从网际协议IP地址集合中选取一个与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不同的IP地址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广播邻居请求消息,请求所述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接收所述其它网元设备回复的邻居公告消息,从所述邻居公告消息中获取所述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从其它相同类型的网元设备获取地址附加信息,将所述地址附加信息配置为自身的地址附加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从其它相同类型的网元设备获取地址附加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的设备类型的附加参数请求消息,请求地址附加信息;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接收其它网元设备根据所述设备类型确定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类型相同后回复的附加参数响应消息,从所述附加参数响应消息中获取地址附加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居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的设备类型,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类型相同的其它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从所述邻居公告消息中获取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类型相同的其它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将所述地址附加信息配置为自身的地址附加信息。
6.一种第一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包括:
选取模块,用于从网际协议IP地址集合中选取一个与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不同的IP地址,或者,从所述IP地址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IP地址,并检测出与所述其它网元设备没有发生地址冲突;
配置模块,用于将所述选取的IP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的IP地址;
其中,所述其它网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使用相同版本的IP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广播邻居请求消息,请求所述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接收所述其它网元设备回复的邻居公告消息,从所述邻居公告消息中获取所述其它网元设备的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第一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其它相同类型的网元设备获取地址附加信息;
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地址附加信息配置为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的设备类型的附加参数请求消息,请求地址附加信息,接收其它网元设备根据所述设备类型确定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类型相同后回复的附加参数响应消息;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附加参数响应消息中获取地址附加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广播的所述邻居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的设备类型,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类型相同的其它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从所述邻居公告消息中获取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类型相同的其它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
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地址附加信息配置为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的地址附加信息。
CN2011800004223A 2011-04-12 2011-04-12 参数配置的方法和网元设备 Pending CN1021719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72646 WO2011100907A2 (zh) 2011-04-12 2011-04-12 参数配置的方法和网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1999A true CN102171999A (zh) 2011-08-31

Family

ID=44483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04223A Pending CN102171999A (zh) 2011-04-12 2011-04-12 参数配置的方法和网元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1999A (zh)
WO (1) WO2011100907A2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834A (zh) * 2013-05-30 2013-09-1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虚拟交换单元系统的地址确定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363310A (zh) * 2014-11-04 2015-02-18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配置设备ip的方法
WO2015055016A1 (zh) * 2013-10-17 2015-04-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元设备配置和管理方法、装置及网元设备
CN104579884A (zh) * 2015-01-19 2015-04-29 西华大学 一种基于串口实现无地址标识设备有线通信的系统
CN104579886A (zh) * 2015-01-19 2015-04-29 西华大学 一种基于串口实现无地址标识设备无线通信的系统
CN105072207A (zh) * 2015-06-30 2015-11-18 深圳市灰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异步全彩控制卡及与控制电脑自动识别的方法
CN105162656A (zh) * 2015-08-27 2015-12-1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基于局域网的ntp服务器检测方法
CN106936944A (zh) * 2017-03-31 2017-07-07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及处理网络地址冲突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6499A1 (en) * 2000-06-23 2001-12-27 Routrek Networks, Inc. Method of and device for deciding network address, and computer product
CN101309305A (zh) * 2008-07-07 2008-11-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00023A (zh) * 2008-02-03 2009-08-05 北京艾德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ip地址自动配置方法
CN101662511A (zh) * 2009-10-10 2010-03-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地址分配方法及dhcp服务器、接入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6499A1 (en) * 2000-06-23 2001-12-27 Routrek Networks, Inc. Method of and device for deciding network address, and computer product
CN101500023A (zh) * 2008-02-03 2009-08-05 北京艾德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ip地址自动配置方法
CN101309305A (zh) * 2008-07-07 2008-11-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62511A (zh) * 2009-10-10 2010-03-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地址分配方法及dhcp服务器、接入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834A (zh) * 2013-05-30 2013-09-1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虚拟交换单元系统的地址确定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312834B (zh) * 2013-05-30 2016-12-07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虚拟交换单元系统的地址确定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5055016A1 (zh) * 2013-10-17 2015-04-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元设备配置和管理方法、装置及网元设备
US10057116B2 (en) 2013-10-17 2018-08-2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and managing network element equipment, and network element equipment
CN104363310A (zh) * 2014-11-04 2015-02-18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配置设备ip的方法
CN104363310B (zh) * 2014-11-04 2017-12-26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配置设备ip的方法
CN104579884A (zh) * 2015-01-19 2015-04-29 西华大学 一种基于串口实现无地址标识设备有线通信的系统
CN104579886A (zh) * 2015-01-19 2015-04-29 西华大学 一种基于串口实现无地址标识设备无线通信的系统
CN104579886B (zh) * 2015-01-19 2018-04-24 西华大学 一种基于串口实现无地址标识设备无线通信的系统
CN105072207A (zh) * 2015-06-30 2015-11-18 深圳市灰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异步全彩控制卡及与控制电脑自动识别的方法
CN105162656A (zh) * 2015-08-27 2015-12-1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基于局域网的ntp服务器检测方法
CN106936944A (zh) * 2017-03-31 2017-07-07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及处理网络地址冲突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00907A2 (zh) 2011-08-25
WO2011100907A3 (zh) 201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1999A (zh) 参数配置的方法和网元设备
US10560914B2 (en) Tracking area and user plane mapping for control plane/user plane split
JP5727055B2 (ja) 地理的冗長ゲートウェイでのセッション復元性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1600156B (zh) 一种移动自组织网络地址自动分配方法
CN100521660C (zh) 一种一体化网络移动切换管理的实现方法
US9480091B2 (en) Method, network element and UE achieving identifier and location separation and interface identifier allocation
EP2708012B1 (en) Methods for prefix allocation and corresponding network element, server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EP2783538A1 (en) Paging off-line state terminals
US20090154406A1 (en) Dynamic address allocation method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
CN105557059A (zh)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节点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CN1939006A (zh) 检测IPv6无线接入网络中的网络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WO2015172109A1 (en) Multicast transmission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with user anchor controllers
WO2015164671A1 (en) Selection of anchor controllers for access points with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5359591B (zh) 一种网络故障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WO201516467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failure in a coordinated multicast streaming system
CN101651588A (zh) 选择网关方法、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12097667A1 (zh) 终端状态获取方法、激活终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37361A (zh) 基于Ad-hoc的无线Mesh网络中的IP分配系统及方法
Fazio et al. AIPAC: Automatic IP address configur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EP3135071A1 (en) User anchor controller communication with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3813395A (zh) 终端用户在不同网络间进行无缝移动的方法及wog
JP6159019B2 (ja) アクセス技術構成のための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WO2015154426A1 (zh) ProSe临时标识的通知与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1552981A (zh) 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实体地址的获取方法和系统、数据网关
KR102216420B1 (ko) 무선 디바이스들의 페이징을 핸들링하기 위한 방법, 제1 네트워크 노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및 캐리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